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24-04-21

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是移民后扶工作启动年,也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的开局年。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三有一新”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围绕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两条线,实施好两个规划(《三峡工程重庆市永川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移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五大“工程”(移民培训工程、移民就业工程、产业化建设工程、困难移民帮扶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抓好8项重点工作,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实现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使移民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扎实有效推进我区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年度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时刻保持移民信访稳定工作的高压态势

2010年度,我区移民系统(含镇街)共受理移民来信来访62件、204人次,目前已经全部办结,办结率为100%。其中:来信1件1人次;个体来访为56批、99人次;集体上访为5批、104人次;市局交办1件。与2009年的81件、512人次相比,分别下降了23.5%、60.7%。

(一)确保实现移民信访稳定工作“三个零”目标 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着眼于移民群众最关心、最 1 直接、最迫切的利益诉求,着力解决移民安臵的遗留问题,切实关心困难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对突出的信访问题,领导牵头、限时办理;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分析会,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臵”,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确保无移民到渝集访、确保移民无一人次进京上访;信访案件处臵率100%,办结率100%。

(二)确保重大节日期间移民稳定

为确保国庆和“两会”期间移民稳定,专门召开移民信访稳定工作会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工作预案。同时区移民局和区信访办每季度都要召集镇街领导、移民办主任开会研究移民信访稳定工作,要求移民系统干部在重大节日活动前一个月开始直到活动结束后,每天都要有干部深入移民安臵点,面对面解决移民反映出来的困难和问题,对个别较为冲动的信访者采取了“人盯人”、“几盯人”等稳控措施。

几年来,我区在国庆和两会等重大节日期间,移民无一人次赴渝进京上访、无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三)扎实开展“三争”活动,确保事要解决 今年,我局开展了以“听移民心声、解移民心结、做移民贴心人,争创移民零上访镇街、争当移民信赖的单位、争做移民信任的先进个人”为主题的“三争”活动,制作并发放移民“连心卡”500余张,移民干部“民情记事本”30余本。通过活动的开展,对移民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进行了多次全面的清 理,确保事要解决。一是彻底解决移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针对移民普遍反映房屋漏水、饮水难、基础设施改善的情况。我局化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卫星湖街道移民反映吃水难问题,胜利路移民反映基础设施条件差问题,来苏等镇移民反映道路差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决,消除了大量不稳定的隐患。二是对突发性事件,集中力量进行化解。有效及时处理了五间镇移民胡聪非正常死亡事件;来苏镇移民非法营运被刑拘后非法集访事件等多起重大不稳定事件。三是对移民信访个案进行有效化解,切实解决移民的实际困难。认真做好群众上访接待和调查处理工作,对移民反映的个案问题,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有效及时稳妥地进行了处理,全年共解决移民个案信访问题62件。

二、扎实推进后期扶持工作,加快移民致富步伐

(一)以项目为依托,增添发展后劲。一是组织各移民安臵镇街共编制了21个项目,用以对接市移民局的库区基金项目,实现移民安臵与后续工作的有效对接。通过努力争取,有12个项目得到市移民局认可,并批准在年内组织实施。我局按照抓好示范、打造亮点,着力改善移民安臵区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移民的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加强项目监管,协助项目业主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12个项目涉及移民培训就业、社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与维护等方面,项目总投资733万元,其中:库区基金投入122 万元,镇街配套611万元。项目分布在10个镇街、15个村,修建公路11.2公里,建人行便道12公里,栽绿化树5000株,修堡坎2处,贴瓷砖1260m,在移民种植基地建排水沟、水池、发展龙眼25亩,受益人口23000人,其中受益移民1419人。项目实施后能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移民家庭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二是抓紧跨年度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我局加强了对移民跨年度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财政部门一起跟踪项目进度,加强项目资金检查,在资金上保证,在质量上把关,加快工程进度,29个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总投资3340万元。

(二)争取上级资金1100万元。今年,我局共争取到重庆市移民局外迁农村移民补助资金1125.1万元,已到位795万元。其中,库区基金555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66.4万元,其他项目资金303.7万元。已拨付镇、街直接使用到移民个人的资金835.1万元(包括滚存节余拨付),主要使用在几个方面:一是用于移民后期直补。二是城镇移民困难救助。三是用于对困难移民的扶贫救助。四是相关项目建设启动。五是改善移民人居环境。

(三)扎实开展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体年活动,务求培训效果。在移民中进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及移民干部培训。全年共完成了810人的移民培训任务。

一是明确培训目标。基本要求是:新增移民劳动力基本普

2及接受一次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覆盖全部适宜的移民劳动力;接受中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全部给予奖励,移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后就业率分别达到96%和85%以上;农村务农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后,家庭增收率10%以上。二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今年我局向市移民局争取了移民培训经费35.56万元,向移民发放万元增收培训从书1952套(一套20册,每册10元),折合资金39.04万元,培训经费总投入超过70万元。三是办好培训班。今年我局委托区农广校举办了8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移民600人;举办了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创业培训班、二、三产业技能培训班共7期,培训移民210人。四是以培训促就业,务求培训实效。我局围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全市的移民职业技能大赛,多渠道落实移民转移就业岗位,全年实现种养大户和从事商贸物流的工商户增加20户,移民转岗就业人数增加100人。

(四)兑现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一是认真清理核实城镇移民后期扶持对象。对历年迁入我区的城镇移民,逐户逐人与原迁地进行移民身份核实,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分别按相关规定为其办理城镇移民困难救助和参保等手续,享受相关的后期扶持政策。我区历年迁入的城镇民经核实,共有49户、72人,今年累计发放城镇移民困难补助2.72万元。

二是按期兑现农村移民后期直补资金。我区采用的是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的直补方式,我局每季度按时清理核准后扶人口,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报财政及时足额 发放到移民个人。几年来共计发放移民后期直补资金1163万元,其中今年发放了257万元。

