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2024-04-24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共7篇)

篇1: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C.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解析:选B。A.过:责备。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倾:倾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 ..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3.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选B。①是批评冉有的话;⑤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解析:选D。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6.“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答案:C 7.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A.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C.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前来归附。

D.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解析:选D。文句中的“来”,使„„来,而A、B、C三项的理解不正确。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厌恶那种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2)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

三、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论语(Lún)

虎兕(sì)下脚料(jué)排山倒海(dǎo)B.买椟还珠(dú)搜罗(shōu)撒手锏(jiǎn)啼饥号寒(háo)C.颛臾(zhuān)社稷(jì)落不是(lào)畏葸不前(sī)D.冉有(Rǎn)独处(chǔ)乐陶陶(táo)荦荦大端(luò)解析:选D。A.“脚”应读jiǎo;B.“搜”应读sōu;C.“葸”应读x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D.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

解析:选B。相: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子见夫子乎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④时有患疟疾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选D。见,①拜见;②看见。患,③忧虑,担忧;④得病。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解析:选D。A.古义:指用兵;今义:有事情。B.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D.古今意义相同,战争。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B.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育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解析:选B。“陈力就列”是展现才能担任职务的意思,这里应用“各就各位”。

篇2: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颛臾()

社稷()

虎兕

()

柙()......椟()

干戈()

固而近于费()...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固而近于费()...

3、不患寡而患不均()

4、盖均无贫()..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三、词类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四、一词多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⑵ 虎兕出于柙

()(3)龟玉毁于椟中()

(1)危而不扶()

(2)

正襟危坐()(3)危乎高哉()

(4)

危言危行()

相(注意读音的不同)

(1)则将焉用彼相矣()

⑵今由与求也,相夫子()(3)便可白公姥,及晒相遣归()(4)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5)儿已薄禄相()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无乃尔是过与

()⑵ 且尔言过矣

()(3)谁之过与

()

⑷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⑸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小石潭记》)(6)过故人庄()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共2页

(1)是社稷之臣也()

⑵无乃尔是过与

()(3)唯利是图()

五、特殊句式

⑴何以伐为()⑵.无乃尔是过与()

⑶是社稷之臣也()⑷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六、固定句式 ⑴无乃..尔是过与.?(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无乃尔是过与?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八、熟语(包括成语)解释: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篇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例

《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中“经世济民”版块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三桓叛上、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弟子冉有的言论。文章有三次对话,体现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因为文章结构清晰,以前每次教这篇文章时都觉得教材很好处理,每次也都能达到“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句大意,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这一教学目标。无疑这一教学目标只定位于识记或表层理解的能级上,只着眼于某种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因此每次都把这篇文章教得干瘪乏味。而如何把这篇文章教活, 让学生在对话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鲜活形象?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后来我深读文章,发现文章在对话时只有“曰”,而没有“曰”前的情态词,于是我就设想让学生揣摩“曰”前的情态,并添加情态词,希冀学生在揣摩对话情态时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二、案例主题

揣摩对话情态,读出内在情思。

三、课堂教学部分实录

师:三次对话由六个“曰”字领起。既然是一场对话,说话者在一定的场合里必有一定的说话神态、语气。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

第一次对话:

生:我觉得应该是很恭敬。孔子是他老师,他们也应该很尊重孔子。

生:我觉得不该是,因为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

生:可能是“悄悄地”,因为他不可能公开大胆地说去攻打颛臾。

生:我觉得“悄悄地”的不妥,因为“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

生:冉有可能会“含糊其辞”,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含糊其辞”表现了冉有等既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师:(见同学们都点头)看来这位同学的分析非常符合大家的想法。他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你能不能给大家读出这种矛盾心理。

师:(生读)读得真不错,“有事”这个词把握得很准确。那么孔子呢?

