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秋天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2024-05-01

与秋天有关的谚语有哪些(精选8篇)

篇1:与秋天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1、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2、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3、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4、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5、骡怕前沉,牛怕后沉。

6、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7、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8、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9、秋耕深,春耕浅。

10、秋分无生田,处署动刀镰。

11、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12、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

13、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14、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15、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16、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7、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18、早谷晚麦,十年九害。

19、宁拉十步远,不拉一步喘。

20、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21、秋前北风立刻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2、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23、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24、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25、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26、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27、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28、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29、立秋三天,遍地红。

30、要想来年长好棉,中喷花要田间选。

篇2:与秋天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2、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3、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4、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5、春分日有雨,秋分日大水。

6、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7、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8、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9、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

10、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11、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12、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13、要想棉花卖上价,拾花莫要揪疙瘩。

14、犁沟种不如贴茬耩,贴茬耩不如犁铧响。

15、秋耕深,春耕浅。

16、秋分,暝日平分。

17、家家吃萝卜,疾病哪会有!

18、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19、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20、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21、立了秋,挂锄钩。

22、萝卜青菜保平安、上床萝卜下床姜。

23、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24、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

25、秋前北风立刻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6、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27、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

28、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9、拾时大掺,回来再捡。

篇3:与动物有关的英汉谚语比较

谚语是一个民族前辈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 是该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谚语取材广泛, 风格多变, 语言简练, 寓意深刻, 特别是包含动物的谚语, 生动形象, 贴近生活, 给我们生活的导向。根据谢大任所著的《精选英语谚语3000句》的统计, 包含动物的谚语占了谚语总量的7.4%, 所占比例最大, 与宋京生在其他的谚语书籍统计中的结果保持一致。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人类本身就是由动物进化而来, 在日常生活中, 与动物的关系一向密切。在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过程中, 人们逐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并把动物的外貌、行为习惯、品质特征等与身边的人或某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 于是, 包含动物的谚语应运而生。如:

Care kills a cat.

忧虑愁死猫。

但并不是所有的谚语都是根据字面意义来理解, 有一类谚语常作隐喻性理解, 如:

He dare not say “Boo” to a goose.

在鹅面前也不敢“呸”一声。/胆小软弱。

在此谚语中, goose的潜在意义是“无力之人”。这类谚语常具有一定的国俗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 它反映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 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也就是说, 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 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由于地域文化、历史风貌、价值体系、神话传说等不同, 具有相同国俗语言的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毕竟是同少异多, 这就给理解英语动物谚语, 即需要做隐喻性理解的谚语带来困难。” (该段引自王德春的《国俗语义学略论》) 本文从分析英语动物谚语的国俗语义着手, 分析包含10常见动物的谚语。同时, 大部分谚语给出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翻译:第一种主要是按字面直接翻译, 第二种则是其谚语所映射的涵义。当然, 想要确切地把握谚语的涵义, 还需根据其具体的语境而定。

1谚语中的动物形象

这里的动物形象, 是指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圈中, 对动物所具有的感情色彩和评价在谚语中的具体体现。

(1) Mouse老鼠。

提及老鼠, 中国人心目中立即浮想起胆小怯懦的形象, 谚语中也常被比喻为做坏事的人。比如大家熟悉的“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 “老鼠看仓, 看个精光” 用来比喻监守自盗的人, “老鼠怕天亮”比喻暗中干坏事的人害怕自己的恶行暴露。同样, 在英语语言体系中, 老鼠也常常隐喻胆小的人或懦夫。比如:

A mouse may help a lion.

老鼠可以助狮子一臂之力。弱者也有帮助强者之际。

Burn not your house to rid it of the mouse.

不可焚屋驱鼠。投鼠忌器。切勿因小失大。

(2) Donkey驴。英、汉语里国俗语义基本相同:隐喻愚蠢或固执呆板的人。

If a donkey brays at you, don’t bray at him.

倘若驴子朝你吼, 你别对着驴子叫。/傻瓜惹着你, 你别跟他纠缠。

(3) Goose鹅。

英语文化里, 鹅代表自负和愚蠢。因此, goose常常被用来指“傻瓜”、“笨蛋”或“无价值的东西”, 这与汉语里笨鹅的意思相同。

It is a silly goose that comes to the fox’s sermon.

只有呆鹅才去听狐狸说教。

Every man thinks his own geese swans.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鹅想像为天鹅。/言过其实。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金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4) Fox狐狸。

狐狸是非常聪明的动物, 在英、汉语里它都是狡猾和诡计的象征。如中文谚语中说“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狐狸的尾巴总是藏不住的”, “要想逮住狐狸, 就必须比狐狸还要狡猾”。狐狸在英语中还往往隐喻狡猾的人或诡计多端的人。比如:

Old foxes want no tutors.

老狐狸不需要教师。

A fox is not taken twice in the same snare.

狐狸不会再同一个陷阱中被提两次。

The fox knew too much, that’s how he lost his tail.

狐狸懂得的诡计太多, 丢掉了自己的尾巴。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When the fox preaches, take care of your geese.

狐狸在说教, 当心鹅偷掉。笑里藏刀。口蜜腹剑。黄鼠狼给鸡拜年。

If you deal with a fox, think of his tricks.