三是落实农转非移民政策。今年,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人社局、市移民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农转非工作的实际,对移民农转非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我区4308人移民,已有538人进行了农转非,农转非率12%。凡农转非移民全部按失地移民落实了基本养老保险,国家还对移民自费部分给予了一定的补助。

(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按照有利于移民增产增收、有利于移民培训就业、有利于移民和谐稳定的思路,从快、从简、从实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长远生计保障问题。一是把困难移民家庭纳入微机动态管理,建立移民特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制定和落实困难移民家庭的帮扶规划和政策。比如困难移民谭玉兰,其丈夫服毒死亡后,我们为其全家办理了农村低保,为其子女入学提供帮助,定期进行回访等等。二是开展对困难移民的走访慰问,今年落实移民自然灾害补助、困难救助和慰问资金共28.7万元。其中,松溉镇移民养猪遭遇灭圈,卫星湖街道移民养鱼遭遇洪水冲毁等自然灾害事故就落实了救灾补助14.3万元。三是认真开展好领导干部“结穷亲”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根据结对穷亲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着力为结对的穷亲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在五间镇和平村结“穷亲”12户,开展走访慰问86 人次,制定发展规划5个,协调致富项目6个,落实帮扶资金32100元。穷亲子女樊聪,因意外事故造成双脚残疾,经过前期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在家整天躺在床上,全靠家里人料理生活;我局知道情况后,与伤者家属共同商量,将其送到西南医院进行治疗,我局资助治疗经费1.2万元。穷亲罗明强,家中房屋倒塌,寄居在别人家里,我局与村社干部商量,出资8000元,在临近地方为其购买一栋房屋,落实了全家的住房问题。

三、切实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局坚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三项制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唱读讲传”活动等为工作载体,按照“围绕中心、加大宣传、强化监督、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创我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扎实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坚持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提升系统干部职工精气神,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红歌赛,并获移民系统红歌赛二等奖。二是局党支部与所联系的五间镇和平党总支部结对共建学习型党组织,在和平村办公楼开辟建设了学习阵地,投资8000元,添臵了学习桌椅、书柜、教学仪器等学习办公设备,为更好地共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坚持让每一位职工“有书可读、经典必读、读有所获、形成风尚。”三是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今年市移民局组织在合川区举行了移民系统职 工运动会,我局精心组织参加了乒乓球、田径、像棋、围棋、跳绳、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并获得名次,三教镇被市移民局确定为我区的移民文化建设基地。

(二)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以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主题,以开展“三争一创”为载体(争做移民贴心人;争当让移民信赖的先进单位;争做让移民信赖的先进个人;开展“争创零上访镇街”活动)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有机地融合到本职工作中,出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二是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干部大下访、三进三同和“接穷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以“听民心声,解民心结”为基本要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慰问,帮助苦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民共甘苦。2010年,为群众解决住房、医疗、自然灾害等迫切问题多起,为群众制定了多个发展项目,并得以实施,有效的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强化对移民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切实加库区基金项目、后期扶持基金、安臵补助资金等的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抓好移民相关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二是强化移民安臵资金审计。今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市移民组织对我区实施了移民安臵资金审计,审计期间为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审计重点为三峡移民外迁市内安臵资金管理使用 及计划任务的完成。审计评价为:移民资金帐务真实;收支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规范;移民资金使用效益好;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移民安臵稳定;未发现有经济问题。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认真开展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工作,并向区纪委报告自身廉政建设的工作情况。

存在的困难:

(一)移民就业稳定难

一方面是受大环境因素影响,就业普遍较难。二是由于移民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人地生疏,寻求就业岗位的机会没本地居民大,加之我区企事业单位接纳就业的容量不大,造成移民就业难,回流库区或外出打工。三是受移民自身素质影响,在永居住的移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主动参加培训的意识不强,接受能力较差;部分移民“特殊公民”思想仍然存在,经过培训,政府介绍其转移就业后,移民怕吃苦,轻松的、工资高的活儿干不了,不轻松的、工资低的活儿又不想干,部分移民就业期望值高,攀比心理严重,这山望着那山高,干不了多久,就放弃已找到的就业岗位或者是务工机会,就业不稳定。

(二)移民信访稳定工作难度仍然很大

我区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移民遗留问题处臵难度大、新的诉求不断增加。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质量、房屋及附属设施建设等方面,新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移民创业、就业,移民安臵环境改善等方面。遗留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比如土地问题,按习惯面积和丈量面积的不同方式计算,就会出现土地面积的不一致,移民在这个问题上就纠缠几年了,土地质量也是移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新出现的问题形式多样,涉及移民生存问题,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我区移民三轮车、摩托车非法营运总共有114辆,这是移民安全和稳定的一大隐患,不安全因素很多,取缔难度相当大。

(三)移民增收致富难

一是外迁移民均为农村移民,以从事粗放、分散、小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传统农业经济的比较效益低,况且移民所接收的土地,也不全是当地农民调出来的优质土地,有些土地相对比较贫瘠,水源条件也不好,生产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之处,从事种植业就没有当地农民的效益好、收入高,导致多数外迁移民致富困难大。

二是缺项目、少资金、无技术、靠政府。移民迁入后,寻找致富项目难上加难,绝大多数移民不敢冒然投资,政府也没有政策和项目引导。虽然我局多次举办移民各种技能技术培训班,但因移民的接受能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只能在移民就业、发展种养殖业等方面体现出一些培训效益。不少移民迁来后,把家里的积蓄都用于建房,已是囊中羞涩,没钱从事其他投资。移民初来乍到,没有信用,没有抵押物,银行怕“有贷无还”,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贷款难 10 度还是非常大。因此,移民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上。

