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2024-05-24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精选8篇)

篇1: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就业指导中心举办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培训

4月10日,为加强我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报送、统计和分析工作,帮助各系(院)更好地掌握和使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在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就业指导中心特邀请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钟永杰老师来我院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培训。系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全体辅导员及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近50人参加了培训。

钟老师就新版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的使用和操作、就业信息上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及就业统计与就业核查工作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解,并以上机实操的方式对与会人员进行具体指导,与大家一起分享数据统计等工作方面的技巧。最后,就业中心林壬璇主任对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就业指导中心 刘宗铱

2014年4月11日

篇2: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一、IT人才短缺

(1)世界IT人才短缺,需求理性调整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IT人才需求缩水,这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调整。尽管一些IT公司大幅度裁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范围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美国从2002年初开始,IT人才需求稳步回升,2003年从业人员比2002年提升了4.2%,至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7万人。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将达到170万人。发达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需要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

(2)我国IT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据报道,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

(3)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008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目前只有4000人,IC人才严重短缺。2002年我国存储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6亿元,且以10%~20%的年增长率递增。2004年我国存储市场人才需求在3万人以上,而国内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网络存储人才匮乏。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可达120000亿美元,我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未来十年大约需求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4000多人,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高达2633万,市场收入为24.7亿元,而我国游戏技术开发人员不到3000人。到2006年我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年均人才需求超过2万。

(4)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2002年我国不合理的橄榄型软件人才结构中博士、硕士4.3万人,占7%;本科生19.6万人,占33%;大专生9.9万人,占17%;其他人员29.4万人,占43%。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

二、市场需求旺盛

(1)行业需求稳中有变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总量稳中有增,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更加宽泛,需求主体也悄然变化。通信业增人需求集中在邮电院校相关专业,吸纳综合大学毕业生能力明显下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需求不减,但竞争激烈。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广泛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人才需求平稳增长,但需求层次明显提高。水利、能源、建筑、医疗、新闻、出版、广告、旅游等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机械、化工、冶金、石油、电力、造船、轻工、纺织、汽车、制药、物流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大,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据统计,全国税务、工商、财政、公安、海关、外贸等系统,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足4%。未来3~5年,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学历结构中博士和硕士分别占2%和22%,远低于高校师资整体学历水平,高校师资急需充实队伍和提高知识层次。我国计划在2010年底,实现中小学网络“校校通”,全部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2002年,全国约有专职和兼职计算机教师7万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预计需要新增相应师资20万人。2004年我国IT认证市场总体规模达到33.5亿元,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培训机构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师资。

(2)企业需求格局形成我国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促进传统行业、骨干企业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全国3000家大型企业中,只有3.7%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成熟阶段,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潜力巨大。有资料显示,我国企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缺口高达60万。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产值增长在20%以上,迅速发展和要求员工素质高的特点,成为吸收计算

机专业大学生的主要企业单位。在经济发达地区,非公有制单位的用人需求已超过公有制单位的需求。毕业生到哪一种所有制单位工作,已不再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伴随我国加入WTO和外国公司的涌入,需要招聘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人才流动会更偏向外资企业。

(3)区域需求差异显著

北京市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投资跨度15年,投资金额300亿美元。上海市将建设“微电子产业基地”,“十五”计划引进投资100亿美元。深圳市更被誉为“新经济公司在全球最理想的五个根据地”之一。国家在大连、济南、南京、杭州、广州、珠海、长沙、成都、西安等地兴建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业迅猛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为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广大的就业市场。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三、就业竞争激烈

(1)买方市场已经形成2002年至2004年,中国IT产业年增长率分别为11%、15%、14%,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IT市场上起薪大幅下降:2003年,IT行业硕士生、本科生平均起薪分别为3738元、2943元,与2001年相比下降超过1000元。

(2)就业格局逐渐明朗

2003年、2004年,全国毕业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分别为6.5万人、9.5万人,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60%~80%。专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次就业率低于50%。

