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阅读

2024-05-23

散文小说阅读(共6篇)

篇1:散文小说阅读

寒假散文小说阅读训练 【考点突破】

(一)整体感知,概括主题

1、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内容;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

2、答题要点: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结合题目、人物(事物)、事件,抓住线索进行概括。

(二)品味语言,体悟作用

1、考题形式:品味词语(解释词语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答题要点: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分析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文章主题来思考),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三想到”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3、知识储备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②中心句和点睛句。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表达方式

1、考题形式:表达方式的作用。

2、答题要点: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散文考试重点是描写,主要是景物、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考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注意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议论的作用:表达观点,点明主旨 抒情的作用:抒发感情,点明主题

(四)表现手法

1、考题形式: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答题要点: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手法。

(五)开放性考题

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名言或诗文回答。

(一)叙事散文

为我唱首歌吧„„ 〔英〕 安德里安

⑪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合,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⑫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⑬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注】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⑭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一天傍晚.孩子们带著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⑮“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⑯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⑰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我去,我去!”

⑱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⑲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种地听着。

⑳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

⑴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⑵谁都知道,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要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得忍受多么大的病痛啊!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碎了。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从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那每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

⑶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1.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l)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3.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第⑵ 段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5.请用横线在⑬、⑴两段中划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些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请简要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第1题,事件: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精神品质:表现出6个孩子关爱同伴、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第2题(1)表现了孩子们期望得到指导的心情很迫切。(2)表现了孩子们为音乐会的极大成功而忘记了疾病、自豪快乐的情景。

第3题,“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

第4题,感受: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心都快要碎了”,表现出“我”内心的无比痛苦。(或“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到‘今天’仍然感到震颤,表现出我极为感动的心境。”)

第5题,写法分析。从要求的(3)和(12)中,先找出描写外貌的句子: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然后看两段描写所表现的心情变化:由忧伤痛苦变得欣喜快乐。第6题,作品感受。紧紧结合故事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启示。示例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我们积极乐观,坚强不屈。示例二: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还有一点点颤音。候车的人纷纷侧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

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每天早晨都是这样。

奇怪的是,有时候是妈妈先到公交车站,有时候却是女孩先到。

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 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那你们是„„

“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

原来是这样。

说完,“妈妈”走到一边,继续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课文《春天来了》:“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报社。

报社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花花在老家已经读过一年级了,今年春节之后,在杭州做环卫工的父母,将花花从老家接了过来,却一直没联系上学校。花花每天孤单地跟着父母去扫马路,遇到了等公交车的“妈妈”,于是,便有了这个公交站牌下的约定。

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妈妈”的故事,感动了杭州。热心的人们四处奔波,为花花联系学校。很快,花花的学校落实了下来。花花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去宽敞亮堂的学校读书去了。

而那位公交车站的“妈妈”,记者根据其本人意愿,没有透露,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的孩子,正在读中学。她给记者发了一条短信:“不要把笔墨放在我这里,好心人很多,谁都会去做的。”(选自《读者》2009年12期)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内容。

2.文中的“妈妈”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你是怎样看待“妈妈”的这种做法?

3.文章先写母女俩每天在公交站学习的情境,然后才逐渐揭示出真实情况,文章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4.文中写景的地方虽然较少,但这些写景在文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试结合原文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一个普通母亲利用等车时间帮助一个失学儿童学习的故事。

2.平凡善良,富有爱心,关爱儿童,乐于助人,默默无闻。“妈妈”的这种做法,是在她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事情虽小,精神可贵。如果人人都这样去做,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和谐。3.这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来写,既脉络清楚,又富有悬念,使文章曲折起伏,富有吸引力。4.开头写西湖一路景区,早晨阳光等,是通过美景衬托人物的美丽心灵;再写春寒料峭,反衬人物的精神品质。(二)抒情散文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战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沾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着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3分,2.结合语境,揣摩第六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3.作者在第三段说“我的心兀然就战栗起来”,第四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4分

4.文章一连四次写到“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5.本文在内容、结构、语言和写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请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举例分析。(4分)

《泥土的声音》

1、线索为作者对土地的感情,若答“听到泥土的声音”或“泥土的声音”也算对。

2、含义为憨厚朴实的庄稼人不单单是在耕耘土地,播种希望,也是在亲近和敬重生长希望、养育生命的土地。作用: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主题得到突出和升化。

3、第三段写“我”仰望,“我”远眺,“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土地所呈现的无限生机给“我”的心灵带来极大的触动,所以“战栗”;第四段中,当“我”抚摸着稻穗和叶子,嗅着稻子所散发的幽香,看到土地所孕育出的一片希望时,内心感到惬意和满足,心情自然安顿下来。

4、表达了作者对泥土的亲近、挚爱、依恋和难舍难分的思想感情。

5、内容:作者多次写倾听泥土的声音,反复咏叹,层层递进,感情逐步深入。结构:首尾照应,脉络清晰,结构谨严。语言:富有感情,隽永深刻,耐人寻味。写法: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反复咏叹,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举例略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 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⑪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2分)

⑫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2.(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3.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4.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三)哲理散文

常常爱惜

毕淑敏

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1.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2.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为什么用“薄而透明”来修饰“温情”?

3.仔细阅读第⑧、⑨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

4.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

5.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

《常常爱惜》1.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2.(1)敬畏、珍爱、担心。(2)把无形的温情形象化;薄,表明“爱惜”这种情感易被伤害;透明,揭示了这种情感的纯洁。

3.由喜欢而吝啬;俭省资源,珍爱时光,制造机会重享愉悦,细水长流咀嚼快乐四点任一点均可。4.有了保护,爱惜才能真正实现。没有爱惜,保护就成了强权、协迫。5.所谈内容应是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惜而没有爱惜的事例的认识或感悟;语言表述通顺。

高原,我的中国色(节选)

乔 良(1)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2)天可真低。他想,一抬手准能碰到老天爷的脑门儿。

(3)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伸出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金黄的晖光从手臂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一样的颜色。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

(4)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5)他不禁微微一笑。

(6)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退了。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落寞,莫名的苍凉。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只有我,他想。我和高原。于是他又想,这落寞、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7)一千年。

(8)畏惧盗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面对异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燧和兵刃甲胄。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

(9)南方,绿油油、软绵绵、滑腻腻的南方。没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没有弥漫天际的黄沙烟尘,没有冰,没有雪,没有能冻断狗尾巴的酷寒,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销魂的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①)一并溶化!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深的黄土。

(10)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的高原,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个先民的故事给你听的高原,沉默了。陪伴它的,是一钩千年不沉的孤月。(11)唉,南方,南方。

(12)他忽然想到了西方。当黄皮肤的汉子们由于贫血而变得面色苍白时,麦哲伦高傲的船队刚刚在这颗星球上画完一圈弧线。野心勃勃的哥伦布,正携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惊喜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新大陆。真是一群好汉子。有了他们,西方才后来居上。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

(13)他看到斯文·赫定、斯坦因、华尔纳们,正把成捆的经卷盗出敦煌,正把昭陵的宝马凿下石壁,而恭立一旁的黄种汉子,手里只有一杆能把自己打倒在地的烟枪!(14)他想喊。

(15)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16)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17)没有风。没有声息。高原沉默着。

(18)一块没有精壮和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

(19)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他们全都身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丝瓜。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三百六十七次家庭舞会吧?他们的迪斯科跳得真好。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原和黄土。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着的古中国。

(20)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在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21)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

(22)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

(23)他真想把那些整天价只会怨天尤人的小白脸们都带到这里来,染他一身一脸的国色──黄帝、黄河、黄土高原的本色。让他们亲近一下泥土的纯朴和漠风的豪气。

(24)他想,要使这片贫瘠的、失血过多的土地复苏过来,需要的是更强劲的肌肉,更坚硬的骨骼,更热的黄河一般湍急的血流。需要比麦哲伦和哥伦布们还勇健的如守护始皇陵的武士俑那样的壮汉。(25)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

(26)他想,有了这些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注①:膂力:体力

1.第(9)段中,对南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如何理解第(12)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

3.第(18)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中国色”的理解。(4分)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与黄土高原形成对比;表现出“他”对统治者偏安江南,失去民族精神的愤慨。[评分]4分。每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表达了“他”对中国闭关落后的痛心之情。[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承上启下。[评分] 3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中国色”即指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三)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 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⑪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2分)

⑫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2.(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3.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4.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小说阅读】

(一)雪 墙

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于是便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隔一两天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啦啦的吼声,随着西北风劈头盖脸向 99 号楼压来。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 号楼的二十几家屋门被人一一敲响了。从防盗门中间的猫眼向外看去,这是一个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他自称是新搬来的 101,有事要商量。人们莫名其妙地打开门,得到的是同一个请求:在一张状纸上签名。101 起草了一份状子,向法院起诉供热公司这家供暖锅炉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

