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2024-04-07

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共9篇)

篇1: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

学习活动的自查总结

施甸县何元中学

王海燕

2014年6月10日

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

学习活动的自查总结

“学高为师

在这句话的鞭策中,我愈来愈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正是自我剖析所提倡的不怕丑、不护短、不怕痛的精神。2014年以来,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的学识、理论水平、政策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但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问题与上级要求相比,还相差一定距离。为今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调整好新的奋斗目标。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勇于担当责任。不怕苦、挑重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哪里有需要就向哪里去。把全部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遵守社会公德。加强个人品德自我修养,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用无私的人个魅力感染学生。因为人无完人。通过深入学习,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真进行了自检自查如下:

1、活动形式单调,缺乏多样化。今后要根据学校中心工作,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寓师德师风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2、加强学习,依法执教方面学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3、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方面有的时候,感觉责任心不够强,这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心情不是太好的时候,自己的行为有点受情绪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带一点到工作和课堂中去。

4、热爱学生,和谐发展方面有的时候,教育学生的手段欠佳,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课后对差生的辅导不到位。

5、注重小节,修炼人格方面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这一点上有的教师比较注意,如班级有一张纸,都会主动捡起,做给学生看,而不是教学生来捡。

6、尊重家长,服务家长方面有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没有注意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直言不讳,可能会伤害到家长,让家长不敢和老师主动沟通。

本人将以这次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活动为契机,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努力学习提高业务知识,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力求教学创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积极投身于“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去。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篇2: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学习心得体会张伟同志是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典范。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崇高品质,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张伟校长事迹被报道以后,学校各级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了学习座谈会,组织观看并学习了张伟校长事迹。在看了张伟同志的事迹后,我的内心再次受到了强烈冲击,张伟同志的精神与焦裕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焦裕禄精神在当今时代的又一次体现。我认为应该从张伟身上学习以下几点:

一、学习他热爱本职的思想。

张伟说过,干教育是一个良心活儿。这是他的教育底线,更是他的教育信仰。“人的幸福不仅仅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在张伟的工作日记上,他写下了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是他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是他精神的方向标。他用自己的方式,用清贫、律己、奋斗和奋不顾身的行动践行着焦裕禄精神。张伟同志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光荣人民教师,始终为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忙碌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参加工作20年来,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忱,始终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二、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孩子也能学到知识。”秋渠一中副校长刘华说,2003在年,张伟临危受命,接任秋渠一中校长时,学校人心涣散,教育质量已连续3年全县倒数,生源也严重流失,全校只有300多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张伟带领一帮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他的家离学校只有不到200多米的距离,却长年住校,把心思都用到了学生身上。”教师韩保志是张伟教过的学生,谈起张伟声音几度哽咽。“白天上了一天课,晚上还要查寝、写总结。每天夜里12时之前我就没见他睡过觉。”

作为教师,张伟同志知识广博,备课、讲课一丝不苟,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历史老师;他关爱学生,学校的留守儿童经常会领到他送的学习用品,会到他家吃饭、洗衣,体现了一名园丁的奉献精神。作为校长,他履职尽责,勇于创新,引领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上寻求突破,把一所濒临关门的学校带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14年3月17

日晚,巡视晚自习后,在办公室因突发脑干出血不幸去世,年仅42岁。可以说,张伟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张校长待我特别好,就像亲闺女一样。”八年级学生孙丽影是一名孤儿,和奶奶相依为命。张伟得知情况后,和她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和我谈心,为我买新衣服,带我到家里吃饭„„”孙丽影回忆说,如果没有了张伟的帮助,自己早已辍学打工了。

“我很幸运,遇到了张伟这个好校长。”王增禄说。由于家庭情况不好,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是张伟忙前忙后为他介绍对象。自己结婚后,张伟又操心把他爱人调到一中任课,夫妻得以团聚。“他就是这样,心中总是想着大家,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伟同志对学生和同志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例如,他率先垂范,关爱教师,离家200米却坚持吃住在校,心里始终装着全校师生,帮助教师解决困难;他严于律己,无私奉献,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却从不利用权力谋取私利,面对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体现了一名中学校长的责任与担当。我觉得张伟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张伟同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典范。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崇高品质,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篇3: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通知强调,要把向张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与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抓好学习教育,核心是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学习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以先辈和模范人物为镜,学习先进典型,学习身边榜样,真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准找实“四风”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模范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通知要求,要把向张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紧密结合。张伟同志是教育系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典范,是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校报校刊、展板橱窗、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通过组织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好、学习好、弘扬好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张伟同志看齐,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责任意识,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贡献力量。

篇4: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读了中国教育报3月19日的《倒在办公室的农村校长》一文,我被张伟校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如果我们农村学校的校长都像张伟校长那样,我们农村教育就有很大的希望;如果我们农村的教师也像张伟校长那样,农村教育会更上一个台阶!但张校长的英年早逝,非常可惜!42岁,正值壮年,年轻有为的年龄,却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我们深表叹息!

读了记者对他去世前三天的报道,他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学校和学生,可以说他是累死在教育岗位上的,这种校长值得我们敬佩,把所有都奉献给了学校和学生,伟大而无私!

