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2024-05-18

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0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我校以“育人为本,道德为先”为宗旨,以培养道德习惯重点,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常规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大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国旗下讲话:本学期国旗下讲话由十多位中队辅导员和配班教师负责进行。老师们都能积极准备,激情演讲,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

3、主题板报和橱窗评比:每月一主题,月头布置,月尾检查、评比,效果明显。各班出的黑板报和橱窗立意新颖,构思奇妙,布局精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多项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1、常规知识竞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本次活动历时较长,从学期初开始,大队部就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布置,学校领导重视,学生也紧密配合,全校学生都融入了牢记“守则”和“规范”的洪流中。学生不仅在口头上能熟背于心,而且能落实在实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2、爱心捐款活动,坚持学生爱心教育

5月,学校结合“全国助残日”活动要求,下发了助残倡议书,开展了“少吃一份零食,奉献一片爱心”的捐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学生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用自己的力量将炽热的爱心播撒到残疾孩子的心中。

3、校园艺术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六月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以“童心向党”为活动宗旨,积极开展第九届校园艺术节。本届艺术节分为两个板块,“儿童粉笔画比赛”给了孩子尽情挥洒想象力的舞台,孩子们用充满智慧的画笔绘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精彩画卷,形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集体表演唱”活动更凸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文艺节目精彩纷呈。忘不了有洋溢着爱国情感的歌曲串烧《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忘不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诵读演唱《虫儿飞》,也忘不了俏皮可爱的表演合唱《共产儿童团歌》。这一幕幕别出心裁的表演印刻在了洮小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辅导员明确的岗位意识

众所周知,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高低对少先队组织教育作用的发挥及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没有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就不会有生机与活力。因此,本学期,少先队大队部认真组织班主任培训,大力号召辅导员认真学习少先队理论知识,要求辅导员争做理论型、科研型的辅导员,积极做好少先队的工作。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讲座,也有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的激情演讲,还有班主任在实践中的思想交流。这一次次的培训和交流让我们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受益匪浅。

四、坚持家校共建,营造学生成长的融洽氛围

社会、学校、家庭三维网络是塑造学生成为健康人的德育体系,这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为此,在本学期,我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家长进行了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培训。由各年级组长负责落实,各班主任积极配合,成功开展了五次家长会,社会影响较好,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我们坚信,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影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完善家庭教育,使其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更

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一个学期以来,少先队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掩卷深思,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所以,今后的少先队工作还需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期待明年的工作更精彩!

范文二:

2010年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

回首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重视直接部署督导下,及各中队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少先队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在忙碌中充实着自己,少先队员也在忙碌中成长着。虽然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但也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中充满着阳光。现将本学期少先队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计划扎实、工作规范

大队部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事务极其繁琐,因此,开学之前的假期中,大队部就根据市少工委和学校工作酝酿活动重点。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好工作计划,明确辅导员职责,统筹安排好各项日常的规范工作: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各项分工责任到人,使得大队部工作规范而且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

2、规范教室布置,图书角、学习园地等,较好地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坚持“班级常规管理”的检查制度,每天检查,每天通报,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清洁美丽,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3、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办好学校广播站,有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生活氛围。充分发挥大队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建设,学习园地的内容要求丰富多彩,继续进行“学习园地”的评比工作。并抓好少先队的标志。继续训练,为每周的升旗仪式等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4、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二、搞好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和活跃课余生活。

1、以班级建设活动为载体,开展少先队活动。开好班会,班级是广大少先队员学习、成长、成才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少年儿童塑造良好品德、提升文明修养的主要途径。一学期来,各班辅导员都能认真开展好班会活动,做到班会有针对性、教育性、实效性。

2、美化班级环境。用美好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班级的每一面墙壁都活起来,都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一面镜子,各班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组织队员参与班级设置,及时出好板报,及时展评学生具有感染力、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 “图书角”、“学习园地”等都是比较有成效的。

三、以大中队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主题活动是红领巾领域的生命线。一直以来,学校的主题活动始终坚持“实、小、新”的原则,一月一主题,旨在让活动融进辅导员与队员们的情感世界,促进队员各方面能力的同步发展。我们能坚持践行荣辱观、弘扬民族精神等主题为主,安排好校中队主题观摩活动,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选择反映当前学生存在问题,有针对

性,教育性强的主题。《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系列实践、文明修养等活动主题。

四、坚持活动育人原则,结合德育基地实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把学校建成孩子们的家园一直我们的理想,本学期我校大队部继续发挥少先队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积极地创造体验活动的载体,广泛开展体验活动。

1、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开展了“书让生命增添绿色”读书节,在班级中成立了“小小图书角”,评选“优秀小读者”。在活动期间,学生用朗读、背诵、讲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2、五月底,大队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年度“优秀辅导员、少先队员”评选活动。

3、在六一节,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庆“六一”表彰大会暨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5、为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结合本校的实际,围绕“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和谐校园”这个主题,大队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一学期里,在上级领导和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效果,在各项活动中,奖品虽少,但激情飞扬。让平凡的生活中不断有成功的收获,有精彩的瞬间,有动人的场面,更有美丽的回忆。在学生、教师、家长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改正和改进。因此,今后的少先队工作还需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我会一如既往的扎实开展工作,利用少先队的阵地优势为在校园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而不懈努力,愿我校的少先队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篇2: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总结了辅导员工作总结汇总大全、公务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大全,还努力收集述职报告、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年终工作总结、2013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等免费范文,打造绿色安全实用的免费范文网,坚持天天更新,用心为广大网友服务。

岁月如水悄然流逝,又一个学年临近尾声。回首2013,我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育人为本,道德为先”为宗旨,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周”、“争当四好少年”、“丰登杯环境教育竞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品牌活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努力开拓我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思路和举措

