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

2024-04-30

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精选9篇)

篇1: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

活动名称:音乐游戏 喂小鸟

前反思:《喂小鸟》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歌词优美,我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首乐曲。《纲要》中指出:“音乐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因此,我根据这首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孩子们已经学会演唱歌曲《喂小鸟》,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来感受韵律活动《喂小鸟》,让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肢体表演表现,从而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选择了三段不同的音乐,分别是小鸟和妈妈、鸟飞、喂食。三段不同的音乐富有情境性,富有情境性的音乐情节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也便于幼儿的表现表达。

活动目标:

1、随着音乐合拍地做喂食、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2、能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积极与同伴交流。活动准备:

1、已经学会唱歌曲《喂小鸟》、鸟头饰、鸟翅膀。活动过程:

一、师幼演唱歌曲《喂小鸟》 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那鸟妈妈是怎么喂小鸟的呢? 幼儿欣赏鸟妈妈喂小鸟的视频。

请幼儿再来说一说画面里鸟妈妈是怎样喂小鸟的。

二、模仿鸟妈妈喂小鸟

过渡:鸟儿们吃饱了,我们该学学本领了,引导幼儿创编出各种鸟飞的动作,其他幼儿跟着练习,老师从幼儿创编的动作里掕出4个优美动作带领幼儿练习。过渡:鸟宝宝们都累了,我们来听两段音乐,区分这两段音乐那段适合鸟飞动作,哪段适合喂食动作。

三、幼儿分段听音乐,给喂食和鸟飞匹配上合适的音乐。

四、配乐练习动作。

五、师幼共同情境表演。(鸟妈妈和鸟宝宝在鸟窝----喂食吃食----飞翔----鸟宝宝自由找食—大风来了鸟儿飞回鸟窝。)后反思:由于在活动之前有让孩子学习过这首歌曲,因此孩子对于这首歌曲的旋律还是比较熟悉的,之前也让幼儿进行了相关的知识准备,我发现孩子对于小鸟飞的动作创编还是有自己的创造性。孩子们对于游戏的喜爱是天生的,在最后游戏的环节我给予了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去捉虫子,孩子们都沉迷于小鸟捉虫的游戏中,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的表现是自由、轻松、愉悦的。上课组织游戏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想,其实可以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让孩子们去自由进行游戏。

篇2: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音乐后选择相对应的图片。

2、随着音乐合拍地做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随着音乐合拍地做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活动难点:

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唱歌曲

2、小鸟的肉饰每人一个

3、鸟妈妈的头饰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飞》音乐进入以森林为背景的活动室。

孩子们,跟着蓓蓓老师一起飞进美丽的树林里去做游戏吧。

二、出示鸟图片,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并分角色演唱。

师:看,这是谁?(鸟妈妈和小鸟)你们猜猜鸟妈妈要去干什么?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喂小鸟)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

2、学习歌表演。

(1)教师带上鸟妈妈的头饰唱妈妈的部分边做动作,请幼儿欣赏。

师:现在我来做鸟妈妈,唱第一段。小朋友仔细看好我一边唱呀还做了动作。

(2)幼儿创编鸟宝宝的动作。

师:妈妈跳得好看吗?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唱鸟宝宝唱的部分,也要一边唱一边做一些动作,谁编的动作好,我就发一个小鸟的头饰给他,让他做我的乖宝宝。

(3)教师总结好的动作后,集体练习。

三、出示图片请幼儿听根据图片选择合适的音乐。

1、分别出示鸟妈妈给小鸟喂食的图片、鸟飞的图片和小鸟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鸟妈妈在干嘛?(喂小鸟)小鸟吃饱了后跟着鸟妈妈去哪了?(飞到天空学本领)小鸟为什么哭呢?(遇到了大风,鸟儿们被吹散了)

2、播放三段音乐请幼儿安静地倾听后分别谈谈自己觉得哪段音乐表现出了哪幅画面。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哪段音乐是鸟妈妈在喂小鸟?哪段音乐是小鸟们去学本领?哪段音乐是大风刮起来了,把鸟宝宝们吹散了?

四、学玩音乐游戏。

1、教师请幼儿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跟着音乐做吃虫子的动作。

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小鸟吃到好吃的虫子应该对妈妈做什么动作呢?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吃虫子的动作吧,一定要跟着节奏做哦。

2、请幼儿在音乐第三部分的伴奏下鸟宝宝们跟着妈妈去学本领,小鸟跟着妈妈做鸟飞的动作。

师:小鸟们吃饱了后就跟着妈妈一起飞去学本领了,它们是怎飞的呢?请你们跟着妈妈听着音乐一起做各种飞行的动作。

3、播放音乐第四部分,鸟妈妈带着小鸟跟大风搏斗,请幼儿发挥想象改编各种鸟飞的姿势。

师:宝宝们,刮大风了,风儿好大,把大家吹得散开了,我们要勇敢地用各种飞行动作和大风搏斗,坚持飞行。

4、风停了,大家飞回家休息了。

五、集体练习。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大风搏斗的动作,以及认真跟妈妈学本领的动作。

六、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户外去做游戏。

教学反思:

在游戏活动时,孩子们非常的兴奋,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特别是在鸟妈妈喂鸟宝宝吃东西的环节中,所有的鸟宝宝都能很安静的等待妈妈去喂食,但由于幼儿的人数多许多幼儿在戴头饰这一环节上需要教师帮助,从孩子们的反应看来,他们对活动兴趣浓厚,很快融进了游戏,在与大风搏斗这一环节中,不少幼儿还能想出龙卷风,台风来时的不同动作,但是,活动中我发现有少数幼儿只是沉浸在游戏的过程中,并不太愿意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需要我不断提醒。整个活动下来,做的不足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对如何组织幼儿进行韵律活动,需要考虑的也很多很多……

