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节目开场语

2024-04-13

新闻节目开场语(通用8篇)

篇1:新闻节目开场语

新闻节目开场语

开场语: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月27号,星期一,农历二月初五。欢迎收看校园新

闻节目。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我校隆重召开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大会,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党委书记程水源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院长叶芃作2012年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由湖北黄冈广电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金马伯乐亚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全城高考的主创人员来到我校进行演员招募海选,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电影预计在今年四月初开机。新学期,各院的学生工作有序展开,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招新工作拉开帷幕,本次招新预备给学生会各部门吸纳更多的大一优秀人才。三月将近,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型传统体育赛事4+1篮球赛筹备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据分管此项赛事的分团委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介绍今年的赛事日程相比往年来说将会安排得更紧凑。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落下帷幕,2013年考研大军又进入了积极备考状态,考研热也直接导致了学校图书馆自习室占座行为的愈演愈烈。尽管考研自习室的相继开放也没能缓解自习室的占座压力。今日我校学工部下发通知禁止学生携带早餐零食等食物进入教学区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确保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休息,防止少数同学通宵上网影响他人学习和生活,学校决定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通讯公司定时切断网络信号,不提供上网服务。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2月17号下午,我校2012年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大会在多功能大楼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党委书记程水源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院长叶芃作2012年寒假工作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全校正科级及以上干部、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博士以及2006年以来进校的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切画面)会议中院长叶芃从艺考工作、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财务工作、大后勤保障等六个方面对寒假及开学初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对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叶芃也从十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一是全面推进更名及孔子学院报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争取多方支持,力争早日实现更名目标;要加快孔子学院的申报进度,力争报批成功。二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召开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完成新教学计划的修订完善和组织实施工作。三是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要办好和扩大硕士授权领域,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会议,确保我校2012年研究生生源。四是19栋学生宿舍的建设与新区规划。要确保9月1日学生顺利入住19栋;做好新区规划工作,使未来的新区和谐优雅。五是推进学校医疗改革。学校将进行医疗改革,实现学校医疗机构社会化,让师生享受较高水平医疗服务。六是筹备召开革命老区高校联席会及承办“开往春天的校车”启动仪式演出活动。要精心筹备,确保老区高校联席会的顺利召开,将演出活动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影响。七是“黄师精神”专题研究。学校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符合学校历史、今天和未来的“黄师精神”表述。八是积极推进岗位设置工作。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强化校内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研究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工作。九是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考核、使用、管理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调整、补充和优化干部队伍。十是项目库的项目遴选和建设工作。要动员各方力量,规范有序建立项目库,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此外,他强调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校园安全稳定和校园文明卫生建设工作。最后,叶芃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勉励大家:落实是成事之基、事业之根。我们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程水源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今天的会议精神要以文件形式下发,十件大事要上网,落实责任分工。他强调,大家要充分认识十件大事的重要地位。我们形成的惯例是每年都用十件大事来概括当年的主题工作,并将之细化成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十件大事,以此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subordinate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cide about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e “four obedience” placed in the higher position, resolutely overcome liberalism, Anarchist, populist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nd does not allow for arbitrary and “my house, my rules” do not allow bargaining in the duty of due 将校党委行政的精神真正贯彻落实下去。通过决策粗线条地梳理出的十件事,肯定是最重要的,请各相关部门、院系、师生督办和落实。他指出,“十件大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新增性。每一年的工作重点都不一样,十件大事一般是创新性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增点,二是具有时效性。所有的工作都要按时完成,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具有周期性。有些工作,是几年一循环,比如教学工作会议,干部培训等。今年将再次加强干部培训工作,至少要进行四个专题的培训讲座。他还强调,十件大事不具有排它性。十件大事重要,其它工作同样很重要,如科技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大量工作,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丝毫不可放松。

会议最后,叶芃希望,我们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各部门积极配合力求各项工作都顺利展开。

连日来,由湖北黄冈广电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金马伯乐亚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全城高考的主创人员开始在黄冈选景选角。今明两日剧组走进我校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演播厅进行演员招募海选。(切画面)这次演员招募吸引了我校众多学生的参与,现场火爆。据负责演员招募的负责人说,黄冈人杰地灵,黄冈师范学院有很多特别优秀的学生,用过专场招募,发现他们的素质很高,很有表演能力,也希望他们能够圆梦全城高考。据了解,该影片预计在今年四月初开机,主演初定为周冬雨,张一山和武林外传中饰演莫小贝的王莎莎。校园新闻也将在以后的节目中为您全程跟踪报道。

为了进一步壮大学生干部队伍和加强学生会建设,促进学生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服务精神。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于2月25号到26号期间,在系楼S102教室召开招新大会。整个大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众多2011级新生前来报名参加。(切画面)本次招新由校团委亲自指导,学生会主席团统一部署,面试考核也都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学生会主席和各部部长担任大会评委,对各位前来竞聘的同学们进行层层选拔。大会对面试流程面试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则按要求依次面试,大会评委也认真记录,积极提问,争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面试同学的特长,能够为各部门甄选到更合适的接班人。