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同志一文《为人民服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伟校长的死就是重于泰山,他把毕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爱都奉献给了下一代,他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这些都值得我们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学习!张校长的形象不会因为他的倒下而终止,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光辉榜样,以他为标准,来衡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他用了数年时间,让一个濒临“关门”的学校教学质量从连年倒数进入全线第三名;他婉拒民办学校20万高薪聘请,专心干好自己的“良心活”;他工作20年,结婚19年,始终居住在学校简陋的宿舍内,除了一台电视机外,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东西;他当上校长后,在学校打零工的妻子希望能给每月250元的工资涨一点,被他坚决拒

绝......他就是秋渠乡一中的校长张伟,他突发脑溢血,累倒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再也没有醒来。这样的描述简单而苍白,但读起来让人觉得婉约而肃然起敬!毋庸置疑,张伟校长是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位标兵!

篇5:学习张伟同志事迹践行焦裕禄精神

主题教育小结

涉县第二中学

近日,第二中学开展“学习张伟同志事迹践行焦裕禄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了三个一系列活动:召开一次张伟先进事迹学习会、“向张伟学什么”主题教研、每人写一篇学习体会,学习张伟、张瑞荣、刘矿鱼等同志的崇高师德,践行焦裕禄精神。

2014年5月30日上午,召开张伟先进事迹学习会,会议由张冰河校长主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见张伟同志家属时的讲话、中国教育报刊发的通讯《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儿——追记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并学习了邯郸日报刊登的“焦裕禄式好校长”张瑞荣同志、“邯郸教师楷模”刘矿鱼同志的感人事迹。会上,张冰河校长强调,要以张伟同志、张瑞荣同志、刘矿鱼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矢志不移的理想追求;学习他们关爱师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力争上游、兢兢业业、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孝亲敬老、关心他们人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艰苦创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做“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教师”。张冰河校长要求把学习活动和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弘扬高尚师德,唱响主旋律,增强正能量。

篇6:(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

参评单位: 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通讯地址: 郑州高新区石楠路与玉兰街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邮

编: 450000 联 系 人: 尹明 联系电话: ***

鼓励浇灌美丽花朵,赏识点亮心中火把

——“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学校在行动”师德 师风优秀案例

作者:尹明

在每个学校中,都会有这样一批孩子:他(她)们所谓 主科的学业成绩不很理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课堂纪律不能保证……是的,他(们)就是大家眼中让人头疼的“后进生”(不,我现在和孩子们一样讨厌这顶恶心人的帽子,所以我们还是把它改叫“学潜生”吧。后边这个名字,体现了对于这些孩子一定程度的尊重:至少它体现了大家对于这些孩子成长进步的期望和信任,孩子们明白其中含义后也会更容易接受,更乐意以此为一种不断前行的激励方式)。

这些孩子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不可避免的生活在多数老师、家长的批评、指责下,生活在同学们的指指点点下,因而往往闷闷不乐、缺乏自信,甚至因此而自甘沉沦、越陷 越深。

作为一个所谓副科的一线教师,我身上少了许多硬性的 考核指标,反倒多了一些灵活度;同时,通过不断的理论和 业务学习,我也深深的认识到:如果一个学生能够生活在真诚的鼓励和赏识当中,他就更有可能逐渐学会自信、就越有可能

逐步走向成功。每个孩子由其是所谓的“学潜生”都是一朵 需要悉心浇灌的花,都是一支需要点亮的火把。他(她)们的内心都很渴望获得成功,都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真心理解、关心和帮助。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像张伟同志那样无私的去关爱学生,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无私的奉献。对于这些所谓的“学潜生”来说,我们更应该一碗水端平,用鼓励去浇灌他(她)们渴望成功的种子,静等美丽花开、呵护小花健康成长;用赏识去点亮他(她)们心中奋进的火种,笑待火焰熊熊、更促希望烽火燎原!

在我所执教的五(1)班里有个学生叫刘圣锟。他非常

聪明伶俐,但是在主课学习上很马虎而且经常不能认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主课老师那里他确实成了出了名的“学潜生”、办公室里接受批评教育的常客。

我在执教这个班级的课程前,和他并不熟悉,但是却与其爸爸(一个电脑高手)经常打交道。得知这位公子成为了所谓的“学潜生”后,我开始也很纳闷,同时也感到十分痛心。我纳闷就纳闷在,俗话说:“将门无犬子”。刘圣锟的爸爸学习上还差不多,由其她在电脑知识、检修等方面能够自学成才,基本上可以说是区内数得着的电脑、网络通;按照古话的逻辑,刘圣锟的学习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出啊。所以,我先主观的判断,刘圣锟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之所以现在成为“学潜生”,可能是因为他心中那团奋进的火种还没有点亮。这无疑不能不让我为之感到痛心和惋惜。

为了了解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我主动找他训了几次话,了解到平时他的父母工作太忙,根本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于是,我就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学好,并且还可以向学习优秀的同学求教方法。他虽然表示面上承诺要改正错误,可是课下依然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主科老师每每见到他,都是不断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个别同学也开始在背后嘀嘀咕咕议论他了。我想进一步接近他、了解他、帮助他,而他却整日情绪低落,总是一见到我就直接绕开来走。