(3)岗位竞争日趋激烈

2002年全国电子信息类学科共招生44.3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剧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就业岗位现象更加突出。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微电子、软件设计和测试等专业毕业生走俏。2005年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7000多人,本科毕业生3615人,在就业市场上备受IT企业青睐。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专业排行中,计算机、电子学、信息学位于前十位,大量海归人员抢滩外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招聘高学历人才,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趋强。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的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断涌现,信息化应用领域毕业生的专业优势逐渐消失。

(4)就业影响愈加广泛

各高校根据就业情况理性调整招生规模,本科招生人数2003年、2004年稳定在10.85万人。毕业生就业困难,报考研究生人数大增,2004年计算机学科报考硕士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形式正在淡化,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存在大量已实际就业,但学校不易统计的“隐性就业现象”。

四、就业工作滞后

(1)疏通就业渠道

我国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高校与用人单位间也缺少便捷、高效的供需机制。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现象普遍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外地大学生落户设置种种政策限制,致使众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成为“临时工”,严重伤害了学生利益。国家要打破政策壁垒、地区壁垒,形成信息畅通、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加强就业指导

多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造成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求和现实的可能,人为地为自己择业设置了障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大约75%的劳动力就业机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可是,80%的毕业生就业首选外资和国有大企业,目标过于集中。近年来,我国新增IT就业人员中的90%在非IT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而毕业生热衷于软件公司、网络公司,求职意向过于单一。全球IT业重心正转向服务,到2007年,中国软件和服务市场总值将从2002年的22亿美元、49亿美元上升到69亿美元、144亿美元,巨大的服务市场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而服务业却不被大学生所看好。在一份就业调查中,毕业生首选地点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占被调查学生的72%以上。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历史机遇,可毕业生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计

算机人才严重短缺。

(3)提高学生素质

IT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改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英语是学习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工具,也是我国计算机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同时,我国软件产业要形成外向出口型产业,程序编写与软件开发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也要求必须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外语水平。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学生只注重考研课程学习,或者只重视操作层面上的技能学习,忽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思维基础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的后劲,在以创新为生命的IT行业难以就业和生存。

五、人才培养脱节

我国有1023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截止2003年底,我国大学和软件学院在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总数为73.8万人。在学历教育IT人才培养上,各类学校应体现层次性和交叉性,办出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

(1)研究生计算机人才培养重在工程

我国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缺乏系统从事开发软件的研究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偏重理论,轻视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研究生主要培养途径是在学校进行,缺乏项目课题积累,在IT企业难当将才。

(2)本科计算机人才培养重在特色

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应有较好的数学素养、较高的外语水平、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及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创新能力。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计算机专业学生应选修机电、管理、财经、新闻等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而且也可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专科计算机人才培养重在实践

专科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专科人才的培养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缺乏一定的特点,尤其是缺乏专科人才应有的比较强的操作和实践能力,自身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是国际上IT应用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律。职业技术学院要借鉴国外经验,把国际流行的IT软件培训方案直接引进教学过程,或将著名IT企业的资格认证直接融入教学,培养集学科、技术和产业思维于一体的国际化的行业、企业应用工程技术型人才。

篇3: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就业信息平台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的就业交互式网站, 与传统的就业方式比较它的优势是:其一, 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二, 针对性强。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可根据需求, 针对性地在网上进行双向选择;其三, 无地域限制, 增加就业机会;其四, 信息反馈速度比一般交流方式快得多。所以当就业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高校就业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我院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一) 就业信息平台系统功能分析

首先根据就业信息平台的使用情况, 把用户角色分为以下三类:

1) 管理员:负责院校信息发布, 审核企业招聘信息, 学生和用人单位资料的导入等。

2) 学生用户:学生用户可以浏览平台内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并发送个人简历。

3) 单位用户:发布需求信息, 查看学生用户信息。

(二) 就业信息平台信息处理流程

就业信息平台对招生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进行资格审查, 通过管理员权限导入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每位学生的学号产生用户名和密码, 然后可以让学生登陆系统进行诸如职业测评、职位查找、向用人单位发送求职意向等活动。用人单位有需求时可通过用人单位服务模块提供的注册、登陆功能成为会员并发布用人信息, 系统管理员将通过打电话, 发传真等其它方式进行审核, 只有审核通过以后的需求信息才能发布到公告栏, 供毕业生用户参考。