生:孔子可能是“理直气壮地”。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的是颛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内矣。”是说颛臾在鲁国境内,已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说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当伐的。

师:(落实字词:“以为”“是”)因此我们读得时候应该读得铿锵有力,理直气壮。(请生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的“矣”“也”过掉行不?再读,体会“也”“矣”中所蕴含的情感。

生:“勃然大怒地”。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是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

师:请同学翻译这两个反问句。(翻译中落实句式和重点字词)读这句话我们尤其要读出这两处反问句的语气。(请生读)

师:(生读)语气似乎不够强烈,读这两句话不仅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而且要读出这两种语气是逐渐加重的。(师范读)

生:“义正辞严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对学生的指责也是很严厉的,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季氏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的理由也是无可争辩、大义凛然的。(生读)

第二次对话:略。

第三次对话:

生:“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生:“自欺欺人”。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师:同学们这几个词说得都不错,理由也非常充足。同学们按自己所选的词给大家读出这种语气。(生读)孔子又会怎样?

生:“一针见血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师:这些话里哪些句子语气比较强烈?试着读读。

生:“求!”直呼其名,语气很强。(生读)

生:“疾”是痛恨的意思,语气比较强烈。(生读)

生:正反对比,更加大力度。语气强烈。(生读,落实字词)

生: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为强烈。(生读)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孔子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温文尔雅的,可是这篇文章里我们似乎看不到这种影子,为什么?

生:跟他的思想对立。

师:孔子的理想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翻译并阐述。

……

三、课堂活动效果

“让学生在每个‘曰’前加一个表示说话的情态词”,这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实现了老师、学生、教材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发展了智力,增进了理解力。而且因为思维的活跃确实产生了很多的“生成资源”,譬如每个学生对“曰”前的状语的揣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其实基于学生自己对“曰”后内容的理解。因为每个人揣摩出来的情态词不同,所以学生在朗读时也尽显自己风采,书声琅琅,琅琅书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更为立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四、课后反思

同一篇文章,因为教学方案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文言文教学以前只注重文章内容的疏通,文言字词的落实,孰不知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从文言文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很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要读活一篇文章,活现一个人物,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高中文言文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对话性的文章也较多,如《寡人之于国也》《渔父》《烛之武退秦师》等,如果要读活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揣摩人物的语言,推敲说话者说话时的情态,从而添加还原这种说者者的情态。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活文本。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揣摩说话者的情态,读出内在情思呢?

1.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立足文本说出根据

要能准确揣摩说话者的情态,务必要读懂话语中的内涵。老师在引导学生时必须要求学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从文本中找到揣摩根据。只有如此,揣摩才不会成为花架子,才会真正有效。因为只有立足文本寻找根据学生才会自觉地走进文本、自觉地落实字词、疏通文意,学生才会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发挥主观能动性。譬如在第二次教学实录中,学生添加情态词时所找的理由正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当我要求学生寻找理由说出根据时,学生有时读书比老师还细致。在第一次对话中给孔子添加的情态词,有个学生揣摩出了“勃然大怒地”,并且阐述了这样的理由:“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这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细致到一个标点、一个问句,对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在第三次对话中,有个学生用了“一针见血”,理由是:“孔子首先指出,说‘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这个学生的理由无疑是很充足的,他的回答足见他对文本理解的深透和思维的严密。所以揣摩情态词比枯燥地讲解字词疏通文意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只是在揣摩时千万别忘了让学生立足文本寻找根据。

2.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应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情怡性的快乐,多一些个体的自我体验。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感情,也能反过来提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揣摩情态词时,必然要对内容、对字词句进行推敲,必然要对说话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必然要体会说话者当时的处境,这样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自然会主动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还能读出自己的个性。

现在老师们都知道文言文要重视朗读,关键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精妙点拨,兴致盎然的涵泳品味就会枯燥无味,文言的精髓就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而且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否则技巧也仅是花架子而已。文言课文中文言实词是承载文言思想和情味的客体,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无疑是走进作者内在情思的必要途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很注意对实词的推敲和品味,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中紧抓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进行揣摩也是读出文章情味的好方法。譬如第一次对话中揣摩“无乃尔是过与?”和“何以伐为?”中的语气词的区别,才能更好体会孔子说话语气之变化;再譬如第三次对话中对“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中“而”字的揣摩更有助于体会孔子态度之强烈,处理好“而”字的朗读更能走进孔子内在的情思。

