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堕落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2024-05-22

人性的堕落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精选5篇)

篇1:人性的堕落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时光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记忆不是一整团的,而是一个一个的抽屉,抽掉的便忘掉了。但是有的任凭把它丢在时光这条长河任意一个地方,经过多年的冲刷也不会被人遗忘。每一个有星星的夜晚,凝望着明星,总会忆起外婆,嗅到蔷薇花香。

外婆家临近一条小溪,那条小溪的水总是清澈的,它从远处,淌过不少人家,流向这里。溪旁是外婆的园子。外婆喜欢花,各种各样的花。园子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娇俏的身影。外婆五十多岁了,时光带走了容颜,使她双鬓染了白霜,但依旧磨灭不了她对花的热情。这片园子自她二十岁起就有了,这里凝结着她的心血,她的青春,我的童年亦是在这里度过的。

蔷薇花是外婆带着我一起种下的。那个清晨,阳光洒在她嫩绿的、小小的叶片上,因为有露水,闪着光。露珠儿晶莹的身体在叶片上滚动,一不小心从稍高处的叶片滑了下来到稍低处的叶片。蔷薇就这样静静地在那里生根,开花。我的心里种下了一片粉红色的向往。

我所向往的`那一片粉红终于在一个清晨惊喜地绽放开来。随即蔓延。园子里一簇簇的。正午的阳光洒了一层金粉,敛柔的花瓣娇艳起来,甚是好看。日落时分,它渐渐收敛了自己的枝叶,接受黄昏落日的洗礼。

夜幕降临,和外婆一起坐在园子里,繁星满天。外婆沏了两杯茶,茶香氤氲,我依偎在她怀里,细嗅她身上的味道,亦是淡淡的蔷薇香。在那一刻,我希望时间定格,那一刻,我亦希望是永恒。从那时起,总能把蔷薇同外婆联系到一起。小时,和家里的猫狗一同在花园里嬉闹,头发上会沾着被撞掉的蔷薇花瓣。外婆总是轻轻地拿下来,又好笑又心疼的看着我,我调皮的眨眨眼,又去玩闹了。

现在,外婆的园子还在,只是久未经人打理,已然不复从前。没有花开,只有零落的蔷薇,只有圮着的篱笆墙,只有杂草。每当有星星的夜晚,我会搬一把椅子到花园里,沏一杯茶,茶香氤氲,只是身旁空落落的,只是嗅不到那让我深深眷恋着的蔷薇香,看不到一位眉眼温和的老人和那一片深红了。

那一片园子在河的尽头,有蔷薇花丛,有外婆,有我。外婆只是比我先到达彼岸,在那里种下了粉艳艳的蔷薇。时光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篇2:人性的堕落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小时候,我是个长发妹,常住在外婆家。每天清晨挂着钥匙,背着沉重的书包穿过巷子时,总有倚门坐在木椅上的老太喊道:“丫头儿,头发那么长,都快拖地了。”我撇了撇嘴,心中念道,还不是我那固执的外婆,厌人得很。外婆有长发情结,对长发有着不可言说的喜爱,可能还保有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封建陋习。每当我提出剪发时,她总是不容置疑地骂道:“小孩子家家的,哪有那么多小心思,不许剪!”她严肃板脸的模样真令人害怕,让我退却,可心中仍有计较。因为这一把累赘,我的费力地梳着,洗发也很麻烦,因此,这一苦差事就落到了外婆的身上。

傍晚,夕阳笼罩下,村口一片静谧安宁,橘红色的阳光渗过茂绿的枝叶间的缝隙,大地变得光影斑驳,在天地间映出一幅金灿灿的油画。外婆坐在板凳上,将两滴头油在手心搓匀,从发尾往上抹到头顶,用她那枯树枝般的手指在我的发间来回搓着。搓时,再舀上些许清水,混杂着头油,再用梳齿一梳到尾,趁势将头埋进装有清水的盆中浸一浸,重复几回,再细心地用毛巾裹着我的头发,最后,由上到下,按顺序地帮我擦干,原本凌乱如茅草的头发,就变成柔光顺发的黑锻子了。

后来,我被接到了父母的身边,远离了外婆,剪了那乌黑的长发,变得干净、清爽,心里却有了一处空落。并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人为我洗头了。

篇3:人性的堕落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她说,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段历程,都有挚爱亲情相伴。家人对她的关爱,是她永不枯竭的成功和幸福源泉。