三是库区和外迁移民安臵区的扶持政策不一样,安臵区移民除了每月50元的直补资金,基本没其他扶持项目。库区则不一样,移民种养殖业、经商办企业都有扶持政策,各种项目资金非常多,原因是三峡移民最早的方案是内安,没有外迁安臵,所有的资金都是测算到库区的,现在外迁安臵了,但资金没有随着向外迁安臵地投入。因此,我们要在扶持政策上继续向市级汇报,争取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2011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移民工作“三有一新”要求(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建设和谐新库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两条主线,创新工作思路,增添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突出抓好移民培训、移民就业、产业化发展、困难移民帮扶确保移民种养有技术、就业有岗位、扶持有项目,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推动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奋斗目标

移民稳定确保三大目标: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确保无移民到渝集访、确保移民无一人次进京上访;信访案件 处臵率100%,办结率100%。

移民致富三有目标:移民种养有技术,移民就业有岗位,移民扶持有项目。

落实困难移民三条帮扶措施:落实困难移民结对帮扶制度,落实困难移民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困难移民帮扶政策。

全年移民工作投入1000万元,移民转岗就业人数100人,培训移民900人,移民人均纯收入与当地居民同步增长。

三、工作重点

(一)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年内争取移民资金600—800万元。

(二)切实抓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臵”,确保实现三个零目标: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确保无移民到渝集访、确保移民无一人次进京上访。

(三)抓好移民培训,增强致富本领。依托区农广校和五间移民实训基地,抓好移民生产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加强移民新生劳动力的培训,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力争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移民900人,支持帮扶移民致富带头人和困难移民200人。

(四)实现农村移民家庭就业“零转移”目标。积极协调在永单位和企业,为移民就业提供就业岗位,积极组织移民参 加各类劳务招聘活动,积极支持移民通过自主技能培训实现就业,积极创新就业模式,力争全年落实移民就业岗位100个、实现转岗就业50人,移民人均纯收入与当地居民同步增长。

(五)努力改善移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增加对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投入,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解决移民关心的影响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用水、用气、房屋修缮、道路硬化和生态家园建设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让移民生产生活安心、放心和舒心。

(六)切实抓好《三峡工程重庆市永川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和“三峡工程后续规划”的项目对接工作,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首先,按照《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批移民致富工程重点项目,优化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协调相关部门,优化项目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加大地方投入力度。2011年重点实施4个项目:一是着力打造五间移民实训基地,添臵设施设备,发挥示范效应,扩大辐射范围。二是发展设施农业220亩,争取市级资金投入。推广果蔬轮作模式,把五间西瓜和胜利路的蔬菜打造成移民发展种植业的示范点。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库区基金,着力改善安臵点道路交通、人居环境、农业设施等。四是扶持一批移民专业户和致富带头人,针对移民不同的特点,对有发展潜力的移民,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培养、壮大一批专业户和致富带头人。其次,根据“后续规划”,加强 项目编制储备工作,进行有效对接,争取上级政策向我区倾斜。

(七)切实关心困难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是把困难移民家庭纳入微机动态管理,建立移民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移民社会保障经费,重点关注困难移民进入农村低保和农转非移民按失地移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两个方面。二是建立移民特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制定和落实困难移民家庭的帮扶规划和政策。三是开展对困难移民的走访慰问,每年为困难移民办1—2件实事。

几点建议:

(一)按照《三峡工程重庆市永川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常务会通过)的年度实施计划,市、区、镇(街道)、业主都应配套相应的资金。建议区政府每年在农发资金上配套一定经费。

(二)今年国务院三峡办、市移民局将全面启动“三峡工程后续规划”,我局应在项目上加强跟踪和对接,建议区政府加大协调力度。

(三)改善移民局的办公条件。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篇2: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是移民后扶工作启动年,也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的开局年。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三有一新”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围绕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两条线,实施好两个规划(《三峡工程重庆市永川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移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五大“工程”(移民培训工程、移民就业工程、产业化建设工程、困难移民帮扶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抓好8项重点工作,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实现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使移民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扎实有效推进我区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时刻保持移民信访稳定工作的高压态势

2010,我区移民系统(含镇街)共受理移民来信来访62件、204人次,目前已经全部办结,办结率为100%。其中:来信1件1人次;个体来访为56批、99人次;集体上访为5批、104人次;市局交办1件。与2009年的81件、512人次相比,分别下降了23.5%、60.7%。

(一)确保实现移民信访稳定工作“三个零”目标 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着眼于移民群众最关心、最 1 直接、最迫切的利益诉求,着力解决移民安臵的遗留问题,切实关心困难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对突出的信访问题,领导牵头、限时办理;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分析会,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臵”,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确保无移民到渝集访、确保移民无一人次进京上访;信访案件处臵率100%,办结率100%。

(二)确保重大节日期间移民稳定

为确保国庆和“两会”期间移民稳定,专门召开移民信访稳定工作会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工作预案。同时区移民局和区信访办每季度都要召集镇街领导、移民办主任开会研究移民信访稳定工作,要求移民系统干部在重大节日活动前一个月开始直到活动结束后,每天都要有干部深入移民安臵点,面对面解决移民反映出来的困难和问题,对个别较为冲动的信访者采取了“人盯人”、“几盯人”等稳控措施。

