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2024-04-21

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通用9篇)

篇1: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

子课题阶段性总结

“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新泰市小协镇中心小学 赵传伟

2011年11月20日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总结----“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我校在2011年5月承担了“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 子课题“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从立项之日起,根据课题的总体要求,我们认真落实课题方案中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在各级领导的的正确领导以及课题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实验立项后,课题组及时将试验情况向学校进行了汇报,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在实验资金、器材、人员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落实。为顺利进行课题实验做好了准备。

课题组也对实验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制定了学期试验计划、阶段实验计划,实验教师也根据个人任课情况分别制定了个人实验计划,课题组组织人员对教师计划进行了审核,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有序进行。

二、更新观念、稳步实施,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提高课题实验的可操作性。稳步抓好课题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应用,在计划制定中,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设计活动,针对研究课题,积极寻找资料。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制定好学习计划。在鼓励教师多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提倡渐进性课可操作性,避免高难度的实验,以免挫伤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教师的指导,手把手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实验的效果。

2、立足实际,做好实验的课内外结合。根据本实验课题的特点和学校地处农村的实际,我们根据学生家庭和学校周围地理环境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课外探究实验小课题,节约了时间和物资投入,学生易于接受。在春季和夏季,组织进行了《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研究》、《发现昆虫的秘密》《温暖的阳光》《小麦的一生》《农田作物的更替》等小课题研究。在秋冬季组织进行了《飘落的树叶》《昆虫哪里去了》《飘渺的雾》《露珠》《霜从哪里来》等小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并从观察中获取知识的意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总结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日渐浓厚,也自觉主动的设计一些小的实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提高规范意识,科学组织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把科学规范放在第一位。首先注重了实验记录的规范,每一次实验都设定统一的表格,并在开始阶段进行强调,力争第一手资料的准确规范,同时做好资料的整理收集,制定专人进行了资料汇总,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方便查阅。另外不断对实验教师的实验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第一时间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课题实验的时效性,积极发挥课题实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课题实验的本质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与课题实验本身,而是将课题实验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查自学的能力,通过科学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参与实验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受到了老师家长的好评。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进行实验的经验不足,同时由于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不足,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活动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实验能力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实验的更快开展,但我们一定会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保证实验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按照总课题组的安排步骤,正积极、稳妥地进行,通过前一阶段课题实验工作,在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增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丰富学校精神内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课题实验工作中,我们一定继续挖掘内涵,提高实验的科学性,系统性,促进实验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更好的完成课题实验工作。

新泰市小协镇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赵传伟 2011年11月20日

篇2: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2013年7—2014年2月)

吉林XXXXX中心校:XXX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历时八个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认识上的提升: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犹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所言,“所有的学校应该从生命教育起始,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基本模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本。”我们从教的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学龄第一阶段,具有最大的生命潜能和教育可塑性,对人的毕生发展意义重大,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而现代教育在很多方面用制造物的方式在培养人,将人培养成适应市场竞争的工具,而忽视了人的生命性与内在的发展需求。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现代)人具有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创造性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却茫然无知”(弗洛姆,1988)。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时期的教育也日益呈现“功利化”特征,比如:有研究显示,“随着时代发展,家庭教育中的‘知识性’功能越来越强,而‘道德性’功能越来越弱。‘千年一代’的家庭中,知识性教育显著高于以往家庭”(徐浙宁,2008)。

二、教育形式上的认识

如今的教育,其内容、形式都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多新的拓展,比如:以“多元智能”为理念的多元课程、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建构学科课程等,却缺少与学生安全教育的整合。小学教育对学生给予过多的知识性灌输,家长也过分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安全成长的要素,忽略了儿童的生命本体,忽略了生命的主体性、整全性和发展性,这些恰恰是教育的“内核”。事实上,不论是“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瑞吉欧”,还是“全人教育”等,这些先进理念或模式都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强调教育应以满足儿童的内在发展需要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整全的生命发展。“盲目跟风”的教育,只看到教育表面的变化,却忽略了教育不变的“内核”;“碎片化”的教育,关注了儿童发展的多元需要,也关注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但却过于注重了各个“部分”,过于关注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外在活动,忘记了儿童生命的整全性,使教育缺乏“整合”;“知识性”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功能化,而忽视了儿童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安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实施安全教育不仅是儿童全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实际行动;不仅是对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更是对其进行整合发展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改善儿童生命环境、构建生命型校本文化的需要。

