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新产品设计

2024-04-30

非遗创新产品设计(精选8篇)

篇1:非遗创新产品设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如文化传播、传承人保护、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产品创新、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与环节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非遗保护与创新由传统的数字化保护逐渐走向深度、系统的大数据化保护的新阶段。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国外,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登录制度转向采用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手段。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的虚拟博物馆,开馆当天,该网站每小时点击超过1000万次,这是预料之外的麻烦,却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一、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在国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早已开始实施。非遗湘绣自2006年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湘绣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全面铺开,目前,重点放在传承人保护和“沙坪湘绣产区”国家地理商标保护上。由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于2006年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湘绣艺术学院,开设了湘绣专业,开创了“大师工作室+产品+车间”工学结合“全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品创新上,“沙坪湘绣产区”与地方多所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主要研究湘绣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和数字化关键技术等。但是,湘绣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依旧摆脱不了众多非遗保护中所面临的集体瓶颈: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紧缺,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办学成本过大且培养周期过长,后备人才就业后流失严重;第二,在产品创新方面,产品单一且普遍老年化,产品过于注重艺术性而缺乏实用性,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缺乏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和企业本身;第三,在生产制造上,生产移民化且产品粗糙、土味过重,智能化程度不高;第四,在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上,品牌意识薄弱,国际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文化故事缺乏内涵;第五,在数字化研究上,非遗保护主要研究领域是基于数据库建设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设计和简单的网络销售等模式中,在大数据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平台保护和创新非遗等关键领域,尚未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

因此,基于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研究的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构建,深入研究非遗湘绣的大数据保护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路,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微课程、mooc课堂、众创、众包、众筹等新的理念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支撑,以服务湘绣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非遗湘绣资源要素的相互融合,推进非遗湘绣保护传承方式的变革,推动非遗湘绣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惠及寻常百姓。

二、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新途径

构建“湘绣mooc课堂”“基于大数据的湘绣众创空间及产品创新设计”等非遗湘绣文化展示及保护工作平台。二者相互关联、前递后进,前者是动力,后者是核心;前者是培养人才、培育市场、提高大众认知,后者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解决产需矛盾。

1.建立湘绣mooc课程

建立湘绣mooc课程,包括湘绣文化与历史、湘绣艺术欣赏、大师讲坛和针法课堂等板块。利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与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以真正“上课”的方式――有别于过去的网络公开课,免费传播,实现教育资源的民主化。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包括资源展示门户,通过各种排行展示资源,如:最新上线、推荐直播、推荐视频等;课程资源点播与讲座视频点播;支持各类资源应用统计分析,教师观摩评估,提供个人教学空间等。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包括全自动录制课程实况,并可将录像文件实时上传到教学视频中心,方便教师视频管理;可实现校内教学实况直播,与教学视频中心对接,支持跨校区、甚至跨省直播,服务于直播面授课程;可支持多种方式对湘绣课程进行拍摄,以更新教学视频资源等。利用现有平台,整合资源,盘活数据,建设好湘绣mooc课堂,有利于传播湘绣文化、普及湘绣知识、培育湘绣人才,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度。

2.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建设自主的非遗湘绣保护信息化平台。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非遗湘绣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大众创造活力,打造湘绣产业新引擎。利用湘绣众创空间,聚集湘绣创新人才、挖掘民间力量、扩充湘绣创意产品、整合湘绣资源,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互”,并结合线上与线下,构建一个激励创意人员在社交与互动中进行创意的平台。

3.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进行产品创新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探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的力量能更好的加速推广产品创新,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交互,搜集需求,然后开发适合的产品也成为企业创新的一种新趋势。具体来讲,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凸显了用户资源的稀缺性。当全球市场步入过剩时代后,用户资源在整个产业环节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被彻底改变,并逐渐成为整个产业链环节变革的主导性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步伐,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有了新的表达平台,此前相对孤立、不可捉摸的用户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变得可以被衡量,这成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

三、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设计是当前中华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责任的重要体现。根据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提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为使命,以湘绣产品创新创意为引领,以培养湘绣产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的 “大数据、微课程、众创”非遗资源保护与产品创新模式和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保护湘绣非遗历史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湘绣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围绕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大数据采集和编辑功能,盘活数据资源,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被数字化存储、为大众所认知。

培养新一代湘绣非遗优秀后备人才。由于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人才缺口大、非遗教授资源紧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很大程度上难以承担起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的重任。而借助mooc课堂,利用采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和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可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为培养非遗教师和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借助mooc技术的运用,立足于“深层积淀的民间文化与浓厚气息的现代教育交相辉映”的新时代校园文化特色之下,让更多非遗精品走进校园和课堂,普及湖南中小学的湘绣文化知识,提高湖南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教育内涵,传播了湖湘文化的民族传统艺术瑰宝――湘绣。

