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

2024-05-02

角膜(精选8篇)

篇1:角膜

人工角膜与生物角膜的对比

角膜移植有两种材料可以选择,一种是生物角膜,另一种是人工角膜。和传统生物角膜相比,人工角膜有如下优势:

1.人工角膜(AlphaCor)在某种意义上说,和自体角膜扮演着很相似的角色。接受AlphaCor植入的患者,从视觉的改善到阅读能力的恢复都有明显的提高,视觉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传统的角膜移植。

2.人工角膜(AlphaCor)不同于异体角膜最大的优点是,人工角膜没有排异性,这种新型的角膜尤其适合各种经过角膜移植,但是又产生严重排斥反应的患者。

3.人工角膜有很好的光学效应,透光率非常好,没有角膜移植后的严重散光并发症。但视觉的改善程度依赖于整个眼部的健康状况。例如手术前患有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尽管人工角膜的作用发挥的很完美,但他们的视力仍然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4.人工角膜最新的科研突破是人工角膜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人工角膜,没有屈光度数。还有一种是特殊带有度数的人工角膜,这种带度数的人工角膜本身可以塑有一定屈光度,它尤其适合做了白内障手术后同时又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人工角膜可以解决这部分人的一定 的屈光问题,从屈光质量上讲,是绝对优于捐献角膜所能带来的视觉效果。

5.高科技的角膜生物床;美国ATI公司的人工角膜,中心光学部是PHEMA透光材料制成,他的角膜外围有一个用特殊“纳米”材料做成的环形“生物床”这个“生物床”可以吸引患者本身角膜上的血管和角膜层间组织长入床体,因此使移植后的人工角膜和原来的角膜完全融合生长在一起,达到不透水,不透气的神奇效果。

6.美国ATI公司人工角膜优于其他各国人工角膜的优势,就是这种人工角膜的材料是由目前国家上先进的PHEMA生物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没有排斥性,没有溶解性,和原来的角膜组织有非常良好的亲和性。眼科目前引进这种材料的生物组织仅仅有人工角膜一种而已。

但是,人工角膜由于其价格高昂,目前,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全球范围而论,目前,仍然是生物角膜为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人工角膜可以象人工晶体一样普及,为更多的视力障碍患者带来光明。

篇2:角膜

第八章

角膜病 第一节 概 述

一、角膜的组织结构和生理

二、角膜的病理生理

第二节 角膜炎症

一、角膜炎总论

角膜防御能力的减弱,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均可能引起角膜组织的炎症发生,统称为角膜炎(keratitis),在角膜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临床表现】角膜炎最常见症状为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可持续存在直到炎症消退。角膜炎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若病变位于中央光学区,则视力下降更明显。化脓性角膜炎除出现角膜化脓性坏死病灶外,其浸润灶表面还伴有不同性状的脓性分泌物。

【诊断】

1.临床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眼部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混浊或角膜溃疡形态特征等,角膜炎的临床诊断通常不困难,2.实验室诊断

【治疗】

角膜炎治疗的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二、细菌性角膜炎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创伤或戴接触镜史,淋球菌感染多为经产道分娩新生儿。患眼有畏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1 角膜病教学讲义

眼睑、球结膜水肿,睫状或混合性充血,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界线清楚的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

【诊断】药物治疗前,从浸润灶刮取坏死组织,涂片染色找到细菌,结合临床特征大体能作出初步诊断。真正的病原学诊断需要作细菌培养,同时应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抗生素指导治疗。

【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最有效途径。

三、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增高。

【临床表现】 多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例如树枝、甘蔗叶、稻草)或长期用激素和抗生素病史。起病缓慢,亚急性经过,刺激症状较轻,伴视力障碍。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乳白色,致密,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

【诊断】临床上可根据角膜植物损伤后的感染史,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作出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可以确诊。