四、构建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体系。

将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虽然我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但有我们可以借鉴的成果。上海在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表明“生命教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就国内已有的研究来说,主要集中在三个视角:其一,现实角度,即主要从一些现实问题(诸如:青少年自杀、他杀、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等)出发的研究。这是绝大部分学者(尤其是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其二,理性的思辨,主要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等理性问题。比如,部分学者从哲学、教育学、传统文化等理论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理性探讨,试图寻求生命教育的理论根源和依据。其三,两者的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理性与现实的结合角度探讨生命教育,既确立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理论依据,也针对当今教育实践中的现状与误区,提出建构生命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明确了生命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实践层面和情感层面。

明确了我校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大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对学生生命的发展负有主导作用。生命教育要从渗透在各学科的学科教学活动(包括现有的显性课程和一些隐性课程)、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课外活动这三个途径来开展,要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证体系等。

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来帮助生命教育的实施,如随机教学法、亲身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当然,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及生命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成为研究内容之一。

五、几个亟需在以后研究中解决的问题。

1、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论建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涵、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等理论问题。

2、儿童生命教育的内容构成。

3、幼儿生命教育的方法体系。

总之,我们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尚处在萌芽状态,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内容与方法体系,都需要重新思考与原创性建构。

篇3: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辽宁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被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阶段, 它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标准, 对工业化进程采用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率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一) 人均GDP水平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也是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比对, 工业化进程以人均GDP水平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钱纳里的结论是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数据基础上得出的。因此, 需要将现在的人均GDP数值换算成1970年的人均GDP数值。2009年辽宁省人均GDP为34898元, 折成美元大约为5100美元。参考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考虑汇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2009年的人均GDP5100美元大致相当于1970年的1900美元。从这一指标判定, 辽宁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

(二) 三次产业结构

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 工业化演进阶段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 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工业化起始一产比重较高, 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一产比重持续下降, 二产和三产比重相应提高, 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并且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时,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降低到10%左右, 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 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 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2009年辽宁省三次产业比重为9.4∶51.9∶38.7。第一产业比重已经降到10%以下, 从这个指标判定, 辽宁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二产业的比重会逐渐转为相对稳定或下降。

注:农业部门为A部门、工业产业为I部门、服务产业为S部门

(三) 工业内部结构 (产出结构)

衡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工业内部结构状况指标, 依据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份额来划分。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大体上相当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 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在20%以下为前工业化阶段, 20%-40%为工业化初期, 40%-50%为工业化中期, 50%-60%为工业化后期, 60%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

辽宁省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近两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在65%左右, 已经超过了60%的分界点, 据此判定辽宁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四) 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参考中国社科院研究成果, 采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作为就业结构的衡量标准。

2008年, 辽宁一、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为31.9∶27.5∶40.6。就业结构显示即将结束工业化中期阶段, 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五) 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应该达到60%以上。据相关部门统计, 辽宁的城市化率为60.5%, 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与后期分界线上, 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后期阶段指标要求。

对辽宁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率五个指标的分值, 按照不同的权重, 经过加权平均, 得出综合评价指数。辽宁2009年工业化综合指数为70, 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研究成果中, 辽宁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63, 位列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之后, 居第五位, 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经过四年的努力, 辽宁工业化综合指数大幅提高, 现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二、“十二五”期间辽宁的阶段性特征

依据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基本判断, 结合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以及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十二五”期间将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也将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新旧体制相互交织, 互为作用, 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过渡特征更为明显。

(一) 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看, 辽宁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自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以来, 全省经济总量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9年辽宁GDP超过15000亿, 财政收入1600亿, 固定资产投资13000亿, 利用外资150亿美元, 人均GDP超过了5100美元, 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已大体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从发展趋势看, 辽宁已经站在了一个高增长的历史新起点。近年来, 国家振兴东北政策的支持, 辽宁自身发展战略符合实际, 措施到位, 不仅主要经济指标相继跨上新的台阶, 而且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 投资拉动效应还将继续推升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从2008年起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 2010年接近2万亿。如此强劲的投资拉动必将带来相关行业的跟进发展, 提升全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辽宁是工业大省, 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逐步成为“主流”, 过去曾是短腿的现代服务业和县域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凭借厚重的重化工产业优势和良好的产业素质以及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未来一个时期辽宁还将得到长足发展, 这个势头不会减弱。按照辽宁多年来实施的“两个不低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末期GDP有望实现17000亿, “十二五”期间将会实现30000亿的新跨越, 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

