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2024-05-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词汇总结(精选6篇)

篇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Lesson1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分布式应用程序 competitive advantage 竞争优势 data warehouses 数据仓库

incompatible databases 不兼容数据库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决策支持系统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执行信息系统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entry 款目

metadata 元数据

mainframe computer大型计算机 desktop computer台式计算机 laptop computer膝上型计算机 spreadsheet 电子表格

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 database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 user views 用户视图 data security 数据安全性 data integrity 数据完整性 concurrent user 并发用户 data updating 数据更新 data redundancy 数据冗余

consistency of data and metadata 数据和元数据的一致性 distributed database 分布式数据库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远程通讯网

Lesson2 automatic indexing自动标引 human indexing 人工标引 extraction indexing 抽词标引 assignment indexing赋词标引 controlled vocabulary 受控词表 non-substantive words 非实意词 index terms 标引词

automatic stemming 自动抽取词干 weight 权值

clue words 提示词 inverted file 倒排文档

absolute frequency 绝对词频 relative frequency 相对词频 information retrieval 信息检索 syntactic criteria 句法规则 word string 词串

NLDB——Natural Language DataBase 自然语言数据库 MAI——machine-aided indexing 机器辅助标引 recall ratio 查全率 precision ratio 查准率 descriptor 叙词 thesaurus 叙词表

semantic vocabulary 语义词表 concept headings 概念标题

consistency of indexing 标引的一致性 underassignment 欠量赋词 overassignment 过量赋词 back file 备份文件 main heading 主标题 subheading 副标题 access point 检索点

Lesson3 machine-readable form 机读形式 source document 源文献

subject indexing 主题标引

back-of-the-book indexing书后标引 indexing scheme 标引方案

NFAIS——National Federation of Abstracting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美国)国家文摘与信息服务联合会 scope notes 范围注释 permuted list 轮排词表

CAS——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化学文摘社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统计关联

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美国)科学情报社 co-citation indexing 共引文标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es 科学引文索引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es 社会科学引文标引 bibliometric analysis 书目计量分析

Lesson4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性能改善 scarce resources 稀缺资源 proxy servers 代理服务器

JAVA executables JAV可执行程序 source code 源代码 streaming media 流媒体 outsourcing 业务外包

wild card characters 通配符

real-time traffic analysis 实时流量分析 static web pages 静态网页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服务数据网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识语言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公共网关接口 XML——Extension Markup Language 扩展标识语言 OR——Operation Record 操作记录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网络信息服务

Lesson5 IR——information retrieval 信息检索 search engine spam 搜索引擎垃圾 soft computing 软计算 data mining 数据挖掘

information fusion 信息融合 classification 分类 clustering 聚类

thesaurus construction 词表构建 Web page categorization 网页分类

JP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图像文件格式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可交换的图像文件格式 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可移植的网络图像文件格式 the petitive intelligence 竞争情报 search engine 搜索引擎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drill-down access 深度查询 accessibility 可获得性

knowledge discovery 知识发现 quantitative data 定量数据 qualitative data 定性数据

virtual warehouses 虚拟(数据)仓库 virtual library 虚拟图书馆

relational database 关系数据库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发(研究与开发)directory 指南 newsletter 简讯

intelligent search agents 智能检索代理 information resources 信息资源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性能评价

Lesson10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主管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规划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 协同应用环境 workflow package 工作流软件包

Lesson11

rights of information users 信息用户的权利

obligations of information users 信息用户的义务 terms and conditions 条款

篇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P1】An information society is a society in which the creation, distribution, diffusion, use, and manipulation of information is a significant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y.(译)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信息创建、发布、传播、使用和管理为重要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

【P1】Specific to this kind of society is the central posi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for produc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at large.(译)这种社会的特点是普遍以信息技术为生产、经济和社会的中心。

【P21】Information, then, is anything that can be documented in any form that can then be referred to later as means to understanding and to building new information.(译)那么,信息是以任何方式记录的、可供未来参考的、帮助理解和产生新信息的任何东西。

