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管理制度

2024-04-28

病人管理制度(共9篇)

篇1:病人管理制度

病人管理制度

1.病人入院、出院制度

(1)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须持本院医师签发的住院证(通知单),按规定办理入院手续,如病情重应由急诊科护士(及医生)护送病人至病区。

2)危重病人在护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保暖,保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防止输液或用氧中断,注意外伤者体位,以保证安全。

3)病房护士接到入院处通知,即准备床位及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手术或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4)病房护士应与护送人员办好病人交接,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介绍住院制度和病房有关制度,协助病人熟悉环境。护士须主动了解病人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对危重病人除了解病情外要检查病人的皮肤、留置管道及全身状况,及时测量生命体征。

5)通知经(主)治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2)出院制度

1)医师下达病人预出院的医嘱后,护士应通知病人及其家属,以便做好出院准备。

2)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给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3)护士取得病人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其整理物品,清点被服和其他用物,请经(主)治医师将出院服药说明、假单、疾病证明书、门诊病历及出院小结交给病人或家属。

4)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工作,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意见。

5)清理病人床单位,传染病人用物需进行终末消毒,注销各种卡片,整理病历。

2.健康教育制度

(1)健康教育组织

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的人员负责实施。

(2)健康教育内容

1)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① 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床制度、膳食制度等。

② 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呼叫器的使用等。

③ 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出院病人健康指导等。

④ 相关疾病的重点及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指导。如饮食、功能锻炼等。

2)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指导(休养环境、良好心态、适当锻炼、营养饮食、伤口观察及就诊、医生复查、出院带药等)、专科指导、个体指导。

(3)健康教育形式

1)个别指导:在护理查房时,由高级责任护士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进行具体

指导。

2)集体讲解:确定主题。门诊利用病人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病人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

3)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图画或诗词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4)座谈会: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组织病人对主题进行讨论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5)展览: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应定期更换。

6)视听教材: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广播等视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病人活动区域进行宣教。

(4)健康教育流程

1)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

2)制订相适应的目标。

3)拟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4)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

5)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6)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

7)有针对性派发宣传资料。

3.病人告知制度

1)患者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患者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4)告知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5)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患者或家属,在相关的“护理知情同意单”上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

8)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清醒时告知患者)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

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好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

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2)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

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3)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篇2:病人管理制度

1、职业病的确定由市职业健康体检中心,根据员工的身体检查或诊断,由职业卫生科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才能确定为职业病。

2、确诊为职业病的员工,按照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办理。

3、确诊为职业病的员工(1期以上的矽肺病),由矿职业卫生科负责组织定期对其进行身体复查。

4、职业病员工到其他医院或外地治疗,必须经劳动保险部门批准,否则一切费用由本人承担。

5、患职业病员工治疗痊愈后,应由治疗单位提出治疗痊愈书,由企管科安排适当工作。

篇3:医院病人护理管理浅析

进入21世纪, 中国医院面临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医院不再只是福利和保障机构, 而且成为新世纪的社会先导产业, 这一时代特征预示着中国医院管理进入了以病人满意度、忠诚度和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为核心的营销阶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护理模式的转变, 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 目前尚存在很多问题。

1.1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 护士综合素质低, 护理服务质量低

目前, 仍存在着医护编制不合理,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另外, 护理工作责任感强, 心理压力大, 时刻担心出差错;病人及家属要求过高, 满意度低;护士薪水低和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晋升机会少, 地位不高等, 使大批的护士离开护理队伍。

1.2 角色认识不到位, 人性化护理不够, 护理服务意识差

护士既是照顾者、管理者, 还是教育者、咨询者、代言者和研究者护理服务中护士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医患关系还被认为是“病人求我”、“病人等我”的主动与被动关系。

1.3 人本思想不强, 质量意识薄弱, 护理管理水平低

目前, 护理管理中,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缺乏, “以人为本”“能本管理”的管理理念薄弱, 危机意识、全程质量控制意识持续质量改进意识、“零缺陷”意识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依法行医管理水平不高, 对护理服务多元化、多层次需求认识不够, 使护理管理水平与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

2 护理管理中护士的角色

2.1 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护理管理的内容之一是护理活动, 而护理活动是医院的核心工作, 护士是执行者, 护士最重要的角色是在患者不能自行满足其基本需要时, 提供各种护理照顾。