3.教师备课时务必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揣摩

添加情态词,每个个体都会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有“生成资源”。而教师要能从容地应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自己必须吃透教材,要先多角度地揣摩对话者可能出现的情态,同时还要正确地把握教材。只有这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才能给予正确点评,而不会不置可否。同时教师对课文的朗读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在备课之时一定要自己读透文章,不仅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而且要对每句话每个字的语气进行揣摩,读出说话者内在的情思。这样,上课之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当学生读不出对话情味时,老师自己也可以范读。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去备课。更多的预设可能会让“生成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羊刚.对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反思.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4, (3) .

[2]高帆主编.明师营造课堂气氛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 2006.1.

篇4:《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其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季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课堂学习】

(一)字词积累

1.注音

颛臾(zhuan yu) 虎兕(si) 柙(xia)

社稷(ji) 冉(ran)有 萧(xiao)墙

相(xiang)夫子 椟(du)

2.解词

(1)一般词语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②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施展

④是谁之过与 是:这

⑤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

⑦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修治

(2)成语

①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②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③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3)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4)一词多义

为:

①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 主动词,担任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④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介词,替

相: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名词,丞相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过:

①无乃尔是过与 动词,责备

②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③是谁之过与 名词,过错

④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动词,走过,经过

⑤过犹不及 超过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于

⑦一日大母过余日 拜访,看望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洪亮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

④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⑤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小病,轻病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动词,停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动词,制止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副词,只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却

②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吾尝终日而思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连词,表顺承

(5)古今异义

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古义——让……担任 今义——认为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二)整体把握

1.文章主题

《季氏将伐颛臾》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三段话都包含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门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2.段落层次

第一段,孔子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君臣关系三方面说出了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第二段,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第三段,告诫季康子如果这样做下去,必将在国内、家内引起许多矛盾,那将是危险的。在教育学生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文教德化的主张。

3.主要特色

(1)破立结合,论证充分。此文属于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而且本文论据丰富,有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有现实事例,如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有名人名言,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语);有政治警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而本文立论坚实可靠,驳斥有理有据。

(2)譬喻生动,寓意深刻。第二段以生动而确切的比喻批评门生,没有正面地直接指责,喻义却很深刻,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

nlc202309040822

(3)巧用反问,论证有力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不仅前后呼应,而且感情强烈,批驳力强。

(三)重点研习

1.冉有和孔子对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最能体现冉有真实态度的是哪一句?

【明确】冉有赞成,孔子反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冉有心里其实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甚至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

2.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讨伐颛臾?他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不可伐;②颛臾在鲁国境内,不必伐;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无权伐。

3.针对冉有的辩解及推卸责任的托辞,孔子持什么看法?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明确】“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两个“过”字直接表明孔子的态度:他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他的理论依据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4.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思想?

【明确】思想根源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文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5.这几句话的关键词语是哪些?表明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明确】关键词语是“均”“和”“安”和“修文德”。

表明了孔子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的政治主张。

6.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这句话表明冉有之“忧”只是为季氏找借口,并非治国之本。

7.孔子认为季氏真正的“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课后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虎兕(si) 辅相(xiang) 颛臾(zhuan) 陈力就列(lie)

B.柙匮(iia) 绯红(fei) 游说(shuo) 祸起萧墙(xiao)

C.昳丽(yi) 社稷(ji) 芜杂(wu) 买椟还珠(du)

D.龟裂(jun) 邦域(yu) 苑囿(you) 分崩离析(beng)

2.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季氏将伐颛臾 C.固而近于费 D.邦分崩离析

3.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C.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4.下列句子中的“于”字,都可以翻译为“在”的一组是( )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⑥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国家。

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观察。

C.固而近于费 费:季氏的封地,在今山东费县。

D.陈力就列 陈:陈列,这里是施展的意思。

6.“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日:“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日:“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日:“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日:“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日:“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日‘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日:“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日:“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日:“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日:“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8.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nlc202309040822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B项中“柙”应读“xia”,“游说”的“说”应读“shui”)

