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消毒室制度

2024-05-03

食堂消毒室制度(共13篇)

篇1:食堂消毒室制度

职工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职工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卫生消毒工作做如下规定:

一、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熟食餐具每天用后必须全部进入消毒柜,定时消毒。

二、食堂必须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打扫,有脏随时扫。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三、生熟刀、面、菜板和生熟餐具严格分开,标记清楚,不得混用。要有防蝇设施(厨罩)。

四、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前必须更衣,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在上岗。炊事员的鞋袜衣帽要常用消毒水清洗,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非食堂有关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食堂。

五、厨房间门窗勤关,杜绝有害昆虫进入。配备灭鼠、灭蝇、灭蚊等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场所。

六、使用药物消毒时,许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配置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怀绕1标项目经理部

2012年2月

篇2:食堂消毒室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的消毒做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的消毒,要严格按照“洗、冲、消”程序进行,坚持每日用餐后,用消毒柜消毒,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食堂炊具、餐具的消毒有专人负责,未消毒的炊具、餐具一律禁用,消毒的炊具、餐具贮存到保洁柜内,防止交叉感染。

2、每日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泔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工作前,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用流水洗手后方能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流水洗手、洗碗后,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繁殖的场所。

6、炊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篇3:食堂消毒室制度

1 对象与法

1.1 对象2006~2007年每年的9~10月间,对铜梁县的中

小学(共89所,其中县城中小学14所,镇乡中小学75所。)食堂餐具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

1.2 检验项目大肠菌群定性。

1.3 方法纸片法,采取现场随机抽样,抽取正常使用的碗、

盘子、勺子、筷子、汤匙、汤盘、菜刀、菜板等餐具,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检测餐具消毒效果。大肠菌群检测快速纸片由三爱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期内使用。

1.4 判断标准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卫

生标准检验方法》、《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已采样的纸片置于37℃培养16~18h,若纸片保持蓝紫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下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检出大肠菌群阳性为不合格。

1.5 资料来源铜梁县疾控中心技术管理科提供。

2 结果

见表1、2。

χ2=4.822,P<0.05。

2006~2007年我们对铜梁县辖区内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89所学校共抽样1 168件,合格676件,合格率57.9%。从表1看,2007年餐具消毒质量比2006年有了提高(χ2=4.822,P<0.05)。从表2看,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食堂餐具消毒质量差别显著(χ2=17.36,P<0.01)。

χ2=17.36,P<0.01。

3 讨论

3.1 学校餐具消毒合格率是学校食堂卫生的客观体现,从

2006~2007年对铜梁县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质量连续进行的监测来看,1 168件样品,合格率仅为57.9%,这说明铜梁县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食堂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虽经过短期培训,但无菌观念差,对消毒工作不够重视,是造成餐具消毒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3.2从监测结果可见,县城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比乡镇中小学好,乡镇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问题最为突出。分别有以下问题存在,缺少资金来源,无法大力改善简陋、陈旧的食堂基础设施,食堂超负荷运转,厨房面积狭小,无功能分区,加工条件简陋,加工用的菜板、刀具等未按要求进行分开。消毒、保洁设施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极易造成餐具的二次污染[1]。

3.3 2007年的餐具消毒效果比2006年好,可能是经过餐具

消毒效果监督监测,学校对食堂卫生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县疾控中心主动送消毒液到学校,推动了该项工作。

4 建议

4.1 卫生部门加大卫生监督力度,结合自身职能和实际工作

的具体情况,监督、监测并举,依靠科学数据指导,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监管工作,改变原始的卫生执法手段,提高其科技含量,使监管工作具有前瞻性,提高监管效率和成效,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2]。同时提高监测、监督的覆盖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隐患。

4.2 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工作,给

予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使学校食堂的硬件建设得到落实。学校领导必须把食堂卫生的规范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确保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金文军.昌平区部分餐饮具消毒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增刊),2005,21(21):78.

篇4:食堂消毒室制度

关键词:工业设计;消毒柜设计;高校食堂;人性化设计理念;创新方法

1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就是要把人的感性要求和理性要求融合到产品设计中去,对产品从使用、操作、安全、可靠、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整体考量和构思,并从人的心理、生理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提出设计理论。使技术和艺术、机械与美感相结合,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感受与思维方式相适应,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等多方位的需求。人性化设计是人与产品的完美契合,也是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坚持将人机工程学作为基本的设计原则。要求将人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将人的生理需求作为具体表现手段,实现产品设计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将消毒柜对于人的适用性发挥到最大水平并实现平衡,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其次,重视人的感性需求在消毒柜设计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在设计高校消毒柜时,应该在满足功能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协调平衡人的情感因素,重视产品色彩和外形对于人精神和情绪的影响,在细节中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因为高校消毒柜不同于普通的市场产品,所以在要求它具有高质量、高容量以及高效率的基础上,也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高校消毒柜设计过程融入安全性、舒适性和宜人性的设计理念,并照顾大学生的情感特性,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在细节方面,更加重视良好的操作性和使用方便性,最大程度贴近使用者的操作要求和感受。

