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阿里巴巴?马云》16: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

2024-05-04

连载《阿里巴巴?马云》16: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精选3篇)

篇1:连载《阿里巴巴?马云》16: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

CEO提出: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这就是马云作为企业领袖所特有的魅力,关键时刻总能灵光一闪,

是阿里巴巴遭遇的第一个冬天。仍然是阿里巴巴的冬天。这一年虽然启动了中国供应商,但一年走下来仍十分艰难。这一年,几乎每月阿里巴巴的董事会都要开会,会上的结论是:方向是对的,再做几个月不成功,砍掉网站。

月,重要的迹象出现了。当月阿里巴巴的会员终于突破100万,当月阿里巴巴的现金流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盈余!虽然只盈余了几万美金,虽然全年算下来仍然亏损,虽然阿里巴巴的账面上还剩400万美金,只能支撑半年多,但几乎所有阿里巴巴的高层都看出:这就是曙光,是久久期盼的曙光!在第三轮投资中,马云、蔡崇庆、关明生、吴炯都进行了投资。投资行动本身就表明:他们看好阿里巴巴!

20初的一天,马云和关明生爬上了玉泉山上喝茶。这一天,他俩的心情格外好,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心情怎能不好?阿里巴巴这两个“O”要讨论的是公司年目标。COO提出:2002年实现全面收支平衡。CEO提出:2002年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这就是马云作为企业领袖所特有的魅力,关键时刻总能灵光一闪。

为什么要提赚一块钱?销售多卖一块钱很容易,后台节省一块钱也很容易,但全年算账赚一块钱就是盈利!就是历史性的转折和突破!从此有关马云能否赚钱阿里巴巴何时盈利的争议可以休矣!这就是“赚一块钱”口号的魅力。

口号毕竟是口号,结果如何呢?阿里巴巴2002年10月就实现了全年收支平衡,年底实现全年盈利,当然不是只赚了一块钱。

,马云提出每天收入100万。这个口号提出时,不但阿里巴巴上千员工不信,就连李琪等高层也不信,

不信归不信,但马云的口号和梦想就是公司的目标,人们照样执行,照样往目标奔。结果20阿里巴巴不但实现了每天收入100万,而且还超过了这个数。马云提出每天利润100万,这回不信的人质疑的人大为减少,结果20一天100万利润的目标也达到了。马云又提出每天交税100万,这次质疑的人更少了,到了每天交税100万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年,单个销售人员的全年业绩也就是3~5万元,做到6万元就可以成为Topsales。到了2002年,销售业绩开始普遍飞升。这时阿里巴巴销售的指挥者——关明生、李琪、孙彤宇和李旭辉都感到将有人达到100万。关明生和李琪商量搞一个百万俱乐部,因为GE就有旨在激励销售的百万俱乐部。8月22日,第一个100万出来了,是广东东莞的黄榕光。作为COO的关明生心想总得有个表示,于是情急之中做了一首诗,作为阿里巴巴第一个销售过百万的英雄黄榕光也不含糊,读到COO赠诗半小时就回了一首打油诗。

黄榕光一人在百万俱乐部里并没有孤单多久,很快第二个百万俱乐部会员就出来了,他就是深圳的王刚,第三个百万俱乐部会员是永康的罗建路。罗建路的业绩已经不是100万而是220万了。贺学友是阿里巴巴第四个百万会员,业绩是100多万,排在第四位;但是当他年成为Topsales时,他的全年业绩是令人咋舌的630万。

2003年以前,百万俱乐部里都是中国供应商的英雄们独领风骚。2003年3月,张英几个女将带领的诚信通杀了出来。不久诚信通就提出他们也要做百万。2300元一单,做到100万着实不易。但是戴珊带着她的团队坚持冲击100万,结果他们做到了。朱亮是诚信通第一个百万会员,他只用了半年时间。不久,诚信通涌现了5个百万会员,中国供应商加诚信通一共涌现出15个百万俱乐部会员。大喜过望的关明生又写了一首诗。

从此阿里巴巴的打油诗文化开始形成。

来自:www.changjiangtimes.com/htm/-1-3/73299.htm

篇2:连载《阿里巴巴?马云》16: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

一周以后,也就是1995年的4月,马云凑够10万元钱,他、张英(马云夫人,也是杭电的英语教师)、何一冰(马云的大学同学,会编程)3人一起创办了浙江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实体就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那一年马云刚好30岁。同年9月,马云辞去了学院的公职。

公司开办时只租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一台电脑,就是马云从美国带回来的386。付完房租后10万元资金就所剩无几了。最凄惨的时候,公司账上只剩下200元。资金眼看告罄,但业务局面却迟迟打不开。

中国黄页启动时的运营模式很简单:租用美国的服务器,把中国企业的资料(包括个文字和一张照片)翻译成英文用EMS寄到美国西雅图,让美国的合作者将其主页送到网上去;然后把网上的主页用彩色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用UPS寄回杭州。马云他们拿着打印件再去向企业收钱。如果企业不相信,马云他们会把主页的网址和美国的电话号码给企业,让他们查询。如果有,就收钱;没有,就不收钱。每个主页收费的价格是2万~3万元。

但是中国黄页在国内业务的开展却很艰难。马云他们采用的策略是“兔子先吃窝边草”,几乎所有的朋友的公司和企业都被当成了目标。

第一个付费的客户是杭州的一个四星宾馆。这是向朋友开刀的成果。宾馆老板是马云的朋友。这一单收了2万元,但其中的1.2万元被美国的合作方拿走了,因为按协议美方分成60%。辛苦半天马云他们只落下8000元。

所有的朋友都被“宰”完了,马云他们不得不承担起宣传和普及互联网的重任,

没钱做广告,他们就一家一家地演示游说。为了宣传互联网,马云不放过任何机会,也不管时间和地点。一位朋友曾在杭州的大排档里见到马云,此时的马云喝得有点醉,手舞足蹈,向身边的市民大侃互联网。朋友说起此事,马云毫不在意地说:“我有一副天生的好口才,为什么不能在大街上宣传我的公司?”