一、强化队伍建设,构建高效网络。

1、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和师德建设

校行政一班人注重率先垂范,讲党性、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德育工作组长的德育领导班子。为了抓好师德建设,认真学好“三个代表”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活动,坚持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并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如: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通过组织报告会、观看录像、撰写心得体会等,把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与师德修养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奉献型教师”,把朴实、进取、博爱、无私的品质落实到教师的言行中去。

2、抓好辅导员和少先队小干部队

伍建设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好每次德育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辅导员一起探讨德育工作的方法。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在会上,大家共同学习教育期刊上的优秀论文、案例,畅谈自己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交流后进生转化的认识与实践体会,促进了全校班主任工作的有序发展、良性循环。同时,做好少先队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一支较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加大对新任队干部、红领巾监督岗成员的培训力度,引导队员和大队干部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不断提高队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有效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依托白塔小学家庭教育委员会和白塔小学

社区教育委员会这两个平台,与家庭、社区达成了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学校、社区建设的意向,为学校德育向社区延伸搭设了桥梁。此外,我校还就校园安全工作、法制教育工作,与白塔交警中队、派出所进行联系,请法制副校长等相关人员来校进行指导,加强管理,自查自纠,杜绝安全隐患,为创建平安校园做出了细致工作。为向家长反馈学校德育工作情况,传递德育信息,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走访学生家庭”活动,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同时加强了教师与家长在德育工作上的配合。

二、加强阵地建设,规范常规管理。

1、坚持升国旗制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师生共同主持、参与的国旗下讲话,使队员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光荣升旗手”沿袭了班级轮

流制,达60人次;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和人员在开学初就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除了结合相应的节假日进行教育之外,还考虑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及关爱他人的教育等方方面面。

2、定期组织板报评比,加强少先队宣传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学期,我校定期组织黑板报和教室文化布置评比。十月份,结合我校创建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重点利用了班级学习园地、队角、图书角等阵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布置个性的班级环境文化,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黑板报主题和学校德育活动安排主题及大队活动主题一致,每月更换一次,主题有““民族精神代代传”、“祖国颂”、“培养好习惯”、“法制教育”等。每次评比都定日期、定

标准,要求内容丰富新颖、突出主题、每期必须有队员自己的心声,且形式要多样灵活、版面要美观大方,栏目设计各中队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3、继续开展“绿色中队”评比,加强规范教育与常规管理

为树立“学校是我家,进步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坚持“人人参与管理”的模式,学校继续坚持实行了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三位一体的值周制度。值周学生负责各班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和记录,值周教师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值周行政领导负责督查值周学生和教师,及时处理值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三位一体的值周制度既加强了对学校值周工作的领导,又提高了全体师生参与学校德育管理的责任感。每周一升旗仪式,少先队及时公布各班上周得分情况,孩子们据此反思,暗暗较量,为每一天的精彩表现欢呼,也为一点的疏忽而扼腕叹息,集体荣誉感在此时得到了诠释,各班的常规管理质量上了新台阶。

三、抓好主题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1、开展班会晨会,拓展思想教育

班会晨会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各中队辅导员能够根据学校少先队的要求,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题材,精心设计晨会内容,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文明习惯、合理消费、冬季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二月份,学校围绕“生命成长,责任担当”开展了生命教育周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学生一起聆听了“感恩道德励志教育真情报告会”并通过“感恩故事会(低)”、“责任中队会(中)”、“励志演讲会(高)”等多种教育形式,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增强责任意识。十月份,五六年级围绕“诚信,让红领巾更闪亮”这一主题,开展了班队活动观摩,教育学生与诚信同行,培养学生诚信的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的忠诚守信文化。

2、安全重于泰山,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事故的隐患,少先队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基础,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摘录了我校日常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并印发给每各班级。值周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队员认真做好学生在校纪律维护工作,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学校经常开展全校的交通安全讲座,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继续延伸和扩大,把安全责任意识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确保校园的一方平安。

3、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利用开学典礼、教师节、国庆节、建队日、元旦等等,对队员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中突出主题,紧跟形式,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禁毒征文和作业活动、“四好少年”的评选、“世界地球日”

篇3: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教体艺[2014]3号) 要求各地和学校创建青少年阳光体育公示平台, 在2014年10月31日前完成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及公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上报工作, 12月31日前完成各省级的汇总统计工作, 上报至教育部。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体育教师, 由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开发的阳光体育互动平台 (英文域名:www.sunnysports.org.cn, 中文域名:阳光体育.中国) 根据文件要求, 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设独立的青少年阳光体育公示页面, 各中小学校免费申请开通后, 只需简单的选择和填空, 即可自动生成与教体艺[2014]3号文件要求完全一致的体育工作自评报表、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下属学校完成上报后, 自动生成统计表。整个过程无需手工计算, 大大降低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任务量。

阳光体育互动平台是学校实施体育课、大课间和校外体育活动一体化阳光体育方案的网络工具。在阳光体育互动平台上可以实现学校阳光体育通知、经验交流、工作成果、体育知识等文字和图片的公示;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体育锻炼记录的整合、评估和锻炼计划的制订;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各类阳光体育工作的评选和通报表扬;实现学校对学生的评选表彰;实现学校内阳光体育班级联赛和运动会的组织等功能。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www.sunnysports.org.cn或“阳光体育.中国”, 进入阳光体育互动平台首页, 点击页面右下角“下载帮助文档”, 即可获得阳光体育互动平台更详细的操作手册。

篇4:新时期如何做好学校的少先队工作

一、做好少先队工作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抓辅导员队伍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少先队员多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辅导员的启发指导,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才能真正做到竭诚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因此,学校要重视为辅导员的成才创设有利的空间。在管理中采取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树立正风正气,形成集体凝聚力,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工作氛围,激励向上的竞争氛围,锐意改革积极研讨的科研氛围,使众多辅导员在学习理论、探讨工作、互帮互学、争创一流等方面共同进步。要本着优化组合的原则,选派热爱少先队工作、工作积极、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知识丰富的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及联合中队的辅导员,建立过硬的中队辅导员队伍。