学生会副主席查新宇表示,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学生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院今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一直是我校的建设重点,各类文体活动也在新学期开学之初积极的开始筹备,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型传统赛事4+1篮球赛的筹备工作也已拉开帷幕,有关赛事的各项安排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们特别采访了分管此赛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的体育部部长。。考研热一直都是各大高校的一种校园现象,2012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结束,2013年的考研大军就已经开始积极备考,掀起了一轮新的学习热潮,也给图书馆自习室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切画面)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subordinate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cide about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e “four obedience” placed in the higher position, resolutely overcome liberalism, Anarchist, populist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nd does not allow for arbitrary and “my house, my rules” do not allow bargaining in the duty of due 同学们为了准备各类考试都选择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但是学生数量大,自习室座位有限,许多同学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比较稳定长久的自习座位选择了用各种方式占座,这让其他同学头疼不已。尽管图书馆方面期望考研室的开放能够缓解自习室的压力,但是据记者的走访调查发现占座现象还是极为严重。我们希望学校方面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类似的学习资源,让同学们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也希望同学们相互体谅,使公共资源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我校下达关于学生宿舍限时上网的通知。为了确保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休息,防止少数同学通宵上网影响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决定将在2月27号起实行每周从周日晚至周四晚上11点30分到早上6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公司切断学生宿舍的网络信号不提供上网服务。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学生的广泛争议。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展现我部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文明、卫生、整洁的教学楼管理目标。我校决定自2012年2月27日起,禁止学生携带早餐等食物进入教学楼。

学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学生将早餐带进教室吃,早餐内容五花八门的,让教室里充斥着各种味道,同时,一些液体的成分会把课桌弄脏,而剩下的垃圾扔在教室里,时间一长,还会发臭,对学校的教学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此现象,学校与2月27日开始每天早上组织学工科人员部分学生会干部进行了专门的检查。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为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措施得当、执行有力”,大范围携带早餐等食物进入教室的不文明现象得到了杜绝,教学楼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少同学谈到,现在的教室卫生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教室环境明显干净整洁了许多。但也有少数同学抱怨学校此举没有人性化,依然偷偷携带早餐等食物进入教室。对此,学校表示将加大工作力度,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卫生、整洁”的学习环境。结束语:今天的校园新闻节目播送完了,感谢收看。再见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subordinate to the Organization to decide about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e “four obedience” placed in the higher position, resolutely overcome liberalism, Anarchist, populist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nd does not allow for arbitrary and “my house, my rules” do not allow bargaining in the duty of due

篇2:新闻节目开场语

本周,讲击毙本?拉登时刻的第七集播完,豆瓣小组有粉丝发问:“为什么唐(剧中的一位记者)看见飞机机长的肩章和制服就不说话了?”8分钟后,有人回答:“他衣服上有美联航标志,‘9?11’中被恐怖的分子劫持的飞机是美联航的。”那是这个遥远国家的共同记忆——“9?11”、穆斯林、茶党、债务上限以及美利坚频发的枪击案与“宪法第二修正案”,该法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力不可侵犯。”我们能看明白的不多,但这些知识的缺失,并不能阻止众多美剧迷津津有味地追看该剧。

前些日子,我曾问一位美国的纸媒编辑,“你怎么看《新闻编辑室》?”他愣了一下,“我没看过。”他说,“我通常不通过电视获取新闻,电视只能播些简报,要看更详细深入的报道,我习惯去互联网。”一位做电视新闻的朋友告诉我,“可能因为没有陌生感,我们也没有太多新鲜感。

也许是中国的新闻环境造就了这部电视剧的反差美。”

后者应该是对的,在这个以政治剧见长的金牌编剧的力作中,中国观众神奇地抽离了剧中政治斗争的纠葛——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不知道左派右派、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知道剧中的主角威尔是个温和的共和党人,也不知道编剧阿兰?索金支持的是民主党……大家只是单纯地喜欢剧中的新闻观,喜欢威尔在第三集开头的道歉——他要浪子回头、尽弃过往,做真正的新闻节目——有礼有节,心怀敬意,回归正题;不再有恶言相向、流言蜚语、窥探隐私,向愚昧之人宣扬真理,而不是讨好特定的观众群。

那个浪子回头的ACN黄金时段新闻主播威尔实现他纯粹新闻梦的故事,像插曲Burning Love中唱的一样,让人“体温上升”,热血沸腾。

一部美剧,在中国这样被解读,也不算明珠暗投。

《纽约客》的评论文章说:这个剧集,在“说教”、“把观众当傻子”。

然而,剧中大段体现编剧新闻观的.对白,诸如“她是人,只有医生能宣布人的死亡,媒体不能”;还有为被绑架的战地临时工捐款赎身的场景……虽不失狗血,还是一出街便迅速被中国粉丝打着“剧透慎入”的帖子热烈赞美。

好了,该说些这部美剧引起的烦心事了。

一位看过该剧的亲友批评我,你看人家,墨西哥漏油事件那么大的新闻,一天之内就搞定了,你们的效率呢?于是,我决定在这里回敬他们两句:这是在演戏,而且,这真的不是一般的节目。

关于该栏目的地位,让我们听听ACN的男主播威尔是怎么说的:“让羽翼未丰的电视新闻网免费使用纳税人所有的频道资源,要以一个公共服务作为代价,那就是,每晚必须有一小时的新闻播报……一天中的23小时,电视台都可以用来赚钱,剩下的一小时,只能用来纯粹地服务公共。

”听明白了吗?这是一个强制的60分新闻播报,在中国,我们电视新闻网里强制性的新闻播报是什么?没错,它该是《新闻联播》。

《遗留搜查》

警视厅刑事部搜查科中,分析鉴定员在犯罪现场收集“遗留品”和“遗留物”,以找出决定性的证据,破解一宗宗复杂的案件。

导演:猪崎宣昭 麻生学

长谷川康

主演:上川隆也 贯地谷诗穗梨

佐野史郎

《给爱丽丝的奇迹》

痴狂于音乐的首席小提琴家贺霆宇、来自乡下的小提琴手陈海杰、歌声魅人的女孩蓝蝶菲、日本神秘女孩爱丽丝等人相遇,共同在城市寻找心中的奇迹。

导演:王丽文

主演:炎亚纶 杨贵媚 修杰楷

《爱的蜜方》

中国首部小清新料理励志偶像剧,讲述小吃店中少男少女邂逅浪漫的美食情缘,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厨师梦想的故事。

