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管理系统

2024-04-10

企业专利管理系统(精选8篇)

篇1:企业专利管理系统

北京金丰餐饮有限公司

企业专利管理制度

企业专利管理制度为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加强对 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调整职工在研究、开发及其它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同企业发生的权益关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 理、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调整职工在研究、开发及其它工 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同企业发生的权益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为加快公司的专利发展,使专利机制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基层单位的专利状况和专利管理水平将作为公司评价考核其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目的是鼓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技术创新以及安全、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

第三条

技术中心的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对公司专利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

第二章

管理机构、职能、职责

第四条

知识产权办公室是负责专利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部门。在国家知识产权政策方针指导下,以服务公司为本质,以项目研发增值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公司的经济策略指引下,开展各类专利增值性服务和相关项目经营性工作。

第五条

知识产权办公室具体业务范围:

1、负责专利申请项目的审查、申报与奖励以及档案管理、产权的维持工作;

2、负责对专利项目的维权(包括专利侵权监视、专利诉讼);

3、负责组织对向国外申请专利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专利资产的综合评估与认定;

5、与专利局及专业代理机构的沟通;

6、专利技术的转让与许可;

7、专利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专利项目商务体系的建立;

8、填报各类报表及上报。

9、依据本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

第六条

每年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并存档备案。

第七条

负责专利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工作。

第八条

负责申请和管理各类专利政府资助基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优惠政策。

第三章

管理工作规范专利申请

第九条

知识产权办公室设专利管理员一名,员工自主向管理员提交专利申请资料,每月汇总后领导签字并归档。

第十条

对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是否申请专利,由知识产权办公室进行检索查新和分析评价后确定是否提交审定。

第十一条

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在申请专利之前进行有关科技评价、评估、评奖、产品展览与销售等可能会导致发明创造公开丧失新颖性的活动。

第十二条

提交的专利申请由知识产权办公室定期组织专家对申报的专利进行技术创新性鉴定。第十三条

知识产权办公室对鉴定通过的专利申请汇总制表,将《检索和评价报告》和《专利申请汇总表》提交总工程师。

第十四条

总工程师审定签字之后,知识产权办公室正式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或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书和相关资料。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备案。

专利维持

第十五条

每项专利在授权维持期间,由知识产权办公室与专利代理机构或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联系,办理相关的手续和费用,并备案。

专利放弃

第十六条

知识产权办公室认为某项专利丧失维持价值,可向公司决策机构提出申请放弃,公司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按规定办理。

专利许可及转让

第十七条

专利许可或转让他人的,应签订书面合同。专利许可或转让的费用及相关条件由专利所有人与专利受让人协商确立,报总工程师批准,及时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公告,并报当地的专利部门备案。

专利保护

第十八条

公司及其员工应时刻注意对专利权的保护,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报知识产权办公室或公司领导并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调处,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应自觉遵守专利法及其有关规定,不得侵犯他人专利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授

予专利权条件的他人专利,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

第四章

专利信息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知识产权办公室专利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专利信息的收集:①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与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②与本公司产品和技术有关的专利文献。

第二十二条

专利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专利信息的保存:①公司内部的各种专利管理规定;②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和有关文件;③技术合同文件,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课题组的承包协议等;④学术或技术会议、新闻媒介和展览会上公开的报告、报道和材料等。

第二十三条

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产品、技术研究开发立项之前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在项目论证和研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以确立专利的申报类型、技术关键。

第二十四条

研发项目立项之前,必须有专利申请的检索查新报告。

第二十五条

公司重大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或者具有重大市场前景需要申请外国专利的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办公室要进行项目专利战略研究;

及时提出分析报告。

第五章

专利的界定及奖励

第二十六条

对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书”中的发明人的权利属于公司。下列情况均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①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公司交付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②离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公司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第二十七条

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公司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八条

员工在业余时间,在没利用本公司物质技术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的前提下,并且与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则视为非职务发明创造。对于非职务发明原则上知识产权办公室不予以接受,特别的可以例外。第二十九条

发明人如果离开公司工作,不得将本公司专利技术资料带离,不得将正在申请的专利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人申请,离开前必须将自己的发明成果提供给本公司;项目结束时,要把涉及项目的有关资料及时归档保管。

第三十条

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发明专利证书”的专利,按照《所在地市级专利申请资助办法》给予相应资助;对获得授权的专利发明人,按照公司规定奖励。第三十一条

对公司专利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完成的专利数量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全年计划目标的项目

组,每给予“专利管理优秀项目组”奖励,资金来源由科技开发资金列支。第三十二条

专利项目的申请、维持、网络查询、奖励等相关管理费用在公司每年的科技开发资金计划中专项列支。

第六章

专利技术的成果分享

第三十三条

本公司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或技术)进行转让或许可时,由知识产权办公室与受让人进行商务接洽。转让或许可所形成的经济收益由公司分享。

第三十四条

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或技术)应用在公司内部或投资设厂,发明设计人可以以技术入股,享受股权分红,也可以签订相关协议直接在形成的经济利润中取到一定收益,额度按双方签订的协议执行。

第七章

责任与处罚

第三十五条

员工将职务发明创造以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或者有其它严重违反本制度规定侵犯、损害公司权益行为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公司将依法采取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十六条