几年来,我区在国庆和两会等重大节日期间,移民无一人次赴渝进京上访、无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三)扎实开展“三争”活动,确保事要解决 今年,我局开展了以“听移民心声、解移民心结、做移民贴心人,争创移民零上访镇街、争当移民信赖的单位、争做移民信任的先进个人”为主题的“三争”活动,制作并发放移民“连心卡”500余张,移民干部“民情记事本”30余本。通过活动的开展,对移民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进行了多次全面的清 理,确保事要解决。一是彻底解决移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针对移民普遍反映房屋漏水、饮水难、基础设施改善的情况。我局化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卫星湖街道移民反映吃水难问题,胜利路移民反映基础设施条件差问题,来苏等镇移民反映道路差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决,消除了大量不稳定的隐患。二是对突发性事件,集中力量进行化解。有效及时处理了五间镇移民胡聪非正常死亡事件;来苏镇移民非法营运被刑拘后非法集访事件等多起重大不稳定事件。三是对移民信访个案进行有效化解,切实解决移民的实际困难。认真做好群众上访接待和调查处理工作,对移民反映的个案问题,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有效及时稳妥地进行了处理,全年共解决移民个案信访问题62件。

二、扎实推进后期扶持工作,加快移民致富步伐

(一)以项目为依托,增添发展后劲。一是组织各移民安臵镇街共编制了21个项目,用以对接市移民局的库区基金项目,实现移民安臵与后续工作的有效对接。通过努力争取,有12个项目得到市移民局认可,并批准在年内组织实施。我局按照抓好示范、打造亮点,着力改善移民安臵区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移民的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加强项目监管,协助项目业主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12个项目涉及移民培训就业、社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与维护等方面,项目总投资733万元,其中:库区基金投入122 万元,镇街配套611万元。项目分布在10个镇街、15个村,修建公路11.2公里,建人行便道12公里,栽绿化树5000株,修堡坎2处,贴瓷砖1260m,在移民种植基地建排水沟、水池、发展龙眼25亩,受益人口23000人,其中受益移民1419人。项目实施后能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移民家庭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二是抓紧跨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我局加强了对移民跨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财政部门一起跟踪项目进度,加强项目资金检查,在资金上保证,在质量上把关,加快工程进度,29个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总投资3340万元。

(二)争取上级资金1100万元。今年,我局共争取到重庆市移民局外迁农村移民补助资金1125.1万元,已到位795万元。其中,库区基金555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66.4万元,其他项目资金303.7万元。已拨付镇、街直接使用到移民个人的资金835.1万元(包括滚存节余拨付),主要使用在几个方面:一是用于移民后期直补。二是城镇移民困难救助。三是用于对困难移民的扶贫救助。四是相关项目建设启动。五是改善移民人居环境。

(三)扎实开展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体年活动,务求培训效果。在移民中进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及移民干部培训。全年共完成了810人的移民培训任务。

一是明确培训目标。基本要求是:新增移民劳动力基本普

2及接受一次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覆盖全部适宜的移民劳动力;接受中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全部给予奖励,移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后就业率分别达到96%和85%以上;农村务农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后,家庭增收率10%以上。二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今年我局向市移民局争取了移民培训经费35.56万元,向移民发放万元增收培训从书1952套(一套20册,每册10元),折合资金39.04万元,培训经费总投入超过70万元。三是办好培训班。今年我局委托区农广校举办了8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移民600人;举办了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创业培训班、二、三产业技能培训班共7期,培训移民210人。四是以培训促就业,务求培训实效。我局围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全市的移民职业技能大赛,多渠道落实移民转移就业岗位,全年实现种养大户和从事商贸物流的工商户增加20户,移民转岗就业人数增加100人。

(四)兑现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一是认真清理核实城镇移民后期扶持对象。对历年迁入我区的城镇移民,逐户逐人与原迁地进行移民身份核实,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分别按相关规定为其办理城镇移民困难救助和参保等手续,享受相关的后期扶持政策。我区历年迁入的城镇民经核实,共有49户、72人,今年累计发放城镇移民困难补助2.72万元。

二是按期兑现农村移民后期直补资金。我区采用的是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的直补方式,我局每季度按时清理核准后扶人口,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报财政及时足额 发放到移民个人。几年来共计发放移民后期直补资金1163万元,其中今年发放了257万元。

三是落实农转非移民政策。今年,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人社局、市移民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农转非工作的实际,对移民农转非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我区4308人移民,已有538人进行了农转非,农转非率12%。凡农转非移民全部按失地移民落实了基本养老保险,国家还对移民自费部分给予了一定的补助。

(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按照有利于移民增产增收、有利于移民培训就业、有利于移民和谐稳定的思路,从快、从简、从实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长远生计保障问题。一是把困难移民家庭纳入微机动态管理,建立移民特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制定和落实困难移民家庭的帮扶规划和政策。比如困难移民谭玉兰,其丈夫服毒死亡后,我们为其全家办理了农村低保,为其子女入学提供帮助,定期进行回访等等。二是开展对困难移民的走访慰问,今年落实移民自然灾害补助、困难救助和慰问资金共28.7万元。其中,松溉镇移民养猪遭遇灭圈,卫星湖街道移民养鱼遭遇洪水冲毁等自然灾害事故就落实了救灾补助14.3万元。三是认真开展好领导干部“结穷亲”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根据结对穷亲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着力为结对的穷亲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在五间镇和平村结“穷亲”12户,开展走访慰问86 人次,制定发展规划5个,协调致富项目6个,落实帮扶资金32100元。穷亲子女樊聪,因意外事故造成双脚残疾,经过前期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在家整天躺在床上,全靠家里人料理生活;我局知道情况后,与伤者家属共同商量,将其送到西南医院进行治疗,我局资助治疗经费1.2万元。穷亲罗明强,家中房屋倒塌,寄居在别人家里,我局与村社干部商量,出资8000元,在临近地方为其购买一栋房屋,落实了全家的住房问题。

三、切实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局坚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三项制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唱读讲传”活动等为工作载体,按照“围绕中心、加大宣传、强化监督、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创我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扎实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坚持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提升系统干部职工精气神,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红歌赛,并获移民系统红歌赛二等奖。二是局党支部与所联系的五间镇和平党总支部结对共建学习型党组织,在和平村办公楼开辟建设了学习阵地,投资8000元,添臵了学习桌椅、书柜、教学仪器等学习办公设备,为更好地共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坚持让每一位职工“有书可读、经典必读、读有所获、形成风尚。”三是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今年市移民局组织在合川区举行了移民系统职 工运动会,我局精心组织参加了乒乓球、田径、像棋、围棋、跳绳、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并获得名次,三教镇被市移民局确定为我区的移民文化建设基地。