大家犹豫了,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 101 是小题大做。大家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

耐心地听了人们的劝说并不服气。

说我测试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院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 101 的理论,99 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 好吧好吧你就作为咱们 99 号楼的代表告吧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 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天,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的。99 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 101 吧。99 号楼的居民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于是纷纷去敲 101 的门。101 听罢歉意地笑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101 说供热公司竟然用这种方式报复真是岂有此理,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 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冬冬一直响个不停。101 敲开了 201 的门。201 赔着笑脸说不好意思,屋子太冷只好跺脚取暖,注意点儿就是。等 101 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晚上 101 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天一亮,99 号楼的居民看见 101 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 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了一半。更让 99 号楼居民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 “ 热点透视 ” 栏目里看见了 101 的形象。101 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 99 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99 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当夜,家家户户的防盗门又被 101 一一敲开。

这次是来分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每户 50 元。101 瘸着腿退出了一个又一个屋门,最后来到了 201 户。201 的主人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 说,没什么,跺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实在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201 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101 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电视上说这是本市 50 年来的第一次。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 101 铲走了。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 101,只有 101 有工具。于是前去敲门。敲了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1.小说题目“雪墙”有哪些含义?首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写到101两次敲开99号楼住户的防盗门,前后的遭遇有什么不同?这反映了住户们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写了99号楼的两种人,请概括他们各自的特点。

(1)“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他住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发挥想象,为小说设计并续写一个不超过60字的结局,并简述你这样写的依据或理由。

(1)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既指大雪封门的雪堆,又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突出了天气和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人物的两种态度(特点)作铺垫(或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101这一人物的活动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小题中答出一层含义得1分,答出两层得2分;(2)小题答对一点作用即可得2分。)2.4分前一次受冷遇,后一次受欢迎。乐于享受成果,不愿付出,趋利避害(答“麻木自私”亦可)。(本题前后两问各2分,大意对即可。)3.4分(1)勇于抗争(答“维护自身权益”亦可),乐于为大家着想,宽容。(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麻木自私,冷漠,逆来顺受。(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4.(1)参考例子:①当晚,99号楼的住户开会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向110(或“101101”)打电话求救。②当晚,99号楼的住户的门被一一敲响,令人惊奇的竟是201,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大堆铲雪的工具。半个小时后,雪墙消失了。③当晚,99号楼住户开会讨论到半夜,决定第二天晚上再议。幸亏老天爷帮忙,第二天一整天的太阳,使雪墙变矮了许多,人们终于可以跨过或爬进爬出了。④第二天早晨,大家正担心怎么出入的时候,才发现雪墙消失了,楼前出现了一个大雪人,样子像是七分微笑三分乞求似的。(本小题原为2分,能写出以上这一类或接近这类较好的结局的可在得2分的基础上加2—3分;但加分后的第二大题得分不能超过40分。只能写出一个一般性结局的可得2分。)(2)理由或依据:①结局符合99号楼人物特点,且文中倒数第二段有提示;②体现了一种乐观的情感,对人们抱有希望,可视为倒数第三段情节的发展;③符合99号楼人物性格,紧接“束手无策”一句延伸,加强了小说的讽刺性;④符合101的性格,且和文中第二、倒数第二段相呼应,显得耐人寻味。(本小题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 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出租车司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划横线句子思考:“外国士兵”说这话时候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①②段文字属于 __________ 描写和 _________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字第⑷段写了出租车司机“最后能看到的”,现在请你用一段话描写一下“他按下列汽车炸弹的按扭”后的场面会是怎么样的,想象要合理,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个出租车司机引爆汽车炸弹,英勇打击入侵者。

2、是一个热爱家人,热爱祖国,敢于牺牲、英勇无畏的平民“战士”。

3、想念孩子和家人,希望出租车司机一家人能够团聚。

4、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突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故事清洁的展开做铺垫。

5、答案略。想象合理即可。

(三)父亲嘴里的鱼钩 顾振威

大学期间,薛松从来不吃鱼肉,这一直是我们的未解之迷。我们问,嫌鱼腥?薛松摇了摇头。又问,嫌鱼有刺?薛松还是摇了摇头。

我们就对薛松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鱼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外国好多人长寿就与他们多吃鱼肉多吃醋有关。尽管我们苦口婆心地教育,偶有聚会,薛松对色香味俱佳的鱼肉还是视而不见。

弹指间流逝四年岁月。毕业聚会,我们流了太多太多的难分难舍的泪,说了太多太多的暖人肺腑的话。今日一别各西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我们都毫无保留地敞开了心扉。

薛松颤着声告诉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我像是匹桀骜不驯的野马,把父母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把学校当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商店。顶撞老师是小菜一碟,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为了使我走上正路,父亲饱含热泪恳求过,苦口婆心劝告过,声色俱厉恫吓过,义愤填膺打骂过,但这些都不起一丝一毫的作用。后来,我迷上了钓鱼。认为池塘边一坐,十多分钟就会有惊喜拽上岸,这要比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趣多了。学校后面就有个池塘,我每天都扛着鱼竿去钓鱼,学校是一分钟也不想进了。

这天,我刚走出大门,父亲就追上来拽着我扛的鱼竿不松手。我用力一拉,父亲倒在了地上。他老人家哽咽着说,薛松,我求你了,去学校读书吧。你不答应,我就跪在你面前不起来。我高昂着头望着蓝蓝的白云天,丝毫不为所动。别去钓了,父亲气愤地说,论岁数,爹比鱼大;论体重,爹比鱼重。你要钓就钓我吧。父亲说着就将鱼钩挂在他的嘴唇上,鲜红的血流了出来。

父亲可怜巴巴地跪在地上,是那样的凄苦无助。他才五十多岁,脸上却是沟壑纵横,半白的头发零乱在头上。为了这个捉襟见肘的家,为了不思进取的我,父亲真是操碎了一颗心。

醇浓的亲情使我的心不再坚硬如铁。泪水很快就蒙住了我的双眼,我也跪了下来,跪在了父亲面前。父亲笑了,尽管脸上热泪纵横。他忍痛拔掉嘴里的鱼钩,点点滴滴的血砸在地上,也砸在我心里。此后,我见了鱼肉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嘴里的鱼钩,心中就会充满痛苦、不安和愧疚。你父亲太伟大了,我拍着薛松的肩膀说,参加工作后,你要好好地孝敬他老人家啊。薛松哭了,泪水狼藉满脸,哽咽道,我是想好好地孝敬他老人家,可我到天堂里去孝敬吗?父亲坟前的柳树,已经有胳膊粗了啊!

1.文章为何以“父亲嘴里的鱼钩”为题?能否把标题改为“薛松不吃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点点滴滴的血砸在地上,也砸在我心里”一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章最后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也跪了下来,跪在了父亲前面”,此时,“我”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四段三次写到“泪水”,你认为分别是怎样的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亲嘴里的鱼钩》

1、不能换,因以“父亲嘴里的鱼钩”为题,一方面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写出了薛松转变的原因,也从中体现了父亲无限的爱子深情。“薛松不吃鱼”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砸”字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鱼钩挂在父亲嘴里造成的伤害,又表明父亲的做法对薛松心灵的震撼。

3、不多余,最后两段进一步写出了薛松不吃鱼的原因,也加深了他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使人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进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亲情。

4、示例:为了这个捉襟见肘的家,为了不思进取的我,父亲真是操碎了心。我怎能如此不幸?我再这样下去,怎么对得起父亲的付出?

5、第一次是薛松愧疚的泪、自责的泪、心疼的泪;第二次是父亲疼痛的泪,更多的则是因儿子回心转意而高兴的泪;第三次是薛松惭愧的泪、怀念的泪。

篇2:散文小说阅读

肖复兴

(1)当初腰伤之后,我可以说是整天追着阳光转。因为大夫嘱咐我要多晒阳光,每天晒一小时阳光,等于喝一袋牛奶,对于补钙极有益处,有助于腰伤的恢复。

(2)我住医院的时候,病房的窗户朝南,能够下地了,我每天都要站在窗前,好像阳光早早就等在那里,和我有个约会,不见不散。出院了,我家的窗户几乎都没有朝阳的,我便每天早晨到小区里的小花园,朝东的高楼遮挡住了太阳,要耐心地等到九点钟以后,太阳才能够越出楼顶。我突然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阳光,原来是那么的珍贵,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要它,它就能够如婢女一样随叫随到。城市的高楼无情地切割了天空,阳光不再如在田野里一样,可以无遮无拦,尽情挥洒。

