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2024-04-16

政治学习理论制度(精选14篇)

篇1: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一、政治理论学习是增强党员宗旨意识、角色意识、形象意识和行为意识,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为真正把政治理论学习落到实处,根据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政治理论学习要根据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前政治形势的需要,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按照院党委中心组政治理论计划的安排,结合本总支部、支部的实际,精心安排好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

三、各党总支部、支部书记是本总支部、支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制定年初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政治理论学习要做到每次学习有专题,有时间过程安排,有中心发言人,有学习记录,有考勤登记,有学习小结。年末,要撰写学习总结。

四、学习时间可根据各总支部、支部的实际,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三次。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写心得体会与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

五、每个党员要有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本,自觉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年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政治理论学习论文或理论调研报告。各总支部、支部要定期检查。党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

六、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应纳入党员个人年度考核的范围。各总支部、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对总支部、支部的考核范围。

七、党员干部既要参加党委中心组(扩大)的政治理论学习,又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属党总支部、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

篇2: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第一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县和谐稳定和审判工作需要,以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干警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创新学习理念,完善学习机制,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习惯,推动审判事业的发展。

第二条 总体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建立学习型机关的长效机制,通过坚持不懈的政治理论学习,使机关党员干部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勤奋学习思考,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加强党性修养,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提高素质和水平有先进的理念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内容安排: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更新机关干部知识和素质的新需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1、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2、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现代科学和管理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行政效率。3、学习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知识,提高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4、提倡个人爱好,鼓励博览群书,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条 组织原则:政治理论学习要坚持三个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所有干部都要积极参加机关统一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活动,建立起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组织机制。2、与时俱进原则。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扩充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拓宽知识领域,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充满生机与活力。3、学用结合原则。要把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互为动力,以学习成果促进工作实践,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第五条 制度保障:1、院党组负责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的制定、安排、组织、落实、检查和指导。2、要分阶段制定目标、下达计划、提出要求,做到全年有计划、每月有安排、各季有措施、年终有评比。3、建立全院和个人学习档案,及时将干部学习的目标、计划、出勤、培训、考试、评学情况和学习成果等登载记录,作为年终评优和考核依据。4、各庭室负责人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院党组下发的学习安排和要求。要采取措施组织好本支部的学习活动,并立足岗位实际,积极探索和建立本支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

第六条 时间要求:1、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率先垂范,做到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个半天,并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有总结。2、党员干部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二个小时,全年不少于92小时;岗位自学每天不少于1小时,全年不少于240小时。3、集中学习与岗位自学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德体会。党员个人读书笔记原则上全年不少于1万字;心德体会全年不少于2篇。4、各支部在组织集中学习时要切实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做到有考勤、有记录、有总结、有学习档案。

第七条 创新形式:政治理论学习要积极创新学习载体和形式,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感染力。1、要建立脱产培训与参观考察机制。对迫切需要掌握的理论科学知识,要定期选拔党务干部和支部书记进行脱产培训。 2、对体现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基地”和“标兵楷模”,要组织党员干部到实地去参观学习,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参观考察每年度也要尽可能组织一次。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联席会、专题报告会及多层次学习网络、多功能电教设置和干部终身教育档案体系,加强交流与促进,形成自觉学习、全员学习的组织机制。

第八条 目标管理机制:机关政治理论学习要建立“述学、考学、评学”等目标管理机制,把学习成效列为考核机关干部和科室评先评优及创建“红旗窗口”、“文明示范岗位”的重要内容。机关党委要做好组织推动和督促检查工作,并组织好年终的考核评比。

篇3: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关键词:大晟乐,北宋,乐议之争,宋徽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乐之邦, 音乐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 礼乐制度不仅代表着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 还代表着我国古代音乐艺术和文化发展的巅峰。经由数千年的发展, 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文人, 在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方面也有着长足的发展, 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可供研究的宝贵史料。尤其是北宋时期在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方面的发展更是出众, 对后世乐律的理论与实践影响甚大, 研究价值十分高。下面我们结合北宋时期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的发展实践, 对其在北宋朝廷政治气象中的表现加以分析探究。

