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课稿

2024-05-21

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课稿(精选6篇)

篇1: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课稿

《饮酒》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下面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是陶渊明的一首诗歌—《饮酒》(其五),这首诗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关于这篇课文,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围绕新课程标准、教材本身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诗人及其诗歌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使学生们获得对诗歌的初步印象,提高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能力。)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及其蕴涵的深层意味。(体会诗人高洁的人生志向和不与世俗合污的情感。)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赏析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当然,在完成重点时我感觉还有这样一个难点: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归隐后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高洁的人格,不与统治者及其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强烈决心。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朗诵法、点拨法、以及赏析法,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个课时来进行讲解。

下面是我对教学内容过程的一些个人理解,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堂导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导语:同学们,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酒的诗句有哪些好不好?(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等等)由此可见,诗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陶渊明的脚步来学习这首诗《饮酒》。

二、围绕课程,我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1.整体认知 2.阅读鉴赏 3.鉴赏评价

在认知整体阶段,我设计了这么四个问题:

1.快速找出诗歌中不会读和难懂的生字词并做好标记? 2.全班一齐朗诵诗歌,诗歌正确的节奏划分是怎么样的? 3.以往积累的对诗人的了解及其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4.思考和讨论全诗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这几个问题,初步扫除了课文中生字词的障碍,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理清楚了诗歌的层次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

在阅读鉴赏的时候,我又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 1.诗歌前两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身处在“结庐的人境”,怎么可能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呢?这样的描写是否产生矛盾?

2.诗歌三四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的是什么句式?与前两句有什么联系?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副图景?诗人借此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明确诗歌的主旨。在鉴赏评价的阶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两句诗中哪个字或词写得好?为什么?“见”字能换成“望”“看”字或者其他别的词吗?为什么?

2.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当中,怎么来理解诗人所指的“真意”? 围绕着以上三个教学过程,我进行了以下的课堂小结,目的是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主旨:诗歌的前四句主要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后六句体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的傍晚美景,还是抒发归隐后的悠然自得之情,或者道人生之真意,都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许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那么即使我们身处繁华的都市,我们的心情也能变得宁静。我们也能克服那些日益浮躁的情绪,回归自然本真。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我布置了这样几个作业: 1.课堂作业: 背诵并正确地默写诗歌。

2.课后作业:课后充分利用课外书籍、网络或其他资源,收集整理组诗《饮酒》的其他篇目,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最后,为了同步完成这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篇2: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您们好:

今天我讲的是七年级下册第25课的第2 课时--陶渊明的《饮酒》,关于这篇课文,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说教材:

《饮酒》课文诗五首中的一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 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一首是写诗人如何从 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在第二课时我着重要让学生了解诗中人、情、景、理融为一体的写法,并且体会本诗的意境。

二、说学法:

处于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浅层次的理解诗歌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应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会鉴赏古诗词,指导他们鉴赏的方法,了解人、情、景、理融为一体,并立足课本,拓宽视野,在读懂本诗中陶渊明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陶渊明的 性格特征。

1、知识与能力:

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感受诗歌的意 境美,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2、重难点:

(1)、重点 :了解人、情、景、理融为一体,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体会本诗的意境,对诗人的整体评价。

3、过程与方法:

以读—议—赏—研—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语言的感悟。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古代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领会诗人的情感和理想,能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程,导入新课:

1、赏析每句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字面去感悟内涵。一二句深情而 自得其乐; 三四句恬静而闲适; 五六句满足而得意;

七八句陶醉而悠然;

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2、问题探究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那么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 累,拥有平和的生活。远离官场,远离尘俗。“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以觉爽,处涸泽而犹欢)这 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诗歌前两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身处在“结庐的人境”,怎么可能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呢?这样的描写是否产生矛盾?