导演:林合隆

主演:李多海 郑元畅

篇3:新闻节目开场语

(一)时事报道类节目的开场语特征分析

时事报导主要包括凤凰环球报导、凤凰世界报导、凤凰新闻报导、新闻十二点等几档栏目。针对播出时间而言,时事报导在资讯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时事报道占一天播出时间的31.68%(时事报导普遍情况下资讯台无特殊栏目的插播,在每一时段的消息类报道)。

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具有不固定性,而且这些主持人分别拥有各自的栏目。由于时事报导的内容特性,尽管主持人不固定但其语言特点呈模式化出现。在开场白和结束语当中,开场白和结束语的内容基本上一样,只是在语句排序上有所不同。罗列如下:

各位观众好,欢迎收看这节新闻,我是##,新闻首先,最新消息,国际方面……

各位好,我是##,欢迎收看这一节时事报导,首先来看……

各位好,我是##,欢迎收看新闻12点……

各位好,我是##,欢迎收看远大22点新闻报道,首先来看……

观众朋友们,午安,欢迎您准时收看两点钟的凤凰时事报导,我是##,新闻首先来关心今天的新闻焦点……

以上是对时事报导近一个月来的开场白的罗列,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三方面:

首先是主持人对受众的问候,其次基本上是主持人的播音名位于其后(两点钟的凤凰时事报导除外),突出主持人的姓名,同时显示出主持人的个性色彩;最后是进一步阐述新闻名称,表达对受众收看时事报导的致意。

从各个不同时段的时事报导来看,只有主持《新闻功夫茶》的陈雨佳的开场白同其他时事报导的形式有所不同,对其语句分析,中午两点钟的时事报导更为考究一些。例如其中的“午安”一词不是一般意义的午安,它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将要午睡的人的问候,一方面是午休的人在刚刚苏醒进行活动时的问候。“午安”一词是主持人关怀情结的一种体现。“欢迎准时收看”则表示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一种期待,同时又暗含着主持人的一种问候,根据开场白的内容而言,两点钟的时事报导更为全面一些。

我们应当注意到时事报导各个主持人都是以一个客观身份出现,同时又不乏亲切、不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语言表达简练。但同时主持人的开场白需要注意个别字音方面的发音,避免语速过快,避免误读混淆。

(二)时事报道类节目的结束语特征分析

接下来是结束语,罗列如下:

感谢收看这节新闻,我们再会

以上就是时事的最新报导,感谢您的收看,我们再会

感谢收看,我是##,我们再会

感谢您收看这节新闻,下午四点半新闻功夫茶,再会,下午愉快

感谢各位收看这节新闻,我们再会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结束语当中存在两大类,一类是感谢受众为句首的,一类是对于时事报导进行强调“以上就是这节新闻”,对这两类句子进行分析我们知道,首句对受众的感谢是一部分,句首对这档节目名称的强调,体现期待和受众告别,模式化的句型是另一部分,结束语的个人色彩不浓(这里的个人色彩指的是在结尾时主持人一般是不自报姓名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两点钟的时事报导中,主持人陈雨佳以自己身份提到她将会在《新闻功夫茶》中出现,给予受众“再会”的准确时间,同时又预祝受众“下午愉快”。在这一结束语当中,陈雨佳的身份得以凸现,个性特点就相对来说鲜明一些。

二、新闻今日谈

新闻今日谈作为一档新闻专题访谈节目,讨论话题涉及的是新近世界新闻大事,以主持人提出问题,时事评论员阮次山进行解读分析为主要模式,因而新闻今日谈节目在内容上而言,主持人在开场白和结束语简洁,在做记录期间,主持人刘珊玲开场白和结束语并无太大变化,罗列如下:

开场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新闻今日谈”,我是刘珊玲,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

结束语:感谢阮次山先生,也谢谢观众朋友们的收看,我们再会

在资讯台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呈个性特质出现,刘珊玲作为新闻今日谈这一段时期内的特定主持人,开场白和结束语的语言在形式上没有很大变化,同其他节目的语言形式相比,没有出现推陈出新的语言样态,只是在开场白中出现“讨论”一词,强调观众的可参与性,由于媒介环境的影响这种参与性属于潜在性的,并不能够通过媒体将自身意见得以表现,在结束语当中首先感谢的是时事评论员,也就说明了评论员在节目当中所占的比重,而后感谢的是受众也是对开场白“讨论”一词的良好补充,暗示着受众的潜在作用。

结论

相对于其他新闻频道,资讯台各个节目的设置相对是比较合理和全面的。在新闻节目当中,受众往往关心的是新闻内容本身,对于新闻评论类节目而言,好的主持人起到的是一种引导作用,对于消息类节目而言,主持人起到的是画面的补充作用。新闻语言要求简洁、明了、犀利,在资讯台节目当中主持人语言担忧鲜明的个性色彩。这种特质同栏目要求紧贴,使栏目内容完整的凸现出来,尤其是在开场白和结束语当中特质就更为明显。

摘要: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资讯台电视节目内容的编排应充分符合受众对信息的欲求度:新闻信息量大、视角独特、评论分析精辟独到、权威性强、主持人语言毫无冗余……可以说资讯台“新闻想象”是当今新闻报道中的新气象。对资讯台时事类各个节目中主持人话语的分析对于从事新闻报道的主持人来说也具备一定的意义。本文着重对资讯台时事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进行系统分析,希冀对从事新闻报道的主持人有一定的帮助。

篇4:新闻节目开场语

[关键词]台湾电视新闻;后现代娱乐;受众引导;专业主义;媒介品牌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5-0133-04

