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制度名词解释

2024-04-26

政党制度名词解释(精选8篇)

篇1:政党制度名词解释

09经2内部交流资料。仅供参考

第一章 :

机会主义行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己。

不完全理性: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

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四:3.P12-134.P14-155.P16-197.P21-2

2第二章:

市场型交易费用:主要包括:1.搜寻和信息费用.2.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

管理型交易费用:即组织内部的交易的费用.包括:1.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

运行的费用。

资产专用性: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交易频率:指同类交易的重复发生的次数。

人格化交易:从本质上讲是将经济活动范围限制在熟人圈里,进行重复的面对面交易。

非人格化交易:在这类交易形式中,市场得以扩大,长距离与跨文化交易得到发展,交易费

用明显上升。

四:4.P50-545.P55-566.P58-609.P66-69

第三章:

.代际外部性: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问题主要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

双向外部性:指两个经济主体相互之间造成外部性。

科斯第一定理: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

四:3.P80-827.P90-9210.P110-113.3.监督和执行费用.2.组织

第四章:

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的产权安排。

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同拥有,则称这种产权为共有产权。

产权清晰:指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晰,限存在,可用分清楚谁对某项财产拥有产权以及拥有何种形式的产权和拥有多大份额的产权。

中性制度:即对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有益或至少不受损的制度。

非中性制度:是给社会的部分成员的带来好处并以另一部分人受损失为代价的制度。

公共领域:由于产权界定的相对性,产权界定中就必然会存在公共领域。

公地悲剧: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景中。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四:6.P127-128

第五章:

关系性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关系,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契约各方之间非常重要。它强调专业化合作和长期契约关系的维持。

不完全契约:契约中总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的事项,市场治理:是依据市场上业已形成的组织安排和交易规范,理。

三方治理:是依据交易双方所签订的契约,借助第三方潜在的管理作用来维护交易的进行,保证契约的执行,这是由双方和受邀仲裁人共同组成的一种治理结构。

双方治理:对于混合重复交易和特质重复交易需要专用性治理结构,是双方治理。主要特征是交易双方的自主权得到维持。

9.P14413.P155但如果所有人都如此行事,16614.161-162 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因而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就会出现资源过去、现在和预期未来的 这样的契约就是不完全契约。对标准化的交易行为直接进行治 其中与前种交易匹配的 即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有清晰的产权界一项资产的有价值属性总会存在未被界定的情形,-15.P163-164 它不考虑所有的未来偶然性。

委托代理关系:当交易的一方,将需要完成的某一项任务交给另一方,并给对方以相应的报酬时,双方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成本: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 2.代理人的保证支出3.委托人的剩余损失

四: 3.P1845.P187-1886.P1887.P191-192

第六章:

团队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生产:一是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二是其产品不是每一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了团队组织问题;源不属于一个人。

中心签约人:是指在企业所集中的要素各项交易契约中,契约人。

剩余索取权:传统剩余索取权概念是建立在所有权的法律定义的基础上的,有权的一个特征,其经济后果是所有者可以拒绝哪些不按他的要求使用资产的人使用其资产,这使得所有者能够获得并保留这项资产的剩余收益。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的。当事人得到固定的合同收入,剩余控制权:是相对与契约条款明确规定的特定控制权而言的,的权利。

四.1.P222-224 P233

第七章:

制度安排:按照林毅夫的解释,就是管束特定行动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制度结构:林毅夫将其界定为“一个社会中正式的和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定则是“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以及它们的实施特征的结合。

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

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

制度冲突:指在制度结构内部不同的制度安排之间的作用方向不一致,互矛盾和抵触,对于同一行为某些制度给予鼓励,而另一些制度则加以限制。

制度真空:指对于某些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予以规范,度功能的缺失,从而使人们的某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对社会经济带来危害。

契约不完全则意味着存在剩余收益。但不完备契约却不可能做到这一点。2.P2245.P237-238 非正式规则,三是团队生产中使用的所有资在所有的要素交易契约中都出现的认为占有权是所现代的剩余索取权概念是建立在不完备的契约可以使所有契约这就是剩余索取权的由来。是契约条款一楼或未加规定7.P243”诺斯的界”从在行为规范上存在相 形成制度结构中的漏洞,造成制是职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

四. 7.P1388.P320--3229.P322--32310.P325

第八章

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

制度供给不足:是指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的不能被代替。

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

四: 2.P335 P339--3498.P3489.358--36011.P362--363

第九章

制度变迁中的时滞:从认知制度非均衡、发现潜在利润的存在到实际发生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过程,这就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时滞现象。

路径依赖:它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路径依赖与其说是一种“惯性”,还不如说是过去的历史经验施加给现在的选择集的约束。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

四. 4.P382--3838.P39111.P402 P40513.P410--411

篇2:政党制度名词解释

红鞋制度,香港股市发行新股时的一种制度,即只要参与申购,每个账户就能得到一定数量新股的方案,而不是A股市场按照资金量分配号码来确定中签率。这样能尽量保证每个申购账户都可以得到一手新股。2009年3月,中国内地一直备受关注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可能在两会后公开征求意见,而制度改革方向将是向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倾斜,并考虑引入香港市场新股发行的“红鞋”制度。

名词解释:累计投标与公开认购混合制1980年~1994年,香港股市新股定价基本上都采用固定价格公开发售方式。1994年11月起,香港大型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累计投标和公开认购混合的招股机制。这种机制一定程序上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达到了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对发行定价的主导作用。其具体做法是:混合机制的股份分配方式;定价过程;回拨机制;超额配售权和后市支持;发行过程。

