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

2024-05-12

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共6篇)

篇1: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

保定唐望分队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典型案例

教学技能显著提升

张欣欣,保定唐望分队望都县第二中学实习生,我校学院专业学生。刚刚来到实习学校时,被分到八年级生物组,所教班级比较多,她热心帮忙,每次课她都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从一开始的紧张到现在的从容淡定,很好的把握教学,对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把握得当,讲解清晰透彻,使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不断的听课与自身实践,教学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组织的说课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篇2: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

1.教学技能显著提升

杨袁艳,保定唐望分队望都县第二中学实习生,我校学院专业学生。最初来到实习学校,被分到七年级生物组,在最初的时间里,她每天都会跟随指导老师去听课,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与老师积极探讨问题。在第一次讲课时还是稍微有些紧张,虽然课前做了好多准备,但毕竟是第一次登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之后她更加努力,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自己在课前会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仔细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之后在课上,先是以活动的方式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讲解部分做到了细致,有重点,能够很好的把握课堂,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2.实习生的高尚师德

篇3: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

1“顶岗支教”实习的必要性

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 教育实习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目前, 在一些地区, 由于教师结构性短缺、整体素质不高, 学校的课程无法开足开齐,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 影响着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成长, 也成了禁锢部分农村地区科学发展的枷锁。也此同时, 师范类院校实习的教学时间、实习深度方面还很薄弱。并且, 由于目前高等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 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思想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对薄弱。同时, 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教学一线, 不仅可以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锻炼, 提高从教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 更能帮助支教大学生正确树立三观, 在实习支教的过程中, 真正实现师范生“教学做合一”的角色转变。

2“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构建

2.1 实习地点选择:

乡村中小学师资情况调研工作是开展“顶岗实习”的重要一环, 学生所在学校要派出相关人员深入到广大乡村中小学进行广泛的调研, 调研工作主要涉及中学数量、班级数量、学生情况、各学科老师空岗情况、老师学历及年龄情况等。调研结束后将收集上来的信息汇总, 制定出详细的专业支教编队方案。

2.2 支教学生的选拔和落实实习学校:

支教的地区往往是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信息严重闭塞落后, 并且生活条件艰苦。因而学院必须对有志愿支教的学生从思想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选拔。学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学院推荐学生情况进行综合择优选拔, 按照实习学校的需求情况进行分配, 并根据实习学校的开学时间安排使支教实习学生进入相应岗位。

2.3 对支教学生培训:

支教学生都是在校大学生, 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 因此在支教前必须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有支教经验的学生, 他们经过半年的“顶岗支教”工作的锻炼和体验, 这些学生在师德和师能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由他们对即将去支教的学生做总结、系统培训等活动, 这是对将要步入“顶岗支教”岗位的支教生最好的、最有效的培训。

2.4 对支教学生的管理:

“顶岗支教”作为师范教育的特殊阶段, 其学生管理工作与前期主体由学校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顶岗支教”期间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转入各类支教学校, 学生管理也随之进入支教学校, 原本整体统一的管理将根据学生所在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变为多种形式、小范围、分散的管理, 单一的管理形式变为多元, 所以要做好“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管理工作, 必须把握好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管理工作实效。

学院要有专门负责支教学生管理的指导教师, 要经常的与支教大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生活及思想动态等。支教学校要配合师范院校的工作, 对支教学生严格管理, 不放松、高要求, 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同师范院校沟通。支教大学生也要对自己严要求, 遵守支教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踏实工作, 治学严谨, 为人正派。方方面面都要以当一名优秀人民老师为目标从严要求自己。

2.5 支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下乡支教, 大学生能够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支教的乡镇中学条件大都很差, 面对种种困难, 可以培养以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品格克服了种种难题。实习支教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处理好人际关系, 努力构建和谐的同事、师生关系, 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6 支教效果的评价:

在支教实习活动接近尾声, 将对每位支教学生的支教工作进行评价, 评价主体有:实习支教学生所教学生、支教学校领导、指导教师、支教学生自己和同伴, 填写《支教学生考核评价表》。根据评价结果, 评选有突出表现的支教实习学生为“标兵”, 并对他们进行公开表彰。评价总结既是此次支教实习工作的结尾, 又为下一次支教实习工作积累经验。