【P37】A personal computer or PC is generally a microcomputer intended to be used by one person at a time, and suitable for general purpose tasks such as word processing, programming, editing or playing a personal computer game, and is usually used to run purchased or other software not written by the user.(译)个人计算机(PC)一般只为个人单独使用,适合完成一般的任务,如文字处理、编程、编辑和个人电脑游戏,通常使用购买的或其他非用户自己编写的软件。

【P74】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might see it as an electronic business application aimed at commercial transactions;in this context, it can involve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marketing, online marketing,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automated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system.(译)信息技术业可以视其为一个针对商务交易的电子商务应用,基于这一概念,它包括了电子货币转账、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在线交易、在线交易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自动库存管理系统和自动信息收集系统。

【P92】While we have always relied on information exchange to do our jobs and run our lives,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is different in that it can collect more relevant information at the appropriate time.(译)虽然我们总是依靠信息交流来工作和生活,但信息经济是不同的,因为它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

【P93】Castells looks into the history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dvanced market economies and observes a downward trend of productivity growth starting roughly around the time tha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was taking shape in the early 1970s.(译)凯斯泰研究先进市场经济体的劳动力增长历史并且发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初期生产力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P110】Armed with knowledge about specific vulnerabilities, socia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tools to automate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systems infiltration, intruders can often gain entry into systems with disconcerting ease.(译)掌握了特定的系统缺陷知识、社会工程技术和自动获取信息和渗透系统的工具,入侵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系统。

【P110】System administrators face the dilemma of maximizing the availability of system services to valid users while minimiz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complex network infrastructures to attacks.(译)系统管理员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为合法用户提供最大化的系统服务,另一方面要最小化对复杂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攻击。

【P148】So remote were some MIS personal from the operations of the business that they did not even know what products their companies made.(译)一些MIS人员如此远离公司的运作,以致他们甚至不知道公司生产什么产品。

【必考此句P165】But the global proliferation of the internet, which effectively integrat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open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movement to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on know as New Public Management, has for good reason generated a new wave of interest in the topic.(译)能根据开放式标准有效整合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因特网的全球扩张与公众管理革新(称为新公众管理)运动相结合有足够的理由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P166】Orthogonal to the division of power among the branches of government is the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supranational(eg, European),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bounded by geographical territory.(译)与政府部门的分权相对的是依据地理边界划分的超国家的(如欧洲)、国家的、地区的和地方政府的等级组织。

选词/完形填空(出原题)

见课本【P63、118、153、171的EX4】

information society信息社会 knowledge economy知识经济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industrial society工业社会 post-industrial society后工业社会knowledge society知识社会 information revolution信息革命data compression数据压缩 source coding源编码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systems sciences系统科学coding theory编码理论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 commercial service provider商业服务提供商 EC 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 EFT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电子货币转账 ATM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s自动取款机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 B2C business to consumer企业对个人电子商务 C2B consumer to business个人对企业电子商务 B2E business to employee企业对雇员电子商务 C2C consumer to consumer个人对个人电子商务 information economy信息经济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跨国公司 assembly line装配线,生产线 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D identification, identityidentification number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formDHCP dynamic host control protocolDNS domain name service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DLS digital subscriber line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信息通信技术身份标识号码 网络地址转换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 域名服务

篇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管理、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多学科交叉课程,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它在本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实践, 目的是为本门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MIS与CS (Computer Science) 相混淆

MIS与CS是两个不同的学科, 但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 不少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分不清两者的差别, 常将两者混淆在一起。对于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学生, 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简单的数据处理程序, 课程只不过是讨论如何设计简单的管理方面的软件或系统而已, 忽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管理特征, 掩盖了课程教学的难点。而对于偏重于管理思想的学生而言,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管理的思想、理论让计算机去执行与实施, 至于计算机采用何种技术、如何实现则不用关心, 那些事情由计算机应用人员来处理, 对课程的特征和性质没有足够的认识。上述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MIS与CS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差别。文献[1]对MIS与CS的本质差别以一个小案例进行解释, 并给出了MIS的重要本质, 即MIS主要是CS及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1], 文献[2]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2]。