推进非遗湘绣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式。发展信息化创新经营,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增值空间和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将刺绣大师们的创意、市场审美环境的变化,产品形式的创新,消费者、收藏者对产品的审美和艺术需求进行层次性划分,塑造湘绣线上与线下体验、消费的空间,助推湘绣产品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扩大湘绣在艺术品市场的空间。

*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湘绣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篇2:非遗创新产品设计

【摘 要】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论述“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出将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从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大师工作室等方面创建专业教学体系,促进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培养高职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非遗” 文化传承创新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 民族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13-02

在当今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快速发展决定了产品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产品艺术设计注重创新创意设计,是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的后盾力量,因此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于广西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为己任,以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积累为己任,探讨人才培养规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从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大师工作室等几方面推进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提升创新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高职实用性人才培养。

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现状

(一)构建传承技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引入“非遗”项目入校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将广西坭兴陶艺、织锦、贝雕、剪纸技艺、蜡染扎染等“非遗”民间技艺融入产品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再建设”,由于各种技艺、材质不同,整改教育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推动传承技艺再延续发展。

(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重组师资队伍。广西有很多传承企业,学校可从企业或者民间聘请一批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来校任教。广西的民间艺人如坭兴陶传承大师李人?!⒚缃醴且糯?承人潘彩英大师、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钟昀睿大师、贝雕大师利成世等一批传承人大师技艺精湛,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聘请作为兼职教授,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传授民族文化与民间技艺。

(三)将设计大赛作为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以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大赛、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百花杯”大赛、广西工艺美术作品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大赛、广西南宁礼物大赛等设计大赛为教育教学目的,从“创作调研―规整资料―草图设计―定稿―CAD效果图―设计制作”出发,以大赛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设计制作能力,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道路。

(四)利用文化传承推进教师科研工作。为了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围绕广西文化的传承创新开展各项省市级课题研究。例如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茶文化+非遗文化’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双重视域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三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研究项目“基于校企深度‘四融合’的装饰艺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苗锦工艺品设计研究与开发”;2017年度研究项目“以花山壁画为题材的系列坭兴陶软装饰品开发”,等等。

(五)“非遗”特色化课程开展。组织有对文化传承技艺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相关技艺协会,产品?术设计类专业教师领头引导,为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技艺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对传承文化的认识和认知,推动文化传承步伐。

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措施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对传统技艺传承进行“微创新”,对教学体系系统化进行“再建设”,建立互补型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校内校外多样化的工作室教学环境,经过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调研并规整提炼,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懂文化、通工艺、会设计、能制作、有精神”的产品艺术设计人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在探索培养文化传承技艺人才的培养方式上,通过课题项目式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专业课程建设侧重于文化创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实现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将教学任务延续至个人的科研课题工作中去,把教学方法上升为教学成果,推进文化传承技艺人才的培养的发展,实现产品艺术设计人才规划目标。见图1。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丰富的“非遗”文化教学资源库,形成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大师引领,成立大师工作室,专兼结合鼓励教师传承与创新课程研究、鼓励教学科研项目。选择特色、优势文化进行创新,通过传承文化的整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打造现代职业工匠精神。

(二)挖掘广西及周边优质民族文化,传承文化整合。广西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将产品艺术设计注入文化,就是文化创新产品设计。挖掘广西及周边优质民族文化,通过收集、整理、凝练,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文化,经过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与延续,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能力。

(三)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技艺、设计制作,建立新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挖掘广西地域文化,经过民族文化传承调研,在校开设相关课程,确定调研主题,使用问卷法和自我陈述法等进行,在设计调研的过程中,通过了解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设计的洞察能力,使得学生“懂文化”。

2.历年来开设的民族陶艺课程教育教学,经过成绩分析和作品质量评定,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不一,因此这些工艺课程在校开设各项民族文化传承技艺的选修课程,如坭兴陶艺、织锦、贝雕、剪纸技艺、蜡染扎染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民间技艺,这样同时也拓宽了传统技艺的受众面。进入大师工作室深入学习,进而实行“术业有专攻”,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从而达到“通工艺”,促进了民族文化再传承。

3.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中,以文化传承创新产品设计为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手绘能力、机绘能力、陈述表达能力,实现“会设计”能力培养。

4.高等职业教学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制作能力,通过学习民间技艺能够独立完成产品制作和创新作品,达到“会制作”的目的。

5.经过专业教师和“非遗”传承人大师的“工匠精神”悉心指导,在课程体系“技艺+设计制作”中,培养出“有精神”的一大批具有职业能力人才。

(四)建立民族文化传承项目资源库。通过“非遗”文化技术的采集、资源碎片的整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专业资源库,采用视频拍摄、视频录像等方式制作微课和教学课件,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网络课程,建立现代信息化技术专业资源库,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五)教师团队建设。广西的民间艺人、大师技艺精湛,对民族文化有着很高的造诣,聘请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鼓励本校专业教师与大师搭档教学,优势互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共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六)建立大??工作室。广西“十三五”将实施六大民族教育工程,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实训基地、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师工作室等。鼓励传承大师在院校成立文化传承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培养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手工艺为主,一起挖掘和创新民间技艺,推荐民间技艺进校园。

