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溪居》

2024-05-01

唐诗之《溪居》(精选8篇)

篇1:唐诗之《溪居》

元和五年( 810 ),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喜其风景秀美,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

我长久为做官所羁累,幸亏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使我如释重负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如同一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偶尔荡起小舟,纵情山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此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头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落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 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此段议论颇有见地。

篇2:唐诗之《溪居》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篇3:唐诗翻译中意象之美的传达

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相同意象也会被诠释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很多意象的象征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相同意象也许会唤起不同的想象画面和心理感受, 所以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转换是非常必要的。意象的处理是唐诗英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唐诗翻译不仅仅是汉语与英语文学的交换, 其主要目的是作为一个文化传教士, 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诗歌是意象, 文化, 语言的统一体。而这使得唐诗翻译更加困难。译者不仅要熟练的处理语言, 还要对中国文化与译入语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在翻译时不仅要表达清楚诗的文学意义与文化意蕴, 也要尽力保存原诗的风格与形式。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汉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 提出了几种意象传达的翻译方法。例如:增补法, 替换法, 变更法等。

一、替换法

当直接翻译不可取时, 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替换翻译法。替换翻译法就是指在译入语中找一个能传达相似含义的意象来替代原意象。我们从李白《古风》的翻译中便可见其一斑:

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

Seventy purple ducks and drakes, Pair by pair in the dark of the court.

在中国人眼里, 鸳鸯是一种代表情侣之间互相恩爱的鸟。但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译文。为了保留原意象的生动, 译者灵活地采用了“ducks and drakes”来做为鸳鸯的对等。

二、增补法

直接翻译是为了保留原诗的文化风情。而增补法则是为了弥补在直译中失掉的文化暗含, 多用标注法来表示。我们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Spring Lament

Shoo that oriole away!

Don’t let him sing!

If from these dreams I wake!

I’ll never reach Liaoning!

(Liaoning: Far northern border outpost, where the speaker’s husband has been sent to f ight)

在这个译文中, 标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清楚地解释了此地名的含义, 历史背景和主人公在春天哀痛的原因。这样, “Liaoning”这个有着暗含意义的意象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外国读者理解了。

三、变更法

因为唐诗是典型的中国诗歌, 他之中所含的意象也大多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果直接把意象译出来的话, 原诗的意义就会丢掉很多, 所以我们采用变更法。请看孟郊《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Leave Me not

I hold your robe lest you should go.

Where are you going, dear, today?

Your late return brings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 (张廷琛)

在这里, 翻译的难点是意象“临邛”, 因为这里包含着一个著名的爱情故事“在西汉的时候, 司马相如在临邛求学时爱上了本地一位知书达礼的女子, 尽管他已经结婚, 他又和这位姑娘结婚了。”在这里“临邛”暗指丈夫不忠于妻子, 诗人在此的暗指意思是“请不要抛弃我” 许渊冲直接把其中的暗含意味译了出来“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把三四句连在了一起。所以在原文中的意象在译入语中没有相似的意象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我们已经讨论了唐诗英译过程中意象传达的问题。翻译后的唐诗跨越了两种文化。译诗属于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更属于世界文化。此外, 这个译本已与中国文化分离但又不完全被西方文化所接受。所以它既不是原诗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诗。而是成为了一种融合了两种文化的杂合诗。这种意象融合的杂合诗在文学作品中把意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达到了一种整体美, 是众多文化意象互相作用, 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这样的杂合诗比纯粹的唐诗更有生命力。而且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Deeney, John.A Golden Treasury of Chinese Poetry, Bei J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K Press, 1976.

[2]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篇4:唐诗之花永不凋谢

夜深人静,我徜徉在书的海洋,聆听大唐王朝才子的心灵呼唤。

诗如人的生命“人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尘封千年的荣耀被书写,唐诗之花绽放在高山之巅,永不凋谢。银烛秋光冷画屏下,美人脸上凝结的香露,修长的食指在古色古香的琴弦上颤动。满园桃花之下诗人酣睡,悠然乐之。皓月初升,银光朗照在浪西楼上,天下昭然如琼玉。一袭轻纱下的轻歌曼舞,切莫乱了音律,今夜白露倒映出故乡明月。