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像洪水猛兽,叫人避之不及吗?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坐在桌旁、过电影似的回忆了我和刘圣锟在一起的一幕又一幕,试图从中找到他现在对我敬而远之的原因。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原因就在于我以前其实并未真正做到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学潜生”、“学困生”抱有足够的耐心,不能静待其慢慢成长,往往态度过于粗暴、言语过于直接、方法过于简单。

我想对于那些主科学业成绩不佳或有某些方面缺点的学生,我们决不能让他们掉队。因为他(她)们也是祖国的 花朵,也是小树啊,只是花期和出芽的日子还未来到!其实,他(她)们更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更需要点亮心灯的火种,更需要得到鼓励和赏识。而我之前对于刘圣锟同学的做法,是

简单的说教特别多,真心的交流比较少;严厉的苛责比较多,耐心的指导比较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刘圣锟同学,我不论是出于趋利避害还是防止不必要的尴尬,都会选择对这样一个不能悉心关爱自己的老师敬而远之。

找到了原因,我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了。比如在我的课堂上,我把多元多维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给“学潜生”一个个展示自己、为组出力的机会。同时,我也在静静的等待着能有时机给刘圣锟同学这样一个合适的机会。

但,就在那一节我要给他表现机会的科学课上,出现了 一段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刚上课时,我发现刘圣锟在座位之上不停地在捣鼓着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似乎和当堂课的内容并不是紧密相关。为了赶进度,又想着他即便分心,一会儿可能就好了,所以,我并没有马上刻意提醒他。但是,当我想到要给他展示机会、鼓励他的点滴进步时,我发现他居然还在捣鼓他的东西。顿时,冲动这个魔鬼霸占了我的心灵。我把他手中的画笔和小工具抓了起来,狠狠地扔在了讲堂桌上。那节课,我并没有再给他一个笑脸也没有再对他说过一句话,而他也 一直板着脸木木的坐在那里。我顿时明白了一时冲动的代价,失去了机会,后悔莫及。

后来,在一节工笔画校本课程上,我做拍摄工作时,无意拍到一幅比较精美的水墨风景工笔画。当我正在怀疑,这是不

是学校美术教师姬老师的工笔小品时,姬老师突然告诉我,那是爱徒刘圣锟同学的作品,而他是经过专业培训、有一定基础并酷爱绘画的。这时,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在我的科学课上,别的同学认真学习时,他却在一直抠摸着一些绘画用品。

是的,他酷爱绘画没错,但因此而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就 需要对其进行适度的教育和引导了。因此,我借助这个机会,用小楷写了一封信,承认了以前科学课上对其过于冲动做法的错误,并在旁边画了一个笑脸,称赞他的工笔小品非常棒,同时希望并相信他能够在别的课堂上管好自己、认真学习,然后由姬老师转交给了他。一天之后,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他的回信。信上居然画着一个我咧嘴大笑的漫画,并写有其遵守 课堂纪律的保证书。我对他保证真诚度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我从他对于绘画的坚定执着中,完全可以看出,只要他认定正确的事情,一定会坚持不懈,不会随意 悔改。我要鼓励他,并静待花骨朵出现的那一刻。

时机来了,美丽的花骨朵终于出现了。在讲到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册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第3课“漫步云端”时,我引导孩子们在独立思考、组(队)内交流后,在班内进行展示分享。刘圣锟同学在雄鹰队展示完毕后,作为代表另一小组的补充“嘉宾”,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把汽、云、雨、雾、雪、冰雹等相互转化过程用一副转化示意图表现得生动形象。他的这一出色表现,不仅得到了本小组的认可,更是得到了 其他小组的热

烈掌声。

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良好的时机,特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热情的表扬了他的创意想法和绘画水平,并给予了他该课时全场最高的个人积分。我欣喜的看到,他快速地收起了以前一直摆弄的绘画用品、做得端正并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一刻,我知道,他心中的火把已经点燃,这朵美丽的花即将绚烂绽放。

果不其然,在后来的科学课上,基本上他都能做到认真 自学、遵纪交流、积极展示、细心倾听。而他每次的展示都能得到满堂彩。同时,他在诸如劳动与技术学科等学科也开始 展露出其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坚持不懈的优良 品质。其制作的科技小制作,虽然还未最终成功,但也正在 不断地改进。

本以为属于他的春天已经来临,原来的星星之火也将呈现燎原之势,我可以为我的选择和努力而暗自庆幸了;但我遗憾的发现,他在主科方面,不够认真听讲、作业不能及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的毛病还没有改掉。他在受到老师、同学们在 绘画、制作等方面的表扬的同时,还在因为主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正确性等的不足而经常受到批评。这让我对我的判断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但细细品来,我觉得:诚然,我们不能对其身上现有的 这些毛病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但在主科教师选择对其采用 必要的批评教育的同时,我还是可以选择唱红脸的:尽量多