(二) 沿海指向与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 通过实施一系列振兴战略和全省上下不懈努力, 辽宁整体经济发展格局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跃升, 与数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对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将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增添新的引擎。辽宁沿海港口是东北亚面向亚太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转身向海”的发展战略使辽宁沿海经济带形成投资洼地。一批临海临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 大批项目落地, 这都将在未来几年为辽宁经济再次跃升提供基础保障。通过挖掘及整合沿海港口资源, 辽宁以港航为基础的综合物流水平将迈向全国一流。

2. 沈阳经济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集合体, 已经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集聚、资源整合与区域协调效应又将是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按照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目标, 5-10年后将建设成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 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区。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 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的崭新经济布局, 这对辽宁的发展有决定意义。

3. 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延续。2008年, 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倍增计划”, 实施县级扩权改革等措施, 县域经济呈现跨越发展之势。2009年全省44个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达6703.6亿元, 比上年增长26%, 比全省平均增速快了一倍。县域财力两年翻了一番, 总量达到209.6亿元, 增长42.4%, 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1%。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4.5%, 比上年提高了5.4%。

(三) 结构调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 消费快速扩张, 服务业迅速崛起, “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十二五”期间, 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引领, 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将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 技术创新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能源、节能环保、高技术和信息产业, 很有可能成为辽宁新的支柱产业。

2010年,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增量调结构, 在调整中扩增量, 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 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发展方向。按照这一目标, 辽宁未来的新兴产业要在全国有竞争力, 在世界有影响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被确定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第三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将有大幅提高。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也将在“十二五”期间成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

(四) 城市规模膨胀和城镇化建设提速

“十二五”期间, 辽宁城镇化将呈现出“发力加速”的新态势。辽宁沿海经济带依托现有区域中心城市, 重点建设大连、营盘、锦葫和丹东4大都市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 大连市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宏伟蓝图。营口市要在沿海16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推进城市化, 打造百里滨海生态城。锦州的白沙湾行政生活区、盘锦的滨海新城和葫芦岛的北港工业区等也都在加紧建设之中。辽宁面向大海加快规划建设城市, 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沿海城市带, 正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沿海经济带一起成长。

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上数座新城密集崛起, 新市镇建设如火如荼。为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镇化, 省政府决定在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37个新城和新市镇。其中新城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 新市镇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 并且实现行政体制、用人机制、政府服务机制、投融资机制、土地管理机制等方面创新, 使其成为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城和示范镇。

(五) 要素制约问题日渐突出

“十二五”期间,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的开发推进, 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对土地、资源、人才等的需求都大大增加。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求关系渐趋紧张, 受到储量、生产能力的限制, 其对外依存度会逐步提高, 外部调入比例将持续增加。如2008年辽宁进口的铁矿砂及其精矿已相当于2000年的10倍, 并且进口矿石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大。

辽宁土地资源相对短缺, 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目前辽宁工业用地和城市规划用地与沿海发达省份比, 相对略为宽松, 但随着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开发开放的快速推进, 土地紧缺的制约很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显现, 要提前做好规划。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不断升级, 人才需求结构也在迅速变化, 对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是空前的, 辽宁现有人才供给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新变化。

辽宁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相对较多, 重化工产业和产品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比较大。尽管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善, 但与其他省市相比, 仍属于污染相对较高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 “十二五”的经济高速增长, 规模继续扩张, 仍离不开现有产业优势。单位能耗污染可能会有所下降, 但能耗污染总量仍将持续增大, 环境保护任务更加繁重。

(六) 各类社会矛盾集中显现

做大经济总量仍将是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经济总量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主要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 而辽宁的总量不大, 结构也有问题。在今后的特定时段里, 辽宁经济发展仍然摆脱不了以投资驱动为主的赶超型发展模式。这就可能带来一些发展的矛盾, 比如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问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分配结构的不合理, 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等等, 这些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 “十二五”期间, 很可能是辽宁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显现的时期。尤其是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环境整治、企业改制、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会不断显现, 导致社会治安压力加大。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将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各阶层的利益冲突, 这给社会稳定带来较大隐患。

按照国家政策方向, “十二五”要重点改善民生, 要大力改善居民的社会保障、就业、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等, 现实压力和历史问题都要集中在这段时期逐步化解, 保增长和保稳定这对矛盾, 给辽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辽宁“十二五”发展的主要动力

“十二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应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动力, 实施“双轮驱动”。通过提升工业化水平, 实现产业和产品的结构升级, 为社会创造更多更有效的供给;通过提升城镇化水平, 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使城镇化释放出来的需求成为拉动“十二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 城镇化是辽宁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引擎