名词解释:“一人一手”制

在英、美、中国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新股发行都首先保证中小散户申购。比如中国香港市场在新股发行上就采用了“一人一手”制。

发行人为了照顾中小散户,不论其资金多少,保证每一有效申购账户都获得一定的新股,这是世界各地大型国有企业IPO时的一种通常做法。

篇3:浅议中国法律解释制度

对法律解释含义的理解,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中国学界对法律解释的概念主要有几种,分别如下。

第一,“阐明法律或国家政权的其他文件的意义与内容,即称为解释。在将法律或其他文件适用到具体的、实际的需要根据法权进行判决的案件上时,就应该对这一法律或其他文件进行解释。”

第二,“法律解释是科学地阐明法律规定的内容与涵义,确切地理解法律规范中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而保证法律规范的准确适用。”

第三,“法律解释同法律的实施、执行和适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法律解释就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政策、立法意图和法律意识对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和含义作必要的说明。”

第四,“法律解释乃是法适用之不可缺少的前提,为了解决具体的案件,必须获得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这种获得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的作业,亦即广义的法律解释。”

在这四种解释中,我倾向第四种说法。法律应该优先于或者在具体事例案件中产生,是一种为了解决问题而设置的规范。同时从较高的层面来讲,每一条法律的设置应该更多更大地考虑立法的意图,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的案件,或者为了迎合人们的意图,惩罚某些不正义、不公平的行为而草率地设置。虽然说,要想探索立法的意图是很困难的,因为其解释起来是一个非常困难,并不同于其他逻辑性和条理性很清晰的科学性事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律本身是具有一定客观性的。就法官的司法解释而言,如同奥古斯丁所谓的那样,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了。由于法官在司法解释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相当于一个合理的框架,因此,就难以摆脱其神秘性。

二、法律解释的目的

美国解释目的的三种学说。

1. 主观说,解释的目的应该是发掘立法意图,但对于如何确定立法意图又有争议。

2. 文本说(textual theories)———客观地说,就是按照文本的明白含义进行解释。

3. 动态说(dynamic theories)———指对法律进行与时俱进的解释即解释者在适用法律时是在作价值选择。

这三种解释目的可以说是各有利弊,第一种主观性说法可以说是最为忠实于立法者的意图,但却容易产生立法上的理解偏差,其中所谓的立法意图是法律的决定因素,法律是立法意图的正确反映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推定。而第二种文本说则过于固执,由于它更忠实于法律的条文,则在理解上就会显得机械、呆板。第三种说法,动态说则意味着法官在解释时拥有相对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利,从而有可能发生法官对解释权的寻租等问题,尤其在我国。

三、法律解释制度完善的构想

司法解释应该如何解释才是正确的?

1. 应该像立法的价值或立法的目的一样对待司法解释

如果字面解释有时候违背了立法的目的,甚至侵犯人权,这样的解释应该被摒弃。虽然立法意图在理解上有相当的难度,或者说其本身就是含糊的,但是不能以此为由忽视立法意图。如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男性卖淫案时,把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组织卖淫罪的“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中的“他人”解释成也可指男人。这是司法解释还是仅仅是一般性的法律适用?如果这仅仅指一般性法律适用,但为什么起到了解释的“效果”?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的这种“解释”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再有,刑法三百六十三条的复制淫秽物品牟利罪是否包括“下载”淫秽物品牟利的行为,“复制”等于“下载”吗?显然,下载就是使用网络工具达到复制的效果,下载就是一种新型的复制。然而目前对下载是否为复制仍然争议很大。

2. 在司法解释的过程中应该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的过分干预

我们应该警惕公权力通过法律解释将侵犯私权利合法化的行为。公权力不应过分干预公民的私生活领域。对一些问题,如夫妻买色情影片在家自己观看的行为,就不应该以传播淫秽物品罪来处理。而应该采取“不告不理”的态度,更多地交给私权利来自由裁量,而不是由公权力主动将法律作扩大性解释来达到调整的目的。否则,不仅在效率、效果等方面不能达到好的期望,而且也有可能侵犯到人权、公民的自由权、生活的安定等。

3. 司法解释应以司法审判为背景,防止两者脱节

即最高院在作出司法解释的时候,应该适当根据面临某一条文解释需要的基层法院的案件背景(案件事实)来进行解释。如果司法解释和案件事实发生脱节,表面上体现了独立﹑中立和公平;但是在实质上却带来了更多的不正义,甚至造成宏观上解释的不合理。权衡表里的利弊,完全忽略案件事实来进行“隔离式”的解释是不可取的。当然,最高院需要参照的背景如社会舆论﹑当事人的主观恶性等会较复杂。

综上所述,如果在中国可以建立起可以弥补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之间“脱节”的有效机制;司法解释的程序有严格的规定来规范;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与基层法院的一般法律适用可以厘定;那么建立专门的法律解释机关也许在短期来看还不紧迫。当然也不是说这种暂时的状态可以维系长久,因为只要其中一种机制无法有效运转,整个法律解释的体系还是会出现问题,如解释权寻租﹑法律解释的不合理﹑解释的混乱等。如果没有办法保证以上各项机制的有序进行(当然,从实践效果上看往往是这样),我们就应该考虑设立专门的法律解释机关作出统一的法律解释,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解释体系。

参考文献

[1].本杰明.卡多佐, 《司法过程的性质》, 商务出版社, 2000

[2].梁治平, 《法律解释问题》, 法律出版社, 1998

[3].查理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 《法理学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我国区域投资制度变迁的博弈解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1996年开始引起经济学界和政治界的普遍关注,包括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不平衡发生的原因中,制度变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且在国内外取得了同一个共识。此类文献一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立开始研究区域制度的变迁,把中国的经济制度分为1949—1977,1978—1998,1999—至今,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投资政策及其相关政策,比如第一阶段主要的政策是西部建设,第二阶段是东部发展,而每一个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几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分为1949-1957,1958-1972,1973-1978。本文并不讨论经济阶段如何细分,所以不详细讨论阶段如何细分。在不平衡经济发展史研究中,经济学界得到了少有的统一结论:改革开放前,区域均衡发展策略主导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区域不均衡发展策略主导中国经济。至于为什么采取如此策略,为本文第2个问题,即:为什么采取如此发展制度?

