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2024-05-16

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共8篇)

篇1: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自我盘点

1.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喜欢听音乐、逛街购物,散步,看书等;

我最欣赏的人:李开复,比尔盖茨,耐基,拿破仑,麦克阿瑟。

2.优势与优点

学习成绩优秀,担任学习委员,班级群众基础好。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乐于助人,做事锲而不舍,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

3.劣势与缺点

经济状况较为一般,身体偏瘦,体质较弱。性格偏内向,交际能力较差,过于执着偏固执,胆小,思想上属保守派,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积极主动性不够,做事爱拖拉机,惰性较大,学习方面坚持性不够,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4.生活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成功竞选成为学习委员,通过湖南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高考考的不顺利,没有取得过一等奖学金。普通话不标准,和陌生人交谈时总有些紧张。

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和网络,多看些交际礼仪和增强自信的书籍,不断锻炼自己的胆量,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阅读一些励志性的书籍,增强学习的毅力,向努力学习的同学取经,借鉴其学习方法,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多的社团,既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参加社会实践。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与弥补体质过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争取条件,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增强自身的社会工作阅历,为以后实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师,电子商务师,网站设计师。

6.职业取向分析

我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主要是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

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开发、移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是单片机技术,eda技术,dsp技术和嵌入式系统这四样中,专攻单片机技术,其次eda技术。

短期目标规划

大二目标:

1.(1)学习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专业知识(2)学习网页设计,以及商业网站开发。(3)通过全国英语六级考试。

2.注意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

3.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在课余时间后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专业类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大三、大四的规划

1.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争取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2.必修单片机,pcb电路板设计,选修cpld,dsp,高频电路,外壳设计等。

3.学习写好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尝试和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开始毕业前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4.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为自己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努力。

结语

将计划定好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这一点时刻都不能被忘记。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只会是一场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爱拼才会赢!

篇2: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在大学已经上了一年半了,其实在这一年半里对本专业不是很了解,但上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我对本专业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以下是我这次对本专业收集到的信息:

基本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学制:四年

英文名称: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相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

业务简介: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操作系统(linux)、微机原理等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与工程应用。专业背景与市场预测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

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 :

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电工证、电子CAD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较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就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企业需求: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从业方向:

对本专业软件硬件都学习,但偏于硬件多些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FPGA、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信号处理方向: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

(5)射频、微波电路设计方向: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总的来说我们专业第一可以做做研发,可以做硬件方面,例如电源设计以及电路设计布线等等;可以偏软件方面,例如可编程逻辑以及单片机和嵌入式等汇编方面的,很多大学生出校门首选是做技术,生怕所学浪费,也感觉做技术有前途,但是做技术是不是要做一辈子谁也说不好

第二做技术支持,这项工作除了涉及一定技术以外主要还需要学会怎么与人打交道,要看你性格适不适合,当然即使这方面不是很强也可以渐渐练习.第三做品质管理以及质量检测等等,这项工作相比前两者可能不会那么辛苦,生活比较稳定

其他还有就是进一些电子厂做一些生产管理什么的,还有销售,因为电子专业具有工科相关专业背景,比学管理和销售的有一定的优势

还有集成电路设计、电源设计等等很多方向。就业面很宽

考研方向:

对于考研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我找出以下几个方面: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本专业考验方向广泛,研究生所能学的知识也比较多比较深,而且以后出去就业工资高工作好找。总之考研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的途径之一

篇3: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 而主要是职业 ( 技术) 专业, 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职业 ( 技术) 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它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因此,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高职院校主体的一种视角。

二、已有研究实践基础及尚存的问题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也是蚌埠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蚌埠市电子信息产业中,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在蚌埠市打造1, 000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和学院参与的省市四方共建的良好背景下,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特色专业项目建设, 探索并总结一套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突显“市场导向、工学交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与蚌埠日月科技、厦门永红科技集团 ( 蚌埠分公司) 、上海广达集团、安徽动力源科技等多家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的合作, 并与他们签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2010 年至今, 与上海苏宁电器、安徽康佳电子、安徽国晶电子、美的集团合肥冰箱事业部等企业合作, 进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索, 并将企业的优质培训课程引入教学。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要在工学交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衔接与融合的研究,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以下简称电子信息类教指委) 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Ⅰ》中提出的“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 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及开发方法进行开发[3], 如图1 所示。