“十二五”时期, 辽宁将继续加快推进城镇化, 城市建设和功能完善都将提速, 这不仅会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而且将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镇化又使更多的农民家庭从农村向城镇集聚, 从而有效地促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扩张, 扩大市场空间, 助推辽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1. 以城际连接带建设为平台推进大沈阳都市圈发展。

逐步形成以沈阳为核心, 以周边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为基础, 以交通干线为主轴的集聚发展形态,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构建起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 提高都市圈的整体功能。

沈阳经济区内各市要按照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 加快推进新城、新市镇规划建设, 统筹考虑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因素, 提高新城、新市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使农民向新城、新市镇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

2.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建设辽宁沿海城市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既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也是一个新的城镇化空间。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化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既符合沿海地带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也有利于推进区域开发和结构调整。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人口承载能力, 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围绕38个产业园区推进城区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吸引人口集聚, 将形成新兴沿海城市带发展格局。

3. 以人口城镇化为目标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安排。

城镇化必然要建立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基础之上。通过调整城镇化政策, 将会有效改善资源配置状况, 为辽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巨大的结构调整支撑。一要探索农村土地的交易、流转和抵押贷款等政策, 把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二要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口迁入完全放开, 鼓励农民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购房和落户。三要进行城乡统一的社保改革试点, 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技能培训,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五要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公共教育、社会救济、公共卫生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二) 新型工业化是辽宁实现新跨越的源动力

1. 加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强化特色产业竞争力。

突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地位, 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集中资金加大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的扶持力度, 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和建成投产, 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 巩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突出技术创新, 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技术改造。注重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结合,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技术改造。突出择优扶强, 做大做强一批企业。优先扶持一批重点企业, 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 实现生产能力倍增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和促进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2. 加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建立新型产业基地。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 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 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依托, 利用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 拓展和完善产业、产品链, 培育一批功能定位明确、配套能力强、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坚持以科技要素引领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将科技政策、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各种资源和手段综合集中, 引导和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汇聚基地。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一批达千亿规模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 使之成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 实施创新驱动,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是加快辽宁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用科技创新对低效益的重化工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 使之延长产业链条, 扩大精深加工度, 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 促进结构升级,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 尽快改变传统工业以中低档加工为主的现状, 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通过规范和明确政府部门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服务方面的职能, 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 构筑引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队伍。

4. 瞄准国际市场, 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不但要在国内领先, 更要瞄准国际市场。未来一个时期, 辽宁要把出口大型装备制造业产品、成套设备、核心零部件等作为提升工业大省地位的目标,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实现外向型经济的新跨越。重点发展以机床、轴承为代表的基础装备产业, 以石化、输变电、重型装备为代表的成套设备制造业, 以汽车、船舶、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 以集成电路、现代通讯、数字多媒体、新型元器件、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装备产业。

四、构筑辽宁“十二五”的保障机制

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保障。

(一)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的具体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1.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一是控制政府财政收入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制度, 财政预算透明化, 强化人大监督职能, 最大程度控制行政成本, 逐步缩小财政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 减轻税负, 还富于民,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增加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 着力推进城乡间、区域间、不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提高工资收入水平, 出台相关政策, 完善企业工资协商机制, 保证劳动者在工资协商中的话语权。建立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联动机制, 促使企业利润更多地转为职工收入, 扭转劳动报酬比重下降、资本收入比重上升趋势。

2. 调整收入分配差距,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一是通过转移支付、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增加就业等渠道, 大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三是通过严格税收管理、惩治腐败, 限制高收入者部分过高收入。

(二) 转变发展方式, 形成经济增长长效机制

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 是形成经济增长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驱动。

有效启动消费, 既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也要注重完善社会保障, 解除消费之忧;既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推动消费升级, 也要注重加强消费设施建设, 改善消费环境;此外, 还要探索创新信贷体制模式, 扩大消费规模。

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要注意改善投资结构。包括围绕优势产业抓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 促进民众创业等。

出口对辽宁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忽视。利用比邻日、韩, 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 利用辽宁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 利用“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的政策优势, 实行出口升级战略。

(三) 破除二元结构, 构建城乡发展协调机制

“十二五”期间, 辽宁要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步伐,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重点是城乡规划一体化, 基础设施一体化, 产业布局一体化, 市场体系一体化, 公共服务一体化, 社会保障一体化。通过城乡统筹发展, 力争“十二五”期间使辽宁城镇化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左右, 转移农业人口400万人以上。

