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

2024-04-19

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精选9篇)

篇1: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

“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校?@货,又称校园网货,是指一些网络货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货款业务。校园货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近年来,由校园网贷引发的行业乱象持续发酵,特别是“裸条”事件爆发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针对不良校园网贷,社会、高校和家庭应紧密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让大学生对“校园货”能够有一个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注意相关风险防范,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真正预防和消除不良网货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校园贷 风险防范 教育引导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己经成为当今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中的借贷业务,因为方便、快捷、借贷门槛低等优点,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出现了各种P2P网络贷款平台。其中“校园贷”是近两年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贷款平台,自从“校园贷”诞生以来便不断爆出各种恶性事件,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和家庭力量,集思广益,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校园贷”其实早在2005年前后就己经诞生,但是受限于国家银监会对贷款人年龄、收入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发展。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P2P网络贷款平台打着“零利息、低门槛、快速放款”等诱导性旗号逐渐向校园渗透。目前市场上的“校园贷”可以分为4类,分别为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购、趣分期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凭条,如名校贷、投投贷等;提供信贷的中介平台。其中分期购物平台和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以强大的征信体系作为支撑,规模大,利率低,信赖度高,市场占有率也最高;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凭条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可靠性和保障度高;而提供信贷的各中介平台,是产生校园贷危机的根源,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些中介平台打着各种虚假的旗号,通过各种名义收取客户手续费,甚至采用性质非常恶劣的手段进行要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校园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不法分子基于“校园贷”模式,借助分期购物等名义规避市场的监管,采用多种形式诱骗大学生贷款,谋取暴利;二是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承受“校园贷”带来的巨大债务问题以及债主的恶劣催收行为,引发多起恶性事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媒体的热议。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兴起,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网贷形式各种各样,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没有针对市场的特点及时作出调整,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局面,出现监管漏洞;二是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他们一直处在简单纯洁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家庭父母的呵护,并没有真正步入社会,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也没有自律自控能力,很多人都是出于虚荣心理,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才选择了“校园贷”;三是学校没有进行足够的教育引导,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管理,更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尤其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兴事物,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辨识度低,学校应给予充分的教育引导。正是因为学校教育引导的缺失,给“校园贷”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校园贷”中存在的风险

“校园贷”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被泄露,个人征信容易受影响和容易被“校园贷”的协议条款所蒙蔽。很多网络借贷平台不正规,导致大学生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对征信体系理解不够深入,在“校园贷”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导致个人征信信息很容易受到影响,信用等级下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记入失信黑名单,给未来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贷款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于贷款的成本、利息、违约金、服务费、滞纳金等相关内容不够了解,对贷款合同重视度不够,很容易被合同中的一些协议所蒙蔽,掉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之中。

四、防范不良校园网贷的建议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己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校园贷”的监管。2016年8月我国银监会明确提出“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整改方针对“校园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有些平台己经迫于政府压力,选择退出。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完善整治体系,同时联合教育部以及各高校,建立健全“校园贷’旧常监测机制,对“校园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加强对各种不良网络贷款事件的宣传力度,对所有学生的信贷情况进行整体排查。同时可以结合当前发生的一些典型的“校园贷’案例,通过采用主题讲座或者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详细阐述“校园贷”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家长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家长在学生的监管教育环节起的作用最直接、最关键。家长要时常跟学生保持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消费需求等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新兴事物的辨识能力。

此外,还应该充分结合社会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社会各界的力量,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进行批评抨击,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徐娟.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教学考试,2017,(11).[2]王结义.高校校园不良网络贷款风险防控与引导机制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文伊娃.“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研究――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

篇2: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

摘 要:我国的有关法律条文当中并未明确规定复杂多样的校园贷现象,导致由于校园贷引发的一系列纠纷问题无法真正得到解决。文章具体介绍了“校园贷”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提出了教育引导机制方法。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4;G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06-01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借贷平台渗透到学生群体当中,虽然给学生的经济来源带来了方便,但是随之出现的借贷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个别非法借贷平台利用虚假宣传,骗取学生进行借贷行为,最后没有实力偿还,导致不良事件时有发生。所以,针对不良网络借贷,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校园贷”风险防范措施