无论是在电视的发展之初还是在繁荣的当下,新闻节目一直是各家电视台打造的重点,也是媒体与社会交流的直接平台。台湾电视新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经了一系列的竞争变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了自由多元的发展时期,但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台湾电视新闻却呈现出了后娱乐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表现就是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与娱乐新闻节目的式微,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在新闻节目中过多地呈现出娱乐元素而缺乏对严肃议题的关注和讨论,而一向以报道艺人明星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新闻节目却又在这个时代失去了观众群从而被更具娱乐性的综艺节目替代,台湾电视新闻的这种后娱乐现象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反思此种现象?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重点。

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是指八卦、煽情、刺激等娱乐性的元素充斥在新闻节目当中,具体说来,即在内容上以“软新闻”取代严肃新闻,在形式则对各类新闻进行“软包装”。在台湾电视新闻中,这种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泛娱乐化随处可见。牛隆光和林靖芬在《透视电视新闻:实务与研究工作谈》中将台湾电视新闻的内容特征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认为台湾电视新闻所报导的内容多强调软性新闻,多转向私人领域,多关注“煽色腥”新闻,重视受难者新闻、命运乖张新闻及英雄新闻的报道,多偏好娱乐化信息和垃圾新闻。而台湾的新闻业者和电视观众肯定不会忘记2007年3月26日的“周政保事件”,当天TVBS播出了一家独家新闻,内容是一个黑道人士周政保拿枪恐吓威胁另一黑道人士的录像带,其它的各家电视台纷纷转播,在岛内引起轰动。但警方调查搜证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原来TVBS的记者竟然与黑道一起参与了录像带的制作。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台湾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已经登峰造极,而这也几乎被认为是是台湾电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但是,与台湾电视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现象相对应的,却是娱乐新闻节目渐渐地淡出了观众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中期,陶晶莹在TVBS—G主持的《娱乐新闻》与高怡平在三立都会台主持的《完全娱乐》以专业和成熟正式开启了娱乐新闻的黄金年代。但这两档节目马上受到了由大小s主持的八大电视《娱乐百分百》的冲击,大小s以其无厘头的主持风格和怪异搞笑的百变造型吸引了观众的眼光,也开启了日后台湾娱乐新闻走向综艺化的道路。台湾娱乐新闻节目的专业与高质感时代在2003年高怡平与陶子相继从娱乐新闻的主播台上引退后即宣告结束,而2006年9月小S请辞《娱乐百分百》则是娱乐新闻节目彻底走入低谷的标志。此后的娱乐新闻节目纷纷让一些娱乐明星加人主持人的队伍,且为了提升收视新增了一些游戏与歌唱单元,使得娱乐新闻与一般的综艺节目无二。2007年3月,TVBS—G结束了长达13年的《娱乐新闻》的播出,伴随这个台湾最早的娱乐新闻节目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娱乐新闻节目的专业性与影响力。

新闻的泛娱乐化和娱乐新闻节目的式微在我看来正是台湾电视新闻后娱乐现象的呈现,即对于新闻而言,娱乐性的内容成为其必须要挖掘的亮点,而只要能求得娱乐的最大化效果,娱乐新闻的形式则变更为了综艺节目。

关于后娱乐现象,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人将“后娱乐”解读为“俗娱乐”,即认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世俗中间、享受世俗的东西,因此,电视就应该顺应这种世俗的节拍。这种俗娱乐的解释和我认为的“后现代主义娱乐”的说法是吻合的。相对于现代主义主张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后现代主张解构一切,“使过去失去意义,预示未来将一无所有,对任何事物都不负责任——所有这一仅仅是装饰而不是反抗,当然不是精神上的坚忍。”因此,它所希望的是“给没有意义的东西以意义,给没有认同的东西以认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媒体才会将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感性的娱乐性内容视为新闻节目的重点,甚至是独家新闻的重要来源。而至于演艺明星,他们每天的生活起居也只有那么多的噱头和引人注目的焦点,所以不如多办综艺节目以吸引观众。有人将台湾综艺节目的风格归纳为以下几点:观众上台又捧又骂、街头乱窜逢人就闹、千里寻亲服务到家、博命演出自相残杀、变装敢秀胡说八道、说学逗唱猛爆黄料、模仿反串越丑越好,当具有这些元素的综艺节目出现在电视画面中,再加上新闻节目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故事性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播报明星们动态的娱乐新闻节目自然也就慢慢地失去了观众群。同时,后现代主义认为“今后的知识将为销售而生产”,这种“知识的商品化”论调无疑为娱乐化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提供理论基础,也正是这种新闻的商品化。导致新闻节目越来越娱乐化以成为受欢迎和流行的商品,而娱乐新闻敌不过综艺节目成为了过气的商品,台湾电视新闻正是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后娱乐现象。

本人于2008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获得由中华发展基金管理会赞助的为期两个月赴台湾媒体参访实习的机会,利用2008年11月6日至12月5日在中天电视台海外新闻中心实习的这段时间,本人观看了各家电视台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并且在各种采访现场对各家电视台的记者进行参与式观察。以“陈云林来台”事件为例,这是1949年后大陆受权团体最高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也是大陆第一次派出庞大协商代表团来到台北。但是在台湾电视新闻中,充斥的是一出又一出“呛陈”的好戏,而即便面对呛声,台湾电视媒体也似乎很少去思考这种呛声究竟代表着什么以及台湾社会未来走向等问题。11月6日,在“马陈会”的当天,有一位在台北宾馆外围现场采访的记者对我说:“这些游行抗议的人当中有很多人现在看起来很激动很独立,但是也许今天一游行完,明天他们就去大陆做生意了。”但是,台湾的电视新闻也没有对这些人的深入访谈和纵深剖析。此外,11月4日在陈云林与陆委会“主委”赖幸嫒会谈的晶华饭店,邱议莹、谢欣霓两位民进党女立委在大厅抗议,有记者一边说着“这两个女人是神经病”一边又在尽职尽责地拍摄。在记者们看来,这些热闹的场面、激进的镜头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画面,因为这些元素可以吸引观众,除此之外,包括陈云林夫人的着装、圆山饭店准备的牛肉面、随行的中南海保镖等娱乐性讯息都进入了新闻关注的视野。当我问及中天新闻海外新闻部的一位记者为什么对陈云林夫人的着装感兴趣时,她

