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2024-05-0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精选6篇)

篇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的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下册》的研究与编写,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注意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探索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探索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

点。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探索、理解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找规律”从学生们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又如教材在第6页、第37页和第85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分别展示了学生所能见到的含有数学内容的现象,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第19页的放学以后、第31页的牧场上、第86~67页的小小商店等,都是反映学生生活的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内容,如第20页的热闹的小河边、第25页的爱劳动的小松鼠、第41页的小熊一家,第43页的能干的小青蛙等。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安排了一些有趣的游戏,第9页的“听反话”、第30页的“教你折飞机”、第44页的“估一估、猜一猜”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上述原理,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先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大,接着学习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然后探索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再试着用语言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经历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又如“统计”单元的教学安排了两个例题,先让学生收集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再调查本班学生各喜欢什么颜色,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本册教材安排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内容,例如第19~20页的例题和练习,第22页、第75~77页的一些练习题等,这里一般都展示了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提示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民主的学习气氛。提示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去探索数学,并会主动地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2)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图形的拼组,安排了例

2、例3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探索、发现、感受所学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又如数100以内数的教学,教材也展示了开放式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数数,并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对100以内数的感性认识。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近年来,有关数与计算教学领域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几个明显的趋势。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降低笔算难度和熟练要求、提倡使用计算器等等,这些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此,本册教材在数与计算教学方面

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在小学低年级,要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和计算的意义,学会用数及其关系来表示和交流,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等。本册教材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加强了形成学生数感的教学内容。例如,用100只羊的图给学生以100的整体感受,体会100的大小。安排了比较100以内各数相对大小的例题,以及用比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关系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100以内各数的大小的概念。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第44页第8题)以及“生活中的数”等等。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同时,教材展示学生之间对各种算法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与他人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了解存在着多种算法,逐步体会各种算法的特点。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本册教材在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上有所变化。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要求并没有降低,但训练的时间和频度有所减少;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教学要求和训练强度都相对降低了。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而且也为进一步发展各种能力奠定了基础。小学数学的几何教学,主要的目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是大力加强的内容。

根据这一要求,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关于图形与空间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位置”和“图形的拼组”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空间方位概念的体验和理解,对所学图形特征及其图形间关系的的感知,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教材还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即那些学生能亲自参与又有兴趣的活动,如布置房间,用长方形纸做圆筒,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等,丰富学生对空间方位与图形关系的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应用题”的教学。并且《数学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教学目标。为此,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方面采取了这样几个措施:

首先,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注意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当然主要的是结合计算教学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体现在计算教学从实际问题引入,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索提出问题,再应用计算知识来解决。这样就使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对于一些用特殊方法的解决问题,也结合计算教学单独出现例题进行教学。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就安排在“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中教学(第72页例

3、例4)。

第三,安排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实际问题,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在数学范畴之内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因此,从本册教材开始,编者尝试系统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安排一些探索纯数学问题的内容,如在本册安排的“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找规律”一单元)。这些教学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

学美的意识。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仍然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教材一方面尽可能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还注意为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这主要表现在: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许多例题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如第1页的长江大桥图、第2页的公共汽车站图、第10~11页的逛庙会图、第67页的买玩具图等。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长江大桥图,在学生理解了“上、下”的基本含义以后,教师可以利用火车与汽车、轮船的相对关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体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例如,第2页的公共汽车站图、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图、第19页的放学以后图、第61页的发新书图、第72页的作业评比图、第88页的联欢会图等等。

本册实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运算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

(一)(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 位置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 统计

(四)量的认识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五)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 找规律

(五)数学实践活动

1.摆一摆、想一想

2.小小商店

“第一单元位置”介绍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

“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编排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研究表明: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应,建立起以下的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边是左手,右边是右手。儿童最早分出的是垂直轴的上边的方向,这是由儿童身体的垂直位置决定的;儿童对垂直轴下边的方向和对水平面两对方向(前和后,左和右)的区分则要晚些,其中对左和右的区分则比较困难一些。儿童一般在7岁左右,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所以教材把有关方位的认识安排在本册。

2.根据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特点,提供丰富的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确定至少有三种形式:(1)以自身为中心的确定。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儿童背靠着物体,说物体在他的后面。(2)以自然标志物为中心的确定。即用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茶几在沙发的前面,电视在柜子的上面。(3)以抽象的形式的确定。如用地图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在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如要确定一个站在对面的人的左右,开始儿童需要亲自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像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以此确定其左右。因此,教材以前两种形式为主,创设了适合学生操作的情境,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材说明

由于“上、下”“前、后”学生已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所以教材结合一些情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去进行两个物体、或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

1.上、下

(1)两两比

(2)三者比

对于两个物体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固定的;而对于三个物体,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要求学生说出参照物来。

(3)下面有什么

根据上面的比较关系,学生可以自己去比较。

2.前、后

排队上车图

两个人比,三个人比。

(2)站牌图:教学资源

比较关系同上、下。排队可以根据脸的朝向判断前后,而站牌中各站前后的判断要难一些,离终点或目标物越近的是前面的。做一做中的小狗游泳比赛图也是这样。

3.左、右

(1)建立左、右标准

对于“左、右”方位的建立,儿童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判断左、右的根据是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有人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是手。也就是说,儿童建立左、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例1让老师背对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观察自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接着通过“做一做”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右;再通过“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但要判断的不是自己身体上的,而是自身周围的。逐步建立左、右的概念。

(2)相对性

例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儿童也有自己的认知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6岁左右有儿童在判断物体的位置时,是由以自身为标准逐步过渡到以他人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的(要确定一个站在对面的人的左右,开始儿童需要真正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象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上,以此确定其左右)。所以我们在编排时,分两个层次:

第一,两个同学面对面互相握一握右手,引起认知冲突:虽然伸出的都是右手,但从一方的角度看两只手却不在同一个方向,这时还可以转到对方同学的位置感受一下,以此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体会右的相对性。同样体会左的相对性。

第二,两个同学相对而坐,一个同学判断另一个同学桌面上的东西在哪一边,加深对左右相对性的认识。

左右的相对性较难理解,可以先观察自己的左右,再站到对面同学的位置上验证一下,再过渡到想像自己站到对方位置,来判断其左右。

学习左、右的相对性,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判断方位时,到底以谁为标准?这是实验过程中,老师们提出来的。我认为以谁为标准,不是绝对的,要看具体情况。如当我们与他人交谈时,要给对方指明方位,就要以对方为标准。如要让对面的人把在他左手边的东西递给我,这时就以对方为标准。而当我们看一幅图片时,往往是以自身为标准,来说明图片中物体的方位,当然你说“我要以图片中的物体为标准”,也未尚不可。对于以谁为标准,平时我们说话交流问题不大,稍加勾通就明确了。那么考试时,有两种可能时,为了明确可以注明以谁为标准。