3 支教大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3.1 支教大学生应在带队及指导教师的指

导下, 完成实习支教各个教学环节的任务, 包括备课、教学设计、听课、试讲、评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环节。完成支教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虚心向实习支教学校学习, 经常交流教学经验, 取长补短。

3.2 支教大学生应完成班主任实习工作,

组织班团会工作,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

3.3 支教学生应积极开展教育调查和教育

研究工作, 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支教结束后, 支教大学生应撰写出乡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3.4 支教大学生在实习支教任务结束后, 每人应完成1份实习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支教概况、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实习支教工作的收获与感想、对做好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农村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等内容。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 基础在教育, 关键在教育, 难点和重点也在教育。大学生奔赴基础教育和新农村建设一线顶岗支教, 实践证明, “顶岗支教”效果良好。这项工作自启动以来, 受到了广大支教师范生、乡村中小学以及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反响, 支教高校、实习大学生、地方乡村中小学均从中等到了好处, 既为乡村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活力, 又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目前, “顶岗实习”还是一种新颖的实习形式, 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还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和乡村中小学及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 逐步使这种实习方式在“双赢”的基础下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传超.学生管理的理论视角[J].教学与管理, 2004, 27:23-24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育部, 2007, 7.

[3]王欢, 郑新红, 刘茗.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5) :167-168.

[4]王向华, 高文军等.顶岗支教实习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 2008, 7:251-252.

篇4: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

中国的希望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然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现状如何,这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政府的深思。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改善并提高师资水平。早在1997年忻州师院就借鉴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师范教育下乡去”而提出了“411 工程”。 所谓的 “411工程”是根据当时的专科层次而制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方案,即专科生在学校的三年(六个学期)内用四个学期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扶贫支教,最后一个学期回校再进行针对性的提高。2000年升本之后,学校又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411 工程”拓展为组织全院所有本专科学生轮流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据统计,从2007年春到2008年春三个学期已经有4208名学生参加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他们的身影遍布忻州市各郊县区的368所中小学。

忻州师院为师资紧张的贫困地区提供免费教师的做法可看作是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输送新鲜的血液。顶岗实习让那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师能够腾出时间来进行充电,部分被顶下来的教师可以参加忻州师院组织的免费培训。实习生经过充分的教育实习,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实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增强了受援地区教育的造血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援地区的师资水平, 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逐年上升。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保证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然而广大农村学生受教育情况如何呢,农村教学质量又如何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笔者走访调查了忻州市忻府区90余所农村中小学,其中小学约64所,中学约17所。(忻州地处山西西北部的贫困地区,辖区内所属的县多为国家级贫困县,忻府区是忻州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教育水平在全市相对较高。)调查发现,有大约20所小学仅有3名以下(含3名)专任教师,约占被调查总数的31.25%,有38所小学有教师包班上课的现象,约占被调查总数的59.37%,另有2所小学实行复式教学(一名教师在同一节课给同一地点的两个年级上课),全区小学中90%的学校都没有或缺乏专业的英、音、体、美等课程的老师,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从来没开设过体育课,学生没过过六一儿童节。

如果说小学缺少的是教师的数量,那相比之下初中缺乏的是教师的质量。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教师数量相对较充足,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就是教师在科目配备上有一定的缺陷,传统科目如语、数、理、化等配备较充足,但英、音、体、美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的发挥。

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给我们揭开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教育正在面临挑战,如果我们不予重视,不予改革,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将大打折扣,许多潜在的人才将会消失!面对此现状,忻州师院的扶贫顶岗支教正如雨后春笋般及时。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效果

陶行知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办学和改造社会是同一件事情,乡村学校是乡村生活的中心,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而目前农村是阻碍我们现代化发展的颈瓶,农村教育又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这一做法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为当地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缓解了师资匮乏的局面

师院此次支教的地区基本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经济条件、教育质量等落后的程度令人惊诧。据资料反映,忻州市2005年中小学教师编制为32231人,而实际上在岗教师为38445人,教师进编困难,新教师难以补充,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音体美英等科目老师缺乏,多数学校的这些科目都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任。有的学校在支教生没到来之前已经不能正常开课了,由于缺乏体育教师,体育课都改上自习课了。支教生的到来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他们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第一次上了音乐课,第一次过上了六一儿童节,第一次升国旗,第一次开运动会,第一次上网冲浪….. 几乎所有扶贫支教点的校风校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为地方政府节省了教育经费并提高了师资水平