(三) 就业信息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1. Ado.ne t数据连接

连接字符串“Server=MyServer;Database=jy;User ID=MyID;Pas s w ord=s a”由两部分组成, 服务器识别部分和用户验证部分。服务器识别部分为:“Server=MyServer;Database=jy”。也可以添加Instance, “Instance=MyInstance”。更常见的是Ins tance名和Se rve r名在一起声明, 例如:“MySe rve rMyIn-s tance”或者“ (local) MyInstance”后者表明没有单独的设立数据库服务器。用户验证部分为:“User ID=MyID;Password=MyPass”理解SQL Se rve r的安全SQLSe rve r有两种安全模式:Window s集成验证和SQL Se rve r验证Window s集成验证:“Trus te d conne ction=true”或者“Integrated Security=true”SQLServer验证:“user=usernam e;pas s w ord=pas s-w ord。1) 建立和要连接的数据库的conne ction对象 (建立连接对象) /conne ction conn=…;2) 建立s qldataadapte r对象/pre pare ds tate m e nt ps=…;3) 由s qldataadapte r产生数据集datas e t对象数据集/re-s ults e t rs=ps.e xecute () ;4) 建立datagrid控件对象, 把datas ource设置为第三步时产生的dataset对象/遍历rs;5) 双击form写代码sqldataadatper1 (sqldataadatper的in-stance) .fill (dataset11) /rs.getstring (strfrom db) ;填充数据库对象集。

2. 模块化层次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不仅代码更清晰、可重复使用, 同时代码的可维护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本系统中使用的用户控件, 使用了Asp.net的代码与内容分离技术, 实现了事件处理代码的重用, 其中主要包括三组控件:1) 使用主控页面技术将顶部和底部的导航栏制作成主控页, 把用户页面放入HeaderControl;2) 用人单位填写需求信息时有大部分的内容将在就业信息发布栏内出现, 所以将自定义成Info-Control;3) 毕业生求职模块中搜索定义成Se archControl, 这些控件不仅使每个页面结构更加清晰而且增强了可用性。同时在系统中, 将常用的操作封装在不同的.cs文件, 对其进行编译后, 在不同的类中用using加以引用。此外, 在设计中我们把常用的数据库访问封装为存储过程, 然后针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类封装, 这样每一个功能页面的代码都作为最高层来设计, 页面就会变得非常简洁。

三、就业信息平台的网络管理

(一) 信息处理

就业信息不仅是就业信息平台的生命线, 也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信息时代, 就业不仅是实力的竞争, 也是信息的竞争。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部门作为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在就业网络平台建成以后的工作主要是一个信息收集、分析、验证、发布、回馈的过程, 因此就业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就业信息的主要特性。积极主动的收集就业信息, 并认真细致地分析、筛选、整理这些信息, 从而做出准确的处理, 把握选择的主动权。由于就业信息时效快、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 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必须做到:

1) 加强信息的筛选是最为关键的, 要针对本校毕业生的数量、生源情况, 专业设置筛选就业信息。用人单位向高校就业部门发出的需求信息函大部分是针对该校应届毕业生的, 而在人才市场和报刊杂志上获得的需求信息, 大多是面向全社会的, 往往都要求就业人员具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不适用于应届毕业生。

2) 加强可靠性。为了对广大毕业生负责, 要把用人单位发来的需求信息进行审核, 包括要求用人单位传真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 向其所在的地方主管部门调查等方式, 保证就业信息的可靠性。

3) 就业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 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处理后, 应尽快通知毕业生并及时向用人单位反馈。

(二) 系统的安全管理

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以后, 网站的安全建设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严密的安全机制, 建成后的平台会出现很多漏洞, 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针对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以下方面:服务器安全, 边界安全, IN-TER-NET的安全。防护分为三道防线, 安装防火墙是网站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步防范措施是安装网络安全扫描及漏洞检测系统, 第三道防线是安装网络安全评估系统。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是通过Internet信息平台结合本地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就业信息管理, 本文对其建设模式和设计流程进行探讨, 提出平台的部分建设和管理方案, 使就业信息平台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

关键词:就业信息,平台,数据

参考文献

[1]郑淼.基于WEB的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7.

