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宿镇党委、政府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汇报

2024-04-21

北宿镇党委、政府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汇报(通用5篇)

篇1:北宿镇党委、政府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汇报

我们北宿镇认真贯彻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加强领导,在全镇营造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镇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分管镇长为组长,综治、工商、派出所、安检办、卫生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北宿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配备3名高素质机关人员专门负责协调全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同时,从舆论宣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等多方面入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医药卫生安全”宣传活动,组织企业开展创建购物放心药店、放心肉店、放心餐饮店、绿色食品销售专柜、绿色餐饮企业示范店活动;组织工商、农技等部门联手在超市、集贸市场开展蔬菜农残检测现场演示和“放心菜”、“放心肉”等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咨询活动。组织镇人大、政协多次视察卫生院、学校食堂餐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重点,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是严格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和对食品加工企业监督,实行食品生产巡查、安全监督等监管制度。二是加强食品药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推行餐饮业、学校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制度。强化畜禽屠宰行业管理。鼓励促进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三是采取综合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到全镇的45个村庄,加大对分散在农村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和村卫生室的监管力度,强化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检查监督。

三、强化措施,集中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一是对食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我们及时制订并实施了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开展粮、肉、食糖、食盐、肉食加工等食品市场集中整治,重点打击销售不合格、冒牌、来路不明和“三无”商品等不法流通销售行为,并在企业全面自查的基础上,采取普查与重点查、明查与暗查、定期查与随机查相结合的办法,先后组织20余人次对全镇超市、商场及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市场巡查。检查中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和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食品加工小作坊1家。并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不法行为,2004年全镇共查处私屠滥宰和各种违法经营活动5起,查获私屠猪肉1780公斤,劣质品肉400公斤,注水肉500公斤,没收病害肉200公斤,依法捣毁私宰窝点2处,处罚和教育不法屠商9人次等,全镇市场合格肉品占有率达到97%以上。二是对药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药品经营行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活动,开展了与公安部门的联合打假行动。规范药品流通经营秩序,健全了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促进农村药品供应安全网络建设。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我镇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保障生产、经营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继续采取法定检测、市场抽检、企业自检等相结合的办法,完善多层次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定点屠宰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安全食品、药品上市率,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篇2:北宿镇党委、政府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汇报

(2005年3月1日)

我们北宿镇认真贯彻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加强领导,在全镇营造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镇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

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分管镇长为组长,综治、工商、派出所、安检办、卫生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北宿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配备3名高素质机关人员专门负责协调全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同时,从舆论宣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等多方面入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医药卫生安全”宣传活动,组织企业开展创建购物放心药店、放心肉店、放心餐饮店、绿色食品销售专柜、绿色餐饮企业示范店活动;组织工商、农技等部门联手在超市、集贸市场开展蔬菜农残检测现场演示和“放心菜”、“放心肉”等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咨询活动。组织镇人大、政协多次视察卫生院、学校食堂餐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重点,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一是严格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和对食品加工企业监督,实行食品生产巡查、安全监督等监管制度。二是加强食品药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推行餐饮业、学校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制度。强化畜禽屠宰行业管理。鼓励促进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三是采取综合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到全镇的45个村庄,加大对分散在农村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和村卫生室的监管力度,强化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检查监督。

三、强化措施,集中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

一是对食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我们及时制订并实施了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开展粮、肉、食糖、食盐、肉食加工等食品市场集中整治,重点打击销售不合格、冒牌、来路不明和“三无”商品等不法流通销售行为,并在企业全面自查的基础上,采取普查与重点查、明查与暗查、定期查与随机查相结合的办法,先后组织20余人次对全镇超市、商场及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市场巡查。检查中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和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食品加工小作坊1家。并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不法行为,2004年全镇共查处私屠滥宰和各种违法经营活动5起,查获私屠猪肉1780公斤,劣质品肉400公斤,注水肉500公斤,没收病害肉200公斤,依法捣毁私宰窝点2处,处罚和教育不法屠商9人次等,全镇市场合格肉品占有率达到97以上。