中国采纳不同的发展制度的原因归纳

在我国的大部分文献中,对不同阶段采纳不同制度的原因研究,都是从逻辑推理方面来做定性研究的。大部分论文、著作、报告都认为主要由国内的经济领导阶层对国际政治环境的主观认识和国际环境的客观现实两方面决定的。至于如何决定,没有给出详细的逻辑分析路径,都采纳:改革开放前,国内经济不平衡导致区域投资平衡布局,国际威胁加重内线投资,同时加重了区域投资平衡的布局。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效率低下,国际竞争激烈决定了中央政府决定“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1999年以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导致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策略的采纳。而至于系统的科学的经济学分析,在国内很难找到。同时,采用博弈论分析区域经济的文章已经引起重视,比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博弈论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博弈分析等。但分析我国区域发展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却少见,所以,本文主要采用博弈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主导下区域发展制度变迁的原因,证明其制度采纳的合理性。

我国区域发展制度变迁的博弈论解释

本文采用博弈论中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分析方法、不完全信息动态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的制度变迁,把我国的区域发展制度分为1949-1977,1978—1998,1999—至今三个阶段,分别用博弈论对期间的发展投资制度做出科学解释。逻辑解释的前提假设是:(1)古典经济的边际投入产出递减规律;(2)此文制度指制度安排,具体说是中央政府的投资安排。

第一阶段为我国建国到1977年,其间我国政府选择的发展制度主要是均衡发展,即对中西部投资相对比例较大,以使东中西出现平衡发展。我们主要证明此阶段政府不仅仅考虑公平,还考虑了效率。从博弈论的角度,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制度分析,首先我们建立博弈的四个基本条件:(1)博弈双方:我国中央政府和外国中央政府;(2)参与策略空间:我国主要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外国主要选择军事是否打击策略;(3)博弈顺序:短期为静态博弈,长期为重复博弈;(4)得益函数:我国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政局稳定,表达式为:Uc-U(Ec,Pc),外国体现在经济权利的增大,表达式为:Uf=U(Ef)。其中,Ec,Pc分别代表中国经济得益,政治得益,Ef代表外国经济得益,U代表各方总得益。

按照博弈分析方法,各博弈方的最终目标是得益函数取得最大值。首先分析我国采取何种发展制度才可以使得益函数最大化。按照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我们知道政治的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即P=f(E),所以,我国得益函数可以写为Uc=U(Ec)。而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经济产出主要是劳动、资本、技术在外界条件下的有机结合,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为:E=AKαβ。其中E表示经济产出,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金,L表示劳动力综合数量。但此函数假设外界条件为和平环境下,为适合具体分析我国当时外界条件,本文用F表示外国对我国各个区域可能采取的军事策略及其程度,取值为0-1,与外国军事打击程度成反比,从而得出外界条件不能忽略下的生产函数:E=AKαβF。

其次,我们在第一阶段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法,即:双方同时采取策略,信息不对称。在此假设下,我国的选择为均衡投资和不均衡投资,外国的选择为军事打击和军事不打击,并且双方都只能依靠自己对对方的估算做出决策。我国的得益函数按对方采取的策略不同分为:(1)对方采取军事打击:E1=AKαβ(西部,F=1);E=AKαβ(1/2)(中部,假设F=1/2);E=0(东部,F=0)。(2)对方不采取军事打击:E=AKαβ(全国三大区域生产函数相同,F均为1,即:产出只由投入本身决定)。

最后,假设短时期内,三大区域的生产函数不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来计算我国政府的决策依据,即:得益最大化要求的条件:MaxU=α∑Ei+β∑Ei(α+β=1,i=1,2,3),其中,α代表战争可能性,β代表和平可能性,其值由博弈方根据所得信息进行决策。由于中央政府只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因此,我们只要分别计算出两个结果就可以了,并且同时可以计算出α,β的临界值。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西方大国的巨大压力,尽管有苏联等国的帮助,但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着,朝鲜战争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60年代中期开始到第一阶段结束,我国与苏联关系产生裂痕,与西方国家仍然处于对峙状态,更加大战争爆发的概率。所以,α的估算值理应很大,而β的估算就很小了。因此,在第一阶段我国政府选择区域均衡和倾斜中西部的策略,主要是进行各方面博弈的结果,决不是随意的行为。

第二阶段,1978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大力投资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过程。按照上述得益函数的分析,进入80年代,我国政府在分析了中外关系以后,认为(1)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与反发展。所以,得益函数中的α和β的估算值被颠倒过来,即α很小,β很大。(2)经济发展主要是合理的组织生产资源,在科技的支持下,进行规模产出,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所以,三个区域的生产函数尽管自变量和因变量没有变化,但具体的指数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产业水平明显超过了中西部地区。但是在本阶段,博弈双方仍然为我国中央政府和外国政府,博弈的策略空间和第一阶段本质上都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此阶段的博弈分析方法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属于重复动态博弈。

