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4-05-15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精选10篇)

篇1: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会2014年秋季纳新公告

亲,当你踏入陕西师范大学这所梦想的学府,可曾想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展翅翱翔?亲,当你面对崭新的环境,可否想过找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与一帮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朋友一道,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而打拼?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会,愿意与你携手并行,为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奋斗,我们将以百倍的热情,欢迎你的到来!快呼唤你的小伙伴,一同加入我们吧!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现共有17个部门,分别介绍如下: 长安校区研究生会

办公室

1.健全研究生会内部管理制度,配合主席团协调各部门工作;

2.做好研究生会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3.起草公文、制度、计划与总结,并以研究生会名义对外发布; 4.做好会议准备与会议记录,协助主席团推进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5.落实值班与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收集反映研究生的隐患安全问题; 6.办理主席团交办的其他工作并为研究生会各部门工作提供服务。组织发展部

1.对研究生会各部门及各研究生分会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2.对研究生会后备干部提出人选,参与对后备人员培养及考核;

3.举办研究生骨干培训班,不断提高研究生干部的能力素质;

4.推进“创佳评差”工作,面向研究生会部门与个人开展评比表彰; 5.加强研究生组织文化建设,促进各部门与各分会间的沟通与交流; 6.围绕研究生组织建设和关注热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改革发展建议。宣传部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动态调研工作; 2.制定研究生会宣传规划,做好研会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工作; 3.做好研究生会内部理论学习工作,提升研会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 4.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橱窗等,做好研究生重大活动的新闻宣传; 5.指导研究生自办刊物把握正确舆论方向,办好研究生报《立报》等; 6.宣传研究生中先进典型事迹,在广大研究生中传播正能量。

学术部

1.办好研究生科技文化节,不断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2.协助办好“曲江讲坛”等学术讲座,打造研究生学术活动品牌;

3.协助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做好论文征集、送审、评比等工作;

4.推广“积学论坛”等学术沙龙活动,不断浓厚研究生学术氛围; 5.举办研究生读书征文、学术竞赛等活动,努力办好《研究生学刊》; 6.举办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高端学术会议。

权益部

1.维护研究生生活权益,对公寓管理、食堂伙食等提出改进建议; 2.维护研究生学习权益,对导师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等提出改进建议; 3.维护研究生主体权益,积极参与学校制定出台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 4.维护研究生健康权益,对校园绿化、医疗卫生、体育锻炼等提出建议;

5.自觉加强校纪校规学习,提高研究生的法制意识,推进依法治校; 6.维护研究生法律权益,积极参与违纪研究生的情节认定与纪律处理。实践部

1.组织研究生利用假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等活动; 2.在研究生中开展职业规划、创业设计、模拟面试等竞赛活动; 3.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研究生就业政策学习、就业市场开拓等工作; 4.面向市场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研究生减轻生活负担; 5.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为研究生活动筹集资金或物质赞助。6.协助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深化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

文艺部

1.举办研究生系列文艺活动,活跃研究生业余文化生活; 2.办好研究生文化艺术节,打造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3.引导研究生参加校内外文艺比赛与演出活动,展现研究生文艺才华; 4.举办演讲辩论、歌唱征文、书画摄影等比赛,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5.发现培养研究生文艺骨干,做好大型文艺活动的人才储备工作; 6.积极引导研究生走进社区,开展文艺进社区活动。

体育部

1.组织开展具有研究生特点的校园体育活动,加强研究生体育锻炼; 2.组织研究生参加校运动会及各类体育比赛,展示研究生运动风采;

3.办好研究生体育文化节,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打造校园体育活动品牌; 4.办好研究生迎新、欢送杯球类比赛,加强院系、新老生之间体育交流; 5.举办系列心理与健康知识讲座,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

6.协助学校完善研究生体育健身发展规划、有关制度及保障措施。

社团部

1.做好研究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及评优表彰工作;

2.指导研究生社团开展工作,制定研究生社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3.加强研究生社团制度建设,协助做好研究生社团的注册与审批;

4.推进研究生骨干社团建设,使研究生社团活动品牌化,精品活动常规化;