二是对药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药品经营行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活动,开展了与公安部门的联合打假行动。规范药品流通经营秩序,健全了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促进农村药品供应安全网络建设。

篇3:北宿镇党委、政府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汇报

宁河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状况

(一) 基本情况

宁河县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6家, 其中取证企业52家, 共获得57张证书, 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家, 证照不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家。目前, 确定的食品生产监管重点整治区域1个, 专业监管人员2名, 聘请社会监督员和信息员各10名。

(二) 呈现的特点

1、产品缺乏含高附加值, 市场竞争能力较低

宁河县食品生产企业除了泰达酒业、义聚永酒业、红星酒业、天津六和、石本调料、三商食品、中芬乳业、金芦米业、津沽米业9个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外, 其他产品销售渠道窄, 营销网络小, 对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而且, 属于粗犷型加工的企业占多数, 缺乏含高附加值的产品。

2、规模企业少, 小企业居多

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家, 占总数的19.1%;100-500万元的企业10家, 占14.7%;50-100万元的企业11家, 占16.2%;20-50万元的企业7家, 占10.3%;20万元以下的占39.7%。

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 占总数的17.6%;500-1000万元的企业3家, 占4.4%;100-500万元的企业8家, 占11.8%;100万以下的占51.5%。

3、质量安全分级状况, A、B级企业少, C、D级企业多

按照《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等级分类工作规范》的规定, 目前宁河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分级情况如下:

A级企业 (2家) :具有较强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B级企业 (4家) :具有一般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C级企业 (43家) :具有较弱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D级企业 (7家) :不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采取的主要监管工作措施

为了切实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 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 宁河质监局在提高监管人员自身素质, 完善监管体系和措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一)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对食品生产依法监管的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履行职能, 做到监管有效, 突出质监工作特点, 宁河质监局一直坚持开展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履行职能相结合,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相结合,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执法实践相结合,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服务经济相结合的方针。一是建立了《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和考核的机制, 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建立了食品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三是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在日常监管中, 坚持巡查制度、回访制度、年审制度、产品定期检验和监督抽查制度;四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政执法;五是对违法行为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用法准确、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文书齐全”的原则办案。

(二) 认真履行职能, 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为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 我们在建立一个系统、完善一个网络, 深化两个制度、强化两个管理、推动两个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上下了功夫。

1、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平台的动态监管系统, 基本实现了企业基本信息动态管理, 提高了监管的可追溯性。通过动态网络化管理手段, 完成了食品企业分等分级监管。

2、进一步深化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监督企业升级改造, 加快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取证步伐。特别在《食品安全法》过渡时期, 认真是按照国家和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的要求, 积极与其他部门配合, 做好食品生产许可工作, 自6月1日以来宁河质监局受理食品生产许可申请7件。

3、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全面管理, 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高。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通过严格落实巡查、回访等证后监管措施, 强化了企业生产必备条件的持续保持;强化了对企业原材料进货关的索证索票、进货记录、进货检验和年审、变更、期满换证制度的有效执行;强化了对食品添加剂和委托加工食品备案工作的落实。

4、加大无证查处力度, 严格实施注销、吊销生产许可证等手段, 强化了市场退出机制。

5、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实行专项检查。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 宁河质监局对季节性、风险性、影响民计民生相关食品集中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加强了对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6、深化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 督促小作坊加强自律。引导帮助证照齐全小作坊执行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工作规范, 签订、悬挂质量安全承诺书, 监督完善小作坊索证索票、原辅料进货台账和产品销售台账记录等工作。严格对小作坊履行限制区域销售等质量承诺情况的日常监管。落实了市财政、区县政府扶持, 小作坊主动改造三结合的部署, 改进了一批小作坊的生产条件, 减少小作坊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自6月1日, 通过“促、帮、扶”等手段, 使2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7、与县工商局、卫生局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对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提高执法工作的有效性, 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互相支持, 有效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8、进一步加强了与乡镇政府的联系, 完善了年度汇报、总结制度, 建立信息互通, 发挥了属地监管的作用。

