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2024-05-24

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精选7篇)

篇1: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检察干警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汝州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科科长 潘军现

“理念”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法律和法治实践的基本看法和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的、科学的理念,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我们检察干警以及全体政法人员的思想指南。

一、检察干警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要求 检察工作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方面要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时必须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从实际出发,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得以体现。因此,在检察工作中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执法为民的理念。人民检察官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依法维护公平正义,使检察工作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适应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二是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理念。检察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依法行使权力理念,确立对法律的尊重和真诚信仰。在具体执法活动中,要正确理解和适用国家法律,要敢于坚持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持抵制各种阻力和干扰,敢于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损害法律尊严的行为做斗争。

三是崇尚公正和追求效率的理念。公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执法永恒的主题。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检察人员办案要具有独立性,既不能受诉讼当事人意见的影响,也不能受公众舆论的干扰。坚持以质量为本,以客观事实和充分可靠的证据来处理案件。

提高效率是世界刑事诉讼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检察机关要树立效率观念,加快工作节奏。在查处职务犯罪过程中,既要注意深挖犯罪,扩大战果,又要注意突出主要犯罪事实,增强办案成本意识,对一些不影响定罪量刑的枝节问题不要过多地揪住不放,确保案件快侦快结。要依法适用不起诉制度,合理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尽量缩短诉讼周期。要注意处理好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做到公正与效率的辩证统一,确保在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确保公正。

四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司法活动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到,在刑事诉讼中,树立保护人权意识不但是依法治国和在国际上进行人权斗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保证办案质量的需要。检察人员应该按照现行法律和我国签署、批准的国际法律文件中关于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尊重当事人的基本人权,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切实保障当事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坚决禁止和纠正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违法行为,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对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是程序与实体并重的理念。遵从程序是维护司法公正的保障,是依法办案的内在要求。司法程序本身具有相对独立于实体的价值,程序正义是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程序性是检察权行使的一个突出特征。对检察人员而言,树立程序与实体并重的理念,就是要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落后观念,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既要重视监督纠正实体违法,也要重视监督纠正程序违法。

六是法律效果与社会交果并重的理念。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和具有社会管理服务的职能,决定了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必须既要考虑法律效果又要重视社会效果。坚持“两个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求在依法办案的前提下,使办案的效果最优化。

检察机关要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重,就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把严格执行法律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结合起来: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依法查处;对未成年犯罪、初犯、偶犯或轻微犯罪案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依法应当起诉的也要向法院提出从轻处理的建议,充分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七是监督制约理念。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对检察机关职能的基本定位。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监督制约理念,增强监督意识,在各项执法办案活动中充分体现法律监督的属性。根据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参与诉讼活动;按照诉讼分工,检察机关在确保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上,与其他司法机关相互制约。检察机关内设部门之间,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公诉和控告申诉部门之间也相互制约。在“监督制约”理念的支配下,检察机关在检察权的配置、检察执法流程设计等方面规定相应的措施和实现“相互制约”的途径,通过诉讼活动来实现制约功能。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无论是对侦查机关的立案监督,对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还是对执行机关的执行监督,都始终贯穿了“监督制约”的理念。从宏观上讲,这种监督既是现代法治文明的成果,也是现代法治得以健康发展的保障;从微观上讲,诉讼活动的监督既是防止发生错案冤案、保护诉讼当事人人权、减少并杜绝执法行为不规范的有效保障,也是检察职能的核心。

在现代法治社会,任何权力必须接受监督检察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同样需要接受监督。当 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检察机关外部讲,有各级党委的领导和监督、人大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的监督,还有其他司法、执法机关以及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在程序上的制约。特别是正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使检察权的行使受到直接和有效的外部监督。从检察机关内部看,有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和监督,有同一检察院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这些外部和内部的监督制约,保障了检察权的公正行使。

二、检察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措施 当前,在检察工作中之所以要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是检察工作适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效果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一切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法理念必须更新,一切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法机制必须转变,一切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法机制必须改革。在履行职责时,要更加注重正确把握办案数量、质量和效率的辩证关系,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合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毫无疑问,树立先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有的题中之义。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不断深入检察改革,实现检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不断提高检察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检察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检察队伍形象持续改善。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广大干警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当前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通过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整改活动,广大检察干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有了新的提高,一些影响公正执法的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检察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要巩固专项整改活动已经取得的成果,实现专项整改的预期目标,就必须始终抓住树立先进执法理念不放。