【治疗】局部使用抗真菌药治疗。

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简称单疱角膜炎。此病为最常见的角膜溃疡,而且在角膜病中致盲率占第一位,【临床表现】

(一)原发单疱病毒感染

(二)复发单疱病毒感染

1.上皮型角膜炎

角膜病教学讲义

2.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

3.基质型角膜炎

4.角膜内皮炎

【诊断】根据病史、角膜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或盘状角膜基质炎等体征,可以诊断。

【治疗】HSK的总体治疗原则为抑制病毒在角膜里的复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

1.树枝状角膜炎可清创性刮除病灶区上皮,减少病毒向角膜基质蔓延。

2.药物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有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眼药水和眼膏剂型均为0.15%

3.手术治疗 已穿孔的病例可行治疗性穿透角膜移植。HSV角膜溃疡形成严重的角膜瘢痕,影响视力,穿透性角膜移植是复明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宜在静止期进行为佳。术后局部使用激素同时应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

五、棘阿米巴角膜炎

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角膜炎。该病常表现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数月之久。

【临床表现】本病常因角膜接触棘阿米巴污染的水源,特别是污染的接触镜或清洗镜片的药液。多为单眼发病,患眼畏光、流泪伴视力减退,眼痛剧烈,多数病程长达数月。

【诊断】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建染色

找到棘阿米巴原虫或从角膜刮片培养出棘阿米巴的基础上。

【治疗】疾病早期,可试行病灶区角膜上皮刮除。药物治疗选用二咪或联咪类药(0.15%羟乙醛酸双溴丙咪),咪唑类(咪康唑10mg/ml)或强化新霉素。

角膜病教学讲义

六、角膜基质炎

角膜基质炎(interstitial keratitis)是以细胞浸润和血管化为特点的角膜基质非化脓性炎症,通常不累及角膜上皮和内皮。

【临床表现】先天性梅毒性角膜基质炎是先天性梅毒最常见的迟发表现。

后天性梅毒所致的角膜基质炎,临床少见,多单眼受累,炎症反应比先天性梅毒引起的角膜基质炎要轻,常侵犯角膜某一象限,伴有前葡萄膜炎。

结核性角膜基质炎较少见,其他的角膜基质炎见于Cogan综合征(眩晕、耳鸣、听力丧失和角膜基质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腮腺炎、风疹、莱姆病(Lyme disease)、性病淋巴肉芽肿、盘尾丝虫病等。

【治疗】全身给予抗梅毒、抗结核治疗。

七、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neuroparalytic keratitis)为三叉神经遭受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时,失去神经支配的角膜敏感性下降以及营养障碍,对外界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因而角膜上皮出现干燥及易受机械性损伤。

【临床表现】因角膜敏感性下降,即使严重的角膜炎患者仍主观症状轻微,只有出现肉眼可见的眼红、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加等症状方来就诊。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通常发生在中央或旁中央下方的角膜,最初体征为荧光素染色下见浅层点状角膜上皮着染,继而片状上皮缺损,甚至大片无上皮区域出现。反射性瞬目减少,如果继发感染则演变为化脓性角膜溃疡,极易穿孔。

【治疗】治疗措施包括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和眼膏保持眼表的湿润,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等预防感染,羊膜遮盖、戴用软性接触镜或包扎患眼等促进角膜缺损灶的愈合。

八、暴露性角膜炎

暴露性角膜炎(exposure keratitis)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

角膜病教学讲义

【临床表现】病变多位于下1/3的角膜。初期角膜、结膜上皮干燥、粗糙,暴露部位的结膜充血、肥厚,角膜上皮逐渐由点状糜烂融合成大片的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形成。继发感染时则出现化脓性角膜溃疡症状及体征。

【治疗】治疗目的是去除暴露因素、保护和维持角膜的湿润状态。

九、蚕蚀性角膜溃疡

蚕蚀性角膜溃疡(Mooren’s ulcer)是一种自发性、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确切病因不清,可能的因素包括外伤、手术或感染(寄生虫感染、带状疱疹、梅毒、结核、丙型肝炎等)。