运用鼓励和赏识的态度和方式来教育和引导他。因为我深信:阳光雨露,胜于狂风暴雨;鼓励赏识,强过片面批评。只要 不是必须采用批评等惩戒的方法,真诚的鼓励和赏识,更能 体现教师对于学生特别是“学潜生”的无私关爱,更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所要大力提倡的努力方向。我深信:刘圣锟同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鼓励和赏识下,在必要的惩戒提醒下,一定会扬长避短、快速改进的。

篇7: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发布时间:2014年6月4日 来源:工会

各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根据中共河南城建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方案的通知》(豫城院党文„2014‟36号)精神,校工会决定在全校开展以“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通过开展以“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大力弘扬广大教职工爱党爱岗、潜心育人、无私奉献、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期我校广大教职工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二、“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学校在行动”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的相关要求

1、报送对象:各教学单位。

2、案例要求:案例要求真实、新颖、具可操作性、有借鉴价值,尤其要突出师德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和有效性。A4纸打印,交稿时请在封面页注明案例名称、参评单位(具体格式参见附件1)。

3、报送要求:6月17日前将纸质文档报送校工会,电子文档发送到gh@hncj.edu.cn。

三、评审与奖励

校工会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部)选送的优秀案例进行评审,并评出若干奖项予以奖励。

附件: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学校在行动”师德师风优 秀案例格式

河南城建学院工会委员会

篇8: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自查总结

姬家一中

张艳艳

2014.6

学习张伟同志事迹,努力践行焦裕禄精神

这是一种坚守,简单而平凡;这是一种奉献,简单而平凡;这是一种担当,简单而平凡;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简单而平凡。这更是一种形象,却简单而平凡;这更是一种信仰,却简单而平凡;这更是一种价值,却简单而平凡;这就是执政为公,却简单而平凡。周口秋渠乡中学校长张伟,42年的生命旅程,并没有作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大事业,但却赢得了群众的泣泪而别、夹道送行。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校长张伟的干部形象,或者公仆形象,不会因为生命的猝

逝而倒下,而会在群众的心中光辉树起。他用了数年时间,让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连年倒数进入全县前三名;他婉拒民办学校20万高薪聘请,专心干好自己的“良心活”;他工作20年、结婚19年,始终住在学校两间简陋的宿舍内,除了一台电视机外,家里没有像样的东西;他当上校长后,在学校后勤打零工的妻子希望能给自己每月250元的工资涨一点,被他坚决拒绝„„。他,是秋渠乡一中的校长张伟。数日前,他突发脑溢血,累倒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再没能醒来。这样的描述太过简单了吗?但读起来犹如诗歌般婉约;这样的描述太过苍白了吗?但读起来却有肃然敬意。

抱着被鼓励和被感化的心情我学习了张伟同道的事迹。看完张伟校长的事迹以后,深有感慨。首先,对他过早的离世感觉非常沉痛,同时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张伟校长的事迹催人泪下,但更催人奋进。毛主席在记念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文章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伟校长的死就是重于泰山。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下一代。他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的人生是伟大的。从他的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很多。

首先要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熟悉,要熟悉教育事业的重要和伟大。教育,从宏观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旺;从微观来讲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学生个体的一生,一个孩子能够培养成为人才就感觉这个家庭有希望了。国家和家庭把孩子交给我们教师和校长,责任重大。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把学生教育好,把学生爱惜

好。

其次要学习他不断研究业务,进步教书育人水平。农村学校条件比较差,仪器设备比较缺,所以更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技能和教育艺术,把课上好,不断进步教育质量。从张伟的事迹中能感遭到,他在工作中非常精益求精,他应用教育聪明、教育艺术,把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办成了优良的学校。所以,我觉得教育是一个幸福的事业,由于教育使儿童幸福,使家庭幸福,使我们国家强大。我给教师讲课的时候常讲,教师要熟悉到,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看到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成才,教师就有一种幸福感,有一种成绩感。有了这类幸福感、成绩感,就会不觉得职业厌倦,就会不断研究业务。没有爱就没教育。但是甚么叫爱,实在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理解。爱,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而且尊重每个孩子。教师怎样把爱传递到孩子身上,就需要教师理解孩子,要跟孩子沟通。秋渠一中能够从一个薄弱学校变成优良学校,正是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爱好。

第三,教师要服务于细微处。看了张伟校长的事迹,我感觉他的工作就是在细微当中,在细微当中影响教师、影响学生、影响四周的人。所以,为甚么他去世后有那么多教师、学生、群众都去吊唁他,由于他的工作很细微。同时,我们的教师很辛劳,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要像张伟校长那样更多关怀农村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缺少父母的爱,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辛劳,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农

村教师背着孩子们在坎坷的山路上走,有的乘着小船在江河上送孩子们上学,我从心里非常感动。他们和张伟校长一样,是农村教育的脊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篇9: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

——追记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

数年间,他把学校教学质量从全县后3名提高到前3名;他婉拒民办学校20万元高薪聘请,坚守乡村校园;工作20年,他始终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学校宿舍内,除了一台电视机,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

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乡一中校长张伟,年仅42岁就累倒在岗位上。他的工作日志上写着:“焦裕禄精神,总书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张伟的最后72小时