“扶贫顶岗支教”实现了管理学上强调的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根据原平市的资料统计显示,如果一个正式教师一年按照10,000元成本来计算,三百个岗位就是300万元,而原平市每年付给支教学生的补助总共才近30万元。 可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当地政府节省了开支,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加快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大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使受援学校的部分教师腾出充分的时间来充电。师院主动承担了教师培训任务,目前已经对受援学校的教师有计划地分批分期进行培训。从2007年秋开始,已经开办英语、语文、数学三个班,共150人进行了免费培训。这样一来,受培训的教师就可以安心学习,不用为调课补课而烦恼,也能在节假日和家人呆在一起,享受生活情趣,而且也免除了自己掏钱接受培训的难题。

(三)提高了当地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不仅减少了教育成本支出,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师院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极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极大的热情不断奉献爱心,尽其最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据五台县反映,第一批支教学生所带的班级期末全县统考,全部进入联校前三名。河曲县赵家沟乡初中由于师资缺乏,教学效果十分差,支教学生扩充了师资队伍后,学生的成绩也由全县倒数第三变成了正数第二名。扶贫支教学生作为服务贫困地区的志愿者,给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推进了“普九”进程,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

师院学生支教不仅帮助受援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前缩短了师范生走上讲台的磨合期、加快其角色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过实习支教,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习支教其本身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条件相当艰苦的地方学习和工作,锤炼了师范生的品质,提高了他们的素养,使他们真正做到了带着感情下去,加深感情回来。例如,忻府区横河小学某支教生由于从小缺乏锻炼,自认为不能适应当地艰苦的生活环境,刚到支教点的第二天早上就私自跑回学校。经过带队老师的耐心教导后又返回到支教点重新认识、体验支教生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该同学终于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态度,教学成绩显著,从一名支教“逃兵”转变成标兵。据统计目前已有85%的师院毕业生已成为扎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

第二,实习支教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多数学生不仅任课,还带班主任,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更好的和学生沟通。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热情洋溢,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也解决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难题。以前学生毕业农村不愿意去,城市又难以留下,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现在采取这种政策以后,部分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上课的反馈当场拍板签订就业协议,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了就业与实习相挂钩。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它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搭建了一个平台,架起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基层教育合力育人的桥梁,开辟了高等师范院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一条切实可行、一举多得的好政策,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创新型模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我们应全面地认识它,尽管目前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在实际中,它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支教点环境较差难以保证支教学生的安全。支教点大多都是贫困地区,取暖条件较差, 2007 年冬天,曾经发生过煤气中毒事件,尽管及时采取了措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依然是个隐患,另外,大多数受援学校交通不便,有个别学生在返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这些问题都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到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 资金问题,充足的资金是支教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虽然忻州市各区县财政和师院都为支教工作投入了很多,但仍然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依赖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第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与保障问题。扶贫顶岗支教的目的之一是支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提高受援地区的教育质量,但是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却影响这一目的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支教学生一般都是大三的高年级学生,部分学生面临着考研,支教工作又与其考研计划相冲突,所以学生无暇顾及其他,支教质量难以提高。这就要求师院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指导下与打算考研的学生之间达成协议,如有特殊情况可以考虑暂缓或者免除实习支教。其二是个别学校申请学生支教是为了节省开支而不去招聘新教师或者是直接让支教学生替代个别比较优秀的教师上课。当地学校过于依赖支教学生,使其师资水平将可能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教学质量缺乏可靠保障。加之由于小学不开设物理、化学等课程,下去支教的学生只能任受援学校所需要课程的老师,这也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高。因此要认真选择支教点,把那能真正起到扶贫支教作用的确实需要扶助的试点作为扶贫支教基地。

篇5: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

《意见》指出,各地要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安排和接收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高师院校要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规章制度,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方式,组建实习支教小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支教的指导教师,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各地不得以实习支教代替新教师的正常补充。

同时,《意见》要求高师院校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会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的中小学作为实习基地。探索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要把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作为高师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意见》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师范生实习支教经费,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安排用于师范生实习支教的专项经费。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