没有比李白更苍凉的怅惘,大笔一挥就是半个盛唐。王维的大漠孤烟缭绕出落日的豪放;杨万里满塘的接天荷叶承载着映日荷花的幻想。王勃,繁华与孤鹭齐飞,才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杜甫,吟鞭祈指千尺涯,四年流亡,却从未放弃最初的梦想。

我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临摹她的轮廓;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画她的盛妆;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瞻仰她的英姿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羡慕她的刚毅;用“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畅想她的绮丽;用“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感叹她的隽永;用“会得离人无限泪,千丝万絮惹春风”书写一个盛世传说。

唐诗之花在记忆深处悄然绽放,承载千年金戈铁马,仰望万载刀光剑影,打开尘封千年的记忆与荣耀,在气吞山河中感叹,花开千年。

华美的花朵在记忆中盛开了一个燃烧的国度,那些远去的生命,斯人已逝,花香依旧弥散。愿做一场崇古清梦,永不醒来。坐看云卷云舒,笑看风霜雪雨。人生一世,天地间,我惟愿自由呼吸。愿唐诗之花永不凋谢,永驻世人心中。

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相州初中九年级(9)班

指导教师:王巧玲 孙 庆

篇5:唐诗中宫廷女性体育之管窥

一、唐代宫廷女性体育活动的类型

1. 球类运动。

蹴鞠, 又称为“踏鞠”, 是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 是古代军中作为军事训练的体育活动。唐代蹴鞠球体变轻, 也不再进行直接身体对抗, 偏重于技术。唐代女性蹴鞠的性质以娱乐为主, 以踢出高度、变化花样为能事, 俗称“白打”, 深受唐代宫廷女性的喜爱。唐朝诗人王建《宫词》中有“宿妆残粉未明天, 总立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 库中先散与金钱”的诗句, 描写寒食节气时宫中女性进行蹴鞠活动的场景[2]。

马球, 又叫“打球”、“击球”或“击鞠”, 是一种骑在马上持球杖击球的体育运动, 有宽阔平坦的场地, 设球门, 比赛方法有单、双球门之分。唐代马球运动兴盛, 上至皇帝、达官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都酷爱马球。宫廷女性是唐代马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唐代诗词中也有不少对马球运动的描写。诗人王建的《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描写了皇帝打马球时的场景, “无人敢夺在先筹, 天子门边送与球”。让我们了解了当时有皇帝参加马球比赛时由皇帝打第一球的规则。花蕊夫人《宫词》中“自教宫人学打球, 玉鞍初跨柳腰柔”的诗句描述了唐代宫廷女性学习马球时的柔美身姿。

步打, 这种运动是由马球演化而来, 球员没有坐骑, 手中的球杖与马球相似。步打的对抗程度没有马球那么激烈, 得分相对容易, 在唐代宫廷中十分盛行, 也深受宫中女子的喜爱, 常常作为当时宫廷中的表演项目。诗人王建《宫词》第73篇写道:“殿前铺设两边楼, 寒食宫人步打球。”描述了唐代寒食节时宫廷女性在大殿前表演步打给皇帝欣赏的场景。“一步走来齐跪拜, 上棚先谢得头筹。”则描述了当时的步打规则:获胜方的全体队员要先向皇帝行跪拜礼, 才能继续进行比赛。

驴鞠, 顾名思义是骑驴进行打球的一种运动, 它同步打一样也是由马球演变而来。驴子体型小, 速度较马慢, 比较符合女性的生理特点, 在唐代也是风靡一时的体育运动。唐敬宗时就有组织宫中女子“分棚驴鞠”的记载[3]65。《旧唐书》中还记载了当时女子驴鞠的场景:“聚女骑驴击球, 制训驴鞍, 及渚服用, 皆奢靡装饰, 日废数万, 以为笑乐。”从描述中可以看出, 当时队伍的装备已具相当规模。

