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国检知识

2024-05-09

两基国检知识(精选5篇)

篇1:两基国检知识

青壮年文盲:指15-50周岁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员,或五年制小学三年级,六年制小学四年级以下学历的半文盲。

脱盲标准:农民识字1500个,企事业职工、城镇居民识字2000个。

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青壮年文盲人数/青壮年人口总数*100%

脱盲人员巩固率=近三年脱盲后已巩固提高人数/近三年脱盲人员总数*100%

“两基”重点内容: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学校安全管理、扫盲工作等7个方面。

“七个一票否决”:当年入学率和辍学率不达标、教育经费未做到“三个增长”、教师学历合格率不达标、有D级危房、2001年后仍有拖欠教师工资、在验收当年有师生伤亡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凡有弄虚作假。“一无两有六配套”:无危房,班班有教室,生生有课桌凳,(六配套):围墙、大门、操场、旗杆、水井、厕所。

“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寄宿生生活补助。

我县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400元。

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指标: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净入学率:95%。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80%以上。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在2%以下。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在95%以上。17周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在90%以上。15周岁文盲率1%以下。15-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城镇99%以上,农村97%以上。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8%以上。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8%、初中96%以上,2001年新补充教师100%。师生比:农村23:1,县镇21:1,城市19:1.小学生均校舍面积 4平方米。校舍非D级危房率农村控制在2%以下,城市1%以下。生均图书:农村小学10册,中心小学15册,初中20册。班额:小学45人,初中50人。毕业班毕业率:小学100%,初中98%。

篇2:两基国检知识

1、什么叫“两基”?

答: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2、“两基”国检的意义是什么? 答:“两基”国检既是对我省“两基”工作水平和成果的认定,也是对省政府和全省各级政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法、依法行政的考核;既是对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两基”工作部署和措施的全面检查,也是对各级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考查。

3、“两基”国检有什么特点?

答:(1)严肃性:依法督导,坚持标准,严格程序。(2)权威性:由省部级领导带队,国家督学组成检查组。

(3)公开公正性:检查前公告,检查中随机抽查乡(镇、办)和学校,检查后公报。

(4)指导性: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意见。

4、“两基”国检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两基”国检,将检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义务教育,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经费“三个增长”的情况;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和部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

重点内容有下列七项:

(1)普及程度。重点检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小学、初中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

(2)教师队伍。重点检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有编不补的问题,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的情况。

(3)办学条件。重点检查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大班额、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施配套情况,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应用情况。

(4)教育经费。重点检查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情况,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的情况,落实“两免一补”情况,以及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问题。

(5)教育质量。重点检查实施素质教育,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等问题。

(6)学校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7)扫盲工作。重点检查扫盲未验收地区的青壮年文盲情况,已验收地区的脱盲人员复盲情况。

5、什么是“七个一票否决”?

答:①当年小学、初中入学率、辍学率不达标;

② 教师学历合格率不达标; ③教育经费未达到“三个增长”; ④2001年以来拖欠教师国标工资;

⑤有D级危房;⑥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⑦有弄虚作假行为。

6、什么是“普九”对象?

答: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

7、什么是扫除青壮年文盲?

答:青壮年文盲是指15—50周岁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员,或五年制小学三年级、六年制小学四年级以下学历的半文盲,这部分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补习进行扫盲。

8、个人脱盲标准? 答: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记简单的帐目,能书写简

单的应用文。五年制小学读满三年级或六年制小学读满四年级视为脱盲。

9、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

答: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青壮年非文盲人数(15—50周岁人口受完小学五年制三年教育、六年制四年教育以上人数+已脱盲人数)÷青壮年(15—50周岁)人口总数×100%

10、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求是:15-50周岁人口非文盲率农村达到97%以上,城镇达到98%以上。组织脱盲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防止出现复盲现象,最近三年以来的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8%以上;符合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广泛开展成人文化、科技及实用技术等培训;所辖的农村行政村、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及同级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应达到上述标准。

11、国家制定有关教育的法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

答: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共有18条。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法共有十章84条。从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

13、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是如何划分的?