篇4: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对策研究毕业生

.一、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科学类,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其就业方向包涵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企业信息管理等。近年来,企业及社会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人才匮乏,而另一方面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学生就业满意度低。针对如此现状,对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目前招聘市场需求量前六位的职位是IT、销售、生产运营、市场公关、行政人事、物流贸易。总的来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随着各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剧增等各方面的原因,各专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信管专业也不能幸免。教育部于2012年11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据近年来累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统计,每年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呈百万人数递增。

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一) 社会因素

1. 对信管专业认识不清

每年都会有来自各类院校的大量的信管专业毕业生求职,但是社会上本专业的就业渠道历年来并没有大的改变。企业单位、机构等对信管专业认识不清,有的认为信管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有的甚至从不知道该专业或者完全不清楚该专业。

2. 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政府和管理部门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规范的管理,使得很多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渠道少而窄,就业环境相当不宽松,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公平竞争;对就业市场监督不严谨,使得毕业生就业后权利不被保障,失业率剧增;就业机制不完善,使得就业信息传递不通畅,就业滞后,导致很多待业的毕业生无法就业;虚假招聘,随意毁约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二) 学校因素

1. 学校教育相对滞后

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飞速的发展,如果不积极的争取与时俱进,将会落后于社会潮流。学校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社会在改变,经济体制在改变,如果学校的教育方法和内容还是一成不变,毕业生如何能够适应当下的就业形势,又如何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教学中缺乏实践

学习总是要先打好基础,然后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大学的学习中尤其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在用人单位雇佣求职者的时候,除了要求其专业知识以外,还对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比如:是否有实习经验,是否做过什么项目等等,甚至还有的会要求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三) 个人因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首先,信管专业是文理科兼收的,但是在课程教授内容和实际培养方面,还是偏向理科的。因此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较为吃力。比如:文科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不是很大,对高等数学等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是很擅长。

另外,据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历届本科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一般,甚至有些达不到应聘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2. 专业方向不明确

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学的知识很宽泛,课程涉及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学、运筹学、企业资源管理等,所以在选择方向的时候,本专业的学生总会显得很迷茫。

3. 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很多大学生一直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这些大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旦踏上工作的道路,往往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很多毕业生自我评价和期望都偏高,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甚至一味的追求高待遇、高的薪酬。总之,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过于乐观,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四、 解决对策

(一) 社会方面

1. 加强宣传力度,加深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的认识

加强信管专业在各方面的宣传力度,让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认识加深,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从而拓宽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 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机制

首先,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对就业市场进行规范的管理,拓宽就业渠道,创造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其次,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从而保障毕业生的权利,降低失业率;第三,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完善就业机制,形成信息畅通、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二) 学校方面

1.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增加实践锻炼

首先,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知识的内容和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调整人才的培养计划。

学校应该要多多组织和策划实践的机会,这样能让在校大学生多多参与到实践中去,培养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

2.加强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至关重要。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首选是外资和国有大企业,目标过于集中,求职意向过于单一,服务业不被大多数毕业生所看好,鲜少问询。大量毕业生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人才严重短缺。

(三) 个人方面

1.扎实基础,巩固知识,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应该把握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我的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專业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以适应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具体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兼职或者暑假工等等。

2.明确专业方向,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在校大学生应该要早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去学习和实践。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就业观甚为重要。必须认清事实,明了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并且进行自我定位和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姜爱,贤孟亮,刘桂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2]雷小龙.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的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3.