(七)“工匠精神”促进职业文化教育。职业院校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民族传承技艺得到更好地延续,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创建一批民族传承技艺类专业,使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精神中去,共同培养“有精神”的为民族技艺传承人。

(八)教育教学课题科研互动式研究。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课题研究,实现理论与实际并重,开发和创作新的工艺,改进工艺生产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同时也推进了教学科研的立项。

总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大师引领和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技能技术,加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深厚的认识、认知和认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考文献】

[1]蒋汉松,刘永福.在职业教育中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美术界,2015(6)

[2]薛晓霞.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专业建设策略[J].美术大观,2017(7)

[3]曹福存,侯东辉.文化创意产业下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合作设计学习[J].美术大观,2017(7)

篇3:非遗创新产品设计

“汉唐乐府”,成立于1983年,由南音名家陈美娥创办于台北,是以南音乐曲为基础的古典乐舞剧团。它是唯一受邀进入故宫演出的艺术团体,也是在建国60周年庆典演出和2010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演出中唯一的台湾艺术团体,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国,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做过学术交流,受到美国林肯中心、乔伊斯剧院、巴黎市立剧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剧院、莫斯科契科夫国家剧院等世界著名剧院的邀演,屡获欧、美、亚各类国际性重要艺术节大奖。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非遗基因”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衍传过程中形成并可继承延续的文化内涵的构成元素。“汉唐乐府”以“立足传统,再造传统”为宗旨,继承并发扬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探究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探索其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基因的继承,以此观照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

一、立足南音

“汉唐乐府”是以南音为基础而进行艺术的研究和创作的。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主要由“指”(有词有谱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曲(”即散曲)三大类组成,集唱、奏于一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保留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和古典舞蹈艺术。南音起源于福建泉州,并用当地方言演唱,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保留了工尺谱记写乐曲的传统,如今流行于福建闽南、东南亚、台湾民间,音乐风格典雅细腻、高贵古朴。

南音是历史过程中多种“非遗”基因融合的体现。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并广泛传播于民间,与当地民间音乐相互融合。它在形成过程中凝结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又吸取元曲、弋阳腔、昆曲、佛曲的元素,并与闽南当地音乐融为一体,形成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

此外,南音歌唱者持拍板而歌,与汉代相和歌相似;南音采用四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保存了唐代大曲坐部伎的演奏遗制;琵琶曲项横抱演奏姿势采用唐制,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异曲同工,也与唐代《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弹琵琶的姿势十分相似;南音至今依旧沿用唐、宋时期的词牌曲牌名。

二、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

“汉唐乐府”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将南音作为剧团的内核,更重要的是其对南音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究,这也是如今内地在传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薄弱部分。

“汉唐乐府”的创始人陈美娥之前只是一个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偶然的机会因听众点播南音乐曲而对其有所接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先到台南振声社学习南音古乐,后又遍访台湾、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地的南音名师。她在一定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理论,著有《中原古乐史》一书,并发表多篇与南音、梨园戏相关的学术文章。此外,在创立“汉唐乐府”之前,陈美娥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她了解到在西方音乐进入台湾以前,南音几乎是当时的全民音乐,广泛存在于民众的婚丧嫁娶和宗教音乐中。同样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由福建人带去的南音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他们礼乐修养的一部分。她在东南亚等南音流布的区域进行了长达8年的田野调查,从“大曲的曲式“”琵琶的抱法“”与戏曲的差别”等基本问题上一点点追溯。

“汉唐乐府”以学术影响力的扩大带动了艺术文化的影响力。在进行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她义务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并将南音“带出去”。“汉唐乐府”多次受邀到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11所大学,以音乐会、研讨论、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奠定了“汉唐乐府”在欧美国家汉学研究以及东方音乐研究学术圈的影响力。陈美娥说:“‘汉唐乐府’从来不是为了竞争票房而存在的,而是为了争文化尊严的。但是有了文化尊严,会有更高的票房。”

三、多样的“非遗”基因创新组合

南音的表现形态原为静态、肃穆端庄的古典音乐形式,为保持承传活力“,汉唐乐府”寻求转型,试图寻找听觉与视觉之美相结合的乐舞表现形式。

1995年12月,“汉唐乐府”将南音与闽南“梨园戏”结合,推出以“梨园舞坊”为主题的《艳歌行》《荔镜奇缘》系列作品。梨园戏,即梨园歌舞戏,原是盛唐梨园教坊的支脉,是诗、歌、乐、舞、故事的综合载体。两者的结合是以梨园戏优美抒情的节拍,融合南音多样的节奏变化,尤其是轻快活泼、激烈的拍子,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梨园戏保存的是舞蹈元素,去除戏曲成分,不再只是叙述故事,突出舞蹈特征,创造性地重现了古代宫廷乐舞的风采。这种不同基因的结合是对南音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唐宋以前诗歌乐舞形式的复古,是传统基因间的相互碰撞。