(3)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按照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很多,如车辆、行人靠右行。教材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一方面知道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对左右的认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从小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如走路时靠右行,过马路时先看左边,再看右边。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车到十字路口中,向左右拐,向前行。

4.位置

作用:实际生活需要:学生座位、影院。

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渗透坐标思想。

编排:从座位引入,通过根据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来确定自己或别人在教室里的位置这一学生最熟悉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做一做”安排了确定动物卡片位置的活动,巩固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可以从三方面来教学:(1)谁在几组第几个(2)第几组第几个是谁(3)比较前后或左右同学是组相同还是个数相同。

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些感性认识,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座位引出位置,使学生认识到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数学的作用。

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应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平面位置,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重点就应放在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多种活动(正、反两方面的活动都应设计,如指定一个物体,用行、列说出它的位置,或给出行、列去找对应的物体),这方面通过前面的实验,老师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如有位老师教学时,先让学生用前后、左右说明同学的位置。再按教室的座位介绍好朋友的位置。接着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位置。再打乱座位卡,重新找座位。然后按照教材设计的活动,帮助小朋友在电影院找座位,在方格纸上找位置,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每一项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逐步深入。并且对教材上的有些活动加以改进,如第7题,教材让学生回答这些爷爷、奶奶„„各住在哪里,老师将这个活动改造得非常巧妙,她把这个活动设计成送信游戏,把其中几人先遮起来(用纸做了两扇窗户),让学生根据信上的指令送信如“把信送给第二门第三层的老奶奶”,送到后,让学生打开窗户看一看是不是送给一位奶奶的。这题这样一改,就活了,学生争先恐后地想参与。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比较新,在教学方式上需要老师们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上下前后不会有什么问题,难点在于认识左右。因此,可以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认识上下前后;而左右的认识,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自然标志物为中心进行辨别(如教室里什么在什么的左右、前后)。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如对左、右的相对性只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初步感知,不要求进行抽象的判断,而对位置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来描述。)

本单元内容不要求学生用抽象的形式确定物体的方位,只是通过活动和直观演示来确定物体的方位,尤其是左右的认识,应允许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逐步认识。

左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生活中的数学中的内容仅供学生了解,不作教学要求。

位置的教学不要求学生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3.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单元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活动性强,比较联系生活实际。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学生比较熟悉的各种情境,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注意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方位。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介绍

一、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20以内的退位加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教材说明

知识结构表: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结构有很大变化。原通用教材是按照十几减

9、十几减

8、十几减

7、十几减

6、十几减5、4、3、2的顺序编排的,在算法上主要教学“想加算减”的方法。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十几减

9、十几减几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教学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计算的编排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类似。结合具体情境,教学计算知识。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样,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和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学会计算并能运用于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加强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因此,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教材在编排上把计算和问题解决既有结合编排又有分散编排。

四、具体编排

1.十几减9。

(1)主题图。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10~11页,这里呈现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有四个小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材以“卖气球”为例,提出15-9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教材呈现了点数结果、想加算减两种计算方法。

这幅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套图游戏”通过学生的对话引出了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14-9的学习。“卖风车”“猜字谜”提供了背景资料,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2)例1。

教学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法很多,这里呈现了两种 “想加算减”和“破十法”。其他方法通过学生问:“还可以怎样计算?”来呈现。以此体现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基础,其他方法容易理解,这里重点教学“想加算减”和“破十法”。

与原通用教材相同,先利用风车的实物图显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两种方法算理的理解。与义务教材相比,降低了说理要求,不再给出“想”思考的过程。

例1应与主题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要单独讲操作,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3)例2。

教学十几减几。由“小猫观鱼图”,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出13-

8、13-5两个算式,让学生将“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迁移、类推到这里。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还通过“你还可以怎样算?”启发学生想出其他的算法。

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2.用数学

这里安排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这里和前面有所不同,前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直观呈现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来解决。在这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举例),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通过数来解决,只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答。

五、教学建议

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首先,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学,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一要注意从具体情境中引出计算内容,二要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计算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计算不只是写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其次,要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如本单元,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连续减”“点数”等方法,虽然有些方法不很简捷,但是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都应给以肯定,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但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应通过交流、比较,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验,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方法。

3.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按《课程标准》P56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这个目标不是轻易而举就能达到了,需要老师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有计划、有效的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这方面老师都有经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介绍

一、教学内容

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教材说明

1.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例1,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等。

2.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1)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2、做一做(第28页上),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手工活动,如做风车、折飞机,把折纸的每一步都画了出来,让学生照着折,从中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2)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例

3(3)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做一做(第28页下),用长方形的纸让学生一卷就做成一个圆柱。

四、教学建议

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些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如,在拼搭活动中,学生一般不怎么用球,因为球容易滚动,呆不住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动等。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在这里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介绍

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

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等,所以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三、编排特点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时,继承了原通用教材的一些好的做法,如通过多种活动,(结合数小棒、计数器)加强数数和数的组成的教学;结合数的组成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加强数与计算的联系等等。加强对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准备。但有一些新的特点:

1.加强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对100从整体上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

本单元的开始是一幅美丽的百羊图,让学生观察并估一估有多少只羊,使学生感知它们比20只多得多,对100有个大概的感受。这幅图既可以在开始教学时做引入用,也可以放后面适当的位置进行练习。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处理。

通过数多种数量是100的物体,如花生、方木块、小棒,使学生一方面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0里有10个10,同时充分感受100究竟有多少。

安排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版块,加强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

2.通过猜测、估计让学生感受数量,培养估计意识。

练习七第2题,呈矩阵排列的百球图,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一数,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了100个球的数量,而且还渗透了估计的方法,估计数量时,要有一个参照物,这里可以一行为标准,又可以每10个红球或蓝球为标准。不仅渗透了估计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十个十是100的认识。

练习八第8题,通过估计糖豆的数量,既让学生感知数量,又渗透了区间套的思想。

3. 注意培养学生用词语描述数的大小的意识。

“多一些”“少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是日常生活中描述两个数大小的词语,虽然不很精确,但学生对这些词语已经有了一些感受,这些日常数学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例题(第40页),给出了三缸金鱼的数量,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在“做一做”中还安排了相应的习题。