篇3: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

乐乐是一个聪明、调皮又富有爱心的孩子, 尤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他不仅善于观察, 而且常常主动关心、照顾班上“自然角”中的小动物。

午餐时间到了。当闻到香味扑鼻的饭菜时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看到孩子们如此开心, 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可口的饭菜名称。可乐乐却心不在焉, 不时地往“自然角”方向张望。轮到小朋友陆续洗手了, 乐乐却一溜烟来到自然角。老师发现乐乐一人在自然角逗留, 便大声提醒道:“乐乐, 在干什么呢?快来洗手, 别磨蹭了。”听到老师的呼喊, 乐乐“哦”地回应了一声, 连忙向盥洗室跑去。

开始午餐了。乐乐马不停蹄地将饭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 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细嚼慢咽, 乐乐依然不减进餐速度, 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随后, 他又悄悄来到了自然角。

快要午睡了。心细的妞妞发现自然角中的金鱼缸里有小米粒的残渣, 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喊了起来:“老师, 快来看呀, 金鱼缸里有米粒。”听到妞妞的报告, 老师走了过来, 生气地问:“是谁浪费的粮食?是谁把金鱼缸搞得这么脏兮兮的?”听到老师的责问声, 孩子们都沉默不语。片刻过后, 乐乐来到老师面前解释:“是我放的, 因为小金鱼也饿了。”老师一看是乐乐, 立马严肃质问:“又是你多管闲事, 金鱼爱吃米粒吗?”“金鱼可喜欢吃小米粒了, 我刚才看到的。”乐乐辩解道。听到乐乐理直气壮的回答, 老师更生气了:“是吗?自然角里不是有专门的鱼食吗?再说, 早上已喂过很多鱼食, 吃得太饱不把它撑死才怪呢。”老师一连串的“教育”让乐乐哑口无言。“好了, 下次专心吃饭, 不准浪费粮食了。”听完老师的指令, 乐乐无奈地点点头,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睡觉去了。

乐乐“喂金鱼”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在以后的午餐时间里, 乐乐自然成了老师重点“监督”的对象。当然, 从此以后, 金鱼再也享受不到乐乐提供的美味午餐了。

二、案例反思

在反思上述案例前, 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案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朵硕大的玫瑰花, 每天都有学校的师生前来观看。一天早晨, 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 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 抓在手里, 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 他弯下腰, 亲切地问:“孩子, 你摘这朵花是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 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 奶奶有点不相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 看过后, 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 他搀着小女孩, 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 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教育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教育, 应该像春风一样, 唤醒一颗颗善和美的种子!如果换成我们, 或许面对孩子的所谓“不道德”的行为, 极有可能采取的是道德责罚、道德训斥, 至少是道德说教。教育是让可爱的孩子蒙受道德愧疚, 还是让天真的孩子因爱心而自豪?面对这样的教育问题, 我们常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乐乐“喂金鱼”的事件, 或许需要我们教师对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作深刻的反思。

1. 避免使用“表现主义”的处理方式

“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在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自己的教育艺术。为了这种教育艺术的阐释, 孩子的面孔可以模糊, 可以遮蔽, 甚至可以改写。教育故事成了例证,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教师的教育艺术。

我们不难看见教师的不少教育故事中, 总要渲染原先孩子是那样糟糕, 而最后老师总能“四两拨千斤”。乐乐“喂金鱼”的事件也不外乎如此。

有教师认为, 倘若把这个故事改写成这样:老师发现米粒之后, 不是追查米粒是由谁放的, 而是带领孩子一起救助金鱼, 清理污秽, 给金鱼换水。然后, 老师抓住这个契机, 给孩子讲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如何科学喂养金鱼, 以及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其实这还是典型的“表现主义”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因为这里的“主人公”依然是老师, 老师表现的还是孩子“救世主”的角色。

2. 谨慎使用“技术主义”的处理方式

“技术主义”强调的是解决问题。比如班上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丢了, 老师告诉孩子可能是桌子偷走了玩具, 然后, 让每个孩子送一句话给桌子, “教育”桌子不要拿别人的东西, 这样桌子一定会把玩具还回来的。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个和桌子去说话。这时老师又说, 那么多人都在听, 桌子一定不好意思, 我们应该一个一个进去和桌子单独交流。等所有人一个个和桌子说完话后, 果然在桌子上找到了丢失的玩具。当问题解决了, 老师也就不再去找究竟是哪个孩子拿了玩具, 或者即使知道是哪个孩子, 也为了所谓的“保护”孩子的面子而不了了之。

这就是典型的技术主义案例。但是, 技术主义必须仅仅是方法, 而非原则和目的, 否则就是有害的。教育, 是着眼于孩子当下的太平无事, 还是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德性养成?如果是后者, 那么, 孩子交出了玩具, 不是教育的终点, 而恰恰是教育的起点。“术”中如果缺少了“道”, 常常会造成对真正教育问题的遮蔽。就乐乐“喂金鱼”的事件而言, 试想:如果不是乐乐自己站出来承认是他做了这件事, 教师是否也会用像处理上述丢失玩具事件类似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3. 科学使用“建构主义”的处理方式

“建构主义”强调通过深入孩子的心灵, 真实地触摸孩子的所思所想, 先理解孩子, 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中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问题时, 不要先想着怎么办, 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 把问题当成课题, 甚至把问题当作科学研究来对待。在还没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前, 决不轻易下结论, 而是设身处地的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点点滴滴的现象, 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 最后再对症下药, 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直到解决问题。