5.整合社团资源,办好研究生社团文化活动月,集中展示研究生社团风采; 6.协助各社团做好活动策划工作,扶持弱势研究生社团推进活动开展。女生工作部

1.深入女研究生学习与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需求与现实困难;

2.开展女生系列专题讲座,满足女生的心理、情感、健康等切身需求;

3.开展特色文艺、体育活动,为广大女研究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4.开展好“诗情画意”等联谊活动,加强男女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5.面向广大女研究生征集意见建议,维护女研究生的切身利益; 6.做好研究生校园重要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博士工作部

1.了解并反映博士生群体在心理、情感、事业、家庭等方面状况与需求; 2.帮助博士生群体解决在学术、科研、生活、就业方面的困难及需要; 3.结合博士生的特点,开展博士讲坛、授课比赛、联谊会等活动; 4.引导博士生参与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促进博士生与硕士生交流。雁塔校区研究生分会

办公室

1.协调和统筹雁塔校区研究生分会各项工作;

2.做好雁塔校区研究生分会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3.保持与校研究生会的交流、沟通与工作协调; 4.完成校研究生会主席团交办的其他事务。

文体部

1.在雁塔校区开展结合本校区研究生特点的文艺与体育活动; 2.配合长安校区开展的各项文艺与体育活动;

3.完成校研究生会主席团交办的其他文体活动的策划、实施或开展工作。权益部

1.结合本校区实际情况,开展维护本校区研究生群体权益的各项活动; 2.自觉加强校纪校规学习,提高研究生的法制意识,推进依法治校; 3.维护研究生法律权益,积极参与违纪研究生的情节认定与纪律处理。实践部

1.在本校区研究生中开展职业规划、创业设计、模拟面试等竞赛活动; 2.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校区研究生就业政策学习、就业市场开拓等工作; 3.面向市场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研究生减轻生活负担; 4.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为研究生活动筹集资金或物质赞助。5.协助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深化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生会自办社团

研究生新媒体协会

1.负责研究生会网站的制作、维护、更新和管理工作;

2.负责做好研究生会官方微博、微信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3.负责编制电子版《研工动态》,及时反映研究生校园活动最新动态; 4.负责加强与校内外新媒体沟通协作,构筑畅通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 5.做好研究生校园重大活动、事件及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工作;

6.负责组织研究生会成员加强新媒体知识技能培训。

研究生心理健康协会

1.协助学校定期做好研究生心理评测,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

2.提供心理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研究生的自我心理调节与互助能力; 3.通过心理竞猜、心理板报评比和心理学讲座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周、心理沙龙、心理学读书会等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5.开展特色学习活动及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交流能力; 6.关注即将步入社会的研究生,向其宣传面对就业压力的方法。

篇2: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报名采用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与各考区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教育硕士考试时间在10月最后一周周末。详细在职研报考条件及流程参见如下:

一、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三年或三年以上(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二、招生专业及考试方式:教育管理 小学教育

1、考试方式: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

初试为全国联考,考试时间:当年10月最后一周周末,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初试考试科目:英语、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前一门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后一门由我校自行命题。

复试录取时间约在次年2月份,具体时间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的通知。政治理论课考试在复试时进行。

2、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三、录取、培养及学位授予

1、录取: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含复试),并结合考生的工作业绩,择优录取。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在入学前,学校将再次核实其报考资格、本科毕业证书和有效身份证原件。

2、培养:录取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于次年春季入校学习。学员纳入我校正规研究生培养序列。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至四年,学习方式为在校脱产学习一年。西安市学员实行在职兼读,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双休日和平时的两个单元。课程学习结束后,回原单位一边工作一边完成论文。

3、学位授予:对课程考试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员,陕西师范大学将授予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4、考生被录取后,其人事关系、工资及医疗福利待遇由原单位负责,学习结束后回原单位工作。

四、报名办法

报名采用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与各考区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当年6月底至7月中旬期间,报名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统一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采用护照证件照片标准)。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凭此表现场确认。

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

(二)现场确认

1、网报成功的考生持二代身份证件,于当年7月中旬,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校验身份证件,审查相关学历、学位证书,缴纳考试报名费(现场确认的具体安排请于7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查阅)。