2.A(A项,“与”通“欤”)

3.B(B.连词,表并列,其他“而”译为“却”,表转折)

4.D(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词;④在,介词;⑤到,介词;⑥在,介词)

5.B(B项,“相”应当“辅佐”讲)

6.B(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7.B(B项,“巧”本义指技艺高明、灵巧,如“巧夺天工”,但在文中这一本义不能与“佚民”合理搭配,应为另一个义项“擅长,善于”)

8.A(颜回认为善御者应当“不穷其马力”,就像善政者“不穷其民力”的道理一样;A项从治国角度分析原因,其他说法都浮于驭术,不是转而为“悦”的原因的解说)

9.C(A项说“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原文无此意;B项说“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有误,从颜回的观点来看,造父正是驭马技能尽善尽美的典范;D项误解了孔子的意思,“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体现了孔子对颜回这个得意弟子的喜爱与信赖)

10.(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席位)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

(2)不知道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

(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没有危险的。

篇5:《季氏将伐颛臾》

1. 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2. 了解本文采取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辩论,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挂图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进入新课:

1. 导入: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文言文单元。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季氏将伐颛臾》。(板书)。

2. 本文出自《论语》。《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名丘,字仲尼。让我们同孔子见见面(出示孔子肖像图)。传说孔子身材矮小,面目丑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

3. 瞻仰了先圣的面容,接下来让我们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一下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4. 首先,让我们跟随课文录音,一起来浏览一下课文,注意把握句读。(播放录音)

篇6:季氏将伐颛臾

④“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尔是过”,即“过尔”。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课本注释误。

⑤“以为东蒙主”:

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

⑥“在邦域之中”:言不必伐。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

⑦“社稷之臣”:

言非季氏所当伐。“社稷”,指公室即鲁君。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

⑧“何以伐为”:

照应本段起句。“为”,语末助词,无义。“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

板书

(略,见教材)

篇7:《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A.课时安排:2教时。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理清课文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熟读、背诵全文。

2.组织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D.教学方法:辩论活动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

F.教学设想

1.传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重点高中学生的需求。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打牢语言基础,更在于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增加文化底蕴;高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所以,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本文是中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接触到的选自《论语》的文言文,又是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第一篇。由于《论语》以言论为主要体现样式,言论又涉及政治、文化、哲学及教育思想问题,少有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枯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对孔子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提出质疑,力求还孔子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形象,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来正确认识孔子和把握本文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感性理性互动式”。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准备(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3.本文的语言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障碍。《论语》的语言比较简短。本文中有些常见虚词如“而”、“之”、“以”等用法已为学生所掌握,一些实词的意义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和课文注解来理解。文中特别需要指导掌握的是两个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因此,本文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翻译。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词、语、句的含义。

4.教参的编写者虽然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宜放在学生的熟读背诵上,但在本教案的安排中,学生为了尽可能自如地进行辩论,势必会将文中主要内容或语句记住;并且经过辩论之后,学生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有机了解,此后指导背诵,易如反掌,同时反复诵读,对增强语感极为有利。

5.本文拟用2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介绍作者及《论语》,指导学生自译全文,布置辩论题目并指导预习准备。

第2课时:组织辩论活动并总结;指导背诵全文。

G.预习安排 ◎(第一课时前)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并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冉(rǎn)有

颛臾(zhuān yú)

社稷(jì)

....焉用彼相(xiàng)

虎兕(sì)出于柙(xiá)

龟玉毁于椟(dú)中 ....固而近于费(bì)

萧墙(xiāo)..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思考:

文中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事出何因?孔子对此持何态度?他的弟子们呢?

