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2024-05-04

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通用11篇)

篇1: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教学小故事

杨晓莉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积累经验和教训以适应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现在我讲述一下发生在我的历史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对一个教师来说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的行为习惯、性格品德的重要形成期。作为教师,我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我记得在我教的初二年级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平时少言寡语,成绩也不是很好,老师们对她都没有太深的印象,有一次,我偶然在她的语文老师的桌上看到她写的一篇作文,在作文中她讲她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她感到很苦闷,很彷徨,没有人理解她,甚至包括她的妈妈,我看到这感到很震惊,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或母)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下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先是问问她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然后告诉她,家庭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但我们自己的人生路可以选择,我鼓励她,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你会取得很大的进步,现在当前最能改变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我还给她看了一篇鼓励单亲家庭孩子的散文,散文中的一句话对她触动很大,“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使自己学会坚强,从没有人会一直孤单,但都在一直奔跑”,我让她记住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通过这次谈话,我发现了她的变化,见到我每次都很高兴,有什么心理话也愿意跟我

说,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看着这个学生在我的身旁茁壮成长,由幼稚到成熟,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教学的第一个原则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当好一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绩变化情况、情绪波动原因等。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个时代接触社会早,很多当时我们不懂的东西他们现在都懂,甚至比老师知道的都多,所以说对待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以诚相待,彼此尊重;和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去了解学生精神和生活的每个方面.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无私的爱学生。我认为作为老师要学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即使他是后进生。后进生可能是每个老师都感到头疼的事,但是我们要转换一种态度,转换一个眼神,可能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热爱学生,喜欢他们的活泼乱跳、童言无忌,也能包容他们的一些过错,莽撞行为。因为热爱学生,我获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的学生也大都喜爱历史课。现在的中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他们都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尊重他们,他们就会听你的话。要相信学生,不要随便放弃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几个家庭的希望。教师的信任、鼓励,会使学生信心百倍、百折不饶,有时会创造奇迹的。成功每一个,幸福几家人!每每想到这些,历史的责任感、教师的职责感,都让我感到老师责任的重大!

我知道要做到这些很困难,但是我会努力做好,哪怕是一点一点地进步,我都不会放弃,争取做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篇2: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哲人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时常都在思考这句话,我很希望我的历史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启发。

讲到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一课。我首先给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背景:当时,美国北方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南方则发展种植园经济,双方因为原料、市场等问题引发矛盾,在西进运动中这种矛盾逐步尖锐,最后引发了这次战争。分析完原因后,接着要简单讲述一下战争的经过:战争初期,北方一度失利,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局逐步扭转,1863年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1865年,南方投降,内战结束。最后对这场战争作个总结,指出它的结果和影响,这样使学生能对这次战争有个比较好的认识,对知识掌握也会比较系统。

但是,我觉得光这样讲一下还不够,因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的身上,在他的身上,无疑有许多值得学生包括我学习的地方,因此,这一堂课,我准备花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来讲林肯。课前,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林肯的资料,我选择了林肯屡败屡战的这个性格特征。课堂上,我在讲到林肯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林肯说的一句话:“悲伤的时候,工作就是良药”,然后,我又给学生一起讲述了关于林肯的一段资料:林肯(1809~1865),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选举八次都落选,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学生边听边流露出各种表情,发出了各式评论:“他真倒霉”、“怎么会有这么倒霉的人”„„。我等学生发表完意见以后,趁势对学生说:“林肯的一生,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悲伤中度过的,但是他没有气馁,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凭着自己屡败屡战的坚强个性,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林肯的故事中获得一些启示”。讲完这段话,很多学生脸上都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篇3: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一、授课前历史故事的准备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将历史故事恰当地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一) 历史故事的选取应该立足课本, 参考教学计划, 满足学生需要掌握的课本知识点的诉求

历史教材是学生和老师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任何形式的拓展都应该以课本为基础, 不能脱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最好紧扣课本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述春秋战国历史时可以穿插“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秦赵‘长平之战’”等, 运用生动传神的历史故事将难点重点剖析清楚, 从而利于学生理解, 活跃学生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