2.教学侧重点不相同导致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国内院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性质定位不同, 导致将该专业设置在不同的院系, 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综合类大学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 课程教学既注重管理思想、理论, 也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 并能将两者融合起来, 同时设有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另一类院校 (工科院校) 则将该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系, 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 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 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第三类院校则是将该专业放在经济学院或人文学院, 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情报学知识, 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 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虽然有观点认为“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应有所侧重, 如偏工、偏商、偏管等”, 但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应以基础为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应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理论相结合, 既要偏工又要偏管。课程教学侧重点不同导致学生就业时计算机应用技能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 管理知识不如管理类专业学生, 又不能将两者有机融合, 丢失自身优势, 就业艰难。而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却苦于找不到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 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处于两难境地。

3.管理思想、理论不能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

管理思想和理论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核心。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目前, 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来源于教授计算机类课程或管理类课程的教师, 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中很难做到将管理思想、理论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 而学生则认为没有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 教师、学生都不满意。在地方院校这一问题十分突出, 缺乏MIS学科出身的专业教师, 是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4.缺乏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展比较困难

实验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 多数教师主要是先开设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 然后再开设计算机技术类实验 (如数据库使用、ASP使用等) , 最后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从实验难易程度和循序渐进的角度看, 似乎比较合理, 但多数学生则感觉到, 实验与实验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前一个实验是关于商品销售系统的演示, 后一个实验则是商品库存系统的验证, 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则是关于商品业务管理系统, 实验对象的业务处理过程学生并不熟悉, 实验是零散的, 不能结合学生实际,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其次, 重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等基础性实验, 忽视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基础性实验上, 但学生只能勉强进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实验效果不理想, 实验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是培养计算机程序员, 也不是培养像MBA、EMBA那样的企业战略管理者, 而应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 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专门人才[3]。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 具备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 把管理思想、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在一起,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具有分析、设计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 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能正确分析、评价一个组织中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管理问题, 懂得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 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并将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

1.基本知识的讲授

在讲授管理理论知识时, 结合计算机系统讲授如何来实施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及如何在计算机上能更好地体现, 让枯燥的管理知识变得生动。在讲授计算机知识时, 结合管理的特征, 讲授计算机如何接受管理思想, 什么技术适合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等, 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案例教学

案例是认识事物和规律的最好方式, 通过案例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解释,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学生对业务流程比较熟悉, 对案例对象比较了解的案例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经常使用、最为熟悉的教务管理学生子系统作为案例, 并让学生对系统进行分组讨论, 由每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作出分析和说明,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选派一位代表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综述, 最后由教师就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 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不正确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给予纠正和补充, 并引导学生对那些可以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

(1)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遵行教学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文献[4]给出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以此为蓝本, 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了改进, 构建了演示型实验→案例型实验→技术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课程设计) 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实验教学体系,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内容。首先在实验内容上, 选择与学生课外研究、调查、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关的实验内容;其次是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良好的衔接与过渡, 并保证它们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根据以上原则, 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

①演示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它的组成、结构是什么样子、系统实施后效果如何等。因此, 我们选取结构清晰完整、功能明确、业务流程简单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我校为测评学生综合能力而自主设计的一个管理系统) 为演示对象, 同时也加入一些上几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作为演示型实验的教学内容。

②案例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从开始状态到完成状态的整个设计过程, 使学生对信息系统整个演变过程和内部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使理论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具体。为此, 我们以上几届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 (系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系级学生宿舍卫生检查系统等) 为案例来进行教学。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案例教学能让他们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信息系统的演变过程。