教师〔200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现就高师院校(包括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下同)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师范生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大力推进,将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强化教育教学实践。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各地要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根据实际需要,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安排和接收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

三、精心组织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高师院校要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教育见习,做好师范生实习支教前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使学生基本具备从教能力;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方式,组建实习支教小组;要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支教的指导教师,在教师考核、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体现积极的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并深入中小学第一线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全程指导和跟踪管理。

四、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高师院校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会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的中小学作为实习基地。探索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促进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实习基地学校要密切配合高师院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实习支教师范生的管理、指导和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选配骨干教师与高师院校教师组成联合实习指导小组,加强实习指导工作。

五、创造性地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和中小学要不断创新师范生实习支教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三方合作、协同开展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有效机制。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合理安排实习支教师范生的教学工作量,切实保证实习效果。各地不得以实习支教代替新教师的正常补充。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实习基地学校培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切实保障师范生实习支教经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安排用于师范生实习支教的专项经费。高师院校要加大师范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保证师范生实习支教经费。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七、加强对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支持服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规划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支教,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为师范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要把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作为高师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认真总结推广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典型经验,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教育部

篇6:顶岗实习教育案例论文

顶岗实习的第一天晚上7:30,我到员工村宿舍楼下巡视,当我走到一家只开着一扇小门的网吧门口,发现我班学生(招子杰等)六人在里面上网,我马上把他们叫了出来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警告他们不能再有下一次,否则,学校一定会对他们进行处分的,并让他们写了保证书,并向全体学生通报此事。果然,没过几天,顺德大良警方出动警力扫荡了宿舍楼下的黑网吧,并把里面的所有人抓上警车带回派出所处理,非常庆幸,没有发现我们的学生被抓,好在第一天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了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阿弥陀佛”!案例二

顶岗实习的的第一天晚上巡视宿舍的时候发现619宿舍的刘兴辉等人在宿舍里喝啤酒,我马上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后来的一段时间没有再发生类似事件。聪明的,有什么好办法? 案例三

顶岗实习的的第一天下午3:00我带着我班45人来到瑞德电子有限公司培训室人事部李经理马上为我们办理入厂手续,虽然已经再三强调应带齐身份证、照片等,但仍有多人忘带,特别是许志亮,刚到公司就给李经理留下极为不良印象,以后的一周,许志亮因表现极差,(上班期间听音乐玩手机,爱说话,吃零食等)人事部的李经理就说让他回家算了,我的天呐!才来几天?就被炒鱿鱼了!对这些顽固分子,你有什么高招吗? 案例四

今天是中秋国庆放假回公司后的第一天上班,本来一切正常平安无事,也是第一天要加班到晚上9:00,但到晚上8:00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班长(彭家杰)因为加班的事情竟然顶撞车间管理人员(拉长),并鼓动全体实习生离开车间,因我当时在办公室和吴总商讨问题,不在现场,听到此事后,我马上赶到现场先稳定没有离开车间的学生,再了解情况,基本掌握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马上电话报告冯校和罗主任后,马上回员工村找班长(彭家杰)谈话,第二天冯校和罗主任一大早来公司处理(彭家杰)事件,并召开全体实习生会议传达学校处理意见。案例五

2009年10月7日的晚上吴总和张工程师进行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当谈到加班问题时,08电工班的赖晓巍就从座位走到讲台向同学们鼓动说“同学们!我们是来实习的,我们不是来加班的!要是要加班的话,我们就不干了!”当时台下面有少部分人在附和起哄,当时的情形学生的表现有点把吴总和张工程师给吓坏了。我当时先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没有和他顶撞,我想“看我怎么收拾你!” 案例六

2009年10月8日一车间的谢主管说“温老师,假如你不在,我们根本无法管理这班学生,工作期间,上班期间听音乐玩手机,爱说话,吃零食的现象都有!”这种情形只能采取逐个击破的办法了,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案例七

2009年10月10日的晚上1:30,吵闹声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我起来一看,616宿舍还没有关灯休息,温雨权和郑甲乙等人还在哪里高谈阔论,严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气愤极了,当场就把他们臭骂了一顿!这样一来,过了一段清净的日子,这种情形你会怎么做? 案例八

