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4-28

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通用6篇)

篇1: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吴昊201500600081

我们都知道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片资源贫乏、基础落后的狭窄半岛之上逆风起飞,迅速成长为经济上的巨人,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个世纪的发展进程,创造了“汉江奇迹”,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韩国如今的经济成就,自然是与朴正熙政权创造的“汉江奇迹”是密不可分的。朴正熙政权上台面临的经济困难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张勉政权建立“权威统治”。这时韩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第一,示威游行不断,社会缺乏基本秩序。第二,政府改组频繁,无力料理国事。第三,民生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比如,人口迅速增长,失业加剧,饥饿和贫穷,消费品与住房短缺等等问题的解决成为韩国迫在眉睫的问题。

朴喜范是内涵型经济开发论的倡导者,他主张的内涵工业化战略的重点放在为钢铁厂、火车、造船、机床以及基础化学工业等打基础。朴正熙政权在民族主义思想的驱使下,选择了内涵型经济发展路线,试图通过动员国内资本为发展提供基础资源。1962年6月,朴正熙政权曾试图通过“紧急货币措施”来为投资计划融资。为内资动员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以高利率增加储蓄,但此计划因恶性通货膨胀而遭到失败。接着为了动员民间资本,朴正熙政权控制了保险公司并开启了证券市场,但却因此爆发了所谓的“证券波动”,很多中、小股主蒙受欺骗和破产。此外,朴正熙政权还实行了货币改革,采取了一种以通货膨胀为其投资计划融资的办法,由于遭到美国的反对和对客观经济状况的不了解,结果,动员内资政策失败。货币改革失败与外资引进的低迷、通货膨胀、外汇紧缺等问题使政策转换在所难免。以货币改革的失败为转折点,朴正熙政权走上了转换发展模式的道路。从出口替代政策到出口导向政策的转型

1961年8月,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工商部长丁来赫和副部长朴忠勋竭力主张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朴正熙确定了以出口导向政策为经济开发计划的基本方向。为了扩大出口,朴正熙政权制定了各种支援政策。比如1964年的汇率、出口税率的调整、1965年开始的青瓦台出口振兴会议、1967年实施的增加进口品目的政策等。朴正熙政权时期,出口实现了每年40%以上的增长率。1970年年底,出口量达到了10.8亿美元。出口的迅速增长为韩国人对出口政策树立了信心。引导国营企业

朴正熙政府贯彻“指导的资本主义”建国方略。控制和引导企业行为的又一重要手段是由政府出资,主办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骨干工程。朴正熙政府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向各主要产业部门投资,建立起一批国营的国民经济骨干企业。这些由政府主办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既起了启动带头作用,又起了示范作用。大力发展重化学工业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韩国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上对劳力密集型轻工产品的保护主义日渐抬头,出口导向轻工业的边际效益下滑,韩国经济转入不景气局面。朴正熙政权还继续推行外向型工业化战略,重化学工业政策几乎就是唯一的政策选择。于是,70年代韩国产业政策中心转变为重化学工业化。

1973年1月,朴正熙发表“重化学工业化宣言”,正式大力推进重化学工业化。朴正熙政权选择六个部门集中扶持,即综合机器(昌原)、造船、(巨济岛)、电子(龟尾)、第二钢铁(光阳)、有色金属(温山)、石油化工(丽川)等。在重化学工业建设期间,对被选上的部门实施投资风险社会化、分散个别企业家的风险等都是促使企业家参与项目的方法。推行重化学工业化政策的结果是,7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比60年代还要快。朴正熙在70年代推行的重化学工业发展计划,不仅当时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也为80年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造船业的迅猛发展

造船业对韩国有特殊的吸引力,朴正熙政府十分注重造船业的发展。70年代初,政府提出韩国要成为“造船王国”的方针。在朴正熙的授意下,政府半强迫性地要求现代财团董事长郑周永开办造船厂。以现代造船业起步的韩国商船制造,所用时间仅为欧洲厂家相应时间的一半,而价格却比欧洲轮船的最低价格还要低1000,这正是现代集团赖以发展壮大的竞争力所在。新村运动

朴正熙出生于贫农家庭,对农村的凋敝状况了如指掌,认识到必须要找出治理农村问题的有效方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朴正熙在60年代末就开始准备发起新村运动。建设新农村的计划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其效果远远超出了政府的预料。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使朴正熙政府信心倍增。群众参与新村运动的广泛程度在韩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全国上下都在为新村运动献一份力量,运动深入人心,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对朴正熙权威政权与韩国经济现代化的评价

