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2024-05-19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共14篇)

篇1: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

对象:谢子诺等

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情景描述: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始就飘着蒙蒙细雨。为了避免让孩子们感冒,我们决定取消每天的户外活动,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会儿。这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快吃午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一起交谈,有的在相互嬉戏,只有谢子诺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透过玻璃窗向外凝神张望了好久,老师叫她也好像没听到。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边是操场的大型户外玩具——孩子们最喜欢爬上爬下的城堡。

下午幼儿要离园了,送小朋友去坐车时,我发现在谢子诺的奶奶在操场上拖着谢子诺往前走,谢子诺一声不吭,一脸的倔犟,最后拗不过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谢子诺的奶奶看到我,无奈地笑着说:她硬要在这里玩„„要回去呢。

分析:谢子诺也属于我们班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家开了间小店,白天在店里忙生意,谢子诺经常也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店里玩,较少到外面去玩。自然,幼儿园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来上幼儿园的诱惑。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她非常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起被约束天性。

措施:通过和谢子诺说悄悄话,我了解到她非常想玩幼儿园户外的大型玩具。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定下了几条玩城堡的“守则”,让孩子们明白有规则才能更快乐地玩。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考虑到幼儿人数较多,最后分组由老师带领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和谢子诺的奶奶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想法,建议她趁生意不太忙的周末带孩子来幼儿园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涣散,空洞的集体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吸引孩子的眼光,特别是在操作材料匮乏的情况下,儿童自然表现出的“不合作”尤甚。顺应自然的天性,让幼儿在生命内在驱力的召唤下自由活动,充分运动其肢体,激发其思维,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篇2: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小班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观察笔记

————记小沈的普通话进步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小沈

观察时间:

小沈平时一直由妈妈给他接送,因此每天来园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个到校,妈妈一个劲地跟他说:“快叫老师早呀!”小沈没有反应,低着头继续往前走。于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说:“小沈早上要跟老师怎么说呀?”他还是低着头不看老师,我跟他说:“那你就看一眼老师吧,”他还是不肯看,更不用说说老师早。他妈妈叹口气说:“咳,这孩子真是的就是这样不肯叫人,总在背后说,在家里也一样。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说话时声音很响亮,可一到集体面前说话时,他就不敢大声说,刚开始甚至还不敢上台。

观察时间:

在与小沈的接触中我还发现他的普通话语音非常不正确。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鱼”。“一条鱼,水里游,都都单单在发愁„„.”于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说:“你唱得真好听,如果你把都都单单唱成孤孤单单肯定还要好听。你说说看:“孤孤单单。”并教给他发“孤”的方法,舌头缩起来,不要碰祝让气从嘴里发出来。孩子很乐意学,我让他慢慢说。由于他一直习惯了说都都单单,所以一下子纠正有点难。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说一遍,他也跟着说一遍。由于我是准备着而行的所以手里还拿着小金鱼的图片。我拿着两条小金鱼的图片,问他:“现在这条小金鱼还孤单吗?”他说:“不孤单了”“到底孤单吗?”“不孤单。”“那我让这条鱼离开他会孤单吗?”“你有姑妈吗?”“有几个姑妈?”我变着方法试着跟他谈话,其实是想让他练习发“孤”的发音。通过反复的练习,小沈对孤的发音有了进步,有几遍已经能发对了。

观察分析:

在观察中发现小沈对g和d的发音区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话不正确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从小是由奶奶领的,所以平时普通话说得较少,普通话的词汇也不多,总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说。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饭就说我要:“卡嘴巴”。这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词。另一方面他比较害羞,说话时不敢看人家的眼睛,这样他光靠耳朵听而没有看别人的嘴形发音。长此以往从而导致他发音的不正确。

措施:

1、家园共育

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普通话发展情况,让家长平时也注意倾听孩子的普通话,如有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并让家长平时也能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在班级网页与家园栏里共同宣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

2、给孩子提供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

观察小沈的行为,每次让他到上面来唱歌或念儿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么拉衣服,要么拨指甲。我没有及时的批评他而是先告诉幼儿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后再表演。于是我就选择他感兴趣的活动,他很喜欢唱歌,所以我就选择他很喜欢唱的歌曲让他到上面来唱,以减少他的窘迫感。这样多叫他,他在集体面前说话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师早,我一开始先应用小红花来刺激他,这种方法虽然不是那么妥当,但对低幼儿童来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当我在发小红花时我就跟他说:“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师就把小红花发给你,这招还蛮有用的。所以有时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红花来刺激他,于是他就叫了。并在平时的孝敬教育时也引导孩子要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跟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别人,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与孩子个别交谈

小沈平时来园较早所以我经常利用早上的时间与孩子交谈。在第二次的观察中我就引导孩子如何来正确的发音,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托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点让孩子学说正确的发音,但过于反复的练习,又会使孩子的学习显得过于枯燥,所以我及时的应用方法,通过相关这方面的谈话活动来练习幼儿的发音。比如我在让幼儿学念“孤”时就寻找与“孤”相应的字词来让幼儿练习。所以我就问幼儿有没有姑妈这事。平时还可以利用给孩子穿脱-衣服、放学后等一些时间与孩子个别谈话。倾听孩子的发音并及时地给予纠正,让孩子的错误发音纠正在萌芽状态。

取得的成效:

篇3:“观察记录”助幼儿教师成长

一、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

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探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儿童的内部需要,与儿童交流,因人施教。这样有助于与家长沟通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支持儿童的学习,促使儿童实现发展的目标。