公司专利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履行职责不当或者泄露秘密,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北京金丰餐饮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一月一日

篇2:企业专利管理系统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专利工作,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和构筑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推动公司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应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专利工作的任务是充分依靠和运用专利制度,使专利机制成为促进公司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鼓励和调动公司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为公司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

第三条 产品市场部、专利管理部、总裁共同负责对公司专利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公司的专利状况指标及专利管理水平作为评价考核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管理机构及人员】

第四条 在公司专利体系建设之初,由专利管理部负责专利管理及其他专利相关的各类制度建设,报总裁批准后由专利管理部负责执行。

第五条 由专利管理部指定专人对公司专利申请文件进行管理,专利管理人员与公司签订《企业技术保密协议》。

第六条 专利管理人员每年年初制定该的专利工作计划,并报“专利管理部”存档备案。

第七条 由产品市场部负责公司内部的专利工作宣传及培训讲座,专利管理部予以协助。

第八条 由总裁办负责申领各类专利政府资助资金及优惠政策,由专利管理部协助。

【机构职能及职责】

第九条 专利管理部在知识产权的政策方针下,以服务江西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本质,以项目研发增值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公司的商业策略指引下,开展该部门的各类专利增值性服务和相关项目经营性工作。

第十条 主要职能范围包括:项目的研发与创思;专利项目的申报;政府专利资助金的申领;专利资产的综合评估与认定;与专利局及专业代理机构的沟通;本部门其他已获专利技术的维权;专利技术的组织开发和系统内专利应用上的产品实施;专利库的建立及各项专利项目商务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专利技术项目的授权与商业合作的咨询受理与商务接洽;专利新项目的可行性研讨、立项、申报、商业模式的构成及商业计划书的初

拟;可转化专利核心项目中新商业利润公司组建前期筹备及综合评估;新专利项目资本及商业化必须的前期包装及项目推广。

【管理工作规范】

〖专利申请〗

第十一条 员工提交的专利申请由产品市场部和专利管理部共同评定技术创新性。

第十二条 对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是否申请专利,由“专利管理部”通过对比文献的检索调研、分析评价后报公司决策机构审定。

第十三条 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在申请专利之前进行有关科技评价、评估、评奖、产品展览与销售等可能会导致发明创造公开丧失新颖性的活动。

第十四条 申请决定作出后,有关人员或部门准备好专利申请技术资料,由“专利管理部”统一办理专利申请。

第十五条 由专利管理部负责与专利代理人员进行专利技术文档的沟通,以产品市场部为核心,与专利管理部一起,共同负责商务合作洽谈。

第十六条 提交的发明专利经过产品市场部和专利管理部及总裁技术创新鉴定,专利管理部重复性查询后提交总裁办领导签字后提交专利申请。

〖专利维持〗

第十七条 公司每项专利在授权维持期间,由“专利管理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进行联系,办理一切与专利相关的手续,并保存与专利局的联系材料及凭证。

〖专利放弃〗

第十八条 “专利管理部”认为某项公司专利产品丧失维持价值,可向公司决策机构提出申请放弃专利。放弃专利的申请须决策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按规定程序办理该项专利权放弃事宜。

〖专利许可及转让〗

第十九条 本公司许可或转让他人实施专利的,或本公司实施他人专利的,应签订书面专利实施许可或转让合同,专利许可或转让的收费及相关条件由产品市场及专利管理协商编制,报总裁批准,及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公告,并及时报当地的专利管理部门备案。

〖专利保护〗

第二十条 公司及其员工应时刻注意对本公司专利权的保护,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报公司“专利管理部”或公司领导并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可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处,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二条 应自觉遵守专利法及其有关规定,不得侵犯他人专利权。对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他人专利,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

【专利信息的管理和利用】

第二十三条 专利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专利信息的收集:①国家颁布的与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②与本公司产品和技术有关的专利文献;

第二十四条 专利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专利信息的保存:①公司内部的各种专利管理规定;②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和有关文件;③技术合同文件,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课题组的承包协议等;④学术或技术会议、新闻媒介和展览会上公开的报告、报道和材料等;⑤参加的学会、协会及组织的章程和来往公函。

第二十五条 建立公司专利信息数据库, 产品、技术研究开发立项之前,应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及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公司研究开发项目进行鉴定验收时应有专利检索报告。

第二十六条 对公司重大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或者公司具有重大市场前景需要申请外国专利的技术创新成果,要进行项目专利战略研究,提出专利战略分析报告。

第二十七条 由专利管理部负责研究政府的专利专项资金发放及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报公司总裁通过后协助总裁办办理。

【专利界定及奖励】

第二十八条 执行本公司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下列四种情况均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①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② 履行本公司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内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③ 离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本公司承担的本职工作或本公司分配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其个人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本公司;

④ 公司员工在调离公司或退休等原因离开公司时,不得将本公司专利技术资料带离,并且在一年内不得将应属于本公司申请的发明创造申请个人专利。

第二十九条 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公司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三十条 员工在业余时间,在没利用本公司物质技术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的前提下,并且与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则视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第三十一条 对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公司按照专利法有关规定对发明人进行奖励,以鼓励员工创新,积极申请专利。奖励办法如下:

(1)专利级别分等级奖励办法: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公司只对发明专利设立申请奖;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不设申请奖。专利级别以申请专利时专利局认可的申请类型为准。

(2)专利申请奖金来自江西省政府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公司在收到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一个月内(财务部在收到“专利受理通知书”备案后,随同当月工资一并发放),为每件发明专利一次性奖励现金1000元给发明人,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奖励现金500元。

(3)对每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的政府资助,作为公司收入进入公司专利奖励基金。

(4)专利受理通知下发后,如公司投入专利研发或启动专利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并在专利授权后由专利管理部向政府申请“专利实施专项资金”。申请到专利实施资金后,由公司按照获取的“专利启动专项资金”总金额的2%给予专利管理部奖励。

(5)本条例奖励的发明人,是指公司内部专利申请单上确认的发明方案提出者。

(6)如果发明人离开公司,不得将在公司中计划申请的专利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申请,发明人在离开公司后也可以将自己的发明成果提供给本公司申请专利,但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署名由公司指定,公司可以按标准发放奖励,发明人在离开公司前已提交的专利申请,符合条件的公司按标准发放奖金。

【责任与处罚】

第三十二条 员工将职务发明创造以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或者有其它严重违反本制度规定侵犯、损害公司权益行为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公司将依法采取措施,追究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公司专利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履行职责不当或者泄露秘密,造成公司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制度由江西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篇3:企业专利管理系统

一、中韩两国在美专利数量差距继续扩大

韩国经济较为发达, 其人均GDP是我国大陆的4.64倍;韩国还崛起了一大批私营制造企业。例如, 2009年世界财富500强中, 有14家韩国企业;其中, 三星系企业已然傲视全球, 如三星集团旗下三大产业公司的销售额分别为:1103、244、186亿美元, 总额超过1533亿美元。中国最大的私营制造企业华为集团2009年全球销售收入仅215亿美元, 相当于三星公司的14%, 远未实现全球崛起。

从专利竞争力看, 我国企业也远远落后于韩国同行。如下表1显示:韩国累计授权的美国发明专利有66729篇, 中国大陆仅6817篇, 约为韩国的1/10。2008年到2009年, 韩国专利增幅为1214篇;中国大陆仅430篇, 双方绝对差距在扩大。下图1显示:华为公司申请、授权的美国专利数量, 也远远落后于韩国三星公司。例如, 仅从授权专利数看, 三星公司相当于124个华为公司。双方绝对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也就是说, 仅从数量看, 三星在扩大对华为的专利竞争优势。

二、韩国涌现专利管理公司, 威胁外国企业经济安全

最近几年, 韩国涌现出一些专利发展基金, 筹措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 其中不乏政府资金。这些基金公司资助设立了一大批专利管理公司。这些专利管理公司的设立和经营特点是:

1、主要设立在美国, 优选德克萨斯联邦地区法院驻地;

2、专利来源以采购外国专利为主, 逐步开展自主专利挖掘;

3、管辖法院优选美国德克萨斯联邦地区法院;

4、被告优选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企业, 一般不起诉韩国企业;

5、一般申请侵权禁止令, 乐于在判决前和解, 但往往索取高额经济赔偿, 对韩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对手构成重大杀伤;

6、通过发起ITC或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程序, 可有效阻止被告产品的对美进口, 能间接促进韩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7、单个案件往往起诉大量被告, 并分化被告, 各个击破;

8、起诉工作往往在专利交易结束前准备就绪, 而在专利交易手续生效后, 立即启动诉讼程序;

9、多家专利管理公司上演“车轮战”, 对相同被告用不同专利进行连续打击, 持续杀伤韩国大企业的全球竞争对手。

例如, 我国南方某电子巨头2010年上半年已经在美国被告3个专利侵权案件, 全部是韩国专利管理公司启动, 而且大量被告覆盖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美国企业, 却单单不起诉韩国企业。再如, 获得Palo Alto研究所专利授权的当天 (2010年5月26日) , 韩国基金控制的德克萨斯蓝石创新公司, 就使用增加LED亮度及直立型LED制造技术的专利, 起诉日亚化学 (Nichia) 、欧司朗 (Osram) 等9家全球著名LED制造公司侵权, 索赔近1兆韩元。

蓝石公司明确表示:它将持续购买韩国国内研究所或大学创造的专利, 保护韩国企业免受“专利海盗”威胁。它就像韩国企业派驻美国的“专利狙击手”, 不需荷枪实弹, 仅凭手头一两个专利, 就在美国专利法院和海关兴风作浪, 严重杀伤韩国大企业的全球竞争对手。

篇4:现代企业专利事务管理

一、专利申请的质量问题

2014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92.8万件,同比增长12.5%,居世界第一位。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尤其是对于仅实施专利法三十年的中国来说。同时,这个数字背后的专利申请质量也非常吓人。笔者到东部某个市调研发现,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种专利申请都有补贴,一个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一年能撰写两三千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若做外观设计的话,能做六千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拿补贴,很多申请人企业都不知道自己申请了专利。对于这些专利申请的质量,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如何保证专利申请的质量呢?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专利申请的代理费用问题。根据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于2005年推出的全国专利代理行业服务收费指导价格,一个发明专利申请从撰写申请文件到获得授权通知书这个阶段的代理费基本上在8000元至11000元。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很多撰写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代理机构能收到5000元至9000元已经不错了。很多非北上广深的代理机构连这个费用也收不上来,代理费不但不升,反而不断降低。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是要耗费很多心思和精力的。一份好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从接到素材到撰写完成基本上需要两三天时间,过低的费用必然会造成代理机构压缩成本,质量可想而知。所以,建议各企业在考虑代理机构的代理费时,务必要以确保撰写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为第一前提,否则还不如不申请专利。