2.2 护理活动的计划者

护士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 收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资料, 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找出其健康问题, 并制订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此计划是护理措施落实的依据, 是进行规范、科学护理活动的指南。

2.3 护理活动的管理者

护士需要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协调与控制, 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服务。护士在该活动中起主体作用, 离开护士就不存在护患关系;脱离了护士的调控, 护理活动将呈现瘫痪状态。

2.4 护理活动中的健康教育者和咨询者

整体护理最大的优点在于患者能够得到指导与参与, 患者具有知情同意权。护士依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 以期改善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2.5 护理管理中的协调者

护士需联系并协调有关人员及机构的相互关系, 维持有效沟通, 使诊断、治疗、救助与有关卫生保健工作互相协调、配合, 保证患者获得最适宜的整体性医护。

3 护理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护士的作用

3.1 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新护士到院后, 首先要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上岗后定期组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护理质量和道德规范教育。护士职责教育, 应从护士的职业形象、仪容仪表出发, 要求工作作风严谨认真, 动作敏捷轻巧, 关心体贴患者。

3.2 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实施质量监控

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首先, 健全护理人员的各项职责及操作技术规则, 建立责任制, 完善各科室管理, 责任落实到人。其次, 开展护理查房,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通过护理查房, 检验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水平, 起到督促学习、强化学习的作用。

3.3 做好护生的榜样, 使教与学相辅相成

护士是未来的白衣天使, 在学校所进行的道德培养及人文学科的学习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充分验证, 临床教师对他们的临床带教将起到定格作用, 因此科学的护理管理必须要求带教护士做好护生的楷模, 同时带教能对护士行为起约束作用。

4 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4.1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 并以

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 具有轮流值班的特点, 长期的生物钟紊乱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 造成心理压力。

4.2 在工作中, 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

的角色, 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 而且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高要求, 多重的角色行为及角色要求常常使护理人员力不从心, 身心疲惫, 职业压力感增加。

4.3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 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护理技术操作较为复杂, 劳动强度较高, 护士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 害怕差错事故发生。

4.4 护理工作虽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

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的观念, 社会观众对护士的信任度较低, 使护士自感地位较其他职业低, 且护士的收入与工作的繁忙程度不成正比, 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

4.5 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质量、服务

态度等要求全方位提高, 护士工作压力无形增大, 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 否则将会遭到病人和家属的投诉, 继而失去医疗市场。

5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5.1 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充分尝试护士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才能发自内心的理解。

5.2 必要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 追求制度管

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 是在严格管理下的人性化, 不能丢弃管理原则。在制度管理中, 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 以制度管理为基础, 我院追求的创新管理, 就是两种管理的和谐统一。

5.3 重视人的因素, 护士长应成为支持领导型

和沟通型专家。因为护士长的支持是影响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 护士长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者即是服务者的思想, 努力当好护士姐妹们的公仆, 为护士们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艺搭建资源平台。

5.4 强调团队精神。我们的护士长应具备良

好的品德素质, 注意以身作则, 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 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 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 并采取多渠道, 不同形式学习;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

5.5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护士长

对下属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 继而做到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全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 人人都有责任感, 并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全员素质的提高的同时, 科室护理质量当然得到相应的提高。

5.6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基本生存利益的保障。

6 结论

人性化管理即追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 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服务理念, 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 赋予了每个员工价值感、归属感和进步感, 促进了医院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深入、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认识和尊重以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护理学将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对病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提供更多人性化护理服务, 最终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人文关怀对护理事业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摘要:护理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全国的护理工作者们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缓慢, 护理工作在服务质量和服务范畴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护士是构成医疗队伍的主体, 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对推进临床护理管理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士,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沈雅芬.临床护理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马雪柏.加强学科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篇4:病人管理制度

【关键词】实施;专人监管制度;危重病人;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06-01

为了更好的实施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我院在最近两年实施了危重患者专人监管制度,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1]。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危重患者,分别进行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危重患者,每组各50例。男60例,女40例。护理组,年龄29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57.22±10.80)岁。对照组,年龄29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57.63±10.90)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就是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一对一的护理服务[2]。