对朴正熙持赞扬论的韩国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朴正熙的卓越领导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朴正熙勾画出一幅现代化蓝图,并以此作为赢得国民支持和参与的“宗教信仰”,想一切方法实现了工业化。在他的领导下,韩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成就,其成就不仅仅周限于经济方面,而且从整体上改变韩国社会落后面貌的大变革。朴正熙不顾一切反对和抵抗而冲锋陷阵,在此过程中有许多人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虽然伴有巨大的牺牲,但朴正熙时代的韩国在极其短暂的时期内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是韩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可以说朴正熙经济发展之功大于政治独裁之过。

篇2: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对韩国现代化的影响

20世纪后半叶的韩国经济迅速腾飞, 一跃而起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其内部先决条件是全体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儒家精神基础之上的现代化意识。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央集权政治观和忠孝一致伦理观及重农抑商经济观等弥漫于韩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政治方面的中央集权, 可以调动全国的资源集中起来;忠孝观使团队和集体养成忠诚奉献的精神;儒家思想倡导的是重农抑商, 这与韩国社会的发展观念不相符合, 但是韩国人结合本国特点, 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君子道德观是韩国社会的主要道德价值观的标准, 它强调重责任、重义务的奉献精神, 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共同利益, 这种集体主义成为韩国现代化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儒家文化中提倡节俭、勤劳、敬业更是韩国工业化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韩国现代化人才的挖掘与开发是与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尚贤重教分不开的。

儒家文化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诚实、守信用、以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道德伦理等对形成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道德规范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大大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修齐治平”、“奉公灭私”、“经世济民”等人世主义功利观, 经过现代意识的改造, 转化为孕育企业家阶层超越了单纯追逐利润为目的的社会责任感和儒家的创业传统精神的源泉。

二、儒家文化对当代韩国思想教育的影响

自儒家文化向外传播后, 韩国受其影响最深, 儒家文化得到重视和传承, 儒学教育延续不断。早在1960年, 韩国为了将儒家文化一直流传下去, 就将儒家文化放入到大学、中学、小学的教育科目里面。1968年, 韩国颁布《国民教育宪章》, 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 韩国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作为载体, 即通过传播儒家文化来达到铸造韩国民族精神的目的。韩国初中道德课渗透儒家文化传统, 要求学生要孝敬父母老师;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与人要和谐相处。大学开设的国民伦理课吸取了儒家文化的精华, 并且进行自立自主思想方面的教育, 进一步提高, 达到强国的目的。亚洲金融风暴过后, 韩国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 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 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儒家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在高校办学体制及专业设置表现尤为显着, 着名的成均馆大学继承了儒家文化的精神;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众多高校里专门开设研究儒教的学科, 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并发行自己的刊物;此外, 韩国还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有着悠久历史的乡校更是儒家文化的发展见证。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乡校在韩国有“儒生大学”之美誉, 至今仍保存有300余所, 成为寒暑假时青少年进行人性教育的现场教室。

韩国每年都要在首尔和全国的乡校举行祭祀儒学创始人孔子的“释典大祭”, 可见儒家文化对韩国的思想教育影响是如此至深。

三、儒家文化对当今韩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

儒家文化一直被当做是个人和生活行为的规范, 对韩国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当今的韩国, 优良的儒家文化在国民精神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高丽大学曾编写了《韩国民俗大观》, 在序言中说, 如今, 儒教在韩国还占据着绝对比重……所以, 在当今西洋化的社会风气中, 韩国还是一个比较注重传统, 血缘主义比较强的社会。韩国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以此为准绳。儒教仍然扎根在社会的最底层。

