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辛弃疾教案

2024-05-08

水龙吟辛弃疾教案(精选6篇)

篇1:水龙吟辛弃疾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写作背景: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二.补充注释: 1.岑:小山。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的语序。3. “看了”:看够。4.登临意:登临的内心感受。5.季鹰:张翰的字。三.赏析词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境特点?

用比喻手法,将远处小山比喻成玉簪螺髻,显出清秀的特点。3.移情入景的手法。

“献愁供恨”,倒装句式,移情入景,变赏心悦目为满怀愁恨。4.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特色:

A.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B.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7.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8.下片三个典故连用,用典的方法上是不同的。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而辛弃疾用来表达国难当头、谈不上弃官回乡之意。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臵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作者正面用典,表达自己不屑于追求享受的心意。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半露半隐。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9.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

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10.用典的作用。

A.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B.语言简练,风格典雅。C.言近旨远,辞约意丰。

D.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的感慨。总结: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人心魄。

篇2:水龙吟辛弃疾教案

赵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4)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难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一副对联:“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让学生猜猜这是郭沫若为哪位词人的纪念祠题写的对联。总结: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知人论世——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幻灯片展示】(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22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42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20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68岁。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来仔细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国恨”、“乡愁”(积聚在心底的那种绵延古今、纵横千里的孤独与悲愤)。

1、学生试读,教师正字正音。

2、教师配乐朗读,让学生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语气。

3、下面请学生再读课文,并参照课本注释,理解词的内容。读后思考:

(1)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2)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1)“无人会,登临意”

(2)上阕: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下阕: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一)配乐齐读上阕,讨论:

1.你认为上片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是哪一句话?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词人“把吴钩看了”是何意?为何把“阑干拍遍”? 明确:李贺也曾说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以物比人,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极度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2)“无人会,登临意”又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

明确:直抒胸臆,慨叹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失路,悲愤激切。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情与景往往相互交融,上片的景物描写中又主要蕴含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用词中词语回答)明确:“献愁供恨”中的“愁”和“恨”

(1)词人登临楼头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以致自己发“愁”生“恨”呢?(展开 想象,描绘画面)景色特点如何?

明确:楚天、江水(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景象壮观而不失清丽),远山(比喻、拟人:秀丽、秀美)。

作者移情于物,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客观外物上。山本无情,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和恨,也就可想而知了。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 断鸿” 写出了怎样的心境?明确:“落日”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生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夕阳残照楼头,失群的孤雁哀鸣天际,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3)“江南游子”指谁呢?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明确:指自己。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对辛弃疾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内心酸楚可想而知.3.小结:上片从上(天空)、下(大江)、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上片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言志抒情。

(二)配乐齐读下阕,思考讨论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各有何特征?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借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尽西风,季鹰归未?”

明确: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表明了对金人入侵的仇恨,还蕴含着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明确: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贪图享乐的人。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明确: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控诉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人空老去。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这也正是登临赏心亭的重要原因,所以也可以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正是整首词的词眼。小结:反用典故,正面取意,半隐半露。连用三事,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极尽一波三折、荡气回肠之美;借古人言己志,意在言外,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豪而不放”;不学张翰思归,不学许汜自私,反衬自己胸有大志,“可惜流年”笔锋陡转急下,感慨年华虚度,愁苦顿生,倍感压抑,可谓“壮中见悲”。

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自伤抱负不能实现,叹无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知音难觅,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简单小结:下片三次用典,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

五、总结归纳,形成板书

手法:寓情于景 细节描绘 用典言志 意境: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豪而不放”、“壮中见悲”,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顿挫。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一遍全词,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要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要读出栏杆拍遍的悲愤,要读出壮志难酬的痛苦。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阅读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一词,完成思考题: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篇3:水龙吟辛弃疾教案