再来分析乐乐“喂金鱼”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 老师对乐乐的教育从表面上看是对孩子遵守进餐规则、不浪费粮食、科学喂养金鱼的教育, 实则上在教育过程中却无意扼杀了孩子纯真善良的爱心。在孩子眼里, 小动物是富有生命情感的, 他们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 宁肯自己少吃一点, 也要把食物留给金鱼。至于金鱼是否喜欢吃米粒?让金鱼多吃是否会把金鱼撑死?这些对孩子来说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喜欢金鱼的情感和关心金鱼的爱心, 这种爱心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珍贵。然而, 在老师的“谆谆告诫”之中, 孩子心中的这棵爱心之苗有可能早早地因老师的“好心”而枯萎了。

由此, 我们是否也应该对如何写好教育叙事做些反思。刘良华教授曾经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叙事”做过一个界定。他说:“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 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

其实一个好的教育案例, 不仅要面向事实本身, 努力“去蔽”, 把一切外在的东西剥离开来, 指向事件的核心, 而且还要运用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反思对教师而言, 不是自我辩护, 而是对事实的尊敬, 是对真理的敬畏。更重要的, 我们还需要爱, 爱孩子, 爱教育。而这种爱, 有时仅仅就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科学处理孩子的问题之中。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教育研究.2007, (07) .

[2]刘健智, 谢晖.关于教学反思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0, (01) .

篇4: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

2007年8月4日,在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太阳石杯——智慧新妈妈和健康好娃娃”颁奖大会上,全国10对获奖母子,有9个孩子都是十一二岁的少年,唯有武汉的刘瑞嘉年仅五岁半,格外引人注目。小瑞嘉和妈妈吴睿以“感恩·知爱”为主题创作的《小鸟喂妈妈》贺卡,在全国95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大奖。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亲切地摸着小瑞嘉的头问:“你刚才说,在你妈妈老了时,你要像小鸟一样给妈妈喂食。真的能做到吗?”小瑞嘉圆圆的脸蛋上浮现庄重的表情,点头说:“肯定能!”

一旁的吴睿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儿子,我们在你心里,终于成功地涂上了感恩的底色!”

计分考核,育子另辟蹊径

刘瑞嘉出生于2002年2月27日。妈妈吴睿是武钢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机要秘书,爸爸刘佳现任武钢退休管理中心宣传部长。吴睿生下小瑞嘉,同时也诞生一个美好的梦想:要让儿子优秀,过上精彩的人生。

小瑞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长到三四岁,显示出不同一般的观察力,玩开汽车游戏,用果盘当方向盘不足为奇,奇的是竟想到用积木拼凑成“挡”!

爷爷喜欢看新闻节目,小瑞嘉受其熏陶,说起地震、台风等重大灾情,像个“新闻发言人”。让全家最为欣喜的是,电视里只要传出国歌,小瑞嘉就会站在电视机前,庄严地把小手举到额头行礼。

小瑞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表演天赋。参加武汉电视台《欢乐家庭》主演的小品《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为夺得“最温馨家庭”奖立下汗马功劳;参加武汉市妇联、青联联合举办的首届和谐家庭比赛,与父母合演的小品《唐伯虎点秋香》赢得满堂彩;在全市参赛的1300多个家庭中,闯过初赛、复赛、半决赛关,最终在总决赛中捧回“武汉市文明家庭标兵”奖牌。评委很欣赏小瑞嘉稳定、自然的表演,纷纷建议好好培养,极有可能成为未来舞台的明星。

吴睿跟所有的年轻妈妈一样,希望儿子从小出类拔萃。然而,不久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她的育子思路。一次,吴睿和刘佳带着小瑞嘉逛街,听见前面一对母女发生争吵。女儿大声抱怨母亲不给自己买看上的衣服,突然甩开挽着母亲的胳膊,愤愤而去,扔下母亲孤零零地站在马路上擦眼泪。吴睿暗暗叹息:现在的独生子女,对父母怎么这种态度啊!让吴睿切肤之痛的是不久之后发生在小瑞嘉身上的一件事。这天,刘佳在家工作累了,想找儿子要点零食解解乏。小瑞嘉先是不愿意,后来勉强给了,眼睛紧张地盯着刘佳的嘴,心疼地说:“你吃那么多呀!把我的都吃完了。”吴睿看到这情景,心里像扎刺一样。儿子怎么不想,零食都是爸爸妈妈买的呀!如此自私,即使培养成神童,也是教育的失败啊! 吴睿意识到:儿子很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可现在最需要的是感恩教育。

吴睿没有责备小瑞嘉,孩子太小,说教只会是耳旁风,重复灌输也许适得其反,用什么方法才能让“道理”像“落花生”一样立竿见影呢?吴睿的工作少不了跟干部考核表打交道,她突然灵光一闪,在家里挂出一块小黑板,用来做计分考核,把小瑞嘉每天的行动量化成分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感恩教育。

吴睿一直在寻找把心里的“刺”拔除的机会。这天,她带小瑞嘉参加同事的喜宴,照惯例得了喜糖,同桌的几个人把自己的喜糖也给了小瑞嘉。处处留意的吴睿决定利用喜糖做做“文章”,便说:“叔叔阿姨给了你这么多糖,你能不能拿到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们分享?”幼儿园老师经常要小朋友们从家里带零食与大家分享,小瑞嘉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放学后,吴睿问小瑞嘉:“老师和小朋友们分享你的喜糖有什么反应?”小瑞嘉说:“都很高兴。”吴睿又问:“你有什么感觉呢?”小瑞嘉脆声答道:“当然高兴啦!”吴睿这才把想法提了出来:“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对不对?”小瑞嘉点点头。吴睿在小黑板的加分栏写上:刘瑞嘉拿喜糖给老师和小朋友分享,加10分。小瑞嘉看了,满脸是幸福的表情。