F.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教师问:这几则关于“论学”的言论表明了言论者怎样的身份?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则》中的其中四则,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表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

2.在简介孔子及《论语》后,教师指出:

根据注解提示,《论语》内容既然首先提及“政治”一词,为何后人不给孔子冠以“伟大的政治家”称号?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成败之处(此处为学生质疑孔子埋下伏笔)。

二、初解全文。

1.学生试读课文,教师正音。2.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全文。注意:

(1)本文语言简短,难度不大,要求基本上能自行翻译,必要时允许四人小组轻声讨论。

(2)有疑问的词语做好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解惑。(3)真正困难的可以随时举手要求老师解疑。

(4)提示:注意文中的两种句式,即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注意文中“是”的不同用法,“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是”是提宾助.词,“是社稷之臣也”中的“是”是指示代词。.3.学生分段朗读译文,教师指正。4.指导理清课文的大致层次。

教师问:课文共分三段,主要谈了那几个问题?请概括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孔子指责季氏讨伐颛臾有错;(2)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此事有责任;(3)孔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辩论准备。

1.分发有关资料,布置辩论题目。(资料详见附件一)

课文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孔子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弟子,弟子接受了吗?课文没有交代。有人说孔子层层反驳,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冉有、季路自会服从;有人说孔子之说得势不得理,弟子们不一定会听。冉有、季路受了孔子的教育后将会怎样呢?

给出辩题(多媒体展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正方)/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反方)。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可结合一定的史料或其它理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提示:可从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准备(也可自行另辟捷径)。(多媒体展示)(1)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成立吗?(2)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任吗?

(3)孔子安邦治国的原则适合于评判季孙氏将伐颛臾一事吗?

(4)你掌握有其它关于孔子和对本文进行评论的资料吗?尽可能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包括对《语文读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利用。

2.学生自学材料,分析课文,逐步确立自己的立场。教师巡视指导,留意学生的倾向,并根据学生所持正方或反方观点的已有数量,有意引导使其势力均衡,同时默认部分学生持弃权态度。

3.初步分出辩论双方的阵营,设置弃权同学为评委。公布辩论活动的大致规则(多媒体展示):

(1)正反双方各推举一名陈辞辩手,一名总结辩手,其余同学都可作自由辩手。(2)正方先陈述己方观点,然后是反方陈述。双方陈述时限各为三分钟。(3)双方自由辩论,正方先发言。时限各为五分钟。(4)反方先总结,然后是正方总结。时限各为两分钟。

(5)评委同学判定胜出的一方,选出一名最佳辩手,需要集体讨论,民主投票,并推举一名点评员准备评判陈述。

要求辩论双方紧扣观点,论据充足,做到有理有礼有节;能基本脱稿辩论者可加分。

四、布置作业。

1. 课外补充准备并整理辩论材料。建议双方可以就各个问题分小组准备。2. 评委们每人粗拟一份关于辩题本身价值怎样的意见预析稿。3. 可以向我求助或聘请其他的老师作课外辅导员。

第二课时

(课前布置好教室的辩论活动场面)

一、辩论活动。

1.教师主持,再一次公布辩论规则。2.辩论过程(概括备录)。

(1)双方陈述观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外已自制好多媒体展示资料,一边演说,一边轮换操作。)

◎正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

首先,我方认为孔子言论合情合理,所持观点非常正确。孔子反对季孙氏伐颛臾的理由非常充足:

一、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二、颛臾已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三、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的政治主张非常鲜明,他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的这种“均、和、安”以及“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的“仁政”思想,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社会,对国家和人民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是进步的。冉有和季路是“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经由孔子这般说理,自然知服。

其次,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善用教育方法。他首先用大义凛然的气势压住冉有和季路;然后引用名人成语和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批评他们,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使冉有和季路无法辩解;最后孔子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批评冉有和季路的行为违背了“仁政”的政治原则,同时敏锐地指出季孙氏伐颛臾的实质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孔子用正义之词来教育弟子,弟子焉能不服?

