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与工程引论英文版

2024-04-07

1环境与工程引论英文版(通用3篇)

篇1:1环境与工程引论英文版

In this book the term environment will generally refer to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at surrounds us.This includes the air we breathe, the water we drink, and the lands, oceans, rivers, and forests that cover the earth.To an increasing extent it also includes the buildings, highways, and modern infrastructure of the urban settings in which a growing proportion of the word’s population resides.The state of this physical environment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ffects the viability of all living things on the planet—the people, plants, birds, fish, and other animals that we care about.The welfare of these living things motivates most environmental concerns.(在这本书中术语环境通常会将转交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这包括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喝的水和土地、海洋、河流和覆盖地球的森林。在一个日益增加的程度上它还包括建筑、公路和现代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词的人口所驻留的城市设置。此物理环境状况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生存 — — 人、植物、鸟、鱼和我们所关心的其他动物。这些生物的福利激励大多数环境问题。)

Engineers are primarily involved in problems related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These include designing, developing, and building the cars, computers, television sets, and other consumer products that people enjoy.Engineers also design and build all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ndustrial technology,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extract, transport, and refine raw materials;and distribute the goods and services of modern societies worldwide.In order to predict the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y deployment, engineers, along with scientists, also a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of how pollutants are transported and transformed in the environment.Thus, in the broadest sense, engineers are concerned with—and often responsible for—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tribut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工程师们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部署相关的问题。这些包括设计、发展,建设汽车、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人享有的消费产品。工程师还设计和生成所有工序、工业技术和提取,运输,并改进原料 ; 所需的运输基础设施 和分发的产品和服务的全球范围内的现代社会。为了预测技术部署的后果,工程师沿科学家,也是所涉及的污染物传输和转换在环境中的研究。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师们关注 — — 和通常负责 — — 广泛的活动,有助于环境变化的直接或间接。)

Anything that engineers design and build—be it a refrigerator, car, chemical plant, or circuit board—has to be made out of something, and the choice of that “something”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nvironment.After all, material has to come from somewhere, and

eventually it all tracks back to the environment.(工程师设计和生成的任何东西 — — 是一个冰箱、汽车、化工装置或电路板 — — 已作出了的东西,与选择“东西会直接影响环境。毕竟,材料有来自地方,和最终其所有轨道都回环境。)Not only the choices of materials, but also the quantities needed, are important variables that engineers can influence.Thus, knowing something about how the us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may affect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important for all engineering disciplines.Two key questions to keep in mind when selecting materials are “Can I use alternative materials that are environmentally preferable?” and “Can I use less material without compromising function or reliability?”

(选择的材料,不仅需要数量是工程师可以影响的重要变量。因此,了解有关如何使用不同的材料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东西是重要的所有工程学科。选择材料时要记住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我能使用是无害的替代材料?”和“我能用而不会影响函数或可靠性的资料较少吗?)”

This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is perhaps the most pervasive and most important of any that engineers deal with.Energy is vital for life and for an economy, and the quantities and types of energy that a society uses directly affect environmental quality.(此源对环境的影响的也许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任何工程师处理的。能源是重要的生活,一个经济体系,数量和类型的一个社会直接使用的能源会影响环境质量。)

Energy use encompasses everything from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of homes and buildings, to the electricity that runs modern computers and appliances, to the gasoline and other fuels that power our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discussed earlier all require energy to perform their tasks.Most of the word’s energy today comes from fossil fuels—oil, coal, and natural gas—and when these fuels are burned or converted to electricity the environment is affected, as you will see in Chapter 2.Nuclear power leaves a different kind of environmental legacy, and eve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like hydroelectric, biomass, solar energy, and wind power are not without their advers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能源使用我们的运输系统包括一切从加热和冷却的房屋和建筑物运行现代计算机和电器,汽油和其他燃料,这项权力的电力。前面讨论过的制造过程都需要执行其任务所需的能量。大部分词的能量今天来自矿物燃料 — — 油、煤和天然气 — — 当这些燃料是烧,或转换为电力环境受到影响,正如您将看到第 2 章中。核电叶一种不同的环境的遗产和甚至可再生能源喜欢水

电、生物量、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并非没有其不良的环境后果。)