2006年8月,刘佳去东北开会带回一袋鲍鱼果,小瑞嘉感觉味道特别鲜美,却吃一半留一半。吴睿很奇怪,问:“你怎么不吃完?”小瑞嘉说:“姐姐肯定没吃过鲍鱼果,我要留给她吃。”小瑞嘉说的姐姐,是他姑姑的女儿,比他大4岁,远在天门市。虽只在长假相聚,但两人感情很深。姐姐要到国庆节才能来,小瑞嘉就把剩下的半袋鲍鱼果用夹子夹好口,放在通风的窗台上。后来见奶奶把未吃完的菜放进冰箱,他也赶紧把鲍鱼果转移进冰箱,每天都要拿出来看看。这天,小瑞嘉闻闻鲍鱼果,着急地说:“妈妈,一点也不香了,怎么办呀?”吴睿说天气太热,再放就要坏了,快吃掉吧,免得浪费。小瑞嘉不情愿地边吃边念叨:“鲍鱼果这么好吃,都让我吃完了,东北那么远,怎么买给姐姐吃呢?”吴睿会心地笑了:“虽然姐姐没吃到鲍鱼果,但你懂得把好吃的东西与亲人分享,妈妈给你加10分。”小瑞嘉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小瑞嘉以前有个毛病,喜欢在背后推爷爷奶奶,说过多少遍,就是改不了。这天,吴睿又发现小瑞嘉从背后“偷袭”奶奶,毫不客气地重罚——一下子扣掉20分。小瑞嘉看着小黑板上的扣分栏,小嘴撅得老高。

吴睿春雨润物似的说出扣分理由:“奶奶为全家能吃上既便宜又新鲜的蔬菜,不上附近菜场,特意去农贸市场买农民不打药的菜,每天拎那么远的路,手都拎出腱鞘炎了。奶奶为了全家的身体健康,多辛苦呀!奶奶老了,万一把奶奶推得摔跤了,怎么办?你说该不该扣分?”小瑞嘉忸忸怩怩低下头。

指出不该这么做,只是表面“防御”,必须教会孩子应该怎么做。吴睿说:“你还记得爸爸带奶奶去医院打针的事吗?你能讲给妈妈听吗?”

小瑞嘉有声有色地讲起来:“那天,奶奶白天在家干活,手被锈铁钉刺破,挤完血就没当回事。晚上我们全家去看电影,爸爸听说奶奶的手扎破了,非要带奶奶去医院打破伤风针不可。最后打完针回来,奶奶感叹:‘打了针,心里到底踏实多了!’这时候,电影已演了一半。我说:‘爸爸,你没看到前面的好可惜。’爸爸说:‘奶奶的身体比电影更重要。奶奶生养了爸爸,爸爸牺牲一场电影不应该吗?’”

吴睿说:“打破伤风针24小时之内才有效,当时只剩几十分钟了,你爸爸平时很节俭,那天为了奶奶的生命安全,破例拦了一辆的士去医院。你要向爸爸学习。你在幼儿园学会唱《感恩的心》,还应该学会做感恩的事。”

小瑞嘉天真地说:“以后奶奶病了,我陪她去打针,好不好?”吴睿笑着反问:“奶奶要是不病呢?”小瑞嘉眨着眼答不出话。

吴睿说:“还记得妈妈跟你讲过的《小鸟喂妈妈》的故事吗?”小瑞嘉忙说:“鸟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鸟叼回虫子喂鸟妈妈。”

吴睿说:“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最需要的时候,你能帮助,能给予快乐,你就是那只懂得感恩的小鸟。”小瑞嘉亮闪着眸子说:“妈妈,以后我再也不从背后推爷爷奶奶了。”

实行小黑板计分考核,每一次得分扣分都在提示小瑞嘉的对错,比幼儿园的小红花更有反省的效果。小瑞嘉很在意分数,因为吴睿的计分考核伴有激励机制,得分多少与小瑞嘉外出旅游的时间长短、远近挂钩。小瑞嘉一心想把推奶奶扣掉的20分补回来,第二天,小瑞嘉告诉吴睿,爷爷说口渴,他帮爷爷倒了一杯水。

吴睿一怔,没想到计分考核会产生这种副作用,必须引导小瑞嘉走出功利的误区,让感恩成为自觉行动,就说:“你帮爷爷倒水做得对,但你自己说出来,只能加10分,做了好事自己想不到说,那才是好孩子。”

几天后,吴睿下班刚进家门,奶奶笑成一朵花:“瑞嘉今天很懂事,爷爷喝中药说苦,他说:‘爷爷,药苦才能治病呀,你吃了药,我把我的糖给你吃。’”吃饭的时候,吴睿故意问小瑞嘉:“今天做了什么事要妈妈加分吗?”

小瑞嘉想了想,摇摇头。

吴睿非常高兴,在儿子自我概念未形成之前真是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她大声地说:“你今天用糖鼓励爷爷吃药,奶奶表扬你了,妈妈给你加40分!”

小瑞嘉惊喜地叫道:“妈妈,你给我加这么多分呀!”