(二)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以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主题,以开展“三争一创”为载体(争做移民贴心人;争当让移民信赖的先进单位;争做让移民信赖的先进个人;开展“争创零上访镇街”活动)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有机地融合到本职工作中,出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二是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干部大下访、三进三同和“接穷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以“听民心声,解民心结”为基本要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慰问,帮助苦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民共甘苦。2010年,为群众解决住房、医疗、自然灾害等迫切问题多起,为群众制定了多个发展项目,并得以实施,有效的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强化对移民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切实加库区基金项目、后期扶持基金、安臵补助资金等的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抓好移民相关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二是强化移民安臵资金审计。今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市移民组织对我区实施了移民安臵资金审计,审计期间为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审计重点为三峡移民外迁市内安臵资金管理使用 及计划任务的完成。审计评价为:移民资金帐务真实;收支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规范;移民资金使用效益好;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移民安臵稳定;未发现有经济问题。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认真开展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工作,并向区纪委报告自身廉政建设的工作情况。

存在的困难:

(一)移民就业稳定难

一方面是受大环境因素影响,就业普遍较难。二是由于移民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人地生疏,寻求就业岗位的机会没本地居民大,加之我区企事业单位接纳就业的容量不大,造成移民就业难,回流库区或外出打工。三是受移民自身素质影响,在永居住的移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主动参加培训的意识不强,接受能力较差;部分移民“特殊公民”思想仍然存在,经过培训,政府介绍其转移就业后,移民怕吃苦,轻松的、工资高的活儿干不了,不轻松的、工资低的活儿又不想干,部分移民就业期望值高,攀比心理严重,这山望着那山高,干不了多久,就放弃已找到的就业岗位或者是务工机会,就业不稳定。

(二)移民信访稳定工作难度仍然很大

我区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移民遗留问题处臵难度大、新的诉求不断增加。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质量、房屋及附属设施建设等方面,新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移民创业、就业,移民安臵环境改善等方面。遗留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比如土地问题,按习惯面积和丈量面积的不同方式计算,就会出现土地面积的不一致,移民在这个问题上就纠缠几年了,土地质量也是移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新出现的问题形式多样,涉及移民生存问题,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我区移民三轮车、摩托车非法营运总共有114辆,这是移民安全和稳定的一大隐患,不安全因素很多,取缔难度相当大。

(三)移民增收致富难

一是外迁移民均为农村移民,以从事粗放、分散、小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传统农业经济的比较效益低,况且移民所接收的土地,也不全是当地农民调出来的优质土地,有些土地相对比较贫瘠,水源条件也不好,生产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之处,从事种植业就没有当地农民的效益好、收入高,导致多数外迁移民致富困难大。

二是缺项目、少资金、无技术、靠政府。移民迁入后,寻找致富项目难上加难,绝大多数移民不敢冒然投资,政府也没有政策和项目引导。虽然我局多次举办移民各种技能技术培训班,但因移民的接受能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只能在移民就业、发展种养殖业等方面体现出一些培训效益。不少移民迁来后,把家里的积蓄都用于建房,已是囊中羞涩,没钱从事其他投资。移民初来乍到,没有信用,没有抵押物,银行怕“有贷无还”,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贷款难 10 度还是非常大。因此,移民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上。

三是库区和外迁移民安臵区的扶持政策不一样,安臵区移民除了每月50元的直补资金,基本没其他扶持项目。库区则不一样,移民种养殖业、经商办企业都有扶持政策,各种项目资金非常多,原因是三峡移民最早的方案是内安,没有外迁安臵,所有的资金都是测算到库区的,现在外迁安臵了,但资金没有随着向外迁安臵地投入。因此,我们要在扶持政策上继续向市级汇报,争取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2011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移民工作“三有一新”要求(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建设和谐新库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两条主线,创新工作思路,增添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突出抓好移民培训、移民就业、产业化发展、困难移民帮扶确保移民种养有技术、就业有岗位、扶持有项目,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推动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奋斗目标

移民稳定确保三大目标: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确保无移民到渝集访、确保移民无一人次进京上访;信访案件 处臵率100%,办结率100%。

移民致富三有目标:移民种养有技术,移民就业有岗位,移民扶持有项目。

落实困难移民三条帮扶措施:落实困难移民结对帮扶制度,落实困难移民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困难移民帮扶政策。

全年移民工作投入1000万元,移民转岗就业人数100人,培训移民900人,移民人均纯收入与当地居民同步增长。

三、工作重点

(一)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年内争取移民资金600—800万元。

(二)切实抓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臵”,确保实现三个零目标: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确保无移民到渝集访、确保移民无一人次进京上访。

(三)抓好移民培训,增强致富本领。依托区农广校和五间移民实训基地,抓好移民生产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加强移民新生劳动力的培训,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力争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移民900人,支持帮扶移民致富带头人和困难移民200人。

(四)实现农村移民家庭就业“零转移”目标。积极协调在永单位和企业,为移民就业提供就业岗位,积极组织移民参 加各类劳务招聘活动,积极支持移民通过自主技能培训实现就业,积极创新就业模式,力争全年落实移民就业岗位100个、实现转岗就业50人,移民人均纯收入与当地居民同步增长。

(五)努力改善移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增加对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投入,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解决移民关心的影响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用水、用气、房屋修缮、道路硬化和生态家园建设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让移民生产生活安心、放心和舒心。