一、北宋乐律理论与制度的发展

自从唐朝末期战火开始绵延, 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众多的劫难, 传统的宫廷雅乐也流失良多, 自商周以来就不曾间断的音乐文化受到了巨大打击, 直到宋朝建立, 音乐文化的发展才开始迎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北宋时期制定的大晟乐无论是在乐律理论、乐器制度和音韵词学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北宋期间, 议乐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朝廷雅乐建设中的一种突出现象, 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朝到宋徽宗最终钦定大晟乐, 期间乐议现象从不曾停止, 可以说贯穿了北宋发展的始终, 一直到大晟乐的制作、发行成功才算真正结束。可以说, 大晟乐的发行代表着北宋乐议活动的成功, 同时也意味着大晟乐的成功离不开对北宋朝堂活动的研究[1]99。

北宋建立初期, 国家积极倡导礼乐建设, 在这种规模庞大、背景广阔下展开的乐议活动开启了宋帝国礼乐建设的新篇章。宋太祖赵匡胤登位初期, 收揽权力, 振兴朝纲, 随着后来国家政权的逐步稳定, 越来越多朝臣提倡重修礼乐制度, 他们仿照《周礼》开始了长期的礼乐建设。聂崇义、尹拙、窦俨等人被赵匡胤任命进行礼乐建设, 以改善之前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他们当时面对着这种混乱局面, 劳心劳力, 面对着众多草率创作的典籍, 一时间压力甚大。且赵匡胤本人疑心重, 喜好收揽权力运用法律手段革除国家弊政, 聂崇义、尹拙等人积极劝说皇帝陛下使用礼乐来实行教化, 以巩固皇权和王室权力, 因而努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新朝的礼乐研究建设。随着, 王朝礼仪制度不断完备, 雅乐的使用也愈加广泛, 可以说, 雅乐建设意味着王权不断得到巩固。不过, 在礼乐建设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诸如乐律不和谐、演奏不规范等, 这就需要对原有的雅乐制度进行修缮补充, 完善当时的乐律理论与乐器制度, 建设更为优秀、能够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雅乐制度[2]182。在北宋乐议中, 朝臣们一直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制乐的方法是否遵循古制。针对这个问题, 宋仁宗、宋哲宗时期争论不休, 但是始终不能在制乐方法上达成统一, 一直到宋徽宗时期, 才真正统一意见, 成功制作出了大晟乐, 被定为一尊, 成为永制, 成为北宋朝廷礼乐制度中备受尊崇的乐律制度。

大晟乐的出现和成功并非偶然, 它是由更深层次的原因所成就的。与宋朝历次乐议所提倡的其他乐制相比, 大晟乐的成功离不开政治权谋的成功运用。在制作初期, 宋徽宗受蔡京蛊惑, 出于“锐意制作, 以文太平”的目的同意制作大晟乐。有了皇帝的支持, 蔡京力主魏汉津所说, 借鉴夏禹等朝礼乐制度开始制作, 在众多朝臣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 大晟乐被尊为“一代之制”, 迎合宋徽宗好大喜功的心态。在确定律准时, 以宋徽宗中指的长度起律定制, 将至高无上的君权与乐律制度相挂钩, 无论是出于对皇帝的忠心、皇权的不可质疑还是皇帝威严的不容亵渎, 大晟乐都不容置疑, 乐律制度与君权、皇权的亲密关系使得众多朝臣不愿意反驳, 从而也终结了从太祖时期持续到现在的乐议。当然, 除了与君权的密不可分外, 大晟乐制作期间乐工们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也是乐律制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政治背景与原因外, 大晟乐的成功还有着两大因素:一是它圆满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北宋朝廷的乐议难题, 运用了能够称之为古制、可为众人所接受的制乐方法;二是制成了和谐的乐律制度。乐议争论的制乐方法虽然存在异同, 但是基本上是遵照西汉王朝的基础, 参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乐建设。众多朝臣在大晟乐制成之前, 各执己见, 不肯退让, 互相争论, 虽然都是以汉代以来的制约方法为主, 但是依然乐此不疲地争论不休, 后来, 大晟乐的制定过程中, 除了参考西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律制度外, 还借鉴上古皇帝后裔夔所制的古老礼乐之法, 杂糅历代之所长, 达到了一种既完美又古老的效果, 受到了众人赞同。大晟乐制成后, 不仅乐律理论为众人所称赞推崇, 它和谐的音律和乐器演奏制度也为人所赞叹, 据说演奏时出现了几十只飞鹤飞鸣其上的效果, 让众人啧啧称奇[3]62。大晟乐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宋朝礼乐建设的需求, 迎合了朝廷内部长期以来积极提倡的复古主义主张, 同时达到了使雅乐音律和谐的目的, 满足了雅乐实际应用与实践的需求。