(1)规范校园贷公司资质。校园贷是一种市场行为,大学生市场存在这样的需求,就需要对应的规范管理措施。而一些发放校园贷的公司都是个人贷款公司,资质并不齐全,行业素质高低不齐,导致校园贷信息泄露、违规催贷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政府要增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对贷款公司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对违规建立平台发放贷款的公司采取清退等措施。

(2)完善大学生的信贷体系。高校要对大学生的信贷体系不断进行完善,真正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保障性需要,并非是依靠校园贷。例如,出台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例,建立专门的全国性的国家助学贷款中心,各个省份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中心,帮助协调政府、银行以及学校三方的利益。

(3)健全校园贷平台的风险监管制度。校园贷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新领域,其本身的存在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监管不到位,就会导致风险不可控制。所以,校园贷平台需要评估大学生的经济偿还能力,对大学生网贷审核的各项流程进行健全完善,特别是要做好细节问题的监管,避免高校大学生冒名借贷行为产生。同时,校园贷平台要定期对校园代理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有效提升校园代理的业务水平,并针对校园贷问题做好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减少坏账率。当前,个别的校园贷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没有合理的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机制等。因此,政府要颁布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对校园贷利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二、校园贷风险的教育引?Щ?制

(1)开展专项教育及引导。高校要开展有关主题教育,保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从根本上预防不良事件的产生。辅导员可以应用多种形式,如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到校园贷的不良影响,自觉对校园的不良网络借贷进行抵制。同时,高校与大学生家庭要进行联合教育,利用家长的敦促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经济情况。

(2)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现今的社会生活当中,个人信用尤为关键,个人信用记录会带给一个人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大学生未来出国或者进行房产贷款,都会涉及信用记录。面对一些大学生失信的情况,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信用教育,让大学生真正了解负面信用记录给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知道信用记录的重要意义。而且大学生不但要保证信用记录不受影响,还要增加自己的信用记录,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二是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校园贷是一种提前消费预支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和消费水平,解决短时间资金紧张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而如果学生一味地进行超前消费,最后就会导致债台高筑。所以,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针对校园贷的诱惑权衡利弊,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3)对已贷款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师要充分关注大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掌握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活动。针对在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的大学生,辅导员要同大学生进行谈话并且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还款能力深入了解和掌握,并告知大学生及家长校园贷的高利率,保证大学生及家长可以在短时间内还款,避免出现高额利息,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对已经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教师要实行登记和追踪,随时随地关心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而预防校园贷风险。

三、结束语

总之,面对校园贷,政府、高校、教师、家长要运用有效的对策,打造校园贷风险防范以及教育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高校要重视大学生校园贷的行为,随时纠正学生的消费行为,从而打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篇3: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

次贷也称次级按揭贷款, 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发展于本世纪初。为刺激经济复苏, 美联储采取了短期迅速减息的政策, 短期利率水平在短短一年间由6.5%减至1.7 5%。低利率政策使即便定价较高的次级按揭贷款成本也相当低, 大批信用级别不高的购房者利用次级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贷款机构发放的按揭, 特别是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次级按揭贷款, 不必持有到期就可以出售给一些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 打包成不同等级的按揭抵押证券出售给特殊投资人。银行采用证券化模式不仅可以分散信用风险, 而且员工能够通过手续费等收入的增加兑现高额报酬。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实质性脱离了原有按揭产品的风险, 而仅取决于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

随着2006年房价升值速度放缓, 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 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 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 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 只能选择违约, 不良贷款迅速积累。

2007年3月12日, 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次贷坏账申请破产。数月后, 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调低部分按揭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评级, 美林银行、花旗集团、瑞银集团卷入其中, 引发了一场影响重大且深远的全球性金融大动荡。

二、次贷危机对防范我国金融风险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所隐含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也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个是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另一个是如何防范我国金融风险。