(六)切实抓好《三峡工程重庆市永川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和“三峡工程后续规划”的项目对接工作,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首先,按照《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批移民致富工程重点项目,优化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协调相关部门,优化项目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加大地方投入力度。2011年重点实施4个项目:一是着力打造五间移民实训基地,添臵设施设备,发挥示范效应,扩大辐射范围。二是发展设施农业220亩,争取市级资金投入。推广果蔬轮作模式,把五间西瓜和胜利路的蔬菜打造成移民发展种植业的示范点。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库区基金,着力改善安臵点道路交通、人居环境、农业设施等。四是扶持一批移民专业户和致富带头人,针对移民不同的特点,对有发展潜力的移民,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培养、壮大一批专业户和致富带头人。其次,根据“后续规划”,加强 项目编制储备工作,进行有效对接,争取上级政策向我区倾斜。

(七)切实关心困难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是把困难移民家庭纳入微机动态管理,建立移民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移民社会保障经费,重点关注困难移民进入农村低保和农转非移民按失地移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两个方面。二是建立移民特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制定和落实困难移民家庭的帮扶规划和政策。三是开展对困难移民的走访慰问,每年为困难移民办1—2件实事。

几点建议:

(一)按照《三峡工程重庆市永川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常务会通过)的实施计划,市、区、镇(街道)、业主都应配套相应的资金。建议区政府每年在农发资金上配套一定经费。

(二)今年国务院三峡办、市移民局将全面启动“三峡工程后续规划”,我局应在项目上加强跟踪和对接,建议区政府加大协调力度。

(三)改善移民局的办公条件。

篇3: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内容

医院临床与医技科室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的微生物指标(按要求进行细菌总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菌试验等项目)、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学指标和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

1.2 监测方法

采样、检测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1]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2]进行。

1.3 评价方法

依照《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3]要求进行。5年间合格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年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

5年中共采集样品7 877份,合格7 127份,合格率90.48%。5年监测合格率依次为89.08%、88.00%、84.07%、95.90%、93.70%。各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为100%,物体表面为98.71%,无菌器械浸泡液为96.55%,灭菌医疗用品为94.96%,合格率较低的为空气、医护人员手和紫外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依次为73.65%、88.64%、83.06%。见表1。

2.2 按不同级别分类医院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5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区内一级医院及以上的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高于一级以下医疗机构的合格率(χ2=256.46,P<0.01)。如表2。

3 讨论

近5年的禅城区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各级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质量在2009年以前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近年的相关报道相符[4,5],2010年的监测合格率比2009年略有下降。禅城区各级医院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评价较好,除空气、医护人员手、紫外灯辐照强度合格率较低之外,其他检测项目合格率均较高。

从监测资料中发现,环境空气指标合格率偏低的单位,紫外等辐照强度也偏低,可见紫外灯的有效和规范的使用、使用中的维护工作应该引起医疗机构部门的重视。建议定期使用乙醇擦拭灯管,适当控制使用环境的温湿度,帮助延长紫外线灯使用寿命。同时医院自身应定期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保证紫外线消毒效果[5]。2010年的高压灭菌器的合格率只有 88%,查找原因,发现是由于本检测部门在当年开展了1次压力蒸汽灭菌器专项监测和研究,对监测不合格的灭菌器进行了反复的检测,因此也在数据上影响了2010年的总体合格率。监测部门在进行原因调查时发现,灭菌器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故障,有的是因为使用者操作不当。可见,对灭菌器的维护和使用同样重要,医疗机构应该对高压灭菌器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使操作者熟悉程序,持证上岗,这样才能保证消毒灭菌工作规范有效。医护人员的手的合格率总体偏低,但在近两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主要与洗手消毒方法不正确和缺乏方便高效的洗手消毒设施有关,监测中发现部分私人诊所医护人员消毒观念淡薄,无菌操作意识还有待加强。

通过对禅城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比较发现,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医疗机构。调查了解到,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一方面在设备人员上比其他低级别的医疗机构有优势,另一方面管理监督工作也比一般的卫生站、诊所更加严格规范。在硬件条件短期内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各医疗机构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医院消毒灭菌工作,通过强化医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掌握消毒与灭菌的专业知识,严格执行制度,提高医院消毒与灭菌的工作质量。

监测结果中的使用中消毒剂的合格率为100%,物体表面的合格率为98.71%,结果较为理想。但是有部分医务人员反映,近年来由于担心监测不合格而加大消毒剂的浓度进行喷洒、擦拭,结果对现场的医务人员造成一些呼吸道、眼结膜的伤害。此类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应该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按规定的浓度正确配制消毒剂以及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既要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又要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第1步,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同时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医院及诊所的消毒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6—2010年禅城区医院消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各类样品7 877份,合格7 127份,检测合格率为90.48%。其中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为100%,环境空气的合格率为73.65%,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为88.64%,紫外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为83.06%。一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合格率比一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合格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46,P<0.01)。结论 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和紫外灯辐照强度合格率欠佳,应作为今后整改的重点。各医疗机构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

关键词: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2]GB 15981-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

[3]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S].

[4]罗同勇,邓兵,齐昌俐.1997—2001年.武汉地区医院消毒效果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志,2003,13(10):943.