(二) 历史故事的内容应该积极向上, 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初中生正是处于好奇心极强的阶段,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追求心理, 选择一个内容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情感共鸣。因此, 老师应该和学生多交流,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在选择历史故事时要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 这样也是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 能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传达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感。我记得曾讲述过司马迁写成千古名著《史记》的故事, 让学生感悟司马迁的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并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 历史故事的选用要满足真实性原则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图书记载了很多有争议或负面的历史故事, 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造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为此, 需要广大基层教师对引进课堂的历史故事的可读性和真实性进行有效的辨别, 尽量选择历史依据充实并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历史故事。

二、讲课中历史故事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的应用中要以故事讲人物, 以人物讲事件, 以人物和事件来串讲历史, 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时间长河中, 经历一场奇幻的旅程, 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把握历史时间的过程和前因后果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感悟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厚重感。

(一) 鼓励学生积累、讲述和交流历史故事, 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渐渐退出讲台, 给学生留更多的发挥空间, 让他们去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故事分享给大家, 这样就从教师掌握主动权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渴望。例如在讲关于明清文化的知识点时, 我先将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一些经典故事汇总在一起, 然后让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探讨四大名著思想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出很多有用的知识点, 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 教师在课堂中要扮演好角色, 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度, 除了留给学生空间, 教师还要收集有效的历史素材, 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对学生的知识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在课程开始讲历史故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进入教学课题, 加深印象, 便于学生接受。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课程的中间穿插历史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 有时会遇到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 以故事来突破重难点, 便于学生消化理解。研究表明, 学生在一节课进入10到20分钟后就会产生注意力分散游离现象, 在这个时候, 如果教师穿插一个历史故事, 便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以历史故事作为课程的结束,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课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师的教学中, 常常出现草草收尾的现象, 这样会使整堂课功亏一篑, 如果以故事的趣味性结束一节课, 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之感, 假如再留下一两道思考的问题, 或设置一个悬念, 更会给学生新鲜感, 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展现历史故事场面

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影像资料, 让学生从形象、生动、直观的影像中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 融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比如在学汉朝历史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汉武大帝》中的某些精彩片段, 了解他开创汉朝新纪元的一些举措, 学习他的雄才伟略,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现的历史故事, 形成一些历史事件概念, 然后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研究,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观看历史影像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 也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优化教学过程, 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 积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篇4: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关键词:教学改革;初中历史;小故事;效率

伴随新课改教学理念[1]的逐渐深入人心,初中历史教师也应当依照新课改要求积极探索可行途径,要通过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历史小故事概述

所谓历史小故事,顾名思义就是说篇幅短小精悍,高度浓缩了历史故事情节,能够对历史事件其进程进行反映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历史教师在向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故事优势,将历史事件的起源、过程和结果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接受到历史教材上的知识,还能接受到教材之外的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对选取的历史故事应当具有趣味性和代表性,并需要提前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既符合课堂教学需要,又避免因冗长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运用

(一)在课前通过历史小故事导入新课

常言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在开始之初就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推动课堂进行。[2]在开始新的章节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根据新的章节内容利用相关的带有一定趣味性或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比如在上《大一统的汉朝》这节课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先用一个历史小故事来讲述刘邦在称帝之前的经历:刘邦性格豪爽,为人豁达,不喜欢干农事,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喝酒,刘邦的父亲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哥哥,但刘邦还是我行我素。刘邦每天下午都会去一家酒店喝酒,然而却没有钱,因此经常打白条赊账,但是酒店老板发现,只要刘邦来喝酒,那天生意就特别好,算下来还赚了不少,后来就把白条撕了。后来刘邦当上了泗水亭长,从而与萧何、樊哙等成为了知交好友,这些人都成为了刘邦后来取得江山的重要助力。通过这个小故事,以此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刘邦这个人物身上,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一介布衣、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如何一统江山当上皇帝。

(二)在课堂中通过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教师在对一堂新课进行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平铺直叙能够更加容易地切中课文主题,然而却难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积极的思考。[3]因此,在此时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历史小故事来引领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这节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将蒋介石被扣押的经过浓缩成一个小故事插入课堂中,并不断进行设疑,让学生大胆猜测当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将蒋介石扣押之后,国共两党各自有着哪些主张,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在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让学生们猜测当蒋介石被释放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可能会遭受怎样的待遇。就这样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那样形势下,两位将军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具有多么高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从而让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又对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课堂结束后通过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探究

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历史教师仍然可以通过插入具有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产生探究行为。这类小故事既可以是承前也可以是启后。所谓承前就是说历史教师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通过历史小故事来使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谓启后即是说通过具有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使学生对下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思考与探究。比如历史教师在上完《罗斯福新政》这节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讲述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小故事,炉边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通过炉边谈话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从另外一面了解罗斯福新政,从而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应当积极探索各种可行途径来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历史小故事的内涵,再对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借此给予其他历史教师参考与借鉴,共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30):52-53.

