地图试题

2024-05-22

地图试题(精选6篇)

篇1:地图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3分*10)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变形椭圆 —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兰勃特正形投影 —正轴等角割圆锥,两条标准纬线,经线为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弧,标准纬线之间纬线长度比小于1.0,标准纬线以外纬线长度比大于1.0。标准纬线之间及其附近面积变形较小。

地形图—详细表示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 普通地图。数字化 —将具有模拟性质的图形和具有实质意义的属性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

地图符号—地图上各种图形、记号和文字的总称。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高度。

助曲线 —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短虚线,用以表示间曲线仍不能充分表示的地势特征。

二.简答题(40分=5分*8)

1.现代地图学新理论有哪些,对地图学发展有何意义?

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递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论、地图模型论、地图认知理论、综合制图理论。现代地图学理论对认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实质及进一步揭示地图学的发展规律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2.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1)地图比例尺

(2)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制图数据的质量

(5)符号的图解限度

3.什么是墨卡托投影,它的用途有哪些?

属于正轴等角切圆柱投影。经线和纬线为平行直线,经线等间距,纬线间距逐渐放大,面积变形较

大尤其是在纬度60度以外。角度无变形,不仅保持了方向和相对位置的正确,而且能使等角航线表示为直线,在航海和航空上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墨卡托投影主要用于绘制航海图、世界时区图等。

4.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那些?

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范围法、定位图表法、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法、动线法等。

5.地图比例尺的作用有哪些?

(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

(2)决定着地图的测制精度

(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6.等高线的特性?

同一等高线上高程相等,并各自闭合。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密陡,稀缓。垂直与两条等高线的线段方向是地面上的最大坡度线。等高线与分水线和集水线均呈垂直相交。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地面地貌的形状相似。

7.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控制变形是如何分带的?

采用3分带与6度分带。3分带从东经130起算自西向东分为120个带,6分带从0度子午线起算自西向东分为60个带。

8.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关系如何?

(1)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发展相辅相成。

(2)大地测量学及航空摄影测量学等测量手段的进步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

(3)地图及地图学理论是测量结果的重要信息载体与理论指导

三.计算题(15分)

1.地理坐标为N301810,E1200915的点位所在的比例尺为1:1万幅的地形图图幅编号。

H-51-61-(3)

2.依比例尺精度,1:1万、1:10万地形图上线状要素的最小分辨距离是多少米?

1米/10米

四.综合论述(15分)略

1.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利用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如何设计编制完成一幅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地图。

(1)说明数据来源,数据精度,如何处理数据。

(2)地图设计,图面配置。

(3)计算机处理流程。

篇2:地图试题

单元导航

这第一单元主要是侧重于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使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了解地图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又是怎样利用地图在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了解自然环境是怎样影响人类的分布的,我们人类是怎样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了解我国的疆域、领海、及邻国,了解自然环境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影响。如何扬长避短更好的利用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篇3:地图试题

我在地理教学中对于“认识地图, 学会地图, 升华地图”的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种模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地图获取直接和间接的地理信息, 并且通过合作探究, 掌握从地图中分析地理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方法。熟练运用地图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终生受益,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的地理教育理念。

下面结合课程实际对这一地理教学模式的三个部分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认识地图: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

地图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地理第一册中有专门的阐述, 即通过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来了解地图呈现的直接信息。首先明确地图的用途, 如交通图、地形图、行政区图等。其次根据所学知识掌握分析本幅地图的方向的判定方法, 如用指向标、经纬网或用“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的方法判定方向。最后是看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例, 它可以大致了解本幅地图所画的大致范围, 图例更是看一幅地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它可以让学生认清地图上每部分内容所表达的含义。

二、学会用图:课改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基本要求

以中国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地形》为例,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中国地形的种类, 先引导学生看地图上的图例, 了解各种地形种类的代表符号, 再参看中国地形图, 便能找到中国的各种地形的种类, 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通过地图来进行分析理解, 这样加强了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亚洲为例, 亚洲的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知识都可以在地图上得到。那么这几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怎样的呢?哪一个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开始分析, 看图得知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东部濒临太平洋, 西部与欧洲毗邻。亚洲的地形种类多样,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这样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了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气候复杂多样,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三、升华地图:学生地理学习高层次的体现