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阶段,参加博弈方的主体增加了我国的地方政府,并且主要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各级政府与外国政府企业的博弈。此阶段的博弈相对要复杂得多。博弈策略空间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博弈,我们主要讨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策略,中央政府的策略空间主要是倾斜中西部和继续倾斜东部两种,地方政府主要是支持和反对中央策略两种。博弈顺序是完全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即: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能够互相了解彼此的每一个行为的意思。博弈得益函数为:各地方政府为各区域的经济产出能力即:Ui=U(Ei)=AKαβ;中央政府由各区域产出之和和公平程度来决定即:Uc1=Uc(E)=∑Ei=∑AKαβ和Uc2=U(D)=U(∑(Ei-E/n)/n)。其中D表示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n为区域个数,E为全国经济总产出。由于各个区域的不同生产函数,不同生产条件和初始条件,很难具体的分析每一个地方政府的具体得益情况,但我们明白:一般情况下,长期内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支持中央政府的策略。而中央政府的选择也就建立在假设地方政府支持中央政府决策的前提下,由于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已经开始,政府的投资效率开始递减,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起飞阶段,需要大量投资,所以综合考虑中央政府采取了倾斜中西部的策略,开始了西部大开发。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思想讨论我国建国以来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并且得出我国改革开放前采用的发展制度并不仅仅是考虑公平,它实际上是全面地考虑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定。而改革开放后的决定是先效率后公平,从而使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后富者。本文的观点一方面符合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区域收敛条件的观点,说明了其分析方法的正确;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没有仔细解释公平函数,从而没有定量的分析西部开发的合理性,说明还有继续加深研究的可能。

篇5: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

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3.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

度。

4.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5.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6.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

7.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8.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

9.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

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1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

1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12.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

工作责任制度。

13.: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

14.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15.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16.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17.: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18.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19.: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

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0.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2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

用的材料和物料。

22.: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23.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

短期其他投资。

24.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

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26.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27.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8.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

有者利益的措施。

29.: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

30.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31.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32.: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

33.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

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34.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35.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36.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8.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

39.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41.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42.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43.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44.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4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46.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47.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48.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49.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50.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51.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52.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53.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54.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55.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56.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57.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58.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59.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60.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6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2.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

64.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65.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66.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67.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篇6: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

律师见证: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

法律援助: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

公证: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提存公证:公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

提存:是指债务已届清偿期,债务人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债之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提交给法定的提存机关而消灭债的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

保管: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遗属或其他有关法律意义的财产、物品、文书,如结婚证书、产权证书、毕业证书等,代为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的活动。

非诉讼法律事务:无争议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的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而是通过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直接协商、调解或提请仲裁解决的法律事务。

律师的义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公证员协会: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

专利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对专利所有人或者申请人的专利,专利权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或者进行专利权诉讼所用的有关具有法律意义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辩护权:是指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而进行申辩活动的权利。

代书:是指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公证书复查程序:是指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公证机构据此进行审查所适用的程序。

具有法律意义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证明活动。

侦查阶段律师法律帮助:是指在刑事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为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等活动。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公证的效力: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用和约束力,公证证明的内容,通过制作公证书表现出来,因此,公证的效力又称公证书的效力。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赋予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经公证证明后,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有权持此文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委托公证人制度:是指对送回内地使用的发生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件及文书的公证申请,必须由我国司法部考核后在香港,澳门律师中委托的公证人予以办理并出具证书,非我国司法部委托的公证人以外的其他机构或其他人员出具的证明文书,送回内地使用的,内地不予承认的制度。

律师法律咨询: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出建议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律师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拒绝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以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对象不真实,不合法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

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我国公民或者曾经在我国居住过的外国人的申请,对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期间,是否受过我国司法机关刑事制裁这一事实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民事诉讼中的特别代理:是指通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律师有权对案件实体问题的重大诉讼行为,直接作出决定性的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

法人资格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证明活动。

委托合同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签订委托协议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依法予以证明的活动。

使(领)馆公证: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国际条约,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务,由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履行证明职能,予以公证。

公证调解: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就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劝说以及双方当事人据此相互谅解达成协议的活动。

转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为了切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将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代理权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的诉讼行为。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产权归属等事宜的协议,以及关于夫妻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执行证书: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所规定的义务时,原公证机构接受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该公证债权文书已经生效的证书。

认证:是指外交,领事机关在公证文书上证明公证机构的签名和印鉴属实,或证明前一认证的签名和印鉴属实的行为。公证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公证书:是指公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证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文书。

公证中的回避:是指公证员不得参与与自己及亲属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可分为公证员自行回避与当事人申请回避两种。律师论辩: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依据事实和法律确定对案件的见解,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和看法,以便得到正确的认识或者共同的意见,以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而进行言辞交锋的专业活动。

公证协会:是公证业的自律性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

买卖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买卖合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之间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以及买卖合同本身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个人律师事务所:是指律师个人名义出资设立并以其个人全部资产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或律师组织形式。

涉外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涉外经济公证:是指当事人,证明对象或公证书使用地等因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涉外因素的经济公证。

律师职业道德:律师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律师职业道德只约束律师职业人员,是在职业环境和职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律师事务所检查考核:是指司法行政机关定期对律师事务所上一的执业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其执业和管理状况作出评价。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律师阅卷:指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为完成代理的诉讼事务。了解案情而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材料的行为。公证行政法律责任:公证机构、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事项的活动中,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纪律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承担行政上的法律后果。