二、北宋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在朝廷政治气象中的表现

大晟乐的成功颁布和推行可以说是北宋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在政治气象中的典型表现, 它代表着北宋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 是北宋开国以来乐议活动最终完结与成功的一个标志。北宋大晟乐的颁布并非一帆风顺, 从制作、颁布到发行这个过程经历了众多坎坷, 在认识大晟乐这个北宋代表性乐律制度时, 我们必须看到北宋朝廷尤其是宋徽宗在其背后所发挥的作用。大晟乐作为独属于北宋的独特音乐制度,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其本身还带有另一种色彩———政治色彩, 是北宋朝廷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一大政治举措。在北宋徽宗的推动下, 朝廷各方势力的交锋下, 逐渐有步骤、有层次地颁布、发行开来, 虽然历时短暂, 但是其强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宋朝廷的政治气象, 对后来的南宋、金元时期以及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北宋的众多政治政策形成了或横向或纵向的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也为后世所慨叹惋惜。随着大晟乐的成功推行, 意味着北宋大规模乐议活动的结束, 可以说, 是用古法解决乐律、乐器和谐发展的一大成功, 解决了困扰北宋长达百年的礼乐建设, 消弭了多年来乐议活动中的众多争执与分歧。不过从更深层次来说, 大晟乐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朝臣与乐律家的认同, 与其中纠葛的宫廷权谋关系密切, 是政治权力的成功运用, 也是其得以成功制作和推行的根本原因。

大晟乐的制定是宋徽宗收揽权力与政治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元符三年, 宋哲宗驾崩, 以太后和曾布为首的群臣将端王赵佶接进帝都拥立为帝, 史称宋徽宗。宋徽宗登基为帝之后, 朝政和权力一直是由太后和丞相曾布等人把持, 徽宗权力受到抑制。从元符三年到元符五年, 两年间, 宋徽宗手下以蔡京等人为首的政治团体与以曾布等人为首的政治团体进行了数次交锋, 权力逐渐向宋徽宗一派倾移。在元符五年十一月, 宋徽宗宣布改年号崇宁, 新旧党争势力起伏, 为实现政治目标, 争夺权力, 宋徽宗开始推行改革, 从盐法、学校、钱法到礼乐建设, 全面巩固政治权力[4]。正是借由这个夺权的政治背景, 大晟乐的制作才进入日程, 在解决多年乐议之争的基础上, 通过乐律制度建设巩固皇权与君权。结合大晟乐的制定、颁布与发行过程来看, 它的成功是贯穿于宋徽宗执政的整个时期的, 宋徽宗对新乐和大晟乐的推崇、支持, 不仅仅是出于终结乐议之争的需要, 同时也是贯彻推行自己新政收揽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哲宗身死徽宗即位的最初几年, 朝廷新旧党政治斗争十分激烈, 初登大宝的宋徽宗不仅面临着权力分散的局面, 需要重新调整和组织朝廷内外秩序, 还要重新确立皇权与君权的威严, 他在尝试“建中靖国”却遭到失败之后, 对调和矛盾的信心下降, 转而选择“绍述”与“崇宁”, 任命以蔡京等人为首的新党支持他的新政改革, 而大晟乐的制作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 解决乐议之争, 确立君权与皇权威严, 收揽权力, 重新确立朝廷内外秩序。大晟乐的制定吸取了宋仁宗时期作乐失败的经验, 重新制作了一个兼顾古今、杂糅历代之所长的乐律制度, 达到了一种既完美又古老的效果, 受到了众人的认可与赞同。大晟乐的乐律理论和乐器制度一方面向儒家经典的礼乐制度靠近, 杂糅各家礼乐制度之所长, 增强整个礼乐改革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又独辟蹊径, 使用宋徽宗中指的长度来起律, 避开了宋仁宗时期朝臣们对乐制基本内容的争论, 同时巩固了皇权与君权的威严, 减少了新乐制推行的阻碍, 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政治生存空间[5]79。