四、具体编排

主体图:百羊图。感知100的大小,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学常常需要估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1:通过数出数量是100的各种物体,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例2:很多学生不清楚整十数的顺序,为了克服数数中数到整十数时的难点,例2安排了两个层次的活动:一是结合数小棒理解数数时逢十进一的道理;二是脱离实物,抽象地数数。如果学生抽象数数有困难,还要借助小棒数数。

例3:教学数的组成,使学生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认识。与原义务教材基本相同。“做一做”的题目加强了联系实际。

例4:教学读数和写数。教材把二者合起来教学,由用铅笔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再抽象地用数字表示数。使学生知道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读数时就读几十,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读数时就读几。

例5:是巩固读数和写数的练习,有两个层次:一是读写非整十数,二是读写整十数。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个位上一个没有时怎样读写。

例6:教学100的读写。

例7: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

例8:教学比较数的大小,先用实物比较大小,再用计数器比较大小。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再结合数序小结比较的方法。

例9:用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例10: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五、教学建议

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上一册教材和本册都得以充分体现。教学中要继续重视数感的培养。除了用足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举实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等。

实践活动:摆一摆 想一想

教材在这里安排的了一个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这个活动是给定一定数量的圆片,让学生在数位表中去摆,看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当●是2个时,可以摆出3个不同的数,当●是3个时,可以摆出4个不同的数,随着圆片数量的增加可以发现:摆的数的个数正好比圆片的数量多1。这样通过探索,使学生一方面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含义,另一方面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从使用实验教材的班级课上情况看,学生表现出了对探究数学规律的极大兴趣,并且发现了很多规律:横着看“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个数”多1;竖着看,圆片数量逐一增加,所摆数的个数也逐一增加;所摆的数,与数的组成有关;等等。学生做得兴致勃勃,下课之后还余兴末尽,可以感觉到是数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编排特点

1.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从情景中引入。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学生对人民币也有比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购物、上车买票,积攒零钱等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重要作用。

(2)加强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我国人民币的品种较多,从币值看:元、角、分;从材料看:纸币、硬币;版次看:新版、老版,为了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材出示了整套人民币。只是当时还没有现在新发行的5元、5角,教学时,如有可能,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下。

(3)增加了认识商品价签(以小数表示)的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商品的价格,但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一般都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的,而一年级学生还没学小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材只出现到角的价签,并且回避了小数的意义,只是通过(第50页例6)结合几种商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由此认识商品价签的含义。

2.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而购物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找钱、换钱等问题。

(1)设计了一些换钱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角币之间、元币与角币之间的关系。例3了解元币之间的关系。

(2)创设了许多购物情境,在模拟活动中认识人民币。例7通过买两种不同价钱的气球,一方面加深对小数表示的价签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解决购物活动中的计算问题。(加法)。例8教学有关使用人民币中的减法计算问题。

安排了“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成售货员、顾客购物,使学生在交钱、算钱、找钱的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解决在购物活动中的有关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建议

1.通过多种活动,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而学生年龄小,社会实践能力差,教学中可以通过摆、换、模拟购物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2.把握好教学要求。

(1)商品标签的认识,不要出到分的。

(2)人民币的计算,一般是相同币值的人民币相加减,不同币值的只是简单的,都是可以用20以内和100以内的计算知识解决的。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结合口算,还安排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口算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说明

1.编排结构的变化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本单元调整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编排。

原通用教材(加、减法穿插编排):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退位减

实验教材(加、减法分开编排):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

2.编排特点

(1)创设情境,提出计算问题。

计算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有联系的计算对照编排。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同时突出算法上的相同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减少计算错误。

(3)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都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交流算法明确所学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此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主要是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教材从同一题材引出例

3、例4,分别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给出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让学生观察,探索解答方法;呈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观察得出;一种是直接列算式计算。

四、具体编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利用情景图提出计算问题,让学生觉得数学问题的提出非常自然,容易产生兴趣。

(2)加减法对照编排,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便于学生掌握。

(3)提供多样化的算法,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讨论空间。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两个例题都是从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

(2)例1中两位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照编排(35+3、35+30),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例2中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但实际教学中学生不必完全按照这两种算法,还可以用更多的算法。

(3)借助小棒操作来说明算理,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体验计算方法。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编排特点:与上一节基本相同。

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1)利用相同的题材提出两个含意相同、表述不同的问题,使学生能很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2)减少传统教材中强调算理的成分。

因为对于这类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以前经常强调要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数相同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要求两者相差多少,就用大数减去和小数相同那部分,现在学生只要知道要求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就可以了,不必过分拘泥于这种严密的分析,教材为了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第一个例子中上下两排花是左对齐的,第二个例子中两排花是右对齐的,实际教学中还可以任意地对齐。

五、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的口算只要求学生会进行计算,不作速度上的要求。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介绍

一、教学内容

在上一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认识几时几分。

二、教学目标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材说明

1.从上课起立情境图引出,分两个层次教学。

(1)例1先教学5分、5分地数,因为钟面上一个大格是5分,先教学5分、5分地数,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先让学生通过填数,认识钟面上每个大格对应的是几分,再出示两个时间,让学生利用刚才钟面上每个大格表示多少分来读取,第一个时间是几时5分,是最基本的。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分针走过了多少分,教材把分针走过的区域涂上了颜色。

(2)1分、1分地数,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例2,左图通过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4:15,右图在此基础上,接着往下数16分、17分、18分、19分,并且把一分、一分数的过程清楚地标示了出来,以帮助学生读取。

这一思路在“做一做”第2题中得到了体现。教材把分针经过的大格,都注明了对应的分钟数,以提醒学生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1分、1分地往下数。

2.为了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练习十五第1题,结合儿童的一天,练习5分、5分地数时间,感受时间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注意良好作息习惯的养成。

第8题,结合一个同学快乐的星期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时间。上面四幅图把小朋友周末一天的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了出来,下面的时间没有按顺序排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上面的图与下面的时间对应起来。

生活中的数学,给出了升国旗,火车票两个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受到国旗教育。

四、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用上午、下午、晚上,帮助学生说出时间。

教材中釆用12时记时法,不用24时记时法,老师在教学时就注意用上面的词语,帮助学生说时间。

2.注意通过直观操作,认识时间。

关于时与分的关系的教学,可以通过实际拨一拨来体会。教材是用三个连续的图,动态演示时与分的关系。为了看清时与分的关系,还将时针、分针走过的区域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1时=60分。