此外“,汉唐乐府”不断吸纳多种艺术的表演元素。如1999年,与巴黎小艇剧院合力完成新作《梨园幽梦》,将梨园乐舞与巴洛克乐舞碰撞结合;作品《教坊记》与法国古乐结合,将中西古乐交融,配以唐代仕女的服饰妆容,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受。陈美娥还对南音、梨园戏以及相关古籍进行了研究,选取《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侍女图》等适合梨园乐舞表达的古代图像素材。此外,她还在作品表达中加入其他形式的文化传统,如将茶道融合于其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作品《洛神赋》也加入了击鼓和民族舞蹈元素,作品《殷商王后》还加入了武术等表演元素。

“汉唐乐府”成员初期以南音乐师和习南音的学员为主,后来具备舞蹈肢体与戏剧基础的表演艺术人才也成为主要成员,后因频繁的国际邀演和推广活动也逐渐纳入行政营销人员。在排演新剧时,常常邀请服装设计、鼓手、舞者、武术者等不同领域的优秀艺术家,经营活动灵活多变,这是“汉唐乐府”保持活力的原因。如与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获得者叶锦添合作《艳歌行》《俪人行》《荔镜奇缘》《梨园幽梦》等作品,设计出了既传统复古又新颖华丽的服饰造型。

虽然有诸多创新之处“,汉唐乐府”却依然坚持其内核的纯粹性。陈美娥认为,传统艺术是经过历史的千锤百炼后才形成的,不能轻易丢弃,她坚持原汁原味而完整地展现很长的古曲,不能删减。

四、结语

“汉唐乐府”秉持“传统+传统=创新”的理念,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表演,丰富了南音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能力,还大胆加入市场推广、营销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等手段于剧团运作和舞台演出,改变了年轻人对传统南音的看法,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现在很多对“非遗”的创新都本末倒置,舍弃了最核心的内容,只留有皮毛加上所谓的新元素沦为烂俗“。汉唐乐府”另一个成功的方面体现在海外推广上,作为一个学术与表演结合的团体,在营销推广方面也做得相当专业。其先以学术交流为契机,获得海外学术专家的认可,然后在高水准的舞台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同,实为一条新颖、扎实的发展路径。

我们应看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过创新传统的东西是可以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但应注意在传承与创新中要取舍得当,应从发扬民族精神的长远眼光来看问题,不要只关注短期的盈亏,要更关注质量和影响力,从学术研究到市场推广都要踏实、精细地做好每一步,这样得到的不只是“世俗阶层”的赞美,还要得到“知识阶层”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田青.回归也是发展——陈美娥与“汉唐乐府”给我们的启发[J].福建艺术,2007(6):17.

[2]姜玉芳.陈美娥与汉唐乐府[J].中华文化画报,2008(11):84-91.

[3]王评章.文人士大夫艺术意蕴的回归——观台湾汉唐乐府《韩熙载夜宴图》[J].福建艺术,2008(6):11-12.

[4]钱陈翔.从“台湾汉唐乐府”看南音古乐的新发展[J].音乐探索,2011(4):31-34.

[5]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以南音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篇4:非遗创新产品设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如文化传播、传承人保护、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产品创新、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与环节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非遗保护与创新由传统的数字化保护逐渐走向深度、系统的大数据化保护的新阶段。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国外,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登录制度转向采用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手段。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的虚拟博物馆,开馆当天,该网站每小时点击超过1000万次,这是预料之外的麻烦,却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一、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在国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早已开始实施。非遗湘绣自2006年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湘绣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全面铺开,目前,重点放在传承人保护和“沙坪湘绣产区”国家地理商标保护上。由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于2006年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湘绣艺术学院,开设了湘绣专业,开创了“大师工作室+产品+车间”工学结合“全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品创新上,“沙坪湘绣产区”与地方多所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主要研究湘绣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和数字化关键技术等。但是,湘绣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依旧摆脱不了众多非遗保护中所面临的集体瓶颈: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紧缺,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办学成本过大且培养周期过长,后备人才就业后流失严重;第二,在产品创新方面,产品单一且普遍老年化,产品过于注重艺术性而缺乏实用性,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缺乏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和企业本身;第三,在生产制造上,生产移民化且产品粗糙、土味过重,智能化程度不高;第四,在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上,品牌意识薄弱,国际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文化故事缺乏内涵;第五,在数字化研究上,非遗保护主要研究领域是基于数据库建设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设计和简单的网络销售等模式中,在大数据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平台保护和创新非遗等关键领域,尚未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

因此,基于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研究的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构建,深入研究非遗湘绣的大数据保护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路,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微课程、MOOC课堂、众创、众包、众筹等新的理念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支撑,以服务湘绣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非遗湘绣资源要素的相互融合,推进非遗湘绣保护传承方式的变革,推动非遗湘绣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惠及寻常百姓。