第三,从文中可知,冉有和季路明显地处于服从的地位。冉有、季路把季孙氏伐颛臾的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一是尊重老师,二是本无确定攻伐与否,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后再作定夺。受批评后,冉有、季路关于“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显得非常虚弱,接着冉有替季氏的开脱又显得闪烁其辞,自相矛盾,遭到了孔子的有力辩驳。既然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当然会听从教诲。

综上所说,我方认为冉有、季路会接受孔子的教诲,会将此番道理转说给季孙氏知晓,劝阻其讨伐颛臾。

◎反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我们把理由陈述如下:

第一,我们认为季孙氏伐颛臾没有错。“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既然鲁国公室日趋衰微,鲁桓公的后代中季孙家族逐渐强大,季孙氏执掌鲁国政权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讨伐颛臾夺其土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也无可厚非;再说,鲁国国君在经历“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之后必然明白季康子的最终意图,季康子对鲁国国君会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犄角之势从而不利于自己的担心也并非多余。所以,采取讨伐颛臾的决断应是明智之举。冉有、季路辅佐季孙氏伐颛臾当然也是正确的做法;既然正确,何必软了耳朵更改立场呢?

第二,孔子的言论并不能站住脚。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不能成立。孔子所提的三条理由并不能阻拦季氏伐颛臾,因为这些不符合实情,并且其仅仅是依据周朝的礼制和春秋大义来评判,而这些已是历史。再者,冉有、季路根本谈不上要不要对季氏伐颛臾一事负责。孔子将季孙家族比作“盲人”、“虎兕”之“柙”、毁损“龟玉”之“椟”,把冉有、季路比作是“扶相”者、看守“柙”和“椟”的人,实是大大地贬低了季孙氏的能力和为人,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这样就破坏了公正评判的法则。最主要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虽然孔子提出“均、和、安”的主张,但“安之”的前提是“来之”,根本上不能解放人民,只能是一种帮助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改良主义;而且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和重建西周的社会秩序,显然不切合实际。不要说季氏根本不予理睬,就是冉有、季路也不会傻乎乎地拿这个理论去劝说季氏。

第三,冉有、季路虽然在文中显得很被动,但这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作为弟子,毕竟难负师恩,且又是老师让他们去从政的,把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告诉老师,只是一种礼节而已。冉有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但他后来又替季氏开脱,显然表明他是赞成季氏伐颛臾一事的,前者之所以这样辩说是为了委婉地应付老师而已。骨子里既然早有了自己的主意,面上便懒得多说。所以,他们是不会真正听从孔子的。

由此可见,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的,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

(2)双方自由辩论。(由于辩论激烈,论争纷纭,此处只是概括录列双方所用的部分观点和材料。另有部分准备好的投影资料见附录二。)◎正方:

a 请问对方辩友,尧、舜、禹三代禅让之事可否算英明之举?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的治国方针是否是周朝的强国之策?既然这些有利于社会发展,为何不能借鉴?孔子的政治主张正是汲取了历史的精华,怎么能说是过时了呢?

b孔子的主张没有被各国诸侯采纳并不能说明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而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论语·颜渊》记录季康子多次向孔子“问政”,可见他有信服孔子之处。熟悉孔子和季康子的冉有、季路自然知道此事,当然会把孔子的言论传与季康子听,从而劝阻其讨伐颛臾。

c孔子主张用礼仪治国,而非法治或武力。他的弟子乐于接受他的这种观点,其中就有季路。“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方”即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d对方辩友认为冉有、季路的被动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显然是臆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这样描绘:“子路率尔而对曰„„” 《论语·子路》中子路当面反驳孔子说:“是这样吗?您真是迂腐啊,名分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可见季路是个率直自信的人,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他肯定会辩驳孔子。而文中的季路一声不吭,说明他默认孔子的教诲。

e对方辩友先说孔子“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并不强,这正好说明了我方的观点,即冉有、季路需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对方辩友后又说“骨子里早有了自己的主意”,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已超出了孔子的判断,前后矛盾。事实上,冉有在《论语·雍也》中自我评价说“力不足也”,更说明他还需要受恩师的教诲。

f对方辩友说了,孔子从事教育,是让他的学生能去各国从政,继续推行它的政治主张。而子路是位忠诚的继承者,他在《论语·微子》中有言论记录:“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路做官,就是奉行孔子主张的“大义”。

g孔子在言论时显得慷慨激昂,是因为在原则面前当仁不让,具有难能可贵的人格精神。冉有口是心非,遮遮掩掩,人格卑微。卑微在伟大面前,能不服吗?