虽然这条道路是建立在宋徽宗身为皇帝的君王权威之上的, 颇有些空中楼阁的味道, 从正统礼乐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说不合常理, 但是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乐议之争和新旧党争等角度来看, 还是收到了奇效。虽然后来宋朝最终灭亡, 以宋徽宗手指长度起律的荒谬理论也随之消亡, 但是从大晟乐这个乐律制度的建设和推行角度来看, 不得不说是出了奇招。而后, 大晟乐开始推行, 从中央到地方, 从宫廷到民间, 从本土到城外, 一步步有计划、有层次地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和政治强制手段保证了新乐制的推行与实施, 并且与宋徽宗新政中各项新法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新政改革的框架。

总之, 虽然大晟乐的推行最终只持续了约20年时间, 但是它对宋朝政治气象的影响, 对后世乐律制度的建设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其特殊的乐制内容和细致全面的推广计划, 对南宋、金元时期和明朝礼乐制度建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田玉琪.刘几与花日新的郊游[J].河北大学学报, 2006 (3) .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3]赵宏声.不以风雨寒暑, 诸棚看人, 日日如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4]李攸.宋朝事实[A].丛书集成[C].北京:中华书局, 1985.

篇4: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不仅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的自然使命,而且承担着教育群众和参与国际新闻舆论竞争的历史使命和政治重任。因此,工作在党报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其理论水平、编辑水平直接决定了党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大小。

新闻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合格乃至优秀的党报编辑,必须以良好的理论修养、深厚的理论功底作后盾。他必须以超常的毅力,通过艰苦的努力,学习广博的理论知识,拥有丰富的理论储备,通过实践锻炼使自己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在党报新闻业务中,记者捕捉一个新闻线索,发现一个新闻典型,要有新闻敏感,而这种新闻敏感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厚理论修养,来自于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选稿编稿的过程中,要有较高的新闻组织能力和较强的新闻鉴别能力。而这一切,同样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要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者只有以“政治家”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认清自己的职业使命,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自觉主动积极高效地开展工作、完成使命。有些新闻工作者在事物初露端倪时,就能正确地予以认识和把握,其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来源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调查研究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认识。党报新闻工作要理论结合实际,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成功,许多优秀新闻作品的产生,都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的结果。因此,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调查研究,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相结合,用现代意识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提炼,把握新闻事物的“闪光点”,才能真正抓住事物内在的本质,发掘独特的新闻价值。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考察,当时陪同考察的原深圳特区报总编在没有任何上级指示和要求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做纪实报道,并愿为此承担一切政治责任。如果没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那篇脍炙人口、影响巨大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长篇通讯就不会诞生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新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需要大量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理论素养的编辑人员,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人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当前,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同志虽然大都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不少同志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钻研理论,更谈不上从更高层次上去提高理论修养了。因此,遇到纷繁庞杂的社会现象时,总是缺乏理论分析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不善于用正确的理论去驾驭它、指导它。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力戒浮躁情绪,要充分认识到新闻作品在人民群众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因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群众需要掌握理论。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所谓授人一瓢当储十桶,此之谓也。新闻实践离开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会偏离方向。不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审视认识问题,就难以在众说纷纭的议论声中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和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早在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时,一些人鼓吹“全盘西化”,有一些新闻媒体就曾盲目跟风。其实,稍有马列主义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全盘西化”在中国根本就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从事新闻工作而不懂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教训不能说不深刻。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科学、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种形势下,更要强调政治理论学习。新闻工作者学习理论的第一位任务是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正确、并为人民所接受的理论。在认真学习以上重要政治理论的同时,还要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学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學习和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包括西方文明史,以求博学多闻,开阔视野。