一连数日不知疲倦地奔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马云他们终于拿回了第一单生意。是一家民营衬衫厂付的,虽然只有1.5万元,毕竟是中国黄页业务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突破。

为了拿下一家杭州企业的生意,马云一连跑了五趟。但企业老总老是怀疑电子商务是骗人的东西。任凭马云费尽口舌,老总还是将信将疑。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马云没有放弃。走时他向老总要了一份企业的宣传材料,几天以后马云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又杀了回来,当企业老总看到了电脑上显示的自己企业的网页时,终于同意付款。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做成了几单生意,局面也慢慢打开了。但由于收入的大头被美方拿走了。于是马云有了自己做网页的念头。李琪的加盟使这一念头很快成为现实。

草创时期的几个多月里,马云几人兜售的实际上是一种在国内还看不到的商品。

几份美国寄来的打印纸和一个美国电话,并不能让所有的客户信服。有人怀疑这些打印纸是马云他们自己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并不在网上,于是有人怀疑马云是个骗子。尽管马云在老老实实做生意,但他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当成骗子。也许是因为马云太超前了,也许这就是一个网络先锋一个互联网开拓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直到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了44K的互联网专线,马云才有了洗刷自己骗子罪名的机会。

1995年8月的一天,在西子湖畔一间普通的民房里,马云找来一台486笔记本电脑,找来了望湖宾馆的老总,找来了杭州明珠电视台的记者;马云让记者把摄像机对准电脑,然后从杭州打长途到上海联网,三个半小时以后,终于从网上调出了望湖宾馆企业的主页……

马云终于洗去了骗子的罪名。但怀疑马云是骗子的不仅是杭州的客户。

篇3:连载《阿里巴巴?马云》16: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

1995年12月,马云第一次北上。那时的中国黄页全部是企业广告,访问者很少。为了扩充丰富网站内容,为了把新闻、信息、体育、文化等搬上中国黄页,马云决定北上,因为北京才是信息的大本营。

马云是只身赴京的。在北京他得到一个叫钱锋的朋友的帮助。钱锋外号钱大爷,其实当时还不到30岁,他开始在四通公司干,后来自己出来做BB机生意。为了帮马云,钱大爷放下了自己的生意,开着一辆捷达车,全天候陪同马云。在寒风凛凛的北京街头,在各个部委的大楼前,在几大媒体的大门前,走着两个脚步匆匆的人。

为了在北京造势,马云首先想把从杭州带来的资料拿到北京一家媒体上发表。在当时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北京的媒体还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互联网。当时 对于互联网的态度还不明朗。

马云最后还是通过一个报社的司机找到了一位报社的老总,这位老总就是我,当时我在《中国贸易报》任副总编辑。

马云和钱锋到我家里来,开始只打算谈两小时,后来谈了整整半天。那是我和马云的第一次见面,从此开始了我们之间长达十年的友谊。

马云那天依然是背着那台386笔记本。他从电脑中调出中国黄页的主页,一页一页演示给我看。当时因为网速太慢,所有的网页都是储存在硬盘里的。面对电脑屏幕,马云神采飞扬,云山雾罩地侃了几小时,而钱锋在旁一言不发。

回想当时,马云的确把我说动了。几天以后,我把《中国贸易报》记者江勇写的5000字长文《走近马云》发表在《中国贸易报》上,这是北京媒体第一次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

我又带马云拜访了国家信息中心。对方顾左右而言他,潜台词是,堂堂国家信息中心怎会与你这个个体户合作?我又带他拜访了《经济日报》(我曾在那工作过十年)信息部,结果也没有实质进展,

接着马云和钱锋又去拜访文化部、国家体委,得到的还是闭门羹。

这时,马云认识了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工作的杭州老乡樊馨蔓。樊馨蔓非常仗义,虽然她听不懂马云的网络模式,但却被他的热情打动了。樊馨蔓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她拍了一部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片,真实记录了马云在京的凄凉遭遇。如今这部专题片弥足珍贵,片中可以看到当年马云在北京现场推销的画面,看到他到处碰壁到处吃闭门羹的画面。

“在片子里,他就像一个坏人,虽然滔滔不绝,但表情总有一点鬼鬼祟祟。他对人讲他要干什么什么,要干中国最大的国际信息库,但再看听者的表情就知道,人家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樊馨蔓如此评说。这部片子是互联网早期在中国遭遇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看出,马云当时是多么超前。

马云走访《人民日报》时,开始露出一线曙光。当时一些工程院院士认为网络不符合中国国情信息高速公路,离中国太遥远。马云在《人民日报》信息部讲课时,愤慨激昂地说:“对于发展国家来说,中国搭上的是末班车,错过了就很难再有机会了,对于处于劣势的我们来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听完马云的讲课后深受启发,第二天就给中央打报告,申请《人民日报》上网。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人民日报》上网工程启动了。在制作网页方面,中国黄页当时的技术是国内最好的,但《人民日报》主管工程的人还是把这个项目给了别人。马云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书生马云》专题片的最后一幕是,马云疲惫地坐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望着车窗外的街灯,一脸茫然,神色凝重,喃喃地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得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在北京也不会这么落魄!”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园地三课件下一篇:自定义控件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