第二,在支付合理专利代理费的情况下,若想获得更高水平的专利代理服务,除了签订能提供高水平专利代理服务的专利代理机构以外,每个专利申请明确绑定一个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这个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负责该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及后续的各种流程,并且在专利授权后的专利运营或专利诉讼也与该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挂钩。这样,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的好坏和后续程序处理的好坏,都记在该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名下。这样,责任非常清晰,代理人或工程师就会为毕生的声望而注重撰写或其他处理事项质量。

在上述两点处理好后,企业专利申请的质量就会有较可靠的保证。

二、专利申请的数量问题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专利申请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专利申请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具体的企业,应当具体分析。总的来说,以五到十年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增大或减少专利申请数量;调整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数量;调整国内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的数量。当然,底线是降低垃圾专利申请的数量,提高真正需要保护的专利申请的数量。

三、已有专利的管理问题

现在,很多大国企或央企拥有几百件到几千件授权专利,每年要缴纳几十万至几百万年费。为此,这些企业都在想拥有这些专利干什么,每年还要支付这么高的年费。笔者走访了一家年营业额在140亿左右的企业,这家企业的授权专利量大约在400件左右。为了降低每年不断增长的专利授权量带来的专利年费的增加,这家企业定期将实用新型专利让研发人员自己判断,哪些可以不用缴纳年费而自动放弃。很多授权五六年以上的,基本上会被自动放弃。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是可取的,但是若能真正加入专利检索来判断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再加上市场部门判断市场现在和潜在需求情况,这样处理可能会更好。否则很容易放弃创造性高且市场需求还很活跃的专利,得不偿失。

四、实用新型是否申请以及申请数量的问题

鉴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经过实质审查就授权,所以很多授权的实用新型没有创造性、甚至没有新颖性,这给实用新型制度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笔者发现很多企业要拿着实用新型去告他人侵犯专利权时,必须提前做专利权评价报告,而现在的专利权评价报告大都以没有创造性为结论。这给权利人带来很尴尬的局面:去起诉,评价报告写着没有创造性;不去起诉,侵权严重。不管法院是否认可这份评价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这份专利权评价报告确实使权利人很为难。倘若该份实用新型在申请时申请了发明或者同时申请了发明,很多发明是授权的,没有必要在出现侵权时遭遇评价为没有创造性的尴尬。所以,到底要不要申请实用新型?

笔者认为,对于更新换代快的产品,应当或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对于市场周期还可以的产品,建议直接申请发明。若无法判断是申请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可以同时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这样在发明授权时放弃实用新型专利。这样,基本上可以避免上述尴尬。

另外,对于实用新型的数量,建议挤掉垃圾专利申请的水分,根据产品的市场周期来确定,不必强求数量,以质量为重。

五、专利的运营问题

很多企业的老板,尤其是很多国有企业的老板,总是比较疑惑,每年支付这么高的年费,这些专利怎么不带来利润呢?其实,这种想法还是没有真正明白专利的价值所在。除了专利转让或许可外,大多数情况下,专利不可能带来直接价值。比如,在具备某项专利的情况下,企业拥有很大的市场,这个时候专利到底有多大价值,是很难评估的。对于专利转让或许可,根据欧美的一些经验和数据,仅占整个专利的百分之五左右。所以,专利的价值在于构筑城墙防御敌人或者作为利器手刃对手,通过这种模式来换取利润,专利很少直接换取利润。所以,对于专利的运营,要保持清醒头脑。

六、专利管理人员的配备问题

对于经过三十年实践的中国专利制度来说,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数量也就是十万左右。对于这种情况,每个企业聘请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尤其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利代理人或工程师,是很难的。所以,在无法聘请合适的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负责本企业的专利申请及后续管理的情况下,加强与专利代理机构的深度合作,尤其是聘请专利代理人深入企业进行培训、挖掘专利申请、管理后续专利事务,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才能弥补内部没有专利管理人员的不足。当然,加大代理机构的服务内容后,一定要支付相应报酬。否则,又会降低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专利事务以保证专利申请的质量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主要目的,配备合格的人才加强保护为重要举措。

篇5:企业研发部专利管理制度

适用于公司研发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相关事务管理责任

公司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小组专门负责专利申请及维护工作。4 内容

4.1 重大新研发项目立项前专利相关工作流程

4.1.1 公司研发部负责组织研发项目前拟研究课题的创新性鉴定会,参加人员包括但不仅限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研发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专利管理人员、公司专利事务顾问、外聘的技术专家等;

4.1.2 创新性鉴定会后,由研发部协同专利管理人员和公司专利事务顾问(律师)研究出具初稿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4.1.3专利管理人员根据讨论后得出的初稿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进行自行或委外的检索查新;

4.1.4 根据检索查新情况,组织专利申报工作专题会。若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则实施专利申报;若不具备创新性和新颖性则在会上讨论,研究决定新的方案或放弃申报。

