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毕业不能签劳动合同

2024-04-27

未毕业不能签劳动合同(精选6篇)

篇1:未毕业不能签劳动合同

小何是一名大三学生,今年1月,通过大型招聘会,小何得到了一家大型外企的青睐。可是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告诉小何,要等他明年7月毕业后才能签劳动合同。小何常听说一些学长在求职时由于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权益受到侵害的例子,于是非常疑惑,如果公司不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那明年7月前这段时间的工作公司是否会给自己购 买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呢?

专家解析:我国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绝大多数是一一对应的模式,每人都有一处归属。所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一人只能在一家单位工作或学习。

小何今年还是在校学生。全日制学校学生入学时需要将档案转入学校,如果是外地学生,甚至连户籍都需要转入就读学校。通俗地说,小何的“坑”就在学校了,他不能在读书期间在校外又扎“坑”,因此无法在外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诸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是基于劳动关系的,缺乏这一基础,社会保险也无法缴纳。只有当小何从学校毕业之后,跳出了这个“坑”,才可以办理《劳动手册》,开始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也可以开户缴纳了。

但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定就业意向后如何来维系呢,是否无法签订劳动合同就对双方缺乏保障呢?其实并非如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每年都会提供《就业协议》,供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确定用工意向使用。这份协议并非劳动合同,但充分保障了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因此建议小何要求该单位与自己签订《就业协议》(协议可以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索要),防止时间长了双方的意愿发生变故。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小何在明年7月离开学校后,应该与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不能以为《就业协议》就可以替代劳动合同,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篇2:未毕业不能签劳动合同

刘某于去年3月1日进入某公司从事保安工作,月工资约定为2100元,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去年3月5日,刘某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当即至医院住院治疗30天,出院后医嘱建议休息2个月,刘某回家休养。在休养期间,刘某所受之伤经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伤残10级。刘某在停工留薪期满后向公司提出因身体原因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并向公司主张各项工伤待遇以及入职次月起至劳动关系解除之日的二倍工资。对于刘某主张的各项工伤待遇,公司均已按规定支付,但关于二倍工资主张,公司认为未签订合同的原因并不是公司主观不愿意订立,而是刘某受伤医治出院后回老家休养,客观上无法订立合同,并且该期间属于停工留薪期,故不同意支付。刘某不服,提起仲裁申请。

仲裁委经审理认为,虽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刘某在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后仅几天就遭受工伤,尔后住院治疗,其在治疗期间虽然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刘某受伤后至劳动关系解除未能提供劳动,公司未再实际用工,此时不负有支付刘某二倍工资的义务。

最终,仲裁委驳回了张某的仲裁请求。

篇3:主张未签合同,当防五个误区

误区一、未续签劳动合同, 等同于未签订?

【案例】高先生于4年前应聘到某铁合金公司工作, 与公司签订的3年期劳动合同, 并于2013年3月1日到期。因该公司已决定于2013年7月份终止经营, 所以未与到期的几名职工续签劳动合同。高先生想知道, 如果到7月份公司终止经营, 并与他们解除合同, 高先生能否主张未续签劳动合同时间段的双倍工资补偿?

【点评】高先生的续签合同, 并非属于“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订”之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 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 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 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四条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 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 视为续订劳动合同。上述解释与规定明确了这样一种法律关系:即未续签劳动合同情形下, 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 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 “视为续订劳动合同”, 因此, 双方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不属于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 单位无支付双倍工资的义务。

误区二、只要单位未书面通知, 就应支付两倍工资?

【案例】吕先生于2012年4月份入职深圳某建筑开发公司, 担任工程部结构工程师一职。工作满一个月时, 公司人力资源部通知吕先生签订劳动合同。吕先生因对工资数额不太满意, 以种种理由推脱, 又过两个星期后, 公司人力部再次找吕先生谈话 (并进行了录音) , 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吕先生提出给3个月的试用时间, 到期在决定是否留用。然而, 3个月期满之时, 吕先生不辞而别, 另谋职业, 并于事后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请, 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却未能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点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21条第二款规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足一年, 用人单位有足够证据证明其与劳动者未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完全在劳动者, 且用人单位无过错的, 用人单位无须支付两倍工资。显然, 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原因完全在吕先生, 用人单位并无过错。那么, 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因劳动者原因所致, 单位虽未书面通知, 亦无须支付两倍工资。

误区三、劳动合同无效, 可主张支付双倍工资?

【案例】齐女士入职某饮料制品公司不久, 公司就提出了与齐女士签订劳动合同。齐女士等几名新来的员工怕签合同对其约束比较大等原因不愿签。公司也因惧怕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罚则”, 经与齐女士等人协商, 决定签订简单用工协议书。协议书约定了职工的工资、工时及工作纪律事项。4个月过后, 齐女士因自身原因辞职。结算工资时, 齐女士提出双方未签订正规劳动合同, 公司应支付双倍工资。公司则认为, 双方签订了协议书, 而协议书也是合同的一种。齐女士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咨询, 给出的回答是:该用工协议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必备要件, 应属无效协议 (合同) 。若合同无效, 用人单位应否需要向职工支付双倍工资?

【点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 或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其所签订劳动合同应属于无效情形。但劳动合同无效后,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处置规定是: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可见, 无效合同不同于未签订合同情形, 亦不同于事实劳动关系, 两者概念含意截然不同。在无效合同的情形下, 用人单位应当向付出劳动的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在事实劳动关系下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而在劳动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下, 用人单位没有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义务。

误区四、补签劳动合同后, 当然可主张双倍工资?