【临床表现】多发于成年人,单眼Mooren溃疡常见于老年人。男女比例相似,病情进展缓慢。双眼发病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常伴有寄生虫血症。患者症状有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

【治疗】此病治疗相当棘手。局部可用糖皮质激素或胶原酶抑制剂(如2%半胱氨酸眼药水)点眼。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氨甲蝶呤和环孢霉素有一定疗效。

十、浅层点状角膜炎

浅层点状角膜炎(superficial punctate keratitis,SPK)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上皮性角膜病变,其特点为粗糙的点状上皮性角膜炎,伴或不伴结膜轻度充血。本病的发生与感染无关。它是角膜的活动性炎症,但不诱发角膜新生血管。

十一、丝状角膜炎

各种原因引起角膜表面出现由变性的上皮及粘液组成的丝状物均称为丝状角膜炎(filamentary keratitis)。本病临床症状严重,治疗较困难,易复发。

第三节 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

角膜变性(corneal degeneration)指由于某些先期的疾病引起角膜组织退化变质并使功能减退。引起角膜变性的原发病通常为眼部炎症性疾病,少部分原因未明,但与遗传无关。

角膜病教学讲义

角膜营养不良(corneal dystrophy)指角膜组织受某种异常基因的决定,结构或功能进行性损害 发生具有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组织改变。

一、角膜老年环

二、带状角膜病变

三、边缘性角膜变性

四、大泡性角膜病变

五、脂质变性

六、角膜营养不良

(一)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 dystrophy)是最常见的前部角膜营养不良。

(二)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ranular dystrophy)是角膜基质营养不良之一,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三)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uch endothelial dystrophy)是角膜后部营养不良的典型代表。以角膜内皮的进行性损害,最后发展为角膜内皮失代偿为特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第四节 角膜软化症

角膜软化症(keratomalacia)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治疗不及时角膜干燥、软化、坏死、穿破,以粘连性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告终

第五节 角膜的先天异常

一、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表现为局限性角膜圆锥样突起,伴突起区角膜基质变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可伴有其它先天性疾患如先天性白内障、Marfan综合征、无虹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角膜病教学讲义

二、大角膜

大角膜(megalocornea)是一种角膜直径较正常大而眼压、眼底和视功能在正常范围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三、小角膜

小角膜(microcornea)是一种角膜直径小于正常,同时常伴有其他眼部异常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四、扁平角膜

扁平角膜(applanation)是一种角膜曲率低于正常,同时常伴有其他眼部异常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第六节 角膜肿瘤

一、角结膜皮样瘤

角结膜皮样瘤(corneal dermoid tumor)是一种类似肿瘤的先天性异常,肿物内由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来自胚胎性皮肤,属典型的迷芽瘤。

二、上皮内上皮癌

上皮内上皮癌(intraepithelial epithelioma)又称角膜原位癌或Bowen病,是一种单眼发病,病程缓慢的上皮样肿瘤。

三、角结膜鳞癌

角结膜鳞癌(corn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一种原发性上皮恶性肿瘤,也可由上皮内上皮癌迁延而来。

第七节 角膜新生血管 第八节 角膜接触镜及相关并发症

一、接触镜本身引起的并发症

(一)接触镜本身引起的并发症 角膜病教学讲义

1.镜片缺陷

2.镜片沉积物

二、接触镜引起的角、结膜异常

1.中毒性结膜炎 2.过敏反应 3.3.乳头性结膜炎。4.角膜上皮损害。5.角膜基质浸润 6.角膜内皮变化 7.角膜新生血管 8.感染性角膜炎

第九节 药物局部使用的角膜毒性 第十节 角膜屈光手术的并发症一、二、三、四、放射状角膜切开(radial keratotomy,RK)角膜散光矫正手术

表面角膜镜片术(epikeratophakia)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

主要并发症有:

1.角膜雾状混浊(haze)

2.屈光回退

3.角膜知觉下降

4.夜间眩光和光晕

5.欠矫

6.过矫

7.类固醇性青光眼

五、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主要并发症有:

1.角膜瓣移位或丢失

2.角膜上皮植入或内生

3.感染

4.医源性圆锥角膜

角膜病教学讲义

5.过矫或欠矫

6.类固醇性高眼压

课堂小结(summary)

角膜病中以角膜炎最为常见,本章节在掌握角膜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认识常见类型角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转归、诊断及治疗原则;

课后思考题

篇3:角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角膜病和角膜外伤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其中, 男性120例, 女性80例, 年龄19~70岁, 平均为 (45.9±10.7) 岁。所有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研究组中,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4例,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6例, 角膜穿通伤患者22例, 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患者4例, 角膜化学烧伤患者14例;对照组中,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6例,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4例, 角膜穿通伤患者24例, 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患者6例, 角膜化学烧伤患者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治疗, 针对患者病症实施治疗, 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角膜宁 (厂家: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431;规格:5 m L) 滴眼液, 3滴/次, 4次/d。两组患者完成上述治疗之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通过显微镜荧光染色对两组患者开展角膜病变检查, 观察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患者眼部自觉症状小, 通过荧光染色检查结果表明阴性, 患者的视力得到恢复或是显著提升, 则为治愈;其它情况则为属于未治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与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 (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66.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 (12.04±1.22) d, 短于对照组的 (19.19±1.5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无刺激及疼痛现象, 其中2例患者眼部出现红肿, 停止用药之后症状消失, 经治疗后眼部自觉症状、异物感及疼痛感全部消失。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角膜宁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3 讨论

角膜位于眼球最前端, 除具有保护内容物的作用外, 又是眼屈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角膜的解剖位置是直接与外界接触, 比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炎, 角膜本身无血管, 其营养来源除房水供应外, 周边角膜主要依赖角膜缘血管网。角膜病是导致视力减退的主要因素, 表现为患者透明角膜为灰白色浑浊、视力降低, 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是目前致盲的主要眼病[4]。角膜病发病初期, 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其治愈率较高, 但该病病变比较严重, 容易反复发作, 导致患者角膜留下瘢痕[5]。虹膜睫状体炎和角膜瘢痕浅, 深层角膜溃疡或角膜基质炎, 在炎症阶段, 可并发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 此时若形成前房积脓, 则为无菌性前房积脓, 当角膜溃疡或基质炎愈合, 修复后, 在角膜上形成的不透明部分叫角膜瘢痕, 其对视力的影响, 随瘢痕的厚薄、大小及位置而异。角膜病的致病因素与角膜邻近组织疾病对角膜病产生的影响相关, 包括急性结膜炎导致浅层点状角膜炎、巩膜炎引起硬化性角膜炎、色素膜炎导致角膜炎、眼脸缺损合并脸裂闭合不全及产生暴露性角膜炎等[6]。引发角膜炎的因素还与全身性疾病相关, 属于一类内在性因素, 其中包括风湿、结核以及梅毒等导致变态反应性角膜炎, 患者全身营养不良, 尤其是婴幼儿缺少维生素A产生角膜软化症, 三叉神经麻痹引起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外伤和感染是导致角膜病的重要因素, 当患者角膜上皮层遭受机械性、化学性以及物理性损伤, 真菌、细菌以及病毒趁机而入, 引发感染, 同时致病微生物也可能来自于眼脸和结膜囊内, 特别是慢性泪囊炎, 是引发角膜感染的重要因素[7]。