有些教师认为:“天天在看,还有什么好看的?看到的就这些事,那有什么用?班上孩子那么多,我怎么观察得过来?我对孩子是很熟悉的,观察不观察还有什么不同吗?”幼教体系一直都忽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长期使用购买的课程,导致教师忽视观察, 大量的时间付出也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实际上,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观察需要教师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因此, 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观察不是随便看,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依据。

二、观察记录的方法

《纲要》指出 : 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收集幼儿发展的资料是教师每天都必须做的。老师要具备观察记录的意识,不同老师对观察记录的理解是相同的。可见在进行记录前,首先要明确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有目的地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

1.随机记录。即将自然情感中幼儿有代表性的行为记录下来。每个幼儿的性格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哪怕针对同一件事情,幼儿做出的反应都会大不一样。秋游活动开始了,我们互相检查整理每位孩子的服装和背包,发现魏成峰小朋友没有准备秋游食品。魏成峰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表达。我询问时,他低着头说:“奶奶没有帮我准备。”看到这里,我想到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自己是与被观察者有互动关系的人。此刻我想他的心里一定非常难过,一定希望自己有一份秋游食品。于是我决定把消息告诉小朋友:“有谁愿意主动分享背包食物。”有小朋友出于不舍心理,有小朋友举手并从包里拿出饼干、饮料赠送给魏成峰小朋友。他哭着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之后又笑着吃香喷喷的饼干,开心极了。我立即把这些都记了下来,每次想到这件事心灵深有感触,弱小的心灵需要受保护,需要更多人关爱与支持。

2.随时记录 。为即时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 ,并同时与家长达成共识,我园自行设计的《成长手册》就是一本集全面、快速、有效、沟通于一体的成长档案册。在《成长手册》中,我们分为三个年龄段,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观察侧重点。如在小班年龄段以打钩记录生活方面 (如进餐、午睡、礼貌、情绪等)为主,有需要时则加入简短的文字记录;而中大班则从与同伴相处的合作性方面、解决困难的独立性方面、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文字记录。 同时我园的《成长手册》包括孩子们每学期身体发展方面的各项测查记录,这样家长不仅可通过记录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当天的在园情况, 还可系统性看到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

3.记录孩子 的作品。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 促使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蒙台梭利提出:每位老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儿童最般切的需要。可以不受线路限制,但要从作品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

三、观察记录的交流与体会

教师凭借详细的观察记录, 得以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最终准确、科学地分析、评价幼儿,找到适宜的教育对策。

1.与幼儿的交流 : 起先 , 孩子们对于记录工作很好奇 , 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整天拿支笔在记录,为什么拿相机拍他们?每当我们冲他们对准镜头时,敏感的孩子会躲开镜头,大方的孩子却摆个Pose,让我们啼笑皆非。渐渐地,聪明的孩子们感觉到我们的记录是与他们有关的,就会上前来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我们把记录的读给孩子们听, 把拍下的照片夹进他的档案袋给他看,师生交流就自然和谐地开展着。孩子们自从知晓老师是在记录他们进步的地方,就更积极地投入活动,尽量把自己优秀的方面展现给老师看。我们读记录的方式也受到幼儿的欢迎,每当宣读记录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安静下来,他们会为自己的出色而感到骄傲, 也会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们分享着各自的快乐,自信心在老师对他的关注下悄然树立。

2.与同班老师的交流 :班上的两位老师 ,平时都各自记录各自发现的点滴,到周末了,就会坐下来进行交流,根据记录进行各案分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商讨对策,联系家长,共同教育,最关键的是反思再教育。

篇4: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

案例一: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感知绉纸、手工纸、硬纸板等各种纸张的特性,如纸板坚硬、餐巾纸轻软、手工纸薄脆等。为了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教师指导幼儿按不同牢度将撕下来的纸有序黏贴在记录表上。

分析:对于大年龄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用语言表述“坚硬”“松软”“薄脆”这些感觉,还会借助生活经验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表达(如画上芝麻饼干表示手工纸的薄脆),可是这样的表达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困难。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既方便又直观,可以让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地认识事物的属性,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当然,实物黏贴也不是任何活动都适用。一些容易黏贴、大小合适的探究材料(如树叶、纸张、布等)比较适合采用实物黏贴的记录方式。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提供一些实物照片或实物简笔画,这与实物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二:落下来

一次秋天外出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树叶,便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迎接树叶落下。于是,教师设计了活动“落下来”。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丫”字形纸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餐巾纸落得很慢的!”“餐巾纸飘来飘去的!”“沙包是快快落下来的!”“纸片转着圈落下来!”“纸片转起来像直升机(螺旋桨)!”……

孩子们兴奋地借助肢体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了经验分享。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丫”字形纸片飘落的过程。

分析:在活动前教师曾自问,小班幼儿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对小班幼儿认知及记录等方面能力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教师便预设了师幼共同记录的方式。果然,经验交流的情况坚定了教师原先的预设——利用集体记录帮助幼儿共同记录所观察到的情景。教师还自编儿歌“沙包落下来,直直快快”、“纸片落下来,转着圈儿”、“餐巾纸落下来,摇摇摆摆”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集体记录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交流、巩固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而且解决了幼儿记录的困难,为幼儿学习记录提供了榜样。

案例三:运水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空盆,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运用工具去“运水”。在一次次“运水”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工具,认识工具。