四、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重中之重, 该体系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和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实质提高, 不再像以往追求的学科架构的系统化和知识的深、广、全。在蚌埠市打造1, 000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和学院参与的省市四方共建的良好背景下,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校内外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 共同开展行业产业调研、研讨和分析, 明确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 探索并总结一套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突显“市场导向、工学交替”, 课程体系构建框图如图2。

五、课程体系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融合和评估

( 一) 课程体系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高等职业院校应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的及时信息, 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及时调整, 主动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有侧重地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设置, 一是需要准确把握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是要了解电子信息类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 三是要审视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 使得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 二) 课程体系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

1. 面向行业构建课程体系。一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新动态对应设置课程。二是课程内容贴近产业发展实践。三是产业部门 ( 企业) 直接参与学校课程设置。

2. 依托产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充实实验内容。二是改进实验方法。

3. 依托产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 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实现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 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支持。采取激励措施, 促进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聘请业界资深专业人士入校园, 在教学、课程建设、实验 ( 训) 室的建设及技术提升方面, 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帮助专业教师提升实操水平。

( 三) 开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吻合度的专业评估。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吻合的专业评估, 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师资队伍组成。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设置。科学分析产业和市场需求, 掌握产业变化动态; 明确职业定向。二是师资队伍满足“双师型”教师占比。专业带头人需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 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强, 曾经有主持或参与产学研项目的经历, 此外, 还要有数量稳定的一批来自产业界兼职教师队伍。

2. 专业教学状况。一是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 要以产业界岗位能力为依据, 要能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二是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 思路设计要清晰要有大局观, 重点要明确, 要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环节中。三是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结合要充分体现在不同形式的共建中, 如专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新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 全面实现深度融合。

3. 专业教学质量。学生岗位技术能力合格率达标, 使得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用于岗位生产环节中的理论和实操技术; 加强学生后期的跟踪服务, 不断提升学生毕业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 积极主动与产业界开展不同形式的对接活动。

六、课程体系的特色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 特色人才的培养最终要经由课程而落实,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区域经济, 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实施能力本位的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师资队伍一级教学管理等都必须服务于课程的实施, 打破基本上是基于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课程体系模式, 以“培养职业竞争力”为导向整合课程, 构建课程群; 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并从“职业适应力导向”向“职业竞争力导向”的转变。同时推行“双证书”制度, 鼓励“一书多证”。其中包含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中级维修电工和中级无线电装接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参考文献

[1]高林.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2]伊蕊.德国职业教育电子技术类职业培训框架学习计划

篇4: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基金项目:2012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1225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201347)。

摘要:在普通高校进行职业教育的趋势下,地方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状况,科学的定位培养人才目标。本文通过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方院校;职业教育;电子信息;

中国分类号:G71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传统的制造大国逐步走向制造强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及智力密集型转变。经济阶段论决定教育结构要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适应。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也暴露出现阶段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报道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700万人,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1%,与之对比的是企业春节后常遭遇的“招工难“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技能不匹配,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并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也表明中国的本科教育虽然数量上不断增加,但是严重缺失企业的实际需求。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透露: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中国在高等教育这块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地方高校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指引道路。

二、地方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定位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可大致分为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三大类。研究型大学包含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为主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1]。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特点是:技术和技能比较扎实,能够熟练地进行技术和技能的操作,比较容易达到岗位的要求。普通本科大学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地方院校约占普通本科大学的85%,是完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主要力量。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着力于构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科学校,属于省、市共建而又有一定自主性的学校。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水平、办学经费、科研能力、生源层次等不如研究型大学,但比高职高专略强。