答:九年制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3年。

14、国家规定的小学和初中的班额是多少?国家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

答:城镇农村略有所不同,小学40-48人,初中40-50人为宜。主要考虑班级授课制,以利于组织教学,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

15、国家规定小学要开哪些课程?初中要开哪些课程?

答: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另外小学、初中还应开设地方课程。

16、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建立几级教材体系?具体名称是什么?

答: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建立三级教材体系,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三级教材体系。

17、为什么要“控辍保学”?

答:控制学生辍学,加大治理辍学工作力度,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

义务教育,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

18、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答: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我国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弱智和肢残的儿童、少年。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义务教育是由国家保障实施的公益性事业,其本质是国民教育。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免收学费,收取杂费是义务教育一个阶段性现象,国务院已经明确要在两年内全部免除杂费。

19、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答:一是平等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都能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实践中不能对女性、少数民族、具有宗教信仰的适龄儿童、少年和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入学及学习歧视。二是获得的义务教育质量要大致平等,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各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提供的义务教育质量,应当是相对均衡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20、中小学危房的等级如何划分?

答:根据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小学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按下列等级划分: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无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21、为什么一定要拆除D级危房?

答:因为D级危房承重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险,所以一定要拆除。

22、什么是“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答: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2001至2002年,已经成功实施了第一期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安排专项资金52亿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亿元,累计改造农村中小学严重危房1700万平方米。2003年,国家又全面启动了第二期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决定在2003至2005年共投入中央专款60亿元,基本消灭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D级危房校舍,目前该“工程”正在顺利实施。

23、什么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答: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国家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中小学。

24、什么是“两免一补”?

答:“两免一补”是指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国家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

25、为完成“两基”国检任务,学校主要做好哪些工作?

篇3:“两基”迎国检基本知识

什么是“两基”?

答:“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什么是“两基”国检?

答:“两基”国检是国家依法组织的对省级行政区域“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主要目的是检验政府行为是否到位,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

“两基”国检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两基”国检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全省(区、市)“两基”水平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以“两基”国检为契机,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把全省(区、市)“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两基”国检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两基”国检重点内容有七项:(1)普及程度。重点检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小学、初中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2)教师队伍。重点检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有编不补的问题,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的情况。(3)办学条件。重点检查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大班额、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施配套情况,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应用情况。(4)教育经费。重点检查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情况,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的情况,落实“两免一补”情况,以及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问题。(5)教育质量。重点检查实施素质教育,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等问题。(6)学校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7)扫盲工作。重点检查扫盲未验收地区的青壮年文盲情况,已验收地区的脱盲人员复盲情况。

义务教育的概念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两基”国检的主体

组织“两基”国检的主体是国家教育督导团,接受“两基”国检的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

“两基”通过国检的条件

“两基”通过国检的前提条件是: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两基”均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审查,并由教育部公布;省级上报的“两基”自查材料通过国家审查;所抽查地区(州、市、县)的“两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两基”国检的程序 “两基”国检的程序是:全面自查、提出申报、检前公告、组织检查、做出结论、发布公报。各省在接受“两基”国检前必须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自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然后写出自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接受国检申报。

“两基”国检的重点

篇4:两基国检基本知识问答

1、什么是“两基” ?

“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2、实现“两基”目标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最后完成的时限是哪一年?如何进行验收和认定? 实现“两基”目标是1993年在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提出的,全国各省最后完成的时限是 2010年。对一个省实现“两基”目标的验收和认定,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先由省级政府根据本省制定的“两基”工作指标,对省辖各县(市、区)逐一进行达标验收。当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有县(市、区)“两基”工作都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后,由省一级政府向国家提出对该省验收的申请,并由国家教育督导团根据国家“两基”工作指标,通过随机抽查该省辖各县(市、区)及县辖乡、乡辖学校“两基”工作成果,对该省“两基”工作进行最终验收和认定。

3、“两基”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两基”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上,即:通过实施“两基”,一是实现了从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转变;三是实现了由不完全的义务教育向完全的义务教育的转变。