[3]丁丽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择业障碍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1.5.

[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5]刘春平,陈少兴,张小瑞,宋海啸,杨娇娇.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分析 [J].现代经济信息,2013.2.

[6]黄淑伟,刘会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因素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篇5: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概况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原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农林信息管理这五个专业合并而成。我国教育部为规范本专业的发展,在1998年7月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上述5个专业统一命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从1999年开始正式以这个专业名称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根据2006年在张家界召开的全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研讨会上获悉,截至2005年末全国共有403所高校已经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自1999年招生以来,一直是全国理科热门专业之一。在各高校的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取分数中,信息管理专业的入取分数线一直最高,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我校的信息管理系于2001年7月成立,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如今已有两届毕业生,共有8个班253名在校生。信息管理系已毕业的05届和06届学生的就业率,位居当时全校52个本科专业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比率,05届为14.8%;06届为21.2%。01、02、03级获得过沈阳师范大学学风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等称号,有多名同学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奖项。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性质

我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本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是: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二、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方向

1、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在国家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教育、科研、金融、图书情报等单位承担信息管理工作,1

从事各种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括而言就是:培养在各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人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主要是指从事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等方面的人才;信息系统建设人才,主要是指从事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方面的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信息资源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这两个方向是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而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言以蔽之就是:培养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支持下的信息系统建设人才。

2、本专业的职业定位

本专业毕业生应从事的职业是:在国家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教育、科研、金融、图书情报等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这个职业国外叫做信息主管(CIO),而国内叫做信息中心主任。

大学毕业生成为信息主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可从事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一般性的信息处理等工作,而后可承担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等中层信息管理人员,其后才能晋升为信息主管工作。

3、信息主管的主要工作和职责

一个单位的信息主管所应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1)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3)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

信息主管的主要职责是:(1)参与高层管理决策;(2)制定信息部门的发展规划;(3)负责开发和管理信息系统;(4)管理信息资源;(5)管理信息部门的日常工作。

4、信息主管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要成为各单位的信息主管,需要具备很多知识和能力,但首先要具备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信息主管,需要具备一般的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决策与规划能力、分析与组织能力、沟通与协调等能力,还要具备作为信息领域专业管理者的技术素质,如:掌握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等方面的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信息系统方面的技能。因此,要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具备上述信息主管所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养,既要学习管理科学知识也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专业人才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后者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

5、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了使本专业学生能够胜任将来所要从事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本专业学生

应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三方面内容:一是由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组成的管理学科知识;二是由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编程语言等组成的信息技术;三是由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分析与决策等课程组成的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6、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三种: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咨询与服务工作。

(1)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可在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就业,如金碟、用友等都是著名的信息系统开发商,中小型的开发商也有很多。

(2)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这项工作遍布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组织机构都已经或即将成立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有的称为信息中心,有的叫信息处,还有的叫信息办,不管怎么称呼,其职能都是负责该组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正常运行,这些部门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信息系统咨询与服务工作。信息系统咨询与服务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一个中介性质的行业,它独立于系统开发商,为企业等组织提供关于信息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公司犹如雨后春笋将会不断出现。

(4)信息管理专业研究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通过考研等途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或理论研究等工作。

(5)IT企业市场营销人员

(6)IT企业行政管理人员

(7)IT方面的公务员

(8)IT企业培训教师

软件学院信息管理系

篇6: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深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正式上线了!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系统将为深圳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近、方便的“实名制”就业服务工作。这也标志深圳市高校毕业生各项补贴的申请受理和发放工作正式启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发放工作具体事宜,可登录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网站:www.sz.gov.cn“最新政策法规”查询。

篇7: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

综合大学(共7所)

1.中南大学(综合大学)2.湖南大学(综合大学)3.湖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4.长沙理工大学(理工院校)5.湖南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院校)7.湖南中医药大学(医药院校)

本科学院(共5所)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综合大学)2.长沙学院(理工院校)

3.长沙医学院(医药院校)