2、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须持二代居民身份证)、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3、本人在现场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后的信息,须由考生本人负责,一律不得更改。

篇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闲暇体育,现状研究

0 引言

大学生闲暇体育是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统称,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参与方式也很简单,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体育运动关系到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掌握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课外闲暇体育开展的基本状况,为师范类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陕西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榆林师范学院、安康师范学院5所院校的师范专业在校学生480名(男生200人,女生280人)及部分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校图书馆和电子专业期刊网广泛查阅

和搜集相关文献资料10余篇,浏览过近3年的有关体育研究论文15余篇,为进行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现状研究打下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47份(男生199人,

女生278人),回收率98.2%,其中有效问卷443份(男生198人,女生275人),有效率96.8%。

1.2.3 数理统计法。根据调查和访谈的内容,总共统计了各项数据,这些数据在文中有充分体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前陕西省师范类在校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现状

2.1.1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运动的时间

统计结果显示,38%的男生和51%的女生处于没有规律的运动中或除体育课外从不运动,偶尔参加活动,5次以上的不到20%,活动半个小时或半个小时以下男生占58.2%,女生占67.3%。无论是参与次数还是参与时间,男生都要好于女生。调查中还了解到,各个学校学生的闲暇体育比赛与活动不定期,随意性大;教师大多不参与组织管理;俱乐部也往往不定期、不定项。

2.1.2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对闲暇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前五位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跑步、跳绳。可以看出,由于男女生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爱好不同,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也有很大的不同,男生更喜欢对抗比较激烈的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而女生偏向与艺术性强,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乒乓球等。另外,体育舞蹈、跳绳等项目也是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内容。

2.1.3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闲暇体育的形式具有灵活多样性。比如,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运动,找临时搭档或独自一人参加体育运动等。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喜欢独自一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3.2%,喜欢2~3人结伴活动的占71.2%,喜欢4~5人开展小集团活动的占24.3%,而喜欢5人以上集体活动的只占9%。男女生之间有所差异,女生独自一人和2~3人结伴活动的比例大于男生,而男生选择4~5人和5人以上活动形式的比例要大于女生,但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选择2~5人的活动形式学生通过结伴或临时伙伴参加活动,使他们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多方面兴趣的相似和彼此间心理的相容,使他们在活动相互鼓励,平等交流,尊重他人,善待同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2.2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可以知道,我校学生从事闲暇体育运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上有:个人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掌握水平以及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客观方面包括: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体育场地设施、闲暇体育的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因素等。

2.3 改变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现状的对策

2.3.1 加强组织和导控,使学生闲暇体育运动又好又快发展学

生的闲暇体育运动承担着教育的职能,无论从培养合格人才还是从学校自身建设考虑,在认识上都应该把闲暇体育运动的时间和内容的管理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加强组织和予以正确、适当的导控。即引导学生把闲暇体育运动用于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本领上;引导学生的闲暇体育运动达到内容健康,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控制不健康、不科学、不文明的闲暇体育运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3.2 遵循从实际出发和个别对待原则,全面发展学生对闲暇

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求知需要和本校的优势和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方向上自我选择、自主活动、自我发展,从而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闲暇体育运动中,形成和加强自己带有明显个性特色的内化结构和外化方式。

2.3.3 提供场所,软硬件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建设,扩

充设备、器材等。对体育教师进行闲暇体育培训,通过他们指导学生的闲暇体育运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寓教育于闲暇体育活动之中;组织各种项目的培训和成立专门的俱乐部,提高学生的闲暇体育运动技能;向学生提供闲暇体育运动咨询服务。建立适应大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俱乐部形式。

2.3.4 通过开展各种项目的选修课、各种小型比赛活动等,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从中享受体育快乐,从而充实大多数学生的闲暇生活,繁荣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少伟等.闲暇体育与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院报,1998,2,(4):125-127.

[2]杨丹.关于闲暇体育潜在价值的认识[J].中国体育科技,2003(6):21-31.

[3]马昌.浅析大学生闲暇体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59-60.

[4]杨添.沈阳市大学生闲暇活动的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1):29-33.