4、自治区“两基”工作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工作从1995年开始实施,到2003年全区完成了65个县(市、区)的“两基”任务,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69%,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前新疆90%人口都是文盲的历史。2003年国务院开始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我区有28个县(市)列入国家西部地区攻坚项目工程。到2007年底,有27个县(市)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地方完成“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8%。今年3月,塔什库尔干县顺利通过自治区的“两基”评估验收。至此,全区93个县(市、区,不含兵团),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

5、自治州“两基”工作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我州“两基”工作于2000年通过省一级达标验收,是首批通过自治区“两基”达标的地、州、市之一。全州各县(市)通过省级“两基”达标验收的时间是:1997年博乐市,1998年精河县,2000年温泉县。其中博乐市被评为全国实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区)。

6、什么是“两基”“国检”?

“两基”“国检”就是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省里的“两基”评估验收,并报教育部审查合格之后,由国家教育督导团依据《教育法》及《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对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两基”工作的整体验收和评估确认,是国家教育督导团依法履行的一个法定程序。“两基”“国检”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解决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检查和指导。是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国检的前提:全省(自治区)每个县市区全部验收完毕。

国检的法律依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国检的实施主体:国家教育督导团。

接受国检的主体:自治区人民政府,包括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所辖范围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包括所辖范围内的各中小学校。

国检的性质:整体验收、评估确认。这是目前国家在教育方面最全面、最权威、最高规格的一种检查,所以叫“国检”。

7、“两基”“国检”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全面提高全区“两基”水平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督导检查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把全区“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各地应把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过程看作是总结工作、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继续前进的过程。是检验政府行为是否到位、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的过程,是进一步发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过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

8、“两基”“国检”的主体是什么?

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两基”工作是以县为单位推进的,评估验收也是以县为单位。“两基”“国检”不是对县级单位的再验收,而是通过抽查县、乡“两基”工作,对全区“两基”工作进行评估认定。

9、“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普及程度:主要是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辍学率、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这些是反映“两基”工作的核心指标,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从严掌握,不能降格以求。

(2)师资水平:检查落实教师编制情况(生师比)、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新补充教师的合格率、校长岗位培训率等。同时要检查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及代课教师情况。

(3)教育经费:检查“三个增长”情况,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情况(对2001年后仍有拖欠教师工资的“一票否决”),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教育的情况,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情况。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地方,重点检查公用经费落实情况和资助贫困生情况。

(4)办学条件:检查校舍和基本办学设施,危房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凡有D级危房的一票否决),生均校舍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根据省定标准衡量。检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情况。同时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

(5)学校管理:检查地方政府是否给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是否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衡量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订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实施等情况。根据形势的需要新增加了学校安全管理内容,凡有造成师生伤亡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检查学校秩序、校园环境,检查治理学校乱收费情况。

(6)扫盲工作:各级政府本着“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扫盲和巩固提高工作,确保扫盲指标达标。

10、“两基”“国检”的程序是什么?

(1)由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向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提出对本省(区)进行“两基”督导验收的申请函,经国家教育督导团审核后与省(自治区)协商具体评估验收时间。

(2)由国家总督学顾问带队,组成16人左右的评估验收团赴各省(自治区)开展评估验收工作。

(3)评估检查团首先听取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汇报本省(自治区)“两基”工作情况,并现场接收评估检查团的质询(约半天时间)。

(4)评估检查团分3个组(每组4-5人,由组长带队)。分别检查2个县(市),全区(市、区)所有的县(市、区)都是受检对象,其中以“两基”攻坚县、两免一补县、巩固提高县、国贫县、区贫县为重点,路过的县(市)学校、幼儿园、职教学校可随时察看;每个被查县随机抽查2-3个(乡、镇),其中以农牧区乡镇为重点。时间约5-6天。各被抽查县人民政府及地(州、市)两级政府都要分别给检查组汇报工作,介绍“两基”工作情况。

(5)省(自治区、市)接受“两基”督导检查总结会(反馈会)。主要以组长为主讲人。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国家督导团成员、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在总结会上讲话。