[2]李跃华.简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经贸实践,2015(09):227.

篇5:初中历史教学故事

马家岗中学 王远平二〇一八年七月

我的历史教学小故事

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历史课常常是不感兴趣,也不关注这门课程,历史课给学生的印象总是是枯燥的、无味的学科,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课程,参与课堂呢?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我通过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我的教学小故事。一,小故事,大智慧

我在讲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初一学生年龄偏小,刚刚接触历史课,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春秋战国的历史对他们而言几乎就趋同一张白纸,这是巧妙地插入一个成语小故事《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这三个成语故事对初中生说是并不陌生的,因此我请三名学生来讲述了故事的情节,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二,导演历史剧,激发求知欲

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课堂的多样性,一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北宋的建立,赵匡胤为巩固其统治,通过

“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对于这一目内容我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小小辩论会,强强对决,展现风采,历史课堂中,有许多历史问题是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去理解的,例如: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专门为学生开一次小型辩论会,并介绍辩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从辩论效果看,学生已入门,学会辩论。并且学生能通过已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史实得出正确的观点。

篇6: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山寨,原指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也指有寨子的山村,如今引申为不正规的,盗版的意思,一般用于某些品牌东西的假冒货。我,一个普通的美术老师,似乎“山寨”和我扯不上什么关系。可世事弄人,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是那么的悄无声息却又猝不及防。事情还得从这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开始说起。

“初一13-18班的历史课由龙子宇老师担任„„” 顿时,原本安静的会场由一片愕然声打破了,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我,在我还以为是同事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校长又重复了一遍:“初一13-18班的历史课由龙子宇老师担任„„”在那片杂乱声中,这个声音显得异常的刺耳。教历史?美术老师教历史?这不是开玩笑吧!会后,校长和我解释了这个工作安排,因为原来的历史老师请产假,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了,学校觉得我还能吃苦,就让我试试,希望我能理解。说实在的,美术专业毕业的我,一直教“副科”美术,如今让我教“主科”历史,我能胜任吗?教不好岂不是误人子弟?虽说我已从教十余年,但毕竟历史不是我的本专业,加上历史学科有考试压力,仅凭自己平时的那丁点儿历史皮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于是,便开始了我这个“山寨”历史老师的边学边教的教学探索之路。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教好这个学科,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这个科目。学生有了兴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起始课,诱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是主科中的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必须上好起始课,纠正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提高历史学科地位。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将我的课程全部调至周四、周五,我先“流窜”到同级经验丰富的老师的班级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同行是如何开展历史教学的,看他们是如何和学生分析重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我就如同学生般,坐落在教室的角落,做记录、做笔记,生怕漏了哪个细节。听完课后,我再回忆同行上课时的情景,再结合自己的思考,精心准备第一节课。从听课、研读大纲、备课、做练习、查阅资料,整整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把第一课的教案备好了。这个时候,我又回忆起我高中时受大家所喜爱的、有“故事大王”之称的历史老师,他上课幽默、风趣,总能以不同的历史故事来吸引我们。是的,一般人的理解,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其实不然。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关键看老师如何把握。历史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 2 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一、二、三,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让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感兴趣,对历史人物、事件有自己粗浅的看法。我为何不根据这一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接着,我又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幽默段子。记得上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我穿插了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此外,我还经常在学生面前“露两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地图或一些文物器具时,我总能信手涂来,搏得同学们的一阵喝彩声,都说历史老师画的真好,每次我总暗暗发笑,他们那里知道,我这个历史老师的身份是“山寨”的,美术才是我的“正版”啊!为了掩饰“山寨”的真实身份,虽说我下了不少苦功夫,毕竟是“山寨”,好几次我也差点露馅了。有一次,我在课堂中讲解“文景之治”的时候,突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汉文帝是汉朝的第几位皇帝?”这下可把我给难住了,这个可是教材里没有讲到的,我不能随便把学生给敷衍过去,但这个知识点我还真的不知道,还好我急中生智,于是大声对学生说:“这个同学提问的非常好,他不但重视课本中的知识,还关注课外的知识,我希望同学们都向他学习,关于他刚才提出的问题——汉文帝是汉朝的第几位皇帝?此外,汉文帝当 3 政时推行了哪些政策,我想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回去,作为我们的课后作业,大家下一节课告诉老师。”课后,我赶紧查阅了相关资料,感谢学生又给我上了一课。当然,关于我这个“山寨”历史老师的辛酸苦辣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呢„„