(二)抓学习

1.抓理论学习。加强对辅导员理论上的指导。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定期组织中队辅导员,进行少先队理论知识的校本培训。

2.走出去请进来。这是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学校一方面应经常组织辅导员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辅导员的视野;另一方面要组织辅导员多听少先队工作的专家教授的讲座,增大他们的信息量。

3.组织研讨。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交流研讨,总结经验,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提高工作实效储存能量。

(三)合理安排写作时间,提高理论水平

辅导员上班工作繁忙,既要上好课又要设计、开展少先队活动,所以,学校充分利用寒暑假,让辅导员结合所学的理论,结合本学期中队活动进行写作,会大大提高论文质量。

二、做好少先队工作必须加大少活动资金的投入

做好少先队工作必须“双管齐下”,即要做好辅导员的合理配置,又必须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真正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学校领导及少先队工作者,要重视资金的投入并落实到位,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这也是积极探索少先队组织建设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资金投入包括:辅导员及大中小队干部的培训;文体、科技主题活动的开展;优秀中小队及优秀辅导员、队员、干部的表彰等。这种为少先队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打造少先队工作名校品牌的资金投入,价值大,实效好。这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一个保障机制。

三、做好少先队工作必须扩大辅导员开展活动的视野

在强调和突出体验教育思想的今天,我们只要更加注重在少先队的各项教育活动中,突出这一思想,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更加上水平,有发展,出成果,队员就会在活动中真正受到锻炼增长才干。只有这样,才能使少先队员充满活力,才能使校园生机一片,教育才有实效。

(一)为少先队员寻找校外遨游的空间

在中央倡导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少先队工作的社会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日益发展和逐步完善的社区建设,为“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和良好的社会课堂。学校要改革要发展,学生要锻练要成长,小小校园已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社区广大的空间有利于他们展翅。作为辅导员,我们要紧紧遵循“以人为本”求发展的宗旨,深入贯彻体验教育思想,开拓渠道、设计活动、严格管理、精心组织,充分利用社区有利的资源优势,开展少先队活动。假日小队是课堂的延伸,这样的活动过程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有些能力也不是课堂上能够培养的。另处,假日小队因为有家长的参与,为家校共同合作施教提供了机会。家长通过参与不但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已的孩子,了解了学校活动,同时也能让家长对自己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以便今后更有效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二)为少先队员搭建校内活动平台

1.让队员在活动中长知识,提高素质。作为一名少先队工作者,组织队员参与“雏鹰争章”活动,一定要要根据少先队的教育目标,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要求和特点,依据教育活动的主题,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形式。要根据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内容,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多种方法启发他们,引导带领学生去寻求真理;要根据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要求,充分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鼓励学生不断为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深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总结参与活动的体会,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让队员在主题活动中接受教育。科技和艺术活动,是队员们十分喜爱并非常乐意参加的活动,同时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感受成功的体验教育活动。辅导员要善于抓住这一渗透体验教育思想的有利契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挖掘教育资源,多为队员创设活动项目,让队员自主选择。要扩大活动动面,营造全校性的氛围。

为把体验教育活动要落实到少先队教育的方方面面。辅导员要寻找更多的活动载体,要通过开展“六一”“元旦”“国庆节”“学雷锋纪念日”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通过组织队员外出参观、旅游、军训、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对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总之,开展少先队活动有多种形式和有多种渠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当前形势,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找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新路,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当中,真正发挥出少先队教育的功能。让具有六十一年光辉历史的少先队,在新时期以它特有的朝气蓬勃的姿态,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篇5: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少先大队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我校以“育人为本,道德为先”为宗旨,在校领导的引导和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极力配合下,加强少先队组织,全面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开创了我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从常规教育着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常规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大队部及学生会成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红领巾监督岗:由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实行落实,利用常规检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每日检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从细微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每周升旗仪式:本学期升国旗以各班级为单位,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各项分工责任到人,使得大队部工作规范而且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

3、规范教室布置,每周更新教室文化栏,较好地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坚持“班级常规管理”的检查制度,每天检查,每天简报公示。

4、主题板报和每周“雏鹰争章”评比:每月一主题,月头布置,月尾检查、评比,效果明显。各班出的主题板报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多项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开学初建立了少先队组织及少先队干部,加强少先队建设。

三月开展了“学雷锋”及“3·15绿色消费”主题班会。

四月举行少先队入队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讴歌光辉业绩”李硕勋纪念亭扫墓活动并且参加了海南省纪念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五月举行了庐山地震爱心捐款活动,坚持学生爱心教育。同时还开展了以“感恩·成长·责任”为主题的六年级少先队退队及初中新团员入团活动。

六月开展“幸福像花儿一样·庆六一”系列活动,以六一节为契机,为同学们打造一个多彩缤纷的节日。同时在六月中旬我校还举办了举行了“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比赛。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总之,一个学期以来,少先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如少先队干部及组织成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各项活动的开展缺乏落实及检查。所以,今后的少先队工作还需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期待下学期的工作能走上新台阶!