如果地方院校发展按照过去模式继续下去,一味朝研究型大学靠拢,在师资水平、办学经费、科研教育能力、学生综合能力明显不如的前提下,培养研究性人才,继续申办硕士、博士点,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从而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2]。高职高专侧重于“操作工、熟练工、插件工”的水平层次,虽然学生实现了顺利就业,一次性就业率比例高,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明显不足,职业适应能力不强。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则是位于两者之间,培养出既有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以便学生职业后续发展,同时又有较高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专业属于宽口径学科,对电子、信息、通讯领域的知识都有涉及,与理工科交叉的偏通讯硬件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电子信息处理有关的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从事于数控设备或仪表、家电控制系统、智能玩具、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环境监控等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检测、生产管理、智能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应紧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度适应当前产业技术的变更。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下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是指电子技术和信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

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

为实现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适应能力,从专业基础上细分为应用电子和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同时在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和考核方式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教育特色。

(一)专业改革

专业方向及專业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专业负责人及授课教师走访企业和对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本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方向的设定和课程设置除了本院系负责人、授课教师参与之外,同时邀请企业大力参与,要把企业和市场,特别是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作为设置专业的重要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走出去,而不是简单模仿研究性大学的专业方案,若相同专业不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必然失去地区院校的专业特色。只有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称得上是适销对路的好专业。

专业课程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适度减少学科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方向课在整个专业学时中所占的比例。电子信息专业可分为应用电子及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应用电子专业方向课应以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和传感器技术为主要方向,信息处理专业方向课以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为主要方向。根据每年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的课程及学时以便适应市场需求。

(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包含课程交叉学科知识和根据社会最新科研成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两部分。授课教师在课程内容上要注意不同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问题,以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笔者在教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A转换内容时,需要编程实现正弦波的程序。一般实现正弦波都是采用调用数组的方式来完成。我提醒学生,表格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不是现有程序的100个数据,而是200个或500个,该如何产生数组。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在《电信常用软件》课程中的Matlab软件产生的数组,然后结合单片机来实现该程序。进而引导学生通过Matlab来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然后交给单片机处理或执行。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要突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对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更新。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微调,使得学生可以及时接触到一些行业内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endprint

(三)师资建设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与教师的高素质密切相关的。地方高校教师如何在实践能力这块弥补过去的不足。目前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在短期时间内如何完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从用人企业或公司聘请相关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来校任教,为学生讲解生产流程、技术细节和注意事项等进行综合实训,解决教师“不能教的问题”。其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2~3年的实践训练,解决教师实践能力欠缺,避免现阶段技术发展与课本知识严重脱节的问题[3]。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含实验部分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对于实验教学方面,保留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从而达到既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又可以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生产实习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具有实际操作作用的顶岗实训、实习,为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创造条件。毕业设计的选题中大比例采用与实际企业密切相关的课题,重点解决生产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既提高理论联系设计的能力,又能使解决问题,使企业满意,对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学生创新

应用型人才不仅在实践能力加强,以便学生就业后快速适应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免后续动力不足。在学生大一期间,通过各种方式的大力宣传及教师和学生的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参与度。采用团队方式,以项目为引导,挑选出合适的学生,同时根据学生对硬软件的兴趣分类,列入候选名单。大二期间,通过参与高年级学生的项目或教师项目的形式来进一步提高知识面。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其自我学习能力及自律性比较好,教师只要挑选合适的项目,适当引导,适时监督进程,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院系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创新资源信息中心,包含对过去比赛或项目中采用的硬件设计模块、软件编程程序、软件编程规范等。方便学生查询各种项目设计方法和过程,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可以参加学科竞赛包含:国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赛,还有企业及相关协会举办的区域比赛等。通过竞赛,不仅能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还能督促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要改变以往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逐步建立以应用能力评价为主体的,包含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的综合质量监控体系[5]。例如笔者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综合成绩包含笔试成绩、实验成绩、日常考勤和大作业四个部分,通过不同部分的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全面能力。同时可考虑适时引进职业证书。职业证书作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反映。例如学生在学习完单片机课程后,可参加单片机工程师资格认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学校可通过一定方式引导,采用抵扣素质拓展学分或其他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加。