篇7: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王英华

(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生的历史素养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应用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历史教学忽视了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知识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巧妙应用策略。

一、运用历史故事,巧妙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亦是如此。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导入新课,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这样可以让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发挥。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邓世昌坠身入海,在海中不接救生圈,决心与战舰共存亡的故事,通过这一故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增强了,学习氛围也被渲染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历史故事,发挥学生主动性

新课标下的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还应该具有创造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很多学生的课外知识都比较丰富,他们知道不少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表现自己,给全班学生讲故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还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收集相关故事,课堂中讲解相关人物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运用历史故事,重现历史事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抵挡的趋势。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历史故事,以重现历史事件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知识。例如,在教学《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新中国成立的视频,通过毛主席铿锵有力的语言再现新中国成立的盛大场面,也给学生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舒锐奇。历史故事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分析[J].华人时刊:中旬刊,(06)。

篇8: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一、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低于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 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对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基本性的了解。由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教师在讲述历史内容的时候要加入历史故事来描述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这样以故事的形式来讲授历史知识, 学生可以容易地理解史实, 教师在授课时也比较轻松。因此, 一方面, 历史故事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帮助学生认知的推动力。另一方面, 历史故事的融入对编写历史教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选择历史故事

1.尊重事实, 认真选择

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一定要真实。教师应当深知如果选用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故事, 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在选用历史故事前, 通过查阅资料和网上调查, 对其真假性进行辨别, 尤其是那些传奇故事更应该认真对待。

2.结合课堂, 有效融合

历史故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要与课堂内容相联系。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十分贴切所教授的内容。比如, 在学习初一上册的《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 有我们熟悉的嫦娥奔月、夏桀和商纣的暴政以及姜太公钓鱼等历史故事, 这么多的故事, 如果要一一讲述, 那么教学任务可能就无法完成, 所以教师可以只对学生不太熟悉的、与课堂内容最贴切的故事进行描述即可。

3.贴近现实, 激发热情

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 提高学习成绩, 而是要让学生从历史中得到启发, 获得经验教训, 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 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最近, 中央四台推出了一档节目——《国宝档案》, 这档节目中讲述了英法联军当时在我国犯下的滔天大罪, 如果教师可以将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相联系的话, 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效果就能十分明显。

三、如何运用历史故事

1.充分准备, 角色扮演

讲述历史故事, 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必须处理好演讲故事的情节部分, 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演说效果的好坏。而学生就如观众, 观众需要精彩的演讲。教师不仅要把开头讲得精彩诱人, 中间部分也得充实饱满, 不带有过多空洞, 故事结尾则需与前面相呼应,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都要求教师提前充分地准备。

2.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教师应该明确历史故事的作用, 它并不是单纯地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是提神的, 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因此, 教师必须分配好课堂的每个部分, 选择适当的时机融入历史故事, 如, 在讲授新课之前, 加入与新课内容相符合的历史故事, 这样学生会对新课产生兴趣并主动学习;如果课堂上有学生对某个知识点不太理解, 教师就可以加入历史故事向其进行说明, 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结尾, 再讲述与本课程相符合的历史故事, 帮助学生复习历史知识。