3月15日,张伟督促工人把女生宿舍楼前600多平方米的空地翻修成水泥坪,一直忙到半夜。

16日,他指导九年级学生做中招考试分组实验练习;晚上和同事王增禄值夜班,处理一起学生纠纷,一直到17日凌晨1点多。

17日,他上午10点参加九年级教师中考复习备考会;下午4点召开全体教师会;晚上7点40分,最后一次到教学楼检查完学生晚自习,在办公室准备当晚召开的校领导班子成员会议材料。

会议还没有开始,张伟就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前。“他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啊!”当晚和张伟一起检查校区的党支部副书记张洪涛哽咽着说。

其实,张伟去年就被检查出高血压、高血脂,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张伟的同学吴光远告诉记者:“有一次同学聚会,我劝他说,都过40岁的人了,犯不着这么拼命干工作。可是张伟却说,人家把孩子交给咱了,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

在张伟倒下的办公桌上,大家发现他亲笔记录的最后一天工作日志:“3月17日,教师例会。

一、做好月考准备工作;

二、各班做好‘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演讲工作;

三、加强学生纪律教育„„”

“只要用心干,学校一定会改变面貌”

张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跟着当教师的舅舅上学读书。深知读书不易的他,从小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高中毕业时,他以全校应届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取了周口师专中文系。“他家庭条件不好,学习很刻苦,从不让别人资助。”吴光远说。1994年,张伟毕业后放弃了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秋渠一中工作,当了一名普通教师。2003年张伟接任校长时,秋渠一中教育质量连续3年位居全县后3名,校舍简陋,生源流失严重,全校只有300多名学生,教师们也都在想方设法调离。

面对眼前的状况,张伟对全体师生说:“我们只要用心干,就会改变面貌。”他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了节约有限的费用,他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来旧砖铺平校园路面。“重活他总是抢在前边,休息时和大家聊天,外边的人都看不出他是校长。”回忆往事,学生韩晨历历在目。

相对于校舍的改变,教育质量的提高更难。

为了稳定生源,他号召教师子女全部在秋渠一中上学;

为了提升德育管理水平,打造书香校园,张伟带头阅读、背诵国学经典,向学生推荐文章、书籍;

他创造学生当代理班主任管理法,让学生在担责的过程中自我教育„„

“张伟一直担任毕业班语文老师,当了校长也没有变,他以自己的教学得失为例,每周召开业务讨论会,千方百计联系青年教师到省、市名校学习,调动了全校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现在,我们学校学生增加到1100多人,每年都有10多所学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副校长刘华说。

2011年到2013年,秋渠一中连续3年中招人均分数全县第一,中招综合量化指标均位居全县前3名,连续5年受到省市教育管理部门表彰。

当校长11年留下的是欠账

两只搪瓷碗,一双筷子,是张伟用了10多年的餐具。“他平时就在学校食堂吃饭,早餐稀饭碗里放一筷子咸菜,午餐晚餐一碗主食,一碗菜,从没超过3块钱,端起来就和学生一个桌上吃。”学校食堂师傅丁运平说着就掉下了眼泪,“3月18日早上,他还在食堂喝了碗稀饭”。

“他当了11年的校长,留下的是欠账。”张伟的舅舅说。

张伟上有60多岁的母亲,下有5岁的女儿和不足1岁的儿子,妻子没有工作,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来养家糊口,但师生有了困难他从不吝啬。

王增禄父亲住院动手术,手术费东拼西凑仍差2000元,张伟马上让妻子韩春英拿来了2000元。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韩春英为儿子买奶粉借来的钱。

“待我就像亲闺女一样。”八年级学生孙丽影自幼父母去世,是张伟资助的学生之一。她说,如果没有校长的帮助,自己早就辍学了。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张伟一贯的品格。堂哥张文杰找张伟通融,想让孙子享受“两免一补”的学费优惠,没想到张伟一口回绝。看到堂哥生气的样子,张伟解释说:“比咱们困难的家庭还很多,不能因为我是校长,就搞特殊。”

张伟去世后,数千群众自发前往吊唁,表达哀思。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学习的活动。周口市、郸城县也发出了向张伟学习的号召。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李易衡)

倒在办公室的农村校长

他把一所农村薄弱校办成“名校”;去世前两个多小时,他还在巡视学生晚自习;他有两个未了的心愿:陪母亲去医院做手术后的复查,陪上高三的女儿好好吃顿饭。他叫张伟,河南省郸城县一名普通的农村校长。

3月17日,20点10分,一辆120救护车呼啸着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驶出,朝县人民医院方向急驶。

20点30分,县人民医院选调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检查、会诊、治疗,努力想留住患者生命。

22点10分,患者与世长辞。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就这样走完了他42年的一生。本来计划在晚上召开的学校领导班子会,成了他最后的“遗憾”。

生命的最后3天

时光追溯到张伟生命的最后3天。

3月15日,周六,张伟和校党支部副书记张洪涛,一整天都在和工人们一起修整学校女生宿舍楼前的水泥地坪。

3月16日,周日,白天,张伟指导九年级学生做中招考试分组实验练习;晚上,和九年级教师王增录值夜班,处理一起七、八年级学生纠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17分。