2. 舞蹈类。

舞蹈作为与诗歌、音乐交融的艺术种类, 在唐代得到快速发展, 并且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层次。宫廷女性是唐代舞蹈的主要参与力量。唐朝初期就有专门训练歌舞宫女的“教坊”。唐代宫廷舞蹈的主要形式是大型舞蹈, 以多人共同表演为主, 经常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为统治阶层进行娱乐表演。《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了武则天时期的一种称为“圣寿乐”的大型舞蹈, “舞者百四十, 金铜冠, 五色花衣。舞之行列必成字, 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 道泰百王, 皇帝万年, 宝祚弥昌’字”。生动描绘出当时140人穿着华丽服饰, 不断变化队形, 排出‘圣超千古, 道泰百王, 皇帝万年, 宝祚弥昌’16字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宏大场景, 也反映出唐代宫廷大型舞蹈的较高造诣。王建在《宫词》中也有对这种歌舞的描述:“罗衫叶叶绣重重, 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编舞时分两边, 太平湾穗子当中。”

3. 棋弈。

围棋是我国古代十分流行的体育项目, 唐代以前基本上是男子专门的体育活动, 到了唐代围棋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 众多女性也参与到围棋运动中来。唐代诗歌中留下了许多有关女性参与围棋运动的诗篇。诗人张籍在《美人宫棋》一诗中写道“红烛台前出翠娥, 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 数数看谁得最多”, 生动描绘出夜晚烛光下宫廷女子下棋的场景。王建的《夜看美人宫棋》一诗将唐代宫廷女子对围棋的痴迷程度描写得更是入木三分:“宫棋布局不依经, 黑白分明子数停。巡拾玉沙天汉晓, 犹残织女两三星。”

4. 射鸭。

唐代宫廷女性也同男子一样对射箭运动十分喜爱, 但由于女性自身力量小, 便将射箭运动进行了改良, 发明了将木头做成的鸭子放于水面上, 宫女们用弓箭进行射击的游戏。唐代诗人王建在《宫中三台词二首》写道:“鱼藻池边射鸭, 芙蓉园里看花。”描写出宫中女子在闲暇时轻松的生活状态。另外在《宫词一百首》的《御猎》篇中也有对射鸭运动的描写:“青山直绕凤城头……新教内人惟射鸭, 长随天子苑东游。”

5. 秋千。

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 秋千在民间和宫廷中都十分盛行, 唐代时已成为寒食节气的一种重要体育活动方式。《开元天宝遗事》一文记载了宫中女子寒食节荡秋千的场景:“天宝宫中, 至寒食节, 竟坚秋千, 令嫔辈戏笑, 以为宴乐。”唐玄宗把宫女们衣着飘逸, 高荡秋千的场景形象地称为“半仙之戏”。诗人王建的《秋千词》中写道:“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 头上宝钗从坠地。”“回回若与高树齐”一句描绘出当时宫中女子荡秋千的水平之高, “终赌鸣珰斗自起”还要相互一较高下, 打赌竞赛, 形象逼真地将荡秋千的画面生动表现出来。

6. 水上运动 (钓鱼、龙舟) 。

钓鱼运动在唐代宫廷中也比较流行。《宫词》第30首中有诗为证:“春池日暖少风波, 花里牵船水上歌。摇索剑南新样锦, 东宫先钓得鱼多。”王维将春暖花开之时宫女们垂钓时欢快的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在《宫词》第5首中“钓线沉波漾彩舟……内人急捧金盘接, 拔刺红磷跃未体”则写出了宫女们钓鱼成功时的喜悦心情。另外, 唐代在端午节也有龙舟竞赛的习俗, 宫廷内湖泊众多也为龙舟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代诗人张祜的《杂曲歌辞·上巳乐》中有“猩猩血彩系头标, 天上齐声举画挠。却是内人争意切, 六宫罗袖一时招”, 把皇宫内女性进行竞渡活动的热烈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3]65。

二、唐代宫廷女性体育运动开展的特点

1. 开展内容丰富、多样。

唐代政治清明、经济发达, 女性受封建礼教束缚较小, 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女性拥有广泛的自由度, 能积极快乐地投身于各种各样体育活动之中。宫廷女子相对于平民女子拥有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去从事体育娱乐活动, 使唐代女子体育运动形式丰富多样, 推动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大发展。

2. 娱乐性为主要目的。

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她们从事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作为一种娱乐手段或进行表演取悦于统治阶层。唐代宫廷女性在皇宫大院的时间富裕却无其他娱乐方式的情况下, 采用射鸭、秋千、下棋、钓鱼等体育活动进行锻炼身体。另外通过舞蹈、马球、蹴鞠、竞渡等表演性强的体育活动为贵族阶层娱乐助兴, 在给贵族阶层带来欢乐时, 她们自己也得到愉悦放松和身体锻炼, 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今天的文艺表演。