要在检察机关、检察干警中培养、树立先进的法治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对干警先进执法理念的培训、教育和引导。要大力开展对检察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办培训班、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大讨论活动、直接对话、网上交流等形式,通过培养教育,使检察人员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先进的法治理念,逐步培养检察人员按先进执法理念进行执法的习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要建立健全先进执法理念的规章制度。要在制度设计中把先进执法理念具体化,使先进的理念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要按先进执法理念的要求,完善办案流程和质量保障规范,力求达到项项有规定,件件有标准,事事有程序,使检察机关每个执法环节和每个执法行为都处在严密的规范和监督之下。要建立健全督察机制,确保制度的落实。

三要健全、完善考评机制,为落实先进执法理念提供正确的导向。要重视全面管理、过程控制,不能简单地下指标、定数量,单纯依靠数字抓考核。考评标准应当紧紧围绕案件质量这一核心,案件质量标准应当在考评标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四要努力创造依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的外部环境。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做好检察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不断完善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检察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本文约3860个字)

篇2: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面

对我国即将进入“十一五”重要发展时期的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体要求。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指导具体实践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我们所亲身经历感受最为深刻的具有全局性的举措有三个:一个是,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列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明确地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因此,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保证,也可以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个是,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应当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落实“五个统筹”的思想,是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个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与确立。法治作为社会的基石,其指导理念的如何确立,势必会对发展起到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科学界定,坚持和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的要求,坚持和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坚持和反映了党的领导,坚持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反映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坚持和反映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这六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一个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前人勇于创新的发展观,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国正在努力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走自己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落实,历史必将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将不断加以完善。只有这样,科学发展才能在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实现,才能给我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成功动力。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司法文明理念,做人民满意的检察官。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自觉克服态度粗蛮、方法简单、居高临下的做法,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案件当事人,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处理,加强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篇3: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成为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 更成为检察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以及对敌斗争复杂等众多问题, 能否切实而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我们检察工作实践的始终, 这对于检察机关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检察机关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保持检察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以及最近以来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结合本职检察工作业务, 认识到检察机关、检察工作人员在新时期全面履行检察职责,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一是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诉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的精神,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遵守严格依法原则, 既不单纯以被害人的要求和主张为标准, 也要充分考察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 尤其在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情况下, 严格把握不起诉适用条件, 避免给社会造成“以钱赎罪”的印象, 损害司法权威。

二是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 转变重打击、轻保护的观念, 注重办案法律效果、经济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作为一名检察工作人员, 一名公诉人, 积极履行检察职能, 严厉打击绑架、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以及贪污、贿赂、挪用等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威信、侵吞公共财产、败坏社会风气的经济犯罪, 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我们应当感到欣慰;同时, 结合办案工作, 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是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将使刑事司法产生重要的变革, 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对犯罪的态度,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非对抗性的犯罪在依法惩治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矛盾的化解, 在对严重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 对犯罪分子能争取的尽量争取, 能挽救的尽量挽救, 能从宽处理的尽量从宽处理。在办案中依法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的诉求, 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规律和特点, 切实将执法办案与解决矛盾纠纷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改变简单处理案件而不重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做法, 不仅要准确地执行法律, 严格依法办案, 而且要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本领, 改变执法方式, 积极主动的做好释法说理、定分止争的工作, 防止因执法不当激化社会矛盾或者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检验司法工作的重要标准, 真正将执法办案作为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手段, 有效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树立检察机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执法意识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出我国的各个国家机关, 包括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向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各个国家机关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没有了人民对权力的赋予, 就没有我们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的存在。因此, 我们要在检察工作实践中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就要真正地让每一位检察干警、每一个检察部门紧紧地把握检察机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执法宗旨。而要解决好这一点, 必须做到“三个正确对待”。