3.正确评价, 树立观念

如上文提到的, 教师好比一名演讲家, 优秀的演讲家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何况是对于初中生, 更应该注重语言的表达。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 历史教师首先应当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从教育中去学习历史, 从学习中感受和体会历史;第二, 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 教师必须熟练语言的表达, 用简短精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第三, 除了语言的精确表达外, 教师还应该声情并茂地描述历史情境, 便于学生理解, 同时, 教师应当在讲述历史故事后对其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 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教师要正确地选择与课堂内容相符合的历史故事并合理运用历史故事, 就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掌控好课堂时间和处理好课堂的每个部分, 最终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历史就像一面镜子,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历史, 因此, 学习历史是十分必要的。要想使历史课堂生动有趣, 使学生喜欢历史, 历史故事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 本文对历史故事融入历史教学进行了讨论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9: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中包含大量多样的历史故事,对这些故事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使初中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这一学科,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历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也不是为了应对所谓的考试,而是让初中生对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什么是故事化教学

1.故事化教学概念

故事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讲课时,在所授课程中加入一些相关的故事,进而达到对课程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让其在故事中感悟真谛。

2.故事化教学的实质及方式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化是极具科学依据的一项改革,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能够在故事中充分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其主动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积极思考的习惯。故事能够使初中生充满兴趣,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的小故事应该生活化,并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听课效率。

3.故事化教学中的注意点

历史故事不能与课程内容产生脱节现象,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及实际条件进行适当的挑选。主要分为三种形式:(1)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讲述与教材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其中包含著名人物、事件以及特殊的历史故事;(2)历史老师还可以在课程基础上进行人物虚构,从他们的视角及经历讲解课堂相关知识;(3)为了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老师还可编制简短精练的小故事。

二、故事化教学方式的策略

1.初中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欣赏性

初中历史教师在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对初中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教课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授课的艺术性。在初中历史中,教师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教课方式,让学生在這种艺术性教学中学习知识。这不仅能够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获得对历史文化美的感触。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不仅要改善课堂氛围,还要将历史知识完整地、精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并对历史产生兴趣。

2.营造适当的教学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合适的课程内容中插入适当的故事,使初中生在其中有效地感知历史。举个例子,在讲解二战期间的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在此期间所受的苦难,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增强初中生的爱国意识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换句话说,老师应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利用故事围绕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说,在讲解四大发明时,教师能搜集发明者创造发现的小故事,让初中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的发明对现在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3.使故事化教学更生动

历史本就是多姿多彩的,其中的故事也趣味良多,但如果我们将历史课本变成一条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死板的知识点,那就背离了学习历史学科的初衷,学生也会对历史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只有把它们变成人人皆可讲述的故事,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并讲述,即使某个学生所讲述的故事并不完整,也算不上流畅,但是学生敢于站起来讲,就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勇气及信心,尤其是那些平时不怎么讲话发言的学生,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质能力提升平台,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故事便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它使课堂有了乐趣,学生有了勇气,更提高了课堂效率。

4.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所在

历史就像现实的一面镜子,它里面蕴含了无数做人的道理、人生哲理以及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时代精神。学生在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中感受先人的情感及精神。对历史的有效学习,可以增强初中生的爱国意识,形成自豪感,那些优秀的人物,都可以给初中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其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品质。这对青少年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时,就运用了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来实现情感教育目的。

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从语文课文中找出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两个事件,在学生熟悉了解后,让其在班内进行演讲活动,讲述结束后,历史教师对其中的精彩讲演进行了点评及嘉奖,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们都没有提及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呢?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积极地投身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对其中所含的哲理及高尚品德有了深入体会。由此观之,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方面有着必要的作用。

将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尤其适用,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在喜爱的故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更能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去解决问题,有助于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和更好地学习历史。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思维。长期坚持,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必定会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毛绍举.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3(10).