二、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新途径

构建“湘绣MOOC课堂”“基于大数据的湘绣众创空间及产品创新设计”等非遗湘绣文化展示及保护工作平台。二者相互关联、前递后进,前者是动力,后者是核心;前者是培养人才、培育市场、提高大众认知,后者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解决产需矛盾。

1.建立湘绣MOOC课程

建立湘绣MOOC课程,包括湘绣文化与历史、湘绣艺术欣赏、大师讲坛和针法课堂等板块。利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与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以真正“上课”的方式——有别于过去的网络公开课,免费传播,实现教育资源的民主化。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包括资源展示门户,通过各种排行展示资源,如:最新上线、推荐直播、推荐视频等;课程资源点播与讲座视频点播;支持各类资源应用统计分析,教师观摩评估,提供个人教学空间等。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包括全自动录制课程实况,并可将录像文件实时上传到教学视频中心,方便教师视频管理;可实现校内教学实况直播,与教学视频中心对接,支持跨校区、甚至跨省直播,服务于直播面授课程;可支持多种方式对湘绣课程进行拍摄,以更新教学视频资源等。利用现有平台,整合资源,盘活数据,建设好湘绣MOOC课堂,有利于传播湘绣文化、普及湘绣知识、培育湘绣人才,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度。

2.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建设自主的非遗湘绣保护信息化平台。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非遗湘绣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大众创造活力,打造湘绣产业新引擎。利用湘绣众创空间,聚集湘绣创新人才、挖掘民间力量、扩充湘绣创意产品、整合湘绣资源,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互”,并结合线上与线下,构建一个激励创意人员在社交与互动中进行创意的平台。

3.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进行产品创新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探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的力量能更好的加速推广产品创新,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交互,搜集需求,然后开发适合的产品也成为企业创新的一种新趋势。具体来讲,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凸显了用户资源的稀缺性。当全球市场步入过剩时代后,用户资源在整个产业环节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被彻底改变,并逐渐成为整个产业链环节变革的主导性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步伐,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有了新的表达平台,此前相对孤立、不可捉摸的用户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变得可以被衡量,这成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

三、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设计是当前中华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责任的重要体现。根据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提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为使命,以湘绣产品创新创意为引领,以培养湘绣产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的 “大数据、微课程、众创”非遗资源保护与产品创新模式和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保护湘绣非遗历史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湘绣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围绕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大数据采集和编辑功能,盘活数据资源,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被数字化存储、为大众所认知。

培养新一代湘绣非遗优秀后备人才。由于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人才缺口大、非遗教授资源紧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很大程度上难以承担起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的重任。而借助MOOC课堂,利用采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和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可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为培养非遗教师和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借助MOOC技术的运用,立足于“深层积淀的民间文化与浓厚气息的现代教育交相辉映”的新时代校园文化特色之下,让更多非遗精品走进校园和课堂,普及湖南中小学的湘绣文化知识,提高湖南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教育内涵,传播了湖湘文化的民族傳统艺术瑰宝——湘绣。

推进非遗湘绣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式。发展信息化创新经营,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增值空间和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将刺绣大师们的创意、市场审美环境的变化,产品形式的创新,消费者、收藏者对产品的审美和艺术需求进行层次性划分,塑造湘绣线上与线下体验、消费的空间,助推湘绣产品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扩大湘绣在艺术品市场的空间。

*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湘绣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篇5: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 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9月07日05:46 来源:齐鲁晚报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来自潍坊的泥彩塑传人聂希蔚和他的泥老虎。

精湛的传统“泥人汤”。

烟台牟平的棒槌花边传人王家卿为参观者讲解制作过程。

本报记者师文静

6日,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作为展会的重要部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单独列馆展出,这里集中了杨家埠木版年画、曲阜楷木雕刻、东昌葫芦雕刻、莱芜锡雕、伏里土陶、聂家庄泥塑、枣庄柳琴戏等山东省非遗保护的代表性项目。在诸多非遗保护中,掌握着老手艺的非遗传人成了重点保护对象。除了力推传承人,我省还侧重借助市场手段让非遗在生产中得以继承。

搭乘非遗保护顺风车,泥娃娃走出国门

虽然非博会现场偌大的场馆内囊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产品和非遗项目,但是山东的非遗保护成果还是受到了参观者的特别关注。

今年75岁的聂希蔚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高密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他从12岁开始做泥塑,产品以泥老虎、泥娃娃不倒翁为主。6日上午,刚开馆一会儿聂希蔚就卖出了一套价值近百元的泥老虎,他带来的种类繁多的泥娃娃也让大家爱不释手。聂希蔚告诉记者,以高密本地泥土为原料制成的泥娃娃造型朴实、色彩艳丽,具有很好的寓意。但之前聂家庄泥塑只局限于做给当地人,需要赶大集时才能卖掉,导致学这门手艺的人很少。