一是要正确对待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手中的权力。正由于检察机关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 所以检察权从根本上就不是任何个人的私有财产, 不是任何部门的私有资本。在检察工作实践中, 当我们运用检察职权时, 我们都应当反思一下, 该检察职权的运用是否真正“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只有符合这三点要求, 我们检察机关的执法宗旨才不会丧失。其二是要正确对待司法体制改革给我们检察工作所带来的考验。司法体制改革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经阶段。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的检察工作必然会不断地面临新的考验, 由此也可能导致我们检察机关的个别部门或个人会产生消极、畏难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只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我们才能无惧司法体制改革的考验, 才能无愧于检察机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执法宗旨。其三是要正确对待个人的成长进步。在我们的检察工作实践中, 可能会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干警名利思想严重, 整天考虑的是个人升迁问题, 看到别人特别是与自己资历相当的人得到提拔就心理不平衡。有的干警以为在一个岗位干上几年就应该提拔, 没有得到提拔就闹情绪。所有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的与我们的执法宗旨违背, 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妨碍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贯彻。有鉴于此, 我们对待个人的成长进步不但要有进取心, 而且更要有平常心。在检察工作实践中, 我们应当多想想“参加革命是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通过回答这“三个为什么”, 再结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的学习, 我们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成长进步方面的问题, 就能将个人的成长进步和检察机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执法宗旨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能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到个人的检察工作实践当中。

三、紧密结合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也是我们检察机关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公平正义价值追求以及完成服务大局重要使命的有效手段。从这一层面而论, 我们检察机关关于“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新时期工作主题和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因此, 我们深化实践“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的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到检察工作、融入到检察实践的过程。这种深化实践可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我们要在检察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我们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然内容。我们检察干警只有做到恪尽职守、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真正地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的神圣职责贯彻到每一项具体的检察工作中。二是我们要在检察工作实践中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执法行为的规范是我们追求事实公正与程序公正一致、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有效载体。规范我们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就是要以程序的规范保障我们每一位检察干警执法行为的实体公正, 从而增强人民对检察机关执法行为的认可度。三是我们要努力提高检察效能, 确保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及时高效。迟到的公正不是真正的公正, 低效的服务不是真正的服务。既然我们检察机关要切实地维护公平正义,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那么我们的检察职责就要真正做到及时高效, 我们的检察效能就要不断地加以提高。为此, 我们应当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履行检察职责、打击分裂破坏活动和刑事犯罪、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依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建设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正确处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通过对以上执法能力的提高, 我们就可以更加及时地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是我们每一位检察干警手中强大的理论武器。作为一名检察干警, 我们应当在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检察工作的始终, 用这一科学、先进、正确的理论武器指导我们的检察实践, 从而有力地推动我们检察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重要意义 检察人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08-01

对法治理念的研究与探索其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按照这种理念回答并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出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检察机关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执政为民”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蕴含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体原则,即社会主义法治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政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至上原则,即社会主义国家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拥有至高至上的权威;保障权利原则,即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利不受侵犯;司法独立原则,即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司法机关统一行使, 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依法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严格依照法律实施行政行为, 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包括:

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政治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各项法律制度是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集中反映。

法律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法律现象为意识客体, 归根到底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 既继承了中国法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吸纳了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 反映了一切法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 具有深刻的法律科学性、专业性。

先进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既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深入, 不断融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鲜活的发展要求, 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行检察制度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同步发展的辩证关系。

从经济发展看,检察制度制度的现代化,实际上亦即检察制度的内涵中现代化因素不断生成和增长的过程。检察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理念则是一个国家法律思想、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内容和范围必然受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限制。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由此,现代法律意识、法治理念的形成,必然还有一个历史过程。

从政治因素看,两千多年的封建人治传统对中国政治制度影响颇深,虽然,经济改革、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与世界环境的接轨使政治制度趋向民主化。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民主政治制度在行使检察权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从民族文化上看,法治观念作为检察制度上的主导价值观,是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又必然受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整体文化影响。

三、检察人员应具备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结合检察工作,从司法理念的层面讲,检察人员必须树立以下观念,从而自觉有效地指导检察工作实践。

1.检察人员必须要牢固地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增强接受党对检察工作领导的坚定性,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自觉地把检察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中去正确定位。