的回答是:“其他的内容各家电视台都能看到拍到,我们只能从这种细节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由此可见,这种“有意思的东西”成为了各家电视台挖掘的重要内容。

针对这种情况,我以“你注意到台湾电视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了吗?”“台湾电视新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娱乐化趋势?”“你自己怎么看待这种娱乐化趋势?”“你认为娱乐化代表着台湾电视新闻发展发现吗?”“曾经代表娱乐风向标的台湾电视娱乐新闻节目怎么会越来越式微?”等几个问题对中天电视新闻部和在采访现场见到的包括TVBS、台视、东森在内的几家电视媒体的共十位记者进行了访谈。这十位记者均认为台湾电视的娱乐化趋势非常明显;在论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的时候,十位记者均提到了日益恶劣的竞争环境和台湾电视观众的需要,即所谓“有竞争才会泛滥”、“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一位记者还提到了“台湾的政治环境很容易滋生娱乐化的内容,因为许多人为博出境所以会制造噱头在镜头面前亮相,这种制造出来的噱头有时候就是非常戏剧性非常娱乐化的”;至于怎么看待这种娱乐化的趋势,只有一位记者表示“符合观众的需求有什么不好?”,其它几位记者都表示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中天新闻的一位记者说:“你以为我们愿意去做那些新闻吗?24小时总需要有东西填充,也总是需要有东西给人看吧?”,另一位TVBS的记者认为“大家都是为了一份工作和生活呀”;而对于“娱乐化是不是代表台湾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这个问题,有六位记者表示没有去思考过这个大问题,并且其中的两位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电视台的管理层去思考,其它四位记者认为不管乐意不乐意,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大势所趋,非个人力量可以抗拒”;在解读台湾电视娱乐新闻式微的现象时,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认为综艺节目的冲击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此外,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对娱乐新闻的收视率也造成了影响,中天新闻的一位女记者对我说:“你不觉得台湾的电视新闻比电视连续剧还好看吗,更别说和一些娱乐新闻栏目比较了。譬如说陈水扁弊案,迄今为止已逾半年,其中剧情迭出,实在很好看。”

根据以上观察和访谈得来的信息,再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梳理和思考,本文对导致台湾电视新闻呈现出后娱乐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

1台湾社会现状中的受众

呈现出后娱乐现象的电视媒体在节目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以接近目标受众的需要为最重要的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才既能使媒介有效地运转又能符合或迎合受众的需要。至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服务业取代工业占据台湾经济的主导地位,中产阶级也上升为台湾社会的主体,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的发展中。台湾的中产阶级一方面在享受着高消费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又感到了一种普遍的焦虑,联合报系的《财讯月刊》2008年8月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平均收入比中国大陆高,贫富差距比香港低,民间活力比新加坡强的台湾,却出现华人社会里最焦虑的一群中产阶级。”他们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在遇到竞争的压力、消费的相对性和对于未来的忧虑时又变成了“自我萧条”,在这种矛盾中,他们开始寻找人类最广泛的普遍兴趣——原始兴趣来麻醉自己。所以,台湾的电视媒体无论是在新闻的泛娱乐化上还是在娱乐新闻走向更娱乐的综艺节目上,都渐渐走向了满足人们这种低俗化的道路。“这些娱乐消遣作充斥了整个社会过程……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思考,忘记了一切痛苦和忧伤。”

2政治环境的影响

台湾的政治环境在经历了威权统治以及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时期之后,渐渐地演变成了多党竞争,这当中尤其以国民党代表的蓝营和民进党代表的绿营之间的对立最为突出。由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大众对于政治异乎寻常地关注,政治成了媒体重点关注和炒作的对象。渐渐地,台湾媒体把政治和娱乐视为能够吸引受众的两大主要因素,甚至政治也逐渐成为娱乐的一部分,很多政治新闻趋同于娱乐新闻,如前面所提的陈云林赴台事件的报道以及陈水扁弊案等。同时,综艺节目中也很多政治化的内容,如连战、马英九等政治明星都曾上过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且在节目中连什么时候初吻、穿什么内裤都全盘兜出,大大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心理。但是艺人出于商业目的,一般不涉指政治领域,这也就造成了喜欢参与到政治事务中的台湾民众更愿意以轻松的方式去观看娱乐化的政治新闻和政治化的综艺节目,从而使娱乐新闻的观众群也受到影响。

3台湾的电视媒介环境

到目前为止,人口2 300多万的台湾岛内竟然有8个24小时的新闻台。而根据研究发现,政治与公共事务的新闻,对于以妇女和青少年为主体的广告诉求对象很少有吸引力,而人情趣味与娱乐特写对于所有的受众都有卖点。同时,受众数目的增加又可以符合广告主的心意,并达到电视台商业利益追求的目的。如此一来,亨利·鲁斯提及的“教堂”在今天已经丧失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当娱乐文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金钱乃是评判所有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个公分母”。与此同时,有生产者愿意提供娱乐性的产品,也有消费者乐于接受这种产品还是不够的,这种产品想在媒介市场上大行其道,还必须得到市场的管理者——政府的承认。台湾的“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简称NCC)除了规定媒体不能播出血腥、暴力、色情等画面,对娱乐产品并没有其他的指导和规定,这种默认也使得娱乐产品在电视媒体上泛滥。