1.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

中国房贷市场与美国次级贷市场相比有一些相似性:对客户真实收入情况缺乏分辨力和监控力;随着人民币进入加息通道, 客户还款压力增大, “优质贷款”有变质的可能;房价已经涨了十多年, 有可能出现“拐点”等等。这些情况, 足以警示银行未雨绸缪, 加强风险管理, 防止出现所谓“类次贷危机”。从美国次贷风波的经验来看, 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对此, 银监会对银行一再发出风险提示, 要求银行不能放松借贷标准, 严格“三查”, 严防假按揭和虚假贷款, 并多次就银行房地产贷款进行现场检查。同时, 在房价不断上升的环境下, 银监会还提示银行要高度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理性色彩, 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 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 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借贷标准, 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 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的转变, 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 央行应谨慎加息, 如果央行持续加息幅度过大, 可能使处于浮动利率贷款模式下的住房按揭贷款人还款困难加大,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 防范我国金融风险

(1) 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 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不会没有危机的发生, 而我们正在进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 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 具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

(2) 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 提高抗风险能力。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 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 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3) 我国金融机构要审慎经营。房屋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以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会调动银行或次贷公司在重新获得现金流后扩大信贷规模的积极性, 次贷不仅很快会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 并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中, 而且与之相关的高财务杠杆工具会放大其风险, 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就远离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原则。因此, 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很好地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4) 无论是原始的金融产品, 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 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比如美国的次按危机, 在本次风暴中牵涉到一系列环节, 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但究其源头却是银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如何衡量零首付及低首付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因此无论金融产品包装多少次, 多么复杂,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 对原始的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

(5) 注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设计了按揭贷款, 然后把它包装成按揭证券, 之后又再次包装或多次包装成各种金融产品。这个包装过程确实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但实际上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 风险不仅没有分散, 反而因过度包装及衍生产品的放大作用而进一步扩大了。在这个过程中, 原始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及其他信息的传递是不通畅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许多金融机构失去了及时处置或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发展的启示.现代经济, 2008 (1)

[2]郑良芳: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农村金融研究, 2007 (12)

篇4: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关键词】校园网贷;存在风险;防控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军校园市场,推出了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期消费和借贷的网络平台,这种网络借贷平台因在高校开展业务活动也被称为校园网贷。校园网贷作为新生事物,一方面顺应大学生尝试新鲜、追求时尚的潮流被部分大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也因立法与监管缺位、程序违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饱受争议。尤其在2016年出现了一系列惨痛案例之后,关于校园网贷的争论更是达到顶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校园网贷潜在的风险

1.学生权益保护风险

网络借贷公司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校园网贷平台为了占领市场,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隐瞒实际资费等不良现象,侵犯了学生权益。同时也存在信息泄露的等其他风险。

2.高校管理秩序风险

校园网贷凭借着门槛低、程序简单和圈占市场初期的“放水”式贷款资格审核,逐渐填充了校园金融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行业内虚假宣传、放高利贷、合同欺诈和以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方式追债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背负巨大心理压力自杀的现象时有出现。这就给高校管理秩序造成了剧烈冲击,具体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网贷的定性风险

目前在我国,校园网贷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无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也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制,高校管理首先面临着如何定性校园网贷的风险。

(2)管理校园网贷的风险

基于对校园网贷的定性,不同的学校会对校园网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号称“零容忍”,对校园网贷采取排斥的管理方式;有的高校则不闻不问;有的则适当宣传,进行引导。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也是高校管理的风险所在。

(3)解决校园网贷相关事件的风险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多起有关校园网贷的新闻,高校管理面临着在相关事件出现后如何处理的难题,现实中少有高校能从容应对,很多高校直接推给了公安机关,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

3.立法与监管的风险

(1)贷款人资格和偿债能力审核风险

校园网贷普遍存在贷款人资格审核过宽的问题,存在借款者资格与偿债能力不能得到实质审查而易导致坏账风险,也有冒用别人身份证注册并恶意透支消费的可能。河南的郑姓大学生欠高额贷自杀事件就是这种风险极端的表现,作为无经济来源的学生,校园网贷平台借给他几十万,可见这种借贷风险很大。

(2)校园消费分期平台的资质问题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贷款业务必须有银监会授予的贷款资质。作为经营性借贷公司,校园网贷公司必须有合法的经营许可,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网贷公司并不具备相应资质,只以普通公司的身份而从事贷款业务。

(3)信用风险问题

目前,央行征信系统尚未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也没有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因此,校园网贷公司不具备类似商业银行的风控和合规机制,因而存在较大风险。