志当存高远,

父母永远是她的坚强后盾

袁泉的母亲是教师,他们一家4口(还有一个比她大5岁的姐姐)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小小的袁泉,天天把校园的歌声当作摇篮曲进入梦乡,这可能就是父母最早培养她文艺天赋的基础吧!一两岁时,袁泉听妈妈教唱儿歌,不一会就滚瓜烂熟;一本不薄的看图说话图书,随便翻到哪一面,她都能熟练地读出文字内容。

袁泉进湖北省沙市机关幼儿园时还不到3岁,本来年龄不够,人家不收,但她凭着能唱、能跳和看图说话的本领,被破格录取。在幼儿园期间,她天真活泼的性格和擅长文艺表演的天赋,使老师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幼儿园毕业汇报演出时,袁泉一人“诗歌朗诵、唱歌、跳舞、表演”,演出了7个节目,获得满场喝彩,父母果断决定重点培养她的文艺兴趣。

袁泉读小学三年级时,全市举行少儿唱、跳、讲、奏四项全能比赛,她首次在全市比赛中亮相,并荣获二等奖。这次比赛给了袁泉很大的鼓舞。

在袁泉10岁那年,湖北省拟在全省小学毕业生和初一学生中严格挑选一批文艺尖子,送到北京中國戏曲学院附中学习京剧表演。虽然袁泉的年龄不在招生年龄范围内,但父母还是领着她抱着试试的想法去应试,结果袁泉又一次给了他们惊喜:初试榜上有名!

复试进场前3分钟,袁泉拿到小品表演的题目《放学回家的路上》。母亲凭着多年的艺术积累,匆匆编出了一个以做好事为主线的小品。

袁泉迅速领悟了母亲的意思,只见她斜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她发现前方有一老人似有为难之处,一会儿做倾听状,一会儿在路上仔细搜寻。她走上前问清老人是想找公共汽车站,于是便搀扶着老人上了公共汽车,并掏钱为老人买了票,然后挥手目送汽车远去。袁泉把一个做了好事的少先队员演得活灵活现。

终于,袁泉以湖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破格录取。从此她只身离家,开始了在北京求学的生活。

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让袁泉到京城读书,父母却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而在很多年以后,袁泉感慨地说:“我的父母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很有预见地为我做了选择。”

怎样才能让一个还不到11岁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呢?她的父母想到了写信。在袁泉求学期间,父母保留了他们所有的通信,一共297封!袁泉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一直以这种方式对我‘函授’,这些信记录着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挫折,也凝结着舐犊情深的心血。无论相隔多远,我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而只要他们在,我就永远有坚强的后盾和支撑。”

矛盾统一体,

戏里坚强戏外柔弱

袁泉仿佛为舞台而生,12岁时排练《霸王别姬》,唱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时,她突然心生悲哀,泪如雨下。

10年了,很多人记不得她拍了什么电影或电视剧,却记住了话剧《琥珀》里的小优和《暗恋桃花源》里的云之凡。小优对爱情一根筋的执着,幽静外表下的痴狂;与爱情错失38年,云之凡的内心被岁月一遍遍淘洗后的内省与平静——都是她。这两个经典的舞台角色就像天秤座的她的A面和B面,抑或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矛与盾。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袁泉都特别不希望成名,不希望戏外有人认出她来。她不喜欢那种被注目的感觉。她希望角色之外的自己可以还原到一个特别平凡的人。

在袁泉的那张包容了很多可能,被乐评人称为“需要用心听大于用耳听”的音乐专辑《孤独的花朵》中,《较少人走的路》是极少被人提及,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首。这首歌很短,甚至不能说那是一首歌,没有音乐,抽离了所有可能的背景,只留歌者的一段独白:

树林中有两条路

而我选了那条较少人走的路

这就造成了所有人的差异

如果将它作为袁泉十年演艺旅程的一段注解,堪称简洁而恰当。

袁泉说,她的性格就像大海,有时很安静,有时又汹涌澎湃。很难说清,是她成就了角色,还是角色塑造了她。她与她们在舞台上合二为一,却坚持在戏外各自分身。袁泉说,10年了,她一直在找寻一种平衡。现在,她终于可以享受平衡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似乎,这么多年来,袁泉一直就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不傲慢,但也没有刻意讨好的虚假热情。从她嘴角细微的弧度变化;她瘦削而毫不强势的纤弱手指;她微微侧头,犹豫着如何表述的沉默片刻,你看得到袁泉的认真。