③验证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系统初期设计目标和思路与最终系统实际效果的一种对应关系。实验内容是以我校自主设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子系统为对象, 这样学生能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两者的映射关系, 使学生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避免出现预期设计目标过高, 而实际效果不理想, 从而产生沮丧心理, 失去学习的兴趣。

④技术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对某些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通过技术型实验带动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我们主要开设两个实验:一是数据库构建, 让学生学会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成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型;二是Web数据库的使用, 主要介绍ASP技术,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数据技术。

⑤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课程设计)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参与一个完整的实际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课程设计中, 采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实验”教学模式, 题目由教师指定, 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5~6人, 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由组内学生自己组织协调。组长由教师指定, 同时肩负协调与统筹工作, 每个成员既独立完成各自任务, 又相互配合, 出谋划策。设计中要求体现信息系统开发的所有环节, 每一环节结束, 教师都要进行检查, 并给出修改、完善意见。设计完成后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以实验报告的格式, 规范由教师制定) ,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主要陈述人, 其余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同学可任意提问。答辩组成人员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行选派出来的4位同学共同担任, 评分标准由教师统一制定。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 既让学生掌握了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按质按量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 也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由笔试和实验组成, 其中笔试占70%, 实验占30%, 考核内容单一, 方式简单, 容易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对知识死记硬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将会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真实水平, 更能体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通过不断的尝试, 我们制定的综合考核办法是:平时表现 (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 占10%, 案例分析、讨论占15%, 基础实验 (演示型、案例型、验证型、技术型) 占15%, 课程设计占20%, 笔试占40%。实践证明, 这样的考核方式受到学生欢迎, 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得到了充分展现。

四、结束语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课程改革中应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 结合当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以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的需求与变化,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体系, 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为支撑, 突出实践环节, 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信息管理人才。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的特点,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 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对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W Huang, K K Wei, R Watson.管理信息系统[MIS]:背景、核心课程、学术流派及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评介[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6]:85-91.

[2]黄梯云, 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10]:95-97.

篇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英语词汇 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技术交流的频繁,科技英语的作用越来越变得重要。作为科技英语的分支,目前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的研究比较少,仅有的也只是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稍微有所涉及到。不仅如此,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的分类和翻译也比较的笼统,甚至有些资料的译稿不尽人意,读者也难以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直接将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和方式直接套用,没有对电子信息工程英语的词汇进行比较系统的分类等。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

1.1无人称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显著特点是句子中往往没有人称代词,它所描述和讨论的大多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发现或者科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尽管科技活动为人所为,人是施动者,但由于科技文献所报告的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结果或者自然规律与客观事物,而不是行为人,所以大多使用的是无人称的句子。一般是直接用事物或者相关代词作为主语。

1.2准确性和严谨性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是反映客观事物,以及人们对科技活动的态度也十分严肃,所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不掺和个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陈述也是客观准确的,语气比较正式,阐述理论的时候逻辑也很严谨,不像文学作品富含华丽的辞藻以及采用各种写作手法,不能让读者有多重想象空间和理解。

1.3专业性强

作为科技英语的分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介绍的是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性很强。而这些都是通过词汇、语句等来表现。而词汇又是语句的基本元素,因而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除了我们常见的一些词汇外,里面充满了专业词汇。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的分类

2.1技术词汇

技术词汇所表达的意义相对比较狭窄,一般只在专业范围内使用,有特定的含义,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并且在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共识,因而专业性很强,并且很多词汇还比较复杂。技术词汇的显著特点是唯一性和准确性。

2.2次技术词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概念、新事物、新理论不断的涌现,并且不断的更新。人们慢慢的发现语言的发展已经跟不上认知的步伐:人的意识中或者现实中出些了某一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等,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匹配,因而产生了词汇空缺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是创造新的词汇,前面提到的技术词汇大部分因此而产生;二是通过赋予已经认知的词汇新的技术词义,也就是产生了我们所说的次技术词汇。词汇在专业当中使用的时候,会缩小其原本的含义,甚至发生含义的改变,并且这类词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或者意义的表达。