(4)法律监管职责不明

校园网贷平台融合了P2P借贷关系与商品买卖关系,这就造成了这些平台不知应由何部门监管的尴尬局面,即银监会与工商部门都可以监管。如果部门间的监管不协调,将会造成无人监管,或交叉管辖,这会引发监管上的风险。

4.其他风险

在上述风险之外,还存在诸多风险。学生在借贷之后,必须想办法偿还欠款,其经济负担由此加重,同时心理压力加大,可能引发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另外,校园网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导学生盲目消费,造成学生消费观畸形,出现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还可能影响学生个人的前途与家庭的和谐。

二、校园网贷风险防控之对策

目前我国校园网贷的问题迫在眉睫,必须正视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并找出相应防控对策。本文以学生为起点,重点就校园网贷公司的自律提出以下对策。

1.学生开源节流

(1)开拓合理合法的经济来源渠道

防控校园网贷的风险,学生应该勇于开拓网贷之外的合法经济来源渠道,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各种各类奖助学金,也可适当从事学生兼职,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

(2)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部分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完全不懂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如消费常识、法律常识、金融常识等。识别风险离不开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大学生们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具备基本的信用意识、科学理财意识、诚信意识、风险防御等意识;增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是非与抵御风险能力。

2.网贷公司规范营业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对校园网贷大念紧箍咒,国内对校园网贷也是口诛笔伐不断,校园网贷似乎进入了寒冬,要想继续发展,网贷公司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营业:

(1)改进宣传推广方式

校园网贷饱受争议的一点就是它宣传方式不当,不但存在诱导性、撒网式狂轰滥炸式的宣传,而且宣传时隐瞒利率资费等实际数额,用虚假的广告欺骗涉世未深的学生。这种宣传方式必须进行整改,达到广告语的用词妥当、数据的准确、内容的真实与全面的标准。

(2)利率公开

校园网贷的高利率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是网贷公司需规范的重点。可通过行业自律,统一利率,明确违约金比率,尽到自己的告知义务,杜绝现今的高利贷、隐瞒信息的乱象。

(3)严格资格审查

校园网贷的借款人资格审查形同虚设,这不仅对网贷公司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对学生也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所以必须严格审查贷款人的资质,严格贷款程序,有效评估借贷者的偿债能力,根据贷款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可贷款最高数额。

(4)合法追债

行业的健康发展需以法律为限,追债也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不能采用暴力追债,不得以学生或其他人的信息相威胁,杜绝“裸贷”式悲剧。

(5)加强信息沟通

网贷平台之间要实现信息沟通,在法律的范围内创建行业征信体系,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风险。

(6)其他方面

校园网贷是借贷与网络的结合并在校园里发展的行业,为了公司、学生、行业的利益,建立有效的风险测评和内部监控体系至关重要。可以建立网络借贷保险制度,减小因坏账带来的风险;同时完善网络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也是行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注重服务的个性化,结合学生的特点提供相应产品是公司制胜法宝。

3.补足立法的空白

校园网贷的新生性致使天生具有滞后性的法律规制不及时,应对校园网贷的风险首先得补足立法上的空白。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校园网贷的立法应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对现行法律中与其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另外还应对校园网贷等网络金融法律地位予以规定,对其行为进行规制并有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针对网络金融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修订对应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积极应对校园网贷引发的各种风险,对校园网贷资质审核、贷款额度应该做出具体规定。针对网贷公司在贷款利率上各行其是的现象要进行严格规定,做到进入有门槛、运营有监管、违规有处罚。

三、结语

校园网贷这一新事物因网络的迅速发展得以在各高校跑马圈地,其过速的发展、监管的缺失、学生与高校的猝不及防致使其风险不断凸显,问题之大引起全国关注,必须对其进行监管,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否决其积极意义,需要在整治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补足校园金融的空白,实现学生、企业、高校各方利益的均衡,适当、合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庆.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主要模式及法律监管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261-262.

[2]李芬芬.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71-72.

[3]侯赛.大学生网贷现象隐忧[J].江淮法治,2016(14):46-48.

[4]梁鹏.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97-100.

[5]何勇海.大学生爱网贷要分清“天使”与“魔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年(16):5.