和夏雨10年风风雨雨,几度分分合合。外表坚强的袁泉,内心其实是很受伤的。她说:“坚强是件虚伪的外衣,外表看似坚强的人,内心其实都很脆弱。在我最困难的那些日子里,父母总是陪着我,宽慰我,我现在已经开始走出脆弱了。”

对这段爱情,她保持缄默。她说,不说,不是因为不想说,而是不想被曲解和夸大。

亲情长相伴,

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袁泉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经济并不宽裕。袁泉求学期间,家里每个月都要按时寄去几百元生活费。这意味着当时父母亲收入的一半要资助她,而父母、姐姐3个人只能依靠另一半工资生活。袁泉十分体谅父母的辛苦付出,从不乱花钱,也从不爱慕虚荣与人攀比。她在学校期间接拍的两部戏,80%的给了父母做买房的首付款,其余的交了学费,自己一分钱也没舍得乱花。

父母之于袁泉,不只是舐犊情深,还堪比良师益友。袁泉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毕业,他们就建议她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并对她说,一个人除了聪明、漂亮更需要胆识和学识。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本就演不了好的角色。同时还不断教诲袁泉,要诚信为人。

袁泉成名以后,哪怕是面对媒体,也经常把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挂在嘴上。曾经有记者问,如果你有7个背包,它们分别是诚信、金钱、美貌、健康、荣誉、地位、才学,当你必须扔掉它们时,你会最先扔掉哪一样?袁泉毫不犹豫地回答先扔掉美貌,最后扔掉的才是诚信。她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有诚信才会问心无愧。袁泉认为,美貌对女演员或许很重要,但演员更需要特点,需要有智慧。

因为这么多年与父母、家人相处的机会很少,所以袁泉特别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没有戏拍的时候,她就会陪母亲去散步、买菜,一起下厨,督促父母锻炼身体。

袁泉说:“我父母前半生太辛苦了,而这辛苦大部分是因为我。以前我常常想着将来要对父母如何如何,它只是一个期望,好像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

这两年看到他们慢慢变老,就觉得,你永远等不到把所有的事情全都安排好了,再去实现那些愿望。所以,现在只要工作结束了,可以赶得上,我都会回家吃饭。当你从年轻时候的那种飘忽忽的状态,落实到脚踏实地去做每一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人会很踏实。”

篇4:感恩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汝之恩情,缭缭绕绕,久弥不散,只在那一条澄澈无岸,既无悲伤也无绝望的河流里作生命的散步,生机盎然,永不枯竭。

——题记

一场轻柔的雨,唤醒了整个大地。朦胧细雨,轻轻地在世界里抚过。尔后,春深了,绿浓了,天晶了。可是我的世界,却是死一般的黑暗与孤寂。

十三岁,一个刚与天真烂漫的童年挥手告别,迈着大步向青涩的青春昂首前进的时候,我却查出患有脊柱侧弯,伴随着我的将是不止不休的疗养,而手术成功率仅仅只有12%,那一刻,我成为了上帝的弃儿,孤零零地守着一方幽闭的空间。我拒绝手术,拒绝任何风险,我顽固地抵抗着,拼命的用双手牢牢拽住我仅剩不多的生命直到那一天,你的到来——

那天下着小雨,但是一会儿和熙的阳光就那么柔柔地洒在大地。你步履蹒跚地来了——外婆。你用粗糙的大手牵着我,颤颤巍巍地向前走去,速度很慢,可我却喘着粗气,手心也被汗液浸湿,黏黏的。“停下,外婆,你慢点!”你会慢下来嘛?不!你扯着我往前就是踉跄几步。我努力想抽回我的手,挣扎却是显得那么的无力。这头老倔牛!

你拽着我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溶入于人山人海之中,顺着人流,向着香坛涌去。我被人推攘着,拥挤着,东倒西歪。而你,揪着我往前横冲直撞。香坛旁的岩壁,已被熏灼得漆黑,扑面而来的满是历史的气息。羊肠小道蜿蜒曲折,小小的台阶,仅容一只脚踏上。白发老妪,花发老翁,半百老人,佝偻着,喘息着,颤巍着,攀着这台阶。每个人都虔诚的`握着自己的纸火香烛。站在岩壁下,新长的草芽还含着雨珠,散发着自己特有的清香,挂在岩壁上方的奇松怪柏,张扬舞动着自己的枝叶。迸溅着生机与活力。