第一,弹性排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工作计划表对自己工作时间需要负责的危重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了解和护理监督,对患者的病情做好记录,同时在记录中要规范自己的书写,这样便于其他护理人员能够在交接过程中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在护理期间,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在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师做好护理工作[3]。

第二,明确职责[4],护理人员在确定了自己所负责的患者后,就需要对患者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和管理操作,明确自己的责任,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第三,尽可能的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最容易出现漏洞的地方就是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对患者的病情信息掌握不当,从而对护理操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护理人员交接班过程中,前一任负责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情诊断记录等对下一任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同时对患者的用药量、不良反应、精神状况等需要进行很好的记录和告知[5],这样能够保证下一任护理人员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危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心态,正确的面对疾病,配合医护工作开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护理服务工作中,对危重患者开展辅助检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后,需要及时的汇报给临床医师,降低危重患者的危险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和护理满意度。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健康教育、急救管理、病房管理、護理书写记录和医院感染的护理质量结果分别是92.00%、92.00%、96.00%、96.00%和94.00%,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危重患者是属于我院的重症监护区域,该区域的抢救设备是比较齐全,通常情况下,危重患者的病情是非常严重的,同时患者的病情是变化多段且负责的,因此对于这类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就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那么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就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护理纠纷事件,同时一旦护理不当,很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开展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关键。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危重患者,分别进行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结果发现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实施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对于提高危重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我院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极大的提高危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小容,罗捷,廖花平,刘翠兰.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专人监控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6,09:12-14.

[2]戴晓珍,张立荣.护理管理干预对危重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3:157-159.

[3]曲云云.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9:305-306.

[4]吴益芬,郑艳萍.ICU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01:44-45.

篇5: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一、危重病人报告制度 1.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 方面的工作,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2.报告程序及时间: ① 病房有危重病人时,当日由责任护士或主班护士报告护士长。②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当日查看病人并填写“危重病人上报登记表”,然后立即报告护理部。③ 护理部接到报告当日由专职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检查记录指导协调护理工作。

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病人,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2.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并有责任护士签名。3.随时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4.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有床档防护。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6.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保证患者卧位舒适。7.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8.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治疗用药、饮食、护理要点、重要的化验值、心理状况等。9.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 登记、上报、记录制度。10.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 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11.熟悉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能及时判断处 理。12.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地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13.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 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三、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①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有关。②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意识障碍等有关。③ 营养失调:与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摄入减少有关。④ 自理缺陷:与病人体力及耐受力下降、意识障碍等有关。⑤ 尿潴留:与膀胱逼尿肌无力、缺乏隐蔽环境有关。⑥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⑦ 完全性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⑧ 便秘:与摄入量减少、不活动等有关。⑨ 大便失禁:与意识障碍、直肠括约肌失控有关。⑩ 焦虑:与面临疾病威胁有关。2.护理措施 ① 根据病人病情执

行分级护理制度,安置病人适宜卧位。②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护士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其 它情况,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③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病人应鼓励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昏迷病 人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过咳嗽训练、吸痰等,预防分泌物淤积、坠积性肺炎等。④ 加强临床护理,落实生活护理,做到“三短九洁”。(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应注意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性纱布,

以防角膜干燥而致溃疡、结膜炎。(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增进食欲。对不能经口腔进食者,应先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腔口腔溃疡、口臭等。(3)皮肤护理:做到“六勤一注意”,即:勤翻身、勤观察、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注意交接班。⑤ 肢体被动训练:病情平稳时,应尽早进行被动肢体运动,每天 2-3 次,肢体行伸屈、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并同时作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 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足下垂的发生。⑥ 补充营养和水分:协助自理缺陷的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可采取鼻 ⑦ 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对大量引流或体液丧失等水分丢失较多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足够 的水分。⑧ 保持各类导管通畅: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各种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 落,保持其通畅。同时注意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⑨ 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 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并及时准确执 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⑩ 心理护理:危重病人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突发的意外事件或急性起病 的病人表现为恐惧、焦虑等;慢性病加重的病人,表现为消极、多疑等。因此,在抢救 病人生命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须做好心理护理。

四、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流程

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 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

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 交接,做到财物相符。4.工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员,严密 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5.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 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和各种疾病抢救规程。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 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 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6h 内补记,并加以注明。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 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篇6:危重病人抢救和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管理工作,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水平,同时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特作如下规定:

一、医院成立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领导小组

二、危重病人的报告制度:

1、下病危通知书的病人数每日须报信息室,由信息室进行统计并上报医教科。

2、科内病人病情发生恶化时,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要及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同时以书面形式向患方进行通报、解释。

3、认真遵守医院规定的危重病人报告制度,凡新入院的危重病人,在下病危通知书后24小时内必须由本院执业医师填写《医院危重病人报表》报医教科备案(节假日报总值班),对再次出现病情危重者,需重新填写此表再报。

三、危重病人的科室管理:

1、对于危重病人,必须由本院主管医生向病人家属进行病情告之,并将谈话内容记录在病历上再让家属签字,同时下病危通知书,病危通知书上也须有家属签字。

2、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病情巡视,主管医生应主动常规检查病人每日不得少于三次(节假日可由值班医生代查),病情突然恶化时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必须及时到场检查及诊治病人,并立即向上级医生汇报。上级医生在检查病人后应对诊疗方案作出必要调整,同时在病程记录上要详细记录抢救的时间(具体到分钟)、抢救的经过及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姓名和职称,也要记录在现场的病人家属姓名及关系,并记录他们对抢救工作的意愿、态度和要求等(家属签名为证)。

3、临床科室对危重病人必须严格实行三级医生负责制,科室主任及副主任必须对全科危重病人全面了解熟悉和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查房,制定积极的抢救措施,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4、对于危重病人,必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组织科内讨论并在病历上有记录,讨论内容应包括:讨论日期、讨论地点、参加人员及人员的技术职称、主管医生对病情和诊治方案的介绍、各级医生的意见、科主任(或副主任)的总结意见、记录医生签名。

四、危重病人的会诊和转科:

l、严格执行医院会诊制度的规定,申请会诊应由主治医师提出,会诊单由住院医师填写;如指明请某主任或专家会诊,应有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签名。申请会诊单要求有如下内容:(1)请求会诊科室名称;(2)简要介绍患者病情及诊治经过;(3)所出现的他科症状、体征,有关检查结果及初步意见;(4)请求会诊的目的。接到普通会诊单的科室一般应24小时内完成会诊,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进行;会诊医师会诊后,应书写会诊意见、签名并注明会诊日期;若需院内外大会诊,可由医教科协助组织并进行记录。

2、危重病人如需转科,必须先请相关科室会诊以明确诊断,并征得相关科室同意,必要时由医教科进行协调;决定转科后由转出科室医师书写转科记录(应包括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由转入科室医师书写转入记录(应包括转入诊疗计划);要求转科在24小时内完成,转出转入日期应一致。危重病人转科途中由医护人员陪同,同时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转入科室须积极做好接诊工作。

五、危重病人的管理:

1、医教科将加强对全院危重病人的动态管理工作,每天对汇总的《医院危重病人报表》进行分析;对全院的危重病人以电话询问、跟随科室查房、病历检查等形式进行具体管理。

2、医教科将危重病人及有发生医疗纠纷隐患病人的情况及时汇报院领导,使院方能提前介入,做好防范工作。

篇7:医保病人连续住院管理制度

根据武汉市医保中心对我院医保工作(AAA检查)检查的反

馈意见,结合我院实际,现制订我院医保病人连续住院管理制度:

1、原则上规定,1 5天内医保病人连续住院被认定为分解住 院疑似病例,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2、同一疾病院内转科认定为一次住院,不能办理结账周转。

3、完全不同疾病院内转科亦不能办理结账周转,须按院内 转科办理。

4、1 5天内确因疾病突发需住院的,应填写《武汉市普仁医 院连续住院审批单》,到医保办办理审批手续,同时须完善相关 病历。

5、因特殊情况不宜操作时,请直接与医保办联系。

篇8:晚期肝癌病人的症状管理

关键词:肝癌,症状管理,症状群

肝细胞肝癌(HCC,简称肝癌)为全球第5位常见肿瘤[1],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高达100万人次,占癌症死亡第3位[2]。与其他癌症病人相比,肝癌患病人群较为年轻,以男性病人居多,是社会和家庭的支柱力量,但80%的肝癌病人诊断时已为晚期[3],伴有肺部或者是其他部位转移,预后较差。肝癌病人要经受疼痛、疲乏、消瘦、恶病质、黄疸等一系列症状困扰,同时化疗、放疗、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等治疗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人症状负担,多种症状的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降低了肝癌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也加大了病死率,缩短了肝癌病人的生存期。在全球肝癌患病率增加和肝癌病人生存期延长的趋势下,护士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肝癌病人症状,提高晚期肝癌病人生活质量是一个新的挑战。