4.2 现有产品改进过程中的专利申报

4.2.1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小组成员,在产品改进过程中,搜集产品改进中的每个创新点,与专利管理人员对接,进行创新点检索;检索方式可为自主检索或委外检索;

4.2.2 根据初步检索结果组织专利申报工作专题会,确定是否正式开始专利申报流程;专题会参加人员包括但不仅限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研发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专利管理人员、公司专利事务顾问等。

4.3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在申请专利之前进行有关科技评价、评估、评奖、产品展览与销售等可能会导致发明创造公开丧失新颖性的活动。

4.4 专利维持:每项专利在授权维持期间,由专利管理人员与专利代理机构或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联系,办理相关的手续和结算相关费用,并备案。

4.5专利许可或转让

4.5.1 专利许可或转让与否由公司高层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决定;

4.5.2 若同意许可或转让,则应初步拟定转让收费及其他相关条件,委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或律师与专利受让人协商,待达成一致后签订正式书面合同。

4.5.2由公司专利管理人员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公告,并报当地的专利部门备案。

4.6公司及其员工应时刻注意对专利权的保护,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发现侵犯我公司专利行为,应及时报公司领导和专利管理人员,由公

司委托专利管理人员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调处,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7应自觉遵守专利法及其有关规定,不得侵犯他人专利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他人专利,可由公司委托公司专利事务顾问(律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

4.8专利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专利信息的保存:

a.公司内部的各种专利管理规定;

b.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和有关文件;

c.技术合同文件,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课题组的承包协议等;

d.学术或技术会议、新闻媒介和展览会上公开的报告、报道和材料等。

4.9对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书”中的发明人的权利属于所在单位。下列情况均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a.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b.履行公司交付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c.离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4.10研发人员如果离开公司工作,不得将本公司专利技术资料带离,不得将正在申请的专利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人申请,离开前必须将自

己的发明成果提供给本公司;项目结束时,要把涉及项目的有关资料及时归档保管。

4.11 员工将职务发明创造以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或者有其它严重违反本制度规定侵犯、损害公司权益行为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公司将依法采取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6:IT业典型企业专利管理状况分析

中国入世5周年,知识产权保护再度成为焦点。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关系到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而且对中国文化产业自主创新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

国内一些知名软件企业在北京联合宣布成立“中国企业版权联盟”,并发布联盟《自律公约》。联盟将面向广大相关企业,以推动国际国内版权交易与保护,促进版权相关企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己任。

国内典型企业专利管理状况

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于1988年开始从事软件产品的研发与销售,目前是国内最知名的软件企业之一,是中国领先的应用软件产品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多年来,金山软件一直不断地为客户带来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树立了中国软件产业耀眼的品牌。今天,金山产品线覆盖了桌面办公、信息安全、实用工具、网络游戏、无线娱乐和行业应用等诸多领域,自主研发了适用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级用户的WPS Office、金山词霸、金山毒霸、剑侠情缘等系列知名产品。金山在应用软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营业规模持续增长。

金山软件通过了世界权威的CMM2级认证,建立了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和质量体系,也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供应链的质量、生产、商务管理体系。这标志着金山软件向规模化软件企业的转变。

目前,全国95%的地市实现了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金山公司因为其推出的WPS Office 2005在软件正版化工作中表现优异,而被国家版权局授予软件保护“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金山公司是办公软件生产企业中唯一受到表彰的公司。2006年8月15日,在中关村“V815民族品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金山作为办公软件领域的佼佼者,凭借WPS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出色表现,在北京市海淀区内3万多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为20家“第一批重点扶持快速成长品牌企业”之一。

金山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密切相关。在利用知识产权占领市场的挑战中,从2006年开始,金山从政府采购中赚取了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因为政府采购是最大的正版市场。现阶段,除了国内,金山认为,更重要的是准备把产品推向海外。日本的正版市场非常巨大。金山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日本版和英文版的办公软件正在开发中。金山希望其英文版的产品能够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参与竞争。作为一家正在全面进军国际市场的拥有自主品牌的软件的公司,金山非常愿意与同行分享他们的产品在日本、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虽然,金山的自主品牌,特别是自主商业软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容忽视的,但是,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求伯君认为,现阶段,金山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即法律的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他认为,如果早10年金山能够推行保护知识产权的话,按照当年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现在应该能够成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另外,网络游戏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金山认为,政府要做的事情是如何通过法律方法建立市场秩序,而仅仅通过经费的支持是治标不治本的。如果市场没有秩序化,发展到一定过程中都会面临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把市场秩序化之后,企业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国外典型企业专利管理状况

据有关报告显示,企业涉及行业所要求的知识含量越高、知识产权越多,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就越高。如果对中国前100强的企业进行法律风险环境排名的话,目前国际上排名最前的公司是微软。这表明微软更加依赖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更积极地了解和研究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并建立能有效运作的风险防范机制。事实也证明,微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下足了工夫,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他们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在微软,知识产权的创造是产品开发流程的一部分。在开发产品的过程当中,知识产权专家和研发人员紧密的合作,在开发产品的过程当中,微软就不断地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同样,在该过程中,微软也注意不去侵犯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比如,尽早发现是不是需要把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对内进行许可。此外,微软的知识产权向同行业其他的人开放,部分免费,部分则是有偿的。微软认为,知识产权的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他们整体战略的关键部分,因为对于这样一些以知识为主要资产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就是其得以向前发展的动力保障。