台湾电视新闻以收视率为中心的理念确实可以使得一部分受众在接受这些“信息商品”的时候感觉到快意,并且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帮助其在娱乐的消遣中暂时麻痹自己的孤独和忧伤。我们需要娱乐,但是在一个后娱乐的电视环境中,有些问题又是台湾电视业者必须要去注意的。

1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引导受众思考

毋庸置疑,传媒今天的角色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众的关心,今天的受众有很大部分已习惯于用传媒来了解社会。正如议程设置理论所提出的“新闻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而且告诉我们该怎样想。”后娱乐时代的台湾电视新闻正如迈克尔·埃默里在《美国新闻史》里所提及的“我们已经变成了好莱坞了,我们已经屈从于新闻的好莱坞——我们化重要为琐碎……我们将最重要的时段留给了闲言碎语和奇闻。”这也符合了“后现代性张扬多元性,使人的选择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后现代鼓励人的平面性,使人终于逃离了深度由精神家园走向了享乐主义”的特性。但是,诚如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说:“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于物化的否定。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消亡。”因此,对于台湾电视新闻来说,虽然面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但是一味地迎合受众的本能需求只能让其在一片笑语与喧哗中放弃思考的权力、丢弃思考的能力,因此,媒体还是应该在“市场”与“教堂”中努力进行协调,一方面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以获得市场的肯定,一方面要用积极引导受众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事实上这种引导也是为自己培养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的受众,这对媒体的长久发展是有益的。

2在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中实现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在19世纪中期,医学、法律等行业通过建立本行业的规范和组织而获得了相应的职业地位,这种专业化的模式成为其它行业树立自身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典范。新闻从业人员也在追求如同医学、法律一样的地位,因为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务和社会责任,新闻业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新闻专业主义,这让新闻成为一种职业,也让记者成为专业人才。回顾历史,美国两个报纸大亨郝斯特与普利策曾在19世纪后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形成了新闻史上的“黄色时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普利策不惜媚俗以迎合多数受众的娱乐需求乃至低级趣味,但在当他晚年意识到了自己在这场竞争牺牲了新闻道德和社会公益,与新闻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理想相违背时则悔悟不已,他的痛改前非为他赢得了超越时空的声誉。可见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理念和新闻理想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使得新闻业可以长久发展的最本真的价值,因此,在娱乐的声浪里,台湾电视新闻业者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对专业主义的追求。

3在凸显个性中塑造媒介品牌

篇5:开场语及结尾语

女: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晚上好

男: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一年。

女: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是我们桂林理工的春天,这是我们全体师生的春天,这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春天; 男:2011年在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中渐渐远去了

女:201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男:回首往事,我们满怀豪情

女: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男:踏着时代的节奏,乘着希望的东方,带着新年的祝福,怀着青春的憧憬。

齐:让我们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男:下面请允许我宣布,桂林理工大学南宁空港校区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元旦晚会齐:现在开始

女:下面请大家先欣赏一段展现我们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平日学习生活风貌的PPT短片

男:多么动人的夜晚,多么难忘的时光。虽然我们无法阻拦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

女:今天的联欢会更加体现出我系是一个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集体;

男:在这里,校训“勤奋,求实,献身,开拓”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催人上进,振奋人心;

女:在这里,有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有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

男:这里,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跳动着青春的脉搏;

女:这里,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

齐: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

篇6:文艺节目开场主持词

甲:首先,感谢您来到XX“XX学校文艺汇演”的活动现场。

甲:今天,为了展示XX学校建校五周年,为了让乡亲们感受XX学校的风采,我们XX学校借此天时地利来到这里举行文艺汇演,给父老乡亲们带来欢乐。

乙:父老乡亲们,你们知道XX学校地址在哪里吗?

甲:我们XX地址在XX。

乙:交通方便,环境优雅,教室宽敞明亮,住宿、就餐条件一流。

甲:教书育人、服务于社会是XX学校的办学宗旨。

乙:XX人育人美德,崇德尚美、明礼诚信、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是XX人的办学理念。

甲:以人为本、以德为首、以学为主、突出特长、全面发展是XX人的办学思路。

乙:借此机会邀请明智的学生家长们到XX学校参观、考察。

甲:要想孩子能成才,请您及早送孩子到XX来,关注XX、亲近XX、走进XX。

乙:各位父老乡亲,为了使您了解XX。下面让XX的孩子们给您奉献一顿可口的快乐美餐吧!

篇7:朝闻天下节目开场词

选自《朝闻天下》

主:各位观众早上好,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期直播的早间节目《朝闻天下》,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8点钟,首先,我们来看时政要闻。

温家宝日前签署第619号国务院令,公布施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五月八号,贾庆林在北京接见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五月八号,贾庆林在北京参观水利造福民生的伟大事业专题展览。

五月八号,习近平在北京阿盟秘书长阿拉比。五月八号,周有康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五月七号至八号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回良玉就水资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再来看国际方面消息

希腊政府7号公布了议会选举的最终计票结果。由于没有任何政党获得议会多数来行使单独组阁权,政府组阁面临很大困难。这也再度引发市场对于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担忧。

篇8:新闻节目开场语

电视方言新闻是地方台新闻改革寻求突破的一大成果, 也是民生新闻变形的一次探索。以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开播的杭州话新闻《阿六头说新闻》为标志, 节节攀升的收视率使电视方言新闻声名鹊起, 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 一时之间方言新闻遍地开花。