由于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受炎症刺激, 患者主要表现有怕光、流泪、疼痛, 重者有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 当角膜上皮剥脱时可导致剧烈眼疼, 根据角膜病变的程角膜病度和部位,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除化脓性角膜感染外, 一般分泌物不多或无分泌物。角膜宁含有硫酸软骨素以及玻璃酸钠, 硫酸软骨素在治疗期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 使代谢速度提升, 加快患者对于渗出液的吸收, 缓解炎症[8,9]。玻璃酸钠可附着于患者眼部组织表层, 避免异物进入到角膜创面以及病灶区域, 同时可缓解患者由于眼部干燥产生的疼痛以及灼热感[10]。本文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 (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 针对角膜病和角膜外伤患者采取角膜宁治疗, 可以促进患者恢复, 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角膜病和角膜外伤患者使用角膜宁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角膜病和角膜外伤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 每组10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角膜宁, 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针对角膜病和角膜外伤治疗期间, 辅助采取角膜宁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角膜病,角膜外伤,角膜宁

参考文献

[1]徐国兴.角膜宁治疗角膜外伤的疗效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 2013, 12 (8) :491.

[2]JONES DB, VISVESVARA GS, ROBINSON NM.Acanthamoeba polyphagakeratitis and acanthamoeba uveitis associated with fatal meningoencephalitis[J].Trans Ophthalmol Soc UK, 2014, 1 (10) :1255-1256.

[3]SUN XG, ZHANG Y, LI R, et al.Etiological analysis on ocular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period of 1989-2000[J].Chin Med J (Engl) , 2014, 5 (4) :78-79.

[4]伍志琴, 杨燕宁, 邢怡桥.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与临床治疗进展[J].眼科新进展, 2007, 27 (8) :625-630.

[5]张琦, 王小云.1028例角膜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J].眼科研究, 1998, 16 (3) :227-229.

[6]应佳, 施天严.真菌性角膜炎[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4) :3965-3966.

[7]张文华.感染性角膜疾病[J].中华眼科杂志, 1995, 31 (2) :156-161.

[8]王丽丽.角膜宁治疗角膜病及角膜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1) :164-165.

[9]XIAN HD, WEI JG, XIAO P.Antifungal efficacy of natamycin in experimental fusarium solani keratitis[J].Int J Ophthalmol, 2012, 8 (6) :101-103.

篇4:角膜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并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24人(48只眼)。根据屈光度高低分别选择夜戴型和日戴型。夜戴型11人(22只眼),男6人,女5人;年龄5~14岁,平均7.4±1.8岁;近视度数<5.00D,平均2.93±0.71D;散光<1.50D,平均0.90±0.32D。日戴型13人(26只眼),男8人,女5人;年龄11~28岁,平均17.8±4.3岁;近视度数>5.00D,平均8.92±2.71D;散光<4.00D,平均2.90±1.02D。

配戴方法:夜戴型患者每天夜间睡眠中戴镜7~10小时,清晨先滴入润眼液,10分钟后摘除镜片。日戴型患者每天白天戴镜8~14小时,睡觉前必须摘除镜片。

检查方法:日戴型和夜戴型患者都于戴镜前1天和戴镜后1天、1周、1个月及之后每2个月复查。复查时都选为摘镜后1小时,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镜片清洁度、镜片有无污损、沉淀、变形等改变。应用意大利产OPTIKON2000角膜地形图仪,日本产SP-8000型非接触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进行检查。为减少误差均有同1名技术熟练的医师进行检查。拍摄角膜内皮细胞选在同一区域,分析细胞数目150个以上。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

结果

角膜地形图变化:①夜戴型:配戴前角膜曲率配戴前43.21±1.32D,配戴后42.91±1.27D,并在6个月后基本保持不变,配戴前和配戴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配戴前0.90±0.32D配戴后0.81±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日戴型:配戴前角膜曲率配戴前46.24±3.57D,配戴后6个月44.53±2.27D,角膜散光配戴前2.90±1.02D,配戴6个月后1.37±0.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角膜内皮细胞变化:①夜戴型:戴镜6~24个月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降低(P<0.05),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变异系数均无明显增大(P<0.05)。②日戴型:戴鏡6~24个月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降低(P<0.05),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变异系数均无明显增大(P<0.05)。