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院校)5.湖南商学院(财经院校)

专科院校(共4所)

1.长沙师范学校(师范院校)

2.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财经院校)3.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财经院校)4.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政法院校)

高职院校(共35所)

1.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综合大学)

2.长沙社会安全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3.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

4.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综合大学)

5.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6.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综合大学)7.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综合大学)8.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综合大学)

9.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综合大学)10.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11.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综合大学)12.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3.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

14.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5.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6.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7.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8.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36.19.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0.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1.湖南软件职业学院(理工院校)

22.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4.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院校)2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语言院校)26.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语言院校)27.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语言院校)28.保险职业学院(财经院校)

29.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院校)30.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财经院校)31.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财经院校)32.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法院校)33.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体育院校)

34.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艺术院校)35.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院校)

湖南省教育厅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31.7万人,比去年增加1.2万人,增加3个百分点。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9.59%,受经济回暖等因素影响,这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望好于上届学生。

湖南举办2011年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

2011年04月22日 12:37

据湖南省教育部门初步统计,2011届湖南省毕业生达到30万人左右,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大约有35万学子需要就业。在用人单位抢才的背后,部分毕业生难找工作也是普遍现实,为此,湖南举办2011年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

今天(22日)上午这场面向困难毕业生的招聘会有包括比亚迪、百事可乐、沃尔玛等在内的61家企业参加,面向困难毕业生总共提供了有2000多个爱心岗位,涉及到了机械、电子、化工、财务、销售和文秘等专业和行业。

记者在现场询问了比亚迪的招聘人员,他说一上午已经有几百人来投简历,这次招聘会主要需要电机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另外记者在招聘会的现场二楼南方发现密密麻麻挤满了前来求职的学子,包括有外地想落户的,而且还有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记者还发现今天前来应聘的学生还是以大专生为主。

从就业态势看,湖南省理工科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看好,尤其是工程机械、汽车以及道路桥梁,还有土木工程等都是比较热门的,但是和社会需求结合不紧的专业,像人文社科专业,特别是与本科专业驱动性比较强的专科性类专业就业比较吃紧,在用人单位抢滩的背后部分毕业生难找工作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像是女生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这三类学生是毕业生群体中就业的比较弱势的群体。

篇8: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

对于面临求职择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 获取的就业信息更多、把握就业信息的速度更快, 拥有就业资源就越多, 竞争力也就越强。周济部长在2009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尽快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 各高校就业部门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全面、准确地搜集与大学毕业生择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不断完善和创新就业信息的系统管理工作, 保证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准确和及时的就业信息, 确保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业信息是指与就业有关的, 求职者预先不知道, 通过加工整理及各种媒介传递, 被求职者所能接受并对其求职有价值的消息、资料或情况。从就业信息包含的内容来看, 可以将就业信息分为就业政策信息、就业形势信息、人才需求信息、用人单位信息、毕业生求职信息、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和就业指导信息等。就业信息的时效性、潜在性、共享性、传递性、变化性和价值相对性等典型特征决定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管理要实现系统化,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收集与发布。我们认为, 就业信息的系统管理应该包括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认证、处理与传输、分析与应用、存储和整合等四方面内容。

一、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认证

就业信息收集是指就业信息需求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就业信息的过程。就业信息的收集是信息得以利用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周济部长在2009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要“广泛动员, 主动出击, 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大力收集岗位信息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信息收集工作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就业信息需求者接下来的加工、分析、应用等工作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就业信息的系统管理中, 可以通过“高校与整体市场对接、学院与行业市场对接、导师与专业市场对接”的方式收集就业信息。即高校可通过广泛发函、电话邀请等方式积极与全国的用人单位联系, 将对学校有需求的绝大多数就业信息收集起来 (如下图) , 同时, 还可以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收集最新的就业政策信息和就业形势信息;学院一般与其相关行业的企业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和较高的熟悉程度, 各学院可以通过与行业性较强的商会、协会等组织进行行业对接, 获取最新的行业用人信息和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导师熟悉自己学生的自身习惯、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 更了解他们的理想以及择业期望等,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及时向他们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并向相关单位推荐合适的学生, 为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进行职业选择和高校进行就业决策的前提, 如果获取的是虚假的、不准确的、没有时效的就业信息,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求职就业, 也不利于高校对就业形势的做出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因此, 各高校可以“建立就业信息的注册制度、企业资格审查制度、信息查询管理制度、学生注册规定、用人单位注册规定、用人单位信息发布规范等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在对用人单位的信息进行认证同时, 还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信息进行了认证, 通过“双认证”从根本上消除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的彼此猜疑, 杜绝虚假信息的进入, 保障良好的市场秩序, 保护供需双方在就业过程当中的根本利益。