A good rule of thumb is that any engineering improvement that reduces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a particular service will be beneficial for the environment.Thus a desktop computer designed to use 400 watts of power instead of 800 watts, or a car that gets 30 miles per gallon(mpg)instead of 20 mpg, will b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ier.Switching from one energy from to another—e.g., from gasoline-powered cars to electric-powered cars—is a lot trickier to deal with.As we shall see in later chapters,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may involve trade-offs that are different to evaluate.(一个好的经验法则是任何工程的改善,减少了所需的特定服务的能源将会对环境有利。因此台式计算机使用 400 瓦,而不是功率的 800 瓦或一辆汽车,获取 30 英里每加仑(瑞驰)的 20 瑞驰,而不是功率的设计将是功率的环境友好的。切换到种,从汽油为动力的电动汽车车从一个能源 — — 是要处理很多棘手。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造成的环境后果可能涉及权衡不同的评估。)

The clean air act procedure for establishing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proved to be quite cumbersome with the result that standards for only eight HAPs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1970 and 1990.In the 1990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congress revised the procedure, specifically listing 189 chemicals as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Table 2.3).Any industrial process emitting more than 10 tons per year(tpy)of any one of these substances, or more than 25 tpy of any combination of HAPs, is required to use “maximum available control technology”(MACT)to reduce air toxic emissions by the year 2000.Additional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f the EPA determines that an unacceptable level of risk still remains after MACT is applied.What’s function of stratospheric ozone?

篇2:1环境与工程引论英文版

一、资料来源与数据收集

本文统计的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类期刊来源于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知网平台。访问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 进入高级检索, 检索2000—2013年关于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航空学报》《飞行力学》《航空动力学报》等19种核心期刊论文的被引情况, 利用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对学科领域“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进行检索, 具体检索内容包括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航空、航天三项, 共检测到25381篇。选取其中被引频次靠前的100篇论文, 并对其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19种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核心期刊的初步评价

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定义为该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两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 被认为是最能客观地反映期刊相对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并常直接用于期刊的评价。由表1可知, 19种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类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其中, 除宇航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大于1.000外, 其余18种均小于1.000, 平均为0.607。期刊的影响因子与期刊所在的学科领域、刊文学术质量、载文数量、期刊主办单位、出版周期等因素相关。本文取样之所以选择核心期刊, 是因为核心期刊在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对优秀文章的吸引力较大, 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

2. 高被引论文期刊情况分析

被引频次排前100位文献的被引频次为58~249次。排名前10位文献的被引频次见表2。其中, 《航空学报》、《宇航学报》分别有3篇论文, 《航空制造技术》2篇论文, 《宇航材料工艺》和《中国惯性技术学报》各1篇论文。登载论文居前的《航空学报》和《宇航学报》, 复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835和1.010, 在19种核心期刊中排名靠前, 刊登的论文被引用的频率也更高。

100篇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于17种期刊中, 其中, 《航空学报》《宇航学报》《航空制造技术》被引用篇数分别为23篇、14篇和11篇, 合计被引频次分别为1992次、1266次和972次 (见表3) 。位列第一的《航空学报》是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唯一一个被评为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达到434, 国际他引影响因子达到0.144, 可见其在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3. 关键词分布

在作为研究对象的100篇论文中, 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故障诊断”“无人机”“航空、航天推进系统”。其中, 除“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出现次数分别为7次、5次以外, 其余关键词出现频次皆为4次 (见表4) 。高被引论文中出现频次居前的关键词正是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

4. 作者研究机构分布

在作为研究对象的100篇论文中, 作者绝大多数来自于高校, 也有部分作者来自于中航集团。其中, 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论文共有20篇, 位列首位, 占到高被引论文的20%, 合计被引频次为1827次;其次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共有16篇论文, 占到了论文总数的16%, 合计被引频次为1527次;再次为西北工业大学, 有论文9篇, 占到论文总数的9%, 合计被引频次为637次 (见表5) 。由此可见, 高等院校作为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力军, 在科研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5. 基金资助情况分布

在选取的100篇论文中, 非基金文献占到了总数的67%, 其余33%的文献是有基金支持的。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有16篇, 占总数的16%;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和航空科学基金支持的有4篇, 占总数的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支持为3篇, 占总数的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支持的为2篇, 占总数的2%。