当代的韩国, 儒家文化是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价值标准, 在韩国的家庭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韩国, 韩国的孝道达到了高峰。这是因为, 韩国把儒家文化中的孔子所倡导的礼和孝结合了起来, 通过家庭民俗表现出来, 所以, 家庭里的孝道至今不衰, 他们并强烈地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冲击。韩国现在仍然保留着父家长制, 每到父亲母亲节日, 从小学生到成年人都会给父母送上节日礼物。如果因工作必须与小家庭分开的话, 必要的团聚还是不能少, 比如周末团圆、遇到大事全家商讨、过节祭祀等。夫妻和睦相处, 父慈子孝, 尊兄爱弟依然是国家倡导的良好社会风气, 儒家文化一直保持提倡的行为规范对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都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尊敬长辈, 服从上级, 讲究秩序;在长辈面前, 不能吸烟, 喝酒也要经过允许方可, 并且要背过脸去喝。对同班同学中比自己年长的师兄师姐也要敬重有加, 前辈要关心爱护后辈, 师兄师姐要关心师弟师妹。儒家文化中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被韩国广泛应用到邻里、亲友中。韩国在20世纪所遭遇的战争、金融危机等面前从容面对、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 起源于中国, 也曾一度昌盛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被韩国完整地继承发展下来, 并对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让中国人汗颜, 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 继承并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 使其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并服务于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 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更是居于文化传统的主流地位, 千百年来, 儒家文化始终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在通过向外传播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我们友邻韩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韩国,现代化,思想教育,伦理道德,影响

参考文献

[1]金柄珉, 金虎雄, 姜淳和.朝鲜一韩国文化的历史与传统[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5.6.

[2]蒲星光.儒家文化道德对韩国的深远影响[J].东北亚论坛, 2005, 14 (6) :22l一223.

[3][韩]李晶雨, 远德玉.儒家文化与韩国现代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8 (10) .

[4]赵峰.儒家文化对韩国和日本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0 (11) :43-46.

[5]郑凤霞, 张顺兴.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 2009, 42 (4) :62-66.

[6]曾志.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1008—1012.

[7]朴文一, 金龟春.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1999.184—19l.

[8]索丰.儒家文化对现代韩国基础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9) :l3.

篇3: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韩国政府决定为其举行国葬,国际舆论评价其历史功绩称:“他主导肃贪促廉斗争,致力于打击贪腐,为全球尽快治理腐败毒瘤作出可贵的尝试,也为国际反腐斗争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韩国独立以来,回顾反腐史,韩国几乎每一任总统都高举反腐大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朴正熙和金泳三,两人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腐“套路”。

朴正熙模式,依赖秘密调查和政治运动,领袖再清廉也腐败泛滥

朴正熙于1961年以军事政变的方式上台,结束了李承晚政权垮台后的无政府混乱状态,至1979年遇刺,共执政18年之久。

迄今历届韩国总统中,朴正熙留下的政治遗产和争议最多。

略言之,在朴执政期间,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从超贫农业国跨入了新兴工业国;同时,其威权统治也给韩国留下了诸多难以抹平的政治伤痕。虽已去世了30多年,朴的历史功过,仍是韩国政学两界及民间的日常争议话题。

这种争议,也体现在反腐层面——一方面,朴执政期间,反腐不遗余力,个人也始终努力保持清廉的形象,连其政敌金大中也承认:1967年自己之所以竞选失败,一个重要原因乃是“不能够把朴正熙本人包括在政府的腐败之中”。

另一方面,在朴执政期间,韩国的腐败问题并未解决,腐败模式还出现了升级。

朴正熙反腐,主要依赖两种方式:1、搞秘密调查;2、搞政治运动。

这两种方式,都建立在朴的个人威权统治的基础之上。

前者主要由韩国中央情报局执行。如1961年6月,该局曾发起一场针对41000名政府雇员的大审查。到70年代,官员们已普遍认为,中央情报局的线人网络覆盖广泛,基本上很难逃过他们的监控。

这种恐惧,对遏制普通官员的贪腐之风确实有一些效果,至少官员们必须努力隐藏所拥有的财富——朴正熙痛恨奢侈,喝咖啡、跳舞、听日本音乐、请家庭教师、打高尔夫球等等,都被朴划入了腐败范畴。此外,朴常亲自下令对违反奢侈品禁令的官员实施公审。

后者的代表,是1975至1979年的“庶政刷新”运动。

这场运动被区分为三个阶段,各有目的。

第一阶段,是将腐败的官员和公务员赶出政府;第二阶段,要消除社会上的浪费、奢侈、不公正之风;第三阶段,要对全民实行“精神革命”,改造全体韩国人的灵魂。

其中,在第一阶段,当局甚至下达过具体的“指标”,要求各政府机关按“指标”揪出不合格者。

1975年到1976年初,有超过2万名低级政府公职人员被罢免、解雇或降职;1976年,遭惩处的中高级公职人员达5万余人。

虽然投入了很大的力气,但朴正熙生前对反腐却已深感力不从心,曾经哀叹:“自上而下的整个组织的政治腐败和枉法,已渐渐地侵蚀了我们的全部生活。甚至连那些正直和诚实的人们,一旦获得了某种公共权力,也会很快堕入腐败的行列。”