篇4: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陕西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实证研究

就业质量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收入情况或获得报酬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理解就业质量内涵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宏观层面的就业质量与“体面劳动”有关;中观层面的就业质量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包括劳动力供求情况与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微观层面的就业质量是衡量劳动者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

1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1.1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

(1)就业去向。从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艺术类毕业生到城镇或乡村工作的比例为10.22%,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了3.63%和2.46%;而艺术类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3年减少了5.05%;到县级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3年增加了5.97%。由此可见,到县级市就业的艺术类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且有向城镇或乡村发展的趋势。

(2)单位性质。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出,陕西省艺术类毕业生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逐年减少,3年下降了3.1%;到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的下降了3.68%;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逐渐增长,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3年增长了10.34%。

(3)薪资水平。从薪资水平的变化看,近3年,陕西省艺术类毕业生第1年的平均薪资大部分集中在2000~2500元,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人数从2013年的15.67%下降到2015年的10.02%;月收入2000~2500元的毕业生人数3年增加了6.89%,2000元以下的人数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4)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心理满足感,反映主体内在感受的指标。从就业满意度变化看,3年来艺术类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下降,从2013年非常滿意的15.68%下降到2015年的11.63%;而不满意度在逐渐上升,从2013年不满意的27.25%上升到2015年的31.03%。

(5)人职匹配度。人职匹配度反映就业个体特性与职业因素的适配度,具体来说,就是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能否胜任职业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后人职匹配度不高,主要集中于一般水平,人职匹配不符合的人数逐年上升,符合的人数逐年下降。

1.2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分析

(1)就业去向趋于基层。从艺术生自身角度看,由于大中城市与县乡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艺术类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基层就业。

(2)中小企业就业火热。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就业难度重重,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将就业目标转向中小企业,这也是迫于就业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3)薪资水平逐年走低。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是在超越经济发展的短期内完成,致使艺术类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就业竞争激烈,艺术生的薪资水平将会逐步下降。

(4)人职匹配度低。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很多毕业生考虑的是能否就业、工资收入等生存性需要,人职匹配已无暇顾及,这也反映了高等艺术教育的问题,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5)就业满意度不高。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半年内跳槽率较高,一方面,由于自身的专业与能力无法达到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的屈就心理,先就业再择业。

(6)职业前景不容乐观。艺术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自我认识不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难免在工作中缺乏职业认同感。

(7)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优于其他院校。专业艺术院校总体评价高于综合院校艺术专业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虽然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基础扎实,社会实践能力强,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意识过强;而综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工作适应快,但专业功底略逊于专业艺术院校;高职院校艺术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用功,但专业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2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

2.1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要从全方位的视角综合分析。从社会经济层面看,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制约,社会需求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取向的错位等原因;从用人单位层面看,企业受经济下滑影响,岗位需求减少,企业人才高消费等;从高校层面看,专业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不深入,就业信息整合不够等;从艺术类毕业生个体层面看,存在高期望值与低能力的矛盾,缺乏主动就业精神。

2.2 理性看待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

对于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既不能夸大渲染,也不能熟视无睹,必须正视现实,理性对待。首先,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变动整体平稳,下降缓慢。其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是相对的。再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难点。最后,充分认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危害,理清就业质量与艺术人才成长的关系,切实有效地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

3 提高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主要是宏观调控不健全、就业制度不完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缺陷的综合结果。而要提高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要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个人四位一体平台。

3.1 政府层面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消除艺术生就业体制性障碍;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减少艺术人才培养的个人成本;健全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机制,适时调控办学结构和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艺术生就业拓展空间。

3.2 用人单位层面

加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对劳动者报酬、安全生产、民主权利、社会保障、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投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待每位毕业生。

3.3 高校层面

改革高校艺术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社会需求与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办学方向;加强艺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为艺术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强艺术类学生的通识教育,加强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

3.4 学生层面

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力”,包括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善自身可迁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知识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调整好求职择业的心理状态,做好各种就业准备。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探索,要处理好艺术生“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处理好就业质量与艺术人才培养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本的良性匹配。

参考文献:

[1]杨河清,李佳.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J].理论研究,2007(8).