在这里,除了让学生认识时与分的关系,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学期学生学过了半时,但对于半时为什么用30来表示,可能不太理解,这里可以结合分针、时针转动的关系,使学生看到当时针转过半个大格时,分时正好转过了半个钟面,所以半时写成30,分针正好指着30分,所以12时半可以写成12:30。

这一单元,老师们反映难度比较大,读分针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读时针,当时针不是正好指着整时时,学生往往弄不清,究竟是几时。对此,老师可以通过拨表,加强几时多一点的教学。也就是拨出整时,再多拨一点点,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确定时针指的是几时。如有条件,可以在教室里放一个钟表,经常性地认读。将认读时间作为一个长期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认识时间。

实践活动 小小商店

创设一个“小小商店”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扮成售货员和顾客买东西,模拟实际商品交易中会出现的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一、作用

1.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巩固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对话

2.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买汽水的男孩、买皮球的女孩

3.进行思品教育。回收站

二、建议

老师和同学一起布置一个小的商店,让学生活动,鼓励学生提出尽量多的问题,即使不会解决,也可以提。

商品可以老师和同学一起准备,共同标商品的价格(价签最好给出一些用小数表示的),分类摆放。

“第八单元找规律”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探索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原通用教材里也曾安排过,但没有单独编排,只是作为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编排特点

1.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主题图在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2.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

三、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7个例题。

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例5~例7,层次不同,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例5,规律与例4类似,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从数量的角度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也是循环出现的。为了帮助学生从观察数量角度寻找规律,教材把每种物体对应的数量都写了出来,引导学生按这样的角度,寻找后面的规律。

例6,没有循环组,要从图形的数量上去寻找规律。数字的排列规律是等差数列。为了明确这一规律,还将相邻两个数的差标明了出来。

例7,没有图形,只出数,通过观察找出数的排列规律,抽象程度更高。也是等差数列。

这一单元的数字的排列规律,仅限于简单的: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可以设计这样的系列活动:

猜一猜: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想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找一找:针对同一种排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如形状、颜色、数量等)观察寻找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安排用学具卡片设计规律的活动。如用圆、三角形、五角星等。

摆一摆:让学生自选或给学生提供材料,设计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

演一演: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发现的规律。如声音、动作、节奏等,用拍手、跺脚表示△○△○△○的规律等等。通过身体语言来感受规律。

找一找: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同时培养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九单元统计”介绍

一、统计初步知识教学的意义

1.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人们为了有目的地调查和研究某些问题,就要搜集、整理数据,经过统计分析认中找出规律,从局部推知整体,或用统计材料来反映社会发展情况,这就要用到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统计知识也越来越多。

2.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考虑到上述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学,让学生接触一点统计思想,掌握一些统计初步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作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小学教学一些统计知识,还有助于加强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回顾

80年代的统编教材:比较注重统计图、表的教学。也就是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绘制成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问题或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当学生遇到一个统计图表读懂它、分析它,也就是读取信息、分析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要解决问题,许多问题的数据没有现成的数据,这就需要你去收集数据。且收集数据有许多的策略和方法(举例)。因此收集、整理数据可以说是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应该让学生去了解、去经历,这也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的一个契机。因此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也成为共识。

90年代的通用教材:比较注意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但还重视得不够。在低年级有所渗透,到中年级才正式教学。

实验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教学,考虑到儿童的知识水平。一年级上册结合数与计算的知识进行了渗透;到本册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编排特点

1.统计内容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三、教材说明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1.例1,通过统计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这里让学生统计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这个问题,其实学生已经会解决,也就是把每种颜色的花的盆数数一遍就可以了,我们就是让学生知道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收集数据,引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收集、整理数据的信心。

在收集出数据后,让学生将数据在条形图上表示出来,并根据条形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这里的条形图还不是正式的条形统计图,图的左边没有标出每个方格对应的数据,图下面没有写出项目名称,而是用图标来代替。主要是想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条形图直观、简明的特点,为正式引出条形统计图做一些铺垫。

2.例2,是例1的延续,通过统计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学习收集简单的随机的方法,认识条件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这里的收集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可以采用例1的方法,分类统计。也就是如果要统计喜欢红色的人数,可以让喜欢红色的人举手来统计,喜欢其他三种颜色的人数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统计。还可以用收集随机数据的方法。所谓随机数据,也就是下一个数据是什么不能确定。我们这里重点教学第二种方法。

对于随机数据的收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上,汇总后,用唱票的方式来收集。对于收集的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教材呈现了不同的方法:有画的,有画○的,还有画“正”字的。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但要注意引导学生选用简单、准确的方式进行收集,对于画“正”字的方法,可以介绍,但不要求学生掌握,以后还要正式学习。

在收集出数据后,让学生将数据在条形图涂出来、并填在统计表中。并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这里的条形统计图是正式的,图下面写出了统计的项目,图的左边标明了方格对应的数据,这样使人一眼就能看出统计的各项事物的数量,体现了条形统计图直观、简明的特点。

3.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统计“我们的生日”P95、“喜欢的交通工具”P97。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围绕上面两个教学目标进行。

2.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1)在素材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可选取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如,统计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喜欢水果的情况等等。

(2)对教材中素材的处理,也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稍加变化,进行适当的改进。如,在统计不同颜色的花时,教材中图不太容易看清,老师可以改变图的画法,并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数出每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3.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4.在精心设计活动的同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科学性。

篇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课文

1、画

刘 晶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春字头、竖心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课前准备:

1.设计、制作课件:一幅山水画。

2.请学生去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流程:

一、诵读儿歌,激趣导入

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还记得谜底是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想试试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山水画)

1.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瞧!这里的景色如何?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再瞧瞧,远处有什么?近处又有什么?(指名说)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看得这么仔细。

2.(课件: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出示古诗)范读课文:古时候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画面的景色,想不想听一听?好,竖起小耳朵,听好了。

(二)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怎么样?好听吗?你想读吗?那就试试吧!看着大屏幕试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如果还不行,可以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老师也很愿意帮忙。

2.同桌互读。

3.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拼好以后,四个人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可以四个人一起读,也可以分分工,每人读一行。(指四人读)

4.抽卡片开火车读、齐读,找找词语朋友,巩固读音:小朋友这么能干,生字宝宝急着和大家交朋友呢!你能认出他们吗?(开单轨火车读,开双轨火车读,齐读)

三、诵读古诗,想象体验

生字宝宝的名字小朋友们都能叫出来了,还帮他们找了那么多词语朋友,他们可高兴了,现在他们都回到了座位,要听听我们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呢?怎么样?有信心读好吗?