2.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确立唯法是从的真诚信念,养成只遵从法律的职业思维习惯,把法律作为评判一切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行为的价值标准,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唯权重、不唯情扰、不唯利诱,树立以身护法,为法治献身的崇高精神,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3.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更新思维观念,转变过去单向、传统的专政和惩罚职能,对法律的认识要从绝对的工具主义向保护人权转变,彻底摒弃“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倾向,牢固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观念,把确保程序公正放在司法活动的突出位置。

4.检察执法活动的内容或者是预防、制止非法限制和剥夺公民自由的行为, 或者是直接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和剥夺公民的自由, 又或者是在公民自由权益遭受侵害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救济, 基本上都是直接围绕人的自由权利而展开的, 都和人的自由权利密切相关。

5.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法律效果为基础,通过适用法律的公正,来体现主体保护上的平等,不因身份、地位、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主体的性质而发生适用法律的偏差或偏袒,坚决抵制和克制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使法律适用符合民情民意,符合伦理之善,创造一种人人各得其所的正义。

6.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切入点,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检察人员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

为确保有效构建检察人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组织领导强化, 筹划安排周密, 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具体可以着力从以下各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经常化, 成立专门办事机构, 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目标。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列入检察人员培训计划,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制度化。在检察教育培训中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通过大力开展教育培训, 强化对检察人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武装,使全体检察人员普遍受到一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培训对象上, 首先要突出检察领导干部, 其次要突出业务部门一线检察官;在培训方式上,以分级组织集中培训或轮训、选派参加相关学习等为基本形式;在培训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本内容,安排专题学习教育。

三是建立检查机制。要及时组织检察人员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自我检查,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化, 以紧贴业务、紧贴实际为原则,通过以案释理、深入讨论、广泛听取意见等多种形式, 总结归纳在检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弘扬正确的理念, 摒弃错误的理念。

四是建立考核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与每位检察人员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目标化。并将工作进行具体分解和量化, 使目标责任更加具体、更加明确, 形成职责明确, 落实到人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广大检察人员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 真正实现外践于行, 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有效推进检察业务工作。

五、结语

篇5: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非常必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有有利条件,又面临繁重任务;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使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为紧迫任务。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措施,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在法治建设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前提和根基是将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等符合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法治理念信仰化,成为指导执法行为的自觉意识,保证执法工作正确发展方向。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质上是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执法思想的过程,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平台,也是和谐社会其它特征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作为法治建设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开展法治理念教育,能够促进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按照民主法治要求加强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能够促进检察机关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公正执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促进检察机关自觉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自身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问题,实现执法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总结探索执政规律,改革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依法执政、推进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法治文明是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实践形态文明的复合体,因此,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既需要在建立法律制度、推动法律实施上着力,又要从树立法治理念上着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法治思想的普及和深入。首先,法治理念教育是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先决条件。只有把人民主权、保障权利、制约权力、法制统一、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和依法执政,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次,法治理念教育是法治现代化进程的牵引动力。只有首先推进法治理念的现代化,培植和构筑先进法治的社会根基,才能推动法律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使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执法实践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另外,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化司法改革的保障手段。只有在检察机关乃至全社会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为司法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法治理念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司法理论创新,进而推动司法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明、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第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实践执法为民思想,推动政法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日益开放,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我们依法维护国家及公共利益,而且要求我们依法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不仅要求我们执法严格、公正,而且要求我们执法规范、文明。有些过去能过得去的事情现在过不去了,有些过去适应的做法现在不适应了,很多过去没遇到的问题现在不断产生,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也需要及时处理。因此,检察机关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自觉树立和落实崇尚法治、平等保护、司法文明、程序正义等现代法治理念,推动执法观念创新和工作创新,推动各项执法工作健康深入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将执法为民、保障人权等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代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使执法工作更加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更加符合法治建设的规律,确保检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不断增强,但有的检察干警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仍有发生。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都与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观念落后密切相关。如有的干警“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证据”、“重配合轻制约”、“重司法秘密轻司法公开”、“重就案办案轻司法服务”、“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等一些错误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结果导致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甚至刑讯逼供等问题和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队伍素质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不牢;执法能力不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新不够。推进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广大干警自觉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牢固法律信念,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执法问题的发生,做到为民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和内涵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筑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种种现象,都能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本质认识,因此,分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运用这种方法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属性、价值、作用等的科学理论、系统思想和基本观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

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概括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规律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根本特征的,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具有四个鲜明特征:

1、它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立法和执法都要服从人民群众根本意愿、服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执法为民思想,是人民主权思想在法律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自觉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以法治民”思想。

2、它具有政治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各项法律制度是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集中反映,因此,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载体、蕴涵于法治文明中的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反映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特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司法工作“非党化”、“非政治化”、“政治中立”等错误思想。

3、它具有法律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法律现象为意识客体,归根到底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既继承了中国法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吸纳了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反映了一切法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深刻的法律科学性、专业性。因此,既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治意识、道德观念区别开来close();精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要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在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把执法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执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通过执法,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主权主体地位。

二要树立崇尚法律理念。增强对法律精神的感悟和体认,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学习法律知识,认同法律价值,保护法律秩序,维护法律权威,捍卫法律尊严,追求法律理想,严格执行法律,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三要树立司法公正理念。既全面履行司法职责,依法惩治各种犯罪,监督纠正司法不公;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依法、客观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四要树立保障人权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坚持打击、保护、监督、服务并重,既依法履行执法司法职责,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又依法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证人、申诉人、被申诉人等在内的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五要树立法制统一理念。正确理解和适用国家法律,坚决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防止和纠正因地方、部门利益而破坏法治统一实施的问题。要强化执法权也要接受监督、接受制约的观念,保证执法权依法、正确、严格、规范行使。

六要树立法律平等理念。不分贫富、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国有民营、不分内资外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平等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地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平等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七要树立司法效率理念。自觉消除执法中的官僚主义、拖拉作风,努力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严守办案时限,杜绝超期羁押,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涉案单位正常秩序。强化司法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理论、科学方法、规范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监督,提高司法效率。

八要树立程序正义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原则,自觉破除程序法只是为实体法服务的、程序规定碍手碍脚、按程序办事麻烦的思想,自觉防止和纠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诉讼问题,充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等诉讼权利,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

九要树立司法公开理念。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不断完善执法司法公开的内容,丰富执法司法公开的手段和形式,增强执法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执法和谐。

十要树立司法文明理念。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自觉克服态度粗蛮、方法简单、居高临下的做法,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案件当事人,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处理,加强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检察机关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应全力抓好。根据检察机关当前执法工作实际、队伍建设实际和以往教育整顿的经验做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开展:

一是在思想发动上着力。深入分析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检察干警法治理念存在的不足,深化对开展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抓好动员部署,激发广大检察干警自觉参与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扎实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是在正面教育上着力。总结“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的有益经验,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组织广大政法干警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树立和培养现代法治理念。要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教育读本,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廓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法治理念的区别,对有关盲目崇尚西方法治理念、不加批判地引进西方法律观念的倾向和做法予以批判、纠正,消除理论混乱和认识误区,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要广泛开展自学法学原著、精读法学名篇等读书活动,使广大干警真懂、牢记、会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是在丰富形式上着力。要采取举办读书班、研讨会、学习培训、演讲比赛、写读书笔记、举行考试考核、建立学习档案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使法治理念教育贴近工作实际,容易为干警接受,能发生潜移默化作用,真正使广大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四是在集中研讨上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既要总体安排、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突出当前迫切需要树立和强化的法治理念,分列专题进行集中研讨,及时形成一批理论成果,推动教育活动不断深入。

五是在抓好结合上着力。坚持把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工有机结合,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中落实和强化正确的法治理念;把法治理念教育同队伍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教育活动促进队伍素质提高,用队伍建设的成果来检验教育成效;把法治理念教育同专项整改活动有机结合,从执法思想、执法理念的高度深入剖析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问题,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及时看到法治理念教育的成果;把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执法制度清理工作,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以制度化、程序化,真正贯穿到执法的各个环节,形成执法的长效机制。

六是在组织领导上着力。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保证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地扎实开展。要成立工作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分工负责、协调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督查制度,加强督促指导,推动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上级机关要深入基层,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加强具体指导,推动法治理念教育在基层干警和办案一线得到落实、收到实效。要加强示范引导,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表彰树立正面典型,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1]

本类最热文章 ·市政协主席整改方案

·组织委员的整改措施

·整改方案

·党支部宣传委员的整改措施

·关于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保持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

