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读书笔记

2024-04-16

《毁灭》读书笔记(精选15篇)

篇1:《毁灭》读书笔记

《毁灭》读书笔记作文

《毁灭》是尸姐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我一直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中的一篇,13篇小说,我却独独对它情有独钟。

如它的题目一般就并非是一篇心灵鸡汤,而是一个比较倾向于黑暗性的作品。

故事中的“我”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想要毁掉一个人,她就是“我”们的班长。她漂亮、文静、善良,并且从来没有得罪过“我”,是学生们羡慕不已的对象,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乖女。这样一个美好的人,“我”为什么要毁掉她呢?呵呵,不为什么,只是觉得有趣而已。并且,很明显,“我”成功了。

这么一个人,大家一定觉得很变态吧?是的,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的确令人难以理解。没有任何理由的就要毁掉一个人,简直不可理喻!可是换一个角度想,没有什么事情是毫无理由就发生的,每件事都是有始有终,有因有果的。

在文章的最后几页有一段话:“我相信班长那时那刻脑袋里只有硕大的三个字——为什么?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我?为什么?不为什么喔,班长大人。讨厌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毁掉一个人也不需要理由,你真的只是比较倒霉而已。”这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听起来很病态对吧?从这里看得出主人的心里的确有些许黑暗、些许病态。可是为什么呢?文中作者提到过主人公的形象——“作为一个带着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乱糟糟,毫无存在感的吊车尾差身,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最后一排属于自己的位置,默默观察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头发乱糟糟”、“毫无存在感”、“吊车尾”,这一切似乎都在标志着:“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孤立她,远离她。这样的她身边注定是没有朋友的,她乐观不起来,因为心里找不到乐观的理由,于是只能被迫接受黑暗。

故事中的班长从头到尾都在扮演一个受害者,无缘无故的被人当做靶子,被攻击、被嘲笑,很可怜。可事实上,他们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在间接的促成这件事,或许就连班长本人也间接的.做了凶手。

作者曾写过:“我站在不远处注视着她,心里升起一丝怜悯,但也只有那么一丝而已。”这段话,说明主人公的人性还未泯灭。只可惜,世界从未怜悯过她,她自然也不会去怜悯世界。主人公还只是个高中生,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而已,究竟是什么把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儿变得如此冷漠?看过我前面写的那些内容,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作者其实想告诉我们的,很简单——多多关心身边的些不善交流的同学。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发生在不好的前提下的。

另外,那些被孤立的同学,自己也要注意。看看文中的主人公——“乱糟糟”、“毫无存在感”、“吊车尾”……全身上下好像无一个地方不在说:“我是一个不合群的人”。毕竟人类都是视觉动物,这样一个人真的很难让人对她产生好感,主动接近她,跟她做朋友。记住,只有你对别人报以微笑,别人才会回馈你以微笑。

篇2:《毁灭》读书笔记

《美丽与毁灭》讲述了美国爵士时代的浮华和之后的堕落,两个主人公安东尼和葛罗丽亚便是经历这一变迁的明显例子。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当安东尼终于和他追求的葛罗丽亚结婚后,两人不工作,白花钱,不停举行宴会。安东尼入伍后,他与多蒂发生了恋情。退伍后,两人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而他不断喝酒,而葛罗丽亚想买贵重的大衣。最后他们终于得到了安东尼祖父的遗产,随之而来的是安东尼的清醒和忏悔。

有一条贯穿全书的线索,那就是能否得到祖父的遗产。我认为书中的男女主人公有个最大的误区——有钱的生活才是美丽的,而没钱代表“毁灭”。

对我们来说,生活是挺轻松愉快的,因为我们不必担心什么,可是安东尼和葛罗丽亚为了过一流的生活并让朋友们认为他们好,便肆意挥霍。我认为他们不必这样,因为就算别人不赏识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且他们的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安东尼夫妇却鄙视工作,想要永葆青春、美丽,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所有人都工作,他们为什么就单单凭借长辈留给他们的钱财生活呢?他俩为了这点纸醉金迷。

书中,我最讨厌的人是安东尼,因为他到最后酗酒了,还把家里仅剩的几块钱拿去买酒,我认为他应该在这个时候醒悟过来,好好去做工作,说什么他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的,我们都望尘莫及呢。而葛罗丽亚则是个美丽但脾气不好的女孩,她经常挑起事端吵架,懒散度日,我认为这样的无用的人再好看也没用。