篇10: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内容摘要】初中生对情境的联想能力比较强,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加强对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了解。而历史故事本身比较形象、生动,如果在课堂中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或者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但在运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讲求一定的策略,既要老师去讲述,又要学生自己讲述甚至是编演历史故事。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运用策略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理解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如果没有合适的历史教学方法,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历史故事往往叙述历史事件或人物,语言比较通俗、形象、生动。如果在历史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历史故事,或者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历史故事,即可以让学生感悟历史,重新认识历史,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让活生生的历史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历史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学习历史的欢乐海洋中。

一、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1.是由学生的学情决定的

现在的历史教学往往与学生的自身情况脱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怎么样才能克服这种厌学情绪呢,在教学中引用历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叶小兵教授曾经指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景,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将知识潜移默化的掌握”。而历史故事“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历史故事本身“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历史教学情境”,通过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中常见的方法”。而且初中阶段的孩子,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对情境的联想能力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变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我们的一线教师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通过引用历史故事,入手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求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提高。而通过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比如在学到《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引用三顾茅庐的故事,让学生们明白刘备当时何等的求贤若渴,是怎样对待人才的。同时让学生们悟出,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后就会有好的结果。

二、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学生利用多媒体讲历史故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彰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讲历史故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解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能?⒎⒀?生,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果。例如在讲《华夏之祖》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讲一下“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等故事,并且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仓颉”、“神农”这些先祖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2.学生编演历史故事,让学生走进历史

编演历史故事是学生对历史情境的一种重新的解读。编演之前学生必须大量查阅、搜集历史资料,这就锻炼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能力。编演的过程也是历史重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参与的学生身临其境,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动作来诉说历史,而观看的学生也能受到他们的感染,自觉的进入这种历史情境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历史剧中,掌握了历史知识,理解了历史概念和现象。

3.教师借助多媒体方式讲述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引领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老师也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讲述一些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比如在讲述《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一方面展现牛顿的图片,另一方面或者展示有关牛顿的小视频,来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有一天牛顿正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突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砸在了他的身上。正在他疼痛之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飘呢?是不是有一种力量作用在了苹果身上,才使得它落在地上。根据这个思路,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终于推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也奠定了他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地位。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记住是牛顿通过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可以鼓励孩子们从日常生活出发,去探索自然,做一名小小科学家,以便将来有更大的能力去建设伟大的祖国。

【参考文献】

篇11:初中物理教学小故事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我在这些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收集一些物理小故事在课堂上适时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物理学世界是一个鲜活而完美的世界,需要教师和学生花精力甚至花大精力去理解的科学,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教师也觉得物理课难教。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做才能让物理课变得鲜活而生动,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在物理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帮助教师十分轻松地完成教学目的。下面我列举几个例子,希望能使大家从中得到启发。

1、讲授液体沸腾时,学生对沸腾必须达到沸点这一条件非常熟悉,但往往忽略继续吸热这一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一个小庙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要外出办事,为了让顽皮的小和尚在庙里看门,他想了一个有趣的办法:他把小和尚领进厨房,将盛有冷水的水锅漂在一锅沸腾的水里,对小和尚说:“大锅里的水不能烧干,你把小锅里的水烧开,就可以出去玩了。”小和尚一听很高兴,赶紧向炉里加柴,使火烧得旺旺的,可一直到老和尚回来,小锅里的水也没有被烧开。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本故事主要考查水沸腾的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题目中随着给大锅加热,大锅中的水能达到沸点,当大锅中的水温高于小锅中的水温时,大锅中的水把热传递给小锅中的水,使小锅中的水温升高,直到温度都达到水的沸点。(2)要继续吸热。当两个锅中的水温都达到沸点后,由于两者之间没有温差,他们之间不会再发生热传递,小锅中的水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无论小和尚烧多长时间,只要大锅里的水不烧干,小锅里的水永远不会沸腾。本故事可以演变为试题:把盛有水的小锅放入大锅里的水中,给大锅底部慢慢加热,当大锅中的水沸腾时,小锅中的水()

A温度能够达到沸点,能够沸腾 B温度能达到沸点,不能够沸腾 C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够沸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在知识点的考查上是相同的,但故事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了一种宽松环境,爱护和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的,达到了课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在学《声现象》中声音的传播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在讲惯性时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学生听完这样的故事,笑完之后就会觉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是很有趣的。

3、在教学环节中,讲一个小故事可以缓解课堂压力,调节气氛。在讲电学时,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电阻,什么是电源吗?”学生回答道:“店主(电阻)就是商店的老板,店员(电源)就是商店的伙计。”牛顿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学生会感到很轻松,紧张的情绪很快就能缓解,继而又会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当中去。

上一篇:关于毕业送别短信下一篇:除灰除渣2014年春季安全大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