设计中考虑的感性因素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这些感性因素包括体量、空间、运动及生命等方面,人们在自身特有的阅历及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将以上感觉上升为较高级的情感因子。正因如此,高校消毒柜的设计不仅要重视功能和经济,同样应关注感性因素对于产品的影响。在高校消毒柜设计中合理地融入感性因素,能够让该产品具备一种天生的信任感与亲近感,获得相对于其他产品的更多的亲和力。但是,人们的感性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设计的总原则是:以彰显高校风格和时代特征为前提,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求为标准,重视产品的色彩搭配和外形塑造,实现人机关系的合理化与心理作用的显性化。

2 高校食堂消毒柜现状分析

消毒柜是指以紫外线、远红外线、高温、臭氧等方式,给器物进行杀菌消毒、保温除湿的工具,外形一般为柜箱状,大部分材质为不锈钢。

高校食堂消毒流程如下:(1)洗碗工用配和清潔剂将餐具进行初步清洗;(2)清洁喷头喷出强水压,清除餐具上清洁剂残留;(3)餐具进入高温消毒柜进行初步消毒;(4)消毒完成后,以烘干机烘干;(5)储存入电子消毒柜,防止二次污染,供人取用。

高校食堂的消毒柜设计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使用情况设计合理的消毒柜内部结构,让消毒效果表现得更为明确。外观和按钮设计应给人以舒适及安全感。增加容错模块,避免二次污染。细分产品用途,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实现高效使用,避免产品笨重或削薄的现象。根据色彩化设计理念,让消毒柜观感更安全贴心。

高校食堂消毒柜因其使用场所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征:(1)内部格局单一;(2)消毒方式和强度更严格;(3)储存方式更重要。高校食堂消毒柜不同于家用消毒柜,具有特殊性。市场上针对高校食堂市场的消毒柜产品匮乏,相对于家用消毒柜更显简陋,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3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现有消毒柜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调研,对消毒柜的体验集中在其基本功能的切实实现上。而在满足干净、卫生、便利同时,因食堂用餐人数庞大,消毒柜的醒目性、便利性也是重要的体验。最后,对于经营者来说,节能性是其关键体验点。现选取2013年销量前五的产品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1)外形结构分析:现有食堂消毒柜以双开门为主,也有部分中型消毒柜为上下或单开门结构。双开门结构消毒柜有空间大,可存种类丰富的特点。外形结构均为长方体,主要为适应食堂环境,方便取用,也与生产及消费能力相关。

(2)把手风格分析:现有消毒柜均为外凸式把手,方便使用并可节约生产成本。但圆筒式把手是单调的机械品,与使用者的期待形成反差。这要求设计时应注重整体风格,使其具有自身的风格属性。

(3)色彩风格分析:现有消毒柜用色简单,主要以金属色为主,出现少量黑白或花纹款。这提示设计时应注意,前厅消毒柜应选用更人性化的色彩,以贴近使用者。后厨消毒柜则应保留原有的特性,而进行高效及容量方面的设计。

高校食堂消毒柜有别于普通消毒柜,这是由其用户群体及环境决定的,经调研总结如下:1)高校消毒柜整体水平与用户期待形成反差。2)用户群体拥有独立的文化属性及产品需求。3)现有消毒柜材质色彩造型方面以基本功能为首要考虑点。4)现有消毒柜设计感较弱、区分度不够、人性化考虑不足。

综上,根据高校食堂消毒柜的实际情况,结合技术条件,综合考量对比,提出设计方向和创新设计方案。

(4)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高校消毒柜设计中的应用。后厨大型消毒柜以进行大批量消毒为主,设计时应该注意环境匹配,不应该过于强调外观造型,要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让使用者拥有良好的体验,可自由安排内部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内部框架以适应不同食堂的用品需求。

本设计对上、中柜结构进行改进,拉开把手,上门可随之打开,使内部台架三面均处于可操作状态,同时,内部框架可自由调整。该结构会带给使用者全新体验,如图2所示。

前厅消毒柜接触人群为学生和老师,这就需要前厅消毒柜在保证消毒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亲和力的色彩,以点亮食堂环境,并增加已消毒的显示。

这款“蓝带”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了彩色灯带显示,提示取用者餐具已消毒,使使用者放心。同时右侧增加通风孔,确保内部餐具的干燥卫生,如图3所示。

筷子机是高校食堂常见的一种消毒机。本款筷子机的特点是侧拉门可开合,拉开后,增加餐盘放置位,方便取用。内部有六大分区,特设勺子放置和餐具回收区,让餐具选择更自由卫生,避免交叉污染。新增加的回收区为容错机制的表现形式。它使得常用且低成本的筷子机,在使用时更为的人性化,合理化,如图4所示。

以上三款方案是根据产品问题调研的设计表现,目的在于更好的解决市售产品的人性化问题。同时,根据可用性分析,此三项设计均是以人性化设计为出发点,解决了实际问题,并对现有产品创新的可用性设计方案。

4 总结

本文基于对人性化设计的深入探究,研究了人性化设计与高校消毒柜产品的关系,并通过对市售消毒柜产品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并总结市售消毒柜产品的不足,并为不同用途的高校消毒柜设计方向提出了新的问题及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1] 延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卫浴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

[2] 张心龙,顾祥云,张名.双开门消毒柜臭氧层与远红外线层杀菌效果调查[J].科技创业,2001,28(4).