书中也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遗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电视上经常有因为死去的长辈没分或少分给自己遗产,便和家人上法庭,这是很不好的行为:家人为什么一定要分给你财产呢?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对遗嘱质疑或别的什么的,而是想白拿点钱,这就是安东尼夫妇所想的。

书中讽刺的对象还有安东尼和朋友理查德、莫瑞交谈时的装腔作势。他们三个聚在一起喝酒时,聊的都是些文化知识,可是他们懂得的很肤浅,而我们也不能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而参与到自己根本不懂的谈话中去,应该等真正理解了这件事再下手。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篇5:读书笔记圆明园的毁灭

五二班 高怡琪

圆明园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然而,在1860年,圆明园遭遇了“灭顶之灾”。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荒草丛中几根残柱和破石看后令人心酸。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野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的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古迹建造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但是,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们在北京城内肆无忌惮地烧杀掳掠,抢走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拿不走的就加以毁坏,最后竟残忍地放火烧毁了这月宫似的仙境,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两夜。强盗们就以这种最粗俗、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真是令人感到惋惜,圆明园的毁灭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黑暗一笔。

贪婪的侵略者让中国人明白了,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落后就会挨打!侵略者不仅烧毁了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而且毁坏了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明,掠夺了大量的中华瑰宝。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我们要呐喊:“还我圆明园,还我文明和瑰宝!”

时间曾定格于1949年10月1日,当雄伟的圆明园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让人耻辱的东亚病夫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掉了,我们的祖国开始实现重整河山的梦想。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我们的祖国开始走向繁荣,走向富强;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引来了全世界羡慕的目光;1997年,东方之珠香港回归了;1999年,澳门的炎黄子孙也唱着“七子之歌”回到了祖**亲的怀抱;2001年,我们的祖国申奥成功,并且从此加入了世贸组织;2003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这一切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国是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当然,我们也应该反思。由于我们当时的清朝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国家的落后,造成了清朝政府的加速没落。只有国家、民族强盛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受到他国的尊重。

篇6: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才对圆明园有了更深的了解。1860年10月6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闯入了圆明园。英法侵略者带着三四千士兵,把圆明园能拿走的东西全拿走了,不能拿走的,都用车拉走了,实在运不走的,要不就毁了,要不就烧了。读到这儿,我不禁感到十分气愤。心底仿佛有一头野兽在怒吼,在咆哮:那是我们的东西!快还给我们,你们这些强盗!要知道圆明园是中国多么大的财富呀!圆明园是一个集合西洋景观、云南风光、杭州西湖、苏州狮子林、武陵风光……多重风景的梦幻天堂。里面既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又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并且建筑物里都珍藏着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它就这样地毁于一旦了……

回首过去,我们是曾失败过,但是展望未来,我们仍会勇往直前,这就是中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几十年的漫漫征途,中华民族终于以新的姿态在世界面前屹立,向全球宣告:中华民族是打不到的!中国这头沉睡百年的雄狮正在慢慢苏醒。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中国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至21.087元,中国凭着拼搏进取的精神,使昔日的东亚病夫现在已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在近几十年的奋斗中,中国航天事业也在不断创新。从远程火箭发射成功,到神五升天,再到神六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的摸索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神七的发射成功,让我们炎黄子孙的千年梦想成为了现实。

中华民族还有坚不可摧的凝聚力!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5.12特大地震……一个个艰巨的磨难在众志成城的中华儿女面前低下了头。

不只这些,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随着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后,中华健儿奋勇争先。不仅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还以51枚金牌的好成绩名列前茅。

篇7: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里大,也很美丽。可是,在1860年却被火销毁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愤怒和惋惜,更多的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圆明园为什么会遭遇如此的灭顶之灾呢?这与清政府的软弱是脱不了关系的。当时,西方各国都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工业革命,走上了强国之路,盲目自大的清政府却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在面对列强的侵略的时候,清政府采取了妥协忍让的态度,使侵略者越来越嚣张,越来越得寸进尺。在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条约—《南京条约》后,又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圆明园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这样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做人做事都不应该逃避。我曾经就做过这样的事,当时我的同学找我打乒乓球比赛,我因为怕输而不去打,想逃避,我就对他说︰你去找别人跟你打吧!我没有时间。那个同学真诚的恳求我,我还是不想打,他只好叹了一口气,绝望的离开了。

篇8: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篇9: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0: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里面不仅建筑宏伟,这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顶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建成。在圆明园中,你能看见全中国的名胜。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搬运;是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在10月18日和19日,侵略者在园中放火,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就这样给毁灭了。现在圆明园只给我们留下几根残柱了。

听到这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愤怒、惋惜。最多在于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会毁了圆明园?为什么中国人不去阻止呢?因为中华不振!