三、结论

论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及其中的核心期刊的重要评价指标, 通过对于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类19种核心期刊的统计与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前100高被引论文分布在17种期刊中, 只有2种期刊没有入选论文, 可见高被引论文在核心期刊中分布较均衡, 与非核心期刊相比, 核心期刊之间对于优秀论文的吸引力存在差别, 但是差别数量区间跨度较小。

(2) 虽然核心期刊内部对于优秀论文吸引力的差别跨度较小, 但是在本项统计中也发现, 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类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分布规律也符合“二八定律”。在取样的100篇论文中, 有23篇来自于《航空学报》, 占总数的23%;在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中, 有3篇来自于《航空学报》, 占总数的30%。由此可见《航空学报》在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领域中较高的权威地位。

(3) 高等院校作为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力军, 在科研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检索结果中, 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机构都是航空航天类高校, 且数量多达45篇, 占到了数量的近一半, 且热门关键词反映近年来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卫世乾.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04) .

[2]杨红芸, 孙波, 等.16种药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及启示[J].华西药学杂志, 2013, 28 (06) :629—632.

[3]刘划, 齐飞.2001-2010年国内互联网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 (15) :123—124.

[4]李洁, 雷波, 等.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01) :74—78.

[5]闫娟, 李鹏, 魏杰, 等.2001—2010年国内关于期刊编辑工作主题研究的高被引论文分析[J].编辑学报, 2013 (02) :115—117.

[6]李晓红.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 (01) :69—73.

篇3:1环境与工程引论英文版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加快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以解决我国的水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最大限度減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就水利工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原因及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和谐;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水资源的大力开发,水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一定要正视并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对待和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水和谐发展的思想,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一、水利工程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工程自身的缺陷。水利工程技术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是一些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工程的存在往往就意味着某些生态问题的存在。二是人类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人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和科技水平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一些生态问题认识不足或考虑不充分。三是人类缺乏自律,未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只顾向大自然无节制的大肆索取和掠夺,而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盲目的进行开发利用,超出了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甚至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四是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尽管人们对一些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去消除这些生态问题。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制度安排不当,监管不到位,导致了这些生态问题的加剧。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 水利工程施工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岩土体的天然结构,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如开采石料时,岩土剥离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人工开挖基坑和高陡边坡时可能造成滑动破坏等环境地质问题。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施工放炮的炮声震动使部分民宅受损,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承包商不按规定将施工弃渣乱堆乱倒;未达标生产废水直接排人河道;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倾倒在营地周围;施工机修场地及附近油迹随处排倒;是施工生活区周围灰渣、废物、塑料、纸屑、烂鞋破袜随地扔弃。

(3)、 水利工程施工占地对交通的影响。遇到工程占地必须穿越公路时,施工期间会暂时阻断交通,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4)、 水利工程施工对农业的影响。由于施工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和农田,因而减少了原有的耕地面积。在山区影响较小。

(5)、 水利工程施工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施工现场开挖爆破、车辆交通运输、机械运转、烧沥青、使用环氧树脂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气体。

(6)、水利工程施工的其他影响:包括施工噪音、粉尘污染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严格按自然经济规律办事,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以水定发展,统筹协调工程与生态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我们应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应采取行政、科技、经济、法律等措施,建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各自职责,制订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减轻施工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

1、坚持统筹兼顾,注重人水和谐,大力营造水文化

牢固树立 “大水利、大文化”的理念,跳出水利看水利,冲破就水论水的束缚,把水利建设放到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灌溉、发电、防洪排涝、水生态等多种功能,合理配置水资源、建造水工程、融入水文化,以建设为主手,努力实现水利建设与改善、修复水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变“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为“人水和谐”的现代理念,努力建设生态水利,着力营造“人水和谐”的大水利、大文化。

2、促进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的确定改革方案,充分调动工程管理各方的积极性,使水利改革实现良性循环。为此,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3、建立环境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推行全过程参与,实行目标管理,体现决策、管理、监督的参与机制。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根据灌溉管理和工程管理等各项制度,对水利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考核,提高管护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具体内容包括: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水利部门与各水管处(所)签订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达标责任书,各水管处(所)与乡镇水管站签订责任书,各乡镇水管站与各村签订责任书,使上下形成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的管理网络。

4、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 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上一篇:美白护肤品广告语下一篇:建龙竣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