方言新闻的火爆, 使得方言新闻在传承地域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的建构和认同、冲破精英话语、贴近市民阶层需求等方面的价值得以凸显。然而, 方言新闻热之下跟风的同类新闻节目并未能全线飘红, 这一现象反证了电视方言新闻的热源并非只在方言。剥离方言“外衣”, 可以发现, 成功的电视方言新闻都植根于市民阶层这个土壤, 用真正符合市井闾巷趣味的“俗文本”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本文试图深入方言新闻文本内部, 梳理这一“俗文本”的状貌样态, 以期从文本分析角度对电视方言新闻进行新的解读。

一、话本式的新闻文本

按照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篇新闻由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背景等部分组成, 导语作为引导受众做出阅读决策的“窗口”, 要把新闻事件中最精粹最重要的事实言简意赅地呈现出来, 正文部分则全面展开新闻事件。

电视方言新闻则不同, 全然不顾现代新闻写作的经济效率原则, 反而类似文艺作品, 开篇讲究“弯弓盘马, 引而不发”。在讲述新闻主体事件之前, 电视方言新闻中主持人对新闻事件有一个“解题”或“破题”的过程, 和话本中的“入话”相似, 是一种赘文性质的入话解说, 一般不直接切入正题, 而是从相关的人、事、物上谈开, 东拉西扯漫谈一阵, 然后再不紧不慢地转入“正话”。比如浙江杭州台《阿六头说新闻》的一则新闻《贪小便宜载大跟头》的导语是这样的:“有种问题好解将过来, 借题发挥一番, 然后再慢慢导入新闻事实。依据新闻写作规律, 这样的导语既谈不上精炼, 又有离题游移之嫌, 入题的内容与新闻事实之间缺乏严格的关联度, 且内容本身缺乏结构和语义上的逻辑感, 但胜在通俗家常, 市井气息浓郁。

这种开头在电视方言新闻里很有代表性, 不像传统新闻的开头, 倒像是话本的开篇入话, 叙述者为了拖延时间, 等待观众入场, 或引导观众慢慢进入情境, 在正式讲述故事之前, 会说上几段与故事相似或相关的奇情逸事, 权作暖场。

电视方言新闻开头的这种赘文性质的说解似乎并未让挑剔的观众生厌, 原因在于电视方言新闻的传播通过现场布置、说演 (曲艺术语, 说解表演之意) 新闻、题材类别控制等方式营造一种类似于书场的传播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 观众对信息的内容和传播节奏的心理预设和视听期待已经有所变化了, 也就是说观众坐到电视机前, 不是以一种严肃的仪式化方式来关注国家大事、环境异动, 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消闲的心态“且听一段古”。

方言新闻与传统新闻开篇迥异, 但在新闻正文部分两者倒没有太大区别。电视方言新闻与传统新闻一般都采用主持人演播室口播 (导语) +现场采访 (正文) 或主持人演播室口播 (导语) +现场采访 (正文) +主持人演播室口播 (结尾或评论) 的结构形式, 演播室口播部分从内容到形式都借鉴了传统曲艺模式, 通过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表、白、评以及对叙述或紧缩或延宕的节奏控制, 最大限度突出了新闻主持人“说”的可听性和观赏性;现场采访部分仍遵循传统做法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精炼叙事, 除使用方言外, 与传统新闻并无二致;结尾部分, 主持人又跳将出来, 对事件做一番评论。这一点也异于传统新闻客观、中立、“藏舌头”的原则, 反倒类似于话本的结尾, 故事讲完之后, 必有一番议论, 点明题旨, 警策世人。

二、书台表演式的新闻播报方式

传统的新闻节目, 主持人处于“无名”状态, 不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说话”, 而只是信息传播的代言者, 因而主持人对新闻的播报一般宜以字正腔圆、端庄大气塑造所代言利益集团的形象;在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中, 主持人处于“有名”状态, 可以以己之名 (如浙江台《阿六头说新闻》的阿六头、扬州台《今日生活》的六子等) “说话”甚至评论, 他们一改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正襟危坐播报新闻的方式, 采用了传统曲艺书台表演的说演 (或称表演) 方式, 载“说”载“演”。

说的层面:主持人的吐字发音并不遵从电视播音准则, 而师法评书中“拿字”技巧, 讲求运用丹田之气或“脑后音”, 使每个字发音的声波震动频幅加大, 吐字清晰有力, 讲究说话的“板眼”, 注重“说”的阴阳高下、急缓起落, 使“说”呈现出节奏感、韵律性和音乐性。

演的层面:主持人一改新闻节目主持人严肃端庄的风格, 在描述故事或人物时, 往往辅之以简单的表演, 或模拟人物的语言和心理, 或以手势形体再现事件冲突场景, 以语言的节奏感和动作的传神到位协调配合, 共同营造书场艺人的书台说演效果。

如《阿六头说新闻》里的一条新闻《手机跌价大卖场又起风波》的导语是这样的:“今朝我阿六头碰到隔壁的许奶奶, 她刚刚拿了一只手机给她的老姐妹在打电话:‘喂, 徐奶奶, 今天跳扇子舞还在老地方哦。’我说:‘许奶奶, 你现在介洋 (时髦) 啊?手机都配起来了!’许奶奶说:‘阿六头, 你不晓得, 现在手机跌价了, 我老太婆也想风光风光喽。’后来阿六头跑到城里的手机大卖场去看, 手机果然跌价了。”

电视方言新闻主持人如同书台表演者拥有双重身份:叙事者和剧中人。两种角色的塑造都依靠主持人的叙事和表演完成。这个例子中, 主持人塑造了两个层次的角色, 首先是叙事者阿六头, 在这档新闻里, 阿六头是一个消息灵通、富有正义感的、说话有些絮叨的隔壁大哥的角色, 主持人扮演说新闻的阿六头, 和观众一起位于新闻故事之外;同时主持人作为阿六头叙述时, 为了生动的再现事件情态, 主动走进所叙述的事件中, 成为剧中人, 上述文本许奶奶打电话一段, 被滑稽演员出身的主持人表演得惟妙惟肖。