[3] 范旭畅,陈蕾,张杰.戊二醛消毒柜使用中存在的隐患[D].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

[4] 石沽.浅谈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5] 吴琼.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濮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作者简介:隋和(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工业产品设计与方法研究。

鄢琳(1989—),男,硕士,研究方向:工业产品设计与方法研究。

篇5: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制度

为促进学校食堂管理的规范化,更好地落实食堂卫生安全责任,依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所有餐具(包括碗、筷、盆、瓢、刀具等)每天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处理,以免招引蚊蝇污染。

2、餐具清洗消毒专人负责,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

3、餐具清洗时必须先用优质洗涤剂混合开水(或温水)浸泡1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并用流水反复冲洗,至少三次。

4、冲洗后的餐具必须倒置于蒸汽箱内,使其干燥,并严防再与其他物品接触,以免污染。

5、所有餐具(包括碗、筷、盆、瓢、刀具等)每天必须蒸汽消毒(20分钟),消毒好后放置在保洁柜内,防止再次污染。

6、对餐具卫生状况将不定期抽查。

7、上级部门检查中,餐具消毒达不到要求(由从业人员造成)的,一次责令改正。

篇6:食堂消毒管理制度

所有的食具、茶具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1、热力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清水冲→热力消毒)

①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

②蒸汽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③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2、药物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茶杯、酒杯可在洗净后用化学药物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药物消毒→清水冲)

①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②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

二、食具的保管

篇7: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1、检查箱子质量,内容主要包括箱体是否破损,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即时修理。

2、包装箱由专人全程负责清洗。

3、粗洗一般在餐具清洗完成后,利用粗洗用水进行,要求将箱子内外油残渣物清洗干净。

4、清洗以后的包装箱,要求箱体以盖子分开,箱体成码。

5、在餐具侵泡用水完成对箱子侵泡消毒。

6、箱子经浸泡以后,利用漂洗用水玩成对箱子的清洗。

7、将清洗干净以后的箱子有抹布擦拭干净,进入包装箱消毒。

8、包装箱消毒间采用紫外线消毒与热力消毒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二、餐具包装操作规程

1、充分保持包装车间密封,干燥与卫生。

2、所有进入包装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两次更衣,并严格消毒。

3、在满足“着装要求”及“请你做到”规定前提下,方可进入包装车间。

4、包装车间全体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御部门签发的健康证。

5、所有餐具进消毒,必须完成干燥方可上台包装。

6、在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求检查餐具质量,内容包括餐具本身质量与消毒质量。

7、过机器时要求餐具配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或配置错误应及时打回。

8、包装机开机要检查机器的参数设置,如:温度、速度。

9、经收缩后的成品,要求检验员严格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A、餐具配置:一般按5件配套,如非常规包装,在生产以前根据要求生产计划。

B、袋装质量,包括外形是否美观,膜是否密封,是否破损。

C、清洗消毒质量,成本中是否有杂物或油污,餐具是否光泽完好等。

10、验收合格,检查合格标示,然后装箱。

11、装箱以规定参数为准、加筷子,最后盖上箱,密封后以五箱单位堆放在待入库区。

三、过机工序操作规程

1、检查清洗机及烘干机设备状况,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严禁开机。

2、检查设备电源是否箱合要求,如电源不稳定或电压不足,严禁开机。

3、检查锅炉压力,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压力要求,通知锅炉工送压。

4、检查餐具就位情况,与包装间进行协调,确定过机餐具次序的安排。

5、开机由专人负责,粗洗工人安排负责配合餐具就位。

6、在机洗过程中,过机水温与速度要注意。

7、水洗机出口一般安排两人接机。

8、在烘干过程中,过机温度和速度的控制。

9、烘干以后餐具完全干燥为准,如过机以后餐具带水或湿润,经捡带回过机。

10、烘干机出口由包装车间负责接机,烘干完成,关闭完成,关闭机器,并进行例行保养。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X存。

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置,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4、使用定时测量消毒液的浓度,保证消毒时间。

