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越中巧破难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2024-04-28

在超越中巧破难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通用3篇)

篇1:在超越中巧破难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学生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冬天,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采取的策略是在超越文本中巧破难点。

【情景再现】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雪下得很大呢?

生:从“鸟飞绝”和“人踪灭”看出来。正是因为雪很大,所以看不见鸟和人。

生:还可以从“寒江雪”看出来。我想江面上可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所以非常寒冷。

师:雪下得这么大,老翁还在钓鱼,你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渔翁很坚强,很乐观。

师:虽然他的外表是坚强的,但是内心又是什么样的呢?你从诗中哪儿体会到的?

生:很孤独。我从“孤舟”和“独钓”体会到的。

生:很寂寞,很无聊。我也是从“孤舟”和“独钓”想到的。

师:那我们来看看柳宗元当时写这首诗时又是什么样的境况吧。

出示补充资料一:

唐朝中期朝政腐败黑暗,柳宗元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可是革新运动很快就失败了,他被贬至人烟稀少的永州。此时他的妻子早已去世,亲戚、朋友也不在他的身边,唯一的老母亲随他来到永州半年后去世了,只剩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因为怕被牵连,周围的人都不敢和他接触。

师: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呢?

生:柳宗元当时很孤独。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生:柳宗元当时孤独无助,内心是痛苦的。

出示补充资料二:

柳宗元被贬后,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四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还不停地诬蔑攻击他。因为生活的困苦,柳完元还生了好几场大病,差点死去。但是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屈服,而是不屈不挠地与政敌进行着斗争,写下了许多有影响的诗篇。

师:读了这段话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感受到柳宗元意志顽强。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不屈服。

师:学到这儿,你能看出诗中的渔翁和柳宗元的联系吗?

生:我觉得渔翁就是柳宗元。他俩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生:渔翁是柳宗元品格的化身。

师:你还认为诗中的“雪”就是雪吗?不是雪又是什么呢?

生:暗指柳宗元当时生活的压力。

生:象征着柳宗元当时恶劣的生活环境。

生:表现的是柳宗元当时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

师:现在你明白了老翁为什么在钓鱼吗?

学生完成填空:柳宗元借老翁的形象想告诉我们:。

生:他不会向对手低头的。

生:人遇到困难、挫折要能经受住考验。

生:他一定会坚持正义,继续同恶劣的环境抗争的。

生:自己不会与政敌同流合污的。

师:是呀,好一个坚强的柳宗元。他是一朵傲雪怒放的梅花!是一株风雪中挺立的青松!是一个在重压下顶天立地的巨人!

【教学反思】

1.超越文本要基于学生的需要

学习文本学生存疑是必然的,学生的疑问就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学生在学习《江雪》时提出的“大冬天,老翁为什么要钓鱼”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是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个难题必然要联系柳宗元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教学中补充的资料,为学生的解疑提供了支撑。

2.超越文本要基于文本的需要

文本是精练的,篇幅是有限的。古诗更是精华的浓缩,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既给学生学习带来了难点,又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拓展文本的空间。《江雪》这首诗没有介绍柳宗元写作的背景,而学生必须要知道这个背景资料,所以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拓展文本,丰富文本。

3.超越文本和立足文本要巧妙结合

超越的内容和学生的疑问、文本的内容要巧妙地融合,最终达到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地理解这个目的。因此要精心设计超越的程序。教学中让学生先认识诗中渔翁的形象,然后再把两段资料分两次呈现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柳宗元当时内心的孤独、外在的坚强,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能把柳宗元和渔翁联系起来了,体会到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由于程序设计合理巧妙,学生心中的疑问迎刃而解,心境豁然开朗。

[在超越文本中巧破难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2:在比较中巧破难点

这两首古诗明白如话, 感情饱满深厚, 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 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 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陆游临终作诗, 不说别的家常话, 而只是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 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 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

在教学完这两首诗后, 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在教学中, 我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在比较中巧破难点。

[情景再现]

师:比较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 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首诗都是爱国诗, 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师:对, 在表达情感上是相同的。它们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欲狂”表达爱国之情;而《示儿》是通过“悲之切”表达爱国情感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 哪些词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

生:我从“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中感受到诗人是喜极而涕。

生:“漫卷诗书喜欲狂”是说他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 再也无心读书了, 一心只想着高兴的事。

生:我从“放歌”和“纵洒”中看出诗人的狂喜之情。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诗准确地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生:因为河南河北收复了, 国家又统一了。

生:因为作者可以回家了, 那些流落在外的人也可以回家了, 人民不用再受战乱之苦。

师:杜甫这样的心情, 这种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

生: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师:杜甫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 之所以激动、欢喜, 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 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全诗通过“喜”来表达诗

生:我体会到诗人因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

生:我体会到诗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师:诗人是怎样表达这一情感的呢?