2009年10月19日三(12)班梁悦坚、蔡先强说不想干了。这也只能做耐心的思想工作了,有何高招?(这两人最后还是没完成实习任务)案例八

中职校教育面临困惑的成因分析与教育策略

[来源:本站 | 作者:杨柳娟 | 日期:2009年1月21日 | 浏览1597 次] 字

体:[大 中 小] 摘要:从中职校教育面临的困惑着手,分析成因,研究对策。提出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多元智力观,要转变育人方式,实现先育人后教书,重拾学生自信,要为每一个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开发潜能,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学过程管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关健词:中职 教育 对策

一、面临困惑

笔者从上海商学院职教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的网络上看到《关于上海市中职校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对全市16个区县,62个中职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收到发放的学生问卷1694份,教师问卷800份,校长问卷53份,调查结果有八成教师认可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中职校“差生多”。调查样本之大,涉及专业面之广,涵盖了整个上海半数以上的中职校,真实地反映了上海中职教育现状。

作为一名中职校教师也经常听到教师讲现在的学生“真难教”。

二、成因分析

1、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使更多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女和“学业失败”者进入职业学校。

2、社会上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使人的多样性被否定,社会需要多样性被忽视,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不高,收入相对偏低,因此,职业教育被社会看成“次等教育”。

3、精英教育观念及其制度的惯性作用,使初三“分流”由原本应该是积极的、自主的、愉快的选择,却变成了选拔与淘汰,使原本职业教育变成了保证精英教育选拔的辅助系统,使原本以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变成以高中教育模式评价学生。

4、现行的教育评价不适应中职教育现状。一张试卷仍然是评价中职学生的主要依据,“学生差”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教学没有很好地适应学生,成功地开发好学生的潜能,缺乏适应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机会。

5、独生子女现象。几乎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刻苦钻研学习态度等现象。

三、教育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多元智力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

可见,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特长,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才能在类型上有差异而已,如果一个学生某学科表现较差,我们应该从他的强势智能项目入手去补救有缺失的项目,而不是一直针对他不行的智能拼命地给他补习,用他比较弱的智能去改进他已经落后的技能,只能是事倍功半,只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无助感,最后让他的学习兴趣完全消失。

今天的中职生,可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缺乏潜能,但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可能出类拔尖。2005年4月24日,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舞台上群星璀灿,首届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比赛的优胜者登上了领奖台,2194人次获得“星光计划”学生职业技能比赛的各类奖项,71.2%获奖选手同时还获得了市劳动保障局颁发的相应27种职业资格证书,6家用人单位老总当场与获奖者签约用工合同,“李斌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拔尖人才深受现代企业的欢迎。为此,我们要树立多元智力观。1)学生观: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在心理与智力水平上有着各自的风格与强项,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有效的教育下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智能发展上不存在失败的学生。2)教师观:教师须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智力特点、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确定是否有效。3)教学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智力差异,要求教学上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即提倡:个性化教学。在教育中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使用不同的教材或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内容向他人展示,使学生的全脑智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4)评价观:评价学生不能仅凭单一的、用纸笔进行的测验,也不是为了衡量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

2、转变教育方式,重拾学生信心

尽管有的学生就读中职校是对某种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但更多的则是面对应试教育失败现实的无奈选择,踏进中职校园,有的学生就感到前途渺茫,失意、自卑、放任自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面对中职生的心理状况,要积极探索寻找使中职生能够重树信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认真对待学生个体差异,承认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相信尊重每位学生,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哪怕仅有一点点进步的学生,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帮助每一个学生识别自己的智能优势领域,获得每一个发展的机会。

1)先育人,后教书

从提高学习效果考虑,首先必须把成人放在首位,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前提是学生愿意接受,教师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感觉和兴趣,树立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养成和学习的兴趣上,做到先育人,后教书,实现教书育人向育人教书的转变。

例如:采取多元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每个学生档案袋,档案袋内有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相关材料,包括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的教学活动(例如讨论、观察、回答问题、实验、调查和探究等)、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实验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的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的定性评价和明确的改进要点,较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的流程,重视过程评价,开展对学生过程记录中表现出来的强项智能的肯定和激发,促进和发展他们的智能强项,弥补智能的弱项,以期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搭建育人平台,开发学生潜能 中职校教育要为每一个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此,改变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管理方式,而是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各种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以学生为本的目标上来,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以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例如:通过广播、报栏、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宣传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健康有益文化、科技、体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服务,如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三月份的文明礼貌活动,四月份读书节活动,五月份科技节活动,六月份党章学习活动,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九月份的尊师重教活动,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十一月份的体育节活动,十二月份的总结表彰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和服务,锻炼能力,展示才能,营造激励和肯定氛围,开发学生潜能,重拾学生信心,实现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统一。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