摘要:依据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基本判断, “十二五”期间将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也将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新旧体制相互交织, 互为作用, 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过渡特征更为明显。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动力,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分配机制与社会保障机制,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长效机制, 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

篇4: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当时国内保险业正处于稳步上升期,保险业务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而保险市场体系也逐步走向健全。基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政府稳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引进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管理先进、与我国保险市场互补性较强的外国保险公司,促进了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外资保险公司数量也由2000年的14家增至121家,外资公司的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而其中保险业巨头友邦与中国的渊源甚深。1919年,27岁的美国青年史带(Start)来到了上海,他是众多来到中国的淘金者之一。他开了一家名叫美亚保险的小型保险代理公司,提供火险和水险服务。1931年,他看准了另一个发展机会,成立了友邦保险公司经营人寿保险业务,友邦成为第一家向当地中国人推广人寿保险的公司。1939年,鉴于当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政治状况不稳,史带将公司总部迁往纽约。后来,随着业务及拉丁美洲市场的成功拓展,史带成为了著名的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创始人。

1992年9月25日,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开业。这是中国保险业历史上一个值得关注和纪念的重要日子,因为这意味着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正式进入内地市场,从此外资与中资保险公司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友邦对中国并不陌生,所以在作为友邦的母公司,AIG集团在1992年重返中国市场后向世界宣布:“回老家”。友邦保险不仅获得内地第一张外资保险经营许可证,而且这也是唯一的外资保险公司的独资寿险牌照。友邦保险在进入上海之初,就首先引进保险代理人的营销制度,“友邦冲击波”引发“鲶鱼效应”,激活内地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002年,友邦成立北京分公司拓展北方区业务。目前,友邦在北京的市场份额占到10%,保费收入超过2个亿,在2009年lO月份的排名中位居第三。这是一个令其他外资保险力量嫉妒不已的成绩,如果再将其与中国市场未来的增长性联系起来,则更具想象空间。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政府提出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保险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注意到,《建议》提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并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的基础,强调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政府除了自身提供的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之外,商业保险的基础性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保险业的参与。在市场经济中,保险业在完善经济保障、优化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的“从外需到内需、从高碳到低碳、从强国到富民”三大转型的目标如果实现,那么,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潜力将会十分巨大。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在今后几十年间都会处于一个新的起飞阶段,这得益于中国市场化发展方向不会变化,同时中产阶级队伍在壮大。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将处于一个新的起飞阶段,虽然在过去十年间发展速度已经很快。而同时,中国的老龄化和城镇化,对寿险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篇5: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课题立项培训总结

4月19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在会上,我学到了很多。借这个机会,我把学到的、想到的,对我们做课题有帮助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通过培训,我深深知道了教学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同时我也知道现在教学必须有:创新性: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小学教学策略。活动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主体性: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学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在开展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以前对申报和研究课题总是感觉无从下手,也常常觉得课题研究是专家的事,小学教师只要教好课就行了,这次培训中,省教科所邀请了南京市教科所的两名教育专家和省教科所的专家就课题的立项、申报、研究、结题、成果的推广

等方面的问题对全省一千多名老师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知道了从那里去入手寻找课题,如何去申报和研究课题,怎么制定课题方案,从那些方面着手进行研究,课题结题的步骤和方法,如何把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对我今后的教育科研有很大的帮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使我对教育科研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我是本次培训的直接受益者。首先,可以将课题研究的某些方法贯穿于教学中。研究使我相信了学生的无穷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适应了新课改的形势。其次,积累了研究课题的经验,如每一步的实践活动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下基础。第三,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实。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看大量有关资料,不断地去学习,充实自己。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它会永远指引着我去探索,前进。

通过这次培训后,在今后工作中,在搞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研究,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加强课题研究,同时带动和指导学校的其他教师的课题申报和研究工

篇6: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度课题培训总结

通过这次培训,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小课题研究培训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知道了所谓的小课题是指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小课题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有助于调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研究的成果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即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现总结如下: 课题来源于哪里?这曾经是困扰自己很久的一个问题。在刘永和老师的讲解下,使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来源:

(1)教育目标(现在有哪些教育目标没有做好,如道德目标,随地吐痰,讲到外国人很中国人的随地吐痰和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都喜欢看电视,怎样充分利用等);