叶淋淋

篇6: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1----2012-----03

根据哲觉镇中心学校2012年度少先队工作安排及“五心”教育专题活动计划特拟定少先大队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艺体

素养、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2、以“五心”教育为抓手,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抓出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抓出学校教化氛围。

3、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常规训练,让大课间活动成为展示学校精气神的景点和亮点。

4、夯实基础,形成常规,让学校少先队工作具有自主性,预见性。

二、工作内容

1、“两操一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升旗仪式)的常规训练。

2、唱红歌、颂经典活动。(每天上午晨诵、下午午唱)

3、“六一”大型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

4、汇演《跪羊图》。

5、传统节日专题活动。(清明节组织扫墓活动)

6、整脏治乱、保护环境公益活动。(初步定于三月、五月)

7、学校“五心”教育汇展。(特殊情况展板展出)

8、每班按期开展主题班会。(五心)教育及安全教育。

三、工作要求

1、眼保健操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课间操每天一次,升旗仪式每周一次。两操要求做到队列整齐、动作规范、出入有序、国旗下讲话、宣誓要求主题鲜明。

2、注重日常训练,必唱歌曲《我的祖国》。

3、文艺节目排练要求融入常规教学活动中,“六一”以大队为单位组织活动,活动中每个中队必出一个文艺节目,每个大队必须排练一个大型文艺节目。要求以学校为单位每校上报一个优秀文艺节目到中心校,由中心校组织全镇汇演或择优上报教育局组织汇演。

4、以班为单位排练,以校为单位汇演。

5、清明节组织专题活动,活动形式到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收集好相关资料,逐年深化,形成学校特色。

6、加强常规养成教育,每期组织一至二次全校公益活动。

7、每学期整理学校活动资料,做一次学校“五心”教育成果汇展。

四、具体月活动计划

三月份:

1、制定大队工作计划。

2、具体落实(五心)教育及大课间活动。

3、各班级学习演练《跪羊图》

4、进行班级布置的安排各中队完成中队计划,进行学习园地、黑板报布置。

5、在3月,开展“整脏治乱、保护环境”公益活动。

6、3月30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继续深化拓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a、讲座b、学生看安全教育光盘c、安全逃生演习。)

7、各班级围绕五心教育、安全教育开展主题队会及班会。

四月份:

1、清明节之际,开展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2、各班级围绕五心教育、安全教育开展主题队会及班会。

3、结合世界读书日,联合语文科组开展“经典诵读”读书节系列活动

4、各班级排练一个大型文艺节目

5、各班级继续学习演练《跪羊图》

五月份:

1、开展“整脏治乱、保护环境”公益活动。

2、各班级继续学习演练《跪羊图》

3、各班级围绕五心教育、安全教育开展主题队会及班会。

4、各班级筹备六一大型文艺汇演节目。

5、更新班级学习园地、黑板报板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主题活动。(大型文艺汇演及诵经典活动)

2、进行特色中队的表彰活动

3、发展一批新队员,增加队伍建设

4、毕业班举行“告别母校”中队活动;其余各中队开展:五心教育主题会。

5、少先队活动基本结束,各班级抓紧时间复习迎接期末的到来。

6、汇演《跪羊图》。

七月份:

1、评选各类奖项并颁发奖状。进行工作总结。

2、进行假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3、指导少先队员的暑假生活。

4、收集资料,总结汇报少先队工作。

中心校校本部少先大队部

篇7:少先队年度工作总结

在少先队改革进程中,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着力增强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辅导员,成为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尚美”文化培育“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审美”的“四会”杨小少年。我们聚焦“组织”,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而做好准备。现就一年的少先队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推进少先队活动校本教研 培育少先队工作校本特色

《少先队改革方案》和《中小学少先队改革任务清单》提出要创新丰富实践活动品牌:在中小学普遍落实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突出少先队员主体地位和实践体验特色。围绕此项改革任务,我校着力聚焦少先队活动“一课时”,积极探索少先队活动的校本推进,并在实践中构建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我们通过三级梯队运作,加强校本研训,坚持以赛促训、落实课程开发等途径,认真设计好每节少先队活动课,上好每一节活动课,不断丰富“课”的活动内容,创新“课”的活动方式,整体推进学校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保障其有效进行,并培育校本特色。

(一)三级梯队运作 形成少先队活动管理机制

1.发挥学校少工委作用,制度建设有保障。

明确学校少工委的职责: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校少工委全体会议,将少先队工作计划纳入学校整体计划,将《少先队改革方案》落实到实处,完善少先队组织机制,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推进学校少先队标准化管理。学校少工委把少先队活动课建设作为每学期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落实1课时进课表、上课人员安排、教研中心组人员组建,围绕课堂实践、教研活动、教师发展、课程资源等内容.建立上课、备课、考评等一系列制度,使少先队活动课推进有保障。

2.组建少先队活动课中心教研组,纵向推进有计划。

学校成立少先队活动课中心教研组,由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各年级骨干辅导员组成。中心组主要制订学期计划、研讨确定各年级的每月活动主題,开展课题研究等工作。

3.成立少先队活动课年级备课组,横向落实成常规。

在中心组带动下,各年级也相继成立年级备课组,每月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落实每周活动课的内容,积极开展年级横向交流。从学校少工委、活动课中心组、年级备课组三级梯队运作,让活动课从制度层面到操作层面落实有保障。

(二)加强校本研训 聚焦少先队活动疑难问题

活动课中心组每月一次进行大教研,每两周一次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研,内容包括:学习《少先队活动课程纲要》,研究活动课内涵;编写我校活动课具体实施方案;由骨干辅导员带教其他辅导员;在年级组内进行互听课;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分享经验等。

我们以《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以“聚焦活动、凸显问题”为特征的中队活动公开课研究上先行突破。以精心设计的公开课引导辅导员聚焦活动课程的疑难问题,突破实践困惑,让辅导员经历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验证成效等螺旋提升的研究过程。

(三)坚持以赛促训 交流少先队活动实践成效

我们坚持用比赛促进研训,检验研训成果。我校坚持开展全校范围内的中队辅导员技能大赛暨少先队队课评比活动。做到每学期都有两轮少先队活动课集中展示与评比。这一堂堂实践课,充分展现了我校少先队员和中队辅导员的智慧,也促进少先队活动课在我校的落地、生根与发芽。我校先后有两堂少先队活动案例入选《宝山区少先队活动优秀案例集》。今年3月,向外省市辅导员代表团做“灵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交流展示。