生:《示儿》是诗人的临终绝笔, 是通过“悲”来表达爱国之情的。

师:同是表达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 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 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 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

[教学反思]

1.比较要基于学生的需要

学习文本贵在学生能大胆质疑, 学生的疑问就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 很有价值, 是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个难点, 必然要将两首诗联系比较, 为学生解疑提供支撑。

2.比较要基于文本感悟的需要

古诗是精华的浓缩, 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既给学生学习带来难点, 又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拓展的空间。我们要巧妙引导学生同中求异, 实现真正地理解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比较要注意课内课外的巧妙结合

课上由于时间的关系, 我没有能够将“比较”深入一层, 显得有点为“比较”而“比较”。其实, 我们都知道, 这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 如, 杜甫的《春望》和《月夜》,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 都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 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总之,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心体味, 在对比教学过程中, 教师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意见与感悟说出来, 不仅体现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阅读规律, 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情感认同,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两首古诗中体现出的爱国情思, 更好地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统一。

摘要:在我国灿若星河的五千年历史中, 留下了无数优美的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都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经过历史的千锤百炼之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文化。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 不但可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充分的了解,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 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两首》选取的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为例, 并运用比较教学的方法, 将两首诗中体现出的爱国情感为学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爱国情感,比较教学,难点释疑

参考文献

[1]杨玉春.古诗文教学中爱国情感的教育[J].江西教育, 2008 (36) :20.

篇3:在体验中巧破“倍”的重难点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生学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扩展。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倍的含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究竟什么是“倍”?我认为,“倍”实质上是指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关系,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在这样的课中,如果仅靠老师单方面的输入,学生是很难被接受和内化的,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体会,学生才能对“倍”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感悟。

一、通过游戏体验,突破“倍”的重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的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游戏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课堂中,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身心潜能,省时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片段1】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学生高兴附和)

师:当然,在游戏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思考。现在开始,我先拍几下,你拍的下数和老师的一样多,会吗?(教师拍2下、3下、4下,学生跟拍)

师:拍的很整齐,下面你拍的次数是我的2个一样多,听明白吗?

师:拍的很好,同学们,刚才你们拍的和老师的一样多,2样多,3样多,4样多,也可以说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1倍,2倍,3倍,4倍。如果是5样多呢?就是几倍?

解读:作为一节概念形成课,又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杨老师并没有直接把“倍”的概念引进课堂,而是通过大量的拍手游戏,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一样多,2样多,3样多,4样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碰到问题时,杨老师多次引导学生停下来思考。只有给予学生充分地思考时间,才能深刻地去理解“倍”的含义,悟出“倍”的模型。一开始的拍手环节中,杨老师没说倍,却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建立了“倍”的模型,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验了“倍”。体验过后,杨老师才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倍,一样多就是1倍,两样多就是2倍……借助形象的思维理解抽象的概念,让学生更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倍”的含义。然后杨老师在课堂中再次重复拍拍子,此时杨老师改成了拍出我的2倍、3倍,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轻而易举地拍出了老师的2倍、3倍的下数。在拍的过程中,杨老师还引出“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标准量。但当标准量比较大时,学生体验到拍手游戏就不太合适了,杨老师就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倍的含义。学生通过大量的拍手体验和语言描述,很容易地理解了“倍”的含义,突破了这节课的重点。

二、动手操作,强化感知,突破“倍”的重点和难点

动手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在课中,杨老师安排了学生画一画,圈一圈这两个动手操作活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分析,让学生对“倍”的意义印象深刻,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倍”的含义,突破了“倍”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片段2】

师:下面我们来画一画。请看大频幕。我画圆形,你画三角形。要求: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3倍。

师:来,我画两个圆形,请你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3倍。(学生开始画图)

板书反馈:生1:€HU€HU €HU€HU €HU€HU

生2:€HU€HU€HU€HU€HU€HU

解读:在画三角形中,杨老师把学生的典型作品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最优画法,渗透了“最优化思想”,为后续最优策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比较,一眼就看出第一种画法比较好,因为可以看出标准量是几个为一份,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几倍。当然,老师并没有否定第二种画法,而是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也可以一眼看出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3倍。通过思考,学生想出了圈一圈、用竖线分一分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生成的东西进行纠错改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当标准量圆是大数据时,画图明显就不适合了,引导学生用乘法来算三角形的数量。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倍和乘法联系在了一起,渗透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只要知道了标准量,我们可以用“几个几”来求“标准量的几倍”的数量。

【片段3】

师: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圈一圈,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几倍?

解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只有先想后说,才能把倍的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孩子们的脑中。第一种想法是用圈一圈的办法,直接看出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几倍。第二种想法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尤其是第四题,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6倍,24€?=6,又把倍和除法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在练习中慢慢地感受到什么是标准量和比较量,为后续分率的学习做好准备。再通过第一题和第三题的比较,找到标准不同,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几倍也是不同的。

三、结语

上一篇:电商Bonobos玩转实体店:社会化媒体触发交易下一篇:漫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