诗歌三四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的是什么句式?与前两句有什么联系?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刻画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又刻画一个采菊的形象,人与自然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千古流传。(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

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 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归园田居》中写到“久 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反 璞归真”。

(4)、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两句诗中哪个字或词写得好?为什么?“见”字能换成“望”“看”字或者其他别的词吗?为什么?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当中,怎么来理解诗人所指的“真意”?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 生真义,反璞归真,辞官归隐及人生的真谛。

本诗的主旨:诗歌的前四句主要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后六句体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的傍晚美景,还是抒发归隐后的悠然自得之情,或者道人生之真意,都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许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那么即使我们身处繁华的都市,我们的心情也能变得宁静。我们也能克服那些日益浮躁的情绪,回归自然本真。

四、板书设计: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

篇3: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课稿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通过写自己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及隐逸生活的乐趣, 抒发了若有所悟的欣悦与悠然自得的心情, 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真谛的积极思索与体悟追求。我们或许不必准确探明他所言“真意”, 但诗歌表达方面的技巧, 是需要仔细品析借鉴的。

一、平中见奇, 工于发端

好的诗文, 无疑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的。古代诗人极为重视诗的发端, 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即说:“对句好可得, 结句好难得, 发句好尤难得。”《饮酒·其五》中,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意境最受称道。其实, 如果从写作角度而言, 此诗平中见奇的开篇艺术, 最值得我们品味与借鉴。

1.无招之招, 言近旨远

首句无招之招全在“人境”一词的选择。“结庐在人境”, 意思是说, 自己的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诗句乍看平淡之至, 但如果仔细品味, 实则意味深长, 而深长的意味, 尽在言外。陶渊明这里表明自己归隐田园, 躬耕自给是生活在现实人间, “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 和那些与世隔绝, 寄身山野, 炼丹修仙, 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完全不同, 从而表明自己出世而不绝世、不厌世的超然。

2.起中有转, 悬念顿生

人, 自然要在“人境”“结庐”, 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如此说?不禁引人猜测意图所在, 这一看似平淡无奇的起笔, 在表明自己有别于一般隐士意味的同时, 还为下句的转出在语境上创造了一个转折前提———有“虽然”的语义在其中, 如果不这样写, 次句还真的无以转出。可以说, 转出之意在起势中就已经暗含, 所以, 次句“而无车马喧”就有一种顺势而出的如呼吸般自然而然的行文效果。“而无车马喧”, 浅层意味是听不到车马往来的喧闹之声, 深层意味是不受官场与世俗喧嚣的滋扰。既然“结庐在人境”, 那么, “人境”的喧闹与万象的袭扰, 定然是难免的了, 不料诗人却接之与“而无车马喧”。这一转笔出乎人的意料, 不禁让人心生疑问:既然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 怎么可能听不到车马往来的喧闹之声?怎么可能避免世俗喧嚣的滋扰?到底诗人是如何做到的?这样就造成悬念, 并自然引出第三句“问君何能尔”。

3.似不着力, 而实有力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诗人只用一个“而”字就轻轻转出, 造成一种矛盾与冲突, 似不着力, 而实有力。这种平中见奇的手法, 彰显出陶渊明高超的语言驾驭技巧。“而”字意思与“但”“却”基本相同, 但用“而”字, 转折就有一种自然而然和不经意的意味, 就有一种了无痕迹轻轻转出之感, 造成了一种“似不着力, 而实有力”的表达效果。朱自清先生在《陶诗的深度》一文中说这是“从前诗里不曾有过的句法;虽然他是并不讲什么句法的”。清人温汝能曾赞赏此诗开篇“奇妙奇绝”。此诗开篇之妙, 正是妙在明显的意义中又暗含丰富的言外之意, 妙在这种轻轻一转, 就使得诗意翻进一层, 貌似未曾着力而实有力, 妙在运用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手法, 造成悬念, 引发疑问, 使得开篇之后诗歌的展开及收结, 如行云流水, 极为自然。

二、自问自答, 承接无痕

“问君何能尔?”正当读者心生疑问之际, 不料诗人又抛出读者心中所疑之问, 这就有了一种让读者完全融入诗歌里去的效果———似乎这一句正是出自读者之心口。第四句以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作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神情, 显示出诗人鄙夷世俗、不慕荣利的清高节操。