讨论

目前RGP镜片根据制作分为硅丙烯酸酯、氟硅丙烯酸酯和聚苯乙烯。RGP镜片质地硬,可以和眼表泪膜形成稳定的光学系统,保持角膜光学界面的平整光滑,更适应于对视力要求较高,较高散光尤其是不规则角膜散光的患者[1]。在既往的临床实践中,RGP可完全矫正<2.25D的低度角膜散光。本观察中日戴型RGP配戴者,戴镜视力明显高于配镜视力,均获得满意的戴镜视力和良好的视觉效果。框架眼镜视网膜成像的倍率,随屈光度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屈光参差度数较大时,会形成双眼不等像,影响融合。而且框架眼镜光学中心易偏离,散光较大会产生明显棱镜效应。而RGP由于贴近角膜,放大率小,一般不形成不等像,而且和泪膜形成的光学表面及吸附作用,使角膜形成良好的光学表面。

通过监测配戴RGP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显示,角膜有变平的趋势,角膜散光在不断地变小,配戴前后角膜散光存在统计学差异。有研究认为[2],RGP的基弧面与角膜直接接触,存在直接吸附作用,而长时间吸附作用的累计,使角膜曲率半径增大、散光度数逐渐减少,表现出一种平化效应。本观察中RGP配戴6个月后,夜戴型和日戴型均表现为SteepK值降低,Flat K值增加,也即角膜散光量减少。有报道指出,与RGP相比框架型眼镜不仅不能改善角膜高度散光状态,而且对>4.0D的高度角膜散光有加重趋势,RGP有可能的散光及近视控制效果,尤其是夜戴型。

本临床观察中并未发现配戴RGP镜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显著改变,表明其无论夜戴型或日戴型配戴安全性较高。但也有研究报道指出[3],夜戴型容易导致角膜缺氧反应、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的聚集粘附,易引起角膜损伤,甚至角膜感染[4]。所以夜戴型对镜片的透氧性,验配技术和日常清洁护理,清洁监护有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RGP镜的设计越来越个体化、科学化,短期RGP配戴对角膜内皮细胞代谢没有明显影响,并有可能控制散光及近视的发展。但当RGP配适不良,特别是中心定位不良时,可致角膜畸形[5],而且其长期配戴对角膜形态学,生物学方面的影响研究却不完善,因此对RGP隐形眼镜的使用仍需谨慎。

参考文献

1 陈为,孙强.配戴RGP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探讨.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2006-2007.

2 辛奕箐.78眼圆锥角膜的临床观察.福建医药杂志,2008,30(4):39-41.

3 叶翠玉.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使角膜中央厚度变薄.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5:114-115.

篇5:角膜塑形镜的危害

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也是并不相投,最佳佩戴塑形镜之后呢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了,不合适佩戴角膜隐形眼镜的不仅会带了眼睛产生一些伤害而且能会加重近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角膜塑形镜的危害。

OK镜的技术性工作关键不在于开始时的操作与处方,而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随访观察及镜片的特异设计与修正。实际上,理想配戴OK镜本身亦是一门艺术。OK镜非单纯商品,用于治疗近视眼应属医疗行为。必须检查准确,操作规范,由合格的专业人员出具处方,方可配制(使用的镜片,应由提供单位详细介绍材料的各种性能、特点、来源,并作出有利应用与推广的各种承诺),并亲自观察,保证随访,直接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无专业基础,或缺乏基本条件(包括常规视光检查设备及角膜地形图仪等)的单位,不可盲目行事。行政部门要合理干预,有效管理。新闻媒体要进行科学宣教,正确导向。

总之,OK镜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尚未系统总结,需要关注的问题较多,包括效果分析、副作用观察及方法学探讨等。随着OK镜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的积极修正和创新,经各方面不断努力,OK镜技术将有可能不断发展完善,并争取有选择性地正式应用于临床。