3月17日,周一,上午8点半到9点半,张伟和学校政教主任刘锦华共同处理前一天晚上未处理到位的学生纠纷;上午10点,他参加每周一上午必须召开的九年级教师中招复习备考会;16点,召开全体教师会;17点,召开全体班主任会;19点40分,他最后一次到教学楼巡视各班晚自习之后,在学校值班室倒了一杯开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准备参加20点20分召开的校领导班子会。

19点53分,几分钟前还陪同在各班检查的张洪涛突然接到张伟的电话,说自己不舒服,张洪涛赶到时,见他坐在办公椅上,身体伏在办公桌上。从这一刻起,张伟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再也没说一句话。同事们把他连同他的办公椅一起抬上了救护车,经医生诊断,张伟系脑干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

让薄弱校翻身

1994年,张伟从周口师专毕业,放弃了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老家——远离县城临近安徽的秋渠乡,在秋渠一中当了一名普通教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孩子就近也能上好学。

张伟先后当过班主任、团委书记、政教主任。2003年,他临危受命,接任秋渠一中校长。当时的学校人心涣散,教育质量已连续3年在全县位居后3名,生源流失严重,群众极不满意。从此,张伟和他的团队下决心要把学校办好。

张伟的家离学校只有200多米,但他却长年住校,“工作忙,实在没办法”。他既是校长,又是九年级历史教师。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3年中招平均分居全县初中第一,中招综合量化均位居全县前三;在校生不断增加,目前达到1100多人;县内外许多学校纷纷慕名来学习,学校成为郸城农村教育最亮的“牌子”。

2010年,张伟被评为周口市优秀校长,2012年被评为郸城县十佳校长,2013年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

未了的心愿

1972年9月出生的张伟,幼时家境贫寒,父亲弟兄三人,两个未娶,幼小的张伟过继给了大伯。张伟和大伯一起生活,靠着勤奋努力,终于端上了“铁饭碗”。

就在张伟工作后的第二年,大伯病逝,给大伯送终后,他又回到了生父身边。张伟的两个弟弟在外打工,有出息的他就成了年迈父母的依靠。天有不测风云,生父5年前去世,留下了一笔医疗费债务,母亲去年乳腺癌刚做过手术,妻子小学文化在家务农,一双儿女分别在高中、初中求学,他成了妻儿的“天”。

3月15日、16日,周末假期。张伟本有两个心愿:陪母亲去医院做手术后的复查;陪上高三的女儿好好吃顿饭,祝贺她顺利通过北京电子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但他的心愿却成了永远的遗愿。

3月18日,郸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得知张伟的事迹后,要求有关方面安排好张伟的后事,并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宣传好张伟同志的事迹。

(中国教育报 本报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张本宝 刘学源)

教育脊梁 人民教师风采

“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儿”

——追记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

早春的郸城,乍暖还寒。偶尔一阵轻风掠过,仿佛在擦拭着人们的眼泪。3月20日上午9点,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南街村一处破旧的小院里,一场简单的追悼仪式正在举行。

爱戴他的学生来了,以前的同学来了,学校的同事来了,教育部门的领导来了,当地的政府官员来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来了,数千人的送别队伍,从院内的悼念棚前一直延伸到院外,每一个人都眼含泪水深情地送别他——秋渠一中校长张伟。

“三尺讲台安身立命,一腔挚爱播地洒天。”简易肃穆的悼念棚前,一副只有16个字的挽联,浓缩了张伟20年的教师人生。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践行焦裕禄精神

“张伟校长,张伟同志,张伟好兄弟:如果不是站在你的遗像前,如果不是这么多领导和亲朋好友来送你,我还是不相信你已经离开我们„„”追悼仪式上,作为患难与共20余年的“战友”,秋渠乡中心校校长朱全好一边擦泪一边动情地回忆着自己与张伟相处的点点滴滴。

“他正年轻,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对谁都好,村里人都知道!”今年74岁的李秀兰老人,看着张伟从小长大,她流着泪反复重复着这句话。

“要不是参加张校长的追悼会,很多人不会想到,他的家离学校只有200多米,他却11年吃住在校。”秋渠一中德育主任刘锦华说。

“上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后,张校长路过同事的办公桌,一边仔细询问工作情况,还一边开玩笑地说,‘我这里还有点铁观音,你们喝不喝?如果不喝可就没有了啊’。他那天还在这的,就在这啊„„”说着说着,秋渠一中九年级化学教师韩新愿嚎啕大哭。

“张校长,您怎么就走了呢?我们离不开您啊„„”学生们的哭泣声此起彼伏,声声呼唤令人动容。

„„

3月17日晚上,张伟最后一次到教学楼检查完学生晚自习,在办公室准备当晚召开的校班子会材料时,突然脑干出血,倒在办公桌前,再也没能醒来。

“如果不是高强度的连续工作,张校长也许不会离开,他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啊!”当晚陪同张伟检查的校党支部副书记张洪涛哽咽着说。