辛弃疾的词继承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能冲破一切束缚,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气势纵横, 意境深远。其词题材广阔, 除以感慨国事、指斥奸邪、自伤身世、怀念故土为主要内容外, 还以多彩多姿的画笔描绘农村景物和壮丽山河等。在艺术上, 既善于运用比兴、寄托手法, 又长于白描。在语言上, 既能娴熟地化用经史诗文中书面语言, 精练而畅达, 又很注意学习民间口语, 形象而生动。词风虽以豪放为主, 但也不拘一格, 沉雄、飘逸、激越、妩媚, 兼而有之。总之, 他的词从内容到形式都较苏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关于这首《水龙吟》的写作时间, 目前有三说:一是宋孝宗乾道三年 (1167) ;二是乾道五年 (1169) , 辛弃疾时任建康府通判;三是淳熙元年 (1174) , 词人时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较其三说, 以第二说为是。这是因为, 这时他南归已经七年了, 眼看收复北方失地的愿望付诸东流, 感慨是很深的, 此其一;其二, 辛弃疾曾在乾道元年 (1165) 上《美芹十论》, 建议出兵北伐, 但未受重视。几年后又被授以建康府通判这一闲职, 其心绪不佳自可想见。这些情况也正合《水龙吟》词意。

此词上片写登临赏心亭的所见所感。词人登高一望, 水远山长, 清秋无际: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上句从远处着笔, 写楚天之辽阔;下句从近处落墨, 将视线集中于不尽之江水, 渲染满目之秋色, 为下面抒情作铺垫。

秋天, 本是使人感伤的季节, 而词人当此际, 看到祖国半壁河山尚在金兵铁蹄之下;想到自己壮志未酬而时光虚掷, 更是感慨殊深。于是便借景抒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遥岑”, 远山。“远目”, 即远望。目, 这里用作动词, 看的意思。“玉簪螺髻”, 即碧玉簪、青螺髻。这里都是用来比喻山的形状。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 撒在明月中。”以上三句意谓, 举目远望, 山峰耸立, 好似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髻, 但河山愈美愈能给人增添愁恨。这是因为词人一看到这锦绣的江山, 便想起沦陷区的国土, 所以不免引起惆怅。而眼前的景象更令人伤情: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楼头的落日, 渐沉西山, 这衰飒之景, 似乎象征江河日下的南宋王朝。“断鸿”, 失群的雁。这里是用来比喻离散的人民, 也有自喻之意。《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之子于征, 劬劳于野。”朱熹《诗集传》:“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 而作此歌也。”“江南游子”, 词人自谓。建康属江南东路, 而词人原籍山东, 所以自称“江南游子”。然而, 此时词人身为朝廷命官, 并非无职事之游民, 他之所以自谓“游子”, 显然有落拓不羁之感慨。

既然是“游子”, 便不能不时刻想到收复失地而还故乡, 但他此时的复杂心情别人是不理解的, 所以接着说: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吴钩”, 原是指春秋时吴地所产的弓形宝刀, 这里是泛指普通的佩刀。“看了”的“了”字, 和下句中的“遍”字同义, 是说看得很仔细。词人为什么这样细看宝刀呢?这当是有深意的。既然大好河山已经沦陷, 如今有家不能归, 所以词人便以收复失地为己任。而收复失地, 便不可须臾离开武器。并且, 这柄刀, 也许就是当年参加耿京起义军时曾用的刀, 它能勾起词人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也会引起许许多多的感慨。下一句“栏杆拍遍”, 也有相同的意思。然而, 这一切都是无人理解的, 词人的心情该是多么苦闷啊!