强调某事之前先想人,要知道最好的教育是适应学生的教育。职教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评价等改革,都应该未办事前先想人,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突出原则性中的灵活性,不拘一格育人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便捷性。

例如:中职校的课改。要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形成任务引领的职教课程:即按照学生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实际情境组织课程,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做学一体。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再如:中职校教改。打破学科体系组织课程内容的传统模式,围绕职业能力选择合适内容,以工作任务整合相应知识、技能,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做学一体,教学过程实现“三个”转变。1)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表现在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由学生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新课程视野下的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得到体现,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生活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目标任务,通过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学到了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使教师角色转变为项目教学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2)以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是把整个学习过程,按照大纲要求,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项目,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涵盖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项目教学与项目教材的开发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项目教学是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不断改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学过程管理为中心。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法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是过程而非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教师已经不是教学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成果的展示与自我评估。

参考文献

1、http:///services/news/

2、阿姆斯特朗:课堂中的多元智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职语文作文课开展“留痕法”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来源:本站 | 作者:代道舟 | 日期:2009年1月21日 | 浏览1187 次] 字

体:[大 中 小]

在探索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笔者几经摸索、反复实践,总结出了“留痕法”作文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留痕法”作文教学策略的形成得益于成语“雪泥鸿爪”的启发。“雪泥鸿爪”这个成语说的是一种生活现象,意思是雪后初晴、冰雪将融未融时,鸿雁在雪泥上踏过会留下鲜明的爪痕,让看到的人过目不忘。由此,笔者想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若能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踏出自己的足迹,留下自己的“鸿爪”,也定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让读者过目不忘。而且,此种教学策略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兼顾对学生听、说、读等诸多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为直接目的,兼顾提升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与创新写作意识;学生是写作实践的主人,教师是参与者和引路人,师生双方通力协作,共同提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在中职语文作文课上开展“留痕法”教学的尝试,主要是基于以下思考:

其一,是学生写作心理的需要。

目前,很多同学患有不同程度的“作文恐惧症”,他们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一旦无法回避写作时,就极度焦虑烦躁,抓耳挠腮,尽量拖延。这种现象在写作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乎到了“无法扭转”的局面。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尴尬”处境,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疏导,在于教师捣制一剂“灵丹妙药”消除学生写作时的恐惧心理。而“留痕法”的作文教学策略技法简明、便于操作,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二,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

当前,由于受阅读习惯、写作兴趣、感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下降,很多中职学生甚至写不出一篇结构基本完整的文章,更别提什么内容充实、较有文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如此,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作文时“灵感突现”、超常发挥,我们只能思考对策,引导学生从“逃避写——尝试写——愿意写——会写——想写——乐写”。如何引导呢?笔者以为“留痕法”的作文教学策略是专为中职学生“量身定做”的,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其三,符合《大纲》要求,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都有明确要求,并将“写”作为最高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探讨易学、易悟的指导策略很有必要。而且,此种指导策略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基础,重视对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正是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探索、总结出了“留痕法”的作文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实施的:

一、引导学生抒写真生活,留下生活的真迹。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存在的作文恐惧心理,深究原因,不难发现其症结就在于尚未领悟作文究竟写什么这个问题。在这方面,古人的创作理论和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北宋大词人苏轼提出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创作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巨大成就验证了这一观点。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在其传世名篇《项脊轩志》中所叙的也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读起来并无新奇特异之感,但却能让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并激起共鸣的涟漪。由此可见,文章的写作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家事、国事、身边事,事事可写;好事、坏事、寻常事,件件可叙。只要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无论大、小、平、异皆可入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无需宣讲什么深奥、艰涩的创作理论,只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即可。然后可指导学生或回顾、或搜寻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根据这些点滴小事开展一事一议的片断描写练习,以此增强其写作的信心和功底。经过了这样的练习和指导,学生对于“作文写什么”这个问题自然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写作时至少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心理上的恐惧自会不治而愈,写出一篇内容基本充实的文章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引导学生抒写真性情,留下情感的真迹。