其实,朴虽然不追求个人享乐,但他自己也是这腐败群体中的一员。其最典型的腐败,就是建立起了一套稳定的、隐秘的“统治资金”非法募集制度——朴逮捕李承晚时代的权贵资本家,指控其腐败的罪行,但若这些资本家愿意为他提供“统治资金”,则放弃或暂缓对他们的指控;同时,朴将银行收归国有,财阀们为了获得低息贷款,也不得不同意朴的四个条件:1、提前向朴支付佣金;2、必须将资本投资到国家(朴)规定的优先项目;3、必须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回扣给朴;4、必须以慈善捐款的方式资助朴发起的“新村运动”。

略言之,在朴看来,“发展是硬道理”,反腐必须要为发展让路;以发展为目的的腐败,不算腐败。

金泳三模式,依赖独立机构和正规制度,总统腐败也会被抓

1980年代全斗焕、卢泰愚执政时期,韩国的腐败现象变本加厉。

1992年12月,金泳三当选为韩国第十四届总统,也是韩国民主化后的首位文人总统。

上任伊始,金泳三即将“清除腐败”列为自己执政期间的三大任务之一。

金泳三这样做不是没有原因的——198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多达65%的韩国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如何取悦这些人,是金泳三极重要的政治命题。

金泳三的反腐,号称“无禁区整顿”。

到1995年,共惩处大小官员四千余人;同年,前总统全斗焕、卢泰愚也因腐败问题而被拘捕送上法庭。

次年,二审判决全斗焕无期徒刑,罚款2205亿韩元;判决卢泰愚有期徒刑17年,罚款2826亿韩元。

法庭认定的主要贪腐行为,是向财阀企业收取“统治资金”,不过二人并不认罪。

卢泰愚被捕前,曾对国民如此公开辩解:“我这个没有出息的卢泰愚现在以十分冒昧的心情站在各位国民的面前……我知道这种表白很可能被当作可怜的辩解,不过统治资金本身尽管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却是我国政坛上一个长期的习惯做法……我在总统任期内先后筹集了约5000亿元的统治资金。”

卢泰愚的辩解是事实。不但李承晚、朴正熙、卢泰愚这些执政者向财阀秘密收取“统治资金”,即便是金泳三、金大中这些在野反抗者,也不得不依赖类似的不正当手段,来筹集活动资金——正是金大中在1995年10月,以在野党领袖的身份,在北京向新闻记者踢破了这个秘密惯例——据金大中爆料,自己在1992年从卢泰愚处拿了20亿韩元的“政治资金”,(当时)现任总统金泳三拿了超过3000亿韩元。

不过,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卢泰愚以会给国家带来不幸和混乱为由,始终拒绝说明1992年大选的“政治资金”问题。

舆论汹汹之下,金泳三不得不指示,对该案必须做“没有圣域”的彻底调查。

金泳三后来曾如此解释为何要审判两位前总统:“从国家角度来说,拘留和审判前总统,是不幸和耻辱的。但不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的历史观就得不到匡正;我们要通过这个过程,……来恢复军队的真正名誉和国民的自尊心。”

这段话虽然不尽符合其逮捕审判两位前总统的真实决策过程,却也道出了政治转型过程中“历史正义”的重要性。

简略说来,金泳三时代的反腐,较之朴正熙时代,有两大变革:1、依赖正规的独立检察机构,而非秘密情报部门——自朴正熙至卢泰愚时代,韩国检察院一直由军人心腹控制,形同虚设;金泳三时代,检察院成为独立机关,不受总统府和政党控制。对两位前总统的调查,正是由该机构主导。

2、不依赖个人威权下的运动反腐,建立了包括公职人员财产公开、金融交易实名化等诸多制度。之所以最后能查实两位前总统的贪腐罪行,正是靠了金融交易实名化。

当然,上述变革,最终也让金泳三“自食其果”。1997年,包括国防部长在内的多位金泳三政府高官卷入贪腐丑闻,金泳三之子金贤哲,也因受贿逃税罪而被逮捕。

2014年,韩国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榜近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3位(亚洲地区,落后于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而在1996年,调查显示,尚有85%的人认为,通过行贿,在韩国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让韩国人欣慰的是,不足二十年,已成云泥之别。