四、存在困难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些困难,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一定偏见。大学生今后工作相当于直接面向一线,做一名“蓝领”工人。虽然解决就業问题,但心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可需要一定过渡时间[2]。教学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对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院校由于所处位置的限制,缺乏所需企业的有利支持,实践能力提高所需的成本太过昂贵。

参考书籍:

[1]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2]陈松,基于创新基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J].计算机教育,2014,1:68-71

[3]张秦伟,王辉,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61-64

[4]章越松 梁涌,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 报,2009,10:1-7

[5]赵岩,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3,4:13-15

作者简介:张涛(1975-),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处理及教学;

篇5: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

数线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篇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2

一、自我评估....................................2

二、环境评估....................................2

三、专业评估....................................3

四、职业目标....................................3

五、实施步骤....................................4

六、评估反馈....................................5

七、结束语.................................5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驻足观望,中国IT行业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于是,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我始终相信:事在人为,只要有恒心,能吃苦,掌握方法,就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不甘做个平庸 的人,我一定要超越,我相信,我能行!

一、自我评估

现在已经进入了大三,看到前辈们坎坷的求职经历,我知道未来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我需要对自身有一次认真地分析。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性格:活泼开朗,乐观向上,有激情,有活力。

2.爱好:唱歌,读书,运动。

3.优点:有激情,有冲劲;做事认真、负责;冷静;有创新精神。

4.缺点:有时候会沉默。

二、环境评估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目前社会对于通信类人才需要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我国的通信技术还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能力的高水平毕业生一定会得到企业的青睐。所以说在校加强通信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会在就业时有一定的专业优势。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高,首先是产品的质量好,服务到位。所以在电器销售行业,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当今没有多少企业是在真正的做“服务”,从营销观念的角度出发,连市场营销的观念没有达到,当今电器产品营销服务人才的机会很多。(电子产品检测与营销)当今的消费者有关电子的消费知识在增长,挑选的余地也很大,仅仅能说会道、热情周到的服务已远远不能如早期一样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应该如何进行市场的开拓,培养重视的客户?所以,将专业知识与营销技巧结合,成为我的选择。

三、专业评估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我们的社会很广的范围,像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进行更先进的技术和新产品的维护和开发。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以及结合计算机的实验。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自己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的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对整体进行了解,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的设计。

其次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四、职业目标

注重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能力;具有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管理

能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具有阅读英语资料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我对动手操作和经营管理都很感兴趣。我有雄心抱负,精力旺盛,对经济、管理、商业之类的活动跃跃欲试,喜欢领导和指挥大家的合作,但又主要侧重技术表现,将来适合在生产、制造或专业产品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管理的工作,你一定会依原订规范全力以赴,追求预定的成果。

毕业后我梦想就是拥有一家中小型技术生产方面的公司,一边亲力亲为地处理各种技术事务,一边以自己的理念去经营和管理它。

我的短期目标是:

1.进行电子产业的社会实践

2.通过英语六级

3.拿到计算机三级证书

4.学会使DXP单片机、ARM、FPGA

5.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我的中期目标是:

1.虚心学习、坚持不懈。

2.拓展并维持积累的客户。

3.带领团队开拓市场并不断创新。

我的长期目标是:

1.运用我所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建立自己的事业,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并使它由国内走向国外,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2.把企业做大做强,跻身于世界前列。

五、实施步骤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原理;

8、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9、掌握电子电器类维修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10、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按高度文件调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11、具有电子工程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基本能力。

六、评估反馈

由于计划永远比不上变化,所以没有永远不变得计划,要是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需要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修正职业目标,实施措施,提提出备选方案。所以我决定:

1.假如我一直不能成为商业、管理中的技术支持性环节,以技术为主导的推广活动中优秀人员,我将选择我所喜欢的另一个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2.假如我表现出色,取得良好业绩且为企业创造了丰厚利润却得不到提拔,我将在自荐无果的情况下选择新的单位。