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我要永远记住。

篇11: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英法联军把从圆明园抢夺的宝物拍卖到了各国。比如说:圆明园中十二神小喷水池中的牛头、猴头和虎头就在香港进行了拍卖,中国有关方面花了几千万元的高价才从拍卖会上买回了这三件国宝。这本来就是中国人民的东西 ,我们理当拿回来,可现在却用昂贵的价格买了回来。

在课文当中,也有一些句子让我有了一些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话让我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带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无尽损失,圆明园无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还有这句话“他们把院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分明就是疯狂野蛮的行为,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让别人拥有。

我不禁想到南京大屠杀,日本真是可恶到了极点,把三十多万中国人民杀害,他们的罪恶还不止这些,把宝贵的生命当作儿戏,比赛看谁一路过来杀的人多。把人活埋,把首级当作球来踢。他们这是不把中国人看在眼里,不把生命看在眼里。我们堂堂大国怎么能忍受这样的耻辱?这只能说明国家太弱,只能受别人的欺凌。

有些人还提议把圆明园重新修建,可他们有没有想过,就算是修建的再完美,也不是原来的那座“园林艺术的瑰宝”。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忘记历史。

篇12: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文章主要讲圆明园当时是多么辉煌,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被英法联军入侵,把园内的奇珍异宝统统掠走,还用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变成灰烬。

对于英法联军的所作所为,我感到非常愤怒。他们因为知道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就联合起来,侵略我们,把那些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拿不走的,竟然把它们砸碎,摧毁。他们做了坏事还不敢承认,为了摧毁证据,还把整个圆明园烧了三天三夜。而面临这一切,清政府却无能为力,他们只在意金钱、个人利益,他们无比的自私,没有一丝团结、贪生怕死……

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我就无比的愤怒。所以,我们不能像清政府那样,贪生怕死、自私,我们得无所畏惧,团结一致,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受一切诱惑,保卫好祖国,让祖国变强大,这样,才不会被侵略。

篇13: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我们高年级的同学都知道,写读书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圈圈画画做批注;二是摘摘记记做记录;三是编写提纲;四是写读后感。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读书笔记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支支招。

关于圈圈点点做批注和摘摘记记做记录这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用得比较多,我就不再累述了。下面重点讲讲编写提纲和读后感的写法。无论是编写提纲还是写读后感,我们都要先做好一个准备工作,那就是认真地阅读原文。阅读时注意做到如下几点:明确作品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这样,我们抓住了文章的要点和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中心思想,你的读书笔记才不会偏向。

一、编写提纲做笔记。把文章的要点写出来,力求抓住中心,概括出作品最基本的内容。写提纲笔记时要简明扼要,切记在提纲笔记中写进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写好提纲笔记不仅有助于记住故事的梗概,便于把这个故事再讲给别人听,而且对以后自己在写作中的资料运用、谋篇布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位同学读了《落花生》,就写出了如下提纲:

中心:

文章讲了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段落(按事情发展顺序):

1.写种花生、收花生;

2.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3.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赞扬花生品格,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写读后感做笔记。所谓读后感,又叫心得体会,就是我们在读完了一本书以后,针对其内容、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感想、感受、心得、收获、反省、思考、议论、评价等等。

读后感写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书读得怎么样。在读好原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展开,写出书中有关内容启发而产生的思考和联想、领悟到的道理和思想,也可以是由读书所产生的决心和理想。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抓文章内容,联想发挥。联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当你读到某些内容时,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进而会去思考,去借题发挥,去展开讨论,然后说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原文的精神去联想,不要跑题。如一个同学读了《钓鱼的启示》,联想到自己有一次跟着哥哥去钓鱼,学到了钓鱼技术,懂得了只有勤学好问才有收获。这就是根据内容产生联想而写下的读后感。