公证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公证事项有法律或事实上的利害关系,因公证机构向其核实有关情况而参与公证程序,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主体。

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员从思想到工作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律师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律师行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制度框架。

公证书的更正、修改:是指公证机构对已经发出的有不当之处的公证书,将其收回,进行修改、更正,或另行制发补正公证书的活动。

公证活动的合法原则:是指公证机构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形式、内容、取得方式及公证程序,都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公共利益。

律师论辩技巧:是指律师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为实现委托人合法权益,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在依据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就自己的诉讼主张所作出的言辞表达或者其他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公证责任保险:是指公证机构在进行公证时由于存在过错行为给公证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公证执业责任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由保险人对公证机构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金额及有关费用给予支付的一种法律制度。

篇7:西方政治制度的名词解释总结

西方政治制度:是一个总的概念。它包含了所有西方国家,也就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它所包含的内容既可以是过件政权组织的具有根本性的政治制度,也可以是保证国家政权组织正常运作的具体制度。

国家结构: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

1.民族国家: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具有同意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的、由本国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

2.城邦:即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每个城邦都是自给自足的独立单位,互不统属,国小民寡。

3.城邦民主制: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的政治制度。

4.议会君主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利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

5.封建君主制:是对5-17世纪中叶西欧封建国家的主要的政治形态的一种统称。它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物。

第二章: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1.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制度。

2.代仪民主制: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以行使国家最高权利的政治制度。

3.世俗化:是指国家的合法性依据是“此岸原则”,即根据自行负责的理性来建构其法权体系和同志技术的原则。

4.人民主权思想:是近代西方思想学家提出的,在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的理论成果。它以自然法、契约论为基础,论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确立人民的自由意志在国家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借以否定君主主权论和议会主权论。

5.分权:即权利分立,是指国家权利不能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个部门或者一分人,而应当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民所执掌。

6.制衡:是指分立为不同部分的权利之间应形成彼此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独占优势。

第三章:选举制度

1.选举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选举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公职人员所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与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选举原则、组织和程序等。(现代意义上的选举制度,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决定国家政治事务,这是现代议会制确立以后的事。)

2.普选制:是指所有公民不受歧视性地平等地享有和自由使用其选举权的现代选举制度。

3.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它是指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亲自投入票箱,选票不署名,不向其他人公开。

4.强制选举:是指并非出自选民意志的选举,即公民在选举中难以做到或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加投票以及把票投给谁。

5.选民登记:是指选民在行使选举权之前须按照法律规定在选举机构进行登记,以确认选民身份。选民登记的过程也即选民资格审查的过程。

6.选民资格:是指公民参加选举所应满足的法定条件。

7.肯定资格: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取得选举权所必须具有的资格。否定资格:是指宪法

和法律规定取得选举权所不能具有的资格。积极条件:是指公民取得选举权所应具有的情况。消极条件:是指公民取得选举权所不应具有的情况。

8.候选人资格:是指公民享有选举权所应具备的条件。

9.直接选举: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10.间接选举: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人选举产生,即选民先投票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投票选举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

11.多数代表制:是指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只要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票即可当选。

12.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制。即由获得本选取最多选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当选,无须超过半数或达到一定的比例。

13.绝对多数代表制:是指在选举中要进行两轮以上的投票,在前几轮投票中都要求候选人必须获得绝对多数票才能当选,最后一轮才由在上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竞选,获得相对多数票者当选。

14.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获得选票数,按比例分配议席。

15.混合代表制:是指在选举中分别采用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两种选票计算方法。

16.职业代表制:是以全国的职业团体和企业、行业协会如工会、商会、农会、教育工会、律师工会、医师工会等作为选举代表的基本单位。

17.竞选:西方国家在投票选举国会议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之前,各候选人内为使自己当选而展开争夺选票的活动,就是选举过程中所谓的竞选。

18.选举监督:就是依法检查选举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公正合法,其目的在于防止违法与舞弊行为对选举活动的破坏。

19.当选争讼:是选举争讼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有关候选人当选效力的争讼。

20.文化测验:是公民在登记为选民之前的文化水平测试,不仅要通过读写能力的测验,还要能阅读和接受联邦宪法和州宪法。

21.选举保证金制度:是指候选人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果选举中所获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获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

第四章:政党制度

1.现代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定阶级或阶层中的活动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印象政治权利的运作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2.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3.体制内政党:是指那些在一个国家政党政治运作中起主导或重要影响作用的一个或多个政党。

4.体制外政党:是指那些虽然可以合法存在,但是由于其在政党竞争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只能起非常微小的影响作用,实际上是被排除在政党竞争和政府体制之外的小型政党。

5.合法政党:是被一个国家法律承认,事实能够公开参加政党政治的政党。

6.非法政党:被国家法律禁止,而转入地下活动的政党。

7.政党的结构危机:政党的机制、构成和功能已经无法实现其组织目标。

8.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就是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的政党政治是指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

9.民主政治: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拥有实际的决定或影响政治决策的能力,民主政治在体制上要求政治体系的决策民主化,公民通过民主选举轮流担任政治领导职

位等。

10.寡头政治:是指政治体系的运作受少数人掌权者的控制,公民对其无法行使有实际意义的约束。

11.金钱政治:鉴于金钱在这个政治生活中的突出影响,人民用“金钱政治”来形容现代政治。

12.一党制:一个国家长期由一个政党职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13.两党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许多政党,其中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长期有组织地轮流控制国家机器,其中一党是执政党,另一党为反对党。起源于英国。