2.3普通词汇和功能词汇

普通词汇是指一般性的日常使用的词汇,没有特定的专业含义。他们的使用方法、意义表达与日常使用时一致的,对其意义的理解不会太大的偏差。功能词汇指的是包括介词、连词、冠词、副词等的词汇。他们一般都没有确切的实际意义,也有个别词汇因句子意义表达的完整性的需要也包含有特点的含义。

3次技术词汇的翻译策略

3.1意译

意译就是根据英语专业术语原文的技术含义使用意义等同的目的语词语来表达的一种翻译方法。意译力求做到名符其实,恰到好处,名与实越切越好。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这种译法译出的词汇技术形象清晰,科学概念明确,不易引起误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当中,有不少的次技术词汇是通过拼凑、派生、复合等方式构成的,这些词汇可以根据原词的实际意义翻译成对应的术语,这些的译文能使概念明确、通俗易懂、恰到好处,读者很容易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3.2音译

在一些特殊环境之下,词汇的翻译不能按照常用的直译、意译或其他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同时也为了译文能较好的被受者接受并广泛流传和认可,可以根据发音来进行音译,这些词汇一般用来表示特殊的事物、发明、原理或者计量单位。

3.3半形半意译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为了让读者或者专业人员比较容易的进行记录或者识别,不少的次技术词汇会用事物的形状来作为其翻译,这样的话让翻译也变得更加的形象,也能加深记忆。

3.4转译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的次技术词汇本身就来源于普通词汇,是被赋予了特定专业含义的普通词汇,因而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作为常用词汇的含义进行引申或者转译。

4结语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中,要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力求将译文能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被不同的读者或受者较好的接收。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直都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新的事物也在不断的出现,此时也会出现不少的新的词汇,但是大部分仍会用、大量的普通词汇来表达新的事物,从而导致次技术词汇的范围不断扩大,词汇本身所赋予的含义也会不断的增加,对于这些词汇的翻译方法也会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立琦,王铭义.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认识

对于刚开始填报志愿的我,说实话,对这个专业了解并不多,因为我报的不是这个专业。很不幸,我被调剂了。不过也不算太坏,至少我比滑了的人幸运多了。我会试着去喜欢,了解,并应用专业只是去发展的。就目前而言,我已经对这个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解,感觉嘛,还不错。

借此机会,我大胆谈谈对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的一些浅层,微薄的认识吧。据我现在知道的,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制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

关于这个专业,天津商业大学主页也介绍了一些基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组织战略与行为学、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Operating System、数据结构、数据库、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Software Engineering、C/C++程序设计、管理系统模型与计算机仿真等。

主要技能:

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5、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建网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维护、Internet应用技术等;

6、掌握管理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学生毕业后,可在商业、工业、行政企事业及其它部门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等工作。

单从这几个小面看,信管囊括的还是蛮多的,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基本属于综合能力很高的了。面向应用,突出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知识面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最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我想具体应该要有这些一定要学到。

1.自学能力

具有查阅文献获取信息,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的能力。

2. 业务能力

具有信息收集的能力,能独立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以及网站建设和维护的能力。

3. 表达能力

能运用中、英文进行经济交流。

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 科研能力

具有信息研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5.心理品质

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一定广度、深度及独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

6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有保证,才能让我们更有精力,去完成一些高级任务。

再从就业方面看,根据近7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就业率一般。

主要原因是,该专业的特点不突出,涉及面非常宽泛,不专,有些被边缘化。若要将来有份好工作,需要在校学习期间,再有针对性地选修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加强自学或坚持参见社会上的项目多锻炼。

根据比较可靠的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国有企业16.03%;录取研究生12.63%;三资企业9.13%;民营及私营企业9.06%;金融单位6.32%;高等学校5.76%;机关5.56%;科研设计单位4.35%;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4.14%;其它事业单位2.73%;出国1.12%;部队0.34%;医疗卫生单位0.04%;其它0.56%。