[6]俞林,康灿华,王龙.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以P2P网贷模式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5(5):126-139.

[7]杜晓.规范校园网贷 准入门槛行业标准不可缺[N].法制日报,2016-10-24(005)

作者简介:

篇5: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会议总结

王红琳传达了大连市委高校工委近期召开的全市高校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大连海洋大学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教育和加强安全管理阶段工作进展,并对下一阶段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她指出,各学院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再一次全面系统进行排查,特别是要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存在在外接触校园网贷的情况或其他不良贷款情况。要集中开展防范校园网贷风险宣传月活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金融常识,签订《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告知书》,将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教育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要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结合期末考前教育,在元旦前发放《给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与每一名学生家庭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学生消费、创业、贷款等具体情况,以细致的摸排和扎实的工作防范风险,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

会上,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了“文明工程之学生文明意识教育专项调查”情况、考风考纪教育、学生工作队伍网络培训工作进展、圣诞节及元旦安全教育等相关工作。

篇6: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

会议首先向大家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防范“校园网贷”专题教育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并通报了我院发生的几起“校园网贷”具体案例。要求各院系通过专题教育课和主题班会形式向学生介绍“校园网贷”的后果和危害,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增强自我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

张智清通报了本学期开学以来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基本情况,并对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进行了研判,列举了目前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强调各院系要高度重视对“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重在预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张院长还就下一步如何落实安全教育、毕业班学生管理、环境和设施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工作做了明确要求。

篇7: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

10月27日上午,玉林师范学院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专题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志明出席会议,学生工作部(处)、宣传部、保卫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参加会议。

会上,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陈一栋传达了10月21日全区高校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专题会的会议内容以及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并按照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工作指示作了具体工作部署。

王志明在会上强调,全校各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并清醒认识到网络贷款在校园蔓延的危害和风险,按照自治区教育厅专题会议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良好的信用意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扎实做好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主动为贫困学生解决困难。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网贷监管机构的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措施,全力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学校安全稳定。

篇8: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

关键词:次贷危机,风险防范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及其原因

(一) 次贷危机的发生。

次贷又称次级按揭贷款, 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

次级按揭贷款主要发展于本世纪初。当时, 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采取了短期迅速减息的政策, 在短短的3年内, 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 13次降低联储基金利率, 使美联储的隔夜拆借利率在2003年6月份达到1%的超历史最低水平, 并维持了整整一年。与此同时, 短期利率水平在短短一年间由6.5%减至1.75%。宽松的资金供应环境, 加上如此低的利率导致即便定价较高的次级按揭贷款成本也相当低, 大批信用级别不高的购房者利用次级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贷款机构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也乐于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次级按揭贷款, 而且这些贷款机构不必持有到期就可以将这些次级按揭抵押证券出售给一些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 打包成不同等级的按揭抵押证券出售给特殊投资人。此时, 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实质性地脱离了原有按揭产品的风险, 而仅取决于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

这种风险与价值不相符合的现象必然会成为日后危机的隐患。果然好景不长, 在美国次级贷款繁荣了几年之后, 2006年由于次级贷款而产生的危机就爆发了。一方面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房价升值速度放缓, 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 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出现迅速恶化的现象, 导致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短期利率水平上升, 美联储两年内连续17次将联储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 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提高, 导致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增大, 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 只能选择违约, 不良贷款迅速积累。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二) 次贷危机的实质原因。

次贷危机的产生有着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美国梦”、“贪婪”、“消费习惯”等都是其发生的原因。

一是过度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产生有其重要的意义, 它本来是为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 使其更好地参与金融市场的各种活动。但是在当时的美国, 由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人们想尽各种办法, 把一些一时还不上的债务, 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这样, 凡是有风险的资产, 都可以摇身一变为证券。在这样的背景下, 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把他们手中大规模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 卖给各国的投资者。这些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为了提高其信誉, 采用种种方法, 甚至花钱供养许多信用评定机构, 从而可以轻松地拿到最高为“AAA”的信用评级, 这样泛滥成灾的“AAA”证书使各国投资者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 进一步造成危机的全球化爆发。