1 肝癌病人常见症状管理

由于疾病本身、治疗方式以及各种并发症等直接或间接因素,肝癌病人往往出现复杂的难以控制和管理的症状。台湾Lin[4]等在3年期间对台北110名肝癌病人的一个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病人最普遍存在的症状是腹部疼痛(75.5%),72.7%病人感到疲乏虚弱,另外70.4%病人出现黄疸症状,66.4%病人表现为恶病质,这些症状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1.1 腹部疼痛

晚期肝癌病人出现的腹部疼痛大大超过了其他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徐丽敏等[5]在对249例肝癌病人的调查中发现,晚期肝癌病人疼痛发病率高达71%,且疼痛程度逐渐加剧,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严重疼痛占49%,集中出现在病程末1个月~2个月。

肝癌引起的腹部疼痛不但给病人的躯体带来负担也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以及疲乏等情绪,使病人丧失生活和治疗的信心,因此疼痛控制对提高肝癌病人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级实践护士,首先要准确客观运用疼痛评估工具,综合病人的感觉、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全面评估病人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为下一步采取疼痛控制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其次采用药物止痛、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是控制晚期肝癌疼痛的主要药物,可有多种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消化道给药、皮肤给药、灌肠以及静脉、肌肉、皮下、硬膜外、蛛网膜下隙注射等),护士要根据病人能否正确掌握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对疼痛控制的效果以及需要家庭支付费用情况等多种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给药方式。最后护士还可以采取非药物止痛、心理辅导以及其他缓解疼痛的措施如音乐疗法,转移病人注意力,增加病人的社会支持等,缓解病人疼痛症状。

1.2 疲乏

与恶心、抑郁、疼痛等症状相比,疲乏持续时间长,在生理、情感、精神和社会活动方面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显著。疲乏通常由癌症本身、癌症的治疗、药物以及其他的躯体和心理因素等其引起,有别于普通的疲劳,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病人通常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表现为疲倦、虚弱、缺乏精力、筋疲力尽、懒散、压抑、不能集中精力、萎靡不振、衰弱、厌倦、嗜睡、感到没有动力等[6]。晚期肝癌病人在行TACE术后,常产生从轻度到中度不同程度的疲乏感,在术后第2天疲乏症状尤其突出。谭益冰[7]在对100名行TACE术后的肝癌病人疲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肝癌病人TACE术后普遍存在疲乏感,88.5%病人有中度疲乏感,其中情感疲乏最为严重,其

1) 为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编号:2008JG007;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编号:B90302ZD;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编号:10ZS56。

次是躯体疲乏、行为疲乏和认知疲乏。

对肝癌病人疲乏症状的管理,护士首先要深入分析疲乏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疼痛、抑郁、睡眠紊乱、贫血、营养不良、失用性功能障碍以及各种并发症[8],合理有效的处理影响疲乏的相关因素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疲乏症状。护士应充分理解病人的心情,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爱心与病人密切接触,耐心倾听病人主诉,给予耐心解释。与此同时给予热心照顾及心理安慰,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把病人当做亲人,鼓励病人适当运动、注意营养摄入,多方法、多途径改善病人疲乏症状。对重度贫血的肝癌病人给予输血治疗可改善疲乏症状。对于轻度、中度贫血的病人,每周注射3次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次10 000 U。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在能量水平、活动水平、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提高。

1.3 体重下降-恶病质

体重下降是晚期肝癌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统计发现,超过80%的晚期癌症病人会出现体重下降。肝癌病人在病程的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进食后恶心、腹胀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发展成恶病质状态,预后较差。研究表明,约20%恶病质病人因躯体机能极度衰弱,无法耐受积极治疗而死亡[9]。恶病质可能是由厌食、能量代谢异常、压抑、焦虑等多种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引起。