地图在眼中, 地图更在心中。在地图的长期运用中, 地图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即使眼前没有地图, 但如同看见了地图一样, 世界的轮廓和一些地理事物、中国的轮廓及一些地理事物很清晰地印在头脑中, 并可以运用头脑中的地图进行一些地理问题的分析。

如教学初中新教材第一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节时, 首先出示不同地区小女孩的着装, 让学生进行为其找故乡的活动。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讨论, 发现不同的小女孩着装的细微变化并分析原因, 她们都属于什么地区?不同地区有什么气候差异?查阅地图验证结论。借此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常常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思考, 可以达到升华地图的目的。这种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 即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在做中学”,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在动手、动口、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篇4:地图营销与营销地图

巧妙运用地图营销和营销地图,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营销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营销工具与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图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市场营销活动中。在市场营销中,采取地图营销,可将客户的心理与其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实施营销地图,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市场动态,发现市场上的问题,有助于企业有效地制定销售战略。

地图营销

所谓“地图营销”,是指将不同的地图及其创意运用于营销活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地图在营销活动中已被广泛运用,如在地图上标明市场经营网络及市场覆盖面,在地图上对市场进行划分,在广告创意、广告宣传中运用地图,等等。

我们在为某燃气公司策划大客户体验中心时,就充分地运用了“地图营销”。“大客户体验中心”入口处左右两侧分别是中国地图及本省地图。在中国地图上,标明了“西气东输”的整个线路。在“西气东输”经过的各个省份,分别用当地的特色风光来映衬,如新疆的天山,甘肃的丝绸之路,宁夏的沙漠驼铃,陕西的兵马佣,山西的古城,河南的龙门石窟,安徽的皖南风光,江苏的园林,上海的外滩,等等。而对于本省地图,我们将其处理成扁平形状,以某燃气公司所在的B市为中心,加上其他已开发的城市,分别用各个城市的特色风光来映衬。在大客户体验中心,中间是一张玻璃台,里面是B市电子地图,将某燃气公司的管网现状、延伸计划等,分别用不同的彩色二极管灯标明,以便于客户了解企业的管网状况。在大客户体验中心正面的墙上,是一幅将中国地图与B市地图糅合在一起的大挂图,重点突出“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俄气南下、海气登陆”等国家大型燃气工程,并将这些工程与企业总部及B市的管网相连接,从视觉和感官上激发大客户的想像力,缩短大客户与企业的心理认知距离,使其感受到天然气的价值和国家重大工程将给他们带来的价值。在大客户体验中心内的声像资料中,我们采用“矢量切分法”,将B市按地图分为不同区域,针对不同区域准备了详细的客户资料和相应的客户解决方案,不仅明确了某燃气公司市场部人员的职责,而且定制方案也拉近了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强化了客户认知。

由此可见,开展“地图营销”,可以明确市场人员的责任,便于对其进行控制和业绩考核;易于吸引客户眼球,引起客户的联想,从而缩短产品与客户的心理距离,达到了成本最小、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营销地图

地图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帮助,它是用符号、标记、线条、图形等表示具体的地点、距离与区域的情况。

所谓“营销地图”,就是采用多种符号和标记来表示市场的相关信息,表示产品进入某区域的情况,如产品的销售量、产品的覆盖率以及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等等。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营销地图呢?

我们可以借用地图设计语言,将目标市场按区域划分,用点、线、面来表示。我们可以以点来表示地点,如产品进入北京市场,那么我们就在北京的位置上画一个点。产品进入了那些市场,我们就在那里画出点,这样,产品进入了哪些城市,哪些城市有待与开发,就可一目了然。地图上的线,一般是用来表示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区域的界线。而在营销地图上,我们可以用线来表示城市之间的距离,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安排物流配送和终端管理,让各个区域的资源充分共享,进而将各个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谓的面,就是各个区域市场用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几何图形来表示,比如销售500箱产品的用蓝色填充,销售1000箱产品的用黄色填充,销售10000箱产品的用红色填充,等等。这样,我们一看就知道各个区域的销售情况,进而更好地调节销售资源。

在营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国地图、省市地图的作用。从全国来看,要占领关键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从省市来看,要占领核心地带,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国的区域中心城市有很多,如中原的郑州,华中的武汉,华东的上海、南京,华南的广州,西南的成都、重庆,西北的西安,东北的沈阳、长春,还有首都北京,等等。企业可以通过区域中心城市来带动周边城市的市场需求,向二线市场推进。当然,也可以“农村包围城市”,从二线市场着手,逐步向中心城市靠拢,形成聚合效应,拉动区域中心城市的市场需求。