吴睿说:“你今天不是为加分才用糖鼓励爷爷吃药,所以应该得高分。”

面对车祸,感恩共渡难关

2006年10月的一天,吴睿、刘佳为了跟做肺部手术住院的爷爷联系方便,带着小瑞嘉去给爷爷买手机。没想到祸从天降!一辆停在人行道上的轿车突然起动,疯牛似的直撞上来。刘佳紧紧抱着小瑞嘉在地上被拖出几米远,吴睿被卷进车底。轿车停下后,小瑞嘉见吴睿躺在地上没动,惊慌地扑上去哭喊:“妈妈,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吴睿说:“妈妈没事。刚才妈妈吓昏了,幸亏你的哭叫让妈妈惊醒,妈妈才从车轮下抽出腿。你救了妈妈,谢谢你!你没事吧?”小瑞嘉说爸爸紧紧抱着自己,只是腿摔疼了。吴睿擦干小瑞嘉脸上的泪水,说:“在危急关头,爸爸保护了你,应该感谢爸爸。”小瑞嘉忙说:“感谢爸爸!”

这次车祸,刘佳全身皮外伤,小瑞嘉腿关节肌腱受损,奇迹般死里逃生的吴睿虽伤势较重,却执意要回家治疗养伤。小瑞嘉问:“妈妈,你伤这么重,怎么不住医院呀?”吴睿告诉小瑞嘉,爷爷刚做完手术,奶奶每天要给家里打电话通报情况,若无人接听,会引起爷爷奶奶担心,影响爷爷养病。小瑞嘉“啊”了一声,感恩的种子又悄无声息地播下了一颗。

整整一个月,吴睿只能静躺,刘佳接送小瑞嘉、挤公交车给在医院的二老送饭、上班,忙得陀螺似的。家在五楼,小瑞嘉上下楼腿很疼,刘佳要抱,小瑞嘉摸着刘佳的脸说:“爸爸,你又瘦了!你身上这么多伤,我不要你抱,我自己走。”

小瑞嘉见吴睿整天躺在床上很难受,对平时最迷恋的开汽车游戏也没了兴趣,一心想为妈妈减轻痛苦,说:“妈妈,我给你表演节目。”唱完了跳完了,又问:“妈妈,你看我的节目,是不是就不疼了?”

吴睿热泪夺眶而出,把小瑞嘉搂进怀里,说:“你会心疼妈妈了,你是好孩子,你就是那只叼虫子喂妈妈的小鸟,妈妈不疼了,谢谢你!”

吴睿刚刚能行动,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小瑞嘉去医院看望爷爷。爷爷肺部炎症未消,不停地咳出痰,吴睿赶忙跛着腿上去用纸巾接。

病友听说吴睿是儿媳妇,都很羡慕:“难得啊,媳妇比姑娘还孝敬!”

小瑞嘉早有准备,听大家称赞妈妈,情绪越发高涨,拿出幼儿园的课本递给爷爷,说:“爷爷,您不是喜欢听我背书吗?我背给您听,表演节目给您看。”

小瑞嘉使出“十八般武艺”,流畅地朗诵了学过的课文,又唱了英文歌,还边唱边跳地把一首讲述所有动物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中文歌曲表演得栩栩如生。最后,小瑞嘉变魔术似的拿出一袋开心果,说:“爷爷,吃了开心果,天天开心!”

病友们连声夸奖:“孙子这么小就这么有孝心,福气!福气!”

母子同心,赢得感恩大奖

2007年3月的一天,小瑞嘉从幼儿园拿回全国第三届“太阳石杯——智慧新妈妈和健康好娃娃”比赛通知,要求以“感恩·知爱”为主题制作贺卡。

吴睿对这次比赛的主题很感兴趣,这不是单纯的绘画比赛,而是一次感恩教育的大检阅,她想看看儿子感恩的心能放射出多耀眼的光芒。

她问:“你想画什么呢?”

小瑞嘉的眼睛星星般闪了闪,脱口而出:“就画小鸟喂妈妈!”说着就画了一个窝里躺着老鸟,一只小鸟叼着虫子飞来。

吴睿说:“鸟窝应该建在哪里才能又安全又稳当呢?”小瑞嘉画了树。吴睿又引导:“天气怎么样呢?”小瑞嘉画了太阳、蓝天、白云。完成画面布局,剩下就是上色,这完全不用吴睿指导,因为她平时在电脑里画好图后,就交给小瑞嘉上色。小瑞嘉对颜色很敏感,已经可以把色彩涂得很均匀了。

幼儿园的美术老师接到小瑞嘉的贺卡,眼前一亮:明媚的阳光下,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衰老的鸟妈妈躺在窝里,刚会飞的小鸟叼着虫子给妈妈喂食,美丽的场景流露出浓浓的反哺感恩之情。老师惊喜之余,又仔细地作了一番审视:画面情感流露真实自然,景物造型透出活泼的童心,铺色虽精细不足,却亮丽均匀。这绝不可能是家长请“枪手”所为,一个5岁孩子的手笔,是任何大画家都无法模仿的。真是一幅感人的好作品!

美术老师的感觉没有错。3个月后,喜鹊从北京飞来江城,落到吴睿家:在全国参赛的95万件贺卡中,《小鸟喂妈妈》散发出的浓浓亲情打动了评委,赢得8个字的评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获得大奖!

8月4日上午,在颁奖大会上,有3分钟的“智慧新妈妈”和“健康好娃娃”的感恩对话——

小瑞嘉:妈妈,我爱您!是您生下了我,给我温暖的家!可是,我长大了,您就老了。到那个时候,让我来照顾您吧!就像您给我讲过的故事一样:小鸟会给生病的妈妈喂虫吃。那时,我还会对您唱:让我亲亲您吧,我的好妈妈!(亲吻妈妈)

吴睿:孩子,妈妈要谢谢你!因为有了你,我们这个家就多增添了一份快乐、一份幸福!孩子,妈妈疼你,但不想惯你;妈妈深爱着你,但不想宠坏了你。所以才会在你摔倒的时候,没有立即去扶起你,那是为了让你学会站得更稳;在你受了委屈掉眼泪的时候,没有马上去拥抱你、安慰你,那是为了让你学会更坚强!妈妈始终相信你是一个聪明、快乐、自信、自强、人见人爱的健康好娃娃!