[2]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廖志成.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讨[J].教育评论,2005(3).

[4]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为例 [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Beatson M . Job quality and job seeurity[J] . Labor market Trends,2012(10).

篇5: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报考我校单独考试考生请注意:

根据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的要求,20硕士研究生招生单独考试由西安理工大学组织实施,所有报考陕西省招生院校的“单独考试”考生均在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参加考试。为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

单独考试时间与全国统一考试时间相同,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

二、考试地点

考试地点设在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有关注意事项请在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网上查询(yjsxy.xaut.edu.cn/)。

西安市内乘坐:二环 1号线、二环2号线、教育专线、7路、44路、48路、228路、240路、313路、320(游9)路、351路、402路、508路、528路、602路、716路、800路、910路等,可到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考试期间,请注意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疾病预防。

请考生在考试前一天到西安理工大学考点了解考场情况及有关注意事项,以免贻误考试。

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西安理工大学研招办。电话:029-82312406、82312416(fax)

三、西安理工大学附近部分宾馆

①理工宾馆: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内) 电话:029-83297600、83297006

②忆江南酒店:西安市咸宁路3号(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南门向东约100米) 电话:029-83288888

③凯丽宾馆:西安市咸宁西路交大一村5舍(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南门斜对面) 电话:029-82228478

④西安建国饭店:西安市金花南路20号(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东门向北约200米)电话:029-83238888

◇中国大学网: 陕西师范大学 单独考试 考场查询 硕士研究生

篇6: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一、行政工作: 担任本中心副主任负责分管的研究生、教学、图书资料建设和日常行政事务的组织、安排和协调工作。二、科研工作: 1.本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 中国地缘安全战略研究 》获得立项。(批准号08ASH007)2.本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批项目《新疆的历史与现状》子项目《跨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共享研究》获得立项。(批准号A2007——06)3.本位为本中心作学术报告两次: 民族认同与族际关系——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哈萨克人的历史变迁 中亚陕西村回族穆斯林之文化认同——132年历史传承概观 4.发表两篇学术论文。5.本为陕西省图书馆论坛作学术报告:三股势力与中国西部边疆安全 6.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中心组学习作 学术报告: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中国边疆西部安全——新疆7.5事件的透视与反思。7.本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东干村进行为期15天的校211工程项目的调研。8.被教育部抽调参加了中央调查组关于新疆教育情况的调研。三、教学与研究生工作: 1.顺利完成本中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录取工作。2.顺利完成本中心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和研究生的毕业离校工作。3.本共招收1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本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2名。4.开设“民族学”、“中亚五国概论”、“西北民族与 邻国关系”三门研究生课程,共计120学时。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1.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与国务院发展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 共同举办了《穆斯林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由我方组织。2.应邀参加《新疆通史》编写组 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并作题为《新疆历史地理研究俄文述作叙事模式探悉——学术史200年变迁》的发言。

篇7: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一、外省市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和调档函我校将于2011年6月15日用挂号信的.方式邮寄,请各位考生注意查收。

二、陕西省内考生请于2011年6月16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各招生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领取录取通知书和调档函。若需委托他人代领,凭考生身份证件和代领人身份证件领取。

三、录取考生须在研究生教育网上下载“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现实表现审查表”,按照要求将人事档案和现实表现审查表一并交至招生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四、已签订协议书的考生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领取协议。

五、单独考试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陕西师范大学研招办领取本人毕业证书原件。

研招办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校务楼六层615室

篇8: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1.前言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11级羽毛球专项本科生。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据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及其他相关网站上查询查阅收集大量有关此项研究的刊物、专著、文献等资料,对本论文的写作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2.2.2访谈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对列入研究范围的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参与羽毛球运动造成运动损伤的现实状况。通过访问专家老师,了解课堂以及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相关情况。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参与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经常会反复出现短距离瞬间启动、变向、急停的技术动作,对步伐的到位,腕部和握拍手指的的灵活程度,击球的准确性,身体素质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爆发力等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过度疲劳等原因引起的损伤越来越多。