游戏结束了,“谁的本领大”成为幼儿交流、记录的主要内容。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张记录表格(如图一),表格中的工具暗示小班幼儿要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笑脸花朵图案,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每种工具相对应的空白处黏贴上不同数量的笑脸花朵,以表示这些工具运水本领的强弱。

分析:在大班我们也组织过类似活动,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格(如图二)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幼儿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实验顺序,还记录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班、大班这两张记录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纸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使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并容易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幼儿自主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小班和大班的记录表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是小班幼儿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所以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篇5:幼儿小班观察记录

在今天的数学《朋友的照片》这个活动中,要求孩子们给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框的空白边框分别涂上颜色,并说说这些相框分别用了什么图形,诚诚宝贝也在认真地给空白边框涂色,我走过去问:“宝贝,告诉宣老师这些相框是什么形状的?”诚诚一边用手指着一边说:“这是三角形,这是圆形,这是正方形。”“呀,今天诚诚真棒,把这些图形的名字都叫出来了,来,宣老师奖你一个苹果贴纸。”

在我们大人眼中看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这些图形是最简单不过,孩子们平时也能经常看到这些图形,但对于它们的特征还不是很了解。如三角形,它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但这些只是都要到小学以后才开始接触,作为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只要他们知道有三条线、三只角组成的图形都叫三角形就好了。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刘承昂

昂昂宝贝是一位各方面接受能力都很强的宝贝,在今天的语言课中也不例外。我们在学习儿歌《熬汤给外婆》中,我先出示了儿歌,让孩子们逐一跟读,并配上动作。三遍过后我问:“谁把这首儿歌来念给宣老师听一听啊?”全班只见举手的小朋友只有多多和昂昂两个人,“昂昂,你来念给小朋友们听一听。”“林边有条河,熬汤给外婆,„„”昂昂宝贝一字不落地说出来了,同时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赞美的掌声。

昂昂是我们小A班较文静的小男孩,平时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老师的小帮手。沈浩

“浩浩宝贝,今天你是最棒的,等一下我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浩浩宝贝可要自己大口大口地吃饭哦!”从开学几天情况看,浩浩每次到吃饭都时候,总是坐在那里等老师去给他喂饭,所以今天在吃饭前,我就对几个要老师喂饭的小朋友进行了所谓的“思想教育”,一到餐厅,老师们就安排宝宝们个个坐下后,我就走到浩浩面前蹲下来跟他说:“看,今天我们浩浩真能干,自己拿汤匙吃饭饭啦,跟坐在你身边的小朋友比赛一下,看谁先吃完,宣老师就奖励谁吃棒棒糖,还有贴贴纸,好吗?”宝贝点了点头,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一会功夫就把饭菜吃完了,我也履行了我对他的承诺。

每个宝贝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刚到幼儿园时什么事也不会做,都要老师帮助完成,所以,这时老师和家长需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孩子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朱泽鑫

“小朋友们,排队喝水去了。我们要放冷水(蓝色的水龙头),再放热水(红色水龙头),小心不要烫着小手哦!”一下课,我就对孩子们提出排队喝水的小要求。鑫鑫宝贝是坐在第一组的,他用最快的速度走到杯架旁拿到了茶杯,但始终没有去排队喝水,眼睛东张西望地好像在等谁。“宣老师站在这里观察,看哪个宝贝最有礼貌,是排队喝水的。”我眼睛看着鑫鑫说,宝贝好像意识到我在说他,就马上到小朋友后面排队去了。

孩子们在有些时候,行为和意识往往是不一致的,这时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不断地引导孩子去完成。虞晨涵

在开学初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生活自理方面还很薄弱,如在这个时候去批评孩子,孩子会有一种害怕的心理,导致孩子不肯上幼儿园,这时老师就要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给孩子一种安全感。涵涵宝贝是我们班里一位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语言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能把老师所教的内容通过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在动手能力方面相应地比较薄弱,且生活自理方面也时常需要老师的提醒,在开学初的时候,经常小便解在裤子或小床上。记得有一次点心后,我去上课前就先问小朋友有没有大小便,有的 小朋友去解了,涵涵也起身去解小便,可等了好长时间,涵涵也不出来,我就走到厕所里,只看宝贝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原来是小便解到了裤子上了,一脸做错事情的表情,我赶紧说:“宣老师不会批评你的,我们去把裤子换了就没事了。” 祝榕

“宣老师,帮我裤子穿一下。”只见榕榕宝贝提着裤子走到我的面前低声说:“我穿不好。”

“好的”我一边帮榕榕穿衣服,一边教榕榕如何穿衣服的小巧门。(前面裤腰掀起来,内衣抱住小肚皮,后面裤脚掀起来,内衣快快往下占钻,前前后后都穿好,凉凉风儿吹不着。)因天气转凉,孩子们的衣服也比平时穿的多了一些,解过大小便后及时整理好衣裤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如何更好的整理自己的衣裤,同时培养孩子遇事能大胆主动地寻找帮助的能力。

篇6:幼儿园小班教师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不和别人说话、从不参与活动 观察时间:2013年12月2日--20日 观察对象:张锦锋 观察者:柯创艺

观察过程:张锦锋小朋友个性很乐观,整天都是笑眯眯的,但就是不爱说话,别人叫他他就只是一笑,其他小朋友找他玩他也会跟着玩,就是从来没张开嘴巴说过一个字。后来家访了解到幼儿在家一直都是说家乡话,家附近住的也都是老乡,所以普通话只会听不会讲。措施:

1、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在家尽量引导幼儿说普通话。

2、在园我们老师会经常找他聊天,引导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3、玩游戏时尽量多点让他参与,提高他的兴趣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效果:

1、上课时能大声地跟着老师读书。

2、有时能参与到游戏中去。

篇7:小班个别幼儿观察记录

起始时间:9:35

结束时间:9:45

观察者:王xx

幼儿姓名:马xx

幼儿年龄:4岁

环境:上下楼梯

观察目的:

观察幼儿对待事物的反应,了解其反应背后的原因。

观察记录: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带孩子们到操场上活动。经过楼梯时,其他孩子都细心地一个个走下了楼,仅有马彦辰还站在上头不肯下楼。因为问他话,他从不回答,我就直接伸出手拉着他下楼,可他却挣脱了我的手,两手死死拽住一旁的扶手,不肯下楼,哭声都出来了,显得十分害怕。在我半是安抚半是强迫的搀扶下,他最终走完楼梯,等一到楼下马彦辰又恢复了正常的神色,目光搜寻着,跑向一旁的操场。

分析评价

经过和马彦辰爷爷的谈话,我们了解到马彦辰在来幼儿园之前,一向在偏远山区的外婆家生活,外婆家境不好,马彦辰没有爬过楼梯,并且外婆很少带他外出,很多时候把他一人锁在家中,所以在运动和体能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支持策略

1.创设条件让幼儿与大自然接触,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供给更多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有更多自由宽松的发展机会。

篇8: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李思语 (化名, 大班)

观察目的: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和读图能力

一、观察过程

在活动区, 李思语看到别的小朋友将一本讲述蜘蛛的图书放在桌上, 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

教师走过去问:“你为什么害怕?”

李思语:“因为这本书上有很多蜘蛛网, 我爷爷说一动蜘蛛网, 蜘蛛就出来了。”

教师:“你为什么害怕蜘蛛?”

李思语:“因为蜘蛛网黏手, 还会起泡。我2岁时不怕蜘蛛, 捏蜘蛛, 后来手上起泡。我爸爸给我抹了风油精才好。从那以后我就害怕了。”

李思语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尖随便翻开一页, 看一眼, 马上合上。

教师:“你觉得这本书讲了关于蜘蛛的什么故事?”

李思语:“我认识字, 所以我知道它讲了蜘蛛先生要搬家。”

因为教师听另一个小朋友在阅读这本书时说, 第3页是李思语给她讲的, 所以就翻开第3页问李思语:“你猜这页讲了什么故事?”

李思语指着书上的图画说:“他们两个是演员, 从舞台上跑了下来, 他们两个应该挺害怕的, 表情都变了。因为舞台上面有一个蜘蛛。”她接着又说:“有2页我挺害怕的。”说着, 她翻开了第21页和第23页。

教师:“为什么?”

李思语:“因为网太多了, 我就有点害怕。”

教师:“为什么害怕蜘蛛网?”

李思语:“因为都是线。”

说完, 她就跑去玩手偶了。

二、观察分析

李思语认识字, 在看书的时候关注字比较多, 有时候会忽略图片。但是由于只能认识很少的字, 所以这些字对她理解故事并不能起主要作用。这本关于蜘蛛的书由于尺寸很大, 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很强, 所以她才关注了图画, 而且很害怕这本书, 害怕书中的蜘蛛网。她的害怕可能跟曾经被蜘蛛咬过有关, 让她现在对蜘蛛产生了恐惧心理。但正是她的这种强烈表现, 激发了其他幼儿想要更多了解蜘蛛的愿望。

三、教育措施

尊重她对蜘蛛的这种恐惧心理, 鼓励她试着了解关于蜘蛛的更多知识, 比如:蜘蛛为什么要织网, 怎么织网, 怎么捕食、进餐, 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和有害的地方等。通过让她了解这些知识, 降低对蜘蛛的恐惧, 从心里接受蜘蛛的好与坏。

四、教育反思

篇9: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关键词】观察记录法 观察幼儿 能力提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8-01

前言:在幼儿教育当中,观察记录法指的是教师对幼儿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举止进行记录和描述,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幼儿进行评价。在该方法的应用中,能够体现出对不同幼儿之间差异性的关注,同时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也能够对幼儿的行为细节进行捕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观察幼儿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观察记录法,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一、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现状

(一)观察幼儿意识缺失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当中,在幼儿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采取的态度较为漠视,缺乏对幼儿的关注及幼儿发展情况资料的搜集,较为忽视幼儿的个体和群体的需求。或者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不知道应该着重观察什么,因而难以捕捉到幼儿在活动中的闪光点,也没能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或者观察之后没能形成系统的文字记录,观察幼儿意识方面有所缺失。

(二)观察幼儿策略不佳

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策略,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运用。在观察策略当中,主要包括程序性、陈述性等知识,而在实际情况下,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的陈述性知识有所欠缺,对于观察幼儿的步骤、类型、方法等知识不够了解。另外,在观察幼儿的程序性知识方面,很多教师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于事件取样、时间取样等观察幼儿的策略,往往难以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在观察之前的准备阶段,不能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对于场景描述、观察时间、观察者等观察记录中的必要信息,也往往会忽略,因而难以有效的对幼儿进行观察。

(三)观察幼儿能力不足

在一些幼儿园当中,要求教师每个月需要对保教笔记进行提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于笔记的上交十分不积极。经过研究发现,上交不积极的教师,普遍缺乏观察幼儿的能力。因此,在保教的过程中,这些教师无法有效的观察幼儿的各种细节,因此对于保教笔记也不知道如何书写,往往只是随便应付了事。而对于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对于其所观察到的内容,通常会使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其中的细节之处,也没能够进行详细的记录。随着幼儿成长档案袋计划的逐步推行,教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资料的记录能力,但是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其能力仍然有所不足。