(3)冬天暖气还没有来的时候,阳光就更加珍贵无比。那时候,我像一只投火的飞蛾,在小区里寻找着阳光飘落的地方。阳光如同顽皮的小孩子,东躲西藏,在楼群之间、在树枝之间,一闪一闪地稍纵即逝。在时钟的拨弄下,阳光就像瞬息万变的万花筒,跳跃着,和我捉迷藏,让我想起小时候玩过的一种游戏,小伙伴拿着一面镜子对着阳光照出的反光打在地上,我去用脚踩这个光斑,他便把镜子迅速地移动,比赛谁的速度更快。

(4)终于,暖气来了,温度解决了寒冷,却代替不了阳光。坐在房间里,和坐在阳光的感觉完全不同,腰就是最敏感的显示器。现代化机器制造的温暖,如同格式化的打印文件,缺少了手写的流畅和亲切,就像尼龙布料和棉布的区别。我才体味到阳光含有大自然的气息,泥土和花草树木的呼吸和体温,都吸收进阳光里面,还有来自云层的清新与湿润,都不仅是一个温度计所能够显示得了的。同暖气制造的温暖目比,阳光更像是母亲的拥抱、情人的抚摸、朋友的呵气如兰。在暖气和在阳光下,都会出汗,在暖气下的汗里面含有工业的元素,而在阳光下的汗里有着大自然和亲情的因子。

(5)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人热衷于到海边晒太阳、到街头的咖啡馆前的露天座椅上晒太阳;为什么北京的老头老太太特别愿意在胡同口挤在墙角晒太阳。阳光和水一样是世界上最为平等民主的东西,它一视同仁,无论贫富贵贱,慷慨给予一切人以照耀和抚摸。记得我国过去有一则这样的寓言:地主在屋子里烤火冻得揣着手直跺脚,长工在屋外的阳光下干活却热得脱光了衣服还不住地出汗。阳光给予人们的温暖,是发乎天、止于心的温暖。

(6)我想起日本的一则童话,讲的是林子深处住着一个四岁叫夏子的可爱的小姑娘,她有个奶奶,腿脚不好,天天呆在家里出不了屋。冬天到了,屋里很冷,小姑娘跑到林子里,用围裙兜了一兜阳光跑回来给奶奶,跑得急了,刚进家门,摔了一跤,阳光撒了一地,没法给奶奶了,小姑娘哭了,对奶奶说:阳光都没了,没法给您了。奶奶对她说:阳光都跳在你的眼睛里了呀。

(7)这则童话,是我二十多年前读过的,却记忆犹新,就在于奶奶说的话让我感动。老奶奶说得多么好啊,阳光不仅是可以看见,可以储存,可以兜住,也是有情感有生命的,可以传递在你我之间。

1.在作者笔下,“阳光”给人以怎样的“感觉”?请概括说明。(6分)1.①阳光是珍贵的,不是想有就有的。②阳光是稍纵即逝的。③含有大自然的气息,带有泥土和花草树木的呼吸和体温,以及来自云层的清新与湿润。不是唾手可得的。④平等民主,一视同仁,给予人们发乎天止于心的温暖。⑤有情感有生命,可以传递在你我之间。(答出1点给1分,答出5点给满分)2.如何理解第(6)段画线句“阳光都跳在你的眼睛里了呀”的含义?(4分)2.阳光代表温暖和爱心(2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赞许(1分,答出“赞许”即得1分),对其撒落阳光的宽慰(1分,答出“宽慰”即得1分)。

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以第(3)和(4)段为例加以赏析。(至少两种)(4分)

3.如比喻(1分),第(3)段“那时候,我像„„的地方”,突出了作者对阳光的渴望(1分)。再如对比(1分),第(4)段用暖气和阳光对比,突出了阳光具有大自然和亲情因子的特点(1分)。(写出比喻、拟人、对比等两种修辞方法得2分,写出相对应的赏析内容得2分。)4.文章中写到一则日本童话,请探究其作用。(6分)

4.①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作铺垫,说明阳光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带给我们美好而奇妙的感觉。(2分,从结构角度分析)②赋予阳光以诗意般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分,从内容角度分析);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2分,从中心角度分析)。④神聚形散,化实为虚。(2分,从写法角度分析)(答出其中三点并具体分析即可得全分)

(散文二)灯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

5、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5、(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 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写当时灯少,对等倍加爱护。晚上战战兢兢的举灯走的情形呵护着知识、温暖。(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2)没有祖母温馨的陪伴的我孤寂怅然中,难于找到温情。

7、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7、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8、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8、跟古人促膝谈心的温暖;祖母嘘寒问暖的温馨;对知识的渴求;全新世界的光影缤纷。

(小说一)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赒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不能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2)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2)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以上4点原因写出3点即可)

(3)文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3)(4分)作者运用朴素、平实、鲜活的文字写人(1分)。例如:“纵身入水”“窜进了桥洞”“嗖地一声”“凌空窜进”等词语(1分),没有浓重的刻绘,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2分)。(如果答语言、动作描写细致入微,语句简练有方亦可酌情给分。)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4)认同。汪曾祺虽然在小说中表现了故乡的人们互相救济,相濡以沫的善良本性,但隐在其中的却是生活的更大哀戚。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生命同样有着担忧与焦虑;女人尸体惊现水上,也暗示了故乡依然存在着社会惨剧;陈五奶奶的遭遇也揭示出穷苦人家无钱买药治病的困窘,而这一切并非个体一两次的扶助便能得以解决。淡淡的生存的悲剧氛围笼罩着整个小说。

不认同。陈泥鳅虽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他在自己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美的境界、成功的欢愉。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都给读者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作家把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孕育在诗化的艺术境界,充满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小说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言之有理即可)

(小说二)朋

〔美国〕斯考特•奥洛斯基

“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

亚当,47岁,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他的衣服是沾着污点的白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旧的军用胶布雨衣,裤子是用一种质量差的料子制成的,裤线多得就像他额头的皱纹。他颓然坐在凳子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堆破布。

“又忘了我的围巾了,”他说,“我可能要着凉死掉。”

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先生,晚上好。”

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30岁,向他微笑着。“如果我坐下来,行吗?” “我当然在乎,可我不能阻止你坐在你想坐的地方。” “你的话听起来很刺耳。”这个人挨着亚当坐下来的时候说。

“为什么我不应该呢?我在这儿一个人坐着挺好的,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空气,你突然跳出来坐在我身边,打乱了这种平静。”

他俩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接着,又起风了。亚当把衣领拉起来围着他的脖子。“我的名字叫雷。”年轻人说着伸出来他的手。尽管非常恼怒,亚当也伸出了他的手,希望雷能够尽快离开。

“我的名字叫亚当。”他说,仅仅是出于客气的需要。“啊,您好,亚当!” 亚当缩回了他的手。

“能多好就多好。”话从亚当嘴里说出来,没带什么感情。他又把大衣领子拉起来围住脖子。

“你不冷吧,是吗?”雷用着对亚当来说似乎是真正关心的语调问道。

“哦,我以前挺冷的。你知道什么呀?过去的25年中,我每天晚上坐在这凳子上,在所有这段时间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人停下来和我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我,更谈不上跟我说点儿什么了。然后,不知打哪儿来的,你坐在这儿。”雷有点儿窘,把自己的围巾给了亚当,亚当一番推辞后,接受了。随后,他们聊天了。聊啊,聊啊,聊了两个小时,从公园的情况一直谈到了国家的情况。大部分的话是亚当说的,他谈了他的生活,着重谈了他的童年。

“好了,我讲得太多了。雷,你为什么不跟我讲点儿你自己的事儿呢?”雷有些不自在,很快地看了一下表,突然说:“我告诉你什么,亚当,时间晚了,我得回家了。”然后,他微笑地说:“你明天可是还在这儿?同样的时间,咱们再多谈谈,好吗?”

“好,行!”亚当很精神地说。雷站了起来,而且扶着亚当站了起来。说了再见以后,雷匆匆地走了。亚当微笑着,他拖着脚步走的时候还吹了口哨,并不觉得冷了。

“雷忘了他的围巾,他猜我明天会给他的。”亚当想。这时,两个穿着制服的人走近他。

“你看见一个男人独自走过这儿吗?30岁的样子,棕色头发,身高大约5英尺11英寸。”其中一个问道。

“没错,一个最好的小伙子。他打这条路走的。” “谢谢。”

“他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儿了吗?”