(一)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课件演示“山”的扩大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课件出示: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课件演示“水”的扩大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课件出示: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课件演示“花”的扩大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课件出示: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课件演示“鸟”的扩大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课件出示:人来鸟不惊)

(三)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

1.每行诗我们都能读得很美了。现在,我们把四行诗连起来读一读,也能读得这么美吗?那就自己试试吧!(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范读,评议,引读,自由读,齐读。)

2.现在到了揭晓谜底的时候了,谁猜出来了?让学生猜出谜底:画。(课件出示:画)

3.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现在,我们配上音乐,小朋友看着图来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小朋友读的时候摇头晃脑的,真像一个个小诗人。哪位诗人愿意上台来看着图当场作诗。(指名上台)我还准备了道具呢!再配上音乐好吗?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我们一起来好吗?

四、课中操

小朋友都已经会背了,真了不起!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现在我们一起来动动身子,轻松轻松,好吗?(课件:音乐)

五、趣味练习,巩固生字

(一)复习巩固生字,(课件出示游戏“摘苹果”)。

(二)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三)指导书写“人、火、文、六”,展评。

六、课外延伸

篇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联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课程和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和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人教版体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强调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此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强调把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转化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教育体系,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意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与实践性,具有创新、实用、开放和发展性的特点。为帮助广大教师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把握教与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以下将对人教版教材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内容进行介绍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供广大体育教师借鉴与参考。

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从文化变迁角度看,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当今所流行的现代体育是一种外来文化,它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扩张而传遍世界的。但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视挖掘本国和本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如日本、韩国、泰国都将自己民族的“剑道、柔道”、“跆拳道”、“泰拳”等列入必修教材[2]。在我国,学校体育首先是在清末民初学习日本的,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转而学习美国的自然体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原苏联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了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教材,而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武术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典型内容而受到重视。

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并非仅仅局限于武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3]。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根据1990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56个民族搜集到了977个民族民间体育项目[4],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各具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点,有较强的趣味性、观赏性、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和教育功能,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它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据统计,这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已经有111个被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学校教育是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得以代代相承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通过适当的教育机制,从教育的角度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承载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替代的文化价值、情感寄托和教育优势,亟待加强研究和发掘,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学校体育开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领域,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就曾经指出[6]: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和传承体系,而体育是最容易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体育教学有责任和义务集中力量挖掘一批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针对年轻人参与的运动中难以见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情况,要建构受学生们喜欢又有浓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体系,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亲近中华文化,喜欢民族传统体育,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中华文化也得到传承。

总之,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而且还是学生掌握和体验民族文化,接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激发学生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大多具有一定的观赏娱乐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乐趣。以八年级教材中的黎族“竹竿舞”为例,又名“跳竹竿”或“打柴舞”,是由八名击竿者分成四人一排,相向跪在竹竿的外沿,两人相对两手各握一竿,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相对的两人依次做跪、蹲、站,按着节拍、鼓点,不断将手中的两根竹竿一分一合,有节奏地雀跃期间,并做出磨刀、筛沙、穿门、蛙跳、鹿跳、脱棉、纺纱、织锦等各种动作,节奏逐渐越快,难度逐步越高。此外还有诸如舞龙、舞狮等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虽然需要相应的器材设备,但是通过排除不安全因素,就可以作为体育校本课程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类项目时不仅能够观赏同伴的表演,而且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此外,很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具有较强的游戏性,对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都有明显的效果。运动兴趣是体育学习的出发点和重要推动力,运动兴趣能提高学生的锻炼动机,进入让学生在不断地参与过程中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还有不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很多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或有所了解,学习这类教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仅能在学校进行学习和体验,在当地社会中也能获得一定的实践体验机会,当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之后相应的技能和规则后,还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实践体验机会,对其终身体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很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便易行,学生的参与兴趣和锻炼热情较高,从而有利于学生坚持练习和体验,并不断提高能力,最终形成锻炼习惯。

(三)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对于发展体能和技能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如重点发展上肢力量的扔沙袋、赛龙舟等,重点发展下肢力量的踢花毽、绑腿跳等,还有适合全身协调发展的跳绳、滑冰等,有的项目运动负荷较大,如拔河、跳绳等,有运动负荷较小的,如武术、空竹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张青莲等人开展了“跳方格”、“打沙包”、“四片瓦舞”和“藏族锅庄”等4个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对象各方面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明显提高,女生的腰腹力量提高幅度最为明显[7]。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分别在八年级介绍竹竿舞和踢花毽,在九年级教材中介绍花样跳绳。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背、腿、躯干等部位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肺活量,锻炼神经系统,改善机体功能;还能增强眼腿、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发展学生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提高判断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踝、膝、髋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得到全面锻炼,达到增强体能,提高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教材的设计特点

(一)竹竿舞教材的设计特点

竹竿舞是一项趣味性较强的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便易学。竹竿舞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由海南三亚申报的“黎族打柴舞”,传统的舞步包括平步、磨刀步、搓绳小步、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八个相对独立的舞步。在人教版八年级教科书中介绍了其中最基本的三种舞步,即平步磨刀步和搓绳小步,以及“开一合”与“开开-合合”两种基本的打竿节奏。平步是在在“开一合”的节奏中,用平常步法左右脚交替向前跳跃,在“开”的节点落地缓冲,在“合”的节点时蹬地跃出。磨刀步是在“开-合”的节奏中,左右脚交替跳进两组竿后,再退跳一组竿。搓绳小步是在“开开-合合”的节奏中,左右脚在每组竿中各做一次后踢腿,然后向前跳跃。

学习这些内容后,学生就能够参与和展示竹竿舞活动,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多样的舞步跳法和更多种的打竿节奏奠定了基础。在教材设计上,首先介绍了竹竿舞的文化特点和教学价值,然后围绕三种舞步和两种打竿方法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同时针对竹竿舞学习中的两个难点“舞者和打竿者如何相互配合”和“怎样才能轻松有弹性地跳跃竹竿”,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去尝试体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动脑和动体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踢花毽教材的设计特点