3.假如事业与家庭出现冲突且不得不做出唯一选择时,我将先选择家庭后选择事业。

4.无论面对什么,我都会尽全力去做到最好。

七、结束语

篇7: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一)自我分析:

1)优点:喜欢挑战和让自己兴奋的事情,聪慧,许多事情都比较拿手,致力于自己才干和能力的增长;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绝大多数是事业型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关注事物的意义和发展的可能性。通常把灵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多才多艺,适应性强且知识渊博,很善于处理挑战性的问题。

善于快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喜欢从新的角度和独到的方式思考问题,对问题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机警而坦率,有杰出的分析能力,并且是优秀的策略家。不喜欢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习惯便捷的问题解决方法。

喜欢自由的生活并善于发现其中的乐趣和变化;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大部分规定和规律都是有弹性,可伸缩的,通常会超出被认可和期望的限度。

善于理解,而非判断他人。乐观,善于鼓舞他人,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人。

2)可能的盲点: 总是充满热情的寻找新鲜事物,但行事缺少稳定的计划和流程,经常依靠临场发挥,可能因为忽视必要的准备工作,而草率地身陷其中。注意力容易游移,对目标的韧性和坚持性不够,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不能贯彻始终。一旦主要问题被解决了,就会转移到下一个目标,而不能坚持将一件事完完整整地结束。

非常注重创造力和革新,容易忽略简单、常规的方法和一些重要的细节,不愿遵守规则和计划。建议多关注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

通常同时展开多项任务与活动,不愿丢掉任何一种可能性,致力于寻找新的变化,可能使别人的计划和时间安排受到影响。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行动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这有助使自己变得更可靠。

有天生的直觉和预知能力,会误认为知道了别人的想法。应当认真倾听他人,避免表现的不耐烦。

(2).职业兴趣探索报告:职业兴趣前三项是企业型(8.0)、艺术型(8.0)、社会型(6.1)。

1)有明显的艺术趣味,喜欢和人打交道,对经营性活动很感兴趣,乐于施展自己的口才,喜欢去影响别人,喜欢创造性活动,性格外向、冒险、抱负心强。

2)在工作中,有热情,喜欢在工作自由展开想象,做事倾向于追求完美,但也追求新意;胆大,爱冒险,希望有独立主见;对过程和目的都有兴趣,但对教条的制度并不感兴趣,喜欢随机应变,往往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个人的策略,具

有强烈的内心感受性和言语表达能力;喜欢出入公共社交场所,喜欢说服和劝导他人的活动。

3)适应的工作环境:有创造性、要求人际交往、有自由度而不过分约束的环境,能发挥个人智慧和支配性。

(3)学习风格探索报告:行动型(9.2,非常强烈的偏好)

1)能从新体验、新问题、新机遇中学习,在以下活动中学习效果最佳:全神贯注于短时间、当时当地的活动,诸如商业游戏、竞赛型的团队任务等练习;能引人注目,如主持会议,主导讨论或进行陈述;思维活跃,适合尝试一下。2)在以下活动中学习效果最差:听讲座,阅读,分析及解释杂乱的数据等。

(4)技能报告(最擅长的五项技能):人员管理 积极倾听 监测 时间管理 口头表达

(5)职业价值观:崇尚独立,注重关系

1)期望在工作中能够独立工作、独立决策,而且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创新,发挥自己的责任感、自主性。而且能够以自我监督的形式使自己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

2)期望工作的内容是能够给予别人帮助,并希望在这样的职位上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大家都有积极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服务意识。

自我分析小结:一个人应该学会取长补短。精力旺盛、热情、性情平和、乐于助人、忠诚、责任心强、富于创新精神、工作和生活井然有序是我的优点;可也存在着有时过于理想话,据个人价值观进行判断,容易做出草率的决定和对于批评比较脆弱的缺点。我会不断的去完善自己

(二)职业分析: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给出了很多建议,结合相关书籍、老师和这次测评报告,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成为了职业定位考。1.家庭环境分析: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这三口之家,爷爷和奶奶不和我们一起住。父亲是一名油漆工人,月收入2000;母亲是一个小型机械厂的普通工人,月收入1000。家里并不富裕,父母一直给我以关爱和生活上的支持与鼓励!爸妈对我的期望就是将来能够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飞翔!