2.围绕中心,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思想,联系个人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与原文保持思想的一致性。考虑如何解决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上、思想上等方面的问题。但要注意忌说空话、大话、套话。又如另一个同学读了《钓鱼的启示》,回想自己小时候向小朋友讨零食吃,被父亲发现。尽管那天是自己的生日,但父亲仍然严厉地训斥:“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向别人伸手。因为手伸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就丑了!”从而揭示从小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使他健康成长。这就是围绕中心而联系自己写下的读后感。

3.注意分清主次,突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是读后感,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复述故事,一定要“感”比读多。写自己的感受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自己确有收获的、体验较深的几点来写。

篇14:怎样写读书笔记

嘿,这本书真不错!图文并茂,还加了注解。我大体上可以读懂,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读书笔记。于是,我和表哥便相约去向爷爷请教。

爷爷说:“笔记,笔记,就是拿笔记下来而已。至于记什么,怎么记,全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学校让你们诵读《弟子规》,是为了什么呢?”

“这还用说?当然是要让我们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行为规范。”小羽说。

“更主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我补充说。

“由此看来,你们的读书笔记应该以写读后感为主。写读后感也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先摘抄《弟子规》上的有关语句,然后就此发表看法。也可以像记日记那样,按日期来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要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说着爷爷便翻箱倒柜地找出两本很漂亮的小本子,“不过礼物不是白送的,得先在上面写一篇读书笔记给我看。”

我俩就像从首长那里接过枪一样,毕恭毕敬地向爷爷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接过小本子:“坚决完成任务!”

到了第二个星期天,我和表哥又来到爷爷家,向爷爷交了上次布置的作业。

2012年10月6日 多云转晴

今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了这么一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艰难地爬上了车,站在一个坐着的年轻人的旁边。车上的乘客都把目光射向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这才很不情愿地把座位让给了老爷爷。

年轻人边让座边嘟嘟囔囔地说:“这是啥道理?花钱的站着,不花钱的反而坐着。”(按照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是免费的。)

我听了这话,就感到很不舒服。《弟子规》上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良好的社会风尚。你现在年轻,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也有年老的一天呀。所以我建议大人们也应该读读《弟子规》。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读到这几句,我不禁会心地笑了。这几句话太有针对性了,好像是对我说的,因为我叫门的时候就是这么回答主人的。

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合适的。“是谁在叫门?”“我!”十分熟悉的人或许能听得出来,否则,主人便不知道你究竟是谁。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养成“人问谁,对以名”的良好习惯。

爷爷很感兴趣地看了我们俩的小本子。我的读书笔记是用日记的形式写的:

表哥的读书笔记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形式:

篇15:圆明圆的毁灭读书笔记500字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怒火中烧。天哪,圆明园那么壮观,那么辉煌,它里面只要放着一样物品,那么一定会吸引许多人来看,如果数量与被焚烧之前一样多,那么全部的国人都会为祖国有那么好的风水宝地、世界的博物馆、艺术馆感到自豪。不仅仅是里面的文物,更是整个圆明园都成了珍宝。它的辉煌,可见一斑。

现在呢,原来文物发出的光芒早已成烈火的红光了。放火的正是那两个臭名昭著的强盗:英国和法国。就是他们,无礼地闯进了中国的领土;就是他们,掠走了圆明园的辉煌;就是他们,将中国的璀璨毁于一旦。他们贪婪地拿走了历史宝物,又每人一把火,将圆明园夷为平地。我要向他们问个为什么:你们还配当人?这群猪狗不如的家伙!这世界怎么啦?

同时,我也要反过头来质问大清的统治者:为什么你们就不如人家?为什么你们的武器那么差劲?这次战争,清政府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占领了北京,可当时的统治者浸地享乐之中,丝毫不顾及国家、百姓的安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圆明园,不仅毁在侵略者的手里,更毁在你们懦弱的想法里!据传,当时圆明园的地下室里有侵略者送给清政府的先进武器,可你们根本不懂得如何使用!

侵略者,我憎恨你们,你们夺走了中国的财产;统治者,我瞧不起你们,你们为什么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名话?

上一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记录下一篇:小学老师怎样写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