二、运用观察记录法提升观察幼儿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

在观察记录当中,对幼儿的行为过程较为重视,而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则转移到了内容记录者,也就是教师的身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对观察幼儿的策略进行更为良好的应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教师的记录被其他教师重新创造,从而形成了集体性的知识构建。在集体的沟通和交流之下,记录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和广泛。而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幼儿意识,提高观察幼儿能力。

(二)加强观察记录能力培训

对于观察幼儿的内容,教师应当客观的进行描述和记录。对观察内容进行收集、观察和记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然后其他教师和相关专家对该教师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研究,记录内容是否能够体现出真实情况,最后还要对观察记录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以记录解释为基础,教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和研究,利用相关的理论给出相应的解释。在记录当中出现的关于幼儿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的内容,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幼儿教育策略进行改进。这样,通过对观察记录法的应用,能够逐渐锻炼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幼儿能力,使其在教学当中能够更有针对性。

(三)对观察记录文本进行充实

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法的应用,应当对观察记录的文本加以充实,明确观察内容的来源和后续观察的设计。在记录当中,应当对多方主题提供的信息加以运用,对观察内容的原因加以记录,从而使观察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锻炼和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例如,可以记录采取一些措施后幼儿的某种行为是否得到改进、与幼儿家长的交流心得、幼儿常见问题的验证、与其他教师交流验证的共性等内容。通过对应用效果的分析,判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如果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后续设计可以不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还应当确定后续的观察思路,例如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的适应性、后续观察的地点和时间等。

结论: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性格等都没有成型,因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此,教师应当基于对幼儿细致观察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为此,应当科学运用观察记录法进行观察幼儿,不断提升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亚英.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查[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2:89-94.

[2]谈心. 观察幼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 当代学前教育,2009,02:22-26.

[3]王丽萍.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2,02:69-70+109.

篇10:小班个别幼儿观察记录

记录人:丁奕

姓名:嘉琳

性别:女

时间:10.20

地点:教室

行为表现

今日我们中午吃番茄抄鸡蛋、奶油菜花。大部分的孩子都很爱吃,当我走到嘉琳那时,看见他把小丸子都吃了,可是菜花还一口都没吃呢。“嘉琳,丸子好吃吗”,“好吃”。“还想要吗”,“想”。“那你把菜花吃了教师在给行吗”,嘉琳看着我没有说话。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就去看其他的小朋友了

教育过程

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嘉琳那,他还是没有吃菜花,这时,我悄悄的对他说:“嘉琳,我听见菜花说想让你吃掉它。”嘉琳一听,就主动的舀起了一小块菜花,放在嘴里吃了起来。也就有两分钟的时间,当我再看时,嘉琳的菜花已经吃完了。但盘子里还有十几块胡萝卜。我看着嘉琳,嘉琳也看着我。过了一会,嘉琳说:“教师,我不想吃胡萝卜。”“是吗唉,可怜的胡萝卜,我都听见它哭了。它还说想让嘉琳吃掉呢。”嘉琳看看我,又看看胡萝卜,没有动。我又之后说:“它还说,此刻菜花都在嘉琳的肚子里跳舞呢,它也想去。嘉琳你让它去吗”嘉琳点点头,用勺子舀了一块最小的放在了嘴里。然后我又指着一块大的说:“它也想去嘉琳的肚子里,”嘉琳很高兴的又将那块放在了嘴里。吃了有三四块以后,我又说:“这两块想一齐去嘉琳的肚子”。嘉琳又一齐吃了两块。就这样,我们不爱吃的胡萝卜很快就吃完了。

嘉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教师提出的要求嘉琳都能很好的完成。可就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嘉琳爱捣乱的小细胞就出来了,每次遇到嘉琳不爱吃的食物时,我们尝试用过很多的方法,有时嘉琳会吃上几口,有时不管你怎样说,我不吃就是不吃。想今日的这几样菜,嘉琳最爱的是丸子,菜花不爱吃,但也还能够理解。但胡萝卜是我们嘉琳的天敌,以前我们也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他吃,最多的是吃下五块。今日这样的表现是开始时我也没有想到的,看来今日我们成功了。

效果

篇11:小班个别幼儿观察记录

记录人:丁奕

姓名:江珊

性别:女

时间:8

地点:教室

行为表现

午餐时,江珊小朋友说:“教师,我不爱吃冬瓜”“教师,我也不爱吃冬瓜。”“教师,我不吃了,我不饿。”又有几名小朋友也这么说。原先今日的是海带冬瓜汤,这可怎样办

教育过程

伙房师傅又不能改菜,孩子又不能不吃饭,对了,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那么你喜欢吃什么菜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教师我喜欢吃菜花。”“教师,我喜欢吃芹菜。”“教师,我喜欢吃冬瓜。”.......