5、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泡于消毒液中。

6、餐具消毒物品完全洗净,3油污染影响消毒效果。

8、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五、浸泡工序操作规程

1、将浸洗先用冷水清洗干净,以池壁不见油X,池底无杂物,池子外壁洁净为标准。

2、在侵泡用池中注入冷水,浸泡池中加入消毒液。

篇8:食堂消毒室制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对大连市大学食堂、小学食堂、中学食堂、中专食堂、营养餐加工厂、校内小餐饮店消毒后待用的餐具随机抽样。2006年6个类别分别检测10, 10, 8, 9, 20, 13个单位, 合计检测70个餐饮单位;2007年分别检测10, 10, 10, 10, 20, 25个单位, 合计85个餐饮单位。

其中2006年检测餐具420份, 2007年检测510份, 2 a共检测930份样品。

1.2 检测方法

按照GB 14934-19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检测,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 以大肠菌群阳性者为不合格。纸片由保定市康达医学用品研究所研制, 卫生部食品监督检验所监制, 于有效期内使用。

2 结果

2.1 整顿前后总体情况比较

按照单位数统计合格率, 2006年为42.9% (30/70) , 2007年为57.6% (49/85) , 2 a合计为50.3%。按照样品数统计合格率, 2006年为65.2% (274/420) , 2007年为72.2% (368/510) , 2 a合计为68.7%。可见, 专项整顿后比整顿前均有所提高。经χ2检验, P值均<0.05。

2.2 不同类型供餐单位比较

专项整顿后与整顿前比较, 合格率明显提高并达到较好水平的是大学食堂和中学食堂, 整顿前均为50.0%, 整顿后提高到90.0%和80.0%。但是, 校内小餐饮单位的合格率还是偏低, 整顿前为23.1%, 整顿后为36.0%。其他类型供餐单位的整顿结果为:小学食堂由50.0%上升至60.0%, 中专由33.3%上升至50.0%, 营养餐加工厂由50.0%上升至60.0%。

3 讨论

2007年与2006年相比, 大连市各类学校的餐具检测合格率全面提高, 说明大连市开展的学校餐具消毒专项整顿工作有了初步成效。

从学校类型分析, 餐具消毒工作开展较好的依次是大学食堂、中学食堂、小学食堂和营养餐加工厂。由于各大学食堂和中学食堂完善了硬件设施, 并加强了从业人员的培训, 餐具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

餐具消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未掌握或不按照正确程序及方法消毒: (1) 为降低消毒成本, 大部分单位在使用蒸汽柜消毒餐具时, 超负荷使用蒸汽柜, 致使餐具摆放非常紧密, 导致在规定的消毒时间内, 消毒蒸汽难以进入内层的餐具, 严重影响消毒效果。 (2) 洗碗机必须使用温度高于85℃的水, 经高压短时间喷射于餐具进行消毒。但很多单位对水温缺乏控制, 消毒水温达不到85℃, 消毒效果根本无法保证。 (3) 远红外线消毒是通过红外线照射于餐具表面所产生的能量消毒。由于餐具摆放过多, 在规定的消毒时间内, 摆放在最外层餐具表面的最高温度可达到120℃, 但摆放在中间位置的餐具温度可能较低, 影响消毒效果。 (4) 餐具洗刷不彻底, 特别是边角等重点部位洗刷不净。

整顿后, 校内小餐饮单位的餐具合格率还是偏低 (36.0%) , 其原因有: (1) 大多为校内小餐饮单位承包经营, 由于预防性卫生监督相对滞后, 致使一些餐饮单位的流程、分间设置和比例不合理。 (2) 由于短期的经营理念, 造成不愿投资和不想投资, 使得基础卫生设施的投入不足, 甚至在办理卫生许可证中临时借用一些餐具消毒设施, 应付卫生监督机构检查。 (3) 无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制定的制度不落实, 流于形式, 不能形成餐饮内部的自觉管理机制。

针对存在的问题 , 卫生监督工作一是要重视预防性卫生监督, 完善硬件设施, 强调功能间的合理设置;二是要注重《食品卫生法》的宣传和对经营承包者的教育, 加大监管力度, 对卫生管理工作不重视和问题较多的学校, 要通报批评和处罚, 以保证广大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篇9:食堂消毒室制度

【关键词】消毒隔离;病区;护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29-01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病区是护理人员对病人施行治疗、护理的场所,也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地方;护理人员与病员接触的机率最高,若护理人员没有较强的消毒隔离意识,使消毒隔离制度落不到实处,病区就会成为一个大的污染源,给病人造成伤害,直接影响著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们通过从抓制度落实这一关键着手,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使消毒隔离制度逐渐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病区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存在的薄弱环节

1.1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院感控制工作不够重视,对护理活动中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比较消极、被动。

1.2有些护士消毒隔离知识欠缺,对消毒隔离措施不了解,未落实。

1.3个别护士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增加了科室材料消耗,增加了护理成本,而且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故配制输液用的注射器 ,就未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4有些护士因为工作忙碌,缺乏慎独精神,将消毒措施简化,省略等等。