吴睿母子的对话,赢得热烈掌声。年龄仅5岁5个月零5天的小瑞嘉竟有一颗感恩的心,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许多家长当场向吴睿请教育儿经。

从北京回来,小瑞嘉首先递给爷爷奶奶的不是获奖证书,而是一盒茯苓饼:“爷爷奶奶,我在北京好想你们!这是爸爸妈妈给你们买的,可好吃啦!”

吴睿说:“开完颁奖会逛街时,我们给瑞嘉买了茯苓饼,他才吃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赶紧要求我们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买。”爷爷笑着夸道:“我们瑞嘉拿这个大奖,完全够格!”

(责任编辑/曹磊)

篇5:喂小鸟 幼儿教育案例

活动目标:

1、初步从情节、远近顺序、色彩上欣赏美术作品《喂小鸟》,感受画面的单纯与简洁以及作品中的生活情趣和温暖的柔情。

2、通过迁移生活中和妈妈在一起的经验,体验作品中的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

3、爱妈妈,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爱与关心。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在和妈妈在一起的事情

幻灯、电脑、电视、MP3。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米勒的画:

1、出示幻灯《喂小鸟》。这是法国画家米勒的一幅画。提问:这是白天还是晚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阳光照在身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这幅画远处有什么?近处呢?他们会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画中有几个宝宝?妈妈在喂谁?宝宝是怎么吃的?(我们来学一学)旁边的宝宝在干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们来学一学)我们想象一下,妈妈喂饭的时候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当妈妈微笑地看着你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妈妈一边喂饭的时候还会说什么呢?我们来听听这幅画中的妈妈对她的宝宝说了些什么?教师用语言描述作品。欣赏完这幅画,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4、其实,每个妈妈都很爱她们的宝宝。欣赏幻灯。请幼儿仔细观察妈妈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她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除了我们人类的妈妈这么爱宝宝之外,动物妈妈们也非常爱他们的宝宝。重点讲解北极熊。

5、我们给米勒的画取个名字。

二、迁移已有经验表述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请幼儿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教师将幼儿回答进行提升。

2、这里还有一首说妈妈的歌呢!仔细听一听。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跳。

三、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妈妈:

你也爱妈妈,怎么让妈妈知道呢?

活动延伸:

美工区提供一些材料,想做礼物给妈妈的小朋友可以使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当中看到幼儿这样快乐,这样活跃,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幼儿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幼儿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篇6:中班音乐教案喂小鸟

活动目标:

1、体验妈妈对宝宝的爱护,萌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欣赏音乐,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表演鸟飞、喂食、与大风搏斗等动作。

3、感受3/4拍和带休止符旋律的节奏特点 活动重点:

在欣赏乐曲的基础上,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来表演鸟飞、喂食、与大风搏斗等动作

活动难点:

学习听辨带休止符音乐的特点,并能随节拍做吃食的动作。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自然学会演唱歌曲《小鸟和妈妈》。

2、《喂小鸟》音乐磁带。

3、小鸟头饰20只。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 引出活动

教师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鸟宝宝,演唱歌曲《小鸟和妈妈》。

二、感受音乐 练习动作

1、欣赏乐曲《鸟飞》,感受3/4拍音乐节奏的特点,引导幼儿按节拍做鸟飞的动作。

①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受。②带领幼儿练习随音乐做鸟飞的动作。

2、听辨乐曲《喂食》,感受带休止符旋律的特点,学习喂小鸟动作。①请幼儿说一说《喂食》这段音乐和《鸟飞》的音乐有什么不同。②练习随节拍点头的动作,一拍喂食,一拍吃食。③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合拍的表演喂食、吃食的动作。

3、幼儿听辨音乐《大风》,创编与大风搏斗动作。①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紧张、激烈的旋律。②启发幼儿创编表现小鸟与大风搏斗的动作。③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动作。

三、游戏表演 表现乐曲

1、教师和幼儿分配角色,讲清游戏规则。

2、教师和幼儿随四段音乐完整地表演游戏《喂小鸟》,提醒幼儿被风吹散后要有序的回家。

篇7:鸟妈妈喂小鸟的作文

爸爸告诉我他小时候经常爬到树上掏鸟窝。那一天,他意外地发现窝里面居然有几只已经孵出来的.小鸟,还有几个鸟蛋。爸爸直接把鸟窝端回了家。他把鸟蛋煮起来吃了。然后,他又去菜园子里捉小虫子,喂给小鸟吃,自己开始当“鸟妈妈”。

可他有一回去捉虫时发生了意外。因为那个菜园子是邻居家的,四周筑了土墙,还在上面围了一人多高的竹篱笆,爸爸只好从竹篱笆上面翻过去,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把额角摔破了,流了很多血。隔壁邻居发现了,赶紧给爸爸止血,然后送到医院去包扎。奶奶知道后,也马上赶到医院。

篇8:教育, 别再给孩子喂“发菜”