“大约4小时以前,他从精神病院逃到了这条路上。他因为无缘无故要打人才被送到我们那儿。你下次碰到他要当心。”

亚当并没听清最后一句话。他的肩膀耷拉下来,两眼模糊了,视线落在地上。当他步履艰难地走过大街走到他的住屋时,他唇边的微笑消失了。他慢慢地躺在床上,紧闭双眼,全身紧张,他发出了刺耳的叹息,这叹息传达了一个不安的、烦乱的灵魂之音,并且带着一种终结的感觉,但空气并没有随着吸进去。

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

5.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5.解析:“交代天冷”也就是交代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文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就具有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

答案:①交代自然环境的寒冷,暗写社会环境的冷漠;②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③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④奠定了全篇悲凉的感情基调。

6.文中亚当说雷的到来“打乱了这种平静”,结尾写“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如何理解两处中“平静”的含义?(4分)

6.解析:这类题目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文中亚当说“打乱了这种平静”,“这种”提示考生,答案在上文,也就是亚当说的“一个人坐着”,没有人理会他,没有人关心他,大家都忽视他的存在,而他也习以为常,所以这里的“平静”指的是亚当对自己孤独生活和社会冷漠的习以为常。第二处“平静”出现在文章的结尾,结合文段的内容,“他发出了刺耳的叹息,这叹息传达了一个不安的、烦乱的灵魂之音”,表明了当亚当知道雷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这后的绝望;而“带着一种终结的感觉,但空气并没有随着吸进去”则表明亚当已经死去了。

答案:第一处中的“平静”指亚当对生活的长期孤独寂寞和社会的冷漠无情已习以为常(2分)。第二处中的“平静”既暗示亚当在得知雷居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后感到彻底绝望,又暗示亚当在这种绝望中已经死去(2分)。

7.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结尾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

7.解析: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的结尾符合这个特点。文中已经交代了,平时没有人在意亚当的存在,而雷却来关心他,所以结尾点出雷是精神病患者,既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答案:小说结尾揭示雷是个精神病患者,这出乎意料(2分);但正常人不会跟亚当聊天,又在情理之中(2分);这让对未来燃起希望之火的亚当再度跌入冰冷的现实,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冷漠(2分)。

8.小说以“朋友”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8.解析: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本文题目为“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然而正常人中却没有人关心亚当,他没有朋友;雷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但却被告知雷不是正常人,这一切表现出亚当对友情的渴望,也反映出社会的冷漠。

篇3:散文小说阅读

关键词:文本细读,明确考点,规范答题否,《河上柳》

一、“文本细读”是一种意识, 亦是一种方法。

对于考生而言, 文本读不懂, 答题就是瞎猫抓死耗子, 全凭运气。 然而正如赌徒十赌九常输, 考生如将阅读得分的命运交到“运气”手里, 美好结局往往就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成了奢求。

那么, 如何读懂文本, 读通文本, 甚至读透文本呢?

文本风格特点各异, “豪放” 文情感主旨外显, 自不难读懂;“中正平和”文, 阅读难度略增;“婉约”文阅读难度再增。 要读懂较为“婉约”的文本, 只能采用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 应该怎么读?

一个字一个字读到底? 毋庸置疑, 一个个字读到底, 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基本能一网打尽, 但不少不太重要的信息也挤占了大量阅读时间。 而且“面面俱到”的阅读方式往往容易导致重点“迷失”。

那么文本细读究竟应该怎么读?

(一) 看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往往包含了重要的信息。 有的标题指明小说的主人公, 如2008年江苏卷小说阅读《侯银匠》, 有的标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如2010年江苏卷小说阅读《溜索》, 有的标题指明文中一个重要物象,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 有的标题则包含多重信息, 如小说《祝福》, 标题既是小说中一个重要情节, 又隐含了小说的环境背景。 “河上柳”正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物象。

(二) 读作者

古话说 “文如其人”,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文品即人品”, 确实可以借助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要素把握作品。 如诗圣杜甫, 一生忧国忧民, 他的大部分诗作都体现出这种情感。 如苏轼, 才华横溢, 然一生仕途坎坷, 深受儒道思想影响, 许多文章的情感表现既矛盾又达观。 如鲁迅, 对于具有劣根性的国民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对于封建礼教则是不遗余力地愤怒抨击, 这些在他的文章中多有体现。

《河上柳 》的作者废名处于现代社会文化转型时期, 遭逢中西文化碰撞, 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其小说在整体上有一个过去与现在、城市与乡村的对照背景。 他把视角投入到宗法社会下传统美德和生活方式保存完整的乡村, 传统生活注定要遭受现代文明、都市文化的冲击, 在这种背景中的人物角色往往会产生诸如伤感与失落等情绪, 这些情绪往往正是作者情绪的一种外化。

如果缺乏对废名这位作家的基本认识, 则这一环节只能略去, 而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三) 细读文本正文

出行明确路线, 可以减少虚耗;阅读明确对象特点, 也可以强化效果。 不同体裁 (如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特点不同, 阅读关注点和方法亦有所区别。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由小说的定义可提炼出小说这一文本体裁的四要素: 形象 (人与物) 、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主题。 细读文本正文主要是梳理小说的这四个要素。

1.情节

小说写了陈老爹一天的活动。 “清早起来”, 看到茅棚上的对联的得意;“太阳正射屋顶”, 在茅棚外散步, 为生计发愁, 为砍不砍柳树内心充满矛盾斗争;平常的“夏午”, “闭眼”中忆起 (或梦起) 与柳树与驼子妈妈有关的事情;“下午”, 陈老爹从镇上唤来木匠, 砍倒柳树。

2.环境

环境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指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 社会环境指特定的时代背景, 包括社会关系、人际关系, 能够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及民俗民风。 它可以大至社会、时代 (社会风尚、时代气氛) , 小至家庭、处所 (室内陈设、当地风土人情等) 。

过去陈老爹喝酒、晒太阳、演木头戏, 门前有柳树, 对面有青山, 屋旁有河有桥, 门上贴了红纸写的对联, 过的是带有田园牧歌式的自足而宁静的乡村生活。 而今这种生活已成回忆, 木头戏被禁止演出, 生活没有着落, 酒钱也要赊欠了。 这是小说的环境与背景。

3.人物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陈老爹。 另有驼子妈妈、王茂才、地保、木匠等。 河上柳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可以说是贯穿小说的一个重要物象。

人是社会性动物, 存在于一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往往决定了人物的言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 (正面描写) , 以他人言行等反映人物 (侧面烘托) 。 小说中有时也会有一些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性、评价性语句。 把握人物形象当然就是关注这样一些信息。

从首段可知, 陈老爹是一个爱热闹爱喝酒的木偶艺人, 如今生活窘迫。 那副对联透露出陈老爹居处的环境特点和过往的日常生活状态, 以及老爹对古代名士的仰慕。 为什么如今老爹日子艰难却纠结于要不要砍掉柳树还钱, 在一番心理斗争之后还是不舍? 通过“夏午”的回忆 (或梦境) , 我们看到这颗柳树是驼子妈妈手植的, 驼子妈妈在他晚归的时候在柳树上挂上灯笼, 给他照明, 那时生意很好, 可是现在驼子妈死了, 只有老爹孤苦伶仃地活着。 柳树见证了驼子妈妈对陈老爹的关爱, 见证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亦是陈老爹过去那种宁静自足的生活的象征。 舍不得砍树实则是舍不得砍去过去这段宁静自足的生活, 舍不得砍去与驼子妈妈之间的深厚感情, 亦反衬出而今老爹的孤苦伶仃。

4.主题

由对情节、环境、人物的逐步梳理, 可以把握小说的主题。爱喝酒爱热闹的木偶艺人陈老爹, 过去与驼子妈妈过着那种“东方朔日暖, 留下惠风和”自足而又宁静的生活, 而今驼子妈妈过世, 衙门又禁止演木偶戏, 所以陈老爹的那田园牧歌式的过去如那退了色的红纸对联一样, 永远成了过去。 河上柳这一物象贯穿了整篇小说, 它象征了陈老爹过去那种宁静自足的生活, 见证了陈老爹和驼子妈妈之间的深厚感情, 最后, 连这凝聚了过去美好回忆的柳树也为生计所迫而无奈砍倒, 有力表现出陈老爹而今的孤苦与悲哀, 也表现出作者对这种古朴温暖的生活图景的留恋。

(四) 留意落款、时间

借助落款时间, 可以大致把握小说的时代背景。 “1925年4月”, 这个时间能说明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前, 旧社会, 在1919年之后, 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在文明文化层面而言则是一个新旧交织与交替的时期。

二、明确考点, 是解题的方向、拿分的重点

读懂文本并不等于阅读就能拿高分。 就像你有一口袋宝贝, 口袋里所有的宝贝你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但拿不出来, 或需要你拿黄金你却拿出翡翠, 都是白搭。 小说阅读的第二步, 就是根据所设问题把握所考察的知识点与题型, 进而明确答题方向。

小说考题考察的知识点集中在人物 (或其他形象) 、情节、环境、主题之中。 出题形式往往有概括题 (人物形象概括, 情节概括等) , 鉴赏题 (语句、语段等) , 作用题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 探究题 (任一要素都可出) 。 出题形式不同, 知识点考察不同, 答题要素也自不相同。 以作用题为例, 不管从哪一个要素出题, 答题都要从这四个要素综合考虑 (即要从文本整体考虑) 。 如考环境 (作用) 题, 就要思考写出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对于人物心理、性格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对于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对于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等。 如考情节 (作用) 题, 就要思考情节本身的特点 (如悬念, 激发阅读兴趣;逆转, 出人意料等) , 对其他情节的作用, 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对主题表现的作用, 对环境的作用 (有些情节会营造出一种或舒缓或紧张的气氛) 。 当然也有一些考题考点并非明确在这四要素中, 更应做细致考虑。

出题人在这里拟了四个问题:

(1) 小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 陈老爹为什么对退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 “得意极了”?