“现在,泥娃娃这么受欢迎,得益于政府对它的保护。这两年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非遗传承人,宣传非遗产品,所以我们的泥娃娃知名度越来越高。泥娃娃和泥老虎的销量这两年大了很多,不仅有国内经销商过来批发,有些产品还通过中介公司销往国外。”聂希蔚告诉记者,由于制作泥塑是纯手工,产品生产得很慢,需要一年的周期,虎年的时候泥老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比平常涨了一倍。

随着泥塑受欢迎程度的提高,聂希蔚的泥塑产品扩展到八仙人物、十八罗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人物、京剧脸谱等多种类型。聂希蔚称,虽然泥塑还没能发展成大规模产业,但是对于做泥塑的手艺人来说,以此为生完全没有问题。如今跟他学习泥塑的学生中,有30多人靠泥塑为生而且过得很好。

聂家庄泥塑只是山东省支持非遗发展的例子之一。在非博会上,记者采访了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曲阜楷木雕刻、枣庄柳琴戏等非遗项目也因受到政府的宣传保护逐渐扩大了知名度。

鲁锦带动2000多人就业

在非博会现场,胶东花饽饽传承人林荣涛和王爱凤正在制作一个超级大饽饽,这个饽饽上有象征吉祥的龙凤造型,让在场观众看得饶有兴趣。

林荣涛称,胶东花饽饽是一门传统手艺,之前以此为生的人并不多,也很少有年轻人学习。但是,如今的胶东花饽饽加工厂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50万元,最重要的是,随着花饽饽市场的拓展,很多年轻人在生产花饽饽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这门手艺。“作为胶东花饽饽的传承人,我们可以在加工厂内带学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果没有市场、没有销量,年轻人是不会对花饽饽感兴趣的。”

菏泽鄄城鲁锦制造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山东的老字号,鲁锦之所以能完好保存下来并且打开市场,与鲁锦较早企业化生产有关系。鄄城县鲁锦工艺品公司董事长路维民告诉记者,公司拥有鲁锦品牌,并邀请鲁锦的非遗传承人在公司内做研发工作。如今公司拥有1000多台手工织布机,年产量100万米鲁锦原料,年销售额达到1400万元。“我们不仅生产鲁锦原料,而且生产鲁锦制作的床上用品、衣服、沙发套、壁挂、包袋等衍生产品。我们的企业已经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鲁锦这个非遗项目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篇6:非遗展示馆空间设计探析的论文

一、非遗展示馆特征分析

1.非遗与遗的区别

“非物质”注重无形化的体现,包含人的互动性参与和技能展示,是看与被看的关系。“遗”体现的是物质化、形象化、概念化展示方式,有形产物作为最主要的传导媒介。前者是一种活态技能,后者是一种物质本身。虽然两者在体验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视觉手段表现空间组织,但非遗展示馆更强调项目活动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过程。杭州工艺美术馆从展示方式上体现展示项目与参观者之间互动的关系。工艺产品零距离展示,参观者参与体验手工项目的制作,表现非遗开放的保护方式。综合上述,用“遗”的设计手段去设计“非遗”展示馆,不能完全表达“非遗”的本质性内涵。如何去实现与突破非遗展示馆开放性展示空间,是设计师们在处理设计中的重要命题。

2.非遗空间特征

非遗展示馆呈现的是开放性空间,空间围合形式不一定局限于刚性边界。开放性体现在对空间限定的包容与退让,和外界环境时刻保持着交互关系并相互转换成为各自空间中的一部分。展示场地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开放空间的灵活性无时无刻促进参观者与展示之间的不断交集。色彩明亮的活动设施在玻璃透明性下有意识的去吸引儿童进入活动室里参与娱乐活动,使儿童与活动设施成为空间中重要表现要素。通过玻璃的透明性把互动状态传递到外部空间,使此空间与彼空间紧密联系,成为不断发展的认知。开放与互动是非遗展示的常态,应当保持“寓教于乐”形式来维持非遗“活”的特性。

3.边界包容性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曾提出过边界效应原理,树丛、海滩、森林、林中等边缘地带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1。城市环境中的建筑入口、柱廊、门廊、树木、街灯、广告牌边上都是良好的庇护所,是因为这些边界处有开阔的视野还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互相渗透性。非遗展示本身也带有包容性的特征,把这种包容性同步到展示馆设计中去,将非遗展示上体现的包容性与展示馆设计体现的包容性相融合,使非遗更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4.非遗的历史文脉