在借助地图进行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和配置资源。从宏观上,需要从经济区域去考虑,如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从中观上,需要考虑不同城市之间的有效互补,形成科学和稳定的区域三角;从微观上,要考虑地区内不同客户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如一产品要进入安徽市场,就要先锁定目标市场。如果目标市场是大中城市,那么首选目标就是合肥,因为合肥是省会,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我们可以在安徽省地图上找出合肥的位置,画上点状标记。然后再找出合肥的周边城市,比如安庆,安庆有铁路和港口,在这里设点,还能防止江西、湖北与安徽相互窜货。而在芜湖或马鞍山设点,可为进如江苏市场埋下伏笔。在阜阳设点,可以进而影响到河南市场。在蚌埠设点,可辐射皖北地区。这些城市在安徽有个共性,这就是交通比较发达,不是港口就是交通枢纽。设好点状标记之后,我们可以用线将各个城市连结在一起。根据线的长短,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分析目标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进而在各个城市间调配产品品种。

在规划营销地图时,要尽量使用三角区域,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任何一个区域市场都可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小市场,这样可以细分市场,弄清楚渠道的层次,然后将一级、二级、三级市场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将点面结合起来。当一个三角形区域市场的三个点产品销量上升时,这个面的销量肯定是上升的。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当中心点的品牌传播影响到另外两个点时,这个区域的品牌优势就形成了。在三角形市场上,各个点会产生互补效应,假如一个点的销量不理想,另外两个点的销售很好,仍然可以带动这一区域的销量。而且,在大区域三角形市场上,各个小三角形市场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同时也相互制约,这有利于企业对市场进行监督与管理。

在使用营销地图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设点、划线、定面。企业进入市场,设点非常重要。在设点时,要遵循一个基本原理:确定第一个点后,另外的两个点要和第一个点相连,使之呈三角形状,这对目标市场的占领有稳定作用。在划线时,尽量采取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这样有利于目标市场的和谐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定面就是要占领核心客户和片区市场。

巧妙运用地图营销和营销地图,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营销效率。

篇5:地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湖北重点中学)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据图分析,①日期为6月22日;同时④日期各地日出时间均为6时,则该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4月8日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且更接近于3月21日,则图中③更符合4月8日的变化曲线。

答案:C 2.据图,一年内杭州(约30°N,120°E)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解析:图中显示夏至日30°N日出时间为5时,则昼长为14时;而任何地方夏至日昼长都约等于冬至日的夜长,依此可算出杭州冬至日昼长约为10小时;则其一年内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

答案:C(2010·江西南昌)下图是P(170°E),Q(175°W)两地昼长时间的周年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P地位于Q地的()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用心

爱心

专心

解析:白夜区纬度跨度不会改变,总为66°34′N-48°34′N=18°,当黄赤交角变为25°时,北极圈变为65°N,白夜线为65°N-18°=47°,故向南移。

答案:A(2010·广西梧州调研)读图,完成8~9题。

8.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3:20 C.9月23日3:20

B.3月21日15:20 D.9月23日15:20 解析: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说明两侧经线与晨昏线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者9月23日,北京人影变长,说明为秋分日;N点为20°W,时间为6时,据此推算北京时间为15:20。

答案:D 9.若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0:00 B.8:00 C.16:00 D.20:00 解析:M、N两侧日期不同,两者分别为180°经线和0时所在的经线,由于两者经度差为180°,因此180°的时间为12时,计算北京时间为8时。

答案:B

(2010·四川南充高中)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且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成10~12题。

10.A点位于()A.昏线上 B.晨线上

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 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 11.B点的纬度是()A.66.5° B.70° C.75° D.80°

用心

爱心

专心

45解析: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均温升高。

答案:A 2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 C.11月23日6时

B.6月22日18时 D.12月22日18时

解析: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应为12月22日的18时。

答案:D(2009·海南)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3~25题。

23.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解析:若∠MON接近直角,说明太阳常年从正东方升起,位于赤道附近,该校可能位于东南亚。

答案:C 24.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滇 B.湘 C.皖 D.鄂

解析:若某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这两天太阳直射该校,该校应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该校可能位于滇。

答案:A 25.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解析:在一年中,6月22日前后∠MON最大,12月22日前后∠MON最小。答案:B