篇4: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的施动主体

儒家文化对韩国医药企业的影响构成了结构关系, 其中儒家文化是施动者, 而韩国医药企业则是“受动者”。在这组结构关系中, 儒家文化是一个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影响的全方位覆盖体, 而韩国医药企业则是其中的小受体。

(一) 医药企业文化的概念

韩医为主的处方药2008年以来一直占韩国整个药品市场的84%, 处方药市场规模近6年年增长率都在12%以上。2008年, 韩国药品市场价值为99亿美元, 到2013年韩国药品市场价值达到151亿美元。较为知名的韩国药企主要有Dong-A、Dong-wha、Green Gross Korea、Youny Jin、Yuhan Corp, 韩国LG生命科学

有限公司、保宁制药株式会社、希杰有限公司、大熊制药株式会社、钟根堂、韩林制药株式会社、韩美药品株式会社等等。韩国的药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 是指全体医药员工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 药企的文化具有企业文化的普遍特征, 集中体现为理念形态文化、行为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该复合体是药企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 以自身的努力贯彻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以文明精神和风格取胜的群体意识, 并且表现为药企特有的人文风采和独特的社会风格模式。

(二) 儒家文化的概念

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相述 (继承) 尧舜, 宪章 (效法) 文武”, 崇尚“礼乐”、“仁政”, 重视孝、忠等伦理道德教育。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即“爱人”。孔子把“仁”作为行为的规范和目的, 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以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悌”等一套思想体系。

二、影响的手段路径

儒家文化要对韩国药企发生影响, 需要借助一些手段和路径, 否则谈不上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手段路径:

1.人才选拔的途径。在药企选拔人才的时候, 多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 被称为SSAT。在选拔的试题中, 《礼记大学》“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测试的高分区域, 韩医典籍中注重医德的名句都常出现在考核中。人才选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它能够促使员工重视儒家的品德。

2.教育职业培训的途径。韩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内部设置了职业训练中心。位于韩国首尔的医院, 韩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医院是隶属于三星集团的三星首尔医院, 秉承着三星集团的创业理念事业报国、人材第一、合理追求。三星首尔医院对新员工培训期间是四周, 在韩国国内的医药行业内是最长的。韩国的药企和医院不仅高度重视对员工进行能力的培养, 也十分重视儒家思想道德的教育。企业员工的培训资料中涉及大量的儒家道德伦理。例如儒家经典中的九思、九容就被长期作为员工的基本教养科目。

3.高层领导身体力行带有示范的作用。在韩国的药企组织内部, 其结构形式和三星等大公司的结构非常类似, 都是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主导权严重倾向于高层领导, 企业内部以权威性管理行为主要模式。由于韩国大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 加之韩医特殊的传统性, 使得多数的韩国药企都将《论语》、《大学》、《礼记》等儒家经典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而这些药企的经营者都把自己的创业理念、创业之路与经营之路归结为践行儒家道德标准的结果。

4.内部企业文化的运行具有道德生成的作用。韩国的药企内部家族共同体意识强烈, 企业员工群体对企业的效忠程度高。同时企业内部的成员群体具有工作认真, 任劳任怨的劳动意识。这些意识之间相互学习和模仿, 构成了整个药企运行的文化范围。这种文化氛围对儒家文化的主导作用起到了生成、塑造的作用。

5.社会的儒家文化影响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如果说企业是“小社会”, 那么整个社会文化范围的“儒家化”则实现了企业之外对员工影响的“全覆盖”。韩国学者认为, “在韩国社会, 儒教至今也仍然占据绝对的比重。儒教文化是纯韩国人式的思维方式、性格修养、行为规范的基准。即使在今天, 儒教也仍然深深地扎根于韩国社会的基底”。

三、影响的效果评析

在西方社会学家那里, 东亚社会缺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因而实现现代化转型乏力。然而韩国企业特别是药企的成功证明了儒家文化对于韩国药企的正面促进作用非常巨大。总的来说, 儒家文化对韩国药企的正面促进作用是主要的, 而负面影响则是次要的。