(四)落实课程开发 提供少先队活动时空资源

《在少先队活动课背景下,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是我校正在实践研究的上海市少先队立项课题。我们以“创办阳光队校,开发培训课程”和 “打造活力课堂,玩转少先队活动课”为突破点,探索培养队干部的新方法、新途径,新内容,让队干部成为课程的积极建设者与开发者,直接参与者和主要执行者。我们正在将小干部培养与少先队活动全面铺开相结合,围绕少先队活动的实施进行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

1、建设队本课程

(1)“阳光加油站”队长学校课程

在校本教研中,各位辅导员收集了各种队长学习的资料,学习了队长学校的相关知识,实践开发一套队长学校培训课程。课程内容除“少先队知识”“队干部基本素养”等基础培训课外,还设有“少先队活动课”专题培训课。我们设计队长学校的少先队活动课,并在学校内进行推广与实践,以此充分调动队干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不断培养队干部的服务意识,让队干部能够在少先队活动课和以及动感中队建设里发挥榜样作用,带领队员共同进步。

(2)“活力少先队”队本课程

队本课程是体现少先队组织特性,充分发挥队员主人翁精神的核心课程。我们根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和《分年级建议》等,并结合各年级队员年龄特点,正在开发“活力少先队”队本课程系列,为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时空落实提供活动资源。分别是一年级“快乐绿苗苗”,二年级“我爱红领巾”,三年级“光荣少先队”,四年级“领巾新风尚”,五年级“敬礼,少先队”。各年级内容主要涉及到:队基础知识,仪式教育、主题教育、快乐队建,争章活动等。

(1)“领巾小当家”生活课程

“领巾小当家”生活课程源于少代会的一份提案。有队员提出现在的他们在学校里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扫地,回家想做家务,父母也不让。被“包办代替”、被“娇生惯养”的他们其实很苦恼,他们想劳动,想学会一些生活的本领。于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当家课程应运而生。

(2)“非遗小传人”艺术课程

我校是宝山区吹塑版画非遗传习点和“葫芦丝”共同体成员,是宝山区艺术特色学校。结合这一学校特色,我们又开发了“吹塑版画”和“悠悠丝韵——葫芦丝”等艺术类少先队特色活动课程,并邀请校外辅导员来校上少先队活动课。

(3)“领巾成长路”综合课程

我们利用社区资源,组建五大基地,特别开设了“领巾成长路”综合课程。这是一个开放、自动的课程。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队员们体验不一样的活动课。杨行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急救自护体验基地)淞沪抗战纪念馆(爱国基地)宝山地震馆(科普基地)空军94716部队(学军基地)杨行消防支队(安全体验基地)。我们走进宝山地震科普馆,学习地震知识,学做小小科普讲解员;我们来到杨行卫生服务中心,学习急救自护本领,模拟急救现场。形成了深受队员们喜爱的一类少先队活动课程。

二、创新少先队主题教育 提升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一)特色鲜明的“成长系列”仪式教育。

根据少先队组织特性,结合各年级队员年龄特点,我们形成了一至五年级特色鲜明的“成长系列”仪式教育:如:一年级“快乐成长 筑梦未来”迈好成长第一步——儿童团入团仪式、二年级 “小手牵大手 领巾胸前飘”入队仪式;三年级“今年我十岁 养成好习惯”十岁集体生日仪式;四年级“朵朵葵花心向党”红绿领巾结对仪式;五年级“为今天的成长喝彩 为明天的希望加油”毕业典礼。通过创新仪式教育活动,让队员的成长有阶梯,活动有成效。今年4月,我校面向区域召开了“红绿领巾手牵手 朵朵葵花心向党”一四年级红绿领巾结对仪式现场展示活动。

(二)红领巾争章活动。

充分利用《争章手册》的必修章(基础章),结合争章活动开展少先队活动,让争章活动这一少先队品牌活动依旧发挥育人作用。一到五年级做到“一月一争章”,争章活动以队课的形式进行了交流和展示。特别是把每个年级的组织类奖章同每个年级的仪式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像四年级的红绿领巾结对仪式教育,我们就和向日葵奖章结合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结合时事开展主题队活动。

我们结合时事开展了许多主题活动:“杨小师生展新颜 携手开启新征程”迎新活动;“弘扬雷锋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知恩感恩,我们齐行动”三八妇女节感恩行动;“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系列主题活动;“忆往昔英烈印心田 新时代少年梦飞扬”清明节祭扫活动;“我们手拉手 把快乐来转递”六一节游园活动;“国旗下成长”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少先队建队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浓浓敬老情”重阳节敬老活动等。另外还有校园“四节”活动,寒暑假主题活动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队员进行环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等。培养队团员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三、夯实学校少先队阵地建设 发挥少先队文化育人功能

(一)学校少先队队室标准规范,功能齐全。

学校少先队队室共2间,总面积能达到50平方米以上,今年3月重新装修。队室的布置做到了庄严、简洁、大方、美观而有教育意义。“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句少先队的呼号呈现在队室正面最显眼的宣传栏上。五代领导人的寄语上墙。展柜上展示着少先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的集体荣誉。同时备有本校少先队组织开展具有学校的教育活动成就等活动展示。