2消毒隔离制度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综上所述,我们针对病区护士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下述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使护士熟悉消毒隔离相关制度,并养成自觉执行的习惯。(2)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核心制度培训,使护士人人能够熟悉消毒隔离制度,重视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3)组织病区护士参加院感科举办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知识培训,培训后并组织考试,使病区护士掌握手卫生规范和自身防护知识,掌握病区及治疗室院感管理规范。(4)各病区组织科室内护士业务学习,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等等知识,培养重视消毒隔离工作的意识。

2.2成立护理质量检查组和病区护理质量自查小组(1)护理部成立护理质量检查组,护理部主任任组长,成员由内科、外科、肿瘤科护士长组成,每月检查一次病区消毒隔离质量,并将检查结果汇总,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检查结果通报,提出整改措施,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2)各病区成立护理质量自查小组,负责本病区消毒隔离检查工作,以病区护士长任组长,常白班护士及病区主管护师为成员,每周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消毒隔离考核表中,在次日晨会上作不提名的点评,让病区护士逐渐提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意识。对在考核中多次出现相同错误的护士,由护士长找其谈话,了解其原因,并限期整改,必要时进行经济惩罚。

2.3制定考核办法和细则,组织护士学习,然后开始实施:我们从以下7个方面分18个考核点进行检查考核:(1)执行手卫生规范情况。(2)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情况。(3)无菌物品使用、保存和更换。(4)晨间护理方法及用品消毒。(5)治疗物品清洗消毒处置。(6)抢救器械清洁消毒。(7)病员安置、隔离标志。

3效果评价

通过三个月的检查考核,我们发现各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大幅度上升,操作前、中、后,接触不同的病员之间能及时进行手消毒;病区无菌物品正确使用、保存、更换及时,无菌容器能及时更换灭菌,容器外贴有时间标识,无一例过期失效包;输液用液体能做到现配现用,加药用注射器能做到一人一用一弃;实行干罐干镊,4小时及时更换;晨间护理能做到一人一巾一消毒;治疗用品能做到及时清洁消毒后备用;抢救器械能定期清洁消毒,有记录;病员安置合理,挂隔离标识,并能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等等。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意识的增加,其主动参与病区管理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工勤员的监督指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使病区的整体消毒隔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篇10:食堂消毒室制度

为确保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特制定有关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的规定,望大家遵照执行。

一、各班卫生责任区由各班负责打扫,每天早、中、晚各一次,由团委学生会负责检查督促。

二、人员密集处(如教室、寝室、坐班室等)由总务处安排公共人员定时、定点进行消毒,每天1—2次。

三、垃圾池每星期的星期五下午由总务处安排彻底清理一次,并做好消毒工作。

四、垃圾池、小便处、厕所、水沟由总务处安排人员每天消毒一次。

五、厨房、单车棚经营范围由承包方负责打扫,学校统一安排消毒。

篇11:食堂消毒室制度

制度

一、食堂明确专人负责餐具的洗涤和消毒。

二、餐具的清洗消毒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进行。

三、学生使用后的餐具必须进行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就餐用具。

四、采用物理方法消毒、化学方法消毒、红外线消毒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

五、餐具及饮具、菜具、饭盘、熟食容器餐后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六、餐具清洗消毒在专间或专门的区域内进行,配备餐具清洗消毒专用水池,每次操作结束后立即清洗干净。

七、餐具、菜具、饭盘、熟食容器等消毒完毕后立即放于清洁密闭的橱柜内保洁。保洁设施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

八、对盛放调味料的器皿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九、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专职人员要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并熟练掌握消毒常识。

篇12:食堂消毒室制度

(2009学年版)

松江区新凯幼儿园

● 幼儿饮食制度

△饮食管理

一、幼儿的饮食有专人负责,建立膳管会,定期研究伙食问题。

二、伙食费要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三、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的定量食谱,并定期更换。

四、准确掌握幼儿出勤数,做到按人按量供应伙食,不吃隔日饭菜。

五、工作人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儿童伙食。

六、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每月做营养分析一次,保证儿童的进食量,蛋白质摄入量应占供给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七、按时开饭,幼儿进餐时间不少于二十至三十分钟,保证幼儿吃饱每餐饭。△幼儿伙食

一、幼儿园按一次饭、二次点心定幼儿食谱,食谱要适合幼儿的年龄,操作要规范,使幼儿能吃到多种多样的食物,把一日的食物定量标准恰当地分配到食谱中,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

二、要注意调配花样,增加幼儿进食量,科学烹调,尽最大努力保存营养素,尤其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三、少吃甜食、油炸食品、腌制食品,要尽量多吃蔬菜和豆制品。

四、加强体弱儿饮食管理。

五、特别饮食:

1、根据病儿病情做病号饭。

2、根据年龄特点为托班、小班幼儿做好营养菜。△饮食卫生

一、要保持厨房的清洁,每天清扫、消毒。

二、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消毒严格。

三、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改刀菜,水果要洗净后再吃,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四、食品库存不宜过多,库存食品均要离地、离墙,加盖保存,摆放有序,库房清洁,无虫害。

五、搞好幼儿进食卫生,饭前工作人员及幼儿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饭桌消毒干净,为幼儿盛饭菜均戴上口罩、手套、围裙。

六、要培养幼儿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八、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严禁吸烟。

九、坚持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每天检查身体状况并作记录,对有疑似传染病症状者坚决采取离岗措施。

● 消毒及隔离制度

△环境卫生

一、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日三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

二、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要定期消毒,清洗。

三、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四、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五、空调使用做到定期定温开启关闭,应有记录。△个人卫生

一、每位幼儿三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二、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经常保持清洁。

三、教育幼儿饭后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四、要求幼儿服装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每天带干净的小手帕或纸巾。

五、保护视力,室内注意采光,损坏的灯具要及时修理,教育幼儿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能离得太近,电视机的安放高度要适中。

六、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消毒隔离

一、有专用的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室用品应专用。

二、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三、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四、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五、离园满一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六、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七、消毒液的配置严格按规定执行。

● 卫生安全保卫制度

一、保健老师晨检时要注意幼儿神情,认真做好五件事:一问二看三摸四处理五记录。要检查幼儿是否带针类、火柴等类的硬性物件。保管好幼儿药品,不得给幼儿吃错药(吃错药为严重责任事故)。

二、炊事人员加强食具的保管和煮沸消毒,把好食品验收关,做到生熟分开,不吃变质食物,杜绝食物中毒。

三、夏天做到冷菜、冷饭、冷汤进教室,要严格保洁。冬天供应热菜、热汤、热饭、点心并放置适当位置,以免幼儿烫伤。

四、每周定期进行环境、设备、设施的安全卫生检查,及时清除事故隐患。

五、定期为玩具、被褥消毒,日晒,发现传染病,要进行隔离并加强护理工作。

六、包干地区,室内要一日三扫,其他地方要一周小扫一月大扫,平时要随时保洁,全园每月一次大扫除。

七、带班不迟到(因迟到引起的事故为责任事故,走失、骨折、窒息为重大事故),不使用幼儿物品,不使唤幼儿为教工传递物品、用具。

八、加强辅导,早晨来园及离园要有专人负责,做好交接班工作,要点清人数,建立离园登记制度。

九、外出春、秋游等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注意动静交替,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时间不宜过长,乘车过马路要确保幼儿安全,上下车进出口要清点人数,以免走失幼儿。

十、向教职工和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不乱奔乱跑,进园后不擅自离开幼儿园。教会幼儿知道幼儿园的名称、家庭地址、父母姓名等,防止意外事故。

十一、教育幼儿不带危险品到幼儿园(如别针、纽扣、尖针、小刀等物),防止异物落入鼻腔、口腔等,每天晨检时要注意幼儿带的物品。

十二、值夜班人员每天要对全园进行检查,防止将幼儿误留在室内。

十三、保健老师负责保管幼儿园药物,内服药、外用药要有名字,有明显标志,过期变质的药物应及时处理,有毒药物应谨慎保管。给幼儿服药必须核对(姓名、日期、剂量),必须有家长确认的签名,防止服药发生错误。

十四、总值班人员每天早中晚要巡视校园,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教职工在活动中发现不安全苗子应及时报告,事故后必须写事故调查报告,幼儿缝针、骨折等将根据责任及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十五、每学期对园内房屋结构、设备要检查两次(如玻璃窗、天花板、电源等),防止损坏脱落而出事故。每学期对桌椅要进行修理,每星期要检查运动器具一次,如有损坏,立即停止使用,尽快进行修理。

十六、严禁幼儿进入厨房,热汤、热菜、热开水放在安全地方,不准放在地上,开饭时一定要注意幼儿安全,防止烫伤事故。

十七、门卫坚守岗位,对外来人员要询问,防止冒领幼儿,不让幼儿私自外出。

十八、坚决执行“接送证”制度,家长必须持接送证才能接送孩子。

● 夏令保健和安全管理制度

一、以“四个不发生”为目标

1、不发生集体中暑:室内备有温度计,能根据气温,采取相应的保育措施。

①降低室温、流通空气,使用空调必须作好记录,每班幼儿严格控制在30名之内。

②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水,保证幼儿随需随喝(集体组织饮水每日至少三次)。

③户外活动宜安排在9:00前,有组织地进行早操,玩水等运动量小的活动。2、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重点加强营养室管理,一旦发生立即上报)

