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基层人才激励力度

2024-04-29

加大基层人才激励力度(精选6篇)

篇1:加大基层人才激励力度

加大基层调研力度 切实掌握基层实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足当前财政各项中心工作,6月5日,涪城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仕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贾云激及预算股、国库股、乡财股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石塘镇就财政体制调整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通过面对面座谈、心贴心交流、实打实汇报的方式展开。通过听取石塘镇的经济现状、财政运行情况和债务等工作情况,调研组对石塘镇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建议乡镇要细化预算编制,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努力增收节支,理顺事权和财权的关系,对石塘镇承担的上级建设项目进行彻底清理,找准问题成因,对症下药,加大向上协调力度,及时予以解决。

最后,崔仕林提出要切实解决石塘镇的实际困难须做到“四抓”:一是抓清理,清理过往账务、清理未审计工程、清理重点项目形成的缺口。二是抓争取,针对清理出的情况,要提出具体方案,积极向主管部门反映,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抓收入,摸清辖区产业状况,多措并举抓好税收增长点;多与主管部门、园区衔接,弥补拆迁支出;做好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入库工作,加快全年收入任务完成进度,平衡预算支出。四是抓支出,强化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清理冗余支出,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和保发展”。

2014年6月10日

篇2:加大基层人才激励力度

XXXX从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出发,突出“十种能力”建设,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多种培训方式并行,大规模培训干部人才,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人才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建设和谐幸福米易的能力本领。

XXXX委、县政府邀请XXXX博士后,国际注册项目管理专家蒋朝哲教授到米开展了以“新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全县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14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增强了党政领导干部及专业人才加强新村建设的能力本领。

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请上来”培训。XXXX在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创新培训思路,集中在县委党校组织全县XXX个社区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主要采取小班互动式教学、先进示范、座谈交流、领导“针对讲”、专家“专题讲”、学员“ 现身讲”等方式进行,一改过去“漫灌”法培训方式,培训成效明显。

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处理自发迁居农民问题等为培训内容,采取课堂教学和赴汶川灾区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XXXX开展了为期30天的族副科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

结合“和谐家园”建设主题,XXXX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农村,服务党员、干部、群众作用,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走进“做幸福女性筑幸福家庭,共建

和谐幸福米易”的农家女大课堂培训活动。培训活动采取播放电教片、现场互动和示范等方式进行,将送学到全县12个乡镇。

篇3:加大企业家精神激励的力度

对企业家精神激励的激励方式有权利激励、工作激励、荣誉激励、地位激励、意识激励等。如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比另一个同等规模公司的总经理拥有更多和更大的权利, 将公司的总经理改为首席执行官, 意味着董事会将自己的决策权和控制权部分移交给经营者, 对企业家是一种权利激励;又比如, 地位激励既有企业家从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任职的地位升迁, 又有担任从地方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等社会地位的变化。

我国绝大部分的企业家以前之所以在物质激励还很不到位的情况下, 没有选择“偷懒行为”, 是因为他们长期受党的教育和传统文化以及先进文化的熏陶而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4年“中国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专题调查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企业经营者都将“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精神追求的人生活更幸福”、“任何时候都不应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公共利益”排在前三位。根据一项对浙江万向、江苏红豆、安徽古井等62家中国著名企业的调查, 分析这些企业领导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作用的特点, 发现他们的创业动机都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自我实现愿望。在任职动机中, 选择最多的是“社会责任感”、“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而“经济收入高”等功利性动机却排在了后面。这说明了我国的企业家群体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不像有些人认为的“中国企业家面临信仰危机”。但信仰问题确实是精神激励方面最重要的问题。

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关于博弈均衡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他认为, 制度作为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 实质是对博弈均衡的概要表征 (信息浓缩) 起着协调参与人信念的作用。制度可以存在于人们的意念理解或是头脑之外的某种符号表征之中, 是自我维系的, 除非发生了动摇共有信念的事情。关键点在于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只有参与人相信它时才能成为制度, 成文法和政府规则如果没有人把它当回事就构不成制度。这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工具对“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以及“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违规现象普遍存在”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这就是“共有信念”的缺失。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就是发生了一些动摇共有信念的事情, 容易使企业家较高的精神追求产生动摇。所以, 需要重构“共有信念”。要重构“共有信念”, 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是极为紧迫的, 但需要实现一定约束下的法律成本在用于制定新的法规和执行已有法规之间的优化配置。

精神激励方式虽然在独立运用的效果上不明显, 但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精神激励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家精神方面的需要, 弥补单独进行物质激励的不足。各国在精神激励的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日本和德国在精神方面的激励较为显著。我国企业家在事业成就、仕途激励、意识激励等方面虽然较为显著, 但整体精神激励强度处在较低的水平。因此, 我们必须加大企业家精神激励方面的力度。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主要来自于社会、党和政府、企业所有者三个方面。社会、党和政府、企业所有者应各有侧重地加大对企业家精神激励的力度。