·个人整改结果

·xx村党总支先教活动工作全

·水库领导班子整改方案(草

·个人整改计划

·xx村党总支先教活动整改提

·党总支书记个人整改措施

·八荣八耻学习体会及整改措

·党员个人整改措施方案

·八荣八耻整改措施

·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

·机关作风建设整改措施专辑

·机关作风建设整改措施专辑

·机关作风建设整改措施专辑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本类最新文章 ·妇联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

·中学教师“八荣八耻”学习

·学习《江泽民文选》首先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

·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

·党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

·公安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

·医院临床支部学习党章活动

·全军和武警部队要认真学习

·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

篇6: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有效开展

XX市检察机关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加强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促进检察工作发展的大事来抓,采取四项措施,既严格落实上级规定动作,完成好每个阶段的每项学习教育任务,又结合自身实际,抓好创新,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有效开展。

一、高度重视,抓好组织动员

省、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院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教育活动工作。市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陆广平任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检察机关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治部,负责教育活动组织、指导、督查的具体实施工作,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抓基层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联系点;成立了3个督导组,对各基层院和市院各部门、各党支部教育活动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乐检发政[2006]18号)、《XX市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日程安排表》,明确了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步骤、组织领导及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要求、责任人。两级院采取召开全院干警大会、中层干部会等形式,抓好层层动员,抓好转段动员。5月26日,市院召开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大会,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陆广平作动员部署,对全市检察机关教育活动提出了三项要求:一要提高认识,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二要结合检察实际,确保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三要加强领导,推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各基层院也相继成立了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抓好动员部署,较好增强了广大干警参加教育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

二、丰富形式,促进教育开展

一是集中抓好专题学习辅导。两级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采取中心组每月学习一次、干警半个月学习一次的方式,分别由院党组、各内设机构、各党支部负责,定期组织领导干部、每个干警集中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专题知识,重点收看中政委制作的搣五个专题攠辅导光碟。市院检察长陆广平以及县级院检察长都带头为干警作辅导报告。6月29日,市院邀请了XX师院法学专家为市、区两院干警作了题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工作》的专题辅导。两级院党组专门为每个干警购发了中政委编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辅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问答》等书籍,市院专门组织力量编印了《全市检察机关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问答》,下发到基层院,做到学习资料、学习笔记本干警人手一册,方便了干警学习。集中学习坚持抓了内容、时间、记录、考勤、效果搣五落实攠,院教育办、政治部、机关党委加强督查,确保了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加强了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本质要求、重大意义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组织干警搞好自学、做好读书笔记、人人写心得体会文章。除了抓好集中学习以外,两级院还抓了干警的自学。两级院领导积极带头,广大干警按照要求,尽量挤时间自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收干警心得体会文章680余篇,每个干警至少1篇,有的干警在2篇以上,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院等将干警的心得体会贴在墙上,促进大家交流提高。市院在6月初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拟于7月底对征文进行评奖。通过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促进了干警对法治理念知识的了解和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办案。

三是开展法治理念知识竞赛。在组织广大干警学习理念知识、基层院举行知识竞赛的基础上,市院于7月12日举行了全市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市院和11个基层院派出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竞赛。这次竞赛的知识面较宽,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为基本内容,选择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贯彻党章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检察机关实际,选择了有关检察知识。通过竞赛,评出集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6个,优秀选手5名。竞赛结束时,市委政法委政治部和市院政治部领导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了要求,收到了检验理念教育成果、推动理念教育深入开展的效果。

四是抓好理念教育的宣传报道。市院在《XX检察简报》上开设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刊攠,已出信息简报80余条、篇,在院内办了搣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检察队伍建设和检察工作攠的黑板报3期。与XX电台联办《检察之声》,及时宣传法治理念知识、宣传检察机关践行法治理念的先进典型和相关活动,播出宣传稿件60余条(次)。