(3) 小说叙述看似有些时空错位, 但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 请简要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4) 小说中 “杨柳”这个意象反复出现, 请联系全文探究这意象包含哪些意蕴?

第一个问题是考察小说中首段的作用。

作用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上的作用首先要析清这一段写了什么。 首段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点题, 呼应标题, 渲染氛围, 奠定基调, 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与下文形成对比, 首尾呼应等。

小说中首段的作用要具体看首段涉及哪些方面 (环境、情节、人物描写等) 的内容。 如首段是单纯的环境描写, 则只要答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与首段结构上的作用即可, 其他的亦是如此。 《河上柳》 第一段写了小说主人公陈老爹的职业、性格、爱好、处境等情况, 并交代了文题中的柳树。 “衙门口的禁令, 连木头戏也在禁止之列了, 他老爹在没有法子赚钱买酒”交代陈老爹的职业或者说身份是木偶艺人, 爱好喝酒。 “向来是最热闹没有的, 逢着人便从盘古说到古今, 然而这半年, 老师蹲在柳树脚下, 朝对面的青山望, 仿佛船家探望天气一般”“而酒店里的赊欠, 又一天一天的催”则交代陈老爹爱热闹的性格和目前窘迫的生活状况。

第二个问题是考察对文中对联内涵的把握。

春联, 与古代“桃符” (桃木板上写字、画图) 驱鬼、避邪有关, 后用红纸取代桃木, 文字取代图画, 春联的内容主要表现主人志趣、心愿、生活观念等。

这则写在红纸上的对联是“东方朔日暖, 柳下惠风和”, 是“王茂才特地替老爹选定, 老爹得意极了, 于是按照四十文大钱加成一条绳串, 另外还同上‘会贤馆’, 席上则茂才公满口的‘古之贤人也 ’”。 这十个大字有什么内涵呢? 注解告诉我们, 对联中含了古代两个名士, 表现出老爹对古贤的仰慕之情。 从字面理解, 日从东方升起, 暖日普照, “柳下”“惠风和畅”, 是那样惬意美妙。 这不就是陈老爹居处的环境特点和他过去那种安宁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第三个问题是考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

问题中有提示“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 故可从时间入手梳理情节。 摄取文中时间词“清早起来”“太阳正射屋顶”“接着是平常的夏午”“下午”, 细致梳理文本, 当能看出故事叙述的是一天之内的内容, 故“漆黑的夜里”“柳树一年茂盛一年”“清明时节”“傍晚”“人散夜静”“明天早起”“这晚”“中夜”“第二天”这些时间词都是“夏午”陈老爹午睡回忆 (或梦中) 之事的时间。

第四个问题是考察物象 (河上柳) 的意蕴。

物象的作用一般有:对情节而言, 线索作用, 推动情节展开。 对环境而言, 可以是构成环境的一个要素。 对人物而言, 对比衬托、彰显人物性格心理等。 对主题而言, 物象往往具有比喻象征意, 有助于主题表达。

这篇小说还可以拟题如:

(5) “河上柳”这个标题有什么意蕴?

(6) “河上柳”这个标题有什么作用?

这两问有什么区别呢?

(5) 侧重内容主题方面, 与 (4) 相似。 (6) 需要综合考虑, 如形象、情节 (线索) 、环境、主题、悬念、手法等。

(6) 可以设置参考答案: (1) 河上柳是小说的线索, 小说情节围绕河上柳展开。 (2) 以河上柳这一物象为题, 妙设悬念, 能有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 双关, 河上柳既是老爹居处环境组成部分, 又象征着老爹过去那种平静自足的生活。 (4) 河上柳是驼子妈妈手植的, 柳树记录了他们老两口日常的生活, 见证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5) 柳树是老爹生活的物质依靠与精神寄托。 (6) 柳树最终被砍倒, 老爹最后的精神依托的消亡, 更有力表现出老爹而今的孤苦与悲哀; 柳树的命运象征老爹坎坷的生活遭遇或命运。 (7) 表达出作者对温暖古朴的生活世界的留恋。

三、规范答题, 是减少乃至杜绝无谓丢分的关键

考点辨析清楚, 答案要点明确之后, 就是最后一步———规范答题。 这一点如出纰漏, 即使考点明确, 答题方向清楚, 也很容易丢分。

规范答题要做到: (一) 标上序号, 使答案在外观上显得条理清楚; (二) 合理分点, 防止一点分为几点散答, 亦防止多点凑为一点略答, 使答案在内质上真正做到条理清楚; (三) 答案清楚到位, 不含糊其辞、似是而非; (四) 书写清楚工整, 杜绝错别字。

(1) 参考答案: (1) 点出柳树, 与文题照应。 (2) 交代主人公的艺人身份。 (3) 交代主人公窘迫的生活状况。 (4) 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当然文本阅读, 理解向来应该是多元的, 尽管应有相对统一的解读, 但拟题人所提供的答案只是参考答案, 而非标准答案。 考生填写的答案如在拟题人所提供答案之外, 然言之成理的, 亦可得分。 如这里还可答:点出主人公爱好喝酒及爱热闹的性格特点, 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 )

如果只提交代人物陈老爹, 而不写清人物的职业 (艺人) , 只写交代人物的生活状况, 而不写清艰辛 (或窘迫) 的生活状况, 就会造成失分。

(2) 参考答案: (1) 这幅对联一方面巧妙地写出了他居住环境的特点和他的日常生活状态:东方的屋宇阳光温暖, 柳下之风也很和煦, 这样的生活让他知足得意。 (2) 对联化用了两个历史人物, 这两人都是古代名士, 老人对他们很仰慕, 所以很得意。

答题时如果只是对这十个字简单翻译, 就不到位, 而应指出这十个字概括出老爹居处的环境特点和他的日常生活状态。 如写“买春联的王茂才特地替老爹选定”也不理想, 重点应是对联引用了两个古代名士, 表达老爹对古代名士的仰慕。

(3) 参考答案: (1) 清早起身, 老爹看到茅棚上的对联, 十分得意。 (2) 上午老爹在茅棚外散步, 为是否砍柳树矛盾踌躇。 (3) 午后, 老爹朦胧思睡, 想起了和柳树有关的事情。 (4) 下午, 老爹找来木匠, 砍倒了柳树。

问题中已有提示“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 概括情节时以时间打头比较合适, 而时间必须踩准。 首段是总述性质, 第一个情节应是“清早起来”, 当太阳照射柳树, 当陈老爹看到对联时的心情应是不错的, 不应与“欠酒店钱”“禁止木头戏”之类相混。 第二点的重点应是老爹对是否砍柳树的矛盾, 而非卖“彩衣和铜锣”之类。 第三点应是回忆 (或梦境) , 不可与当前情境混为一谈。 第四点应是这一天的下午, 而非“第二天下午”之类。

(4) 参考答案: (1) 茅棚边上的柳树, 安静而美好, 象征着老爹平静、自足的生活。 (2) 柳树是驼子妈妈手植的, 挂着灯笼的柳树、清明案上的柳枝, 这些都是记录了他们老两口日常的生活, 柳树见证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3) 深深扎根于泥土中的柳树, 让老爹度过洪水一劫;被砍倒的柳树又让老爹暂时摆脱了生活的窘境;柳树是老爹生活的物质依靠与精神寄托。 (4) 轰然倒下的柳树, 也象征着作者对温暖古朴的生活世界的留恋。 (还可答:柳树最终被砍倒, 老爹最后的精神依托的消亡, 更有力表现出老爹而今的孤苦与悲哀。 柳树的命运象征老爹坎坷的生活遭遇或命运。 )

篇4:散文小说阅读

关键词:文学作品;共性;明“象”;表“情”;品“言”;明“理”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79-2

诗歌、散文和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高考命题中最常涉及到的文学类文本,三者文体不同,古今各异,却有很多共性。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诗歌、散文和小说文体的各自特点,凸显各自的个性,却忽视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共性。抓住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的共性,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从根本上认清文学作品的本质,把相关概念理解透彻,可达到一通百通之效。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三方面把握。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语言”是隐性,暗含在文本中,“文本意义”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因此,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三种文学体裁的教学和阅读应着眼于“感知内容,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明“象”,表“情”,品“言”,明“理”。

一、明“象”

“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情”与“理”的载体,读懂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的“象”。

人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及相关的内容,即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相关的描写。抓住这些描写,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文章主旨。