二是通货膨胀。由于次级贷款表面的繁荣, 导致人们“财富”的迅速积累, 富人们看着自己手里拥有越来越多的纸面资产而放肆地挥霍;穷人们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 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人们的消费增多, 进一步导致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而也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 借以压制通货膨胀。可是, 利率提高后问题就来了, 那些本来就缺钱的穷人就变得更加还不起贷款了, 进一步导致次贷市场还贷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 美国经济一下子坠入货币流动性很低的状态。经济发展进入低速徘徊状态, 穷人就更难还清那些堆积如山的次级贷款债务。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也会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带来诸多影响。此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主要是由出口下降带来的投资和服务业等萎缩;间接影响主要是在金融风暴影响下金融市场的冻结、企业融资的困难、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证券市场的冲击等。

(一) 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

次贷危机的爆发对我国最直接的冲击便是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迅速下降。一方面由于危机爆发导致美元的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 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内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这种价格效应必然会给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伙伴, 在危机爆发后, 其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其进口需求明显下降, 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减缓。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对我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

(二) 危机将影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 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危机的发生改变了许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加剧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由于美国其独特的金融地位, 危机的产生导致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和风险的不断上升, 再加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美元持续贬值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 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我国, 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对投机性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 世界主要经济体几乎同时进入衰退。对于我国来讲, 这些重要贸易伙伴的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之所以大是因为我国过去几年中经济的增长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越来越高。在2007年, 我国的出口占GDP高达37%, 贸易部门在GDP的贡献已经高达9%。如此高的比例充分说明危机对中国出口以及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沿海地区、广东、江苏、浙江这些过去曾经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省份, 都出现了大量外向型中小企业关门倒闭、失业率上升的问题。

虽然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造成了巨大影响, 但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 我国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完全有能力消化此次危机造成的损失, 不至于对中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的冲击, 不会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但我们应该从此次危机中吸取教训, 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次贷危机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产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作为一个刚刚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兴经济体, 在金融方面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必然会由于此次次贷危机的产生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我们更应该从这次次贷危机中得出一些启示, 以避免重蹈覆辙, 陷入美国同样的危机之中。

(一) 建立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

明确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分清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特征。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创新审批程序, 建立高效的审批制度, 及时提示承办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具有的基本条件。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过度的创新加上金融机构没有严格的按照承办该业务的条件而操作所引发的。

(二) 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 即使在美国那样发达的市场机制条件下, 金融危机也会发生, 更何况在我国。我国当前正处在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 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 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

(三) 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由于他们过度迷信于“美国梦”的神话。根本没有考虑过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评估, 我们可以全面综合地了解一种金融创新对以后造成的影响, 从而得出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机构的风险状态、程度、评价和未来做出准确结论。然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风险预警制度, 通过及时对金融风险进行测评、辨识和度量, 全面地做出该风险不同阶段的预警评价, 寻找风险内在因素和形成机理, 确定风险现状和未来, 以此对金融机构进行告诫和对风险演化过程做出预警性报告。

(四) 审慎经营金融机构。

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是房屋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带来的直接后果, 这种次级贷款的证券化会调动银行或次贷公司在重新获得现金流后扩大信贷规模的积极性, 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 并分配到各种投资组合中, 在高财务杠杆的作用下放大其风险。这样的金融创新、证券化远离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原则, 必然促进金融危机的形成。因此, 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很好地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五) 加强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失, 究其源头却是银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如何衡量零首付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因此, 无论金融产品包装多少次、多么复杂, 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 对原始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

四、综述

短时期看, 我国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但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在控制住房抵押贷款金融风险和提高抵押贷款金融危机处理能力上作进一步努力。我们应注意:必须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稳定房价, 防止房价发生大幅度波动;提高个人房贷资产质量, 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 防止风险贷款产生;商业银行应加紧研究和推行住房按揭证券化, 以分散市场风险, 提高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来防范“次贷”危机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饶雨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防范房贷金融风险的启示.经济研究, 2008.3.