2、学校环境分析:1)学校:我现在就读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学院设有汽车工程系、公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和体育部等“七系一部”。学院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省优秀鉴定所。多年来为交通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培养了两万多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05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将在江苏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专业:我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该专业的目

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设备的维护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研发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社会环境分析: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目前社会对于通信类人才需要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我国的通信技术还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能力的高水平毕业生一定会得到企业的青睐。所以说在校加强通信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会在就业时有一定的专业优势。

(四)职业环境分析:(1)行业分析(IT):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高,首先是产品的质量好,服务到位。所以在电器销售行业,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当今没有多少企业是在真正的做“服务”,从营销观念的角度出发,连市场营销的观念没有达到,当今电器产品营销服务人才的机会很多。2)职业分析(电子产品检测与营销)当今的消费者有关电子的消费知识在增长,挑选的余地也很大,仅仅能说会道、热情周到的服务已远远不能如早期一样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应该如何进行市场的开拓,培养重视的客户?所以,将专业知识与营销技巧结合,成为我的选择。3)地域分析(南京)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丘陵地区,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交通通信中心。南京下辖十一区、二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全市人口6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3万人,城市化水平71%。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470年历史,先后有十个朝代和政权在此建都。虎踞龙盘,人文荟萃。是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历史古都,是中国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南京珠江路科技街位于中心城区玄武区内,以珠江路为主线,西起中山路,东接黄埔路,并向南、北延伸,是南京市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周边高校、科技院所云集,有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科院南京分院、熊猫集团等,科技优势十分明显。珠江路科技街以经营电子电脑、系统网络、软件开发和通信产品著称。联想、方正、IBM、INTEL、COMPAQ、NEC、东芝等国内外著名的电脑厂商纷纷加盟珠江路。目前沿街两侧聚集电脑公司近千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电脑公司13家,16个电脑市场,5个通讯产品市场,经营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珠江路科技街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脑产品集散地。全街电脑公司职工约为7400人,大专以上学历达90%,其中35岁以下约占70%。享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的美誉。1999年8月,珠江路科技街正式成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组成部分,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样的优惠政策

(五)职业定位个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篇8: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规划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无锡。这里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源地, 也是当前发展最快、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较大、产业系统最完整的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之一, 云集了SK海力士半导体、海太半导体、华润微电子、江阴长电等一百六十多家著名的微电子制造、设计、封装及测试企业。微电子产业成为无锡传统的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

我院的微电子技术专业是学院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 伴随着我国微电子产业的成长与壮大。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 依托无锡发达的微电子产业, 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为我国微电子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IC人才储备基地, 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 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搭建职教集团平台, 促进政行企校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办学体制, 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 (企业) 共建高等职业学校, 探索行业 (企业) 与高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 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 由无锡市政府发起, 我院牵头组建了由无锡市信电局、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微电子企业及大中专院校共三十多家单位组成的微电子职业教育集团。本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主体”的原则, 紧紧围绕无锡微电子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无锡微电子产业发展的能力, 也为提升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依托微电子职教集团为平台, 深化“订单培养, 厂校互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 加大订单培养力度, 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依托职教集团平台, 利用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 专业先后与集团成员SK海力士半导体、华润上华半导体等多家微电子企业开展冠名办班、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证明, 这种“校企联手, 量身定制”的订单培养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贴近企业需求, 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满足企业要求 (见表1) 。