其实,去年张伟就被检查出高血压、高血脂,但他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张伟的同学吴光远告诉记者:“有一次同学聚会,我劝他说,都过40岁的人了,犯不着拼命干工作。可是张伟却不这么想,他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儿,人家把孩子、把下一代交给咱了,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

3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张伟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放着的工作日志,详细记载着当天的各项工作记录:“3月17日,教师例会。

一、做好月考准备工作;

二、各班做好‘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演讲工作;

三、加强学生纪律教育„„”

在这一页工作日志下方,一行苍劲有力的笔迹特别醒目:“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张伟在生前的最后一天,还在学习焦裕禄精神,其实,这也正是他人生精神的真实写照。郸城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张伟同志先进事迹,切实让榜样力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郸城县教体局局长刘现营说。

夜以继日,殚精竭虑,濒临关门的学校成了“名校”

张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高考结束后,勤奋好学的他考出了全校应届班第一名的好成绩,但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周口师专中文系。1994年,大学毕业后,张伟又主动放弃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自己的老家秋渠乡,在秋渠一中当了一名普通教师。

2003年,张伟担任秋渠一中校长。当时的秋渠一中,校园泥路坑洼不平,校舍简陋。尤其是教育质量,连续3年位居全县后3名,生源流失严重,全校只有300多人,本来数量就不足的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要求调走。

面对濒临关门的学校,临危受命的张伟发誓:“我一定要把秋渠一中办成全县最好的学校!”于是,在接下来的4000多个日夜里,张伟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在充满荆棘的办学道路上艰难跋涉。

校舍简陋,他积极奔走呼告,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校园道路不平,他亲自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来旧砖铺平路面。“张校长没一点儿架子,干什么活儿都亲自带头。当年我们搬砖铺校园时,他总是跑得最快、搬得最多。”回忆起往事,目前在郸城三高高三年级就读的韩晨仍历历在目。

然而,相对于校舍的改变,教育质量的提高更难。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张伟首先从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上下功夫,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班子建设方面,秋渠一中坚持每周开一次业务学习会,提高管理水平;每月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既团结了干部又推进了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从师德教育入手,调动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促使秋渠一中教育质量“脱胎换骨”的另一个“法宝”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业务小组,集体备课、评课、赛课,全面抓好‘高效课堂’,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张伟还带领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深入省内外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听课、座谈,虚心请教,并把所学逐步转化为符合学校实际的有效管理办法。”秋渠一中副校长刘华说。

11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秀教师团队逐渐形成,省市县级师德模范不断涌现,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攀升,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现在,在校生已经达到1100多人,每学期都有10多所学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学校出名了,张校长却走了„„”刘华痛心地说。

婉拒20万元高薪,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套布沙发

3月20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张伟的两个“家”——秋渠乡南街村的“家”和学校食堂二楼的两小间不足20平方米的“家”。

在南街村的“家”中,由于常年无人居住,4间瓦房里除了一个破柜子和几袋杂物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顶棚更是破烂不堪。在学校食堂二楼的“家”中,只有一张床、一张旧桌子、一个布衣柜、一台旧电视机和一套3年前花740元购买的布沙发。“这间屋子冬冷夏热,有时下雨还会漏水,屋外简单垒起的小棚子就是张校长家的简易厨房。”学校一位后勤教师说。

客厅里,张伟的妻子韩春英身体斜倒在沙发边,悲痛地告诉记者:“自从他当了校长后,我们全家就搬到学校住,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但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他好好地活着„„”

张伟家庭贫寒,父亲5年前去世,留下一笔医疗费债务;他的母亲去年乳腺癌刚做过手术,妻子小学文化在家务农,一双儿女分别在高中、初中求学。张伟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是全家的“经济支柱”。为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的局面,每天早上四五点钟,韩春英就来到学校厨房,帮助洗菜、切菜,每月工资800元。她还用煤球炉在家里负责给全校教师烧水送水,一年的工资是2000元。

张伟当上校长后,妻子希望能够涨点儿工资,被他拒绝。“我当校长哩,你咋能搞这个特殊?”韩春英流着眼泪回忆说。至今,韩春英的工资一分钱也没涨,而这两份工作,她已经坚持了15年。

尽管家庭经济十分紧张,但哪个同事手头紧,张伟却总是毫不犹豫地掏出几百元钱,他还资助了好几名贫困学生。

3月20日,从网上看到张伟去世的消息后,郑州科技学院2013级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单秋香,专门请假赶回母校送别自己的老师。“张校长当时教历史课,他上课生动有趣,我们都爱听。我初三毕业考上职专后,上不起学,他还给我拿了几百元学费。”

把一所薄弱校办成了“名校”,张伟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不断有民办学校或企业出高薪向张伟伸出“橄榄枝”。

2012年暑假的一天,张伟来到朱全好办公室说:“有一所民办高中跟我说了3个月了,聘请我担任教务主任,年薪20万元,并安排家属在后勤岗位工作。如果考虑家庭情况我应该去,可我真不忍心离开秋渠。我该怎么办?”

