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阅读心得

2024-05-05

孟子阅读心得(通用14篇)

篇1:孟子阅读心得

吃苦,其实也是一种资本——再读《孟子》时的一点想法纳雍县张家湾镇补作小学九年级班王仙

在学校举行的读经典活动中,我幸运的在老师处借到了他所收藏的《孟子》一书,读起来感觉比在课本中见到的节选深邃多了。在《孟子?告子下篇》中我又找到了那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感觉较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广的认识。时下,人们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却没有人在重视品德的高尚,重视知识的渊博;孩子正忙于比吃的,比穿着,却没有比学习的成绩,比思想的进步。社会依然不够富有,可我们却盲目地攀比着各种各样的享受。大人们失去了从前创业的斗志,孩子们失去了刻苦用功的想法。在“拜金主义”的凶涌洪流中,我们认为大家都应该放弃那种“金钱至上”的狭隘观念,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人的文章了。不是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于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们就不会给孩子太多的金钱,同学们也就不会盲目的在吃的方面追求奢侈和精细,在穿的方面追求时尚与名牌,在生活当中追求安逸与享乐,在学习方面却又自认弱智与无能。真的,孙敬、苏秦吃尽了读书的苦——悬梁刺股,于是有了汉代的大儒,有了战国时期六国大封相的成功。车胤、孙康吃尽了生活的苦——囊萤映雪,于是纷纷成为晋时有名的饱学之士。匡衡吃尽了贫穷的苦——凿壁偷光,于是有了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俗语,然而在很多时候,家长们总感觉自己吃的不如人家,穿的不如人家,用的不如人家,却很少意识到我们对子女的教育不如人家,我们对子女的要求不如人家。孩子们也很少想到我们自己的学习不如人家,自己的努力不如人家,自己的成绩也不如人家。总之,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书,我们大家都会真心的发现,原来,受苦,其实也是一种资本。

篇2:孟子阅读心得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告子上,第十七章)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尊贵的地位需要靠自身的修养和努力获得。

B.人人都有可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罢了。

C.别人尊贵的东西,不是正真的尊贵。

D.精神上的富足比华衣美食更加可贵。

(2)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内容,联系下面选段,说说孟子的修养观。(3分)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告子上,第十六章)

参考答案:

篇3:《论语》《孟子》阅读训练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谥号。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为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孔子既谈了学习态度,也讲了学习方法。

C.孔子教育弟子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D.孔子解答了子贡提出的有关孔圉的问题。

⑵写出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B(未讲“学习方法”)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阐释了学习的正确态度,“虚心使人进步”,学无止境,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才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而提升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⑴-⑵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注:斯:指代道理。赤:公西华。兼人:勇气过人。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学工作切忌搞“一刀切”。

B.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素质,教学中要采用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抓住时机,顺势导引,解答疑惑。

D.针对不同的对象,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⑵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两者所共同蕴涵的教学思想?并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B(无中生有)。⑵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三、阅读《孟子》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⑴-⑵题。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⑴有不少成语源自于《孟子》,如“一曝十寒”“缘木求鱼”;请依据第二则内容概括出一个成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孟子的话语,蕴含着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即“仁爱”思想。请简要概括以上文段所揭示的相同思想,并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舍近求远。⑵“亲亲而仁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儒家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一方面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是从父子兄弟的关系开始,是从“亲”中来的。这是孔子认识到的一种从“自然本性”出发的“仁爱差别”。

参考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的爱,是爱惜它,而不是仁爱;之于世人的爱则是仁爱,但不是亲爱。亲爱你的亲人而推及仁爱世人,又以仁爱世人之理而推及爱惜天地间的万物。

四、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1—4题。

[甲]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谥号。(《论语•公冶长》)

[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注:斯:指代道理。赤:公西华。兼人:勇气过人。

[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丁]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下问 耻:感到羞耻

B.由也兼人,故退之退:劝阻别人

C.与朋友共,之而无憾 敝:使用坏了

D.愿无善,无施劳 伐:讨伐征伐

2.下列对选段[甲]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为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孔子既谈了学习态度,也讲了学习方法。

C.孔子教育弟子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D.孔子解答了子贡提出的有关孔圉的问题。

3.下列对选段[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学工作切忌搞“一刀切”。

B.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素质,教学中要采用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抓住时机,顺势导引,解答疑惑。

D.针对不同的对象,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4.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依据[乙] [丙]两则材料,从中概括出两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伐:夸耀自己)

2.B(未讲“学习方法”)

3.B(无中生有)

4.⑴①具有中等以上智力的人,可以教给他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智力的人,不可以教给他高深的学问。②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平辈的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怀念我。”