(6)评估检查团返回后,教育部以正式文件给受检省(自治区、市)级人民政府下发《反馈意见》,并要求各省人民政府在一个月内上报《整改措施》。

11、“两基”“国检”的要求是什么?(1)严格按规划完成“两基”任务。

2003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两基”攻坚,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打好攻坚战,尽快实现“两基”目标。

(2)切实抓好重点和薄弱环节。对照“两基”验收标准,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县可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是教育经费不足,办学基础设施差;有的是学校发展不均衡,存在薄弱校现象;有的学校布局不够合理,班额过大;有的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有的初中辍学率偏高等。这些薄弱环节,很可能就是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抓住国家督导检查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果在这个阶段还得不到解决,以后解决的难度就更大了。

(3)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

A、公告。国检前15天在省级政府机关报第一或第二版发布国家教育督导团公告(公告的文字、时间按国家教育督导团的要求)。

B、国家检查采取定点检查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既检查近三年“两基”攻坚的县,也检查巩固提高的县。

C、数据要真实、准确,严禁随意更改、虚报瞒报,为“两基”国检准备的各种表、卡、册、簿,一律使用原始材料,不得重抄、复制。

D、不搞专门的迎检活动,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E、不准以迎检名义向学生、教师、学校收取任何费用。轻车简从,反对奢侈浮华之风。F、发现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实行“一票否决”。

12、“两基”“国检”中有哪六个“一票否决”?

篇5:“两基”迎国检知识问答宣传单

今年,国家将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为了切实做好“两基”迎验工作,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的重大意义,我们编辑了有关“两基”工作的知识问答。

“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两基”国检是国家教育督导团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有县(市、区)全部验收完毕之后,对省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是国家依法组织的对省级行政区域“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两基”国检的过程是检验政府行为是否到位、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的过程,是各省(区、市)总结工作、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继续前进的过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两基”国检,将检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义务教育,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经费“三个增长”的情况;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和部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重点内容有下列七项:(1)普及程度。重点检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小学、初中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2)教师队伍。重点检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有编不补的问题,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的情况。(3)办学条件。重点检查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大班额、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施配套情况,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应用情况。(4)教育经费。重点检查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情况,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的情况,落实“两免一补”情况,以及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问题。(5)教育质量。重点检查实施素质教育,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等问题。(6)学校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7)扫盲工作。重点检查扫盲未验收地区的青壮年文盲情况,已验收地区的脱盲人员复盲情况。“两基”国检“一票否决”的指标是:

1、当年(2011年)小学、初中入率不达标,辍学率控制不到位;

2、.教师学历合格率不达标;

3、教育经费未达到“三个增长”;四是2001年以来有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五是未及时消除D级危房;六是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七是弄虚作假。

为完成“两基”国检任务,学校主要做好:一是认真贯彻“两全”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二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学校管理,继续搞好三室、三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四是要坚持依法执教,依法保护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确保少年儿童进得来,留的住,学得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五是要建立健全“两基”档案,使“两基”的各项任务指标真正得到落实。重点做好制止中小学生的辍学工作,努力提高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

社会成员(包括学生家长)在实施“两基”国检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是: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我市已于1999年达到国家的基本扫除文盲标准,今年国检,将对我市按巩固提高标准验收(高标准验收),即:非文盲率农村达到97%以上,城镇达到99%以上,近三年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到98%以上。户籍所在地年满15周岁至50周岁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青壮年,都是实施扫盲教育对象。对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继续实施识字为主的文化教育;二是对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

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2010年后学校校舍面积逐步按国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执行,即农村小学6班制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7.85平方米。农村小学生均图书10册。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在四、五、六年级开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小学英语课程每周课时占每周总课时的6%——8%。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两免一补”是指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国家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两个提高”是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财政经常性收入”是指每个财政都能连续不断、稳定取得的财政收入。根据财政部和全国人大预工委的规定,其原则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其他一次性收入);二是中央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三是中央通过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我市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400元。

上一篇: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下一篇:采购部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