如果说上片主要是寄情于景的话, 那么下片则主要是借历史典故直接发表议论: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意谓自己不愿学张翰只顾个人口腹之欲而弃官归乡。“脍”, 把鱼、肉切细。这里用作动词。“季鹰”, 西晋时人张翰的字。《晋书·张翰传》: “翰因见秋风起, 乃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 曰:‘人生贵得适志, 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以上几句 是紧承上 片而来。前言“无人会, 登临意”, 别人或以为词人因登高望远而生思乡之情, 于是这里便用“休说”二字加以否定。但既然想到了张翰一典, 毕竟流露了有家难归的乡思。所不同的是, 他的思乡决非如张翰之流贪图个人的“适志”, 而是想兴兵北伐, 收复失地。此为“登临意”其一。其二是:“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求田问舍”, 购买土地和房舍。“刘郎”, 即刘备。《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 表与备共论天下人, 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 豪气不除。’汜曰:‘昔遭乱过下邳, 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 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 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 今天下大乱, 帝主失所, 望君忧国忘家, 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 言无可采, 是元龙所讳也, 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 欲卧百尺楼上, 卧君于地, 何但上下床之间耳!’”词人引用此典, 意在说明, 此刻自己之所以登楼一望, 惆怅万端, 也并非因个人功名未就, 家资不丰, 而是如刘备所云“忧国忘家, 有救世之意。”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这是词人以树自比, 感叹岁月流逝, 时光空度, 徒怀壮志, 事业无成。此为“登临意”的第三层含义。“树犹如此”, 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即桓温) 北征, 经金城, 见前为琅时种柳已皆十围, 慨然曰:‘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攀枝折条, 泫然流泪。”又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以上三句意谓, 可叹岁月匆匆, 自己的年华在国势飘摇中逝去, 正像树木在凄风苦雨中衰老。

想到往事, 词人“忠愤气填膺”, 怎能不“有泪如倾”呢!所以词的最后说:

“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 英雄泪。”“红巾翠袖”, 这

里指歌女。古时酒席宴前常有歌女劝饮。但词要请歌女来, 主要是因心情苦闷, 缺乏知音而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擦拭。

综上所析, 这首词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 抒写了词人恢复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就的抑郁心情;同时抨击了某些一味“求田问舍”, 不关心国事的庸人;表达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首词慷慨激昂, 气势纵横, 悲而不哀, 沉郁而豪放, 是辛词的代表作之一, 其特点是:

首先, 以写景入手, 意境开阔, 思与景谐。上片缘情写景, 情景交融,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既是写景, 也是写情。这阔大的意境, 寄托了词人豪放不羁的气势;这无边的秋景和不尽的秋水, 隐含着词人无限的哀愁。自古以来, 茫茫的江水和无际的“清秋”, 总是和离愁别绪连在一起的。因此, 在这些写景的句中都含蕴着山河破碎、无家可归的愁恨。又如“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也看似写景, 而实则写人, 这残照当楼的景象, 这哀哀的失群之雁, 既是举目所见的实景, 也是比况国家衰颓的局面和战火中离散的人民。可谓融情于景, 思与景谐。

其次, 通过历史典故, 层层推进, 自然而贴切, 深沉而含蓄。此词的下片是通过三个历史典故来抒情言志的。如用张翰思归的典, 不仅用得恰到好处, 而且表达了多层深婉的含义。词人既然想到了张季鹰“命驾”归乡一事, 就说明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弃官归隐的念头, 然而经过深思之后, 很快便否定了这种想法, 于是便以“休说”二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接着引用“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一典, 也是从反面衬托词人心志的。而桓温一事用得更为熨帖。桓温是在北伐中发出“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的今昔之感的, 而词人也正是在北伐的理想受阻之后, 才产生“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感叹的。从词人所表达的感情看, 这三个典故的含义是一层深似一层的, 最后逼出“英雄泪”。

篇4:水龙吟辛弃疾教案

【关键词】意境 ; 典故 ; 难容 ; 示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06-01

如果被问起对辛弃疾的第一印象,大部分的读者都会认为有两点:一是“豪放词人”,二是“爱国英雄”。他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辛弃疾的豪放,是以深厚的爱国热情为底蕴的。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他已35岁,南归已超10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不免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他登上建康(南京)的赏心亭,面对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首先,他登临的地点很耐人寻味——赏心亭。建康城中的亭子该是不少的,可为何选择了这个赏心亭?真的是“偶然”吗?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也就是说,登临的初衷本是娱情。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是满怀伤感,又带着疗伤的些许期待登临城楼。姑且不说他是否真的能遂愿,但这种期待和现实的互相冲突,本身也增加了作者形象的悲剧性,让读者不禁为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遭遇产生同情。诗词是讲究含蓄蕴藉的作品,词人通过“不说破”的方式,留给读者揣摩的空间,这未尝不是诗词艺术拥有非凡魅力的原因之一。