针对这种情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喜欢吃的菜,教师会对伙房师傅说的,让伙房师傅满足你们的愿望,可是刚才有的小朋友不愿吃冬瓜,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吃冬瓜,小朋友你们说该怎样办”小朋友们也没了办法。针对这种情景我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才会长得高,才会不生病,各种青菜都有不一样的营养,都是小朋友长身体需要的营养。如果你挑食会影响到身体发育。”“教师,那么我吃了,我期望我长的高高的。”江珊小朋友说。看到小朋友都津津有味的吃起来,我简便的喘了口气。

效果

篇12:关于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心得

游戏开始啦,他俩高兴地直奔一一美食林,马上开始忙禄起来,把店里的各色小吃都摆出来了。不一会儿客人来了,李陈泽就热情的招待,请他们喝茶,还问他们要不要吃牛奶、饼干。没过多久,又来了好多客人,美食林的生意就火起来了,很多人都排着队等在问口买东西。不一会儿,只见李钰跑进了美食林,拿了包饼干,正要走出去时,被老板张一鸣发现了,张一鸣说:“李钰,你不是美食林的,还拿了我们美食林的东西,你是小偷。我去告诉老师。”李钰说:“不要啊,我不是小偷我只是去看一看。”一鸣又说:“你拿我们的东西就是小偷。”两人就这样僵持不下,吵了起来。

【分析】食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糖,孩子都非常想吃,因此美食林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欢,孩子们都想去做美食林的老板、服务员,甚至顾客。一一美食林开张以后,生意一直很好,很多孩子一有空就会光顾,还会买很多好吃的东西。老板张一鸣是一个大胆、能说会道的人。由于他家是开饭店的,因此他很细心,谁没有付钱还会提醒他们“你的钱还没付呢”,要求顾客都不能到里面去,只能站在外面。而“顾客”李钰是一个对新事物很好奇的宝宝,只要他看见什么东西,他都要去摸一摸、拿一拿,不管什么事情都愿意尝试去做,有些事情到底该不该做,这样做是否正确他都不会也不知道考虑。所以在游戏中,他看见了美食林里有很多饼干,他就忍不住去拿了,忘了自己现在是顾客的身份,不能进去,因此和老板一鸣发生了冲突,变成了他口中的“小偷”。这时我如果一味地硬性制止批评李钰,貌似平静的表面下,其实却隐藏着不公正,是无视幼儿的年龄特征,可能会削弱孩子的活动愿望,打击他的自尊心。教师应多以旁观者、游戏玩伴的身份出现,可以是听众,倾听幼儿之间的交流、感受;可以是观众,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倾听和观察中,分析幼儿,阅读幼儿,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指导策略】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一、以角色游戏身份参与其中,解决问题。

在游戏中,教师应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如:一会儿是引导者,一会儿是游戏伙伴等等。本案例中,我在两人发生争吵时,我以“警察”这个角色去融入游戏,走进美食林,耐心倾听了“老板与“顾客”的陈述后,我首先表扬了一鸣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然后引导他思考与“顾客”吵架好不好呢。他马上摇了摇头,他看见还有很多人排着队等着买东西,就把他交给了我。我对李钰说:“我知道你很喜欢美食林里的东西,但你现在不是老板、服务员,不能进去的。如果你想看,那你去美食林里问老板买,好吗?”李钰点点头,就走到外面排队了。

二、通过游戏讲评,帮助孩子更好的游戏。

等到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通过我的引导,机灵的“老板”马上就明白了,并表示要按照游戏规则礼貌地对待“顾客”。然后,我又继续与李钰交流,帮助他回忆自己和爸爸妈妈去小吃店买东西的情景。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忽闪着眼睛说:“我想起来了,爸爸妈妈每次都是排队付完钱后才把东西拿到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李钰明白了,饼干是美食林里的,它是需要拿钱买的东西,自己的角色是“顾客”,在美食林里随便拿东西是不对的,应该付完钱后再拿,这就是游戏的规则。在以后的游戏中,他再也没出现乱拿东西的现象了。通过引导幼儿对生活情景的回忆,调动了幼儿已有经验,进一步引导幼儿明确是非,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逐步建立是非感。

三、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

篇1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一、培养观察能力的必要性

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 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 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里刻有“观察、观察、再观察”。从这些名人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 观察能力对一个人学习与发展的作用之大。幼儿期正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4岁幼儿的目标中就有这样一项: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 发现其明显特征。因此, 培养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选择适宜的平台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呢?我觉得田园种植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幼儿最喜欢在真实的环境、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去观察事物, 因此,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借助于具体的实践活动。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 而且是一所田园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广大的农村资源为田园种植活动提供了大环境, 幼儿园内又有大面积的种植园供幼儿来种植、探索和观察。同时, 孩子们大都来自于农村, 对田园种植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和可行性。

三、培养观察兴趣是首要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观察对象, 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天生喜欢新鲜事物, 所以, 观察对象不能太单调, 也不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事物, 否则会影响幼儿观察的兴趣。如在《玩泥土》这节活动中, 我没有先出示泥土, 而是先出示可爱的泥娃娃, 幼儿观察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接着, 我问:“你猜这是用什么做成的?”从而把幼儿的兴趣转移到泥土上来。

2.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 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在田园种植活动中, 有丰富的资源会吸引幼儿的注意, 如各种形态的野草, 各种不知名的小虫子, 各种农作物等等。幼儿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自发地进行观察, 教师要做的就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对幼儿的观察发现表示赞同, 同时提供适宜的帮助, 鼓励幼儿产生更多的观察活动。

3.教师积极的情绪对幼儿的观察兴趣有很大影响。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教师自己就必须有饱满的观察热情, 这样一来, 教师的言行就会感染幼儿, 带动幼儿观察的兴趣。如当一幼儿发现种子发芽了, 并开心地跑过来告诉我, 我便以饱满的热情回应:“真的吗?快带我去看一看!”在我的情绪影响下, 其他幼儿也参与到观察活动中来。