对于晚期肝癌病人体重下降首先考虑使用药物:如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布洛芬、甲地孕酮、甲基黄嘌呤等改善病人食欲、能量代谢等,继而通过肠内或者肠外营养的方法增加营养。然而用药效果不明显,副反应也较多,加上肝癌病人存在的厌食以及饱胀感,很难通过摄食来增加营养物质,所以外界的常规营养干预并不能逆转甚至是阻止营养不良的发生。护士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主动安慰病人,在用药的基础上让病人尽量摄取营养,维持身体的基本生命活动。

1.4 黄疸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引起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的一种临床表现。有19%~40%晚期肝癌病人会出现黄疸症状[10],病人皮肤、巩膜呈黯黄色或黄绿色,同时可出现皮肤瘙痒、胆绞痛、寒战高热等症状。肝癌病人黄疸主要由肝硬化或肿瘤广泛累及肝实质肝功能失代偿引起或由胆管内癌栓阻塞胆道所致。Wan-yee Lau等[11]在530例出现黄疸症状的肝癌病人中发现,480例是由于肝功能失代偿引起的,49例病人是由于癌组织和血块脱落胆道梗阻所致。肝功能失代偿引起的黄疸往往预后差,90%的病人在首次出现黄疸症状10周内死亡。

对于晚期肝癌病人,葡醛内酯、水飞蓟宾等保肝利胆药物,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对于胆道梗阻黄疸指数高的病人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将胆汁引流出体外,护士应当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腹部体征,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一旦病人出现剧烈持续性右上腹痛、发热并伴有腹膜刺激症状,病人烦躁不安,肠鸣音消失,应当及时报告医生,确认是否发生并发症。护士在发现晚期肝癌病人出现黄疸症状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皮肤,防止因胆红素沉积,病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病人夜不能寐,影响病人生生活作息。

2 肝癌症状最新研究进展——肝癌症状群研究

近10年来随着症状群概念的提出(症状群是两个或三个同时出现稳定的且相互联系的症状组合[12])。台湾钟孟桦[13]等探讨了肝癌病人的症状集群现象,通过对100名肝癌病人的集群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病人症状呈现两大症状集群现象,症状群之一:抑郁、心理悲伤、疲乏、食欲差、思睡、睡眠紊乱、口干及疼痛8大症状,症状群之二:恶心、呕吐、麻木感、呼吸急促以及健忘5个症状。

韩国Eunjung Ryu等[14]对180名肝癌病人症状进行分析,把肝癌症状分为4个症状群,分别为:疼痛-食欲症状群(如疼痛、发热、恶心、食欲下降、味觉改变等)、与疲乏相关症状群(如感觉疲乏、精力匮乏、背部疼痛以及悲伤情绪等)、胃肠道症状群(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以及瘙痒-便秘症状群(瘙痒、便秘等)。事实上,有研究发现当多种症状同时存在,对病人的身体功能状况、心理情绪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15],这比单个症状对病人的伤害要大得多,并且多个症状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加重症状负担。因此肝癌症状群的研究对肝癌病人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一些已发生转移无法手术切除根治的病人,症状群概念的提出为肝癌病人同时出现的多种症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新的思维角度和解决方式。但是目前症状群的研究尚在发展阶段,有关于症状群间的关系,症状群出现的先后顺序、潜在的机制、对病人预后以及结果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3 肝癌症状管理以及症状群相关研究对护理的启示

篇9: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 气管切开病人;护理管理

【中国分类号】 R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06-01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形成人工通道,以达到抢救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的改路,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粘稠、干燥、结痂,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阻塞等。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极为重要,如护理不当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术后病人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将我科2009年-2010年收治18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9年-2010年收治18例气管切开病人,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2岁。其中咽部肿瘤7例,喉阻塞7例,各种原因所致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3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手术1例。除3例喉癌切除需要带管出院病人之外,其他病人留置气管套管时间最大10天,最短3天。

2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2.1心理疏导: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评估病人的心态,协助病人选择有效的、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案。介绍类似痊愈病人的情况,消除思想顾虑,主动接受治疗及护理。

2.2物品准备:急救药品物品准备齐全,如吸引器、氧气、监护仪、吸痰管、开口器、压舌板等,为术后病人做到安全保障作用。

2.3病室要求:术后病人应安排在单人房间,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50-60%。