很多同学深谙作文写真人、真事这个道理,写出的文章内容也很充实,可是读起来并不出彩,甚至给人一种有骨肉而无精髓的感觉,如食鸡肋一般。问题出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于文章中缺少了一些真情实感。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将真情实感的有无作为评判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可见,流露真情实感对于提高作文的档次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性情、流露真情感呢?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功底,具体包含三个层面:

一要写真人、真事、真生活,这是产生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文已经论及,这里不再啰嗦。

二要勤于积攒。情感也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怎样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自己对于某人、某事的情感表达地精当、淋漓而又绝不扭捏作态,这就要靠平时深厚的积累了,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体验、多感悟、常积攒的好习惯。比如培养学生勤写日记、周记、随时记下灵感、顿悟、妙词、佳句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方法,再比如在课前开辟3分钟左右的即兴演讲小课堂,在课中开展抒情语句的仿写练习、片段描写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过了这样的练习和培养,学生必定会在情感的积淀上逐渐丰富、深厚起来。三要善于发掘。文贵情真,心中有了深厚的情感积淀,作文时更要善于把积攒的情感发掘、呈现出来,才能收到打动人心的效果。而作文中最让人动情的地方往往是那些浓缩了作者独特情感体验的语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通过例文赏析、下水作文等具体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诉诸笔端,由于有了真情实感的血液在文句间流淌,作文时定会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三、引导学生学习布局艺术,凸现精巧的构思痕迹。

考场作文都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让阅卷老师一看就“心之爽然”的好文章,这就要看考生是否精通作文布局谋篇的技巧了,而这种技巧是可以通过平时的演练习得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先向学生传授一些布局谋篇的基本技巧,诸如开门见山、篇中应题、篇末扣题等都是些易理解、易习得的常用技法。这些技法说的实际上就是作文的“三点”问题,即开篇点题,引出主旨;篇中点题,凸显主旨;篇末点题,升华主旨。关于开篇点题和篇末点题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生习作时也大都不成问题,因此无需多言,值得一提的是篇中点题这个问题。之所以要特别提起,是因为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中都存在主体部分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试想,一篇文章洋洋洒洒近千言,要做到始终扣题何其难也,有些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免就“出轨”了,怎样才能把思路拉回到正常的轨道呢?方法之一便是篇中点题。通过篇中点题,不仅使文章的主旨再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对作者本人“言归正传”也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偏题和跑题的问题亦基本解决。例如,一同学在写《磨难与坚强》一文时,写着写着就“抛弃”了“磨难”,大谈特谈起“坚强促进万物繁衍、进化,坚强催人奋进,坚强推动历史发展„„”,经过笔者的指点,该生在修改后的文章中写道:“正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自然万物磨炼了坚强的品格,地球生灵不断繁衍、进化,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历史车轮不停前进„„”。前后比较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文章结构更严谨,也更切合题旨。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布局艺术,写出的文章才会紧扣题意、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引导学生巧用古诗词名句、俗语等,突显深厚的文化底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着此一句而理趣全有。中华优秀的古典诗词历经千百年而经久不衰,至今仍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这足以证明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具韵味、最耐涵咏的文化瑰宝之一。学生在作文中若能巧妙地加以引用,定能在平淡无奇的文字中增一抹亮色,添一层韵味,其效果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旨趣自然高雅。此外,民间的俗语、谚语等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都是些形象通俗的话语,但这些话里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易于让人受到启发、得到激励,学生在写作时若能恰当地加以引用,定能让文章增色添味。在指导策略上,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摘记、多感悟,积累大量的古诗词、民俗、谚语等知识储备,然后可通过例文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习作时巧妙地加以引用,写出的文章定会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不仅突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文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写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品格与修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实习支教基础教育案例】相关文章:

支教实习日记06-22

支教实习总结!05-28

暑期支教实习心得05-26

实习支教个人感悟07-16

实习支教心得总结07-16

新疆支教实习总结05-18

支教实习小组总结05-28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07-16

实习支教工作总结10-01

教师顶岗支教实习计划12-29

上一篇:享受工作的快乐下一篇:颂歌献给党演讲稿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