羽毛球运动中损伤产生的原因。3.1缺乏必要的热身活动。据调查显示我校大多数学生认为准备活动的不重要,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无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进行大负荷羽毛球运动,因此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或者关节扭伤。同时在做准备活动的学生中,只有极少部分同学会做与羽毛球运动有关的准备活动。3.2动作技术不规范。正确的羽毛球技术是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力学原理相一致的,不准确的技术动作则与其相反,所以是否掌握正确技术动作是羽毛球运动中导致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在运动中,技术动作选择不合理也易造成运动损伤。羽毛球对技术动作的要求较高,刚接触羽毛球的学生必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羽毛球的技术动作,然后再通过长时间反复的训练,才有可能掌握准确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没有技术理论作为指导的羽毛球运动参与者的运动损伤类型多为急性损伤,而具有全面而正确的技术理论作为指导的参与者的运动损伤类型为慢性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一般是受外来的机构应力的作用。而慢性损伤多为长时期逐渐形成的,短期内不易观察到。3.3损伤的恢复不够全面,对运动损伤处置不当。运动负荷安排不当会对羽毛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造成重要影响。若在一次羽毛球运动中,进行长时间的活动,长时间进行单一技术动作的重复,就会超过肌肉或关节所能承受的负荷,导致肌肉拉伤。若运动负荷过大时,运动者的身体机能就会下降,注意力将会下降,身体的反应速度会减慢,错误技术动作而成严重的损伤,而急性损伤如不能及时治愈和科学整理恢复,久之又造成旧伤反复发作或慢性劳损。因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应加强注意预防损伤。3.4场地的影响。参与羽毛球运动者不合理的场地上进行羽毛球运动。尤其是坚硬的水泥地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冲击力很大,使关节不能很好地得到缓冲,长时间的运动,虽然提高了心肺功能,却使膝关节,踝关节受伤。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4.1.1陕西师范大学羽毛球爱好者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男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比女生大。损伤以轻度损伤与急性损伤为主,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腕关节、肘关节。4.1.2造成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训练过程控制不当、技术动作不准确、身体素质差和场地器材、运动装备不适等。4.1.3从运动损伤类型细致分来,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类型主要是关节韧带损伤,软组织挫伤;非体育生的运动损伤类型主要是关节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

4.2建议。4.2.1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应该在教师或教练的正确指导下,掌握正确的羽毛球技术。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女生,应以培养兴趣,体验乐趣为主。4.2.2在羽毛球教学和训练中要遵守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运动负荷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距离、速度和强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进行。4.2.3多观看专业技术练习的相关视频。4.2.4校方应注重羽毛球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减少因为场地原因带来的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赵建辉,吕岩.大学生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594):137.

[2]李鹤洲.长期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27(2):103——107.

[3]唐念.业余羽毛球运动人群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4]雷慧,邓罗平.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篇9: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陕西 技术应用型大学 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课题属于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创业型人才培养规律及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GH140878。

陕西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陕西14所应用技术型院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赛事和竞技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各个高校对于创新创意教育体系和方案不一样,但是陕西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陕西14所应用技术型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有一定的实际行动,但是个别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没有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社会实际生产和实践需要脱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有待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缺乏相关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政策等。

2.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不大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陕西14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上呈现大幅度增长,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最终难以转化为社会项目,带动就业,辐射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比较少。

3.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各个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同质化,开展的方式大同小异,达成的效果也差不多,没有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结合学生的资质等培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也差不多雷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强大

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来自于本校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单薄,能力相对欠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教学方式方法老套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指导工作不到位。

5.创新创业配套措施尚待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配套的措施,完善服务体系,陕西14所应用技术型院校完全有配套措施去帮助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很少,不少高校仅仅在形式上重视,而缺乏配套服务措施。

陕西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理论体系

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

(1)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专业优化。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是地方院校面对转型后发展定位。随着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产生大量的新兴产业、新技术、新工艺,陕西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培养满足经济发展的专业型、技能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改变传统专业,增设市场需求的新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化。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契合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既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技能,也要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建设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团队。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该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理论教师队伍;发掘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友会的组织作用,集合社会创业人士,建立创新创业专家指导机制,全方位建设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团队。