四、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

1.顺序观察法:就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近及远等有顺序地观察。小班幼儿观察事物大都使用这种方法。但是观察对象不同, 观察的顺序也应有所不同。如观察花生植株, 我就先让幼儿从植物总体上分清根、茎、叶等几个部分, 然后再分别仔细观察各个部分。观察果实, 我就从外形、颜色、大小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幼儿观察有序, 观察得出的结论不至于零散, 也能发展幼儿的思维, 使之更有条理性。

2.典型特征观察法:观察时, 可先观察其典型特征, 再观察一般特征。如观察蚂蚁, 先关注颜色和大小, 黑黑的、小小的, 再观察其他细节。

3.比较观察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辨别、分析及概括能力。如我们在观察小麦和大麦时, 就运用了比较观察法, 幼儿能观察得更加细致, 有的幼儿甚至观察到小麦的表面有一条线。这种观察方法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

4.追踪观察法———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差, 如果一直观察同一件事物, 很容易失去兴趣, 所以在小班不常用这种方法。但是在小班后期, 可以引导孩子初步接触这种方法, 这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的坚持性。如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中, 由于时间跨度大, 幼儿的观察活动难以继续。这时, 教师就寻找发芽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亮点, 引导幼儿不断地观察, 如种子发芽了, 种子为什么有两个“芽”?这两个“芽”长大之后会变成什么呢?……在一个一个新问题的引领下, 一个大型观察活动变成了数个小型观察活动, 幼儿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种子发芽的变化和神奇。

五、创设丰富的观察环境

田园种植活动为农村孩子接触自然、观察自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田园种植活动中有丰富的资源让孩子们尽情地观察。

1.广阔无垠的农田:农民的播种、施肥、除草、喷农药等照料, 以及收割时节的忙碌场景, 都可以作为幼儿的观察对象。

2.各种植物:草丛、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小草形态万千, 是丰富的观察对象。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蚕豆、豌豆、油菜等美丽的农作物花朵;稻草、秸秆等以及用这些材料制作的各种物品;各种蔬菜、豆子, 泥土上的、泥土下的果实, 都可以是幼儿观察的对象。

3.四季的变化:种子的发芽现象,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植物的冬眠现象等等, 这些动态的事物, 也可以作为幼儿的观察对象。

4.蚯蚓、蚂蚁、青蛙等田园里的小动物, 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观察这些动物朋友, 孩子们总是兴趣浓厚。

5.农具:箩筐、筛子、扁担、拖车等, 一边玩, 一边观察, 乐无穷。

篇14: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摘 要: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更是现代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初任幼儿教师来说,如何运用这样一项基本技能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本文从观察目标的确立、观察记录方法的运用以及观察行为的解析等方面探讨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如何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行为观察记录;初任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观察、分析、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教师应具有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可见,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是幼教人员必须拥有的基本的专业能力。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使得教师理解儿童的需要与经验,使教与学的决策有理有据 ;深入、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各幼儿个体重点需要加强和干预的领域;改善教育和发展干预方法与成效〔1〕。因此,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是促进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手段。

一、初任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

初任幼儿教师又称新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1 -3年的教师。教师们刚从师范专业毕业,时间、精力充沛,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经过专业的学习,教师们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属于“缄默的知识”。教师们缺乏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情境中出现的形形色色问题的经验。她们虽然掌握幼儿发展的一般特征,但面对班上几十名具有各自特点的幼儿却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她们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组织教学的能力不强、不能够有效的实施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此外初任教师还面临着与同事处理好关系,赢得同事的接纳、领导的认可以及家长的信任与尊重的压力。

二、如何运用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促进初任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人第一年教学的情况如何,对他所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有重大影响,而且要持续数年,会影响到整个 40 年教师职业生涯中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也确实影响到教师是否留在教学专业的决策。”由此可见,帮助初任教师解决任职初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对初任教师终身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提高自己的实践性智慧的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观察幼儿。

1.确定合适的观察目标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属于专业观察范畴,因此必定要有观察目标。观察目标的确定是初任幼教工作者在进行观察记录时遭遇的首要问题。首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作为我们进行观察评价的指南,可以以此来确立观察目标。此外中国香港《儿童发展范畴表现指标》、英国《EYFS早期学习与发展目标》、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法国《对母语学校的方向指导》、韩国《全国幼儿园课程》、澳大利亚《幼年学习大纲》均可作为我们制定行为观察记录目标确立的参考。参考这些资料可使得我们的观察记录工作更全面、系统,对幼儿的了解也更全面、更立体。其次,每个活动要到成的教育目标也可作为观察记录的观察目标。比如,蒙氏教育活动中,插座圆柱体这份教具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培养对应、序列的逻辑思考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抓圆柱体的圆饼作为书写的预备。在蒙氏工作时间,教师就可以依据以上的教育目标来观察幼儿操作插座圆柱体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分析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2.选用合适的观察方法

(1)叙事记录法。对于初任的幼儿教师,运用文字描述幼儿的行为是首先练就的行为观察记录方法。描述性词语的运用是该记录方法的重点与难点。初任教师在记录幼儿看似司空见惯的行为时有时会忽略幼儿行为的典型特征的描述,例如“说”可以描述为“耳语、尖叫、大喊、”等等,但不同表述的效果截然不同。缺乏这种形象的描述导致后续自己或他人重新阅读观察记录进行行为分析时产生误差。因此,为达到较好的记录效果,恰当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短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尽量避免使用判断性词句或推论,不做推论,只记录发生的事实,是叙事性记录需遵循的原则。对描述事件的分析以及教育策略要与描述要分开。以下的观察记录只有对事件经过、表情、神态等的描述,没有对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