⑵①因材施教。孔子能够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多么的重要。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公西华所面对的实际困惑,抓住时机,顺势导引;由此可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是解答疑惑的最佳时机。

参考译文:

[甲]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乙]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丙]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丁] 颜渊、子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把自己的车马衣服都拿出来和朋友们共享,就是用坏了也毫不遗憾。” 颜渊说:“我愿不自夸好处,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子路又说:“希望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安抚老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

篇4:《孟子》选段阅读答案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 上》

(1)下列选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话用了周文王和夏桀两个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B.文中所谈到的“乐”其实是一个物质问题,只要物质条件和环境达到就可以了。

C.孟子认为真正的贤者,是要等到天下太平,大家都享受到安乐的生活之后,才会去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

D.从上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推行的.仁政之道是比较委婉的。

(2)在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主张,请结合孟子的仁政思想谈谈你对这个主张的理解。

答案:

(1)B。乐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哉?”

篇5:《孟子》阅读答案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B.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C.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D.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2)对于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

B.《春秋》,即《春秋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

C.处士,指那些本来有很高的才能,但因为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也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D.禹,后人称其为夏禹、大禹,是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传说其治理过洪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辩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③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B

(2)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错误,《春秋》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

(3)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错误,由“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知,应为:没有周公,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论乱。

(4)①秋毫,极小的财物;近,占有,沾染;籍,登记;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进来;非常,意外变故。

译文: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

②徒,这些,这类;道,讲述;是以,因此;传,流传;“未之闻”,宾语前置,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译文:孔子这些人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③衣,动词,穿;然而,如果这样还;王,动词,称王,统一天下;未之有,宾语前置,那是没有的(事情)。

译文:老年人穿丝织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参考译文:

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夫子喜欢争辩,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说:“我怎么会喜欢争辩呢?我无法不去说。天地生人已经很久远了,有天下太平的时候,有天下混乱的时候。在帝尧的时候,水倒灌到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国土之上到处漫流肆虐。(人群所居住的地方)被毒蛇、蛟龙所占据,黎民没有安定的时候和安居的地方。

帝尧和帝舜去世之后,圣人所传的大道渐渐不能流传和奉行。残暴的君主一代一代地出现,毁坏庶民的房屋却去建造供君主享乐的深池大湖,黎民因此而无时无地得以安宁;舍弃耕地而用来建造成游玩和狩猎的园林,使得庶民得不到应有的衣物和粮食。邪恶的论调和暴虐的接连产生。供君主游猎的园林、供君主享乐的池沼、荒芜的草地沼泽越来越多,因此,飞禽走兽来到了这样的地方。到了商纣在位的时候,天下再次陷入极大的混乱。周公辅佐周武王,灭亡的诸侯国达五十个之多;驱赶老虎、豹子、犀牛、大象而使它们远离人群居住的地方。天下人们非常喜悦。

“时势衰落,道义衰微,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又兴盛起来,有臣子杀死君主的事,也有儿子杀死父亲的事。孔子深为忧虑,写作了《春秋》。《春秋》(褒善惩恶),本来是天子的职责,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人,可能是由于这部《春秋》;责骂我的人,也可能是由于这部《春秋》。’”

“(从此以后),圣明的君主不再问世,诸侯肆无忌惮,在野的士人也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学说流行于天下,以至于天下的言论不属于杨朱派就是属于墨翟派。杨朱派提倡‘为我’,这是无视君主;墨翟派主张,‘兼爱’,这是无视父亲。目无父辈,目无君主,简直是禽兽!公明仪说过:‘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但是百姓面有饥色,效野有饿尸,这是率领野兽来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消除,孔子的学说就不能发扬,这样荒谬的学说就欺骗了百姓,仁义之路也被阻塞了。我为此而深深担扰,便出来捍卫先圣的学说,反对杨墨之说,驳斥荒唐之言,使发表谬论的人不能得逞。那些谬论产生于内心,危害了工作;危害了工作,也就危害了政治。即使是圣人再度兴起,也不会否定我的这番话。”

篇6:《孟子》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庄暴见孟子》阅读题目

10.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B.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只是。

C.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蹙:收紧。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诸侯王。

11.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暴见于王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③不若与众④今王田猎于此

⑤何以能鼓乐也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C.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D.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快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是因为“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这两件事,都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

《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10.D项,王,名词用作动词,称成就王业。

11.D(①为被动句;②④为状语后置句;③是省句;⑤⑥是宾语前置。)

篇7:孟子阅读心得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①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②。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③。(《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容光:细小的缝隙;②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③不成章不达:不通晓文理,精熟所学,就不能通达事理。