我校大队部有大队干部13人,大队监察委员和干事若干。负责各个职能部门,参与校园各类管理,并认真记录、登记,将资料收集整理。每逢新队员入队,大队部都将带领新队员来这听一次讲解,让他们从入队的第一天起就把呼号的意义牢牢记在心里,并成为永远鼓舞他们前进的动力。除了召开大队委员会议之外,少先队还将经常在队室里进行一些小型的活动,如先进的中、小队干部经验交流会、模拟假日小队示范活动、雏鹰争章活动,参加上级各种比赛的小选手选拔等。我们还在队室里定期组织大队干部、中队干部、队员的培训活动,这里成为了我们小干部的培训基地,队员成长的摇篮。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了小辅导员团体,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手牵手”活动。小辅导员定期进行队章知识的辅导,组织队章知识竞赛,入团仪式和入队仪式的训练,开展中队干部培训等。

(二)少先队鼓号队,鼓号声声展风采。

学校一直狠抓少先队阵地建设,学校少先队鼓号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如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学校又加大了对鼓号队的投入,不仅扩大了学校鼓号队的规模,还为队员们更换了新的乐器,配备了统一服装,并聘请有经验的校外辅导员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使学校鼓号队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在学校的多项大型活动现场,都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和风采。学校少先队鼓号队获2019年宝山区鼓号大赛四星鼓号队。

(三)打造学校少年宫,建设特色红领巾社团。

我校“扬帆少年宫”建设已初具影响力,形成了众多红领巾社团:合唱、舞蹈、绘画、科技创新屋、足球、击剑、篮球等。我们将这些社团和少先队动感中队“红领巾小健将”等足球、长绳联赛;“红领巾小百灵”班班有歌声比赛;“养正育心”经典诵读比赛;“红领巾小书虫”童心悦读活动,“红领巾小创客“创意创新活动;“红领巾小主人”岗位服务和志愿行动有机结合,让少先队“动感中队”创建落于实处,让这些阵地真正服务于队员成长。

(四)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发出少先队声音。

每次活动结束,我们都及时做好总结宣传工作。鼓励队员积极撰写活动心得,并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发布活动消息,做到活动有宣传,及时传递少先队正能量。

篇8:2024年度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是中国儿童中心持续7年( 2008年至今) 得到中直财政支持、在全国推广和开展的教育实践和研究项目。项目始终贯彻以生态教育为载体,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项目还从校外教师成长、校外教育的活动模式探索和政策倡导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 项目总目标

以生态( 环境) 为教育主题,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带领儿童开展各种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实践,引导儿童向大自然学习,关心社会发展,与他人积极互动,不断探索和发现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2. 项目年度目标

以“自然学校”为主题,选取与自然有关的教育内容,深入探索遵循儿童特点与需求、促进儿童发展的校外教育模式与策略。

具体目标为:

( 1) 进一步探索具有“自然学校”内涵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儿童发展;

( 2) 继续深化教育中的“行动研究”,促进校外教师的专业发展;

( 3) 不断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探索服务于儿童发展的社会教育的方法与模式。

3. 年度工作计划

( 1) 部署项目工作、解读目标和要意,开展全国性项目培训;

( 2) 指导各合作单位开展教育实践,进行项目督导;

( 3) 指导各合作单位开展实践中的专题性研究;

( 4) 开展项目宣传,总结项目经验,收集项目成果。

二、项目进展

1. 探索具有“自然学校”内涵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的43家校外教育机构成为项目年度合作单位,受益儿童达10万余人次,受益家庭达2. 5万个,覆盖全国约280所学校、300余个社区。各合作单位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依据当地儿童需求和特点,整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自然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在项目的引领和指导下,各合作单位以实践促进思考,进一步加强活动的趣味性、新颖性,提升活动的教育性,创新活动的形式,更加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并更加关注儿童的参与和受益状况。

“让生活走进自然”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倡导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将儿童与自然紧紧联系在一起; “绿色土壤·生命力量”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以孕育万物的“土壤”作为线索,引导儿童在认知土壤的基础上理解生命,从而激发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儿童的生态道德; “‘高原明珠’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在项目支持下,整合了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云南大学的技术优势,以保护云南名片“滇池”作为生态教育的主题,将知识、情感、道德和行为的教育统合在一起; “节水小精灵”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与成都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合作,培养儿童记者,走上街头采访市民,他们的采访音频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固定时段播出,号召全市关注节水、践行节水。

2. 深化教育中的“行动研究”,促进以校外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发展

“自然学校”项目通过全国性师资培训、项目组和专家团队赴各地开展项目督导、网络在线交流、组织《儿童生态教育专刊》等形式,推进教师能力建设工作。

首先,教师能力建设在时间和内容设计方面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时间上,每半年组织1次全国性师资培训,上半年重在解读项目、部署工作,下半年重在解决问题、促进思考; 规范上,一是师资培训设计的规范化。根据项目工作需要和教师发展需求,培训的内容兼顾教育理论学习、教育视野拓展、教育经验分享、教育现场观摩等板块,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方法,为满足教师发展提供多样化支持。二是项目督导的规范化。项目组根据各地上报教育方案的情况,选择有需要、有特色的合作单位作为督导对象,全年共组织7次项目督导,为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视野和思考、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提升。

其次,项目组策划组织了《儿童生态教育专刊》,是一种师资培训的个性化形式。以往,一线教师往往陷于日常教学工作,对研究重视不够,致使他们的工作中积累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不利于教师自身和“自然学校”项目的发展。《专刊》工作的推进,促进了各合作单位和教师对研究的重视。教师参与《专刊》工作,通过写稿、投稿、改稿等步骤,完成了一次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和培训。一方面,教师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研究的结构与方法都有了深入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教师对儿童发展、儿童参与理念、儿童生态道德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政府相关政策等信息也有了系统的学习和及时的更新。此外,教师的研究视角、研究习惯也在慢慢养成。

( 1) 4月10日 ~ 11日,“自然学校”教育模式研修班,北京;

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自然之友的环境教育;

雪地冬令营中的冒险教育———日本自然学校研修分享;

“CAN儿童与自然”项目简介;

湿地保护与自然教育———以鹤类迁徙路径上的自然课堂为例;