历史性体现在空间氛围与建筑表皮上,不管是自然形成还是规划设计,非遗都属于社会发展中历史性表现。重点在建筑外墙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砖大多都是明朝和清朝时候烧制的,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具象体质感与边界肌理美感,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的融入在一起,不仅继承发扬宁波传统建筑文化又传播了历史信息。文化的独特性是非遗内在体现。文化性的彰显是其空间内在要求与外在要求的统一,更是时代所赋于的历史使命。从历史、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的亮点,融入到非遗馆的躯体中,使文化与文化空间真正成为相辅相含的统一体,同时映现出非遗馆设计的文化观、历史观及人性化态度2。非遗展示馆是历史的寄存室,甚至在乡村那些不起眼的老房子、保存完好的旧公社、祠堂和布满历史痕迹的墙面都可以作为非遗展示的一部分于情于理的展示出来。非遗也含有物质载体,创新利用自然地域材料、制作工具、手工产品等,为体现地域文化性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柔性设计语言

1.边界语言模糊性

模糊性是指事物的边界不清楚,即在质上没有确切的定义,在量上没有明确的界限3。廊道的形式,街道与廊之间的界面是由柱子组成产生了灰空间。柱子是廊道的边界语言,而这种界面是不完整、是模糊的,廊道空间既不是室内空间,又非室外空间,形成了室内外相互渗透的过渡空间。非遗展示馆边界形式要体现模糊性,使空间的过渡区域丰富化,避免强迫性的过渡,再运用对比、穿插等手法灵活组织空间关系。

2.自然环境的引入

建筑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关系。建筑离开实体空间的虚空间是没有意义的,相反,没有虚空间的衬托,实空间也就不存在,建筑与环境也可成为一整体。单从“自然环境”字面上理解,它是原生态,真实存在的反映。如果把非遗展示馆与大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就是传统文化与其所在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的新型保护方式且与非遗状态相匹配4。甚至大自然就是非遗展示馆,让非遗馆融入大自然,让大自然提供柔性的展示条件,使参观者感受原始的遗存。

3.材质多义性运用

材料是表现多义性的重要介质,除了地域差异的影响与运用手段的不同,经过白昼黑夜交替、自然光照变化、一年四季、人的运动联系后,最终形成多义性的界面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透明性材料(如玻璃)的运用成为设计师喜爱和惯用的`界面语言。例如密斯凡德罗的设计善于运用透明性玻璃幕墙做建筑边界或划分室内空间格局,产生灵活多变的流动性空间。之后,为了继续探索透明的表现方式,转而关注那些介于透明与半透明之间的视觉效果。同样的材料运用虚与实的设计手法形成半透明界面能关注到彼此空间所呈现模糊事物。除此之外还可以透过半透明材料的层叠,如孔板、编织网或磨砂等,外部空间环境如同被分解重构,效果是耐人寻味的。例如隈研吾的作品“竹屋”,用竹子以有序排列的形式表现了韵律和节奏,产生连续运动的半透明界面。非遗展示馆界面的多义性会引起人们的好奇与参与兴趣。以地域性特点为依据,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非遗展示馆在构筑展馆时所用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材料的选择应该就地取材,使用丰富的自然材料和地方传统工艺手段加工,降低成本和造价,增加亲切感5。运用不同的形式语言,促使参观者在心理上产生多种理解。如白茶农村非遗展示馆、竹文化农村展示馆都是属于自然生态类,展示馆设计以自然生态材料为主。除此之外,一些非遗手工技艺展示馆和工艺美术馆可以充分利用产品制作材料作为展馆的装饰,丰富形式上表现,明确展示馆主体性。

4.“寓教于乐”状态营造

“寓教于乐”状态就是要组织活动,要动静结合,通常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相互作用和变化,更多的是娱乐性体验。从一般意义上的三维感官提升为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多元化感官体验,经过互动体验所得到的乐趣是参观者所追求的。例如中医文化是非遗项目的一种,除了以图片,实物解说方式之外,展馆内扑鼻的中药味也是一种嗅觉展示方式。博物馆展示中参观者与展示物的互动状态是以静态方式存在,互动效果不明显,很难得到参观者的反馈信息。非遗展示馆除保存资料之外,还有展演和展示内容,是静动相综合性的历史回顾,需要开放的与外界交流互动来给予它生命的延续。“这一词中除了有展示的意思之外还有演示的作用,人们不只是局限于参观者的身份,也可以作为参与者互动其中。“寓教于乐”是带有主观能动性在其中,通过体验把自身与周边环境相关联,促使参观者对展示内容有更深一步的思考。

5.灵活的空间处理

临变、临展、流动是非遗展示馆空间设计需要注重考虑的具体方式。借用柔性边界物自由创造不固定空间来提供演艺区域,甚至边界限定物可有可无。桐乡市的非遗展示馆把戏台搬进展馆内,定期组织现场表演活动和观众体验环节来拉近非遗展示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观看区域不需要明确界限,经过人群自然聚集、包围、环绕、容纳、变化、移动后形成一块即可永久保留又可临变空间。与此同时,零距离展示也是非遗展示馆设计需要注重考虑的方式,柔性设计使参观者能更细致的欣赏展示物,观察技艺展示,通过互动来换取人性化体验价值。