三、抓好结合,增强教育实效

全市检察机关在理念教育中,注意把理念教育与其他教育和检察工作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一是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习贯彻党章相结合,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搣八荣八耻攠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搣忠诚、公正、清廉、严明攠的检察职业道德,引导党员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党章,永葆党的先进性。市院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党建专家为全体党员作了题为《学好党章、争当先进》的辅导报告。搣七穧一攠前夕,市院召开了党建研讨会,评比了党建研讨文章;召开了搣重温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攠座谈会,为41名具有3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了入党荣誉纪念章。二是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相结合,深化专项整改活动,进一步促进执法工作制度系统化、科学化。三是与推动检察工作相结合,坚持了紧紧围绕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来开展教育,提高法律监督的自觉性和能力,推进检察工作,用检察工作的成果来检验教育活动。四是与推进检察改革相结合。市院、井研县院、犍为县院、马边县院已按高检、省院要求,完成了渎检机构更名工作,派驻XX监狱检察室县改市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四、着眼长效,注重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查摆解决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解决检察人员执法观念深层次的问题,两级院党组高度重视,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自开展教育活动以来,本着边学习、边反思、边剖析的原则,认真查摆执法活动、检察队伍中的问题。7月份以来,又集中时间,采取院内自查、干警互查、领导与干警、上级院与下级院上下帮查、面向院外征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法各部门意见等方式,从先进性教育和专项整改活动排查出的问题中,从涉检信访和上访反映的问题中,从查处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中,找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并采取措施,着力整改解决。

二是开展好对基层院领导班子的巡视工作。6月,市院党组根据高检院、省检院巡视工作的有关规定,组织了由院领导带队的四个巡视组,分别对市中区院、五通桥区院、峨眉山市院和夹江县院等四个基层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视工作。采取听基层院党组汇报,找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干警和离退休干部代表进行个别谈话、抽查案件质量、征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政治部门领导的意见,并通过明查暗访,巡视检查了各基层院领导班子勤政廉洁情况,巡视结束后,巡视组与基层院班子交换了巡视工作意见,加强了上级院对下级院的全面了解,促进了基层院班子、队伍突出问题的整改。

三是开展市院领导与基层院领导班子成员对口谈话活动。截止7月上旬,市院党组成员采取集体谈话及个别谈话等方式,已与基层院班子成员谈话达50余人次,占基层院班子成员的92%。7月6日至7日,市院检察长陆广平下到峨边县院、金口河区院与两个院的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体谈话,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严格要求。

四是加强对干警的纪检监察。全市检察机关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体检察干警作出了本人及配偶、子女及配偶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承诺,将市中区院、犍为县院作为全市检察机关建立干警执法档案的试点单位,抓好试点,总结经验,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干警的自警、自律。

篇7: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构建尖山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院党组积极组织全体干警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我院于5月12日召开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会,检察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作了全面细致的部署,并提出三点要求:

1、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扎实的搞好这次教育活动。

2、要突出重点,认真解决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的问题。

(一)、认真学习,强化理论武装。

(二)、突出重点,认真查摆问题。在查摆问题时,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执法作风上找差距,从执法水平、执法能力上找差距,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执法实践,既提高觉悟,又解决实际问题。

(三)从涉检信访案件中查找问题,从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投诉中查找问题,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方面的批评意见中查找问题,从复查当事人不服不立案、不捕、不诉的案件中查找问题,从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检察机关决定的案件中查找问题。

(四)要敢于暴露问题,不能因为怕丢丑、影响形象而遮遮掩掩,更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是要注意发挥典型的教育作用,树立和宣扬先进典型,开展案件评析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五)制定整改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3、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荣辱观教育侧重于思想道德建设,法治理念教育侧重于执法理念建设,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是有机的统一,为我们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所以,要把这两个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政治处要做好组织协调,各部门要积极配合。通过搞好这三个活动,我们要从中探索出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新路子、新经验,使我院的队伍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部署得当。6月4日市政法委组织全市部分干警听取省政法委下派的由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黑大的教授讲解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通过听课使我们懂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座,使我市广大政法干警更加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实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工作目标。6月20日,全省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讲团为我市检察干警作了精彩的报告。这次到我市院的宣讲团成员有省检察院干部教育处副处长陈玉庆,全国模范检察官、海伦市检察院监所科驻所检察室主任吴国友。在报告中,宣讲团成员将宣讲重点放在“践行”两字上,集中宣讲了在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实践中,如何认识和落实这些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先进理念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增进了检察干警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理解,增强了干警坚持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给我们检察干警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课。

上一篇:集团网络推广方案下一篇:体育活动说课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