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2010·唐山11月)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D在E的________方,F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__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_______。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何处________。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再结合地势趋势,可判断F处海拔为900米。(2)C悬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公式可知相对高度范围是:大于或等于400米、但小于800米,即最高不会超过800米;(3)山峰E的海拔高度介于1300至1500米之间,而城市高度为400米,则高差介于900至1100米之间,即温度差介于5.4~6.6℃之间;则当城市气温为32℃时,山峰E气温不会高于26.6℃;(4)B处若修建水库,就会把城市和铁路淹没,经济上损失太大而不适宜在此建;同时,此处修建大坝,会把喀斯特地貌区变为水库,而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不宜蓄水,从这方面考虑B处也不合适,应建在A处。

答案:(1)西南 900(2)800(3)26.6℃(4)B ①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 ②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 ③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

27.(13分)(2010·扬州10月)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

(3)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________至________米之间(填整数)。(4)比较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篇6:地图的阅读之地图上的方向 教案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判读经纬度”这条标准其实在地球和地球仪时已经学习过,所以“判读经纬度”和前面的“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属于相同标准,因此这节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而量算距离需要使用的比例尺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所以会比较简单,综上所述,这节课的课程标准的重点应该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安排上看,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知识。在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以及地球的运动之后学习,在知识的承接上很科学,为本节课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提供的知识储备。

从教材内容上看,地图上的方向判读是作为地图阅读中的一个重难点,特别是根据指向标和经纬网辨认方向,所以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使用的是学生常见的地图(如山东省经纬网图和加拿大经纬网图),这样就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知识性的难度就降低了。

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前面学习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知识。另外,了解了方向,才知道所走的路线,继而根据路线量算距离,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前提,也为后面如何运用地图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地图方向与地面方向的关系。

2.通过读图,使学生学会利用指向标和经纬网辨认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3.学会利用地图上的方向去指导实际生活中方向的辨认。

4.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利用指向标辨认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1.利用指向标辨认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两天小明同学给我发了一条求助微信,是这样说的,他说去了雨花台景区,本来想去看下纪念碑的,但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他拿到地图却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这就是小明拿的游览图,红色圈圈就是纪念碑的位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之 地图上的方向,为小明同学排忧解难。

【设计意图】利用现在流行的微信对话方式导入,又结合了南京本地的景点,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学习起来会兴致盎然。

【新课学习】

教师: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学习。指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地图方向来自地面”,然后展示地面方向以及他们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生活里的方向,让学生过渡到地图上的方向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教师:既然地图上的方向时来自地面,所以我们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时候也只需要确定一个方向,然后便可知一求八。那如何在地图上确定一个方向呢?

【设计意图】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满了好奇心,才有动力继续学习。

教师:根据知一求八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所给出的指向标确定正北方向,然后便可求出其他方向,进而知道两地的相对方向。我们来通过一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可以最高效的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提高了课堂效率。

【过渡】

教师:同学们现在看到小明同学的这幅游览图,看看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来帮助小明确定方向?不能啊?看来我们还得接着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的疑问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的情感,致使他们会有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

教师:在学习经纬线知识时,我们学习过,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所以可以知道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把地面方向和经纬线方向结合,从而学习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用联系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

教师:出示山东省和加拿大的经纬网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方向的辨认步骤,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经纬度知识,从而达到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的目的。

【设计意图】利用讲练结合以及地图的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过渡】现在大家再来看下小明同学的游览图,可以利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帮助小明同学在地图上确定方向吗?还是不能啊,看来还有第三种方法。过渡到辨认方向的一般方法。

教师:大家看到这幅游览图,当地图上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时候,我们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的原则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设计意图】把一般方法放在第三,是为了避免学生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思维定势所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过渡】学习了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三种方法,下面我们就要回到地面,解决小明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据小明同学的回忆,他当时所站的十字路口附近有个管理处,所以我们先在地图上找到管理处,便可知道小明同学所站的十字路口的位置,有了参照物,同学们可以帮助小明同学找到纪念碑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地图知识只要回归到生活才变得有意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地图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以自己家为中心,说说学校在家的什么方向。板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图试题】相关文章:

地图学概论试题04-12

地图编辑05-05

地图测绘05-19

利用地图05-21

地图技术06-05

地图运用06-09

地图导航06-15

乡愁地图范文05-17

地图自检报告06-14

电子地图05-27

上一篇: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下一篇:《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的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