(1) 根据下面的内容提示,填空。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做到不忧不惧,这样的说法在《论语》中多次提及,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与“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圣贤的语录常为后代文人墨客所援引化用。孟子所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就曾被元稹化用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挚爱之情。他在《离思》(其四)一诗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 上述两则选段中,均涉及“君子”这一话题,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请你谈谈二者对“君子”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公伯寮愬①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②”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③君,君以是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④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愬,谮也,进谗言,诋毁。②这句话的大意是:季孙已听信谗言,而有疑惑子路之心。但对于公伯寮,景伯自认为尚能有力为子路辩护,并使季孙诛寮,然后陈列其尸体于市朝以示众。③沮,通“阻”,阻止。④尼,阻止。

(1) 下列选项对上述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道是否能实行,全在于天命,与人力无关。孟子将是否能与鲁侯遇合,也归因于天命使然。

B. 从两则材料来看,孔孟二人均认为人力在天命之前,无所作为,主张听天由命。

C. 对于子服景伯想杀公伯寮一事,孔子不置可否,只是感慨天命难违,道的推行与否和公伯寮无关,均由天命决定。

D. 对于鲁平公不见孟子一事,孟子一不埋怨鲁平公,二不埋怨嬖人臧,只是认为鲁平公不见他,是天命所为,不能强求。

(2)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结合上述选段,谈谈你对他们“天命思想”的理解。

3.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②,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

[注释]①奉养父母时脸色常常和悦,是困难的。②彻,通“撤”,撤除。

(1) 根据下面的内容提示,填空。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本。其中孝是指_______,悌指______,并传说孔子专门为此创作了一部《_______》,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2) 孔孟二人十分注重孝道。请结合上述两则选段,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4.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①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④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⑤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⑥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终食之间,指一顿饭的工夫。②造次,匆忙。③颠沛,指生活困顿,四处奔波。④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他的子孙如著名的赵文子赵武、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等都因袭赵盾而称赵孟。这里以赵孟代指有权势的人物,不一定具体指哪一个。⑤愿:羡慕。⑥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1) 下列对上述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认为,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B. 孟子认为,人们都希望获得显贵,这种显贵并不是靠谁的施舍,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很多人都没有好好去探求而已。

C. 孔孟二人都认为,想要获得显贵,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只要合乎道,富贵是可以去追求的;不合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

D. 孔孟二人都认为,应该把高尚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而不应去沉湎于对物质的享受。

(2) 结合上面选段,孔孟二人对“贵”的理解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3分)

篇8:《孟子.告子上》阅读答案

(1)今夫弈之为数 ( )

(2)使弈秋诲二人弈 ( )

(3)为是其智弗若与 (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小题3:文中画线句可以概括成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选段列举“学弈”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技艺(2)教导(3)通“谓”

小题2:(1)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

(2)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

小题3:一曝十寒

篇9:《论语》《孟子》选段阅读答案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

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案:

1、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2分)(意思对即可)

篇10:有关孟子的诗文名句阅读

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1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篇11:孟子和论语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篇12:孟子告子下阅读答案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叔敖举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

B.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劳动)

C.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慢:怠慢)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 恶之如鸱枭

B.辍耕之垄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 【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

12.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参考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B

篇13:《孟子》选段阅读练习题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①色重!往应之曰:‘轸②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轸,则不得食,则将轸之乎?’”

注:① 翅:同“啻”,只。② 轸:扭转.

( 1 )文段中孟子用 和 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2 分)

( 2 ) “告子曰:‘食、色,性也。’”文中孟子是阐明“礼重”还是“食、色重”?试作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9 .文化经典

( 1 )诡辩 比喻论证(每空1 分)

篇14: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

《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行拂乱其所为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必先苦其心志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D.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小题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明确作者观点,但,“死于安乐”似乎未加论述,你能举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论证么?(2分)

【小题4】孟子认为“忧患”使人生存发展,韩愈《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但是身处逆境的.“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结果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或“骈死于槽枥之间”。两者的观点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2分)

答案

【小题1】A(2分)

【小题1】C (2分)

【小题1】例证要点:历史人物;安乐表现;萎靡死亡之结果。(2分)

【小题1】两者的论述的内容中都涉及逆境,孟子着眼于谈论获得成功的主观因素,因而要求不畏艰险,主动发展;韩愈则侧重议论人才成功的外在力量,即伯乐的作用。两者角度不同,因而观点各异。(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析【小题1】A中二者都是“使动用法,使……乱”。

【小题1】A中“说”通“悦”;B中“忍”通“韧”;D中“厝”通“措”。

【小题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上一篇:十岁生日孩子致词下一篇:国家税务局办事窗口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