(2)教育现象 堵洞现象(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一辆汽车行驶在高原上,那天风特别大,汽车也有点陈旧,结果行驶途中车的面被风吹裂了出了一个洞,结果风“嗖嗖”的一个劲的往里吹,车上的人受不住了。这情景被车上的一位解放军看到了,于是他二话没说走上前去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那个洞,真有点当年黄继光堵枪眼的英雄气概。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同学们,你如果也在那辆车上,你会怎么做?学生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几乎是同一个声音,我也会像那位解放军叔叔学习,用自己的胸口堵住那洞。我们的学生是可爱的,但教育是可悲的。为什么都要用胸口?不善思考,人云亦云。),一位学生去外国留学,像一想到了国外一个人怎么生活,遇到问题怎么解决,越想越愁,于是上吊死了。(3)从教育方法上入手(一位校长根据学生考试时都想作弊的心理,用一张纸、半张纸、四分之一张纸,逐步把学生引向会学习,合作学习等道路上的。)由此我想到教育教学中基本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就看你会不会动脑?讲座中还提到“借分制”,提出借一分,还一分,并且要有担保人签字,逐步把一个学生由不想学习到不得不去学习。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大事。

(4)从教育经验入手。教育科研成果是学不来的。教育科研不注重成果,特别注重过程。故事:强调班主任跟班,但检查几次,一位老班主任就是不在教室,于是政教主任(刘永和老师说就是他)就去班里找碴,到班一看,非常惊诧,班级干干净净,学生都在有秩序的学习。在看看有班主任的班级,班里一团糟。于是就开始研究这位班主任,到底使用的啥办法?(一人一块抹布,还有一只别动队在执行检查;老师一周内认完全班学生,家长认识一半。)经验上升到理论时就有用。

2、选择的时候,做有意思的课题,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教育的乐趣,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我们自己有选择课题研究内容的主动权,那就结合自己的特长,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做研究。自己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后来者居上,弄清原因,以便自己以后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于是就注意观察这些学生,是什么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学生,洞察学生的想法,让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活跃的数学思维、与老师零距离的情感交流,觉得做一个数学老师真幸福。现在想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课题,只是自己没有把它总结出来,进行很好的归纳整理。

3、课题处处伴随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妨把作业设计也当成一种课题。在我从事数学教学近十年来,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一定渗透,数学语言的适当训练,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没能得到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没有得到提高。学生擅长完成一些形式单调的作业,而在作业中,既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也看不到学生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更没有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篇7:“十二五”校本培训总结

我校2011年10月份以来,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按照“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根据 “十二五”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校本培训工作。学习中采取了包括集中讲座、分组讨论交流、教研活动等形式,学习宣传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的创新意识及文明执教、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次校本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结合藜山中学实际,制订学习计划

根据惯例,此次校本培训活动仍成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培训计划、研究落实方案,确保培训顺利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落到实处。为圆满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务处精心组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到内容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组织工作落实。学习前,学校领导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又按照县教育局文件要求,采用了宣讲与讨论相结合,自学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业务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安排了多方面的教育学习内容,有“一德四新”、《有效教学系列丛书》等内容。丰富的教育内容制订,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实效性。

二、召开动员大会,鼓励大家积极学习。

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校召开了教师校本培训动员大会,会上陈典松校长从本次培训要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入手,从学校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将要面对的形势等方面,阐述了“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动员全体教师从实施有效教学入手,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在动员大会上,陈校长要求大家认清形势,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指出下学期将构建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让每一位教师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培训内容丰富。

为搞好本次校本培训活动,学校按照上级的培训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从师德学习、规范性文件学习、业务学习、熟悉教材、组织备课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参与了本次培训。

四、落实相关措施,以保证学习质量。

1、思路明确,过程落实。本的校本培训,我们始终围绕“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思路明确、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整个培训过程我们采取了集中讲座、分组讨论、专题研讨会议、教师业务学习、等形式进行。为了保证讨论质量,培训教师还分别拟定讨论话题。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学习气氛相当良好。

2、严格考勤,强调会风。培训学习过程中严格考勤,因公因私均需提前请假,出勤率在98%以上。培训期间都有严格的要求。老师们都能准时参加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整个培训过程中,会风、学风等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状态。

3、注重评价,落实行动。本次培训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考核之中。培训领导小组对每位教师上交的材料进行考评,结合整个培训过程的表现形成本次教师培训考核结果。

五、撰写心得体会,增强责任感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本次校本培训活动结束后,我们安排了撰写心得、大会交流等后续活动,要求广大教职工在新学期工作中认真践行有效教学理念,真正将培训学习成果内化和外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是关键。教师素质决定着师德师风的好坏,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决定着学生的发展,也决定着学校的美誉度。通过这次校本培训,一定能使我校教师对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定能提升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教学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为我校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福泉市藜山中学