学习理论要讲究方式方法,切忌一知半解,华而不实,不要满足于仅仅熟悉几个观点,懂得几个词汇,而是要系统地学、深入地学,多学一点。要让自己写的或编的东西,读者看得懂、喜欢看、有启发、受教育。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就是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党报编辑,一定要把最好的新闻精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理论学习既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既是新闻工作者业务工作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养、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需要,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受风浪、坚持正确航向的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当一名理论功底扎实、理论修养良好的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地作出新贡献。■

篇5: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学习制 度

为了提高全村领导干部及全体村民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自觉性,提高每位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和强化政治思想教育。特制定如下学习制度:

一、根据库木博斯坦村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学习,并进行严格的考勤,由村支部书记负责,参学人员必须亲自签到。对无故不参加学习者,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请假者除外)

二、精心组织,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及安排,并提供学习资料。

篇6: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为加强中心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订本制度。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文件精神。

2.每年要组织1-2次政治理论学习,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遇有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或重要文件精神,及时安排学习。

3.中心主任的政治理论学习由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根据情况可以邀请名誉主任、顾问或办公室主任参加;党支部活动组织在组织委员的主持下进行学习;各种学习活动都要做好记录。

4.学习以集中学习讨论为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针对关政务服务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讨论研究。要组织好相关培训工作。必要时,要组织各种层次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篇7: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1、建立政治理论学习领导小组,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

2、主要学习内容:按上级党委的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知识、公务员守则、道德建设等内容为主,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一些相应的学习内容。

3、政治学习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每周五为集中政治理论学习辅导时间,每周二为业务理论学习时间,干部职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余时间自行安排自学时间。

4、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学习有笔记、学中有心得、中间有测试、年未有总结。

篇8: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尝试

1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有的同学说:“一些很明白的内容自己看就行, 老师如果硬是给讲解, 我们就觉得没兴趣了。”笔者接受了学生的意见, 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外, 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教学内容。首先, 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学生很渴望知道别的地区、别的国家学生的学习方法, 笔者利用到外地学习的机会, 将有关的学习经验利用上课时间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讨论我们可借鉴的地方, 对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充满了兴趣, 常常在十分愉快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其次, 课堂上引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高职大学生开的课程很多, 但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联系较紧密的心理学却很少触及, 多年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一些心理学知识, 诸如注意的注意、记忆的奥秘、意志的增长等, 学生反映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了思维的方法和科学用脑, 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第三, 把典型文章引入课堂。报刊杂志有感人的报告文学、通讯等, 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组织大家学习, 如生活报中的“爸妈家中度艰难儿在大学只知要钱——南京大学贴出父亲的来信”, 学生听得全神贯注, 讨论热烈, 许多学生为之潸然泪下。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普遍对满堂灌的讲授方法感到厌烦,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 笔者和学生研究确立了“四步”教学法。把课堂学习重点告诉学生, 让学生心中有数, 然后围绕学习重点自学;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前后同学、同桌可以进行讨论, 然后小组讨论;小组没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 师生一起答疑;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课堂教学中, 经常以学生活动为主, 即使到教师非讲不可的时候, 侧重启发、引领、点拨。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经常就怎样学、怎样说、怎样写、怎样答、怎样思考的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每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想法和学生相一致的时候, 学生就充满了自己是学习主人的自豪感。