篇6:眼角膜捐献倡议书

角膜病盲是眼科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我国因各类角膜病致盲致残者约有400多万人,他们中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而重见光明的。角膜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我国角膜材料来源困难,每年只有极少数盲人能有幸成为角膜移植术的受益者,而成千上万的盲人只有在黑暗中苦苦的等待。

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角膜!在发达国家身后献器官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甚至把身后捐献器官视为一种美德。而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禁锢了人们的行为,宁可将遗体烧成灰烬,也不愿捐献。难道我们忍心让盲人同胞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终身吗?随着各种宣传活动的开展,“我用您的眼睛看世界”的观念也影响了许多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加入了角膜捐献志愿者的队伍,填写了角膜捐献志愿表,希望在身后能帮助黑暗中的盲人重见光明。

光明可贵,我们可以广为传承。对于捐献角膜,您可能会因为陈旧的人生观而裹足不前,或因惧怕周围的种种非议而犹豫不定,可想到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的盲人朋友们,与其让角膜化为灰烬,不如留下光明,请献出一份爱心,让光明永留人间!

在此,我们倡议:让我们伸出热情之手,献出博爱之心,让众多的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您的生命将会延续,您的爱心将会永存!

广东省红十字角膜捐献中心佛山工作站眼库

地址:佛山市卫国路78号,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1号楼11楼

邮编:528000

篇7:角膜炎的医学知识

1.感染

是引起角膜炎的最常见原因,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淋球菌等)、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真菌、棘阿米巴原虫、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等。通常是在合并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脱落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致病。角膜上皮遭受损伤后极容易发生感染性炎症。因此角膜异物、角膜擦伤、不正确使用角膜接触镜、眼部接触污染的药物或水源等是感染性角膜炎的常见易感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也会因抵抗力下降而易患角膜炎。

2.内因

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一些全身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三叉神经损害)波及角膜。

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急性传染病不易侵及角膜。可是角膜组织却参与全身的免疫反应,尽管其免疫反应的程度较其他组织的为低,但是正因为它没有血管,新陈代谢较为迟缓,才使这种免疫反应变化持续经久,角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以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患,如泡性角膜炎等。

内因性角膜炎常发生在角膜基质层,一般不引起角膜溃疡。

3.邻近组织蔓延

由于胚胎学上的同源关系以及解剖学上的连续性,蔓延到角膜上皮层。疾患多来自结膜,如严重的结膜炎多合并浅层角膜炎。

临床表现

除麻痹性角膜炎外,多数角膜炎患者都有较强的发炎症状,如疼痛、羞明、流泪和眼睑痉挛。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状充血,也有虹膜充血。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

不同病因引起的角膜炎症状也不同,细菌性角膜炎起病最急,症状最重,分泌物增多且黏稠;病毒性角膜炎次之,分泌物不多,为水样或黏液状;真菌性角膜炎最轻,有时角膜病变已经很重,但患者感觉却不明显。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知觉可减退。

角膜炎症必然使视力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更为严重。溃疡愈合后形成的角膜瘢痕不但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并能使角膜表面弯曲度和屈光折射力发生改变,使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像,因而视力降低。视力的受累程度完全取决于瘢痕所在的位置,如果位于角膜正中,纵然瘢痕很小,但影响视力却很大。

检查

1.裂隙灯检查

用裂隙灯显微镜可清楚地观察眼睑、角膜、结膜、巩膜、虹膜、前方等眼前段组织的病变情况。角膜炎典型的表现为睫状充血、角膜浸润及角膜溃疡形成。

2.角膜共焦显微镜

是通过共聚焦激光诊断真菌性角膜炎和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有效手段。

3.角膜病灶刮片检查

包括涂片染色镜检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可确定病原菌并指导治疗。

4.角膜组织活检

对角膜病变区组织活检可提高微生物检出的阳性率,适用于进展性角膜溃疡反复培养阴性时。

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眼部检查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重点在于明确病因,首先应确定是感染性的或非感染性的。