与相比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经济信息管理73.14%、信息学91.67%、科技信息86.46%、管理信息系统83.26%、林业信息管理57.3%。还是蛮有压力的。

不知道在四年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看来提前做准备,相当有必要。我一定要在四年中,熟练掌握其中一个,尽量成为我的饭碗。

信管专业就业范围很广。毕业生可在银行业、服务业、证券业、图书馆、学校、机关等担任计算机工程助理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负责管理信息领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型数据库数据管理员,在信息管理领域内负责大型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网站,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计算机高级文员。其中了解到,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2800-4000元/月;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2500-4200元/月; 企业信息管理员 ———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起薪一般在2000-4000元/月。

对这个专业就知道这些了。总之,已经选定了这个专业,就尽量努力吧。所有好的,坏的方面,只是别人说的,自己并没有亲身体验。好的继续发展,坏的克服,或另辟蹊径。要时刻记得把这个专业课学好,学出个名堂。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2800-4000元/月;

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2500-4200元/月;

企业信息管理员 —— 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起薪一般在2000-4000元/月。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2800-4000元/月;

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2500-4200元/月;

篇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大纲

实习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实习学分:8

实习地点: 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实习时间:8周根据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与

培养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专业的市场要求,特制定本大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的依据。

一、实习目的1、使学生深入社会,开拓视野,在全面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后,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巩固和丰富所学专业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以后继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2、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实习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

况,熟悉和参与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过程,了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观念、新经验、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胜任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的开发打好基础,为毕业后从事信息管理及其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3、通过专业实习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

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确定课题并进行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企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等;

2、调查IT行业人员的社会需求状况与专业能力需求状况。了解实习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处理的现状、信息系统的功能设置、信息系统的应用及维护、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等。了解实习单位的计算机配置和环境,计算机使用情况、范围、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工作中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参与计算机软、硬件或IT产品的维护及营销活动。

3、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技能实践

掌握和应用信息采集、选择、组织、存储和信息检索技能,包括文献信息和非文献信息的采集、选择,会用常用的组织方法(分类、主题、著者、题名、号码、超文本等)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进一步学习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的特点,了解常用数据库的检索方式,熟练利用网络检索工具检索信息。会使用相应工具检索用户所需信息资料,加工整理,帮助实习单位进行信息资源综合利用。

4、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选定一个具体部门,详细调查了解业务流程,数据处理流程及其与其它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画出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及信息关联图;要求采取标准的图型和规范用语。调查企业对该部门计算机管理的具体要求,包括功能目标、操作要求、数据处理要求,搜集各种相关(须用计算机处理)的表格及具体数据格式。熟悉该部门计算机

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码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通过在实习单位的学习,进一步学习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较熟练地掌握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库开发、网站建设技能。

三、实习程序及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共8周,分四个阶段,时间大致分配如下:

1、开始阶段:2天

(1)实习动员,阅读实习大纲,了解有关注意事项

(2)企事业安全教育、参观企业

2、实习阶段:7周按实习内容,了解和分析实习单位信息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方法与技巧;系统的开发、设计;相关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实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素养。撰写实习报告阶段:4天

整理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2、实习总结:1天

四、实习方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企事单位实习。在这些行业里进行实习时,可以采用数据搜集、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实习中,应积极思考,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结合理论知识或者对相关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实习结束后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撰写

毕业实习报告。

五、实习报告的要求

1、实习报告的内容

要求通过实习,撰写实习单位信息资源管理的调查报告,并对其信息化建设的某个部门或环节进行重点分析,目的是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2、实习报告要求

(1)报告要切合企事业实际

(2)内容完整,分析及论证准确

(3)报告要逻辑连贯层次分明

(4)要求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

六、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由实习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表现、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毕业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给分。

上一篇:留守儿童工作心得下一篇:初中优秀生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