篇4: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本文论述了库区和安置区移民避险解困的必要性、总体思路、主要方案、措施以及实施办法。对今后库区和安置区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尊重民意;移民安置

为推动各地加快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特殊困难问题,确保水库移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按照省、市、县移民局安排,采取走、访、查、看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泗水县库区移民生存现状作了调查,对推进移民避险解困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泗水县移民基本情况。

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辖10镇1乡2个街道,600个行政村(居),62.8万人,经省市核定后的移民人口指标为20689人。移民人口分布于我县9个乡镇118个村。

通过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移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地改善,目前仍有部分移民因为受自然条件、居住环境、交通条件等制约,生活水平处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帮助移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库区和安置区移民避险解困成为移民工作当前极为紧迫的问题。

二、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保安全、保基本、促就业、促增收”为基本目标,从移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居住在危险地带、资源严重不足、生活特别困难的移民为重点对象,采取搬迁安置、开发生产资源、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改善特困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移民增收致富步伐,让移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库区和安置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库区和安置区移民避险解困范围和对象

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调查。从生存的环境特征看,泗水县的移民避险解困分属二个范畴:一是滑坡体移民。济河街道北孙徐村北部巨龙山滑坡严重,经过国土资源部门或地质部门鉴定,居住在滑坡体的移民生命财产已受到严重威胁。二是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特困移民。大黄沟乡南华村、泉林镇七家庄村、圣水峪镇北尧湾村及小城子村,人均耕地不足0.2亩,人均收入在2250元以下,基础设施极其薄弱。

四、库区和安置区移民避险解困的主要措施

尊重移民意愿,扎实做好调查研究,稳步推进避险解困工程。做到四个相结合,即避险解困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避险搬迁与解困帮扶相结合,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前期补助与后续发展相结合,有效规避地质风险,多渠道整合资金,以领导联系移民户、党员结对帮扶、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引导移民自力更生,最大程度上增强增收能力,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五、试点工作建设方案

试点工作建设方案主要包括搬迁安置方案、住房建设方案、设施完善方案、生产扶持方案及教育培训方案。

(一)住房建设方案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调查征求群众意见,济河街道北孙徐村,大黄沟乡南华村,圣水峪镇北尧湾村、小城子村等4个村庄90%以上的村民要求户型为联排独立小院、上下两层结构。根据每人30-40平方米的要求,单户建筑面积确定为80-125平方米,每个院落占地90-110平方米。根据泉林镇雷泽湖社区建设要求,泉林镇七家庄村安置为4层单元楼户型,单户面积确定为80-125平方米。

(二)设施完善方案

社区配套设施包括交通、饮水、供电、教育、卫生、环境、商业、服务业设施等,完善服务设施,为移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条件。

(三)生产扶持方案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的规模特色生产项目,用3-5年的时间建成库区有市场前景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经济林建设、生态林建设、水底田、库边地特色蔬菜种植、等方面。

(四)教育培训方案

移民技术培训主要是用于提高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有效方法,移民户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或专业技能培训一次,掌握一项以上生产开发技能。包括农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领域、农业生产与栽培技术领域、建立信息技术培训中心。

六、试点工作的实施步骤。

采用村民自行申请,村级民主评议,乡镇初审,县级复核的确认办法。

符合条件的移民户向所在村提出搬迁安置和安置方式的书面申请,并提供“一本通”存折本与户口复印件。搬迁安置申请书明确以下内容:安置对象姓名、安置类型、安置方式、地点、可享受建房补助人口数和完成避险安置的进度要求。以村为单位召开移民户主会议,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将结果在辖区内进行公示。然后逐级审核、上报乡镇、县逐级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人民政府委托县移民局与认定的特困移民申请对象签订避险解困安置协议,进行住房建设。

七、试点工作的建设管理。

(一)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规范项目管理。县政府成立泗水县特困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和涉及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高规格避险解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移民管理局,相应乡镇成立对应领导机构,明确专职人员,积极推动避险解困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县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工作。

(三)工程施工、检查、验收及资料建档。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进行自查验收,上报省政府进行复核验收。

(四)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严格遵照和执行财务制度 ,要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对,设立专户,建立专帐,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宣传贯彻避险解困政策,统一思想,整体规划,分期推进,统一施工,统一风格,确保质量。实施避险搬迁使移民搬出了地质灾害隐患地带,有力地保障了移民生命财产安全,移民的生存权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篇5:区农机部门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里,在局行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目标办、市农机办和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下达的农机化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全站干部职工责任心和主动性,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我区农机化发展保持了健康稳定,农机装备、作业、科技、服务、安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将我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度我区完成投入农机专项资金达164万元,推广农业机械504台,销售总金额109.5万元,补贴农户44.5万元,建成“平安农机”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我区农机投入人均位居全市前列,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二、措施和效果

首先,明确目标,强化农机化基础工作

1.我们把农机化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制定年度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建立农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2.为了加强农机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完成了区农机在编人员的参公事宜,确保了农机机构健全、运转正常。

3.建立农机专项资金,加大农机化事业的投入力度。2010年度投入农机专项资金达164万元,促进了我区农机化稳定发展。

4.加强信息宣传。上传市农机安全信息20篇,超任务300%,及时了反映了农机工作动态。5.抓好农机统计工作,上报数据准确、及时。第二、抓住重点,大力推广特色农业机械

2010年度,通过加大农机推广工作保障力度,大力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完成推广农业机械504台,农业机械销售总额达109.5万元,受益农机户总补贴达44.5万元,其中,耕整地机械56.7万元,田间管理机6.2万元,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5.9万元,收获机2.0万元,其它机械28.7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第三、把握现状,稳步推进农机化发展水平1.全年完成机耕作业11万亩。2.完成机插秧作业0.1万亩。3.完成机收作业0.5万亩。第四、落实政策,加强农机化促进措施

1.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加强补贴机具监管。通过对严格管理经销商和加强对购机户的联系,规范购机补贴信息档案,补贴程序规范,杜绝巧立名目乱收费,补贴监管全部落实。

2.加强农机提灌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资134万元,完成了23座机电提灌站的技改新建工作。3.从农机发展方向上找突破口,完成了巴福1300余亩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研设计。4.加强农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了农机市场秩序,保护了农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5.加强农机作业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农机作业良性有序。

6.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开展农机宣传活动。全年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农机干部、机手和车主100余人次,送科技下乡5次,发放资料1000份,倡仪信5000封,赠送挂图25套。