物之象指具体的物品,物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指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还有自然界的各种物体。这些物往往被赋予一定的含义,对于丰富文章内涵,表现文章主旨有很大作用。江苏省高考试题《溜索》中写到的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都有其深刻意义,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象牛那样软弱畏缩,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取向和文章的深刻意蕴。

景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小说、诗歌、散文中都有所体现,不同文体“景”在文中所占的比例不同,特别是诗歌和写景抒情的散文,景之象是解读文章的重点。《荷塘月色》以写景为主,描写了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我们通过景体味作者“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心历路程,感受作者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境。抓住了景,便抓住了情。

事之象是文学作品主要构成部分,人、物、景都融汇于事之象中。抓住文学作品中的“事”,理清文章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情感、表明的道理可以从中推断出来。

“明‘象”即读懂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言“情”,品“言”,明“理”的基础。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曾说:“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由此可知,“象”是“意”的载体,文学作品通过“象”来表情达意的,抓不住“象”,“情”和“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表“情”

1.自然情。

人类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文学不可或缺的话题。自然情可分为三类: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对人类征服自然以及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批判情感。《西地平线上》让我们感受到戈壁沙漠的大美。

2.人类情。

亲情、爱情、友情等等都是人类情,这些情感是人与人在不同情境中交往而产生的,有好坏之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对亡妻的怀念,凄哀至极,感人肺腑!人类情也包括个人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消极颓废的悲观情感。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慨叹壮志空怀之悲,虽有远大抱负却不被重用,虚掷年华、无所作为,不被人同情和理解。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赫然伫立在我们面前。

3.社会情。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除了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还应表达对社会的情感,这是作家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社会情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社会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在解析文学作品时,除了要读懂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情,还要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文章的主旨由情上升到理的高度。

三、品“言”

言是指语言本身,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表达技巧、写作手法,也可以表述为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等。品“言”就是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的。这些方法归结为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是作者为了表述特定的内容所使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是构成文章的一种特定的形式要素。通俗地说就是作者用一定的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主要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不同文学体裁的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诗歌侧重于描写、抒情,散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小说则侧重于记叙和描写。

表现手法亦可表述为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对表达方式的进一步提高,是更高层次的、更为细致的语言艺术技巧。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要有文采必须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平时教学的重点。

四、明“理”

《尚书·尧典》讲到“诗言志”,“志”指的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要表达的“理”,即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理”是“情”的升华,是作者创作作品的终极目标。“理”由“象”生,理解作品要表达的“理”,关键要抓住文中的“象”,作者在设置文章每一个情节时都是有其用意的,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象”分为人、物、景、事,我们探寻“理”时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之人。

人物形象,是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得出人物性格。这是浅层次的,还要进一步分析“社会之人”。“社会之人”即人物的典型意义、社会意义。《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厌恶祥林嫂寡妇的身份,祭祀不让她沾手,甚至骂她是“谬种”,鲁四老爷的冷漠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上升到社会高度,鲁四老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是迫害祥林嫂致死的元凶,至此鲁四老爷的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意义了。

2.社会之景。

分析景物的社会意义,先概括出景物的内容和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纳出景物的象征意义。《祝福》多次写到雪景,借雪景的描写渲染凄凉的氛围,衬托祥林嫂的无辜与不幸,抨击社会的冷酷无情,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分析景物,更要关注景物的社会意义。

3.社会之物。

社会之物包括物件特点以及物件典型意义。典型意义即物品的社会意义。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是封建迷信中能治痨病的药引子,暗指当时的人愚昧无知,不支持和理解革命工作者,揭示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有象征意义。

4.社会之事。

社会之事指事件社会意义。在分析事件的社会意义时,要逐层分析,先事件本身的意义,再归纳事件的典型意义。鲁迅《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其本身意义是国家弱小会受到歧视,典型意义是“国富民强,国贫民弱”。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弄清人、景、物、事的本身意义,更要联系社会现实,寻找其典型意义,上升到“理”的高度。

篇5:中考课内小说散文阅读训练

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⑵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⑷我赶紧拭干了泪。⑸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⑹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⑺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⑻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⑼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⑽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⑾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⑿我望着他走出去。⒀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⑴ ⑶ ⑹ B.⑹ ⑺ ⒁ C.⑴ ⑶ ⒁ D.⑴ ⑺ ⒁

2.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橘送别

3.对“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衣上的泥土”说明买橘子爬上爬下的困难。

B.“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道出了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原因。C.“似的”说明父亲并不轻松,而是感到很累。D.“轻松”是因为父亲因为尽到责任而感到放心、满足。

4.“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所表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感激父亲亲自为我买橘子。

B.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了;怕父亲劳累摔倒,体贴,心疼父亲。C.怕被人说不孝敬父亲;怕橘子散落地上。

D.怕父亲担心自己身体不舒服;感谢父亲,内心很过意不去。

5.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赶紧拭干了泪。理解:我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戴。B.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理解: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心里觉得踏实。

C.“进去吧,里面没人。”理解:父亲怕我的东西丢失,表现了他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D.“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理解:朴素的话语,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深深的牵挂之情。

(二)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A.村寨传歌 B.乡里民俗 C.快乐村寨 D.热闹乡村 2.“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中的“这个唱法”指的是()A.先是独自唱,后是合起来唱。B.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C.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D.先是轻柔地唱,后是粗犷地唱。3.选文用较多的笔墨介绍参加歌会的人物体现了“金满斗会”()A.特殊性、严肃性的特点 B.自由化、随意性的特点 C.简陋性、庸俗性的特点 D.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 4.“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的确切原因是()A.避疫免灾 B.传递智慧和热情 C.传歌 D.热闹 5.对画线句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恰当的是()A.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的聪明和智慧。B.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热情和才能。C.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勤奋和刻苦。D.心理描写,表现了老人的执着和坚强。

(三)阅读《藤野先生》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②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本段中①②两处应该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自然 当然 B.当然 自然 C. 必然 当然 D. 当然 必然 2.文中加点的“他们”分别指()

A.都指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B.都指麻木的中国人。C.前者指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后者指麻木的中国人。D.前者指麻木的中国人,后者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3.对“我的意见变化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再学习医学,他们的欢呼太刺耳。

B.意见变化是指弃医从文,想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

C.意见变化是指放弃医学改学生物学。D.不再学习医学,因为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

4.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的愤恨、心酸。B.写出了当时国民的悲惨境遇。C.作者明白了当时中国人为什么是低能儿。D.选文浸透着作者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四)阅读《端午的鸭蛋》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1.对高邮咸鸭蛋出名的原因,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高邮大麻鸭是著名鸭种,鸭多,蛋也多。

B.高邮人善于腌鸭蛋。

C.高邮鸭蛋是双黄蛋。

D.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好吃中看。2.对“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鸭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侧面写高邮鸭蛋出名。B.从正面写高邮鸭蛋出名。

C.从侧面写卖咸鸭蛋的想借此以求生意兴隆。D.从正面面写卖咸鸭蛋的想借此以求生意兴隆。

3.本段文字的语言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婉转而曲折。B.平淡而有味。

C.文白夹杂,为文章增添了幽默和趣味。D.恰当的调侃,表现了家乡鸭蛋的名气。4.选文引用袁枚《腌蛋》目的是()

A.仅表明作者知识丰富、底蕴深厚。B.表明自己家乡高邮的咸蛋在历史上已负盛名。

C.表明我和袁枚一样,都喜欢高邮的鸭蛋。D.仅为了增添文章的文学气息。

(五)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堪;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冷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拨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句式的作用,四种理解正确的是()A、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边的略写,后边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内容。B、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C、表明前边的内容是次要的,后边的内容是主要的。D、表明前边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说“单是”后边的内容。

2.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看,选文采用的写景顺序是()

A.由高到低

B.由静到动 C.由近及远

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3.少年时代的鲁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写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那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美景,希望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快乐的。D、他希望在景色优美的百草园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4.下列不是本文特色的是()A、观察描写、错落有致 B、结构完整、环环相扣 C、融情于景、融情于事 D、闲适自然、典雅委婉

(六)阅读《春》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2.选出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虫、树、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B.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花朵、果实、野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C.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上、花下、遍地的次序安排结构的。D.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木、花朵、昆虫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3.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七)阅读《最后一课》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⑴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⑵“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B.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

2.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3.所选的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哪一部分()

A.开端 B.发展 C.发展和高潮 D.高潮和结局 4.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A.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B.表示解释说明,递进。C.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D.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八)阅读《变色龙》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育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1.选文刻画奥楚蔑洛夫时运用的手法是()

A.反衬

B.铺垫

C.对比

D.象征 2.对奥楚蔑洛夫脱大衣的细节描写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B.特别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C.他彼时彼刻正在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D.天气冷热无常使忙于处理公事的他十分烦躁。