14.多党制:西方国家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制度。

15.利益集团: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基于共同得力仪要求而组成的社会团体。

16.“体制化”利益团体:那些被列入政治体制的利益群体,它们利用本身的强大组织,影响政治决策。

17.新技术革命:人类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五章:议会制度

1.议会:又称国会。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议机构。

2.一院制:议会只拥有一个议院并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

3.两院制:是指议会设有两个议院并由两院共同行使议会职权的制度。

4.议会党团: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以同意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

5.质询是议会内阁制国家监督政府的一种重要手段。议员采取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政府部长(大臣)提出问题,要求了解施政方针,具体内容及其工作进度,从而可对之加以敦促和改正。

6.弹劾:议会控制违法失职的政府首脑、高级行政官员或高级司法官员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司法程序。

7.议会政治危机: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国家干预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职能的不断扩大,议会的传统权利和对政府的作用相对削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的权威性下降的一种政治现象。

8.议会的解散:是指基于特别的原因,为更换下院议员,组成升年的议院而采取的中断全体议员法定任期,使之在任期届满以前丧失议员资格的行为。

9.议会休会:议会会期中,议会呕吐能过决议中止活动。

10.法案的通过:采用表决的形式使法案成为法律的一项立法程序。

11.调查权:指议会的政府行为进行调查并有权得到证言和有关记录的权利。

第六章:国家行政制度

(一)1.广义的政府:泛指国家权利的所有机关。狭义的政府:指与理发、司法相互制衡的行使行政权利的机关。

2.国家元首:是指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即首脑部分。国家元首通常是君主或总统。

3.实权元首:在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被称为总统或国家主席,由选举方式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由于其往往兼任政府首脑,掌握很大权利,并是国家权利的中心,因此被称为“实权元首”。

4.集体元首:凡由二人以上组成合议制的机关,由它的全体成员共同担任国家元首职务和行使元首职权者,为集体元首。

5.内阁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利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6.总统制: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独揽国家最高行政权利的一种政体形式。

7.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以总统为国家权利中心,以总理为政府首脑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8.委员会制政府:以实行合议制的委员会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政体形式。

9.政府职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国家职能:国家在实际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10.独立机构:西方各国政府除了各部之外,还有一些与政府各部有密切关系,但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这些机构往往是为某一专门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的一种行政组织,它比政府各部所属的行政组织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第七章:国家行政制度

(二)1.国家结构:在宪法的总体框架下对政府权利所进行的分配方法。

2.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在特定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以及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通常分为联邦制和单一制两类。

3.权限划分:依照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权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在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所进行的分配方式。

4.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国家基于按地域进行管理的一般需要而组成的国家结构单元所设置的政府。

5.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事务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职责。

6.特区政府:国家为着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某些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地方政府,这种地方政府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各国的地方政治制度发展的需要,并作为一般建只度地方政府的必要补充而出现的特殊形职能合并:地方政府之间为解决共同问题而合作进行管理或提供服务。

7.城市政府组织形式:趁势政府实现政府权利的形式,主要指城市政府权利机关之间的关系形式。

8.城市政府职能:城市政府肩负的职责和功能后城市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基本作用。

9.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规模或人口数量。

10.城市功能: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它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点。

11.城市病: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

12.议行隶属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是隶属关系,由理发机关产生行政机关。

13.议行同一制:立法权与行政权由同一机关掌握,士理发机关与象征机关的关系是同一关系。

14.议行分立制:立法权与象征权由两个分立的机关掌握,理发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是分权与制衡的关系。

15.议会委员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二为一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市议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市议会负责作出决策并组织其设立的各种行政委员会执行。

16.议会市长制:理发权与行政权分别由两个分立的机关掌握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

17.市长制:又称市长议会制,指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设,立法与行政分立制衡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在实行市长制的城市政府中,在市长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市长处于优势地

位。

18.议会-经理制:城市政府中所独有的一种组织形式。指市议会专门聘请以为市政专家任经理,主持市政府行政工作的市政府组织形式。

19.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管理体制主要实际的是用何种手段培植社会经济资源,借助市场机智培植社会经济资源,被称为***。运用政府计划培植社会经济资源,被称为:计划经济体制。

20.财政控制: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地方政府施加的控制。主要包括:划定税收范围,补助,控制地方财务行为。

21.直接与地方居民发生关系的地方政府:基层地方政府直接与中央发生关系的地方政府:最高层地方政府介于两者之间层级的地方政府:中间曾地方政府。

第八章:司法制度

1.判例法:由法官从判例中推出的法律规则,又称“法官法”。

2.制定法:国家机关按法律和程

3.序,以条文形式指定的,并经公布实施大法律和法规。司法独立原则:就是法院、法庭只顺从法律、根据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权利机关和任何个人的影响和干预。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形式上宣布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的权利,并可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予以保障。