三足青铜鼎中的红烛,火焰忽明忽暗,散发出灼人的热量,映衬着老人们酡红的脸颊,像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生命在这里再次荣光焕发。青香上的白烟,缭缭绕绕,晃晃悠悠地爬升着,抓着嫩草茎,扶着老树干,攀爬着,依附着,缠绵着,在万年青墨色的叶片上,徘徊,缭绕,朦朦胧胧,如梦如幻。

我拿着三支青香,呆呆地站在一旁,而你,双肘抬平,腰微微下傾,两手捧着一对红烛,双目凝视着香坛。燃烧的火苗在你混浊的眼睛里跳跃,舞动,一瞬清明,也一瞬繁华。你恭敬地作了三个揖,笔直的站立着,一刹间,似是感受到了你身上质朴而又博大的气息。你庄严地向前迈了三步,虔诚地将红烛插入了香坛中。那一瞬,像是有一场骤降的雨,沐涤我所有的烦闷,濯洗那些桎梏了我多日的狭隘与绝望。我像是触碰到了希望,笨拙地学着你的动作,恭敬而又饱含希望的把香插入了坛内。三支青香稳稳地立着,静静地燃着。

回程中,你牵着我的手,感觉就像是上了枷锁的灵魂得到了救赎,无处安放的心稳稳扎根。一个星期后,手术成功,我奇迹般的成为了那12%的人。那时,天空很蓝,阳光很暖。

可是,你并没有等我,所有的关爱如过眼烟云,所有的人记忆如泣如诉,所有的感恩空如白纸,天涯海角,终究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蹉跎了岁月,时光无情的蹂躏着你的人生,一小木匣子的骨灰,捧在手中,从村头走到村尾,这一生,也就算是潦草的走完了。那日,我的世界里满是你,你亲手拉住我,把我从孤寂中带出来,就好像是岩壁上飘渺虚幻的轻烟,可望而不可及。

承汝之恩,今之吾何如报汝之恩?

可否愿意,青铜古灯一盏,红烛黄纸一摞,在茫茫人海中,听着虔虔佛音,嗅着淡淡檀香,寻寻觅觅,自是一番江南,半载春秋!

篇5:母爱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个人永远是我的避风港,那就是我的母亲。

父亲在我小时便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支撑着整个家。有一次,妈妈去街上给我带了我最爱的炸鸡翅,炸土豆,葡萄干……我很开心,但总觉得有些许奇怪。很久以后,我翻到一张检查单,妈妈的身体有很大异常,被医院通知要复查。当时我还小,妈妈身体有了异常我浑然不知,但是她却默默用自己的坚强战胜了一切,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因为我,她选择战胜病魔独自撑起了一片天。母亲,就犹如我的避风港,为我遮风挡雨。

无论我犯了什么错,有一个人会无条件的原谅我,那就是我的母亲。

小时候,我一直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或许是幼时太过规矩,进入叛逆期时我竟比同龄孩子更加叛逆,让妈妈为我操了不少心。初三时成绩中等的我沉迷手机,还未毕业就欲走向职校的大门。我家离学校很远,妈妈为了迁就我让我继续读书,在每天上班之余,还要每天接送不愿寄宿学校的我。那时的我还不懂母亲的苦心,依旧不顾一切的逃出初中校门,走向了职校。爸爸狠狠的训斥了我,并且放话说有我这样的女儿多么丢脸,母亲因此流了很多泪,但仍然耐心的开导我,让我有了积极的心态去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母亲犹如我生命中的帆,指引我航行的方向。

无论世界如何改变,有一个人会永远爱我,那就是我的母亲。

十六七岁的我们总是有一颗懵懂的心,而我也忍不住偷食了恋爱的禁果,被通知了家长。妈妈知道以后,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批评我,而是耐心的跟我讲解,她告诉我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所以只有懂得控制感情的人,才能收获快乐。后来才知道,一直以来吵闹的父母终究在那时选择了离婚,很多个晚上,母亲的眼泪不曾停过,白发也多了几根,可她并没有把她的脆弱展现给我,而是悄悄的做了我眼中的大英雄。母亲犹如我的盔甲,使我有勇气继续前行。

岁月的扁舟载起了我的成长,载不起时间在母亲脸上留下的痕迹。小时候,我想变成能够保护母亲的人,可是长大后,我却没能时时陪伴在她身边,母亲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最亏欠的人。

上一篇:一建项目管理章节真题下一篇:高中三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