微软公司自初创开始,就在有限的基础上为其知识产权发放许可证,并与业界领导者达成了交叉许可协议。微软在业界公认的研发能力造就了该公司不断扩展的知识产权。微软发布的这项新政策将扩大该公司在交叉许可方面的努力,并使得其他一些小公司通过许可得到和使用微软的知识产权成为可能。

目前,微软正在制定新的软件许可计划,在准备在向其他公司提供更多许可的同时,加大引进其他公司许可产品的力度,并进一步开放其软件相关的知识产权,实现由独享向开放的转变。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力度。6年前,微软实行知识产权保密战略,但后来意识到这一策略已不适应如今的形势,微软不可能制造出用户需要的所有软件产品。微软希望通过此举能促进软件产业的合作,增加软件产品的透明度和互操作性。

过去的3年里,微软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了5个方面的变革。微软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诠释为“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要成功,秘诀就是IP(知识产权)+IQ(智商)”。

在知识产权的变革过程中,微软的第一个变革是,把知识产权的创造纳入产品开发流程。在开发产品的过程当中,就不断地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尽管过去3年来,微软申请专利的数量从1000项上升到3000项,但和微软每年6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相比,其所申请专利的数量处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第三个变革是,微软扩大了从其他公司通过许可技术的方式供自己使用的比例――利用其他公司的知识财产。有一些是通过交叉许可协议的方式来进行的。其中,这些许可方案也包括其他的软件企业,比如,向SAP、Autodesk等公司获取。同时,也包括一些硬件的企业,比如,西门子、东芝。

微软第三个变革是,2003年12月,微软宣布其知识产权向同行业开放。对那些对微软的专利以及知识产权有兴趣的公司进行许可,许可分为免费和有偿两种。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中,微软已经达成了100多项对外的许可协议。通常,微软免费许可的对象有三类:学术研究机构、制定行业标准的一些机构和应用Windows进行开发的人员。

篇7:企业专利管理系统

摘要:针对科技产业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本文从研发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面临的专利风险,提出了通过实施研发知识产权管理,进行风险规避和预防措施,目前这一措施和思路已经得到实践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研发 管理 专利 风险

当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始终是其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也是其生存的基本能力。不断研制具有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去适应和赢得市场竞争,已经成为优秀科技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

创新的投入是巨大的,鼓励创新的重要方法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得能收回创新成本并获益。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输入和输出部分,其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型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知识产权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主动接受市场的挑战,既能积极规避在创新过程中伴生的风险,又能够利用其公开性的原则来了解对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以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科技企业技术研发管理中面临的专利风险分析

如图1所示,从笔者从事的科技产业新产业论证、新产品开发工作经验来看,高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发布阶段、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而言,从概念到发布阶段之间都可以被认为是研发阶段,这些阶段中研发工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工作也是围绕这些阶段进行开展。

高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其伴生专利的生命周期密切结合,在每一个阶段都以不同形态相互结合。在产品的研发阶段产品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形成,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研发管理也是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按照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对于专利风险进行分析。在概念设计阶段主要面临的与专利相关风险是技术可行性的风险,需要根据国内外有无相通或类似的研究,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判断。

在项目和计划阶段和开发阶段、发布阶段面临的专利风险主要包括重复研发风险、保护不力风险、专利申请风险、使用运用风险。

首先针对产品的创新多为集成创新,因此产品本身会包含大量的成熟技术,哪些技术是已经公开的技术,哪些是已经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哪些技术是需要新开发的技术,需要成体系的进行检索和区分。另外,在技术开发过程如果存在管理漏洞,也会造成开发成果的外泄,如在期刊发表等,使技术成为公开技术,或者被个人据为己有,由职务发明变为非职务发明。

在完成技术研发工作,将技术转变为成果的过程中,及产品的使用和发布过程中。申报专利进行成果保护是创新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风险主要存在于专利撰写和对于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的了解。专利撰写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需要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准确地表达企业的权利诉求,一旦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撰写,或者说权利诉求不求清晰明确,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损失。同时技术成果应该首先进行登记,确定保护的形式,部分成果并不适宜以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比如技术秘密,一旦以专利形式公开,极易为竞争对手模仿和规避。同时,如果企业希望进入国际市场,不同区域的法律规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和掌握,避免因为对规则缺乏了解而无法取得专利权。

取得专利权的目的,还是为了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效益,因此专利的运营也应该属于创新活动的一个环节。企业既可利用专利进行市场保护,也可通过许可和转让等行动获利。对外实施专利许可、转让,可能因合同约定不明或者因权利维护不善而导致合同履行纠纷或难以取得约定的许可、转让回报;企业利用拥有的专利技术进行广告宣传,可能存在因为对专利权的有效性监管不力,构成假冒专利行为而招致行政处罚;在将专利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推广到国外或参加展会等活动,也可能会在目的国产生专利侵权。

二、运用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进行专利风险规避的思路和举措

进行研发过程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是围绕科研项目研制需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发明创造登记、有效保护方式的选择、专利战略布局分析等内容,使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产品研发概念论证、研发过程实施、发布等各个环节,促进高技术产品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提高技术研发的成果产出及其利用率。