(3)确定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体系。为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构建理论、实践、技能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实践→技能,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4)创新创业知识普遍适用。创新创业知识普遍适用,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思路,重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本文认为,陕西各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进行创业基础启蒙;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在部分专业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市场分析,创新创业可能性比较大的专业,针对性培养,比如将商学、财经类专业或者技术工程类专业人才组成创业团队,构建以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知识体系。

(5)创新理论教学方法与手段。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应该定位于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深层次的问题,改变传统的纯讲授法教学,邀请各方专业专家、创业成功的校友作创新创业讲座;对于基础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开展数字化教学系统设计;针对创新创业开展主题演讲活动或者竞技大赛;经常性地组织课程设计和教学示范,比如“创业计划”、“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资源”、“新企业开办”等课程,聘请行业内外精英创业人才进行讲课;鼓励大学生对于创业话题进行对话和开讲。

2.实践体系

陕西省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构建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文认为,主要从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实训中心、创业体验中心、创客中心实施保障等方面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见图1;主要方法体现在编写创业教育教材、建立创业实践中心、创业服务、校企合作、构建创业体验系统。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在于理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和领导,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现,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本文认为,陕西每一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应该在就业中心下设专业性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管理与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落实各个二级学院对于创新创业管理工作,通过目标管理、绩效监控,促成二级学院管理;建立创业中心或者创业孵化站或者创业工作室,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标杆作用,在这些组织结构优化,通过项目模式,创意项目组+企业实践组,指引学生创新创业。

(2)实践教学的内容确定。陕西应用技术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基于各类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全面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能力拓展体系,从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创业基础启蒙,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树立创业导向;通过创业专业训练,培养企业管理的多方面能力;通过经营协同,培养多岗位的协同合作能力,通过产生创业实体,培养综合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和提升战略视野。

(3)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策划和技能大赛。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既需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各个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

(4)鼓励师生共创公司。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鼓励师生共同创业,成立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实践团队,组建创新创业研究团队、实训团队、实践团队、竞技团队,因此产生更多的校内创业组织,以致延伸至社会,具体思路见图2。

(5)注重实践教学体验环境系统建设。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加强创业体验系统建设,注重本校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建设创业实验室、沙盘展示区、创业工作室、创业孵化室、创业驿站、虚拟创业体验大厅、创业管理站等。

总之,陕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该响应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确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思路,全面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子凤:《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1期。

[2]曹扬、邹云龙:《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谢慧明:《我国创业政策比较研究及国外创业政策的启示》,《经营与管理》2013年第3期。

[4]高宏、柏蕾蕾:《大学生创业及其创业教育浅析》,《上海管理科学》2012年第6期。

[5]江凤香:《“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西江文艺》2015年第10期(下)。

篇10: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翻译:

1.The old gentleman grumbled about the law which was so favorable for criminals that judgement seemed like the game of chance.2.If we only stick to such austerity measures, our country will slide into further economic decline.3.The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that the earth will be likely to become warm over the subsequent decades.4.They will denounce us to the police if we smite them down.5.We firmly object to extravagance and formalism.6.Politicians and the leaders of business circles often question why these unaccountable organizations have the right to do so.7.He said he had bad news to tell me, and I braced myself for it.8.She is so jealous that you should be wary of her making mischief between you.9.The police reassured her that her kid was completely safe.作文:

As a teacher, I believe that I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in the students’ growth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First and foremost, I think as a biology teacher, I am supposed to teach all that I know about biology to my students without reservation.On one hand, I know I must prepare for my teaching carefully before class, because preparation for clas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dures in teaching.On the other hand, I am patient with all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my students to ensure their total understanding.In addition, I feel that a responsible teacher should care about not only students’ study but also their life.Are they happy or sad? Healthy or sick? I, their teacher as well as their friend, should keep an eye on their health, emotion and attitude.It’s my duty to help them build up a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 value and world.Correct their mistakes in time and lead them to the right course.Good grades are not the only judge of success.What our society needs, at first, is a healthy person, physically and mentally.As is mentioned above, based on these two aspects, I will try my best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my students’ growth.

上一篇:书记员的记录范文下一篇:薄弱学校改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