景观设计与自然教育;

从小木屋到自然学校;

华德福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自然体验活动现场教学观摩( 北京麋鹿苑) 。

( 2) 8月5日 ~ 10日,“自然·学校”2014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暨示范夏令营,贵州;

教育之道: 人与自然、社会、自性的关系与规律;

华德福教育中的“自然”;

“教育·艺术·自然”美国儿童木工工作坊理念与实践;

“自然学校”儿童木工工作坊活动暨教学观摩;

“自然学校”儿童自然体验夏令营活动暨教学观摩。

项目组和专家分别赴北京、江西庐山、贵阳、赤水、上海、宁波、青岛等地,就教师能力建设、教育活动开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面,进行了调研与督导。

3.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探索服务于儿童发展的社会教育的方法与模式

首先,各合作单位在整合各类资源、推进项目工作时,在继续保持与当地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妇联等单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今年还积极与当地政府、高校、媒体、其他环境教育项目、NGO组织等合作,提升了项目影响力和专业性。如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为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提供了专家资源、实验室资源和活动场地资源,提升了活动的品质和效果; 湖北省儿童中心将项目工作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普课堂进行整合,把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场地资源、科研优势、科普经验融入到儿童生态教育中; 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把“自然学校”项目与“国际生态学校”项目( 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推展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 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了“开心田园———太空种子种植”生态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其次,各合作单位更加重视对社会热点的捕捉、对当地重点工作的聚焦。将项目活动与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社会的热点关注相呼应,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实现对儿童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功能,是各合作单位的一种新型定位。贵州省赤水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除开展旅游外,在地质学、植物学方面也极具研究价值。赤水市妇联将本市形象建设与儿童生态教育相结合,开展“桫椤课堂”———我的自然责任项目,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十余个市委办局领导为组员的项目组,全力推动项目工作; 赤峰市妇联和赤峰学院开展深度合作,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在策划、参与项目活动的同时,还作为项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儿童与居民; 2014年,浙江省委、嘉兴市政府决定“以势如破竹的速度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即“五水共治”) ,嘉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五水共治”融入到儿童生态教育实践中,研发了一系列的培训与实践活动,协助政府工作在儿童和家长群体中宣传“五水共治”。

再次,各合作单位高度重视儿童对家庭、社区的影响带动作用,主动走出机构、走向社区。他们有的将针对儿童的活动放到社区实施,有的将儿童的社区生活设计成活动,在整个社区内形成浓厚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黑龙江省儿童中心将多种活动放在社区开展,如亲子植树节活动、哈尔滨市健康环保家庭行动日活动、社区变废为宝回收活动等,把生态教育送到儿童的家门口,提升了儿童和家长的参与度。沈阳儿童活动中心带领儿童走进多个社区,围绕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开展实践活动,儿童发现了诸多问题和陋习,并对成人进行宣传教育。

为了向各单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项目组策划并参与编写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水主题活动手册》一书,该书已由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4. 1) ,并被水利部选为“向全社会推荐的50种水情教育优秀出版物”,为针对少年儿童群体开展水利教育提供了理念和方法支持。

随着项目探索的逐步深入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项目理念和实践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妇女报》及各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项目组积极拓展宣传渠道,与《世界环境》《学与玩》《中国校外教育》杂志开展多种合作。

三、项目特色

1. 顶层设计体现教育性、研究性、社会性

中国儿童中心作为国家级的校外教育机构,力争在我国校外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自然学校”项目依托中心这一平台,通过教育性、研究性、社会性的顶层设计和管理指导,提升项目品质和影响力。

教育性。项目以“自然学校”为主题,以全国校外教育机构为主要平台,合作开展儿童生态教育,探索满足和服务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其教育性的实现路径中,以儿童的需求与发展为中心,通过科学研究、示范教育活动、教师能力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探索科学、有效的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研究性。从研究方法看,项目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鼓励项目研究者、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问题中不断反思和梳理,以实现培养儿童生态道德、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从研究内容看,基于“自然学校”项目的内容和目标,围绕促进儿童发展、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能力、建设教育实践基地、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扩大舆论宣传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案例和经验,分析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模式,给出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性。一是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等都是国家的重点工作,这些领域会经常性地发布各类通知、管理办法、讲话、评论文章等信息。收集、分析这些信息,并整合到项目的设计与执行中,显示出国家级机构的责任和视野。二是对整合社会资源的强调。项目在构建工作模式、指导各地项目工作时,倡导以项目和机构的教育性为核心,面向社会整合政策、人力、场地、活动材料、宣传等各类资源,设计、开发成满足儿童特点与需求的教育产品,形成儿童生态教育的合力。

2. 儿童参与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让儿童受益

儿童参与是项目倡导的理念之一。随着项目的发展与推广,各合作单位对儿童参与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并直接体现在应用中,儿童参与的能力与水平也有所提高。从流程看,儿童能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设计、执行、总结、评估的全过程。从环境上看,各合作单位和教师为儿童创设了更加友好的软硬件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参与更加顺畅、更加积极。从形式和效果看,儿童参与的形式更加开放、多元,效果更加直观、丰富。例如,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儿童表达的需要,设计了讨论、展览、表演、调查、采访等环节,让儿童走上舞台、走入社会、拿起画笔、按下快门。这些活动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积极勇敢、自信乐观、关心他人等良好品格,锻炼了儿童团队合作、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

在“自然学校”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儿童参与理念也影响和改变着教师,“让儿童受益”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评估标准。从创意看,更加注重以儿童的兴趣与需求为本,而不是教师的意图。从内容看,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避免了空洞的口号。从目标看,知识性学习、整齐划一的行动在减少,选择适宜的环境,引导、陪伴儿童体验自然成为主流。从形式看,让儿童亲自动手操作、多重感官体验的活动明显增加,传统的比赛、讲座等形式在减少。从反馈看,儿童更加易于融入到活动中,参与活动时的专注性和参与活动后的持续影响都有所增强。