3.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奥楚蔑洛夫?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装腔作势、见风使舵

B.廉明公正、严于执法 C.专横粗野、官气十足

D.媚上欺下、凌弱畏强

4.以选文为例,对原小说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对话描写为主,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亮相,使人物原形毕露。B.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带有夸张性。

C.作者很少写他的外貌与神态,因为对于一个善变的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D.奥楚蔑洛夫就是个沙皇警犬,他的动作、语言都能透露出这一特点。

(九)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戏途中 B.渔火几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2.对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3.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词与恰当的一项是()A.点 磕 夹 飞 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 D.点 敲 夹 箭 4.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5.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感受?正确的一项是()A.惊喜 惬意 B.迷茫 困惑 C.沉醉 忘我 D.孤独 冷清 6.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A.冷峻犀利,富有人生哲理。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一、1.C

2.D

3.C

4.C 5.C

二、1.A

2.C

3.D

4.B

5.B

三、1.B

2.C

3.B

4.B

5.A

四、1.C

2.A

3.A

4.B

五、1.A

2.D

3.A

4.D

六、1.A

2.C

3.B

七、1.B

2.D

3.D

4.A

5.D

八、1.C

2.A

3.B

4.C

九、1.B

2.D

3.A

4.C

5.C

篇6:散文小说阅读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 整体感知:标题,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

理清思路:线索,结构(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特别是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三是要整合要求,提取文本关键信息,组织语言明了表达。

答题时心中牢记三种意识

1、文本意识——以文解文,问题答案文本中找;

2、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过渡句、中心句等,准确、深入理解;

3、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考纲要求:

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记叙性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等。

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含义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 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注:河南中考考查的记叙文含散 文和小说。)

2.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情

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2)第二人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里,运用了第二人称“你(们)/您”,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和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他/她”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物、场景等。

作用: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表达的方法,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事和议论。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及作用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作用:能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判断时可看文章是否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或按空间顺序来叙述。

②倒叙:先把事情的结果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更加突出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表达效果,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一是开头的结局和回忆部分的结局前后呼应;二是开头写眼前事物,回忆结束后又回到眼前事物,形成首尾呼应;三是开头写的事件中某个最突出的片段与回忆部分写到的这个片段前后呼应。另外,还要留意文中由现实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的过渡句(段),以此来把握文章的结构。

③插叙:叙事时暂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事件或片段(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对比、衬托、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文章脉络更加清晰,结构更显紧凑。

插叙的方法:由作者直接插进来叙述、介绍;由文中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通过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来进行。

阅读插叙的文章,同样需要通过寻找过渡句(段)的方法来弄清插叙的起止位置。

④补叙: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结果。

补叙补入的是文章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在篇中、篇末均可出现。5.记叙文的线索

(1)含义: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下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线索设置的方式:以实物为线索,以人物(人物的某一特征)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3)线索的类型及其作用:

①明线: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②暗线: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情感抒发提供切入点。

③双重线索: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主要形式有:虚实结合、纵横交叉、一主一次、平行发展等。

找线索的关键点:①文章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⑥明显的时间或空间标志;等等。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其作用如下:

(1)记叙:使文章叙事条理清晰,能清楚地呈现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2)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具体的事物客观、清楚地呈现出来,把抽象的事物或道理等解释、说明得清楚明白,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3)议论:使文章内容深刻,点明中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4)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主要包括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描写等。

①人物描写:能把人物的形态、动作等具体特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使其具体、传神、生动、可感,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形、姿态等)进行的描写。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的刻画(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作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突出文章中心;使描写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语言描写:对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进行的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某种(些)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能推动故事的发展。

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进行的描写。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或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某种(些)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进行的描写。

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文章中心,表明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②环境描写: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花草树木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及民俗民风等。

a.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或标题,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及人物活动的空间,③渲染某种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的某种情感,⑤预示人物的命运,⑥表现人物的某种性格,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⑧为下文某种情况的出现作铺垫,⑨揭示文章主题等。

b.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某种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渲染某种环境气氛,③衬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埋下伏笔,⑥深化主题等。

③场面描写: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场面描写即对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如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作用:a.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b.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有的场面描写刻意渲染气氛,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c.明示或暗点主题(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出主题,或明示,或暗点,让人物在活动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情感或观念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注: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2)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3)细节描写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之中。在描写人物形象上,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感情,点明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的重要方法。

(5)抒情: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情感,渲染环境气氛,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引起读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注:在记叙文中,常常采用综合表达的方式,主要是记叙,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通常起点明文章

主旨的作用。

7.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某种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在表达时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两相对照,增强表现力,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使读者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4)烘托和渲染:a.烘托是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b.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中心。

(5)铺垫和伏笔:

a.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加以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b.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时间,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作用: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使文章前后照应,还能让人产生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

伏笔与照应往往同时运用。

(6)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8)设置悬念: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其阅读兴趣。

(9)虚实结合:眼前的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为虚,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映衬,从

而突出体现某种情感或主题等。

(10)托物言志:寄意于物,通过所描写的物象,委婉地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11)借景抒情: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使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12)以小见大:在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13)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

(14)卒章显志: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15)直抒胸臆: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写法,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极具感染力。

(16)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主题更鲜明。8.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记叙文中描写事物)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简而言之,即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具体事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形象。

(3)排比:加强语气,增强气势;条理清晰,利于抒情,增强表达效果。

(4)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读者的想象。

(5)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6)反问:加强语气,强化情感。

(7)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8)反复:感染力强;承上启下,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9)引用:增加文章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10)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更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11)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或表现深沉的情感。

散文

1.概念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散文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优美凝练的语言。通常可以分为叙事性散文(中考常考)、抒情性散文和说理性散文三大类。2.特点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展现出深远的思想,使读者能领会深刻的道理;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优美”是指语言清新 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清丽隽永,情真意切。“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3.线索

以感情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思绪为线索;以景物为线索;以行动为线索。4.常用的表现手法

象征;联想和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物)抒情;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5.鉴赏方法

(1)叙事性散文:这类散文作者在记人和叙事中都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鉴赏时要善于从记人和叙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抒情性散文:这类散文常以作者的情感发展为结构线索,来统摄各种材料,通过描述人、事、景、物的片段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风貌,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鉴赏时要善于抓住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3)说理性散文:这类散文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鉴赏时要注意从情中悟理,在“理”中体会感情,感受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小说

1.概念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2.构成(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以现实生活中 不同的人物为原型,提炼加工而成,所以不能将小说中的“我”看成是作者,它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够鲜明而深刻地表现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3)(典型)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作用(见前面)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作用(见前面)3.常用的艺术手法

设置悬念;制造巧合;夸张;讽刺;埋伏笔;作铺垫;照应;渲染;烘托等。

4.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主要从小说三要素及其主题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故事情节:理清线索,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从故事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故事情节对作品主题的意义;从故事情节安排上赏析作者的写作技巧等。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挖掘主题思想:可从作者、作品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语

言的感情色彩或作品整体倾向品析主题。

中考考点(题型)及答题方法技巧

考点一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题型展示

1.给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文章拟题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文章标题“××”能否改为“××”,请简述理由。)

3.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的作用(妙处)。方法点拨

一般来说,标题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描写对象以及作者思想情感等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1.拟写文章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寻找文章线索;②明确主旨和思想感情;③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④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⑤抓住核心人物;⑥抓住核心事物;⑦抓住核心事件;⑧把握作者情感。

注: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鲜明,要能吸引读者注意或触动人心。

2.判断文章拟题是否合理或标题能否替换。这类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因此,答题时可结合所给标题的含义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具体分析。同时还应注意标题的生动性、凝练性和概括性等特点。

3.理解标题的含义:①联系文章主题;②联系作者或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③结合文章内容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内在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④从主要人物形象或描写对象的特点等方面分析;⑤从标题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文章内容的联系入手分析。

4.标题的作用(妙处):①概括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②交代文章行文线索;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④吸引读者注意;⑤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

例1.(2014宜昌,15)

______________

孙燕华

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示例:智者的幽默 智者幽默心(抓住“智者”“幽默”两个关键词即可,2分)

例2.(2014哈尔滨,19)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3分)

示例: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使再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表层含义1分,深层含义紧扣主题2分。共3分)例3.(2015山西,16)

描花的日子

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4分)

示例: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共4分)例4.(2015上海,22)

评 语

文标题“评语”不能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示例: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读”则不能;“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每点3分,共6分)例5.(2015舟山,8)

其实很简单

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

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5分)

示例一:我认为题目符合文章内容。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言之成理即可。5分)

示例二:我认为文不对题。其一,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文弱小伙是因为儿子的鼓动,犹豫之后才出手的,作出决定并不简单。其二,因为文章内容主要写文弱小伙勇斗歹徒,是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的,这其实并不简单。其三,文章的主人公是文弱小伙,挺身而出勇斗歹徒,主要表现其勇敢,故应该取名为“勇敢的心”之类,这样更贴切,更能突出主人公形象。(言之成理即可。5分)