3 创造丰富多彩的竞争情境

经验证明大脑处于比赛状态时的效率比平时高得多。即使是自己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 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人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笔者经常组织课堂辩论, 经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课上辩论异常激烈,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辨能力,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 鼓励学生登台讲课。一是课前5分钟演讲。或是国内外焦点, 或是校园热点;二是学生轮流讲课。有些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 教师提前2~3周布置重点、难点、结构、参考资料等, 上课前1周先给学生教师说课、指导, 讲完后再由学生点评,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反映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说、会说、能说的能力。

4 增加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学习成绩) 是紧密联系的。一些学生所以厌烦思想政治理论课, 并不是他们从来没有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而是因为他们成绩差, 以致兴趣之火熄灭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成绩, 就是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 与自己过去的基础比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 与自己过去的认识问题能力和水平比是提高了还是落后了, 与自己过去的思想道德素质比是好了还是坏了, 不搞不切实际的比较。为了使大多数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 适时采用降低知识台阶高度的办法, 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攀得上。此外, 还可以通过读课外书、讲演、故事会、口技比赛、办班级日报、网上视频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篇9: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理论;体制机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逐年提高,高校师资队伍规模也随之成比例不断扩大。由于高校师资队伍扩充主要是靠新增青年教师,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更是显著地不断增加。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4O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我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5%以上。在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中,青年教师显然已成为主力军。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否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否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及主要问题

我国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鲜明的特点。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上是70后、80后,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接受着国内外各种思想交相融合成长起来的,思维活跃开放。第二具有政治意识强的特点。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上是在党的改革开放英明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党的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十分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走势。第三是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各种信息技术。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大都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繁荣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习惯于通过论坛、微薄、微信、QQ等各种现代互联网社交方式沟通交流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们的观点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出去,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状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能够默默耕耘,献身党的教育事业。但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身处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置身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部分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崇高理想信念。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我们在借鉴学习资本主义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使可塑性强的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了许多迷茫,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信念开始变得淡薄,甚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缺少集体主义观念。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且思想独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因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且受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上出现的功利主义思潮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迅速膨胀。正如有学者所言:“高校一部分青年教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不以为然。”[1]

二、我国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问题的成因

(一)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重学生,轻教师的做法。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党群部门的务虚工作,而行政管理部门不参合的问题比较突出。高校管理者不够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导致青年教师个人也不够重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考核机制不够

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加强学科建设上,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只注重教学科研成果。在人才引进时,学历层次高、科研论文数量与质量、是否具有海外背景成为聘用的主要条件,而对其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仅作参考。尤其是一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奖励机制时,只注重科研成果,更使得青年教师一心重业务、科研的发展,而普遍存在轻视自身政治教育的现象。[2]

(三)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价值观不够成熟

高校青年教师基本是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讲究投入和回报的市场原则,以及求学期间的高投入与高校相对较低的待遇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落差。同时,青年教师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容易被社会朝流所左右。

三、现阶段提高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高等院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各级部门要共同配合,形成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机制。学校党委尤其要高度重视学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同时要指导和协调学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机制,将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增强实践,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青年教师大都是刚出校门有进校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社会了解不深的问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同他们社会阅历浅、不了解国情所致。所以,高校应因人制宜,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走进基层,通过实践的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和政治素质进行教育培养。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堡垒作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队伍中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激励机制重业务科研,轻思想教育的现状,高校要围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一系列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于政治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同时,应以人为本,大力宣传优秀青年教师典范,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使广大青年教师真正具有持久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秦琴.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11,(3).