3. 与岁时节令密切相关。

从大量唐代诗词中可以发现, 唐代宫廷女性体育活动都与重要节日密切相关。如寒食节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有:白打、蹴鞠、秋千;端午节有:龙舟竞渡、射鸭:重阳节则进行登高、射箭等活动。宫廷女性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又推动了唐代女子体育在全国的发展。

三、研究唐代宫廷女性体育活动的现实意义

1. 积极挖掘、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唐代世风开放, 高度繁荣的社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推广。在当今国内几乎无人问津的“投壶”运动, 在唐代就是非常流行的体育运动, 就是这样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体育传统项目在国内“濒临灭亡”, 而在韩国却成为重要的民俗传统被保护起来, 并在2003年世界杯文化活动中当做闭幕式重要表演项目[4]31。因此, 研究唐代女子体育文化对于发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2. 为我国女子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唐代诗歌中可以看出, 唐代女性长期从事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促进了身心健康, 从生理学角度讲为繁衍高质量的下一代提供了前提保障, 进而为整个唐代的繁荣富强提供人本因素, 这是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唐代宫廷女性体育运动积淀下来深厚的体育传统文化, 为今天我们女子体育、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袁磊.幽闭生活下的激情释放——唐代后宫体育诗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0 (12) .

[2]王建《宫词》,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99:卷二零三, 3444.

[3]姚颂平.体育运动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篇6:唐诗翻译中意象之美的传达

【关键词】意象 唐诗 传达

意象的意义源于拉丁单词“imago”,按字面意思来说,就是指我们感官所感知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将“意象”定义为“一个在瞬息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它涉及到文学理论、美学、心理学、哲学的各种内涵。意象被认为是唐诗的灵魂,古诗之美便是意象之美。诗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意象世界,诗歌意象的艺术创造,更成为诗人的自觉追求。

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意象也会被诠释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很多意象的象征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赋予了不同的色彩,相同意象也许会唤起不同的想象画面和心理感受,所以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转换是非常必要的。意象的处理是唐诗英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唐诗翻译不仅仅是汉语与英语文学的交换,其主要目的是作为一个文化传教士,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诗歌是意象,文化,语言的统一体。而这使得唐诗翻译更加困难。译者不仅要熟练的处理语言,还要对中国文化与译入语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在翻译时不仅要表达清楚诗的文学意义与文化意蕴,也要尽力保存原诗的风格与形式。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汉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提出了几种意象传达的翻译方法。例如:增补法,替换法,变更法等。

一、替换法

当直接翻译不可取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替换翻译法。替换翻译法就是指在译入语中找一个能传达相似含义的意象来替代原意象。我们从李白《古风》的翻译中便可见其一斑: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Seventy purple ducks and drakes, Pair by pair in the dark of the court.

在中国人眼里,鸳鸯是一种代表情侣之间互相恩爱的鸟。但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译文。为了保留原意象的生动,译者灵活地采用了“ducks and drakes”来做为鸳鸯的对等。

二、增补法

直接翻译是为了保留原诗的文化风情。而增补法则是为了弥补在直译中失掉的文化暗含,多用标注法来表示。我们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Spring Lament

Shoo that oriole away!

Dont let him sing!

If from these dreams I wake!

Ill never reach Liaoning!

(Liaoning: Far northern border outpost, where the speakers husband has been sent to fight)

在这个译文中,标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清楚地解释了此地名的含义,历史背景和主人公在春天哀痛的原因。这样,“Liaoning”这个有着暗含意义的意象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外国读者理解了。

三、变更法

因为唐诗是典型的中国诗歌,他之中所含的意象也大多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果直接把意象译出来的话,原诗的意义就会丢掉很多,所以我们采用变更法。请看孟郊《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Leave Me not

I hold your robe lest you should go.

Where are you going, dear, today?