为何隐于山林者只为“小隐”, 而隐于朝、市者为大隐、中隐?陶渊明“心远地自偏”可说是最为平白而智慧的回答, 无法做到“心远”的“小隐”, 自然就只好选择与人世隔绝的僻野山林了。“心远地自偏”蕴含哲理, 为诗歌中的警策之语, 即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诗歌中的警策之语一般放在“转句”或颈联位置,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等。这样, 刚刚开头, 似乎就要结尾了, 如何拓展下文, 就成了极具挑战的事。

三、转中有起, 似断实连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初读此诗, 到这两句, 有与前文连接不上或另写一首之感。但仔细品味, 始觉诗句乃紧扣“心远地自偏”展开, 是对“心远地自偏”的情景化的妙然解释, 有转中有起之感, 似断实连之妙。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正当我们担心诗人要如何拓展下文之际, 不料诗人就像他所言“好读书, 不求甚解”, 估计读者不一定能明白何为“心远”, 于是就像一个善于讲道的大师, 用“不求甚解”之法, 以具体情境给我们进行“开示”———“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应为一种宁静欣悦的心境或状态。“见”字炼字极佳, 写出自然而然无意之间的意味, 写出诗人物我一体、物我两忘之心境。南山悠然实为心境悠然, 悠然而见的不只“南山”, 还有“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句承接“心远地自偏”中“心远”一词, 何谓“心远”?“心”即《形影神》中之“神”, “心远”指自己心神达到了“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的境界, 达到了淡泊朴野、超然物外、逍遥自适、自由洒脱的状态。“心远”方能以悠然的心境赏南山日夕山气飞鸟去还。当你做到“心远”的时候, 就能够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样物我一体、物我两忘, 就能像“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一样自然而然, “心远”就是这样一种宁静欣悦悠然自得的状态。但“悟”始终要自己亲历, 于是, 到了这里, 他就戛然而止。结之以“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意谓:我不能再说了, 我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了———这种风格, 与庄子提出一个观念后讲一个故事的文学手法极为相似。

四、不言之言, 胜于有言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此中”是对前文的小结, 既包含“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理趣之境, 又包含“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的情景之境。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 是诗人已悟明的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意味。关于“真”, 朱自清在《陶诗的深度》一文中说:“什么叫‘真’呢?我们可以看《庄子·渔夫》篇云:真者, 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 不拘于俗。‘真’就是自然。”前文所言“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都是自然而然, 这种生活对于自己, 是“不可易也”。亦即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言“质性自然, 非矫励所得”之意。“心远”“悠然”都能够做到自然而然, 诗人自信与宁静欣悦之情溢于言表。“自然”为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 其要义有三:其一, 就是将自己“安放在自然山水中, 使之与自然山水亲密接触, 完美结合”, 即诗人《归园田居·其五》所言“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其二, 这里所说的“真”“心远”须反复修炼方可及, 诗人却能做到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样悠然而自然, 此中“真意”或真的“不可说”, 诗人写景之“真意”的深层用意是写心之“真意”;其三是“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的顺其自然。这一小结中, 透露出诗人若有所悟悠然自得之心境, 尽管诗人说要“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但这里还是可以感受到诗人体验到自己的形影精神与自然妙然融合时宁静的喜悦。

“欲辨已忘言”———不言而说“忘言”, 虽只一字之差, 但含蓄婉曲的意味就尽出其中。全诗抒发体验到自己的形影精神与自然妙然融合时的宁静与喜悦之情,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说居所与“人境”的融合, 自己并不像其他隐逸之人那样避开人世;“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自己的精神与自然的融合;“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说自己行为心境与自然的融合, 东篱采菊心境的悠然宛若南山的悠然, 东篱采菊的自然而然亦如“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的自然而然。诗歌主旨全在一个“真”字, “心远”与“悠然”为“真”的一个侧面或表现。因为“真意”前文已经含蓄言说, 结尾自不必再说。“忘”字用得极佳, 显得极为自然巧妙, 有一种引人思索的效果, 使得诗歌有了一种文字上已经结尾而语义上尚未结尾的悠悠余韵, 让诗歌更经得起咀嚼品味, 如果改为“正如前诗言”“欲辨不必言”或“欲辨已无言”之类, 就没有这种效果, 而且都与诗歌悠然自得的氛围不协调, 使得诗歌诗趣与含蓄之美全无。