藜山中学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总结

篇8:十二五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完善体制机制调整教育结构

2015 年, 我省职业教育发生了一件大事———秋季学期开始,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实现免除学费。这一目标的实现, 得益于我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 更得益于我省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完善体制机制, 调整教育结构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据了解, 通过建立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对全省职业教育的组织协调, 对《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工, 并由省委督查室牵头, 开展专项督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 督促县级人民政府切实履行职责。理顺管理体制, 对人社、工信、卫生等部门管理的10 所职业院校完成了整体移交, 全部交由省教育厅管理。

5 月4 日,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正式揭牌, 顺利完成第一届学生的招生工作。5 月13 日, 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平凉市人民政府, 同意筹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占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教育发展程度, 分市州确定高中阶段年度招生职普比, 并与市州教育局签订目标责任书。2015 年, 全省初中毕业生共计33 万人, 截止目前, 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0 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6 万人。

整合办学资源加强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 我省认真推动落实了省政府批转下发的 《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指导意见》, 通过“撤销、合并、重组”等方式, 用2-3 年时间, 将全省现有的300 所 (包括56 所技工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整合到160 所左右。整合兰州市内7 所高校和24 所中职学校入驻兰州新区职教园区, 2015 年6 月底已正式开工建设。

为进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自2015 年起实施“上千名教师进企业, 上千名技术人员进学校”计划。即2015年—2020 年, 全省每年选派上千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 选派上千名企业技术人员 (含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 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教师。通过挂职锻炼、集中培训、交流观摩等方式, 大力提升校长管理、办学和发展能力。2015 年, 省级财政投入604.5 万元, 用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 截止目前, 已选派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762 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 选派中等职业学校校长205 人次参加示范校校长、涉农职业院校校长、新任校长等专题培训。密切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合作, 选派198 名专业课教师参加3 期项目培训, 同时选派41 人参加在德国举办的职业院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培训班。计划于11 月组织20 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赴德国不莱梅科技大学参加为期21 天的职业教育专题培训。

深化教学和考试改革加强职教宣传力度

2015 年, 甘肃省教育厅将4 月份确定为“全省职业教育宣传月”, 并向5 月和6 月延伸, 通过举办职业教育新闻发布会、举行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组织职业教育专题报告会、举办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制作职业教育专题宣传片、印发《致全省2015 届初中毕业生的公开信》、举办职业院校开放日活动等活动, 集中宣传职业教育。联合省人社等部门, 积极开展“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活动, 全面的地宣传了职业教育, 进一步改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看法。

与此同时, 还通过印发《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指导意见》, 积极推进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部相关指示和政策的同时, 制定完成了《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 并逐步修改完善。

甘肃省委将“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联合分段培养试点”列为年度体制改革项目, 实行周报制和督办制, 大力进行推进。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中高职贯通培养“2+2+1”试点学生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 组织14 所高职院校开展2013 级中高职“2+2+1”试点学生转段工作, 共有3702 名学生通过考试、考核, 顺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自2015 年秋季学期起, 实施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3+4”升本科、高职“3+2”升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的探索。推进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免试录取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动集团化办学建设职教园区

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改革被列入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 全省共组建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的职教集团16 个, 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结构合理、资源共享、充满活力的“六统筹、一流动、一凸显”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 即统筹发展规划、统筹专业布局、统筹教学资源、统筹人才培养方案、统筹招生、统筹就业, 建立集团内教师流动机制, 凸显各校的办学特色。2015 年, 我省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八大战略性新型产业, 筹建11 个省级行业型职教集团。目前, 已正式批复成立了甘肃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甘肃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甘肃省商业与旅游服务业职教集团、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甘肃省电子商务职教集团等5 个职教集团。正在研究制定《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行规程》, 以指导职教集团良好运转。此外, 以职教集团建设为抓手, 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等3 所院校经教育部评审已正式列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据了解为改善在兰职业院校办学条件, 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带动和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同时对接兰州新区产业需求,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省在兰州新区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园区规划占地1.3 万亩, 总建筑面积414 万平方米, 先期投资40 亿元以上, 整合兰内7 所高校和24 所中职学校“出城入园”。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成后, 将成为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服务甘肃经济转型升级的现代职业教育核心区、示范区, 以集群发展带动全省职业教育转型跨越发展。同时, 我省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 建设职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 推动全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省部共建协议已于8 月顺利签署, 目前正在研究制订建设规划。