篇9:校园网贷风险与防范

关键词:中小企业;联贷联保;风险;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活跃市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可以拓宽银行客户资源、分散信贷风险、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陆续推出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快速发展,该项业务也暴露出不同于一般信贷业务的风险,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其风险特征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概述

(一)定义

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是指若干借款人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贷款额度,向银行联合申请贷款,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银行藉此发放一定额度贷款的业务。

(二)特点

1、私人信息的充分利用。联保体组建过程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私人信息,起到相互甄别的作用。联贷联保模式借助参加群体对个体成员的了解,充分利用团体内的私人信息,减少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道德风险的规避。由于连带保证责任的引入,以连带保证代替抵质押物担保,通过群体监测和相互间的压力传导成动态激励机制,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责任感,降低了道德风险。

3、横向监督作用。联贷联保将银企之间的纵向监督转化为企业间的相互监督,联保体成员之间相互约束,实现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契约执行的可靠性。

4、突破了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抵质押物及担保的融资难瓶颈。该模式针对中小企业难以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及担保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建联贷联保体提供互保,开辟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并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三)优势

1、中小企业方面。中小企业因其资产及经营收入规模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信息不透明等自身固有的特点,以及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使其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向银行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一般都需要提供抵质押物或合格的第三方保证,取得信用贷款非常困难。联贷联保业务产品的推出,对于不能提供足够抵质押物或第三方保证又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开辟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办理抵质押担保手续的评估、登记、保险等费用,节省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2、银行方面。组成联保体的中小企业客户,无论是自愿结合,还是由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局、开发区管委会等机构牵头组合,联保体成员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甄别、相互监督、横向约束,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除了要考察联保体单个成員的政策、行业、经营、财务等风险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联保体作为一个贷款主体来考察其存在的各方面风险。

(一)联贷联保体整体信用风险

该项业务重点是满足难以提供合格抵质押物或第三方保证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如果把联合体视作一个客户来看,则联贷联保贷款就是联保体的信用担保贷款。按照贷款抵押优于保证的原则,如果联保体成员将有效资产进行抵押融资,再以联贷联保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则债权银行无优先受偿权。因此,联合体的信用贷款风险特性不容忽视。

(二)行业系统性风险。联保体成员通常从同行业的企业、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或在同一区域生产、经营的企业群体这三大类型中产生。从实践调查结果来看,办理该项业务的“联保体”主要是由上下游企业或行业优势企业组成的。对于处于上下游企业,往往是产销渠道单一、上下关系相对紧密、相互依赖程度较重,一旦某一企业资金链断裂、经济纠纷或经营环境恶化,则直接对上下游产销带来冲击,最终迅速影响到企业链中其他联保体成员的还贷能力。对于相同行业的企业组成的联保体,如果出现产能过剩、污染环境、效能及技术含量低下等情况,往往促使国家对该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将导致联保体全体成员面临行业系统性风险,在没有押品的情况下,增加了贷款的信贷风险。

(三)区域性风险。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经济环境差异巨大,中小企业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较大中型企业更为显著,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的联保体成员基本处于同一区域内,共同面临着区域自然环境及经济环境等区域性因素影响。该项信贷业务的开展对中小企业守信程度的依赖性很强,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往往与其所处的区域整体社会信用环境紧密相关。一般来讲经济发展较好,信用环境及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社会监督措施相对健全,对企业的约束也较强,违约成本高,信贷风险相对较低。反之,风险则较高。因此,区域环境因素是开展联贷联保业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四)关联企业风险。开展联贷联保业务,重点是满足难以提供可靠保证或抵质押物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但如果联合体成员间串通一气,即使提供了互相担保,由于信息不对称,横向约束监督作用失效,第二还款来源不足,银行就会面临较大风险。自愿组成的联保体各个体成员相互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关系,如联合体各成员的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之间是家庭成员关系、联合体各成员或其主要法人股东在联合体内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或者控制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同被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的企业等,关联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资,甚至在一定情况下相互掩盖,一旦其中某一企业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往往会互相串通,采取掩盖措施,横向约束作用消失。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准确信息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致使问题进一步恶化、蔓延,最终形成不可控制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联贷联保体选择