①膳食安排要清淡,购菜要定点,严禁变质食物进园,在轮休阶段,食物进园仍要执行验收制度。

②采购食物要适量,不吃隔顿饭菜及外买熟食。

③食物加工要及时。蔬菜操作一定要严格执行先洗、后浸、再切的顺序。所有给幼儿吃的食物都要做到烧熟煮透,确保卫生安全。④每天熟食留样48小时,并做好记录。

3、不发生肠道传染病(重点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①每天安排专人晨检,严格控制传染病源,工作人员或幼儿一旦腹泻,均要离开正常幼儿,大便要化验。

②带班老师严格执行全日观察制度,凡一天大便二次的幼儿一定要到厕所观察幼儿大便性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③餐具、餐桌、毛巾、熟食间均严格按《常规》消毒。消毒液当天配制,并要加盖,防氯气挥发,影响消毒效果。

④消灭苍蝇和蟑螂,厨房四周有灭蝇具;泔脚加盖并远离厨房,厨房要有纱窗纱门;周末大扫除,喷药水、灭蟑螂。

⑤保证幼儿食前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教师照顾幼儿进食前也一定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4、不发生重大事故:事故传报要及时,一般事故2天内报告、重大事故立即报告

①防止幼儿高处坠落,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检查,幼儿要在老师视线内活动。

②防止幼儿烫伤,所有热源均要远离孩子。教室内不准放热水瓶。

③防止幼儿窒息。

A、幼儿咽下最后一口食物后再漱口。B、加强午睡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C、嬉水池的使用严格按《常规》执行,不对外开放。

二、以“四个到位”为具体要求

1、管理职能到位:园长亲自负责,按“四大员”常规工作要求,制订相应考核标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层层落实,切实抓好夏令保健和安全。2、培训到位:6月底前抓好三级培训。

①要对保健老师进行防病防事故知识(包括预防及应急处理)的培训。要向园长传达儿保及托幼部门有关夏令保健和安全工作精神。

②园长组织安排落实时间,由保健老师负责对全园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培训。使每位保教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掌握疾病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消除可能发生的问题。3、措施到位:

①月底前全园对照安全要求,全面进行检查并立即整改。

②明确各自职责,加强自查,随机检查和考核。4、宣传到位:

① 学期结束前二周各班级必须抽出一定时间对全体幼儿进行夏令保健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6月底前出好有关夏令保健和安全要求的黑板报,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出版好假日小报。

②利用期末向家长宣传夏令卫生和夏令安全要求。② 对于外地民工子女,特别要向家长宣传在幼儿园外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有传染病及时报告。

 营养膳食管理制度

1、幼儿摄入的食物营养量以稳定、平衡为原则,供应好幼儿一餐两点。

2、合理根据伙食费及市场供应情况制定食谱,保证一周之内不重样,每1~2周换一次食谱。

3、每天准确登记幼儿就餐人数,食品实际摄入量,按人均摄入量逐项评价,每月及时做好营养分析,适时调整不足之处。

4、加强幼儿进餐管理:

(1)饭前和吃饭时保持幼儿情绪愉快,并专心进餐,不说话。饭前不做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兴奋,饭后安静休息。

(2)每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工作人员要掌握好幼儿的进食量,保证吃饱吃好。教育幼儿充分咀嚼,不过分催促。对食欲不好的或突发的不想吃饭儿童及时报告保健员,及时采取措施。(3)纠正偏食,挑食,培养不挑食的好习惯。

(4)进餐过程中不扫地、不擦地、不铺床、注意进餐卫生。(5)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 长假后清扫消毒验收制度

1、长假是指离园休息三天及以上的节、假日,进行清扫、消毒工作必须提前1天来园进行。

2、保育员对教室、盥洗室、走廊、操场等处进行全面打扫及消毒;营养员对食堂内外环境进行打扫及消毒,消毒要求遵照正常工作消毒制度的要求,不得留有死角。

3、对原有仓库的食物进行验收,超出保质期的予以处理;对冰箱内物品予以清除及对冰箱进行消毒。

4、对幼儿餐具、食具予以消毒,以便来园使用的清洁与卫生。

 食堂日检制度

1、早上来园后由保健员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并记录,包括个人卫生、穿戴规定、身体状况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如发现身体不适或者疑似传染病症状立即嘱其离园休息,治疗并观察。

2、行政值班人员及保健员共同做好对食品原材料的验收,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处理。

3、食堂人员每日需对食物容器、炊具餐具等进行检查并消毒。

4、保健员对营养员每日工作进行细致的监督检查,并针对具体问题予以指导。 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1、幼儿园是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幼儿园的园长是责任人,具体负责对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监测、预警、报告、控制及卫生教育等工作。

2、幼儿园要主动与地方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指导,建立联络,检查制度,做好卫生防疫的宣传教育,并配合做好流行病调查,把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对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管理,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知识的活动,并纳入幼儿行为规范教育中,与幼儿园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