3. 坚持行动研究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工作的品质与能力

“自然学校”项目以研究的目光审视项目工作重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批既包含了项目理念与方法,又具有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方向,迈出了“自然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中可喜的一步。

( 1) 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学校”教育模型

“自然学校”是一个开放性的项目,鼓励各合作单位根据当地自然与社会资源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项目工作。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在教育方面也走在国内前列。基于社会对校外教育的需求,结合对社会总体教育水平的考虑,从儿童发展特点和机构自身实际出发,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提出了一套教育模型,即:

他们以“美育”为试验点开始探索,思考美育与生态教育的关系,将艺术教育与自然相融合,生态知识、敬畏生命、自然元素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表现和传递,让艺术滋养儿童的心灵,以艺术之美召唤道德之美。

( 2) 基于常规性教育活动,向学前教育延展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明确提出了“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三个目标,建议儿童应多参与户外活动、自然体验,认知常见动植物,参与饲养、种植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热爱、尊重和敬畏自然。

一些合作单位,将“自然学校”项目纳入到所属幼儿园的教学体系内,设计开发生态课程与活动,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山东省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一直以“绿色教育”为教育主题。他们开展了“生态自然、缤纷四季”系列活动,以四季变化为线索,在不同的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使幼儿在探寻、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湖南省衡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好苑幼儿园充分利用看、听、闻、说、触等多种感官,将儿童生态教育引入到科学课、美劳课、户外课中,举办了“大自然的恩惠”系列活动,包括“泥土中的生命”“大自然的颜色”“大自然的味道”“亲近大自然”等。

( 3) 助力中小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

“自然学校”项目一直以校外教育机构为主阵地,中小学校尚未成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项目的服务和研究对象———儿童,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为了让更多儿童受益、儿童更多受益,“自然学校”项目与中小学校相遇,成为一种必然。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下,山东省荣成市妇联与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合作,共同探索特色学校建设和综合实践环节建设。石岛实验小学地处海边,他们利用这一自然环境优势,将“海洋文化”定位特色学校建设主题,并贯穿到全校的综合实践环节中,开发出充满了“海洋气息”的实践课、语文课、数学科、美术课等,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热爱自然。

( 4) 携手政府,服务当地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我国发展战略任务的高度。全国各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政府重点工作中。基于中国儿童中心国家级的定位和引领性的使命,“自然学校”项目成为了连接儿童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桥梁。项目倡导和推动各地合作单位研究当地政府工作规划与重点,从中寻找与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为教育主题,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在参与活动、培养生态道德的同时,了解和参与到政府的相关工作中。

2014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政府决定加大力度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简称“五水共治”。嘉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五水共治”与儿童工作相结合,把“五水共治”从一项政府工程转化为与儿童生活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习惯、责任。借力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双赢。一方面,儿童是“五水共治”的参与主体,需要了解“五水共治”理念,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五水共治”技巧,明确自身的“五水共治”责任; 另一方面,“五水共治”主题提升了活动的广泛性、关注度和影响力,活动的资源整合、宣传推广、后续研究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4. 别具特色的师资培训,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自然学校”项目从校外教育的特点和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组织了更加丰富、系统的教师培训课程与活动,促进教师能力发展。

一是培训内容更加丰富系统,视野更加开阔。首先,“自然学校”项目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积极的态度,推动国内外自然教育理念和经验的交流,国内知名自然教育NGO组织代表、华德福教育专家及美国教育专家团队,参与到师资培训、示范夏令营、项目督导、行动研究等工作中,共同探索“自然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他们带来了新的视角、理念、方法、思考,滋养和促进了教师和“自然学校”项目的成长。其次,培训内容涵盖“儿童发展”“生态教育”所涉及的多个学科,从以往的以环境保护、生态常识、教育学为主发展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推进对教师的意识开发,帮助教师更新、完善知识储备。

二是培训课程设计更具层次性。2014年,项目师资培训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性,满足各合作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从时间看,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从地点看,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从程度看,普及性培训与重点性培训相结合; 从内容看,理论培训与实践观摩相结合; 从学习方式看,参与式学习与讲座授课相结合。教师们认为,项目培训层次丰富、形式灵活,可以根据单位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机构认为,项目组设计的培训内容多元、前沿性和指导性并重,形式多样、选择余地大,教师乐于参与、收获颇多,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好机会,并将辐射到本机构的其他教师。

四、思考与建议

1. 有效转化和应用研究成果

由于“自然学校”项目层级制的管理模式,各级工作人员( 研究者、管理者、一线教师) 通常会重点关注本机构、本层级的工作和研究重点,缺乏纵向的贯穿和横向的比较。2014年,“自然学校”项目的成果( 报告、案例、课程、培训、工具包、资源包、印刷品、教具等) 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系统性、结构性亟待加强。各级、各类的项目成果,需要从产品研发的角度进行设计和二次开发,形成有用、好用、多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向各地推广,并指导其应用。此外,好的成果、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还需要政策和渠道上的支持。

2. 开发品牌化的公共服务产品

2014年,“自然学校”项目与各合作单位一起,积极与学校、幼儿园、社区、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可供政府及其他机构选择的服务与产品正在逐渐成型。在北京,经过两年的积累和发展,“小木屋”儿童户外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进入北京红莲小学和汇文一小,开展生态课程,提供教育服务; 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市妇联利用妇儿工委的工作平台,将“自然学校”输送进社区,服务儿童和居民。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各合作单位的机构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探讨公共服务的可能性,使“自然学校”项目惠及更多儿童。

3. 在应对事业单位转型与发展中的作用

上一篇:《五九老舍》原文以及练习题答案解析下一篇:第一节书法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