花毽是一项具有一定健身价值,同时具有游戏性、竞技性和表演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踢法丰富多彩。大多数学生对于踢花毽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踢花毽的某些技术动作,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踢花毽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学习和练习。人教版八年级教科书对踢花毽的技术动作分两个层次进行了介绍,第一个层次是踢花毽的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包括盘踢、拐踢、磕踢、绷踢四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掌握这些动作后基本就能开展踢花毽活动和比赛,同时也为学习更多形式的花毽踢法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常见的难度稍大一些的花毽踢法,包括里接、交踢、上头等三种技术动作,采用图片的形式予以介绍,供学生拓展学习与提高。为了引起学生对于踢花毽的兴趣,在介绍了技术动作的学习内容之后,教科书还对双人对踢和多人传踢的练习和游戏形式进行了介绍,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针对技术动作学习和多人传踢的形式,教科书中还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设置问题:踢毽时如何控制力量和方向;在双人对踢或多人传踢中,怎样配合才能提高连踢的次数。这两个问题也就是学生学练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不断地进行实践体验,从而逐步提高踢花毽的技能水平。教科书中踢花毽的教材内容既体现了基础性,又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既有核心技术动作的展示,也有针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提问,使得学生能在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主动学习。

(三)花样跳绳教材的设计特点

跳绳是一项广泛开展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已经开始跳绳的学习和练习,并被纳入到体操类教材中,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花样跳绳的技术动作体验和练习较少。为了使学生深入具体的了解花样跳绳,掌握花样跳绳的方法,体验花样跳绳的趣味性及健身意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九年级)》给出了多种花样跳绳的方法,供广大学生学习和体验。在教材内容排列上,按照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的分类方式,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常见花样跳绳的方式。其中单人跳介绍了双人跳和正反编花跳两种形式,双人跳介绍了两人并排跳、两人交替跳、交叉绳跳等3种形式;多人跳绳介绍了三人单列跳、三人并排跳、多人跳长绳、多人“十”字跳双绳等形式的花样跳绳。这些花样跳绳的方法较为常见,较容易掌握,因此在教科书中对于每一种花样跳绳的动作方法,均采用以图为主的呈现方式,文字少而精,同时针对各类花样跳绳动作方法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力图把动作技术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作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载体。

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的教学实施建议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由于其蕴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趣味性、观赏性、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和教育功能等特点,具有丰富的教学因素和教学价值,特别是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体能和技能,加强交往合作,促进人格发展等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需要精心设计来实现这些教学目标。针对教科书中的竹竿舞、踢花毽、跳绳等民族民间体育类教材,提出以下六个基本实施建议。

(一)重视分析教材的价值和意义,结合项目特点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项目的健身价值,还要结合项目特点让学生了解相关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感受伟大祖国和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发展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与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体验其中所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加强民族自豪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可采取以下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1. 讲解有关运动项目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体验愿望。如竹竿舞教学时可以介绍黎族、佤族、苗族、京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开展竹竿舞活动的场景来引发学生的体验愿望。

2. 在学习新内容时,可以通过变换规则来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

3. 善于利用挂图、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欣赏并直观感受民族民间体育的魅力,形成学习愿望

(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常常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观赏性,而且动作技术相对简单而又富于变化,因此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教学和分组练习相结合”、“示范讲解和自主练习相结合”、“技术动作练习与集体展示相结合”、“规范动作与自主创编相结合”等教学手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的都得到加强。

(四)合理安排技术动作的难度和运动负荷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习技术动作要由易到难。例如花毽盘踢技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用左足在身体前垂直踢起一次,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以此类推,最后达到熟练的连续踢;两足都可以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用手接住、各踢两次用手接住、各踢三、四次……用手接住,直到灵活熟练后就不用接了,踢的次数越多越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协调性好、掌握技术快的同学可以引导其拓展学习更多的技术动作,而对于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多强化基本动作的练习,不要过分强求其技术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

此外,对于跳绳、踢花毽、竹竿舞等项目,下肢的运动负荷相对较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下肢力量和柔韧性,另一方面在安排体育课教学内容时,应适当搭配发展上肢运动负荷较大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注意安全保护

很多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和体能的基础,例如“踢花毽”对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花样跳绳”对学生的弹跳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竹竿舞需要有较强的节奏感和下肢力量,特别是有的学生在练习有一定难度的跳绳动作或者在“救毽”时都会竭尽全力,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每次课前都要提醒学生防止受伤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加强学生下肢的柔韧性和力量的练习避免受伤。

(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和表演,是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方面。竹竿舞、踢花毽、跳绳都可以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例如,踢花毽可以单人踢,也可以多人踢或分组练习;竹竿舞既可以按规定套路练习,也可以各班自行设计编排套路进行展示;跳绳更加可以采取单人、双人或多人跳绳的形式,既可以自我练习,也可以进行班级或小组间的对抗赛。

总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拓展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一类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激趣健身和传承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体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段全伟.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6):83-87

[4]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5]王登峰.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13年.20(1):1-5.

[6]张青莲.母爱梅.代玲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青海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59-61.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6.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送审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

篇4: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0-03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卢江、杨刚任主编,王永春、陶雪鹤任副主编,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同志们,在大量调研、实验和广泛征求全国城乡第一线的教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下,在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正式发行。现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一介绍。

一、教学内容介绍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变动

这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扩展知识的范围,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实验教科书相比,其主要变化有:

(一)加强了准备性,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1.把实验教材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为“准备课”。学生入学前已接受了学前教育,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心中有数,因此安排了“准备课”。

“准备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数一数”,保留了“开学图”和“数一数”、“认数”、“读数”的内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读数的情况。第二部分“比多少”,保留了“同样多”“多”“少”,充实了内容,增加了练习一。

2.将一年级下册的“位置”提到一年级上册,做为第二单元。讲了“上下”“前后”“左右”。

(二)降低了有关知识的难度,更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1.在第二单元“位置”中,原实验教科书中‘左’‘右’的相对性和位置删掉不讲。

2.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只讲立体图形,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平面图形删掉不讲。

3.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只认识整时,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半时删掉不讲。

4.删去了“求未知数”的教学内容,只是在练习中渗透了这样的练习题目。

三、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了现行实验教科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力求使新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

新教材在编排上更加体现:

(一)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如数和计算的知识,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仍然按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原则编排,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进行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为6、7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9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教学。

如几何图形,先认识“上” “下”“前”“后”“左”“右”(第二单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练习经常用到这些知识。再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本册只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第四单元)。

(二)加强了知识的整理

整理是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它更多的是加深理解、扩大联系,进一步提高掌握水平。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更好地全面落实知识、技能掌握的教学目标。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材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后边知识的整理,又是前边知识的完善。