4、幼儿园要做好幼儿健康状况晨检和幼儿因病缺课的登记等工作。

5、幼儿园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做好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工作,定期组织对幼儿园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幼儿园要加强内部自身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按照幼儿园制订的岗位责任制原则强化各岗位责任,并责任到人,幼儿园保健室应加强对幼儿园食堂卫生的业务指导和日常巡视。

6、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制度:(1)园长是幼儿园信息传报的责任人。(2)明确报告范围、途径及要求。(3)明确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程序。

7、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预案制度。

8、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

9、幼儿园卫生保健教师的职责是认真履行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工作,开展健康教育,监测师生健康情况,施行食品卫生监督。上报疫情,配合流行病调查。组织好幼儿的预防性接种、服药等工作。

10、因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原因而造成重大事件,一经查明原因,对相应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若情况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 食堂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幼儿园食堂会计核算规定》,建立食堂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强食堂管理,完善“进库、出库、验收、盘点”四个环节的管理。

2、专款专用,做到教工伙食与幼儿伙食严格分开。

3、外来人员在园就餐要付费,不足部分需行政经费支付。

篇13:食堂消毒室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全市城乡55家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食堂,样品主要是碗类、筷子、杯类、汤匙、盘类。

1.2 方法

根据国家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2],随机抽取各类餐具,无菌操作,将2张湿氏大肠菌群快检纸片(50 cm2)贴于食具内侧或其他物体表面,30 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37 ℃培养16~18 h,观察结果。每2张纸片为1份样品,筷子5支为1份样品。

1.3 结果判定

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大肠菌群阳性,判定为不合格;否则为大肠菌群阴性,判定为合格。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餐具大肠菌群为不得检出。

2 结果

2.1 餐具消毒效果

3年共调查幼儿园9所,小学22所,中学24所,共采集样本3 454份,其中合格的样本数为2 704份,合格率为78.29%。

2.2 不同年度餐具消毒合格率

由表1可见,平湖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3,P<0.01)。

2.3 不同品种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将抽检的3 454份样本进行分类,共分4大类,分别为碗、盘、不锈钢勺子及筷子。由表2可见,不锈钢勺子的合格率最高(83.03%),筷子的合格率最低(72.89%),不同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同类型学校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3类学校中幼儿园的餐具合格率最高,为85.00%;其次为小学;中学的餐具合格率最低,只有72.6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6.95,P< 0. 01)。见表3。

2.5 城乡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由表4可见,城区学校的餐具消毒效果高于乡镇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6.57,P<0. 01)。

3 讨论

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3]。餐具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被污染的餐具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等。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预防因餐具不洁造成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4]。

调查结果显示,3年来,平湖市学校餐具消毒效果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平湖市从2010年开始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政府对学校食堂越来越重视,通过改造,各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设置了专业洗消人员,并加强业务培训,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责任到人,加强对洗消人员餐饮具消毒、保洁方法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其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每日穿干净工作服,戴干净口罩,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制度。并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不定期检查,使学校食堂卫生不断得到改进。

调查发现,不同类型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幼儿园最好,中学最差。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园对餐饮具的消毒工作比较重视,专门配有卫生意识较强的洗消人员,卫生管理、考核制度执行严格,餐具消毒效果较好。但民营幼儿园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其餐具消毒不严格,甚至个别幼儿园的餐具基本不经消毒,今后应加强对民营幼儿园的卫生监督监测。而小学及中学,特别是部分乡镇学校,虽然各项制度齐全但执行力度不够,制度基本是为应付检查,洗消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卫生意识,认为以前餐具仅仅用清水洗洗也没事,有些清洗后的餐具任意摆放,防蝇防尘设备形同虚设,虽然有完善的消毒设施,但未能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过四消毒五保洁来处理。有些餐具经过消毒后敞开放置,例如筷子,导致被二次污染,消毒的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筷子在各类餐具中消毒效果最差。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加强餐具消毒是减少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要有必要的设备、熟练的操作人员和单位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当前的发展,推广更为有效可靠的方法,提倡统一配备成套消毒餐具,加强餐具消毒的宣传工作,向学生、家长、社会广泛宣传餐具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公共监督体系[5],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促使学校食堂卫生不断得到改进与提高。

摘要:目的 了解平湖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餐具消毒现状。方法 选择9所幼儿园、22所小学和24所中学的食堂,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和现场采样送检。结果 2009—2011年平湖市学校餐具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逐年提高,各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餐具中不锈钢勺子合格率最高(83.03%),筷子的合格率最低(72.89%)。不同类型学校中,幼儿园餐具合格率最高(85.00%),中学最低(72.65%)。城乡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近年来,平湖市学校餐具清洗消毒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仍然要不断加强学校餐具清洗消毒的长效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餐具消毒,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新,付启贵.一起学校食物中毒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7,13(3):181.

[2]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S].

[4]栾明春,李睿,邹梅.2008年大连市餐饮单位餐具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2):400-401.

上一篇:初中爱国演讲稿600字下一篇:把转型发展之路引向深入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