篇10: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我所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制定本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时事政治,拓展工作思路。

2、每周坚持一天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各股室轮流组织组织,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由所领导小组要求负责制订和实施,各股室结合实际组织学习,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专题讨论与交流体会相结合。

5、政治理论学习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材料、有笔记、有心得,以灌输式为主;学文件,读报纸、刊物,看网络资料,以及以报告会,讨论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行。

6、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保证规定的学习时间。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时,要做到无特殊原因不处理工作,无特殊情况不接待客人。如确因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者,须向所办公室主任请假,经同意后方可不参加,否则按旷工处理。

7、如遇特殊情况、工作繁忙无法按规定的时间组织学习时,可另行安排学习时间,并作好提前通知。

8、除正常的集体学习外,主张自学,提倡全体干部职工要挤时间学,多读书、读好书,读一些政治理论书籍,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理论水平,努力成为政治理论强的工作者。

篇11: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为切实抓好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职工的头脑,提高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学习对象

公司全体职工,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自觉参加经常性的政治理论与时事政策学习。

二、学习时间

为便于组织,公司所有运行人员安排在下白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安排在每周一例会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特殊情况可作调整,但必须保证时间。

三、学习内容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原著;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

3、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

4、公司改革发展和当前中心工作的有关文件、制度等;

5、上级布置的有关政治思想专题教育资料。

四、学习的组织

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由各部门、单位根据上述要求自

主组织集体学习和讨论,人数较多的单位可划分学习小组(10—15人为宜),单位负责人分别到各小组参加学习。各部门、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单位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责任人。每次学习都要有记录,载明学习日期、主持人、参加人数、缺席人及原因、学习讨论的主要内容等。

专题教育由党群工作部根据上级要求和党委安排,作出大体布置,组织和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

党群工作部负责对政治理论学习和专题教育进行检查和必要的督促,适时总结和通报学习情况。

篇12:小学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一、学习时间:

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主讲人主要由班子成员承担,主讲内容以党务和业务知识为主,其他内容为辅。

二、学习形式:

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以理论宣讲、播放学习录像、座谈、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要求

1、每次学习要把学习时间、地点、主讲人、形式、主要内容等记录清楚。

2、全体党员及机关工作人员每次学习后,要认真进行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写在学习笔记的后面,字数不限)。

3、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测试,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论文征集研讨。

篇13:政治学习理论制度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教育理论和策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教育现状, 将西方“合作学习”的理论中国化、特色化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发挥的效力会越来越大。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合作学习开展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学习的是可能的, 主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合作学习本身的优势来分析。

1、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

从高职学生生源来看, 高职学生主要有三个来源, 普通高考落榜生、艺术特长生和在职成年人。这三者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 导致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很大。对于同样的问题, 从他们三类学生的角度来得出的结论和评价不同。加上西方外来思想的入侵,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在生活上,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 农村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早就存在, 加上现代生活的诱惑逐渐增多,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崇尚好的生活, 但是又不愿意努力, 最后形成了好逸恶劳的享受型;在思想上, 社会风气的不正, 拜金主义, “官本位”思想的渗透, 让高职学生产生了对社会和自我的否定, 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并且对于思想政治课这样比较正规的课程来说, 存在着潜在的抵触情绪。而合作学习能够让不同生源, 不同性格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一起相互交流和学习, 就能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为进一步的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2、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决定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整个教育体系当中, 不论专业和地域, 不论年龄与层次都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 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体系当中唯一不能够取消和修改的课程, 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含了一定的政治性。第一, 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单一型,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多党协作机制的国家, 决定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和基本路线的绝对性, 并且对于政治理论的说法也具有单一性质。第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述方法不能偏离政治思想灌输的主线, 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不能太过偏激, 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 对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做正面宣传。基于上面两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 决定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学生思维和想法之间的碰撞, 老师观点和学生观点之间的交换, 能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充满创新和新鲜的气息。

3、合作学习本身优势决定

“合作学习”是仿照了互联网的构架而产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将树形结构转变为网络结构, 在教师层面, 教师的授课方法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相互听课都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衍生;在教师与学生的层面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不仅不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而且还会在相互讨论之中发现学生喜欢, 老师乐意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 并且对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总之, 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 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 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 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师师”合作教学