三、结语

篇7:文化部非遗司有关非遗的调查函

日期:2011年7月21日

文化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调查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的建设,根据工作安排,文化部拟于近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的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内容

各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的统计;各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的建设规模、经费来源、人员构成、藏品保存、社会服务等综合情况,详见附件(可登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邮 编:100020

特此通知。

附件1: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调查情况统计表

附件2:省、市(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调查表

篇8:非遗创新产品设计

关键词:非遗,传承,艺术类高职院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20世纪由联合国提议各国整理和保护本土的传统民间文化,并把这些无形文化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签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其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集体性、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按其具体内容可分为民间文学、曲艺、舞蹈、绘画、手工艺品、医药、民俗几大类,是中国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特征的最经典的表现。

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口口相传、师徒相承、和家族继承。虽然现今不少非遗项目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记录整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然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很多非遗项目的发源地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流传范围极为狭窄,面临即将失传的危机。因此,位于全国各地的艺术类院校,开展对本地非遗的收集、整理、传播、传承、创新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保存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就是保存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使得民族的生活智慧、人文精神和创造力得以延续和流传,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一)地域特质契合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培养社会需要的艺术型专业技能型人才之外,也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了获得自身发展,展现自身优势,一般都强调区域化、差异化的教育特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因此,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具有相应的地域特质契合性,可以有效插接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和社团活动之中。学生通过了解特定地区的非遗文化,并将其元素应用于所学专业技能中,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先天教学条件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除了教学所规定的专业课程之外,还会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选修课程以及相应考察课程,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课程的重要源泉。相比较专业必修课程,该类课程内容更多样,教学和评价形式更灵活,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安排学生去产地收集非遗素材,去博物馆和陈列馆做传统艺术品考察等。这既是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对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有极好的促进效果。而且原有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非遗中获得创作灵感,提升教学质量。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进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具有先天的教学优势。

(三)地方政府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特定地域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历史积累中流传下来的一种艺术技能或文化形式,在对区域性非遗的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非遗文化的推广,在课程设置中植入工艺类非遗教学内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体系,既能够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也能够促进学生就业,以非遗文化教育影响风土人情,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必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对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视,将促使艺术类高职院校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更具积极性,最终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一)优良的文化传播场所和载体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播和技能传授的专业场所,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学术造诣的教师队伍、渴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学生群体、丰富多样的各科专业、相对开放的创新空间,这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遗的自身优势。并且,艺术类高职院校更具有天然的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习惯,以及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活动的丰富经验。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的文化传播场所。此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任务的过程中,通常会聘请民间艺人和工艺师设立工作室,组建教学团队撰写培养计划,组织有关的教师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开展深入调研,收集、整理、编纂相关的图文资料,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记录下来,是传承发扬非遗文化的绝佳载体。

(二)非遗文化传承的人物主体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是非遗传播的优良场所,而艺术类高职学生则是非遗文化传承的绝佳主体,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资源库。第一,大学生作为思想活泼、创新意识突出的青年人,对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手工工艺等具有自发的兴趣。第二,艺术类学生接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并经过高校文化的熏陶,在了解与学习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创新力。第三,高校校园其本身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开展的尝试场所,学生不受工作压力限制,不受利益约束,有更多精力和愿望去进行文化保护活动。因此,只要艺术类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弘扬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学生会自主自发地开展校园活动,自动承担起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的人物主体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当地学生对本土文化具有天然的热爱,而外地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也倾向于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向全国。通过不同省市的学生在非遗领域的交流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研究的深入。

(三)非遗研究的带头示范作用

高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是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风向标。艺术类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的参与,不但能积累此类文化活动的经验,而且是对其他高校和文化机构工作开展的带头示范,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机构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的队伍中来。同时在对非遗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往往需要多所高校、行业、产业机构的不同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都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四)对学生的反馈教育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具有互惠互利的特点,既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教育领域的新突破。学生是非遗文化在校园内弘扬的主体和落脚点。从学生角度来看,非遗入校园将会给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带来三个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1. 艺术类课程的改革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进步。

高职院校纳入弘扬非遗文化的教育内容也就意味着艺术类的课程设置将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多样。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进入民间工作室学习传统工艺与文化、在非遗产地发源地了解当地文化背景,欣赏原生艺术品,或去民俗博物馆等地系统收集、整理相关素材;要求学生访谈非遗传承人、临摹整理实物、写考察报告、记录设计灵感,进行相关设计实践;并要求学生将非遗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内化为自己的思考和灵感的过程,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加深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这些都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2. 校园活动的丰富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非遗入校园意味着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建立起以弘扬中华传统文明为使命,以具有扎实功底和人文素养的艺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完善了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非遗的弘扬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进步,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3. 传承非遗文化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在确立地域化特色,开展校园非遗传承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类型:组建非遗社团、设置非遗工作室、成立非遗研究基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举办校内非遗文化节等。在参与这些校园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上一篇:给苏心怡的一封信下一篇:上半年工作总结交流会材料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