大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增加了整理和复习。如P32页3题,P69页第5题的整理和复习。2题是10以内加法整理,3题是10以内减法的整理。再如P101页第8单元的整理和复习,1题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

(三)增设了教学的背景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教材安排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数学背景知识。

如:P60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算筹。P72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象形数字及计算。P85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四)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在2011版课程标准中指出: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作为数学的核心概念,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是求解模型的过程。

教材在第五单元中,认识了6、7和加减法后,在p46页~p47页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一步:图里有什么?要求学生读懂题(看懂图);知道题(图)中什么是数学信息(已知条件),有几个数学信息(已知条件);什么是问题,怎样表示。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第二步:怎样解答?要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方法解答,把分析过程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也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解答正确吗?要求学生反思、检验,并学习填写答语。

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初步学习树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五)练习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1.p68页6题。6+□=10,是在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安排的练习,不但复习了前边学过的加法,也为20以内进位加法中“凑十”做了铺垫。

2.“11~20各数的认识”中,p80页3题,如:7+3+5=_____,不但复习了10以内的加法,十加几,还为20以内进位加法的思路做了铺垫。

3.练习是按课时划分的。

(六)注重有关知识的渗透

1.第一单元渗透了集合、对应的思想,第6单元主题图渗透了分类的思想,有的练习中还渗透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思想。

2.渗透了填未知数,要求学生想组成。如p56页11题、p63页7题、p68页6题、p81页7题、p94页9题、p103页9题、p108页9题、p110页17题。

(七)为数学教学评价提供了平台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因此,每个单元安排了“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由于学生识字比较少,每个单元后的评价,主要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评价内容有知识性的,有情感性的,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p13页2颗星;p33页3颗星;p38页4颗星;p72页5颗星;P81页6颗星;p87页7颗星;p103页8颗星;p113页自我评价,画笑脸。使学生自己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四、各单元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 准备课

整体感知

本单元将实验教科书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为“准备课”。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对10以内的数有所了解,本单元“数一数”通过美丽的校园校内外数量用到10以内各数的物体,学生指物数数(点数),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认数、读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点数)的方法。通过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比多少”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体验“多”“少”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数一数”分为两部分

1.美丽的校园 (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情况)

2.认数、读数。一面红旗、两幅单杠、3个石凳、4个垃圾桶、5、6个背书包的同学、7只鸽子、8棵大树、9个女同学、10个男同学。

通过认数、读数,渗透同一类物体画在一个圈内(集合圈),1~10个数与相应的画面呈现,表示一一对应让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物体,认一认,读一读旁边的数,初步说一句完整的话,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不是正式教学认和读这些数。

(二)比多少

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教材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比多少”主要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通过小兔帮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学生操作学具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

本单元后安排了练习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经历数数活动的过程,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认数、读数的情况,初步感知数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数数。

2.通过学生操作,经历比较的过程,直觉感知“同样多”“多”“少”,初步理解其含义,会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兴趣。观察图画或实物,可以从无序逐步到有序,按数目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等。教给学生数数的方法。

2.指导学生操作学具,渗透对应思想,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说一句完整的话,通过交流感受数学的乐趣,建立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

本单元教学时间:建议为2课时。

第二单元 位置

整体感知

本单元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位置”提前到一年级上册教材中,但“左、右”降低了难度,不讲相对性了。

本单元要求学生会辨认上、下、前、后、左、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创设了适合儿童的情境,亲身体验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的方位,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再是“前后”、最后是“左右”,上下、前后,通过一幅大桥的画面,桥上的铁道上正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形态各异的汽车,桥下一艘轮船正穿梭而过。在位置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前后位置是绝对的,引导学生认识方位上下、前后。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后的方向是后。如果参照物改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左右,主要是建立左、右的标准,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对应起来,从此建立左、右的标准。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上下、前后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小汽车在大货车的前面,客车在大货车的后面。客车的前面是 。

“做一做”进一步体会上下、前后。

(二)左右

左手、右手。

做一做。①左右的练习,②上下的练习。练习二和本单元的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感受其含义。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本单元教学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说。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加工。

3.在互助合作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教学时间:建议2课时。

篇5: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有关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长期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多套教材,在这一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社坚持“为基础教育铺路架桥,向新世纪献一流教材”的办社宗旨,又为大家奉献了一套崭新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设计思想,研究和编写的思路;②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是如何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的。③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使大家对这套实验教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便于在实验教学更好地使用新教材。

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人员

由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大学教授、特级教师、教研人员和长期从事教材研究编写工作的编辑人员组成教材编委会。(编委会成员在教材的后边写有。)

编委会主任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意竹,副主任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卫国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主任卢江。

教材编委会聘请了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丁尔升教授、著名学者郑毓信教授和老一辈小学数学教材专家李润泉编审为顾问。

教材主编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员、编审卢江和副研究员、副编审杨刚(小学数学研究会的秘书长)。

很多富有经验的教研员、特级教师、小数专家目前正参与教材的研究编写。

实验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在实验教材的研究编写中,我们注意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1.在努力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1)创新,就是教材的编写要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

(例如⊙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内容的展开,注意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体现数学的思考方法,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2)实用,则是要考虑我国教育的现实条件,如大班授课、教学具不足、教师的文化水平还普遍不高等,要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人教版实验教材,适应我国城乡广大地区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以乡中心小学的现实教学条件和发展趋势为依据,如师资条件、教学具条件、学生的生活经验等,选择素材、设计教学活动。举例:分类概念的教学。)

(3)开放,就是要坚持开放的原则,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不再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过程。

2.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的数学教育有着丰富的而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应改掉什么、发展什么、坚持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与论证的。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自我的长处和不足,在坚持自我优良传统和学习别国经验方面,在顺应国际潮流和坚持特色发展方面处理好关系,寻求适当的平衡。在目前的编写研究中,我们注意对传统的数学教育经验进行认真、慎重的取舍,同时努力创造和体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经验和方法,使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特点,也这是我们长期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以继续保留。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编排,我们仍然采用了先教学“9加几”、在教学“8加几”的编排结构。)

(1)基础性,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是最基础的,教材结构是基本的,仍然注意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因为,没有双基创新是不可能的。

(2)丰富性,指的是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呈现出丰富的特点。

(3)发展性,使教材的结构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开放的、发展的。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和深化。

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实验教材除了在数与计算方面丰富了内容以外,在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方面增加了更多的内容。