从社会角度来看, 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主要应侧重在“社会荣誉”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要大力宣传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赞扬优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济世精神、合作精神, 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地位, 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正确评价和对待企业家的素质、业绩、能力以及失误和不足, 支持改革者, 鼓励创新者, 宽容失败者, 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作用发挥的良好社会氛围;要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和经营管理者争当职业企业家, 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对企业家信任理解的良好氛围。

从党和政府的角度来看, 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主要应侧重在“政治地位”和“参政议政激励”方面。加大“政治地位”和“参政议政激励”的精神激励, 一是通过法定程序, 增加企业家在人大和政协中的比例, 让特别优秀的企业家进入同级人大、政协担任相关职务, 疏通企业家参政议政的渠道;二是聘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担任政府的经济顾问, 让其成为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三是发展符合《党章》规定条件的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入党, 找准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的着力点;四是在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劳动模范、省管专家和市拔尖人才等方面向企业家倾斜, 并形成规范。企业家参政、议政, 一方面能满足企业家自我实现的需要, 激发其努力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城市管理吸收现代理念, 引进创新思维。

从企业所有者来看, 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主要应侧重在“晋升和使命感”激励以及“公平和归属感”激励方面。加大“晋升和使命感”激励以及“公平和归属感”激励, 一是当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现行工作岗位上取得较大绩效和综合管理能力有余时, 赋予他们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 使其获得晋升机会, 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发展需要”、“权利需要”等高层次精神需求, 使企业家群体更有活力;二是使企业家认识到, “第一位和最重要的追求是组织的使命”, 通过对企业家进行加压和让其承担重大的责任, 使他们获得光荣感和使命感, 从而产生工作动力;三是根据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们享受到内部公平性激励;四是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归属感, 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组织要帮助他们共同组建一个关系和谐的人际群体, 营造接纳他们的组织文化氛围, 配备适合他们才能施展的工作团队。

篇4:加大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力度

从事国际传播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比较渊博的国际知识、相当高的外语水平和掌握前沿的国际传播技能。实踐证明,依托现有的高等外语院校,我们可以在较短期内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国际传播人才。

1.在高等外语院校集中开设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可以在外语院校中选拔学生进行培养,也可以在所有的高等新闻院校中进行选拔,然后在外语院校中的基地进行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克服因外语能力差而难以有效开展国际传播的弱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批从事国际传播的人才。

2.高等外语院校在注重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要继续开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使学生具备进行对外传播的国际知识、文化底蕴和对国际形势的研判能力。高等外语院校普遍都开设了国际关系、国际商务法律等专业,要利用专业的手段和新颖的内容,培养外语和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人才,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国际传播的新要求。

3.熟练驾驭包括通用英语和其他外语是有效从事国际传播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是中国新闻的对外传播还是国际新闻的传播,语言都是最基本的条件。

4.注重培养信息时代全媒体传播技能。一些新闻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国际传播的前沿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由于高等外语院校语言条件的优势,所以能够比较快地掌握、教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篇5:加大基层人才激励力度

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由于其蓄水、保湿、维温等优点,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也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技术带来巨大效益。

据调研,东桥镇金桥村年使用地膜大约1.2吨,80%农户选择使用的是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地膜,70%的居民不能清楚的认识地膜带来的危害。在使用之后直接丢弃的占到42%,能将地膜多次利用的占到32%,25%的居民选择装垃圾,仅有少数居民选择回收到指定地点。

但与此同时,废弃地膜不合理的回收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进而影响作物的出苗和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同程度地造成农作物减产。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宣传不到位。针对废弃地膜回收处理和利用,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措施不完善,没有引起广大农民的足够重视;其次,基层政府对废弃地膜的管理措施不健全,仅仅停留在“嘴”和“纸”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落实。二是认识不到位。农民群众对废弃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缺乏认识。农作物收获后,废弃地膜的回收处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农民群众往往对废弃地膜随意丢弃,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村貌,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为此,基层建议:一是提高环保意识。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白色污染”科学认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将残膜治理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在行动上。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与宣传结合的方式,让农户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引导农民自觉保护耕地,并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做好回收利用。按照就近收集、方便群众的原则,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将废旧地膜集中回收,并把回收的废旧地膜提供给生产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双赢效果。四是引进降解地膜。大力提倡使用降解地膜,这种地膜在阳光下或在土壤中进行可以自行分解,减少污染。

篇6:北京加大四种人才培养力度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今天召开的北京高校党建工作会上强调说 “北京当前需要加大4种人才培养力度”。

刘淇说,一是要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培养大批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二是要为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养大批既有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为城乡协调发展,培养大批扎根基层、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力量的实用人才。四是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大批具有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他说,2005年北京GDP总量已达到6780亿元,经济总量比五年前扩大了1.1倍,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表明北京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包括高校定位、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处理扩大招生与提高质量关系等方面,目前有些高校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刘淇说,“十五”期间北京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完全可以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办出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满足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真正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内涵发展为主、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和实施奥运带动战略这“4个坚持”。

上一篇:投资者见面会活动方案下一篇:樱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