例6.(2015达州,20)

__________

请你根据全文内容,为选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示例:心底的照片 藏在灵魂深处的照片(仅以“照片”为题只得1分。共2分)

例7.(2014云南,19)

最初的温暖

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3分)

示例:强调了男孩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的重要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成为全文的情感线索;寓示了文章主题;标题新颖温馨,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1.拟写标题:①对文章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进行高度概括;②所拟标题应简洁、凝练、概括、鲜明。

2.理解标题含义:①表层含义(标题中特殊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③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综合分析。3.标题作用(妙处):(1)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引起读者兴趣等。(2)妙处:①揣摩标题含义;②分析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委婉含蓄;奠定情感基调;揭示文章主题;引起阅读兴趣等)。考点二 概括文章内容 题型展示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所讲述的故事。.2.本文写了××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3.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方法点拨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这类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1.审清题干要求,即正确理解题意,看清题干是要求概括全文内容,概括某(几)段内容,概括某个特定条件的故事,还是按一定要求(如先后顺序)概括几个故事或情节等。

2.锁定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的文段,确定与故事或情节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3.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答案。注意要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主题、人物感情等综合考虑。

针对文章(文段)的不同特点,答题时可灵活运用如下技巧:

1.故事情节或内容有明显的概括性语言的:

(1)补充拓展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答题时对照记叙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补充增添,就可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摘录中心句段:对于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或对其加以补充、整理。

2.故事情节或内容无明显的概括性语言的:

(1)归纳要素:如果所选文章或文段整体在讲一件事,可以找出文中对应的六要素,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起来即可。

(2)合并段意: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可逐段分析出段意,再把主

要段落的段意结合起来,即可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对于写了几件事的文章,要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事件来概括。值得提醒的是,有的记叙文所设置的问题之间是有关联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其他题干设置或关键问题的答案中得出,答题时注意灵活运用。

考点三 分析重点段落作用 题型展示

1.首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3.分析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4.某段内容似乎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 方法点拨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重点文段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之间关系的分析及对结构安排的把握能力。总的来说,常考的重点段落有: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以及其他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等。

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内容上:

1.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

2.分析其如何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注:语段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结构上:

1.首段:(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2)统摄全篇,领起下文;(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等。

2.尾段:(1)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旨,含蓄深刻;(2)呼应前文或文章标题,使结构严谨;(3)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点睛;(4)承接上文,启发联想,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等;(5)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等。3.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奠定××的基调;(2)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表现(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4)暗示社会环境;(5)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7)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其他段落:(1)承接上文;(2)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等。答题格式

1.首尾段作用:①结构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②内容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

2.过渡段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上承××,下启××。

3.写景段落作用:①语段描写了××/交代了××;②暗示/烘托/渲染/营造了××的气氛;③为下文××作铺垫/表现了(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品质/形象。

4.段落能否删去:

(1)①不能。②理由:该段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③所以不能删去。(视具体情况也可加上“如果删去,则××”)

(2)①能。②理由:文章内容写的是××,本段内容写的是××,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无关)/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是××,而本段体现的是××;③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本段内容表达的主题与文章主题思想(情感)无关(相悖);④所以可以/应该删去。

考点四 理解、赏析重点语句 题型展示

1.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某一个句子)?

2.从文章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品读文章指定段落,从某一角度(如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人物描写等)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方法点拨

对重点语句的考查主要是要求理解特定语句的含义,分析特定语句的表达效果,或从特定角度(或选择角度)赏析特定段落语句。

解答理解语句含义类的题,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联系文章中心思想。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着手:

1.修辞方法的角度:要先点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再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对句子本身的效果和对表现文章中心、人物情感等的作用等)。

2.描写方法的角度:要先点出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如感觉:听、视、嗅、味、触;又如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再结合句子分析其描写效果,如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故事情节更丰满,等等。

3.表达方式的角度:①议论:重点分析其蕴含的哲理,点明其对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②抒情:重点剖析其抒发的感情,分析其对表现文章中心、主题等的作用。③描写:重点分析其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创设的意境,再分析其对表现文章内容、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或情感等的作用等。

4.(特殊)句式的角度:要先点明句子运用的句式,再联系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分析其表达效果(作用)。如: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引出内容)、反问句(加强语气,增强情感表达及感染力)、感叹句(抒情强烈,增强感召力)等。

5.用词的角度: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如好恶、褒贬等。

6.其他:如中心句或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画龙点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引用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以及表达的深刻性)等。答题格式

1.理解特定语句的含义:①表层含义(句子本身的含义);②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中心、思想感情等分析)。

2.分析特定语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根据语句特点可从句子本身或结构上的作用、对文章故事情节或内容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3.从特定角度(或选择角度)赏析特定段落语句:①点明具体的角度(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②作用(注意结合语句或文段内容分析;切记作用既有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本身带给句子的表达效果,还有句子对体现、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感情的作用)。考点五 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题型展示

1.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2.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请作具体说明。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某个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方法点拨

对词语的理解与赏析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重点词语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词语的替换及理由等。解答此类题,要始终牢记一句话,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1.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抓住词语的特点,先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表层含义),再联系词语所在句子分析词语的深层表达含义。

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

(2)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全段)中的地位以及在照应、过渡、埋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性、恰当性,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性、严密性。

(4)情感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喜欢、热爱、赞美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方面的作用,如程度深、鲜明、明确等。

答题格式

1.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词语的深层含义(联系其所在的句子或段落等分析)。

2.特定词语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

(1)①××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准确地/具体地/……写出了××的特点,②强烈地/鲜明地/……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①××一词(等词),对应前文××词语,②在结构上起××作用。

3.词语的替换及理由:①能替换。/不能替换。②理由:句子(或作者等)意在表现(表达)××,原词作用及表达效果;词语换后的表达效果。③二者的表达效果相同/不同,所以能替换。/不能替换。考点六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题型展示

1.文中的××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文中××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他(她)是个怎样的人。3.请概括××的形象(特点)。

4.文中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方法点拨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概括某一人物的形象(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

针对第一种考查形式,在作答时可从三方面来组织提炼答案:1.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对于第二种考查形式,答题时需要结合具体内容来逐条分析,可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1.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某一方面性格或品质的语句(如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句子或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2.抓住对人物的直接评论性语言或侧面烘托性语言进行分析。注意分析的条理性。

考点七 辨析写作手法及作用 题型展示 1.某一故事情节如此安排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某段为例进行分析。

3.某一人物安排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析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记叙线索/人称作用/详略安排/表现手法及作用等。方法点拨

写作手法包含的内容比较多,答题形式各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以下三点即可在答题时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紧扣文章主题。分析其是如何体现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等的。

2.题干中明确点出写作手法的(如某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人称、记叙顺序等),可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其相应的作用进行分析(详见“文体特征”部分)。

3.答题时要逻辑清晰,有条理。

考点八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 题型展示

1.从全文看,作者(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说)? 2.文章(某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针对文章中的某一现象/某一内容,说说你的理解或看法?

3.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 结尾。/结合上下文,补全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4.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方法点拨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这类题主要考查对全文的内容、主旨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及知识迁移拓展能力。主要有四种考查形式: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谈启示、看法、做法等;补写或续写内容;主题探究等。

1.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解答此类题可从两方面入手:①联系上

下文内容;②联系文章中心思想或作者情感表达的落脚点。

2.谈启示、看法、做法等:此类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对于只要求说出启示的,只需紧扣文章中心写出感受即可;对于联系实际谈看法或做法的,要围绕文章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写出自身体会,并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回答看法或做法。(此类题最基本的要求:观点鲜明、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理。)

3.补写或续写内容:补写题一般要求补写人物心理、语言或景物等。补写时要善于从上下文中寻找解题线索,所写内容要与文段风格(如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句式句型等)相协调。续写一般要求为文章续写结尾(或结局),续写时同样要注意题干要求,在把握文章整体语言风格及其所营造的氛围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续写内容要与上文衔接自然,要能够很好地体现或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或符合故事发展的趋势。

4.主题探究:对文章主题的探究一般分为两种:对主题的概括;对主题争议的评判。答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抓住抒情、议论段(它们往往起着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②抓住中心句(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写”或分条总结,进而概括主旨);③抓住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弄清文段所揭示的主旨);④注意联系文章题目。答题格式

1.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②联系文章主旨阐述。

2.谈启示、看法、做法等:①结合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析;②点明感悟、启示或看法(鲜明、积极、健康、向上);③联系生活中典型事例或材料进行说明,阐述理由;④紧扣主旨,总结观点。

3.补写或续写内容:①语言风格及形式与原文相协调;②内容与文(段)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契合。

上一篇:低保家庭下一篇:计生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