以成人的观念办教育, 以成人情感要求学生, 这是教育存在种种弊病的根本原因。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在教育生态中, 学生如自然生态中的生产者, 是主要的成分, 有师生的地方就有学校, 而不是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师生。教育把大量成人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强制灌输给学生, 却很少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虽然成人的世界是学生未来的世界, 可是就是因为未来, 没有接触过, 所以学生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内容, 对学生来说, 就是发菜, 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相反, 它可能成为学生厌学的原因。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白蚁培养在无菌环境中, 然后给它喂食, 结果这些白蚁被活活撑死, 原因很简单, 这些白蚁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木屑不再是它的营养物质, 想象中的喂食却加速了白蚁的死亡。学生没有成人的经历, 是无法明白成人的情感的, 虽然教育者一直强调移情理解, 但是这种移情理解应该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而不是强迫学生站在老师的立场去思考。

在信息时代, 许多知识也是发菜。知识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 但它有陈旧和新颖之分, 许多知识已经过时, 却有人牢牢地抓着它不放, 还拼命地塞给学生。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 却发现学习越来越困难, 说明这些知识对学习是无益的, 甚至是有害的。它就如发菜一般, 为了得到几分分数, 造成了更大程度上的破坏, 它不仅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是伤害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 学校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克隆园。有文化的人, 不是指仅仅有知识的人, 而是指具有精神内涵的人。知识绝不是精神生活, 人文精神才是学生在学校中真正需要的营养。学校教育对知识的膜拜, 是一种懒惰思想在作怪, 因为没有比知识灌输更为简单的任务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多难, “千学万学学点知识”多易!

我们许多学校的教育并没有教给学生多少“做人的学问”, 却教给了无数的解题技巧。解题技巧也是一种发菜, 发菜的好处之一就在于能够暂时充饥。现在的课堂教育, 到处都是解题技巧课, 用教师们绞尽脑汁想出的技巧一一展示给学生, 可对于学生来说, 有多少营养价值呢?因为这些方法并不是学生自己获得的, 而是教师想出来的。学校教育对解题技巧的重视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知识的本身。可是在课堂上, 有多少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养成有关呢?做人的学问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营养, 没有读过书而是一个好人的人不少, 高学历却犯罪的人也不少。学校教育第一件要做的事, 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好人, 至少是遵纪守法的公民。当然, 学校教育不是没有宣传做人的道理, 可是不得不说, 有些做人的道理实在是太高了, 学生接受不了, 那些空洞无物大而无当的道德教育也是发菜, 学生不但消化不了, 甚至也不愿摄食。教育应该在盲目追求知识的灌输和高高在上的道德教育两者之间做一个适度的平衡, 否则要么就会把教育浪费在解题技巧上, 要么就会浪费在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上。

在一些学校低质量的教育教学中, 语言的教育也常常被做成一道发菜。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 学到大学, 还不会用, 在这个过程中, 又有多少浪费呢?一个不会外语的人, 到了英国, 不出几个月就能流利地讲, 可是学生学了十多年的外语, 到最后还是别人的语言。这难道还不够讽刺吗?英语教学难道就是发菜, 塞了这么多, 一点也消化不了?这个责任不能责备我们的学生吧?我们学生够努力了!我们的老师也尽责了, 那就只有一个结论:我们的英语教育体系有弊病。语文教育, 不管怎么说, 也应该是重中之重。可是汉语曾经沦陷为一种纯工具性的学科。语文就是语文, 用来陶冶情操的。可是当今的语文教材却是最受争议的教材。1932年版, 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却深受欢迎, 重新版卖断市了, 连出版社都没货, 这是为什么?原来的语文课本就是营养大餐, 它不是发菜。可是当今的语文教育中也有不少发菜, 随着年级的提高, 喜欢语文的学生越来越少就是证据。语文教育的功能不能仅是工具性的, 而应该是立体的全面的均衡的, 语文是传承文化, 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并因其与时代接轨而保持活力。当今教育最大的发菜就是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管是外语教育, 还是语文教育, 在沦为纯粹的应用工具时,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发菜, 学生是消化不了的, 只能是一种被动的摄食和营养缺失。

篇9: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看到老鸟的焦急,不由得心动,于是决定放了小鸟。本文通过我由关小鸟到放小鸟的经过,表现了爱护小鸟、让小鸟自由飞翔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浏览本站!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二、实施(教案节录)

1.深入课文,情为先

师:对照图自己把课文第一段仔细地读一读,这只鸟可爱在哪儿?

生:小鸟全身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多可爱呀!

师:如果你养了一只这样可爱的小鸟,会怎样对待他呢?

生:(讨论)我会逗它玩;陪他说话。

我给它吃好吃的东西。

我带着它到公园里去玩,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

&&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可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呢。

生:给它食吃,给它水喝不停地照顾它。

【此过程是让学生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到小鸟的可爱,体会到课文主人公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为下文我由担心、着急,最后决定放飞小鸟做了铺垫。】 2.演艺角色,入情深

生: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可能是小鸟的妈妈来找孩子呢。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笼子里的小鸟在叫,窗子外的鸟儿也在叫,而且听起来很焦急,如果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谈心的话,他们会谈些什么呢? 生:(学生们一个扮演鸟妈妈,一个扮演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小鸟:妈妈,妈妈,快来救救我呀!

鸟妈妈:孩子,你怎么会在笼子里的?

小鸟:我飞不快飞不高,被人捉住了,怎么办呢?

鸟妈妈:我们整天忙着捉虫,人类还要害我们。

小鸟:我又饿又渴,又害怕。

鸟妈妈:孩子别哭、别急,妈妈在想办法呀。

&&(大家评一评,哪对小朋友配合得好,奖颗友爱星。)

(谁表演得棒,奖颗小金星。)

师:读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跟着妈妈飞走了。

如果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边学着小鸟飞,边说。)谢谢你,你是一个好孩子。

我获得自由啦,真高兴!