9、聘任10名社会监督员和10名信息员, 实行每年联谊会制度, 从而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监督员、信息员的作用, 保持信息的通畅, 进一步搞好动态管理, 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10、为预防发生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 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维持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秩序, 制定了《宁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按照预案的规定, 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搜集, 使工作有的放矢, 对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作用。

1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企业进一步树立了诚信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强化了企业内部质量控制, 促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不断提高了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 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对倡导人人参与食品安全, 共筑安全防线起到了推动作用。纲要实施以来, 宁河质监局共举办大规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5起。

通过以上监管工作和措施, 有效地遏止了宁河县食品生产违法行为, 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对促进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保障。

目前食品企业和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宁河县近7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 小作坊占的比重较大, 生产者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管理薄弱,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低下, 基本属于家庭作坊式的厂点, 不完全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工艺、设备和条件, 生产力水平不高, 产量不大。

2、一些生产加工企业不具备产品检验能力, 产品出厂不能达到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检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一些初具规模的企业, 由于质检手段不尽完善, 质量控制措施仍不能够到位, 形不成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 由于我区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大多属于自产自销, 只有少部分产品进入全市、全国市场, 导致部分生产加工单位只注重发展, 忽视监管;只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3、在70余家食品企业中, 从业人员达到了近2000人, 中专以上学历的有不足300人, 且这部分人60%以上都集中于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 而占企业总数78%的10人以下小企业, 中专以上学历的仅有30余人, 其余从业人员都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 技术力量薄弱, 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从业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考核, 素质较低。

4、作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部门, 执法力量有限, 目前只有2名监管人员, 而辖区内食品企业较多, 监管起来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在食品企业巡查等工作中无论是人员的调配还是车辆的安排都存在一些困难。

5、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虽然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但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预防技能,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往往容易以讹传讹, 直接影响发展稳定。一些领导和干部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责任意识不强, 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 理解有偏差, 对无证生产经营单位网开一面;一些食品生产人员对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和常识不了解, 守法经营意识淡薄, 生产加工企业设施简陋;卫生设施投入不足, 缺少清洗、消毒设备, 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体检率低, 着装戴帽不规范, 食品原料摆放没有隔墙离地;食品采购台账记录不全, 流于形式。广大消费者食品卫生意识薄弱, 对伪劣食物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低, 不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待改变。

建议和措施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 牵涉部门多, 在目前监管体制下, 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宁河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 经过认真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1、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 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法制意识。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 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 逐步普及《食品安全法》的基本知识, 提高全社会知法、守法和公民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水平。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 熟悉并掌握必要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知晓本行业食品科学发展的动态和信息, 配备必要设备, 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 促进依法、诚信经营。要采取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让食品安全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鉴别能力, 自觉抵制不合格的食品, 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2.建立与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关系, 集中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执法力量, 在各镇办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生产监管多级网络, 逐级建立食品企业档案和企业生产状况台账, 通过在村委、居委聘请义务监察员的办法, 及时收集和反馈基层社区的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打击、早控制, 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动态, 对造假窝点实施稳、准、狠的有效打击。同时, 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 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 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 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 防止有关事件的发生。

3、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 探索食品企业监管模式。质监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 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采取“136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即1个原则:分类管理区别对待;3个方面:整治打击、监督规范、培育服务;6个方式: (1) 整顿———治理———打击, 重点针对市镇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加工点。 (2) 整顿———引导———治理, 重点针对销售大、用量多、制作要求简单、工艺低的地方传统性食品的小家庭作坊。 (3) 宣贯———监管———自律, 针对食品企业中的小规模同行, 通过协调, 力争发挥集中优势, 合作经营, 统一取证, 相互监督, 共同发展, 形成自律性规范的小型食品园区。 (4) 巡查———整顿———规范, 主要针对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在证后监管方面下功夫。 (5) 评定———扶持———提升, 主要针对有一定规模和品种优势的生产企业。 (6) 服务———培育———创优, 主要针对本区域内基础条件好、规模较大、外源性潜力强、质量稳定的优秀企业。大力帮扶, 加速企业创优步伐, 为企业争创名优保驾护航。