Your late return brings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 (张廷琛)

在这里,翻译的难点是意象“临邛”, 因为这里包含着一个著名的爱情故事“在西汉的时候,司马相如在临邛求学时爱上了本地一位知书达礼的女子,尽管他已经结婚,他又和这位姑娘结婚了。”在这里“临邛”暗指丈夫不忠于妻子,诗人在此的暗指意思是“请不要抛弃我” 许渊冲直接把其中的暗含意味译了出来“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把三四句连在了一起。所以在原文中的意象在译入语中没有相似的意象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我们已经讨论了唐诗英译过程中意象传达的问题。翻译后的唐诗跨越了两种文化。译诗属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更属于世界文化。此外,这个译本已与中国文化分离但又不完全被西方文化所接受。所以它既不是原诗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诗。而是成为了一种融合了两种文化的杂合诗。这种意象融合的杂合诗在文学作品中把意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整体美,是众多文化意象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这样的杂合诗比纯粹的唐诗更有生命力。而且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References:

[1]Deeney,John.A Golden Treasury of Chinese Poetry,BeiJ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K Press,1976.

[2]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1.

篇7:唐诗之《溪居》

下面是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3首诗赏析, 分别是《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701—762) , 字太白,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秦安西北) 。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 (今四川省江油县) 青莲乡, 故号青莲居士。他才华横溢, 风格清新豪放, 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 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 著有《李太白全集》。

下面依次译读和赏析这3首诗歌。

一、译读和赏析:《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题意为远望庐山瀑布。诗歌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诗云: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为便于理解, 可以用现代白话译为:

太阳照耀下的香炉峰, 弥漫着一股股紫色烟雾;远看前边的瀑布, 就像是悬挂在山川之前。它以飞一般的速度奔流而下, 长达三千多尺;初看上去, 让人以为是天河从天空最高处掉下来了。

我接着对全诗做了如下解读:

大诗人李白很喜欢旅游, 到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名山, 写下了许多描写祖国河山的诗, 有的诗写得像画一样美丽。这首《望庐山瀑布》就是他游览庐山后写的。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面。庐山脚下就是鄱阳湖和长江, 而瀑布是庐山的奇景之一。本诗通过描绘瀑布非同一般的气势, 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

诗的首句, 没有下笔就写瀑布, 而是先写庐山的香炉峰。你看那紫色云烟缭绕不散的香炉峰, 高高耸立在山的顶端, 那一团团烟雾仿佛使人进入了神话中的仙境哩。诗人为什么不先写瀑布而要先写香炉峰呢?这是为了给那非凡的瀑布营造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用“遥看”两字引出瀑布, “遥看瀑布”就是远远地观看瀑布。“挂前川”三个字用得很好。你瞧, 瀑布本来是奔泻不停的, 但远远地看上去, 就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垂挂在山川间, 静止不动哩。这是一种化动为静的写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说诗人在前两句是粗笔勾勒出庐山瀑布所处的背景, 那么这两句就是具体细致地描写瀑布的景象。诗人的视线是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的。先写了高高耸立于山顶的香炉峰, 然后再写远望中瀑布静如白练的景象, 最后才把视线定格在眼前的瀑布上, 追随着那激越的浪花从“三千尺”的高空奔流而下。“飞”字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瀑布喷涌而出的气势。“直下三千尺”, 既让我们想到山的险峻, 又想到水流的迅急。“三千尺”不是实指, 而是夸张的写法, 是说山势呀非常高峻, 水流呀非常迅急。既然这样, 所以诗人就疑心这瀑布是从九重天上掉下来的银河哩。你瞧, 香炉峰耸立在紫色云烟中, 就像是天上的仙境一般, 而遥看瀑布只觉它是一条巨大的白练, 它仿佛从天而降, 这不正像是银河刹那间从天上掉下来了吗?所以, 诗人的想象既是非常大胆的, 又是合情合理, 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至此, 庐山瀑布雄壮的美景已经宛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二、译读和赏析:《赠汪伦》

《赠汪伦》是一首赠别诗, 题意为写赠汪伦。汪伦, 是李白在安徽泾县的朋友。诗云: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为便于理解, 可以用现代白话译为:

李白乘登的船就要远行了,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了一阵阵踏歌的声音。啊, 这桃花潭的水呀, 纵使你有千尺深, 也不如好朋友汪伦送别我时的情深意切呀。

我接着对全诗做了如下解读:

天宝十四年 (755) , 李白游览桃花潭, 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 汪伦又来为李白送行, 李白就作了这首诗留赠给他。“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是说诗人就要乘船远行了,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了一片送行的歌声。一个“忽”字, 点明这歌声出乎诗人的意料。为什么会出人意料呢?因为诗人本不想惊动村里的居民, 打算悄悄离开这里的, 但就在乘坐的小船即将驶离岸边的时候, 淳朴厚道的村民跟朋友汪伦一起, 赶来为他送行了:只见他们踏着节拍, 边走边唱, 好不感人。诗的后两句是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既是点明送别的地点, 又是用桃花潭的水来与朋友的友谊作比较。桃花潭的水真够深呀, 足有几千尺深, 可比起汪伦送别我的真情来, 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水深情更深。潭水“深千尺”到底还有数, 而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又有多深呢?这可是无法度量的。“不及”二字用得非常好, 它把无形的友情比作潭水一样的东西, 这就把友情具体化了。这首小诗是李白随口吟成的。诗中所写景物都是现成的, 是李白亲见亲闻, 读来非常自然, 顺畅, 明白如话。汪伦对李白的一片深情以及李白对汪伦的感激之情, 又写得非常恰当。这种朋友之间的真情非常感人。

三、译读和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时写的赠别诗。黄鹤楼:旧址在武昌蛇山黄鹤矶 (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上, 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传说仙人黄子安乘黄鹤经过这里, 故名。孟浩然, 是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敬重的朋友之一。“之”这里是动词, 是“去”“到……去”的意思。广陵, 即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诗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为便于理解, 可以用现代白话译为:

范当世研究综述

夏文婕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南通范氏一门, 名家辈出, 诗人频现, 在社会上成为一令人瞩目的家族文化景观。范当世于晚清兼具桐城派与同光体双重身份, 对其研究既可一睹范氏世家风貌, 又可借此窥探晚清诗文脉流, 及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冲撞下的心灵转化。而后世对其研究, 不乏其人。本文拟对近年来学界关于范当世的研究状况作一个综述, 大致分为生平、思想与性格、诗学主张和文章特色、诗作研究等四个方面, 试图实事求是地描绘出当下范当世研究的概貌。

关键词:范当世;桐城派;同光体;西学

晚清文坛错综、新旧杂陈难辨, 桐城派作为清初的文派大宗, 待至晚清仍实力不减。晚期桐城派人物纷纭, 而江苏的范当世乃是一重要代表, 而且其又是同光体在江苏的重要一枝。所以对于范当世的研究极具有典型性, 借以窥探晚清诗文的发展脉流。范当世 (1854—1905) , 初名铸, 字铜士、无错, 号肯堂、伯子。通州 (今江苏南通) 人。早年与弟范钟、范凯齐名, 号称“通州三范”。肯堂与同乡张謇交好, 先后师从刘熙载、张裕钊, 又与一时闻人吴汝纶、陈三立等游, 吴汝纶奇其才, 以为“当今文坛无出肯堂右者”, 后与桐城姚氏婚姻, 又应吴汝纶之荐任晚清大僚、直隶总督李鸿章西席。然布衣一生, 守高不仕, 所做诗古文, 得桐城正传真脉, 而激发同光声气, 成就极高。

后世对于范当世的研究角度广泛, 各有建树。二十世纪早期研究范当世的学者有刘声木、汪国垣、徐昂等, 后期有黄树模、沈云龙、马亚中、陈国安、章品镇、季本奕等, 均有成果发表。诸研究者多从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等不同方面, 对范当世的生平、思想、诗文理论等作了深入的探讨, 今分别综述如下, 以为后来者进一步研究铺下基石。

一、生平

范当世生平首见姚永概《范肯堂墓志铭》, 其中书写肯堂师从张裕钊并与吴汝纶交游:“武昌张先生裕钊有文章大名, 客江宁, 君携张謇、朱铭盘谒之, 张先生大喜, 自诧‘一日得通州三生, 兹事有付托矣’……吴先生汝纶观冀州, 见君与謇、铭盘唱和诗, 贻书钩致, 君亦乐依吴先生, 遂之冀……”赵尔巽在《清史稿·文苑三》张裕钊传附范当世中亦以“张裕钊门下最知者”“吴汝纶尝叹其奇绝横不可敌”为佐。金鉽《范肯堂先生事略》中论述:“李文忠方位直隶总督……恒过先生论政事, 先生