7.加强农机维修服务建设,建成维修网点1个。第五、深入细致,狠抓农机安全监管

农机安全监管是农机监理站的工作重点,实现市政府下达的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目标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深入细致的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对全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全部进行了注册登记和年检,督促各镇制定较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100%完成了市下达的安全目标任务。

2.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与各级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53份,责任书签订率达100%,督促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与农机主签订安全责任书达90%。

3.组织实施“平安农机”示范户、示范村(居)、示范乡(镇)建设。全年建成平安农机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示范村超额完成2个,实现市安委会下达的创建目标,得到了市农机监理所的验收和好评。

4.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装备建设,配合市农委搞好农机化信息网络化建设和管理。配备了信息传递使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为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5.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00%解决了来信来访,全年未发生任何上访事件。

三、存在的困难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以及多年的农机化发展存在严重的挑战。存在一下困难:

一是农机发展方向越来越难把握。对发展都市农业下农机资金投入加大、投向集中、农机与农艺技术高度紧密结合、设施化、示范性、现代农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认识不足。

二是农机化促进措施力度不强。全年实际投入不足200万元,投入严重不足,其中,提灌站改造建设今年实际投入仅20万元。

三是农机推广越来越困难。各种机具基本趋于饱和,耕整机械、田间管理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等主要是更新,像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根本无法推广。

四是农机与农艺部门协调不足。农机与水、肥、种、药、植保等部门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配合机制。

四、明年的工作和重点工作

明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是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年,也将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强化服务,继续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加快提高农机装备、作业、科技、服务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

重点工作:

1.力争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推进1300余亩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实施。

篇6:区移民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高区工商局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分局紧紧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旋律,立足中心,服务大局,全局一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宣传报道工作也紧紧跟其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内外协调,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一年来,分局加大了对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视力度,充分认识到了宣传工作对提高工商部门整体形象的重大作用,安排专人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全年共在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等三个媒体发表文字稿件和图片稿件共12件。

一是外部加强了与媒体的沟通和联系,能够第一时间将本局工作中的突出业绩公之于众。本年度,分局设专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充分发挥出了媒体联络人的作用,平日经常与各媒体记者联系,消除信息滞后的问题,分局在打击假冒伪劣、查获大案要案的同时,也能够第一时间见诸媒体,让广大观众、读者、听众了解工商部门的职能,知悉分局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工商部门的形象。

二是内部加强了培训和指导,使各部门具备全员报道的能力。积极参加市局召开的每个宣传工作会议,派专人参与

其中;同时,利用每周简讯等形式将各部门日常工作情况收集到办公室,积累宣传素材;尽量为每个工商所配备照相器材,方便收集工作动态,为宣传报道打下基础。

三是建立量化目标考核管理制度,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为充分调动我局人员积极性,鼓励大家积极采写具有时代特色,反映工商工作开展情况和表现工商干部队伍精神风貌的政务信息,新闻报道,把宣传工作抓出成效,在市局考核的基础上,我局建立了量化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使制度建设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由于分局人员少,流动性强,没有配备专门从事宣传报道的公务员,工作上继承性不强,所以分局的宣传工作尚未完全体现分局在监管和服务方面所做的贡献。明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局年初下达的工作计划,努力发掘新闻素材,完成工作任务,不拖整体后腿。

一是多向先进兄弟单位学习取经。虚心向宣传工作做得较好的环翠分局、文登局等先进单位学习,掌握工作重点和方法技巧,争取提高明年的上稿量和上稿率。

二是多与市局宣传科领导交流工作经验。争取经常与市局领导联系,向他们请教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了解宣传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工作方向,逐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

三是多与媒体联络。要努力扩大媒体源,不仅经常与本地媒体联系,同时做到加强与系统内媒体比如《中国工商报》、《山东工商教育报》、《消费与法》的联系,争取能上稿,多上稿。对于系统外媒体例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要多加研习,领会此类媒体需求,尽量争取上稿。

三、2011年宣传工作计划

(一)、服务企业发展,加强对工商推进经济发展工作的宣传。

2月中旬至5月初,采访知名企业,围绕推进公平准入,支持品牌企业发展,扩大创业就业,努力宣传高区工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创新举措、工作机制和突出贡献。3月份,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消协、市局消保处在“3〃15”期间的各项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会战,利用专题片、专栏、专版等多种形式搞好宣传报道,提升消费信心。3月-8月,加强对诚信市场、诚信企业、诚信品牌的宣传,通过对企业在品牌打造、信誉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的宣传,营造投资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反映工商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成效和主动服务、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服务职能工作,加强对市场秩序维护工作的报道,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是在“5〃1”、“10〃1”和其它节日期间,重点宣传工商部门建立和施行大宗食品准入制度,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机制建设和效果。二是在6月,重点宣传工商部门在高校、社区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加强直销监管工作,促进中介机构的规范和发展方面的工作效果和成绩。三是在4月、9月,重点宣传工商部门加强广告监管,深入开展对违法房地产、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烟草广告的整治工作,提高广告诚信度的执法效果。四是在5月重点宣传工商部门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对“傍名牌”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治理商业贿赂,不断规范和维护网络市场经营秩序的措施和成效。

(三)、服务部门形象,加强对工商队伍形象的宣传,凝聚干部队伍的士气。

一是在1至2月,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宣传影响力。二是在9月,深入宣传高区工商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唱响主旋律,打好工商形象宣传的主动仗。三是在10月、11月,积极宣传工商部门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举措、成果和典型经验,继续开展工作经验、创新理念、先进事迹的挖掘和推广宣传工作,树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文明、公平、公正、高效、廉洁”的良好形象。

(四)、服务基层建设,加强对基层一线的宣传指导

上一篇:《城南往事》读后感下一篇:七年级美术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