篇4:乡党委政府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作成效和措施。

(一)强化措施上台阶。

今年我们将计划生育工作列入了重点工作,确定了保类进位上台阶的工作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了考核管理,消除了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松懈心理,引起了干部“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思想重视。我乡将计生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到每一个办点干部、每一个计生干部和每一个村,并一改过去短期突击行动为长期集中行动,三个片各负其责。二是加强了工作力度,消除了群众“计划生育无人管”的错觉,引起了群众“计划生育管得严”的警觉。具体做到了两手抓,即一手抓政策、一手抓治理。在宣传上,我乡今年先后出动了三台次宣传车下村巡回宣传国家计生政策,刷写了20多条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在治理上,我乡加强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今年4月份乡计生办和法院联合对月山村的张曙军、旧李村的赵建军给与了强制执行,分别关押了15天。另外,还对违法生育对象的实际社会抚养费征收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计划生育工作效果较往年明显改善,截至到五月底,全乡共出生196人,其中计划外出生3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3.1%,性别比为100:109,落实各种节育手术274例,其中结扎75例,上环118例,流引产34例。

(二)纵深推进求稳定。横铺是一个边界乡镇,与多个乡镇接壤,容易发生矛盾纠纷。今年我们在稳定工作上,也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处理了一批重要不稳定事件。一是深入开展访民情,维护社会稳定。今年我乡以“访民情、解民忧、求实效、促和谐”为出发点,把访民情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通过挨门逐户走访的形式,发放连心卡,宣传市乡近年来的变化,宣传涉农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认真解释、积极处理群众诉求。半年来,全乡18名办点干部、17名站所长和40名村干部共走访农户3800多户,其中电话户XX多户,发放连心卡3800多张,填写走访意见表3600多份,收到群众诉求221条,已经解释解决204条,解决率达到92%,群众反响良好。通过访民情,加深了群众对市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印象,化解了一批矛盾,解决了一批切实关系到老百姓生产生活难题,加强了干部群众情感交流,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确保社会稳定。综合治理是维稳工作的关键。围绕综治工作,乡里出台了三个实施方案和一个考核方案,建立了以司法所和派出所为枢纽的综治稳定三级网络,对村匪村霸、社会黑恶势力、邪教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力度,对宗教组织的活动进行了严密监控,对学校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集中治理,半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法案件,并且成功处理了凤凰村民在岳阳意外死亡的连带群体闹事事件。三是提高信访处理效率,促进社会稳定。为了做好信访工作,我们今年建立了信访办点包案负责制度,明确提出了办点干部、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处理好各点、各单位的综治维稳、信访纠纷,确保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半年来,我乡一共发生信访案件25起,其中市上访8件,乡上访17件,涉及土地山林权属纠纷,征地补偿纠纷、水利设施建设、石湾水库沉船等。例如调处了治水村柴坡组卢解华与团山组山林权属纠纷,月山村鲁家组与村集体林场界址纠纷,月山村柳一组张学兵等人公益林面积纠纷。在处理沉船事件上,明确了死者所涉村的办点干部负责做好本村死者家属的安稳工作。由于在信访处理上注重早发现,早介入,注重多途径处理、多方面协调,明显提高了处访效率,控制了复访和越级上访现象发生,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狠抓落实保民生。保民生是今年自上而下提得最多的一个字眼。今年来,我乡在保民生上也下了许多功夫。这里讲三个方面。一是实事承办情况。年初我们就向群众承诺了要办好八件实事。半年来,我们整体推进,落实了茶园低改、楠竹生产和红薯扩种,在白石村新建了一所五保之家,启动了集镇自来水扩容改造,尤其是在集镇美化亮化建设上,今年5月份我们多次联系市路灯管理所,在集镇上架设了22盏路灯,每天晚上8点一直亮到凌晨两点,给集镇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二是惠农卡发放情况。今年年初在三级干部会上,我们就提出了要争取银行部门到我乡开展授信贷款试点,今年4月份农行在我乡正式启动金穗惠农卡发放工作,通过全体乡村干部开会、挨门逐户作宣传解释以及具体业务工作,截至到6月20日,全乡共发放惠农卡600张,完成任务的60%。小额农贷工作刚刚起步。三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按照国家政策,允许收集“一事一议”费用,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我乡大部分村没有收取这一笔钱。另外,2010年的晚稻补助16.434万元和今年的粮食直补、农机综合补贴103.72万元已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四)步步为营促发展。今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横铺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大了招商引资和立项争的力度,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基础条件。在招商引资上,今年又有新思路,又有新成绩。一是引进了横铺在外的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办企业。白石村的李灵勇(在东莞东洋数码公司任总经理)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建肉牛养殖场,目前已投资45万元,新建牛圈及饲料仓库800平方米,租玉米青饲料种植地50亩,计划在7月份玉米收割时第一批进购肉牛50头。月山村的硕士欧阳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博士陈慧勇(中南大学副教授,遗传育种专业)俩计划两年内分三期投资300万元,新建猪种繁殖基地,目前已投入40万元,建猪舍3栋1100平方米,引进母猪27头、种公猪2头。还有一个拟投资300万元的花炮厂和一个拟投资300万元的加油站项目分别在手续办理和洽谈中。