5.诉讼程序:在诉讼和司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顺序、方式和步骤。

6.法官独立:即法官只一发审判案件,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

7.法官的不可更换制:法官在任期届满前,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

8.法官的专职制:法官在任职期间不得兼任其他职务,其中包括行政职务、中央和地方议会候选人、教学以外的其他盈利性的职务。

9.法官的退休制:法官到一定的年龄可以退休并享有优厚的退休金。

10.律师:受过法律专业,在法律上有为其当事人于法院内外提出意见或代表当事人的利益行事的人,又称法律辩护人。

11.陪审制度:审判机关一发由公众中产生陪审员在庭审中参与审理案件的制度

12.司法审查:又称宪法审查。是西方国家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制度。

篇8:研究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

一、宪法解释概述

(一) 宪法解释主体

学界针对宪法解释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 站在广义的角度分析, 宪法解释的主体是立法机关, 同时也包含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广大群众和法律学者, 这一观点主要是将对我国宪法解释的事实和价值作为依据, 进而宪法解释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站在狭义的角度分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是宪法解释的主体, 主要是将文义作为依据, 从而对宪法解释的主体进行判断, 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狭义的观点较为合理, 但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解释, 认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并不是我国宪法解释的唯一主体, 其属于运用以本为本, 同时以纲为纲的文义解释方式, 对下凡条纹明晚规定的判断直接敲定。去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会的其他主体, 对于宪法解释权, 并没有做出任何规定, 而对于那些没有法律赋予宪法解释权主体, 应当称作“宪法理解”。宪法的实施取决于宪法解释, 同时, 宪法理解, 尤其是著名学者对宪法的理解, 对于宪法的实施也具备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属于间接性的。宪法理解首先是对宪法解释权机关造成影响, 从而对宪法的实施造成影响。

(二) 宪法解释对象

在我国, 在宪法解释对象的范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有部分学者认为, 宪法解释对象只是宪法典本身, 对于我国而言, 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但又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 我国宪法解释对象不仅有法典, 同时还有相关宪法性法律, 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笔者认为前者更为合理。即便相关宪法性法律属于宪法的延伸, 但是其地位以及性质均难以和宪法典进行比较, 宪法性质的法律, 实质上还是法律, 对其进行解释, 只要通过法律便可, 并不用使其上升到宪法解释。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对其进行解释, 其一般法律相比要相对严格, 从对宪法修订的程序就能体现出这一点。因此, 借助宪法对宪法性法律进行解释, 不但在性质和程序上存在错误, 同时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的资源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三) 宪法解释的特点

1. 特定性

宪法解释的特定性, 主要体现在解释主体的特点和解释对象的特定。在我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为属于唯一宪法解释的主体, 而宪法解释的主要对象则是宪法典。

2. 具体性

宪法解释的具体性, 主要体现在宪法解释属于被动的, 只有当适用宪法争议或者具体案例, 并且经过有权解释的机关对宪法解释机关提起, 其才能够形式其解释权。

3. 终局性

宪法解释机关具备的终局性主要体现在, 宪法解释机关对宪法的解释具备较高的权威性, 同时存在终局强制性。这种情况下, 促使具体宪法适用争议有关的人员严格服从, 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普遍宪法效力。

二、我国宪法解释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 宪法解释机构处于困境

在我国宪法第67条中明确指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行使下面几种职权:对宪法进行解释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宪法赋予十余项职权, 其第一项便是宪法解释权。因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为属于我国宪法解释机构。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属于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为产生于其中, 同时还需对其负责, 从而出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否具备宪法解释权的争议。部分学者持着肯定态度, 他们认为, 虽然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具有解释权, 但这项权利理应由其享受, 不然就不符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同时, 将宪法相关规定作为依据, 全国人民的代表大会对宪法具有制定权、修改权、实施权以及监督权等。在对这些权力进行实施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宪法条文的理解问题。而持有否定意见的学者则以公权力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予以反驳。笔者更加倾向于后者的观点,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 我国宪法中第62条规定了全国人大的职权, 即便存在兜底条款, 但是在公共权力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内容, 便是禁止的内容, 这属于法治社会的体现。法治社会就需要将权力观进行严格监督。既然宪法中没有明确指出, 全国人大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就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不持有宪法解释权。

(二) 宪法解释缺乏明确程序

对宪法解释进行分析, 程序也是十分重要的, 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 和具体体会的实体正义进行比较, 其更加直观化。同时是对法律是否公正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对宪法进行修正的工程中, 其程序要比普通法律修正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严格, 与之对应的宪法, 解释程序也需要比其他法律的解释程序更加严格。但较为遗憾的是, 我国法律对法律解释程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宪法解释程序规定还是相对空白的。程序正当促使法律解释相对外化, 同时也是最为直接的和最为明显的, 可以说是权力行使的前提条件, 如果在程序上出现缺失现象, 就会导致我国宪法解释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权力无从下手。

三、我国宪法解释制度完善的思路

(一) 宪法解释的主体

对国外行使宪法解释权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被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普通法院, 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他们把人权当作一种依据, 然后进行权力的制约, 并且对立法机关提出质疑, 因此这些国家的司法机关具备违宪审查权力, 当司法机关对相关案违宪案件进行审查的过程中, 就需要对宪法进行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司法权力得到强化, 同时提供相应权力制衡的保障。

第二种是, 专门进行违宪审查的机关, 例如德国宪法法院和法国宪法委员会等国家机关等。这类国家在违宪审查权力分配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对权力进行制衡, 同时也对人权提供相应的保障, 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对司法权力的滥用情况做出充分考虑。

第三种, 将宪法解释权交给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通过这种体制, 促使立法机关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中的议会或者立法机关被人们当作是较为普遍的民意代表, 在这一机关中进行法律的颁布为法律提供了最高理性, 通过这些机关进行法律的解释, 从而充分表现出宪法独一无二的权威性。例如英国议会以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其他国家中, 之所以宪法解释机关可以对宪法解释智能进行有效履行,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宪法解释权力所在机关制度和本国现阶段发展以及国家体制之间相互适应, 并且和宪法的实施也相互适应, 结合我国宪法规定以及相关推理便可以得知, 当今我国的宪法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但是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 可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基础上, 为其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关, 对违宪审查以及宪法解释职责等做出相应解释, 对宪法进行审查和解释的过程中, 审查的结果表示, 和相关问题的重要性之间进行结合, 针对全国人大以及全国韧带常委会的表决做出分送。对宪法监督委员进行选择, 保障其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 同时要是宪法学家。在这一基础上, 在时间以及精力上进行宪法相关案件的受理和处理, 好为宪法解释提供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保障, 这样做和我国宪法体制之间相互适应。