“师师”合作教学是合作学习的衍生, 对于高职政治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有着重要帮助。第一, 本课程教师合作教学。主要通过相互听课, 相互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结合他人的优秀教学方式和方法, 运用到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第二, 相关学科教师合作教学, 因为思想政治理论来源于日常生活, 同时又包含了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方法, 例如, 中国古代历史中可以渗透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之情, 在讲解中国地理的时候就能够渗透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的时候, 能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等, 甚至可以在学校领导允许的情况下, 一堂课程当中两个老师同时为学生讲课, 在相互结合当中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2、“师生”合作教学

“师生”合作教学, 首先, 老师在给学生讲授某一个思想政治理论点的时候, 应当提前与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了解程度来决定讲课的侧重点;其次, 教师在讲授某个党的方针和政策的过程当中, 应当在允许的范围内, 挖掘一些历史资料, 最好是当时的音像资料, 最后通过真实的情况来讲述对应的政治思想理论, 更加能够给学生以正确和深刻的认识;最后, 师生之间进行恰当的互动, 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从两个方面来思考和认识问题。

3、“生生”合作教学

“生生”合作教学, 最为常见的就是分小组进行讨论或者上台“角色互换”, 通过分小组, 一般来说, 考虑到合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组人数应控制在2-6人, 太多则会影响谈话交流的效果和决策形成的效度。让小组成员在共同配合和努力之下, 针对某一个章节和某一个问题进行合理的探讨, 最后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然后通过PPT等形式来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总之, “师师”、“师生”、“生生”三种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通过混合使用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以“90后”为主, 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着其别样的特点, 例如, 逆反心理强, 接触的外来事物和思想较多, 思维活跃等, 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的稳定成为当务之急,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好为学生提供了树立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平台。本文就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合作学习为重点, 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师师合作”三个层面, 发现他们的可行性, 并用实际的例子来阐述个层面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高静.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 2009 (09) .

[2]赵后起, 刘志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 2010 (02) .

篇1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习引导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的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国家性质)与政体(政权的组织形式)的总和,其核心问题是政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是奴隶主贵族专政时期)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时期)。

古代中国指大约170万年前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大社会形态。我们学习此内容时,应当注重如下几种学习方法和思路:

一、学习方法和思路

1. 可以结合教材P19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理清时间脉络以便在今后学习中对应记忆,也可以回顾通过朝代口诀来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2. 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历史学习。如学习古代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进行辩证的分析,既肯定其积极作用,也揭示其负面影响。

3. 注意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如西周宗法制与目前各地宗祠、家庙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的关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时,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等等。

二、把握时代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这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有关。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制度和突出特色,它于西周雏形,秦朝完成,汉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到达顶峰。

1.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早期国家诞生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一切财产公有,没有什么阶级和国家,“天下为公”。领导者没有任何特权,但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组织和领导生产、抵御外敌。因此领导者权位实行传位给贤能人的“禅让制”,尧传给了智商突出、情商卓越、政绩斐然的舜,舜又传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禹。

但“禅”始却没有“禅”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压迫和特权,坚持“禅让”就意味着原本属于自己私有的财产和特权都要随之转让,特权阶级心有不甘,制度的变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完成了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从“禅让制”过渡到了“王位世袭制”,并在中国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又开始“天下为公”的局面。

夏商時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时期在坚持“王位世袭制”的同时,推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和以嫡长子继承为特征的宗法制。主要表现为: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每一层级的受封者与分封者之间形成一种权利与义务关系,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从血缘关系上讲,受封者与分封者原本就是或父子或兄弟或叔侄关系。这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家”“国”一体。

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夏商周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分封制度下的地方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执政集团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中央集权制形成

在经过近两千年分封制的风风雨雨之后,人类终于迈出了血缘关系政治的一大步。从春秋战国的试验实践,到秦始皇集大成的开拓,中国社会终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各管理层不再由世袭贵族垄断,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邑,官吏之间是上下级服从关系,职业官吏构成各级政府的实体,促进了官僚制度的确立。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实现了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

上一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一个至死不渝的人下一篇:人员培训与开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