1.数与计算。

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尽管《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作了很大的调整,例如计算,删去了很多内容,降低了训练要求;但是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近年来,有关数与计算教学领域的改革,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即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降低笔算难度和熟练要求、提倡使用计算器等。实验教材注意体现上述改革理念,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丰富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数感。

实验教材重视数概念的教学,并把它作为学生建立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数概念的教学,不仅安排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如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仍然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增加了感受、估计数的大小,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等的内容,丰富了数概念的内涵,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100以内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数。(第二册)

【例】万以内数的认识,以体育馆可坐下的人数、广场上大约有330多只鸽子、人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六、七千颗。(第四册)

【例】大数的认识,人口数、面积数,数的产生等。(第七册)

(2)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重视口算)加强估算,体现算法多样化。

① 在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在计算教学从实际问题引入,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索提出问题,再应用计算知识来解决。

② 加强估算。

◎估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其他单元里安排了对长度的估计、对面积和体积的估计等);◎结合口算、笔算教学;◎教学重点从估算的方法转为估算的思想和策略。

③ 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具体方法,经历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到选择简便、合理方法的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作用:鼓励独立思考;承认个体思维差异;允许自主选择。)

体现在※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大多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例题中展示学生之间对各种算法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与他人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了解存在着多种算法,逐步体会各种算法的特点。※逐步优化,让学生掌握“通法”“通则”。

※不在出现计算法则。

④ 重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形成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良好的数感。

计算教学所强调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使学生理解算理、算法,掌握计算法则,通过一定的训练形成计算技能--转到--使学生首先理解: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所以应是:※先使学生产生进行计算的需要,再选择一种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问题对计算结果的要求、数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形成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良好的数感。

2.空间与图形。

小学数学的几何教学,主要的目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偏重于图形的认识与相关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的“空间与图形”是大力加强的内容,更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实验教材采取了如下措施:

(1)安排更了多的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不仅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了图形的认识以外的许多内容,如方位与路线图、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三视图思想的渗透等,还增加了如图形的拼组、图形的密铺等,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还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活动”中,安排“莫比乌斯带”“密铺”等。

(2)设计了丰富的探索性活动。

空间与图形的加强了探索性和实践性,实验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如拼组图案、做风车、折纸、剪对称图形、做平移与旋转玩具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思路是:“实验→猜想→验证→概括。”

3.统计与概率。

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已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逐步形成用随机的观点来理解现实世界,初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逐步形成统计的观念和数学分析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材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1)从低年级开始教学统计知识。

从一年级开始安排统计的教学,以后的各年级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了统计或概率的教学内容。

第二册开始正式教学统计。例1(固定数据的收集)先让学生收集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例2(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再调查本班学生各喜欢什么颜色,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2)加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教学。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强对统计数据分析的教学和根据统计结果作出预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对判断、决策的作用。

◎注意让学生认识统计的作用。

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例】第六册的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预测与决策。

◎ 加强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

【例】第六册“平均数”的教学,以前教学“平均数”的概念,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而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3)初步学习概率的知识。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4.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的有效措施。

实验教材设计的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①低年级采用模拟现实活动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

②中年级注重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高年级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通过与人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使他们不够严密的数学知识逐渐系统化、结构化。根据这样的理念实验教材的具体措施是: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为数学知识的引入提供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通过设计学校运动会和游园活动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收集学生喜欢食品、课外活动项目、电视节目等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如设计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猫观鱼等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实验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不应不仅有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尽量体现这些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

【例】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时,设计了用不同的物品测量教科书的宽及文具盒的长,让学生通过探索、合作交流,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认识厘米和米。

【例】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经历“连加-同数连加-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乘法”过程。

【例】第六册面积单位的教学,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的教学。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此次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这样的理念,实验教材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去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具体的做法是: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题和练习设计大多展示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情境。这些情境提示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组织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去探索数学,学会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2.设计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材改变以往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结论性的呈现方式,设计了丰富的、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展示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表达和交流,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如解决问题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多种解法,不要求模式化的解题过程;再如对传统的“计算的法则”的呈现,是在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之后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的几条注意要点,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

五、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内容之中,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实验教材采取的措施是:

1.结合各部分知识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各个部分教学内容新知识的教学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展开探索学习;当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再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提出的或呈现的问题。这样就使解决问题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会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否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实验教材注意创设信息丰富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多呈现了不同的解决策略或方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加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实际问题,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在数学范畴之内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尝试系统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安排一些探索纯数学问题的内容,如引导学生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找出简单的排列组合数,简单的集合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渗透等。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解决问题。这些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册:找规律--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三册:最简单的排列、组合,简单的逻辑推理(排除式推理)

四册:找规律--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五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找出简单的排列组合数

六册:简单的集合和等量代换思想

七册:简单的运筹思想

六、注意体现开放的教学方法,留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验教材注意:体现开放的教学方法,加大教学的步子,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 改变传统的提供课堂教学详细思路的编排方式,体现开放的教学方法。

只反映教学的基本线索,不再面面俱到的提供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准备题、复习题、教师的提问等)。

2.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教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如,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5个例题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9个例题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第五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6个例题减少为9个。(第六册)

每册或学期安排60课时左右的教学内容。留有地方安排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时间。

3.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①许多例题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

②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新颖实用的立体化教学支持系统

形成以教科书为核心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重点编写具有新颖、实用、开放等特点的教师教学用书,研制实用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套软件,使之成为促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有除了教科书外,还有:

一、师教学辅助资料。

1.教师教学用书-配教学示范课光盘。

2.教学投影片。

3.教学挂图。

4.配套教具。

5.多媒体课件。

6.《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二、生学习辅助资料。

1.《同步练习》。

2.《素质教育新学案》。

3.学具。

三、教师学习资料与交流园地。

1.《试教通讯》。--每学期两本。其作用是:○通过我室的文章和专家文章,为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为实验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开拓眼界。○为实验教师提供发表实验经验、体会的园地,使实验教师能有机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成果。

2.《中小学教材教学(供小学用)》。

3.人教网---www.pep.com.cn。

篇6: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第6―――13页(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丙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

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单元重、难点|

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比多少„„„„„„„„„„„„1课时

2、比长短、比高矮„„„„„„„„„„„„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

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介绍小于号 学生书空,再齐读,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

34○9

3○3

5○8

10○1 B:2>□ 6>□

6=□

□=8

□<9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上一篇:汉语拼音字母的正确写法下一篇:应届毕业生券从业简历制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