我又可以回到妈妈身边啦!

人人都像你这样爱护鸟儿,该多好。

师:我望着远飞的鸟儿会说些什么?

生:鸟儿,鸟儿你飞吧,飞到你喜爱的树林。

飞到你喜爱的田野。

多吃掉些害虫,保护我们的庄稼,保护我们的田野。

我们爱听你那快乐的歌声。

&& 【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把自己融于角色,在教学中安排一些情景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学们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想象能力。】

3.朗读体验,情意浓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学生自由读,并且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读这句的时候,语气要轻松,语调要高一点,体现了这只鸟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喜爱。

读好黄色的嘴巴后,稍微停顿一下,两只眼睛和一闪一闪的之间要接紧凑。这样可以表现小鸟的可爱。

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了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比赛读,谁读得好,为什么。)

学生:语气要急一点,要把小鸟见了鸟妈妈时急切的心情读出来。突然、叫了起来、多焦急呀要加重语气,这样才能体现出鸟儿们焦急的情景。

出示: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学生:(小组中相互读,选一代表读。)

小鸟对着我这儿稍微停顿一下,好像小鸟对我也有感情了。

飞走了要读得慢一些,声音渐渐轻下来。说明小鸟飞远了,也体现了我对小鸟依依不舍的心情。

&& 【情感朗读一直贯穿着全文,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激励学生读好课文。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悟情,读中获得读的能力,使学生情感波澜不断前进。】 4.由情而发,明道理

师:如果你也得到了这只小鸟,你会与小男孩一样给它食吃、给它水喝?

生:会的,因为我也喜欢它。(板书:喜爱)

师:我看着笼子里的小鸟,它不吃也不喝,会想到什么?

生:小鸟太可怜了,会死吗?(板书:担心)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了鸟妈妈见到了小鸟被关在笼子里的情景)

当我听到小鸟和老鸟的叫声是那么

焦急,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会很难受。

我不能让鸟儿母子分开。

快放了小鸟吧!

师:放了小鸟后,我失去了美丽的小鸟,但我为什么会高兴呢?

生:因为我不愿意小鸟被渴死、饿死。

我看到小鸟获得了自由,飞起来多快活呀。

我不愿意看到小鸟失去妈妈,妈妈失去孩子,这样很痛苦。现在小鸟又回到了妈妈身边,多么温暖,多么幸福。

我听到了小鸟欢乐的歌声。

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都去爱护它们吧。

【课文从姑妈送小鸟→我养小鸟→决定放小鸟→终于放小鸟,与之相应的心理情感变化是喜爱→担心→着急→高兴。小朋友们随着课文中主人翁的心理变化起伏跌宕,随着情节的发展,课文所起的教育程度也越深,同学们懂得爱护鸟,因将其放归自然,还给小鸟自由自在的生活。】

5.交流信息,扩展知识

师:有的小朋友家里养着鸟,对鸟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小朋友爱看书,从书上知道不少有关鸟的知识;有的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从中也能了解;有的会打电脑,从网上查找资料。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

生:(小朋友拿着自己准备好的画或者图片)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丹顶鹤,又叫仙鹤。它生活在沼泽和芦苇滩上,全身羽毛洁白,头顶露出红色的皮肤,翅膀羽毛尖梢黑色。它爱吃鱼。觜、颈、腿很长,姿态优美。

生:看,这是杜鹃鸟,比鸽子小些。它会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因此又叫布谷鸟,它爱吃毛虫,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生:这只美丽的小鸟叫黄鹂,全身金黄色,经常在绿荫树丛中鸣叫,婉转动听。主要吃昆虫,每年消灭大量害虫。

还有极乐鸟、八哥、画眉、乌鸦、啄木鸟、燕子、黄雀&& 【感谢您浏览本站!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愿意上台介绍的奖小红花)

师:我们把大家介绍的小鸟图片和画画贴在墙上,平时还能经常学习。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各种鸟儿美丽羽色,聆听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欣赏鸟儿轻盈灵活的姿态。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爱鸟的情感。)

【通过交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获得的信息不断丰富。孩子们也许要在大家面前大胆表述,多锻炼自己。从中,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必将转化为他们今后学习语文的动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简析

这篇课文看似放小鸟,实则放飞的是对自然界一切美好实物的祝福,如何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感情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孩子稚嫩、纯真的心灵中,天生有对弱小动物的怜悯之情,因此本教案就着重抓住了孩子的这个特点,选择课文中值得人为之动情的地方,创设情境再现鸟妈妈和小鸟相见的感人一幕。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行想象说话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学生们一个个进入了角色,为小鸟的命运心焦,这既激发了爱护小鸟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各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备课中也考虑到留给学生们演艺、讨论的足够时间。(我怎么照顾小鸟的;鸟儿母子相遇时说些什么,做什么动作等。)教师的评价也有讲究,在表扬个人的同时,还要肯定小组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伴随着集体成功而获得的个体满足。既评个人,又评集体;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有效、合理地利用信息已日益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本教案设置了交流信息,扩展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亲历获取信息(课前收集各种鸟儿图片)---处理信息(选择自己要表述的内容,动手办展览)---发布信息(当讲解员)---分享信息(参观展览)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将课内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同伴和老师,解说自己亲自准备的资料时,这既是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更是一种成果展示。虽然有的学生所表达的只有

一、两句话,教师也给予及时而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培植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的潜能发挥。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学生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如:描述小鸟美丽而可爱的外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鸟儿母子相见时焦急的情景);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如:放小鸟时我对小鸟的深爱、依依不舍。),在读中悟情、悟理。

上一篇:论水表检定装置的管理下一篇: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