如图2所示,研发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流程与研发实施的流程紧密相关。在概念阶段,建立技术研究开发立项前的可行性分析和国内外专利检索机制,开展专利和非专利文献检索,为产品概念的确立提供支撑,开展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为项目策划和评审提高参考和依据,该阶段要形成检索的报告。

在产品立项阶段,首先进行关键技术体系的梳理,形成关键技术的图谱,确定关键技术点,围绕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的查新和检索,该查新检索可自行开展,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形成技术查新的报告。在完成关键技术的查新和检索后,考虑技术发展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还需要建立一个持续跟踪的机制,确保通过知识产权信息的跟踪,技术发展的重大变化,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和体现,这一阶段需要建立关键技术专利信息数据库。在检索和跟踪的基础上,需要对于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可有效利用的数据,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提出产品的知识产权预期的目标和预期的保护方式,研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不一定非要采取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对于对手易于模仿的技术,采用公开的方式获得权力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但是对于部分技术诀窍,不宜于公开,或者一旦公开容易被竞争对手规避和模仿,一般采用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通过这种顶层的规划和设计,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在完成该阶段的大部分工作后,需要开展一次集中的评审,通过评审的方式进行复核和把关,关于专利评审的工作可以作为产品技术评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专利信息分析作为产品开发立项的参考因素之一,并将专利信息分析所提出的预期目标进行一次各方的共同确认。

在产品的计划阶段,主要是将提出的总的知识产权目标进行分解,再根据分解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最终将计划付诸实施。

在开发实施阶段,需要对于立项阶段的数据库进行实时的更新,同时根据更新的结果开展实时的专利分析工作。在这一阶段,也需要启动专利的登记和评审,启动专利的申报工作。尽可能寻求专业从事专利代理服务的机构中熟悉本技术领域相应技术的专利代理人代理专利申请;基于国内外专利检索结果,技术发明人与专利代理人进行深度技术交流,寻求合适的专利保护范围。

在产品发布阶段,在稳定产品技术状态的同时。进行知识产权的总结工作,形成知识产权的总结报告,根据梳理的关键技术图谱,形成对应的知识产权图谱,依据图谱和知识产权目标、知识产权计划,对于产品研发的知识产权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确认,之后开展评审工作,并形成侵权风险分析报告。

在产品研发工作整体完成后,对于已经形成的知识产权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首先是结合产品的推广,对于知识产权的实施前景进行分析,该分析既可结合企业自身的产品,也可脱离于产品,就知识产权的实施前景进行分析。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的实施情况,也可以定期进行评估。

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地预防和规避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伴生的专利风险。通过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技术研究开发立项前的可行性分析和国内外专利检索机制,弄清拟研究开发项目的现有技术国内外专利状况,规避重复研发;建立技术研究开发过程的国内外专利跟踪检索机制,对研发项目的国内外技术进展、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定期检索,规避重复研发;研究开发技术成果产出后,及时进行国内外专利检索,根据检索结果,加强成果管理,如及时申请专利或实施保密管理,防止成果运营侵犯他人专利权;建立健全技术研究开发立项、审批、资料、文档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技术研究开发档案管理,防止职务成果成为非职务专利申请;建立健全技术信息保密、技术信息发布审批、技术鉴定审批与组织等规章制度,防止研究开发成果泄露而无法取得专利保护。

建立了专利申请检索机制,申请专利前进行了国内外专利申请检索,避免了重复申请专利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浪费;结合企业专利申请目的,选择合适的专利申请时机;建立健全了企业专利申请审批管理流程、保密管理制度,防止技术秘密不当申请专利而公开。

信息分析利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不同阶段,它的作用不同,也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在立项前专利信息分析可以作为技术借鉴,研发技术是否具有新颖性,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可以进行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研发起点;还可以通过信息分析利用进行关键技术 领域的预警分析,也就是侵权风险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侵权风险。在科研项目研发全过程中,包括验收后的推广应用、产业化中,专利检索和专利信息分析一直贯穿其中。它的作用:在各个阶段都应对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国内外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跟踪,及时掌握最新信息,了解技术发展动向,及时调整研发方向。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科技创新频率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专利风险的防控。在此情况下严格控制研发过程的专利风险尤为重要,对于研发管理中相关风险控制和分析的方法已经在本单位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医疗器械、移动床生物膜(MBBR)载体材料、矿山安全设备等子产业发展过程中投入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日本企业的专利管理

一、重视专利管理

日本企业认为, 专利有助于企业商务活动的成功, 进而增长销售额, 扩大市场。专利不是一种副产品, 不只是一种保护手段, 而是一种产品、一种资源, 是一种商业财富。专利的三大益处分别是竞争力、利润率及知名度, 其中, 知名度就是专利诉讼的效果, 即专利诉讼提高了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专利管理的内容, 一是获得专利, 二是专利运用, 三是获益。它属于技术判断、市场分析和对竞争对手综合研究的一种战略, 需要技术、经营、管理和财务的综合知识。