1、充分发挥联保体组建过程中的选择作用。遵循自愿原则组建联保体。首先企业自觉组建联保体过程就是一个相互甄别的过程。由于连带责任保证机制的制约,成员企业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利益充分利用私人信息进行选择,将实力不足、经营存在一定瑕疵的企业排除在外,同时主动将其他企业的高风险事项向银行透露,要求银行相应制约。企业在组团过程中一般经过多次讨论,通常在联保体内部签订相关反担保协议,以企业或控制人一定资产提供反担保,相互约束不可将银行贷款挪用于高风险业务,相互保证贷款到期归还。同时银行不能牵头组建联保体,以避免以后产生纠纷。银行应按照一定信贷准入条件选择联保体成员,比如,信用等级较高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应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在本地区行业内生产能力、生产工艺、赢利水平等方面排名靠前,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设计能力和较高的信息化应用程度;经营正常、成长性较好、现金流及利润稳定,能够依法纳税;不属于国家限制或淘汰的工艺和业务领域;其主要业务应在经办银行办理。

2、严格审查联保体成员的关联关系,防范联保体的关联风险。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个别商会、行业协会、贸易市场和关联自然人利用“联贷联保”业务,统一运作多家小企业,套取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民间借贷等敏感领域,发生私企老板“跑路”事件,银行信贷资产面临极大风险。银行应严格审查联贷联保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财务负责人的户籍地域及隐蔽关联关系、是否存在注册资本金及还款资金统一筹集等情况,排除隐蔽的关联关系。联合体各成员的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之间是家庭成员的不应加入联贷联保团体,防止家族企业内在的非市场性的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同样,存在着股权关系或者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控制的企业也不宜加入,这种情况类似于集团客户,总体信用风险较大。

3、合理确定联贷联保体成员规模。选择适当的联贷联保体成员数量是保证联贷联保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从理论上来说,联保体成员越多,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但是考虑到组团的成功率和沟通的有效性,联保体成员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宜。联保体成员太少,而且可能造成一、两家企业在其中主导,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而联保体成员过多,沟通存在障碍,组团难度加大,也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相互监督反而不到位。原则上联贷联保业务的成员至少在3家(含)以上,不超过10家。

4、严格联保体成员选择,防范行业性风险。构建银行中小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对联保体成员所处区域、行业和产业链关系进行严格审查和识别,积极倡导联保体个体成员由跨行业、跨产品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组成,合理分散行业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保證金制度

为缩小单个借款人的风险敞口,应要求企业按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缴存保证金,保证金的金额以能够覆盖其中一家企业的信贷风险敞口为宜。联合体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发生违约事项,银行可直接扣划保证金账户上的保证金。在银行发放贷款前企业以自有资金缴纳保证金,以提高企业的责任感,保证金的收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单个企业违约出现不良贷款的直接压力。

(三)风险补偿机制

联贷联保业务是一项风险管理要求较高的信贷业务,由于联贷联保业务其他融资费用减少,能够承受较高贷款定价,同时信用风险较高,应本着“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能高不低、客户接受”的原则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四)合理设计授信方案

1、授信条件中可以约定外部融资限制条款,防止过度授信风险。应根据联贷联保体各成员企业真实信贷需求设定授信金额。如果联保体成员将有效资产进行抵押融资,则联贷联保银行无资产优先受偿权。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经营周转和未来经营计划给予合理的授信额度,在授信条件中可增加限制外部融资及资产对外抵押条款,防止过度授信风险,保证银行债权。

2、合理制定还款计划,以利于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周期、贷款期限和现金流状况,合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通过考核借款人按照分期还款计划偿还贷款本息情况,银行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

3、补充存货质押等风险缓释措施,完善第二还款来源。目前中小型钢铁贸易企业贷款多采用联贷联保方式,行业风险高度集中,风险无法有效分散。可补充存货或仓单质押等风险缓释措施,增加有效抵质押物分散风险。

(五)强化信息收集及联贷联保体信息反馈,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1、充分发挥联合体成员的相互监督作用,建立有效地信息沟通机制,多方面了解联合体成员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动向及时做出反应。

2、排查民间融资及高利贷行为。通过分析借款人财务报告中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明细信息,审查财务费用与借款规模的比例等财务指标,以及联保体成员信息反馈,分析贷款人有无民间融资和参与高利贷等高风险行为。

上一篇:高能1#厂房装饰装修验收总结下一篇:系乐府?贱士吟,系乐府?贱士吟元结,系乐府?贱士吟的意思,系乐府?贱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