2.4术后体位:如无颅内压增高者,头位可稍低,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但临床术后病人多采取头高足低位较舒适,尤其喉癌术后病人。设专人护理,留陪护一人。护士娴熟的技术,和蔼的态度,亲人的陪伴,给病人较强的安全感,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2.5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及时吸痰,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①吸痰前评估病人痰鸣音位置及性质,决定吸痰管插入深度,吸引器装置一般成人负压40kPa左右,小儿小于20-30kPa。在吸痰过程中,注意:(1)负压过高或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且停留时间过长,负压可将小黏膜吸入气管内,导致出血。较高的负压还会加重肺不张、低氧血症和创伤的危险。(2)负压较低只能吸出稀薄的分泌物,对较粘稠的及较深的痰液达不到吸痰效果,需加大负压才能吸出痰液。但较大的负压可造成肺泡不张的发生[1]。做好病人呼吸道黏膜的温湿化护理,使痰液充分湿化、稀释,以利于排出,避免形成痰痂、血痂等。②一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分钟。吸痰过程中,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吸痰管应在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并间断使用负压,可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吸痰前后视病情加大氧流量,每分钟3~5升,如上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给纯氧,持续2~3分钟,以预防缺氧和低氧血症。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③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管粗细不能超过内套管直径的1/2,一根吸管只用一次,保持无菌操作,应根据病人的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和气管套管内滴药或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湿化。

2.6 防止脱管:气管套管上的系带松紧应适宜,防止气管套管滑脱,系带与皮肤之间容纳1指为宜。如导管系带固定不当、松紧不适均可造成断裂。

2.7 气管切口的护理: 由于痰液分泌物刺激,术后病人切口易感染,应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用3%双氧水或2%碘伏消毒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使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垫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每日更换气管垫2-3次,如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时应及时更换,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2.8 气管内套管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易使气管内干燥、痰液黏稠、结痂,因此内套管应定时取出清洗消毒。一般采用浸泡消毒法,先用清水清洗,再用0.3%双氧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0.9%氯化钠彻底冲洗干净后重新放回气管套管内。3-4小时/次。

2.9气囊的护理:为防止术后伤口出血流入肺部,防止口咽分泌物进入肺部,减少肺部感染。一般术后72小时内气囊应充气,充气程度以气囊有弹性为度,一般充8-10毫升。如有条件,可行套囊测压,以20-30mmHg为宜。中间,应间断放气15-30分钟,以免长期压迫造成气管黏膜损伤。如果无需机械通气,72小时后气囊不必充气,有利于呼吸。

2.10 語言沟通障碍: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有效的沟通能促进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11 饮食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除了靠静脉补给营养外,还需要鼻饲给予全身营养。鼻饲应以牛奶、菜汤和肉末羹等富有营养的流食饮食。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

3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1切口出血的护理: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物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地渗血,应及时报告医生,重新结扎止血,防止血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3.2脱管的护理:造成脱管的原因很多,如套管大小不合,皮下气肿,护理人员操作不熟不慎,外套管系带过松等都会引起外套管脱落。外套管脱落直接引起喉梗阻,将危及病人的生命。密切观察病情,发现脱管现象,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3.3 皮下气肿的护理: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应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协助医生给予相关检查和处理。

3.4伤口感染的护理 :伤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大血管溃破出现大出血,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病人死亡等。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经常保持伤口清洁,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3.5 内套管堵塞的护理: 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造瘘口是病人呼吸的唯一通道,保持气导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密切观察病人,及时吸痰,痰液黏稠者,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和套管内滴药液,每日取出内套管清洁消毒3-4次,保持气管套管通畅,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拔管的护理

气管的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如瘘口过大或愈合不良者可以采取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发生。

气管切开是在紧急情况下采用的抢救措施,其护理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防止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应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做好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丽芹,魏丽萍,刘晓霞,等.气管切开术的术后护理体会.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4):286-287.

[2] 韩维红. 气管切开手术后护理现状[J] . 护理学杂志,2001 ,16(4) :254.

[3] 李文会.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综述).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2(1)74~76.

上一篇:我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1500字下一篇:当中秋遇上国庆创意朋友圈文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