日本是个十分讲究精兵简政的国家。企业从不设立多余的机构, 但对待专利管理上却舍得花本钱。日本的大中型企业都设有特许契约部, 即专利管理部, 小型企业也有管理专利的专职人员和归口部门。虽然设置的形式因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等因素而异, 但管理内容却大致相同。由于日本的专利法不包括版权和计算机软件, 所以近来许多日本企业纷纷将“特许契约部”易名为“知识产权部”, 以扩大管理范围。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通常受主要领导直接管理, 如拥有1.1万名职工的索尼公司的“知识产权总部”, 有156名工作人员。即便规模较小的横河电机公司, 也有29名专利管理人员。日立制作所从业人员8万人, 公司总部的知识产权部有专利管理人员320名, 下设五个分部。三个分部按企业产品分类进行专利管理, 另两个分部分别管理国内、国外及本企业的专利合同。专利管理人员一般占职工总数的0.2%左右。日本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主要职责大致为:跟踪和培养本企业发明;承办国内外专利申请和专利权的维护工作;负责专利调查, 其中包括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前的专利调查, 及时查核专利公告, 搜集、积累、使用与本企业有关的专利情报;负责签订、管理专利许可合同;对职工进行知识产权教育;负责商标工作专利战略研究;对发明的奖励与表彰;其他知识产权的管理等。

依靠专利技术情报工作, 能有效地提高技术开发的起点和技术开发能力, 有利于技术引进的科学决策, 有利于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在企业中, 日本企业的专利战略得益于深入细致的专利技术情报工作。比如日立和三菱公司都雇有上百名图书情报管理专家, 专门收集世界各国的专利信息。日立公司的专利库中藏有国外专利文献多40万件, 专职人员40多名, 在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前以及新产品进入市场前都要先检索有关的专利文献。

二、重视专利吸收

日本企业注重把研究、开发战略与专利战略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研究开发选定课题时就开始利用专利情报的导向作用。日本企业对专利战略的运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时日本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上都比较弱, 难以与欧美相抗衡。而且日本是一个地小物少的国家, 唯依赖于自己的技术将进口的资源加工成产品出口才能生存下来。因此,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日本从1950年至1980年, 共引进技术36006项, 花费115.98亿美元, 创造了2000亿至3000亿美元的效益。日本从1955年起后10年中, 主要以电器、机械、化学产品等基础产业为中心, 引进了约5500项技术, 这种引进在1973年达到高峰。在引进的技术中, 专利技术的比重很大。以机械方面技术引进为例, 日本在1950~1960年期间引进的机械技术中含有专利的比例达53%, 到1971~1975年间上升到59.8%, 1976~1980年间又升到67%。而且, 在引进的专利技术中, 大多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二战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而日本处于落后地位, 为了摆脱这种状况, 日本企业实施了专利网战略, 即在欧美基础性关键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应用性开发, 并大量申请外围专利, 从而将这些基础性专利严密地包围起来, 使其在严密的专利网下丧失活力。日本的专利立法也有意为日本的专利网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日本企业通过专利网战略获得的专利通常为改进专利、应用专利等外围专利, 甚至是实用新型小专利, 它们大部分是基于设置专利网而出现的。据日本特许厅一项调查, 机械产品中平均每件产品有6.91项专利, 化工产品为5.21项专利电气产品5.41项专利。日本特许厅《开创未来的专利》一书中论述了外围专利对基本专利的有效钳制作用。无论是改进专利还是应用专利, 都会具有不亚于基本专利的威力。亦即如果在实际上制造某种产品, 或实际上采用某种工艺时, 必须采用这些外围专利时, 那么在该时刻对该目的来说具有强大的威力。日本佳能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进入复印机制造领域时, 市场被美国复印机制造巨人施乐公司所主宰。佳能通过查阅施乐公司拥有的所有专利参考其专利资源, 发明了新的复印机技术, 结果现在成为全球闻名的复印机和打印机制造商。

有资料统计,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结果。日本企业在世界上引进的先进专利技术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 日本企业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 正确地处理引进技术与开发专利的关系。日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产生了大量的新专利。例如, 从专利申请方面看, 1959年比1950年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2倍,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长2.7倍, 1969年比1959年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1倍,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长1.8倍, 1991年比1975年整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增长2.3倍。随着日本专利技术的开发, 日本向海外输出的专利越来越多, 现已成为技术输出大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 日本便成为技术输出大国。目前日本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占全美专利申请总量的40%, 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三、重视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已成为日本进攻海外市场的前哨和保护自己的盾牌。日本企业认为, 进行研究和开发不能把新技术创造出来作为终点, 使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获得法律保护才是终点。事实正是如此, 只有取得专利才能使新技术获得法律保护, 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日本企业十分重视把研制出来的技术申请和注册专利。根据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统计调查报告, 1999年取得美国专利最多的是日本日立、佳能和东芝3个公司。以东芝公司为例, 它每年在国内申请专利数为1.3万件, 在美国约有1000件专利被获准。近年来日本企业在美国申请注册发明专利的数量急剧上升。根据美国专利局的资料2000年在美国注册的发明专利总数157497件, 其中日本法人注册的发明专利有31296件, 占19.9%。日本法人在美国注册的发明专利件数比1997年增长35%。

上一篇:张大千酷爱戏剧的文化传统因素分析论文下一篇:鹿泉市教育局《提升职业精神 重塑职业理想》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