老朋友辞别黄鹤楼向西方去, 在这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准备到扬州去了。他乘坐的那只帆船渐渐远去, 直到在水天交际处完全消失;最后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流向天边。

我接着对全诗做了如下解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地点与人物。黄鹤楼历来是天下名士流连聚会、吟诗作赋的地方, 传说以前有位仙人就是从这里飞上天空的;更为重要的是, 也许李白同孟浩然就曾多次在这里聚会漫谈呵。因此, 这诗就自然流露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第二句更是把送别时的环境气氛描写得诗意盎然。你瞧, 这春光明媚的三月, 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 香气迷人。在这明丽美好的时节送别友人, 可见诗人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显得忧愁, 而是充满了乐观奋发的精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看起来是写景, 但实际上还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你瞧, 李白眼看孟浩然感其意, 亦出己见, 多所赞助……”

徐昂《范无错先生传》刻画先生孝子形象“每晨为母粥纱易米然后入塾”, 晚年“倦游归里, 谋乡邑教育。”《南通县图志》、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十、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挚甫学案》都对肯堂生平事迹分而述之。

后世亦有对于范伯子年谱的编订, 见于黄树模《范伯子先生行实编年》、季本奕《范当世年谱》和《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伯子先生年谱》。此外, 还有沈云龙《通州三范——朱铭盘、张謇、范当世》 (《张季直传记资料·现代政治人物述评》天一出版社) 、王成彬、杨晓辉、孙静《范伯子与南通范氏教育世家》 (《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9月) 等论著对其家世、生平均进行了较细致深入的探讨, 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便利。

周录祥、胡露在《范当世年谱两种考辨》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6月) 中对黄树模和季本奕所撰两种范当世年谱加以考辨, 修正若干讹误。作者对黄树模所作年谱提出八处存在异议之处, 对季本奕撰写的《范当世年谱》指出了作者认为的九处不当之处。

对范当世九年乡试不第, 绝意仕途的原因学者有不同看法。王成彬、杨晓辉、孙静在《范伯子与南通范氏教育世家》 (《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9月) 中认为范伯子屡试不第的原因是他对八股文十分反感, 不喜作时文制艺之类的文章。其次, 他不与乡试还与南通范氏家风传递有关。因此, 范伯子深恶痛绝科举制度而倾慕西学。侯长生在《范当世与李鸿章》 (《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2月) 一文中则认为范当世有着强烈的功名意愿和用世之心, 只是生逢乱世, 虽有用世之心而终难见用, 因而在诗歌中“言为心声”。

二、思想和性格

钱仲联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将其称之为“天雄星豹子头林冲”“盖豪杰之士也”, “其《过泰山下》诗云‘生长海门狎江水, 腹中泰岱亦峥嵘’是何气概雄且杰!”

汪辟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以马军五虎上将之一“天猛星霹雳火秦明”谓之范当世。在《近代诗人小传稿》中称:“以久不第, 抑郁牢愁, 诗境几于荆天棘地, 不啻东野之诗囚也。工力甚深, 下语不肯犹人, 读之往往使人不欢。”姜光斗在

登上船只, 已经挥帆远去, 但他还是站在岸边, 一直目送这条船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最后只看见一江春水滚滚向东流去。从这里可以看出, 李白目送友人的时间是多么长呀。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李白对孟浩然一往情深, 两人的友谊非同一般。

篇8:唐诗之《溪居》

【关键词】诗歌;翻译;对比;创新

一、引言

中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唐诗宋词,既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瑰宝。而盛唐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一个时期。诗歌的艺术成就可谓登峰造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最鼎盛时期。

二、诗歌翻译

译诗难,译中国诗歌更是难上加难。对于中国诗歌是否可译,一直以来都是译者之间所不断争论的话题。许渊冲教授对于诗歌的翻译提出了“三美论”,即古诗翻译应尽可能还原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他认为“译诗应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由于汉语与英语具有多方面的差异,要兼顾三者,其难度可想而知。也有一些西方译者,例如雪莱,就提出诗歌不可译的观点。但笔者认为,诗并非不可译,而是众多翻译界人士认为,作为诗歌,只应展现其承载语言的故有特点,一旦翻译便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文化之间的交融也使得诗歌的翻译尤为重要。虽然对于诗歌可译性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还是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学者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新的翻译尝试。这些译者通过优美的译文给诗歌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为后人翻译诗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三、译文对比分析