(二) 宪法解释的程序

国外宪法解释的程序当中有, 在对违宪行为进行审查, 进行宪法纠纷的解决, 对宪法进行解释, 仅仅将其当作是宪法审查或者其他纠纷做出解决的前提, 人们所提到的宪法解释程序并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 宪法解释程序蕴含在整个宪法审查制度和司法程序当中, 宪法解释具体体现在宪法审查程序和法规规则以及宪法法院当中。一般而言, 宪法解释程序情况如下所示:第一种, 对宪法进行审查, 在这种情况下, 宪法解释程序成为其中的一个步骤。第二种, 解决权限纠纷问题, 宪法程序也是这一程序当中的一个环节。第三种, 要特定出相应主体, 并且从这一特定主体中对宪法进行相应解释。例如,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 与俄罗斯联邦总统以及联邦委员等提出的, 从而对俄罗斯宪法做出解释。

进行宪法的解释十分重要, 其中所具备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对宪法的解释, 在解释过程中要严肃和谨慎, 并借助相对严格的程序, 为其提供相应保障。一方面, 可以对解释主体在解释宪法过程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做出防备, 另一方面, 还能为宪法的解释做出相对科学的规范。此外, 对宪法的解释也是对国家最高权力做出解释。进行宪法解释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方式、思维以及其本身的功能体现出对宪法进行解释, 其其余公共权力所具备的公共权力所具备的特点不同。因此, 对宪法进行解释的过程中, 不用具备自身的程序。对宪法进行解释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问题有:启动主体、决议和审查等相关内容的公开。结合我国当下宪法解释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可以借助下面的内容对其进行完善。

1. 启动主体

在实施过程中, 可以进行启动主体的划分, 分为特定国家机关、党政、人民团体等等。在这其中, 特定国家机关中又有:国务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 同时有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但政党中还存在着: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族党派等, 为了防止宪法的使用过多过滥, 也避免宪法解释难以使用, 就需要人民团体和相关国家机关等为宪法解释制定权限。其余国家机关要在适用法律执行过程中, 当需要被解释的宪法出现后, 逐级向上汇报, 然后通过相应的中央机关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人民团体以及公民个人需要对案件性原则严格遵守。

2. 宪法解释的审查

当相应宪法监督委员接收到宪法的解释案件时, 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审查, 如果这一审查符合宪法需要, 要及时制定出宪法解释草案, 然后将这内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对于是否将其交给人大进行审议, 应当让宪法监督委员会结合相应标准进行衡量。

3. 决议

对全国人大宪法解释案进行报请, 全国人大通过全体会议的方式, 对这一案件进行审查并表决, 表决的人数要在全体人数的2/3以上, 才算通过。对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请的宪法解释案, 同样需要通过2/3人数。

4. 颁布

解释宪法过程中, 要在人大后者全国人大名义的基础上颁布, 要统一颁布和使用。宪法解释案的效力需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确定, 同时要结合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适用的难易程度, 从而对生效日期做出决定。

(三) 宪法解释的效力

宪法解释, 主要是将宪法具体化, 对宪法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直接体现出宪法中所具备的规范和含义, 同时也要体现出宪法的基本原则。此外, 和宪法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和宪法中指出的法律之间进行适当对比, 结果显示宪法更直接, 可以集中和有效的进行宪法的实施, 从而保障宪法得以顺利实施。从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关系上进行详细分析, 对宪法解释往往会对普通法律提供指导, 但法律和宪法性审查和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具备相应的决定性作用。因此, 宪法带来的效率需要在普通法律之上。

四、结语

学者们历来对立法机关解释宪法进行批判, 因为立法机关是宪法的制定者, 为了使宪法权威得到维护, 在对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 必定以“利己”最为原则, 对宪法进行解释, 难以和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相适应。因此, 长期以来, 学者均建议应当将宪法解释权交由最高法院。本文认为, 这一办法虽然具有一定优势, 但是却不够完善。针对当今中国而言, 这种方法并不是适用。因此, 仍需对宪法解释主体进行分析。

摘要:对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进行分析, 对宪法解释进行概括, 概括的内容包括:宪法解释主体, 宪法解释对象, 宪法解释的特点。此外, 还分析了我国宪法解释存在问题, 其内容有:宪法解释机构处于困境, 宪法解释缺乏明确程序。结合这些内容, 总结了我国宪法解释制度完善的思路, 其内容包括:宪法解释的主体、宪法解释的程序、宪法解释的效力等。

关键词:宪法解释程序,解释主体,解释对象,解释机构

参考文献

[1]冯健鹏.论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程序保障——一种宪法解释的可能性[J].浙江学刊, 2013, 06:169-176.

[2]马岭.我国宪法解释的范围——兼与<宪法解释程序法 (专家建议稿) >第6条商榷[J].社会科学文摘, 2016, 06:29-31.

[3]张伟, 吴强林.我国的宪法司法化——兼谈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制度对其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 2011:62-63.

[4]周海源.基本权利规范的正当程序价值——兼议行政程序法如何保障基本权利[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5:82-88.

[5]秦前红.<宪法解释程序法>的制定思路和若干问题探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5, 03:24-38+157.

上一篇:总部大一班元旦安全教育方案下一篇:嵩县地税局“三新”学习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