1.儒家文化的正面影响。 (1) 政府主导的支持作用。世界经济史证实, 在先进的发达国家已经牢牢占据世界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的状况下, 政府在企业的创始阶段的“扶着走一段”非常关键。儒教传统色彩浓厚的官僚集权政治制度能够发挥集中国家资源的效果。 (2) 儒家文化内省、诚信和教育的特征使得韩国药企高度重视生产中“人的因素”。员工作为劳动者, 其精神状态和是否诚信勤劳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李敦球认为, “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家族集团主义、儒家文化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和谐与诚信、儒家文化提倡个人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等方面是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的表现。朴昌根还将重视教育归纳“尚文主义价值观”的概念。 (3) 均富观念对企业员工的动力机制有促进作用。在企业积累原始资本的初期阶段, 作为儒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的均富观念起着阻碍作用。但是如果企业一旦已经形成了优势, 那么均富观念“在官僚威权体系体制下却可以由妨碍现代化的因素变为有益于现代化的因素”。 (4) 儒家道德能缓冲资本主义逐利的负面作用。无论是社会的快速发展, 还是社会转型, 都容易导致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想颜废、物欲主义泛滥等众多难缠的“社会病”, 儒家文化对于医治这些社会弊病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说, “儒教的道德伦理是可以有效地拯救被科学主义的膨胀所‘工具化’”。除了以上这些要素外,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主义、家长制都在药企的不同发展阶段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儒家文化对韩国药企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韩国成为二战后首个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并成功孕育出了全球排名考前的电子、生物制药企业, 与儒家文化的正面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 “韩国曾经以惊人的高速度发展和迅速崛起, 当然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战略, 然而, 弘扬传统儒家文化始终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 儒家文化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要素。

2.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韩国药企注重儒家文化传统、注重家族管理与人脉关系、多渠道学习、强调共同体和集团主义、教育领先、“人才第一”, 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1) 家族管理使得员工有强烈的剥夺感。由于韩国药企注重家族管理, 使得员工们有一种为某个家族服务的不适感。特别是随着民主制度的推行, 家长制和家族管理越来越与民主观念发生抵牾。集团主义则无法凸显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 更是与世界主流的企业文化发生矛盾与心理冲突。 (2) 儒家文化中的“中庸取向价值观和保守倾向;强调人治, 对制度建设不够重视;道德至上主义, 束缚个性发展;宣扬贵义贱利, 对发展经济有一定阻碍作用;文化观念带有模糊性、粗糙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操作的不规范和动作的不标准;过于注重传统定义下的智慧, 在现实面前往往显得空灵和玄虚;重视礼教、等级、身份, 对企业创新不利”。在企业内部权力的顺从下以及各式各样培训、规训、训诫、教育、疲于人际关系, 使得员工们自由权极为缩减。2006年2月, 韩国媒体报道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 成员国家中, 韩国已经连续12年登上自杀率第1名的位置, 其中忧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导致自杀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3) 儒家文化自身的内部冲突。儒家文化注重家庭的价值, 因而尽管企业塑造成“仿家庭”, 但毕竟不是真实的家庭。据2016年1月23日《参考消息》报道, 从朝鲜叛逃到韩国的医生经常无法在韩国医疗行业找到工作。难关之一是, 在韩国作雇员做到俯首帖耳很不容易, 相对社会的自由, 他们更思念故乡和家庭。据统计, 每年死亡的“脱北者”当中有15%是自杀, 这相当于韩国自杀死亡率的三倍多。

四、影响的经验与启示

儒家文化对韩国药企发展的优势和弊端给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1.后起国家的政府启动优势。中国也是一个世界医药市场后发国家。中医药要抢占世界医药市场, 首先在企业的初始阶段加以扶持。但是该扶持不宜伴随始终。在企业成长壮大后, 要由政府主导改为政策性调控。

2.企业内部的文化强调奉献、团结、诚信是药企保持的诀窍, 但同时要对西方企业尊重创新的文化兼收并蓄。将儒家文化的追求稳定秩序和西方文化中的不断创新结合起来, 挖掘儒家文化中“变则通吗, 通则久”的思维为中国药企的壮大和发展服务。

3.医药企业一方面要注重亲情化的管理, 提高员工“以企为家”的感受, 注重道德。但是另外一方面, 儒家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提醒我们注意, 员工作为劳动者拥有平等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对企业的认知, 单纯的服从型管理方式并不科学。

参考文献

[1]董仁威.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M].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

[2]洪一植.韩国民俗大观[M].高丽大学校民族文化研宄所出版, 1990.