其次,作者在文本中所采用的抒情方式从大体来看,与其他作者的创作方式无甚大区别——上阕选取典型意象,下阕选取典故。但在具体的组织结构上,还是体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作者首先给读者展示的是一个茫茫无际的画面: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浩浩荡荡流向天边,不知道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样一句话放在作品的开头,深意非常。文学作品里,篇首以景发端,在古今中外的作品里并不鲜见。但这首作品的景物描写,它不仅仅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悲壮的形象,还刻意地将自己的形象压低了。我们看武侠电视剧,常常会听到一个穷途末路的人发出“天下之大,竟无我容身之处”的感慨,还顺带发出无奈的苦笑。这其实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并不少见,比如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句。被称为七律之冠的杜甫的《登高》,其中就有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这样的情绪发生在平生以英雄自称,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能力的辛弃疾身上,那就况味非常了。辛弃疾作为一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正值酬现抱负的年华,应当是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情才对,但他在开篇就表达了自己的渺小和难容处境。辛弃疾就通“言此意彼”的方式,很好地传达了自己的伤感情绪。

如果读者站在辛弃疾的位置,我们可以顺着他的目光纵览建康风景。先是一色江天,然后是远山遥岑,接着就是眼下的落日楼头,最后是江南游子(作者自身)。这种由远及近、由彼及此的纵目方式很有现场感,使得境界扩大的同时,加入声色的因素。 在“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中,作者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就是告诉读者,千古江山,秀美不变。可“一寸河山一寸血”,不完整的国土让他心生怆然。

作者成功之处还在于,在写景和用典的双重手段下,还采用若干典型动作刻画了一个悲愤者的形象。如“看”和“拍”等动词的使用。吴钩是宝刀,宝刀的价值是在战场上体现的,可却被用来“赏玩”,这是一种悲伤,我们读者立刻就有“人不得其用”的感觉。晚唐李贺就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感慨,可见“吴钩”一词已成为带有情感的事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悲愤至极的人目眦尽裂的模样。同时代的陆游也有“尘暗旧貂裘”的语言,说的也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伤感。古人登高必赋,表达情志。当作者登临高处,却发现自己的孤独,他却无法解决这样的痛苦,所以郁愤之下,发出“无人会,登临意”的感慨。

在用典方面,辛弃疾发展了前人的用典艺术。通过“连续用典”的方式,表达激烈跌宕的情感。在“休说”方面,一般人的解读都以为此时作者应该是悲愤交加后的喷薄而出。实际上,如果结合上阕最后一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得出作者的情感是“沉郁”而非“激烈”,言外意是“不要再跟我提……,你可以说走就走,可我呢?”这种无奈情感和之前的无奈的怨愤是可以联系起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作者不愿做第二个张翰,另一方面仿佛有一个声音说,即使我想,我到哪儿去呢?

在第二个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上,作者意在表达自己绝不追求个人私利的情感。在后人许多解读中,有些声音夸大了刘备的作用。鄙认为不可,刘备是“君”的形象,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留人以把柄的危险性,他只是告诉读者,许汜这样的人,才气的刘郎都不屑,我是和刘备站在一个立场的!对许汜为人的批评才是重点,刘郎的存在是将之树立一个典型,在许汜的对立面。

在第三个典故中,作者传达出“时光流逝”的永恒的感慨,但感叹时光流逝的古人故事实在是不胜枚举,为什么选择桓温呢?我认为“北伐”应该是另一个关键词。三个典故的连续使用,可谓字字含血。可以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得出辛弃疾的复杂情感——怀念家乡,报国无门,难遇知音等。

最后,作品中的最后一句应该是点睛之笔,“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很少有人能够毫无顾忌地展现自己的脆弱。我们在文学作品当中,也很少见男儿哭泣,尤其是英雄。但每次英雄的哭泣,都震撼人心。比如《史記·项羽本纪》中的“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以气节自许的辛弃疾,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儿,却像小孩一样哭了,竟然还要靠一个姑娘来安慰,这是无助的哭,不甘的哭!

篇5:辛弃疾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篇6:辛弃疾 水龙吟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

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

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渠坐事失官)

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

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上一篇:工商联入会申请表下一篇:一日常规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