《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仅存的一首五言绝句,整首诗仅仅二十个字,语言简练,看似简单直白,其最精妙之处就在于诗人用最浅显的文字既表达了留守少妇对于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战乱时期人民对于战争的憎恨与哀怨。也正是因为语言上的特点,此诗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争相翻译的对象。先后至少有九位翻译大家对此诗进行了英译,其风格可谓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却也难尽善尽美。而考虑到英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上的不同,若想达到原文的意境和形象,必定会很难。接下来我们拿许渊冲教授和Fletcher的译文为例来分析一下译文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A Comp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Tr.Xu Yuanchong)

整个译文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形式与字句上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每行诗均五个单词,完美地体现了“形美”。另一方面,诗歌韵式也采用了英语诗歌常见的aabb韵式,读起来极为舒服,琅琅上口。末句“Far off on the frontier”中,译者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于原文背景知识的欠缺,并非将“辽西”音译为Liaoxi,而是用意译的方式将其译为frontier。本诗的英译将“三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A Lovers Dream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Tr.W.J.B.Fletcher)

就其忠实程度来看,Fletcher的译文远不如许渊冲的译文。但这首译诗曾受到吕叔湘、谢觉怀、刘重德等翻译界人士的称赞。译文的前两句中译者省略了“莫教”与“啼”的翻译,或许是想将诗歌前两句简化为“黄莺莫啼”。就诗句意义来说,也并非不可,但终究会有些漏译的嫌疑。争议最大的是第四句“My lover smiled to me”。用词方面,题目和第四句均使用了“lover”一词。在西方读者看来,“lover”是爱人还是情人,就已经产生了歧义。除此之外,笔者以为“爱人之间相互微笑”过多地掺杂了译者的主观想象,更是让读者匪夷所思,译诗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原诗的意境。

四、翻译的创新之处

笔者认为,新时代翻译人士做翻译应敢于创新,并不是说我们要背离原文,而是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运用某种方式将中国诗歌的翻译推向另一个高度。自古以来,直译或是意译就并非是矛盾的两个个体,而是相互牵制、相互融合的整体,直译包含意译,意译中蕴含着直译,我们无法割裂开来。如何更好地权衡两者也正是译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接下来是笔者的翻译:

Spring Grievance

Dont keep orioles singing,

Leave it quiet,branch.

Dream is shattered by crowing,

Away from the front,I cannot touch.

题目方面,考虑到原诗题目的简练,译文采取直译的方式。“spring grievance”名词修饰名词,形式上贴合原文。笔者认为,之所以用“春怨”作为标题,一方面符合当时的时令。另一方面,春天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时节,作者是想通过“春”来表达对生活的渴望,却又无奈于生活。“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使用率极高。本文中,“怨”字一语双关,暗指对生活的追求,又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正是题目的高明之处。同时,“grievance” 也很好的体现出少妇的对于生活无奈的怨念。行文整体韵式上看采取了英国诗歌惯用的abab韵式,这种形式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快感必定会损失原诗应有的意境。原诗语句简练、生动活泼。而由于英语为形合语言,形式上的严格要求使得译文在可读性上或多或少会做出些让步。诗歌首句采取意译的方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作者意在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达少妇不希望鸟鸣扰乱思绪。“Dont”开篇,充分地体现了少妇心情的烦闷以及对现实的抱怨。第二行同样为祈使句,进一步表现“思”与“怨”。诗歌三四行进入主题,写出了少妇在怨什么。第三行采取直译的方式,“梦被这啼叫声打碎”。其实,鸟鸣打碎的并非是少妇的梦,而是她对丈夫的思念。第四行采用分句加主句的形式,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拘泥于韵式的要求。另一方面,分句部分表达现实生活将夫妻天各一方的残酷局面,主句再一次回归主题,将少妇的思念之情进一步升华。

而译文真正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的中国古代诗歌在尽可能保持原诗风格与意境的前提下,译成了一首藏头诗。译文的每一行首字母连在一起是“Dont leave dream away”,这四个词连成一句话,点名了诗歌的主题“不要让我的思念远去”。

参考文献:

[1]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上一篇:秋三年级作文下一篇:监理工作总结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