蒙氏工作期间突然之间听到当当的哭声,老师立刻过去看个究竟。当当气愤的指着萱萱边哭边厉声说:“他搞我”。 萱萱紧张的看着老师说:“他打扰我工作。”老师说:“不是不允许两个人做一份工作吗?”当当带着哭腔用反问的口气说:“我看看还不行吗?”老师说:“好了,你看完可以走了。”当当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继续委屈的哭着说:“看看还不行吗?”说完后继续哭,并且肩膀开始耸动起来。我立刻过去抱抱他,然后对萱萱说:“来安慰安慰当当,他好伤心。”萱边抱当当边用体贴的口气说:“当当不哭了,不哭了。”这时魏思蕊拿来纸巾,边说当当没事了,边给他擦眼泪。当当还是不停的抽泣着,他们俩就不停的安慰他。萱一边安慰当当,一边时不时的用瞟的眼神看看我。当情绪一直没稳定下来,萱就慌忙的拿来二项式对他说:“当当来玩这个。”当当没有接受,而是一屁股坐在几何立体组前开始摆弄。此刻,谦谦正在操作这份工作。晨见状对谦说:“他动你东西。”吴伯谦说:“没关系,我们是好朋友。”他们两个共同玩起了这份工作。

(2)线路图法。运用线路图记录幼儿活动的轨迹,描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活动。例如实施蒙氏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在蒙氏工作期间就可以用线路图发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探究该幼儿在哪些区域停留了多久,以此反映出该幼儿对各个区域的偏好,以便调整后续的干预策略。

上图反映出该幼儿更偏爱美工区,语言区、人文科学区虽近在咫尺都没有过去操作。这是否跟该区域材料的设置有关,有待于对其他幼儿在语言及人文科学区操作情况进行观察以作比较,确定是材料投放的原因还是幼儿个体的原因。

(3)统计图法。运用饼图反应幼儿在某一项活动中任务达成情况。例如,在蒙氏活动中,自由工作期间,有的小朋友自始至终都进行蒙氏操作活动,但有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无所事事,在教室内闲逛的状况。那么针对这些特殊表现的幼儿就可进行各种观察,统计出该时间段内他的活动情况。

(4)运用检核表记录幼儿的行为。初任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里程碑的发展指标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然后通过观察,检查核对该行为是否呈现的。由于初任教师的经验不足,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观察更全面,以免观察片面。这样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省时省力,便于操作。

3.运用幼儿发展理论解析观察行为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记录的信息的分析与解读,提出干预的策略,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初任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还会反应不会作行为分析以及教育策略的提出。其实,这反映的问题也是在学校里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还处于“沉睡状态”,还没有用来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恰巧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对自己所知悉的知识进行重新的整合、内化的过程,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以下是一位老师做的观察记录做的评价与分析部分:

三、评价

根据《指南》的语言目标:4-5岁的幼儿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他喜欢看图书,喜欢给老师讲故事,并且能坚持把一本书讲完。能说出书的大致情节。他摸着自己的嘴巴,演示鳄鱼当时的表情,说明他体会到鳄鱼当时的心情,对内容有初步的理解。

“读者反应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对学习情境进行感受、结构化和生成意义的过程。因此孩子对《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诠释完全是他的构建过程,教师不用过多地精确解读文本的意义,而是引导幼儿利用故事中的角色或线索,创编、改造故事。

四、建议

老师应该重视幼儿的声音: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自由地对文本作出反应,。鼓励幼儿倾听、回应别人的想法,即鼓励幼儿通过互动而创造新的意义。整理分析彼此多元角度的想法,并探索这些想法的关联与对彼此的意义。老师不是提供故事“正确意义”的人和提供标准答案的知识库,而是“创造意义”的引导者,引导幼儿利用故事中的角色或线索,创编、改造故事。

这位老师对孩子阅读活动观察记录的分析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她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大量的专业知识。面对幼儿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的信息环绕在教师的周围,但是为教师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信息正是教师的头脑起作用的教育价值观、儿童观。在这些内隐观念的作用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进入到教师的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发出指令指挥躯体进行相应的语言与动作,行为的结果的信息又传回大脑,大脑进行又一轮信息加工,发出新的指令指挥新的行为。 这样的过程正是教师对幼儿的行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调整教育行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不断地趋近于客观、全面、完善,教育行为也不断地趋近于适合幼儿的发展,教育智慧不断的升级。

初任幼儿教师在对班上幼儿做了大量的观察记录对孩子的了解熟悉度比较高后就可把对孩子的了解情况分享给家长,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表现情况,以此对幼儿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沟通过程就是在向家长呈现老师专业化的工作过程,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同,赢得家长的信赖。初任教师也可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事分享,既能展现自己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赢得同事的认可与接纳,也能与同事互相交流学习。这样的学习更直观、具体、体验更深,更易于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JaniceJ.Beaty. 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M].郑福明,费广洪,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2]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里德尔﹒利奇.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M].潘月娟,王艳云,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有改编).

[4][5] 侯素雯 林建华.幼儿行为观察知道这样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4.(有改编).

[6]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观察儿童[M].单敏月 王晓平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6.(有改编).

上一篇:大修安全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高考英语旧词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