今年借助国家政策,我乡在立项争资来势喜人,创造了117万元的历史新高。先后争取到了四个项目:退耕还林后期扶持项目,30万元,主要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在我乡白石低改茶园360亩,在月山、横铺村新造茶园88亩;通过临湘市人事局,申报了一个引智项目,就是月山村欧家屋场杜洛克猪种繁殖基地,争取到前期项目资金20万元;争取到文化站建设改造项目资金24万元,项目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通过司法局,还争取到13万元的司法楼改造项目,预计下个月可以正式启动;通过其他途径还争取到了30万元的资金。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半年来通过全乡干群上下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工作、束缚手脚、影响成效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乡村债务包袱沉重,村干部待遇难以保障,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个是铁桃线因为资金问题,导致征地补偿不到位引起了许多矛盾,而且存在矛盾升级的潜在危险,为保稳定,消磨了干部许多精力。三个是财政运转依旧困难,道路建设、山塘水库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能力依旧薄弱。

三、工作设想

主要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围绕乡工作计划,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管理,严格执行工作制度、财经纪律。同时,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的执行力,确保上级政令畅通,确保上级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是加强向上争资立项和向外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引进有一定规模、真正能够为财政增收的企业。

三是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步伐,完成集镇规划,启动s301沿线新街建设。

篇5:北宿镇党委、政府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汇报

关键词:政府医疗支出,公平性,国际比较

一、我国卫生总费用现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度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 而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也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步提高, 医疗卫生费用支出也逐年提高。

(一) 医疗卫生总费用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不足5000亿元到2013年突破3.16万亿元, 城乡居民私人支出比例不断扩大。与此同时, 1991年以来全国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一直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 200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增长率达到25%, 远超居民年收入增长率 (20%) , 反映出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相对较重。

从卫生经费上看, 居民所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取决于政府直接支出, 社会支出以及个人自付支出。进一步讲, 政府的总卫生支出数量、模式和结构是基本的卫生服务公平性的保证。医改政策生效以来,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年增长率超过20%, 但是历史数据显示个人的直接医疗负担并没有因为政府巨大的医疗卫生投入而减少。