[3]李敦球.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J].当代韩国, 1995 (01) .

[4]朴昌根.论韩国人的尚文主义价值观对韩国社会现代化的影响[J].韩国研究论丛, 2002 (09) .

[5]尹保云.“均富”观念对中韩现代化的影响[C].韩国学论文集, 1998 (07) .

[6]宋荣培.儒教伦理观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J].哲学, 2000 (62) .

[7]刘志东.论儒家文化对韩国崛起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

[8]林坚.儒家思想对韩国社会及企业管理的渗透和影响[J].韩国研究, 2010 (09) .

篇5: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韩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启示

1 韩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

1.1 韩国农业生产基础要素较薄弱

韩国的地貌比较复杂, 地形主要由平地、山地、和丘陵组成, 且分布不均, 平原较少, 可耕种的土地资源较少。韩国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资源也相对不足。因此, 韩国的农业生产要素比较薄弱, 处于劣势。一方面,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导工业化出口, 使国民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但是随着韩国加入WTO, 受到相关国际制度的约束, 农业相对于工业在国际市场中仍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 从农业人口布局及农业人口结构方面来看, 韩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20岁~49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幅度减少。相反, 55周岁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数却有所增长, 劳动力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所以, 韩国劳动力不足和土地资源的相对缺乏导致了农业生产量的减少, 从而使韩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1.2 过多农业保护政策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但是在国际自由贸易的形势下, 地区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并有加强的趋势。特别是在亚洲国家中, 地区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明显, 主要是否定外国企业以及排除外国商品,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韩国也存在这种现象。韩国过分保护本国农业企业, 对进口农产品设置较高关税以及其他通关环节,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韩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

1.3 韩国的政治原因

韩国政府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对农业、农民以及农业相关企业实施一系列保护政策, 一方面是经济上的考虑, 另一方面也是政治上的需要。在国际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韩国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韩国农民对于开放农业领域持反对态度。2003年9月, 韩国政府参加了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贸易会议。当时, 韩国农林水产市民部对开放大米市场引发了1500多韩国农民的抗议, 他们在墨西哥和首尔游行示威, 反对世贸组织。游行代表—李京海在摄像机前自刺胸膛, 经抢救无效死亡, 全世界都为此震惊。最终, 韩国迫于农民的诉求放弃了开放大米市场的计划。

1.4 韩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1.4.1 技术性贸易壁垒。

韩国政府对农产品进口的投标标准过于严格, 所以做外国出口的商人们参与投标竞争, 即使落标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因此外国商人大多不愿参与竞标。韩国的技术贸易壁垒也会涉及到生产领域。韩国政府颁布《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法规, 并于1995年12月实施, 法规内容包含了HACCP管理制度。进口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一系列农产品, 从栽培收获、包装、运输销售都实施严格的检疫, 发现其中任何一个流程不合格, 政府会下令禁止进口。

1.4.2 卫生检验检疫措施。

卫生检验检疫标准在国际社会上公认为是“SPS措施”, 但是韩国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更为严格。按照韩国颁布的《2004年HS进出口通关便览》法规 (以下统称为通关便览) , 韩国几乎所有农产品进出口都必须遵守通关便览的规章制度, 即所有农产品必须全程质量安全和检验检疫, 增加了检验流程以及出口国家的出口成本。同时, 韩国的通关便览法规非常严格, 全国的检验检疫站点互相沟通联系, 一旦一个站点检测出禁止入境的动物疫病或者病虫害, 其他不受影响的站点也会全面禁止, 这对于涉及产品的出口国以及相关产品的其他国家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不难发现, 加入WTO, 韩国政府农产品贸易保护更加严重。

1.4.3 反倾销政策。

韩国政府一方面对于本国企业出口农产品进行补贴, 促进对外出口。另一方面对于外国出口到本国的产品进行严格的反倾销管制, 常常与外国关于农业补贴产生分歧。这样就会减少韩国与外国的贸易额, 影响韩国的农业国际化进程。