【案例】曹先生系某酒业集团公司技术员, 从2012年5月开始, 入职一年多时间里, 公司一直未与曹先生签订劳动合同, 曹先生也未主动要求签订。最近, 公司通知并要求曹先生在一周内补签一份从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的劳动合同。见曹有些犹豫, 公司明确告诉他说:“要想继续工作就必须补签”。曹先生不想辞去这份工作, 不得不接受公司的要求, 补签了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后, 曹先生因与主管发生矛盾后, 决定辞职, 并要求公司赔偿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遭到公司拒绝。公司的理由是, 双方已经补签了劳动合同, 而且在时间上从2012年5月起算。

【点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当下, 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双倍工资”罚则, 往往采取“倒签”形式补签劳动合同。而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敢怒不敢言, 不得不答应补签。既然在补签前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形, 即使补签, 也无法弥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事实, 法律对此不予认可。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关键是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 以证明该劳动合同是后来补签的, 否则, 空口无凭地主张双倍工资赔偿很难获得支持。

误区五、利用人事便利不签订, 要求双倍工资有法可依?

【案例】2012年11月, 张某应聘为某餐馆服务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 (代理经理) 。2013年4月, 公司任命他人为经理后, 引起张某不满, 张某提出辞职, 并以公司一直未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为由, 要求其支付期间的双倍工资。被公司拒绝后, 张某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也未能得到支持。

篇4:哪些劳动合同不能签?

一是口头合同。这类合同一般由朋友、亲戚、熟人介绍到用人单位,双方只有口头意向承诺,碍于情面或觉得麻烦,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文件,没有签字认可。一旦发生纠纷,空口无凭,无据可查。

二是简单合同。虽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过于简单,基本要素残缺,没有必要的细节约束。

三是“暗箱”合同或者称为“一边倒”合同。这类合同的内容往往明显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多数是用人单位事先根据自身利益拟定,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务工者义务,对务工者利益涉及很少,一笔带过,且不征求务工者意见。这类合同往往内容模糊,滥用所谓的解释权。

四是抵押合同。少数用人单位要求务工者把自己的一些证件、财产抵押之后才能上班。当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务工者时,就以种种理由不退还抵押财物。

五是双面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合法、规范的假合同,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应付检查,实际上并不执行。另一份不规范、不合法的真合同则双方持有,实际执行。

六是“卖身”合同。少数用人单位合同中要求务工者必须遵守所谓的“厂规厂纪”,并利用这些条款要求务工者加班加点,使强迫劳动成为合法,连吃饭、上厕所都严格规定时间,剥夺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休假权、人身自由,甚至任意打骂、体罚、拘禁劳动者。

篇5:劳动者如何举证未签劳动合同

课程培训对象:就业人员。

课程培训讲师:天津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委员会秘书长 尚斌律师

课程附件下载:或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提醒

目前有许多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遇到纠纷后,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使维权陷于被动,也无法得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双倍工资的索赔。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何举证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成了劳动者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如何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我们结合上百个相同案例经验,简单谈谈,给劳动者一些提醒。

(提问与互动)

第二部分:详细讲解

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

2、工资发放记录

3、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

5、考勤卡

6、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

7、代表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文件、以及授权书、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8、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9、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

10、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行证明

11、暂住证

12、录音

(具体案例与提问)

第三部分:总结

另外在以上方法都取不到证据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多年的经验,从上百个案件中操作中总结出一套如何有效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运作方案,将针对每个劳动者的具体案情,设计出具体的索赔维权方案。

为了达到索赔成功,只证明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还远远不够,还要证明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年限等等,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细心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在以上的证据具备的情况下,有的时候还不能说就一定会被仲裁委所采纳,还要结合对方提交的证据,利用证据规则,和诉讼技巧来达到自己的主张被法院或仲裁委所采纳。

(互动,具体案例讲解)

第四部分:分组讨论

第五部分:调研

第六:结束

尚斌律师团培训部 制

篇6:哪些劳动合同不能签

或者称为“一边倒”合同。这类合同的内容往往明显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多数是用人单位事先根据自身利益拟定,利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认为“你不干总有人干”的心态,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务工者义务,对务工者利益涉及很少,一笔带过,且不征求务工者意见。这类合同往往内容模糊,滥用所谓的解释权。

抵押合同

少数用人单位要求务工者把自己的一些证件、财产抵押之后才能上班,居然还在劳动合同中确定下来,当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务工者时,就以种种理由不退还抵押财物。尽管政府部门一直坚持查处此类合同,但一些用人单位还是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态,索要抵押金、风险金、保证金、培训费等,然后抓住务工者的一些“把柄”克扣牟利。

双面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合法、规范的假合同,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应付检查,实际上并不执行。另一份不规范、不合法的真合同则双方持有,实际执行。

口头合同

这类合同一般由朋友、亲戚、熟人介绍到用人单位,双方只有口头意向承诺,碍于情面或觉得麻烦,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文件,没有签字认可。一旦发生纠纷,空口无凭,无据可查,权益受到侵害也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吞”。

简单合同

虽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过于简单,基本要素残缺,没有必要的细节约束,如对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和违约等行为的追究条款。

卖身合同

少数用人单位合同中要求务工者必须遵守所谓的“厂规厂纪”,并利用这些条款要求务工者加班加点,使强迫劳动成为合法,甚至吃饭、上厕所都严格规定时间,剥夺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休假权、人身自由,甚至任意打骂、体罚、拘禁劳动者。

生死合同

个别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合同中要求务工者“出现伤病自理,如有意外企业概不负责”等。这类用人单位多出现在建筑、化工、采矿等高危行业。务工者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或不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一旦发生事故将面临巨大的费用压力。当然,即使签订了此类合同,只要是对方原因造成的工伤,务工者仍可向劳动保障及法律部门提出仲裁或诉讼。

注意事项

上一篇:省监理工程师模拟考试下一篇:快递企业业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