实施职教精准扶贫推进藏区职教发展

精准扶贫教育至重。在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的“1+17” 精准扶贫方案的基础上,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支持计划》 等七个专项支持计划。《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支持计划》 重点针对全省58 个贫困县 (市、区) 和17 个插花型贫困县 (市、区) , 在整合县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强化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改革进程、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精准支持。同时, 自2015 年起, 对58 个贫困县 (市、区) 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 (市、区) 进入省内高职院校就读的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 并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 (专科) 、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8000 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由政府贴息。

篇9:总结“十二五”开启新征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潘种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社团管理部部长孔培聪、《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社长钱晋、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胡晟盛、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倪静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国内百余家绒毛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共同总结行业“十二五”的经验,探讨“十三五”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之路。

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潘种树首先进行了开幕致辞。他指出,中国是绒毛生产、加工、消费大国,是世界羊绒中心,“十二五”期间,中国绒毛产业发展稳中有进,整体趋于稳定。全球每年的羊绒原绒产量大约有2.1万~2.3万吨,中国年产原绒1.5万~1.6万吨,其中优质山羊绒占全球总量的95%以上。

由于羊绒生产的资源优势,目前除中国生产的羊绒大部分在国内加工外,每年还从国外进口6500吨原绒在国内加工,集中了世界95%以上的羊绒原料,加工产品主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出口量的80%。2015年世界羊绒总折合无毛绒产量在1.2万~1.3万吨,国内产量仍然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绒毛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西部牧区发展农业经济、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会议举行首日,全国绒毛产业信用共建联盟成立,并召开了“共论新经济、共谋新发展”行业峰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联合相关协会和媒体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羊绒、羊毛行业优秀人物以及五十强企业进行了评荐和公布,同时还总结和展示了“十二五”期间绒毛行业取得的优秀成果。

此外,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还授予河北南宫市段芦头镇“中国绒毛分梳基地”称号,同时还与京东商城、Intertek-天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会议期间,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还与中国纺织摄影协会联合举办了“融合一中国畜产品行业‘十二五’摄影图片展”、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举办了“宁夏灵武精品羊绒联合品牌发布活动”等,这是畜产品流通协会联手行业同业协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需求的新起点,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亮点:信用共建联盟促行业发展

全国绒毛产业信用共建联盟的成立无疑是本次会议的亮点,维信(内蒙古)羊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郝续宽担任本届信用联盟的轮值主席。

联盟顾问、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晟盛在发言中谈到,信用联盟平台的建立,将助推行业在产业链各环节信用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他说,企业要在信用平台搭建的同时做好信用管理,让企业利用诚信经营之道,更好地发展起来。

倪静介绍说:“中国在从畜产品大国向畜产品强国迈进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企业不守信用等问题。从原料的掺假,到加工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到产品标识欺诈,再到故意拖欠金融机构贷款等,信用缺失行为困扰着整个产业的发展,甚至使有的企业出现生存危机。协会应行业龙头企业要求成立全国绒毛产业信用共建联盟,其意义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由协会携手行业同仁、龙头企业及相关单位共同发力‘产业信用共建’,必将为加强行业自律、注重培育行业讲信用的商业道德,努力引导行业诚信经营维护羊绒价值、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热点:行业峰会“共论新经济、共谋新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行业发展和市场建设日趋重要,消费需求升级对绒毛原料及制品的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企业而言,唯有做出精品才能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新常态,也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了“共论新经济、共谋新发展”行业峰会。

峰会上,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就供给侧改革与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主题演讲,他谈到,虽然当前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但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正在步入活跃期,因此,生产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赢得市场份额和机遇。

峰会期间,业内人士还围绕供给侧改革等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关注点:图片展呈现“十二五”成果

为进一步宣传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果,实现跨发展,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首度与中国纺织摄影协会联合举办“融合一中国畜产品行业‘十二五’摄影图片展”。在本次图片展上,汇集了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员所创作的50幅作品,从多角度回顾了“十二五”期间畜产品行业发展的精彩瞬间,串联了众畜牧到时尚的完整链条。

图片从羊角互顶到T台走秀,从羊儿上树到享誉海内外的羊绒“软黄金”,跨越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也不禁感叹:如果没有这样的镜头,当享受羊绒温暖的时候,你可曾想起背后多少产业人士的痴情投入?

此次图片展作为“畜产品行业+时尚文化产业”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也助推了我国绒毛、皮草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新人工作体会下一篇:评选优秀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