(二) 医疗卫生支出的结构

自新医改启动以来, 政府不断加大对医药卫生的财政投入。数据显示, 2011年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 这一标准在2012年提高到240元, 在2013年进一步提高到280元, 2014年为320元。尽管如此, 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支出水平仍然较低, 其增长速度低于个人医疗支出, 尚难以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的政府支出需求。

虽然个人相对卫生支出逐年下降, 但个人绝对卫生支出却在逐年上涨。从卫生统计的数据看, 政府卫生支出的金额从2008年的3593.94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9251.40亿元, 较2008年上涨了164.93%。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 但从实际支出的金额看, 个人卫生支出的金额从2008年的5875.86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0733.25亿元, 较2008年上涨了82.67%。即便在医疗改革贯彻执行力度最大的2013年, 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重仍然高于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

二、政府卫生支出与国际比较

部分学者针对我国政府医疗支出规模的研究中, 使用WHO编纂的世界卫生年鉴里其他国家的相关数据做依据, 与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做对比, 进而得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过小的结论。但是这国内统计规则中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是不包含在政府卫生支出中的, 所以这类结论是无法反映客观情况的。我们分别计算了中国政府卫生公共支出的相关比率, 表中的数据支持了我们的结论, 我国国家统计局口径下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于国际口径测算水平的一半。

本文通过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的相关指标, 发现近年来尤其是新医改之后, 我国政府增大了卫生投入规模, 虽然与高收入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见表1) 。在相同口径下, 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值为5%, 处于中等水平, 但与全球平均水平9.2%相差近一倍;并且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了12.1%, 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由于我国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水平较低, 即使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处于国际较高水平,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 各级政府负担的结构

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 中央财政中卫生事业相关经费拨款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3年数据显示, 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占政府医疗卫生总支出比例首次突破30%。但是2000至2006年, 卫生事业费中超过九成由地方财政支付, 财政负担比例及其悬殊。尽管近年来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程度得到了缓解, 但是至今地方财政负担比仍在70%上下浮动。

(二) 城乡卫生费用差异很大

2007年至2011年, 城市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维持在农村医疗卫生支出水平的三倍以上, 2007年达到顶峰4.25倍, 近年来呈缓慢下降的趋势。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5.9亿元, 卫生总费用城乡构成为:城市18571.9亿元, 占76.3%;农村5774.0亿元, 占23.7%;人均卫生费用1807.0元, 其中:城市2697.5元, 农村879.4元。以上数据显示城市人均医疗费用和总费用是农村的3倍, 这种城市偏向型资金分配方案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医疗卫生服务待遇的不平等。

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思考

本文研究发现, 由于医疗卫生的供给面不足导致我国医疗卫生政府支出规模较低, 因此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不仅要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体系, 也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从政府卫生支出的结构看, 无论是卫生经费的使用结构还是卫生支出责任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结构都存在问题。从政府卫生支出的公平性分析, 各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普遍存在健康不公平的问题。从政府卫生支出的绩效看, 在总体绩效上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状况都处于偏低的水平, 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绩效水平又基本上都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1.加大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供给, 提高医疗卫生政府支出总量。通过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适当扩大政府卫生支出规模, 积极引导多元化主体对卫生医疗事业进行投入, 加强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 促进医药企业的研发和生产。

2.科学构建医疗卫生政府支出的责任分担机制。各级政府应在明确自身医疗卫生事权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人口、消费水平、物价指数等因素, 确定各级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的分担比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监督和考评, 实现政府间卫生支出事权与财权的匹配。

3.减小卫生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使用的公平, 不仅应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在城乡之间分配的公平性, 在资金方面增加在农村地区的卫生投资, 改变政府卫生经费城乡分配不合理的现状, 同时应加大对中部地区各省市的财政卫生支出, 扭转经济越发达地区财政医疗支出越大的不公平局面。

参考文献

[1]梁学平.我国医疗卫生政府支出现状及国际比较[J].价格理论与践, 2013 (07) .

上一篇: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简介下一篇:教师监考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