◎反方: a孔子的“礼治”主张盲目。《论语·学而》记录:“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周礼岂能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b孔子的主张被各国诸侯采纳了吗?没有。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辛苦奔波毫无所获,说明孔子的言论也影响不了季康子。

c冉有和孔子的师徒关系很不好,冉有有不会听从孔子的可能。《论语·先进》中记录:“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同时也说明孔子与季氏的关系紧张,季氏又怎会听从孔子的言论?冉有、季路又怎会用孔子的言论去劝阻季氏呢?

d冉有、季路并没有继承孔子关于 “礼治”的主张,因此不会受其太大的影响。冉有曾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是说他不能胜任礼乐教化之事。而孔子有这样评价季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见季路也没有用心去接受孔子的教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e子路不言,是因为他知道孔子的理论行不通的,他在出仕之前就说过:“不仕无义。„„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f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是因为他教诲人的时候胸有成竹。而文中对冉有的称呼省去了表示舒缓而亲切语调的“也”,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显然是色厉内荏,只靠气势压人,不足以服人。

(3)双方总结陈辞。(因内容取决于辩论双方的临场发挥,允许辩手随机应变,教师不作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度,故此处省略具体内容。)(4)A评委评定。

B点评员点评(结合辩论过程及已拟预评稿作简要评论)。要点如下: a论题的结论意义不大,但要论证所选定的结论则必须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人物的思想、个性等,即要立足于读懂本文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论辩。

b辩论双方准备充分,材料丰富,阅读面广;论证时能紧扣观点,据理力争;正方立足课文内容,反方强调历史事实;双方善抓对方漏洞,同时力固己方观点。

c自由辩论时双方争论激烈,但过程都缺乏系统性和推理的连贯性,如所引用的资料显得零碎,不过终究给人以不少启示。C教师公布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名单。表示祝贺。

3.教师总结简评。

辩论场面激烈活跃,非常精彩。活动不注重结果如何,而在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同学们熟悉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并能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会了查询相关资料,结合了《读本》,并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拓展,初步学会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所以,同学们的准备和活动是成功的。

二、诵读全文。

1. 结合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有声色地朗读全文。(利用多媒体轻放古典音乐《平沙落雁》)

2. 对照课文练习一或联系辩论过程,背诵全文。(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背诵。)

3. 课堂抽查背诵情况。

三、布置作业。

1.翻译下面短文。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和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2.请以“我眼中的孔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行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写作时限为两星期。附录一

《季氏将伐颛臾》补充资料

1.谈话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之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

另附: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通例证。鲁庄公有弟三人:长庆父,次叔牙,次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郈氏斗鸡生隙,引起冲突,昭公大概对季孙氏的跋扈不满,故站在郈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失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与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大败,并杀郈昭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周谷城《中国通史》)

鲁宣公十五年(前594)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五年(前531),三家调整了互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

昭公企图翦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郭沫若《中国史稿》)

2.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炼,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3.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治国和为政之道。孔子主张,以道德和礼法治理国家,通过教育和感化引导百姓。为政者要努力学习,学思并重,事实就是,言行如一;要贫而不怨,富而不骄;要忠君而不欺君,敢于犯颜直谏;要恪守孝道,言行谨慎,为人师表,从而影响他人,达到天下大治。作为统治者,要推行“仁政”,要本着“仁”的思想取信于民,减少赋税,维护“君臣父子”之间等级的尊严,并且要做到正直无私,避免杀戮。(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其具体内容。(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4.课文旁注

孔子平时称呼学生,一般是直呼其名,如“回也”、“求也”、“冉也”、“赐也”„„在名字后面加语气词“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

5.当代作家评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相关文章: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12-30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05-01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04-20

季氏将伐颛臾字词整理05-01

季氏将伐颛臾高中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04-09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04-20

上一篇:论词的文化意义下一篇:紧扣教育主题发挥示范作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