以SK海力士微电班为例, 订单培养的主要工作包括:校企共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岗位需求, 在课程体系中加入韩语课程和装备类的课程;校企共同建设核心课程, 开发教学资源;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专业教师分批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 提高教学队伍的“双师”素质;通过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 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实现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过企业奖学金的发放和企业文化的宣讲, 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及早融合, 大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冠名班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班39名学生, 最终有26名被企业录用。与海力士的校企合作案例被评为2012年无锡市校企合作示范案例。

(二) 积极探索“厂校互嵌”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积极推进“厂中校”、“校中厂”的建设。专业和无锡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校中厂”。企业工程师带着企业真实的项目进入“校中厂”, 学生在工程师的指导下, 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 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训练, 并通过联网, 与企业本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大型设计项目。通过学生早进课题, 早进团队, 早进项目, 在工程实践中培养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企业也从中择优挑选学生直接就业。

专业还与环洲微电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 学生在“厂中校”中完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轮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商定轮岗实习的教学计划。企业负责为学生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实习内容和工作任务, 并指定师傅指导实习, 定期安排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专题讲座,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学生经过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实枪的训练, 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同时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实习结束后, 企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订单培养, 厂校互嵌”这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培养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企业挖掘和筛选到了优秀员工, 学生训练了职业技能, 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达到了三方共赢的合作目标。

顺应产业链发展, 构建“以岗定课, 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根据微电子产业链的发展, 确定了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论证, 分析了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将半导体芯片制造工、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员的技能培训与考证嵌入课程教学, 使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提高就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见图1) 。

校企合作,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和难点。我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 与集团内多家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共建核心课程, 开发教学资源。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为例, 我校和SK海力士半导体公司共建。该课程主要介绍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工艺原理、工艺操作过程及工艺参数和工艺质量监测, 是微电子技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对企业工作岗位设置、各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的分析, 对课程的体系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 确立了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理念。其中核心模块的五大项目完全针对企业的五大工艺岗位, 突出与企业岗位对接。同时, 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将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 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岗位实践相吻合 (见图2) 。该课程2009年通过院精品课程的验收, 2011年成为无锡市精品课程。专业核心建设成果如表2所示。

校企合作, 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2007年, 本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学院配套的近700万资金, 与企业合作, 建设了包含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芯片制造中心、组装中心、测试中心的实训基地, 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生产等功能于一体。基地建设了100级的超净车间, 配置了所需的动力设施、超净水设施及废气处理设施, 购置了生产型设备和原材料, 具备了生产性实训的条件 (见图3) 。

基地建成后, 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半导体专业实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利用真实的硅片进行氧化、光刻、封装、测试及版图设计的实训, 实训结束后进行专业职业资格考证。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心, 结合伊施德科技有限公司的薄膜传感器产品的生产进行光刻、薄膜制备工艺的生产与实训。

依托职教集团, 打造“双师”团队, 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

学院建立了“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 除校内专业带头人外, 微电子技术专业聘请了集团内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 把握专业建设方向, 指导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专业也通过引进、企业工程实践、职业技能考证、横向课题开发、技术服务等途径, 切实加强骨干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素养。近年来, 我们从企业引进4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有13名教师先后到职教集团内的企业进行工程实践, 有3名教师获评高级工程师, 有9名教师分别取得半导体芯片制造高级工证书或国家高级考评员证书。专业教师也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先后聘请职教集团成员如SK海力士半导体、无锡强芯半导体、无锡派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用企业的真实项目和真实案例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电子教学团队获学院首批优秀教学团队。

多年来, 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依托无锡市强大的微电子产业和市政府对该产业的大力扶持, 组建微电子职教集团, 推动政行企校四方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培养了大批适应产业需求、有发展后劲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微电子企业的骨干或领军人物。微电子技术专业也成为我院品牌特色专业, 无锡市示范专业, 江苏省示范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江苏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我们将继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发展道路, 着力提升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水平, 为无锡及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 (一) [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5-10.

[2]董艳艳, 任利华, 郭三华.职教集团化条件下专业群建设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7) :167-168.

上一篇:领导必备的四种境界下一篇:二年级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