篇4: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课稿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诗共二十首,诗人在这首诗的原序中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则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可知,这组诗多酒后偶然题咏,非一时之作。其内容多寓感慨,多抒心志,与饮酒无关。本诗为陶诗《饮酒》诗中的第五首,诗中既写了拥抱自然,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旷洁朴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相与为一的哲理。

诗的首句即展示了一个清幽画面,一个无车马喧闹的场所。诗人不像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但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也就是说心静,境自静。自己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隐居于山中。

诗歌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倾听着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自然幽淡的画面。那里汩汩的溪水,奏着清脆的天籁;孤傲的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此刻,诗人陶然欲醉,悠然之间,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悠然”二字,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求之,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富寓一片天真意趣。此时的诗人心与天融为一体,不知有心,不知有天,天就是心,心就是天,也无心,也无天,只有无限的澄明和宁静。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这两句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意思是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人于物我两忘之时,天已向晚,淡淡的暮霭笼罩着远山,绰约朦胧,自由的飞鸟映着日夕山色,结伴而归。正所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鸟”二字,既是眼前之实景,亦为画面增添一丝动感。同时,此处“飞鸟”意象又具象征意义,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返”。这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飞鸟和那悠然见山的人,不正是心神契合,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概而论之,此四句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妙合无垠。

诗中结句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即心与自然的这种瞬间感悟,是不可落于言筌的,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大道不称,大言不辨”、“得意而忘言”之意。道家哲学讲求对大道的体悟,要求个体于自然中感悟道,与生活中体悟“大象”。陶渊明正是从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得以正道,得以领悟自然真意。尽管作者最后说“欲辨已忘言”,但联系陶其他作品,他于本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哲理、个体体悟还是可以探索的。那永恒的南山,朦胧的山气,自由的飞鸟,忘情的诗人所营造的浑然一体、澄明宁静的意境,不正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诗意阐释,不正体现了诗人以“自然”为核心,要求回归自然、拥抱自然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纵观陶渊明一生,或仕或隐,最终回归田园,彻底洗刷掉社会之我,即伪我,从而达到道家所提倡的“逍遥游”即自由自在,无所拘泥的生命本真形态。从这一层面上看,我们可以说陶渊明一生中时刻在追求精神与灵魂的自由和超越,追求个体与自然物我两忘的生命的原生态。

在艺术上,陶渊明此诗既没有夺人的气势、雄辩的力量、轩昂的气象,也没有强烈的刺激、浓重的色彩、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的流露,一片神行,体现出“自然”的特征。这决定了此诗语言平淡冲和的特点,但妙就妙在诗人于平淡中含蓄着炽热的感情,于朴素中寓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其诗更醇更美,更耐人寻味。你看,他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之语中,不正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宇宙的认识。同时,陶氏语言不是写实性语言,而是启示性语言,他与谢灵运不同,谢灵运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写尽水态。而陶渊明诗中写松意不必在松,写菊意不必在菊,写归鸟意不必在归鸟。言在此而旨归于彼,于干枯中存多义,在清癯中有深意。试想,在此诗中,南山,归鸟和菊花甚至整个诗歌意境不都是一个象征吗?不都在阐释着诗人内心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吗?

总的来讲,这首诗情景理浑然一体,它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之景中展示着诗人的诗意人生。

篇5:饮酒·其五 陶渊明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篇6: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是想要辨识,却不知要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的是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诗人指的是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没有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写的是景物。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上一篇:世界标准日 演讲稿下一篇:实验报告统一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