“按工作、按对家乡教育做贡献,你不能走;但按你的家庭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发展,你应该去。你慎重选择吧,因为你常说,‘人的幸福不仅仅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朱全好说。

然而暑假开学后,张伟又出现在秋渠一中的校园里,他舍不得离开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秋渠一中。

结婚19年,带妻子坐一次火车的愿望成为遗愿

3月17日,张伟生命的最后一天。上午10点参加完学校中招备考会后,他在教师“汉字工程”每周展板上工工整整写下了一行粉笔字,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给全校师生留言:“胜利的时候不要忘却从前,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将来。”

“连续3年,学校中招平均分位居全县初中第一,综合量化考核居全县前3名。今年的中招考试在即,张校长是在鼓励全校师生,2014年中招要继续考出好成绩。”3月20日,站在“汉字工程”展板前,郸城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于广锋指着那行隽秀的粉笔字悲痛地说。

朱全好告诉记者,担任校长11年,张伟时刻心系学生的学习、食宿和安全。我们在一起时,他总对我说:“我习惯在校园里,有时出去开会或学习,哪怕是一天、半天,身在外地心却总是在学校。”

“无论是平时还是假期,张校长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校园。有时出差晚上回来晚,他怕影响我休息,就自己用钥匙轻轻打开大门。”看守学校大门的卫钱立老人说。

2012年,秋渠乡作为郸城县唯一的乡镇代表,接受全省教育先进县创建验收,而秋渠一中则成为教育先进县创建工作的关键。虽然要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完成任务,张伟却依然接受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军令状”。面对教师们的质疑和埋怨,张伟却笑着说:“这世上没有秋渠一中人过不去的火焰山。”在那段日子,值班巡夜的教师每天深夜都会发现,校长办公室的灯一直亮着。验收成功后,张伟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没有起床。

把青春献给钟爱的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对教育的痴情,使他忘记了家庭,疏忽了亲情。张伟父亲去世时,正赶上星期日,第二天他就强忍悲痛站在了讲台上。

“张校长对我影响最大。”秋渠二中校长刘中华曾经与张伟做同事12年。在张伟的影响和培养下,刘中华先后在秋渠一中任政教主任、副校长,2012年到秋渠二中担任校长。“在张伟身上,我看到最多的是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这种爱20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我很幸运,遇到了张伟这个好校长。”秋渠一中教师王增禄说。由于家庭情况不好,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是张伟忙前忙后为他介绍对象。王增禄结婚后,张伟又想法设法把他的爱人调到秋渠一中任课,夫妻俩得以团聚。

“他就是这样,谁家的孩子没办户口,哪个小伙子还没找对象,谁最近身体不舒服,哪个班的孩子家境贫寒、个性倔强,他都一一记着。心中总是想着大家,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刘华说。

很多人都说张伟很“傻”:废寝忘食扑在学校里,家庭妻儿都顾不上,每个月拿如此微薄的工资,无车无房,家徒四壁,“不知道他图什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们心里却是满满的叹服。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不是11年前张伟的临危受命,还不知道现在的秋渠一中会是什么样子。

“我今年都44岁了,连一次火车也没坐过。结婚19年了,我们也从没有出去旅游过。我知道家里条件差,出去一次够孩子半年的生活费。前段时间张伟说,无论如何,等女儿今年高考结束,他一定带着全家出去旅游一次,也圆一下我想坐火车的梦想。可是„„”说着说着,韩春英站着的身体像要倒下来,身边的亲戚赶紧搀扶起她„„(中国教育报 本报记者 李见新)

用生命铸就教育信仰

本报评论员

“三尺讲台安身立命,一腔挚爱播地洒天。”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用42年的生命旅程,告诉我们平凡、坚守和担当的力量。

一所濒临关闭的农村学校,经过10余年的努力,得到脱胎换骨式的发展,成为当地名校。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学校领路人的付出。

校舍简陋,他积极奔走呼告;道路不平,他亲自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来旧砖铺平;为了教育质量提升,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11年的心血,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优秀教师团队形成了,教学质量迅速攀升,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在这些朴实的往事里,我们无法找到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一切都是那么朴素而平凡。

平凡因为时间获得了新的高度,平凡因为坚守变成改变社会的力量。张伟用坚守的身影关怀着一所学校、一群孩子的未来。

清贫和富有,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但这一念之间,我们看到了师德的力量。张伟拒绝了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把全部心思放在学校发展上,留下一个清贫的家。在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一个家徒四壁的校长让我们泪流满面,清贫和富有在这一瞬间转换。他的清贫映照着一位教师的富有,这是他对自己脚下土地的担当。

张伟说,干教育是一个良心活儿。这是他的教育底线,更是他的教育信仰。“人的幸福不仅仅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在张伟的工作日记上,他写下了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是他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是他精神的方向标。他用自己的方式,用清贫、律己、奋斗和奋不顾身的行动践行着焦裕禄精神。

当学生、家长、群众夹道送别校长张伟时,我们看到人们他对平凡一生绽放出的光辉的珍视:他是照亮孩子未来的灯塔,是秋渠乡那片土地得以富有的肩膀,是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民族脊梁。

上一篇:你今天看书了吗作文下一篇:餐饮员工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