二、就业信息的处理和传输

就业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是保障就业信息能否精准、及时、快捷的送到信息需求者手中的关键。一方面, 高校在获得真实的、准确的、及时的就业信息后, 可能会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全国和高校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例如, 一所中学的需求是招聘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但这所中学并不知道除了教育技术之外的其他专业能否胜任;又如国家就业政策到学校的具体解读等。这就要求高校就业部门在获得就业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将就业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最后得出“针对性强、可靠性高、成功率大”的就业信息, 并准确及时地送到毕业生手中。另外, 高校还应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 与之协商提供用人单位同毕业生双方接洽的机会, 确定时间、地点等, 为毕业生争取到第一时间面试的机会, 保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顺利对接。另一方面, 就业信息的传输是指就业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 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早在2004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 要求“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进程。2004年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 (专科) 学校, 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服务网信息资源建设, 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今年, 周济部长又指出“各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要尽快建立远程面试室, 为供需双方实现远程见面和网上初选提供便利, 提高求职效率, 减轻求职负担。”因此, 高校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利用现有的就业服务信息网, 建设网上无形就业市场, 为毕业生、高校、各学院及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快捷方便的双向服务就业信息网络, 招聘信息发布、网上求职招聘、网上签约、咨询指导、毕业生求职信息查询等功能, 提供全面的网上人才招聘、求职、方案, 提高学生就业、学生签约、企业招聘、学校管理等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另外, 根据学院与毕业生联系紧密的特点, 可以制定一套毕业生身边的信息发布机制, 定时定点在学生活动范围内发布就业信息。如在班级、学院增设就业信息板报、定期举办就业形势通报会等。

三、就业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就业信息的分析与应用是指在获得准确、全面和及时的就业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 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对就业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有针对性地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 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其就业信息内在的规律及就业形势和趋势, 为学校的教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的择业求职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的过程。首先, 要进行信息筛选。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从这些庞大的数据资源中为毕业生筛选有用的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个人信息,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政策,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其次, 要进行信息创造。要采用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 用活网络数据资源, 从新角度、深层次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进行信息创造, 从而产生新的信息, 通过高效的网络信息渠道及时传递给毕业生, 促进其就业。第三, 要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 促使就业部门对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绘制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图表, 并建立稳定的信息互换机制, 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 以及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学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的合理化建议。第四, 通过历年来对数据的积累、整理和分析, 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预警机制, 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对利用同期比较的方式随时对就业市场进行监测和预警。

四、就业信息的存储和整合

从就业信息的潜在性特征来看, 可以把今年或以往发生的就业信息作为明年或今后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职业选择的参考。因此, 在就业信息的系统管理中, 有必要将历年的就业信息归档存储, 为将来的趋势规划和就业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依据。就业信息的系统管理不能局限于对就业信息本身的管理, 而要立足于就业工作全局, 从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公共服务出发, 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 做到就业信息“与就业市场相整合、与就业指导相整合、与综合管理相整合”, 为就业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招聘手段的革新, 就业信息已成为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保障。就业信息的管理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收集和发布, 而是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认证、处理与传输、分析与应用、存储和整合的系统化过程, 最终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有效对接, 实现毕业顺利就业。

上一篇:早读励志的句子下一篇:管理能力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