三、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

关于叙事格局, 叙事学者热拉尔·普兰斯认为:凡叙述———不论是口述还是笔述, 是叙述真事还是神话, 是讲述故事还是描述一系列有连贯性的简单行动———不但必须至少一位叙述者而且以至少一位叙述接受者为先决条件。[1]电视方言新闻在叙事场域里, 借鉴话本小说的叙事格局, 先行加入了“看官”角色, 于是由说书人式的主持人和虚拟的看官构成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

(一) 叙述者———说书人式的新闻主持人

不仅在新闻报道方式上, 方言节目主持人借鉴了说书人的表演方式, 在叙述者 (主持人) 与文本的关系上, 也与书场说书人非常相似。

书场说书人在叙事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能够根据受众可能的情绪反映, 控制叙事节奏和进程, 在他认为必要的地方对所叙内容进行情感或道德方面的评价, 确保受众能“正确”地理解故事。

和书场中的说书人相像的是, 电视方言新闻的主持人, 多数时候是一个上帝般全知式的人物, 他运用叙事权力自由控制叙事, 既可以站在叙事之上, 全知地处理叙事, 也可以暂时隐入叙事, 以制造悬念;可以在人、事、物的外部进行描写, 也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进行揣摩探测, 甚至是中断叙事, 以说演者的身份站出来对新闻事件发表议论, 臧否品评。作为最权威的叙事主体, 主持人牢牢控制了叙事、甚至受众认知新闻的角度及新闻事件的意义。

电视方言新闻的主持人对新闻叙事的干预权力来自于说书人的角色赋予, 同时他承担着说书人在道德范畴“导愚适俗”、“醒世醒人”的说教功能。由于目前电视方言新闻在题材上多局限社会新闻, 说演者对叙事的干预自然集中在道德劝戒的层面。

(二) 叙述接受者———虚拟看官

方言新闻里的虚拟看官存在于文本之中, 独立于新闻之外, 新闻主持人在叙事过程中不断点看官之名以作呼应, 共同构建舞台上的“说———听”的叙事秩序以及传播的书场效应。比如扬州台《今日生活》中常有“哇, 你说话吓人大怪的, 这是哪一年事啊?”“嗨, 告诉你,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 就在前不久就发生了这么一桩事。”又如“啊, 还有这种事啊?”“不要急, 让我讲把你听。”这种唱和式的问答, 是话本小说中典型的说书人与看官的呼应方式。当然这里的看官不是真实受众, 而是新闻文本中虚拟的看官, 作为积极的信息接受者, 呼应新闻说演者并与之共同推进叙事。

传统的新闻文本中, 叙述接受者是存在于文本之外的, 在新闻叙事活动完成后才能与叙事者交流。而电视方言新闻多采用隐身的虚拟看官角色, 在关键的情节点上跳出来与说演者唱和呼应, 这样既代言了真实受众收看新闻的感受, 同时在叙事过程中已然存在一个先在的完整的传受交流, 靠这样的说书人和看官的交流来召唤受众、同化受众, 达到类似书场传播的效应。

和传统新闻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心态、接受期待不同的是, 书场受众是抱着闲适的心态听故事的, 说书人在叙事中引入虚拟看官积极介入叙事, 通过提问、表达观点等方式代替现实受众完成鉴赏消化之责, 现实受众在折中包揽式的叙事中只消被动的接受即可, 无须现实受众积极介入文本的叙事, 使得受众接受起来很轻松。

四、书场式的新闻播报场域

和新闻话本化、主持人说书人化相呼应的是, 电视方言新闻在新闻播报的环境也走了书场路线, 背景大俗, 或市井, 或家常。如江苏扬州台的《今日生活》, 设计了寻常院落百姓人家的播报场景, 主持人坐在院子里的树下说演新闻故事;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的背景则是水墨风格的杭州街巷。主持人一律穿唐装, 执扇, 道具是书场常见的一桌一凳一壶一杯。

综上可见, 电视方言新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 文本话本化、播报书场化使之呈现出明显的与民间传统曲艺的血缘联系, 且新闻选题局限于家长里短市井琐闻, 题材范围狭窄, 政治、经济及大民生等题材均无涉及。从内容到表现形态, 都体现了“俗文本”的特征:它续接了古老的曲艺模式, 通过细腻琐碎的市井言说和苦口婆心的道德劝诫演绎新闻故事, 它新鲜粗鄙、生动泼辣, 在文化自足、生活悠闲的城市尤其受追捧。

对于电视方言新闻, 笔者认为不宜用传统新闻的标准予以简单否定, 其植根于市民阶层、诉诸市民文化趣味的旺盛生命力和一路攀升的收视率, 都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能:当各路新闻媒体在“内容为王”的大前提下苦苦思索传播如何才能实现“传通”、“致效”时, 电视方言新闻这种针对市民受众专门采取“市井文本”方式进行真正的分众传播的策略也许能给出一点启示。

摘要:方言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领域内植根于市民阶层、符合市井闾巷趣味的“俗文本”。它借鉴了传统的曲艺模式, 通过话本式的新闻文本、书台表演式的新闻播报方式、说书人式的新闻叙事者、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书场式的新闻播报场域, 进行细腻琐碎的市井言说和苦口婆心的道德劝诫, 与传统新闻节目相比, 显得新鲜粗鄙、生动泼辣, 在文化自足、生活悠闲的城市尤其受追捧。方言新闻是地方台综合新闻分众化传播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方言新闻,电视节目,书场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寅德.叙述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上一篇:何其芳的秋天下一篇:研修卷首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