1.5 文化壁垒

一方面, 韩国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拥有民族保护主义情结。例如:2008年美国牛肉进入韩国市场, 与韩国本土牛肉产生激烈竞争。由于韩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保护本土的情怀, 韩国消费者集体抗议抵制美国牛肉, 使得当时韩美在农产品贸易关系一度紧张。另一方面, 韩国民间组织“农协”在60年代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 号召国民消费本国的农产品, 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一口号引导了韩国市民消费行为, 并长期影响韩国的消费习惯。使韩国国民对外国农产品产生了抵触心理, 不利于韩国农产品自由化贸易,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韩国贸易国际化的进程。

2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对策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较近, 农业基础自然条件相似, 且农产品贸易种类等有较强的同质性。因此通过分析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 可以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启示。

2.1 提高土地利用率, 优化农业结构, 鼓励人才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基础资源较丰富, 具备适合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一方面我国农业具有基础劳动力充沛和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等优势, 另一方面又具有人均种植面积小、贫农结构、科技转化率低等劣势。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 提高使用率, 并重组产业结构, 进行升级优化。首先, 保护基本农田。政府出台法律法规保护基本农田, 禁止非法抢占农田, 违规开发, 保护基本土地, 充分发挥农田的基本效用。其次, 进程产业重组, 升级优化农业产业,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突出我国在基础农业技术和基础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寻求企业合作, 形成产业化、集团化模式。同时创新农户企业经营模式, 提高产业收入。最后, 培养农业人才, 鼓励青年人才服务三农。政府出台相关农业优惠政策, 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鼓励发展农业。

2.2 打造绿色品牌,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用品牌产品进军国际市场。要想在农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质量为前提, 以信誉为保障, 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 开拓新市场。农业企业必须保持社会责任感, 加强自身信誉建设, 拥有自身品牌, 重视开发独特的商标, 研发设计农产品绿色名牌并逐步宣传包装, 走出中国, 打入世界, 开发国际农产品大市场, 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积极走出去, 开发新市场。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寻求初级产品生产地, 结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 升级包装后作为我国品牌走向世界, 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3 保障农民的长期利益, 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直接受到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 成立了农业团体, 这些团体可以对政府的行事形成压力。一方面必须重视农民的诉求, 保障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在行业监管、开拓市场、信息服务和对外纠纷交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及时传达农民的诉求。

2.4 慎重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我国政府在发起保障措施时, 为了避免两国摩擦升级, 有必要通过客观、科学的方法对摩擦原因、损害要素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同时评估贸易损失以及贸易摩擦可能引起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 利用合理合法公正的手段来处理贸易争端, 同时要充分尊重国际贸易一体化的规律, 减少主观的贸易保护政策, 这样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5 加强政府宣传, 提高国际化水平

我国政府应该顺应历史潮流, 既要充分尊重农民诉求,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又要改革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我国农业综合实力。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国家必须引导国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外国产品, 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我国的国际化水平。

综上, 通过分析韩国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 进而提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慎重贸易保护以及加强宣传引导等合理化建议, 促使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和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合力共赢的基础上, 发展经济、合作贸易, 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廖毅.湖南省农产品对东盟出口贸易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2.

[2]戴咏梅.从南北峰会看朝鲜半岛南北关系[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2.

篇6:朴正熙总统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京报报道, 韩国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在12月19日举行的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中以微弱优势击败民主统合党候选人, 当选韩国下一任总统, 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她也是整个东北亚地区近现代史上首位女国家元首。六十年的人生中, 朴槿惠几起几落。作为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 在母亲遇刺身亡后代行“第一夫人”职责;在父亲被枪击身亡后, 她不得不离开青瓦台, 过了十几年的“隐居”生活, 精神上承受极大痛苦;上世纪90年代, 重返政坛的朴槿惠屡次制造选举神话, 直至如今重返青瓦台。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是韩国最具争议的总统之一。在他治下, 韩国实现了“汉江奇迹”的经济腾飞, 但反对者指责朴正熙是“独裁者”。1961年, 朴正熙以政变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权, 时年9岁的朴槿惠成为了“大令爱”。由于家世影响, 朴槿惠虽年轻时也有喜欢的人, 甚至戏称“初恋”是赵子龙, 但她最终放弃了婚姻。1982年, 堂哥朴在鸿劝朴槿惠结婚, 她极力反抗说“以后请不要再说这样的话”。朴槿惠精通中文, 尤其钦佩冯友兰。“20多岁时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她说, 在艰难的岁月中《中国哲学史》蕴含了让她变得正直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

上一篇:旧照片的故事小学作文下一篇:十九大系列宣传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