详细询问病史,如眼外伤史、接触镜配戴史、感冒发热史、眼部或全身长期用药及全身相关疾病史等。检查时应注意视力是否有下降,结膜、虹膜是否有炎症,角膜病变的大小、形态、颜色特点,分泌物的多少及颜色,有无角膜穿孔征,前房有无积脓,角膜知觉有无下降。

治疗

治疗角膜炎的基本原则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感染,争取早日治愈,将角膜炎的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由于大多数溃疡性角膜炎为外因所致,因此,除去致病外因,消灭致病微生物极为重要。与全身疾病有关的角膜病变除眼部治疗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若结膜充血减轻,角膜病变缩小变平,说明治疗有效。若结膜充血加重,角膜病变向深及周围扩展,前房积脓明显,表面病情恶化,治疗无效,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无效或溃疡遗留瘢痕明显影响视力行角膜移植手术。

1.热敷

使眼部血管扩张,解除壅滞,同时促进血流,增强抵抗力和营养,使溃疡得到迅速的恢复。

2.冲洗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3.散瞳

放大瞳孔可减轻虹膜刺激,预防虹膜后粘连,使眼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溃疡的愈合。阿托品为常用的药物,浓度为0.25%~2%溶液或软膏,每日滴、涂(滴药后注意压住泪囊,以免溶液被黏膜过分吸收,引起中毒)。

4.药物治疗

(1)抗微生物治疗 针对病原微生物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局部滴眼治疗,对于严重的角膜溃疡,可在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对于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尚未知晓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溃疡,开始时可同时试用多种广谱抗菌素。

(2)糖皮质激素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可用于过敏性角膜炎、角膜基质炎的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急性期、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

(3)口服药物 对重症角膜炎,可加用口服药物,增加局部营养,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维生素C、维生素B2及鱼肝油丸等。

5.包扎和敷裹

(1)为了使眼球停止转动,促使溃疡早日痊愈,必须进行包裹。这一处理特别适应于冬季。因其不但使眼球不致受凉,而且又发生热敷与保护作用。

篇8:角膜异物剔除术致角膜穿孔1例

患者男, 24岁。2011年8月25日在用砂轮打磨铁器时被铁屑崩伤右眼, 自觉右眼异物感、畏光流泪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 左眼视力1.0。右眼睫状充血, 角膜中央铁质异物一枚, 直径约2 mm, 周围有铁锈环, 浸润至角膜基质层, 房闪 (+) , 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3 mm, 晶体透明, 眼底看不清。左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诊断:右眼角膜异物。治疗:采用7号针头于表面麻醉下行角膜异物剔除术。因铁锈环浸润较深, 术后角膜基质层残留少量铁锈, 遂抗生素眼膏包眼, 嘱患者患眼滴抗生素眼液, 门诊复诊。一周后患者仍觉不适来我院复诊, 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 睫状充血减轻, 角膜基质溃疡并部分缺损, 并有少量铁锈附着, 房闪 (-) , 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3 mm, 晶体透明, 眼底看不清。建议其再次清除角膜铁锈, 角膜异物取出术中, 出现角膜后弹力层穿孔, 前房消失, 终止处置, 加压包扎后收入院, 急诊行角膜裂伤清创缝合术。术后给予阿托品膏散瞳, 抗生素眼液点眼。5 d后, 患者病情平稳, 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 角膜创口闭合佳, 缝线在位, 房闪 (-) , 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6 mm, 药物散大, 晶体透明, 眼底未见明显异常。随诊3个月, 患者病情平稳, 拆除角膜缝线。角膜中央偏颞侧形成直径2 mm大小角膜白斑。

2讨论

上一篇:初二我来了优秀作文下一篇:焦庙镇实验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