假如你与狐狸打交道, 要想到它的花招。狡猾的人要不断耍花招, 要好好应付。

(5) Dog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 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狗在汉语谚语中也出现得相当频繁, 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都含有贬义。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狗改不了吃屎, 狼改不了吃人”,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肉上不了正席, 稀泥巴糊不上壁”等等。在西方人价值观中, 狗是很普通的家庭动物, 他一般被人认为是友好、可爱、忠诚的象征。而且狗也常常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人。英语谚语中说: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

老犬不空吠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Be ware of a silent dog and still water.

警惕无声之狗会咬人, 平静之水会覆舟。提防那些不动声色的人。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时光。凡人皆有得意日。

Give a dog an illa bad name and hang him.

给一只狗一条罪状, 然后把它吊死。给人定一条罪状, 再把他处死, 并不太难。

(6) Cat猫。

中国人喜欢猫, 用馋嘴猫来比喻贪吃的人, 常含有亲昵的意思;有的人养猫为了抓老鼠, 所以猫在中国人眼中有忠臣的意思, 比如“黑猫白猫, 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也有很多贵夫人养猫, 所以猫也是富贵高傲干净的象征。与中国人喜欢猫的观念相反, 西方人把猫比喻成心地恶毒的女人, 也有些人认为它们懒惰又贪婪。在英美文化中, 常被比喻作各种类型的人, 其含义根据具体语境而定。

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

戴着手套的猫, 抓不到老鼠。/四体不勤的人, 什么事也做不出来。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

猫也可以看国王。/地位虽然不同, 人与人应该平等。

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 (or in the night) .

所有的猫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人未成名时, 很难看出什么差别。

The cat would eat fish, but would not wet her feet.

猫儿爱吃鱼, 却怕爪弄湿。/想要又不敢。/想得到某样东西, 但是又怕麻烦而不愿动手。

2中英谚语中动物的使用偏好

这里的使用偏好, 是指在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圈中, 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在谚语里的具体使用情况。

(1) Crab螃蟹。

汉语谚语中没有提及螃蟹的谚语, 但螃蟹在英语谚语中隐喻脾气乖戾、吹毛求疵、满腹牢骚或横行霸道的人。

You cannot make a crab walk straight.

你不能让螃蟹直着走。/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2) Lark云雀。云雀在英语里是报晓之鸟和自由、欢乐的象征。

Go to bed with the lamb and rise with the lark.

随羔羊就寝, 同云雀起床。/早睡早起。

Loves live by love, as larks live by leeks.

情人靠爱情生活, 云雀靠韭葱生活。

(3) Hen母鸡。母鸡象征母爱。英语中hen也用来隐喻爱讲闲话、管闲事的人。

He that would have eggs must endure the cackling of hens.

谁要吃鸡蛋, 得耐鸡声烦。欲图逸, 得先劳。/欲享乐, 须辛苦。

Never cackle till your eggs is laid.

鸡蛋未下莫咯咯啼。/事未成功切莫宣扬。/事竟成, 才声张。

One chick keeps a hen busy.

一只小鸡已够母鸡辛忙。/一个孩子已够母亲操心。

(4) Mare母马, 牝马。

英语俚语里以mare比喻女人, 另外, mare也有“愚笨、无知”的涵义。英语中还用the grey mare隐喻“比丈夫厉害的妻子”或“管束着丈夫的女人”。

Money marks the mare to go.

钱能让牡马走。/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可通神。

The grey mare is the better horse.

牝鸡司晨, 其妻胜夫。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发现中英谚语中常出现的动物, 有些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非常相近, 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使用偏好, 既有基于动物本身习性的相同之处, 又体现了两种国情决定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两种语言本身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了解背后所包涵的不同民族文化下的潜在感情色彩和价值观以及使用偏好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精髓。

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的智慧结晶, 包含动物名称的谚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 分析中西方在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所具有的使用特点, 比较同一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体系中, 人们对它们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是否一致, 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方动物形象的使用偏好。

关键词:谚语,特点,使用偏好

参考文献

[1]谢大任.精选英语谚语3000句[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87.

[2]宋京生.汉英动物谚语比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3]Chen Shouzhen.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J].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1) :8-9.

[4]Hong Ping.English Idioms and Western Cul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郭著章.布鲁尔动物词语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篇4:和天气有关的疼痛有哪些

※ 寒湿腰痛

每逢阴雨、寒冷的天气,寒湿腰痛则明显加剧。因为在阴雨寒冷的天气下,湿度很大(一般都在80%以上),气温较低,寒湿之邪容易侵袭腰部,使得经络阻塞,气血不畅,加之寒性收引,湿性重着,故腰部冷痛。这类腰痛有两个特点:一是静卧疼痛不减,甚至加重,因为人卧床之时,其性凝滞的湿邪容易停滞;二是天气温和晴朗时,疼痛会自动减轻。寒湿腰痛可用甘姜苓术汤治疗,如伴有便泄,疗方可用龟樗汤(龟板、樗白皮、苍术、滑石、白芍、香附等)。

※ 湿热腰痛

这类腰痛主要发生在夏日雨季,天气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但风速小,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或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季最为明显。这种天气下,人体蒸发排热较慢,暑湿之邪极易侵入腰髋,所以痛处还伴有热感。盛夏之时,也有因多食油腻奶甜之物,从而里外湿热相合而导致湿热腰痛,一般症状是肢节红肿、烦热口渴、小便短赤,中医疗方可用二妙散(苍术、黄柏)加味。

※ 风湿腰痛

夏季坐卧湿地,雨天顶风冒雨,或者经常野外露宿、在水湿环境(如井下、水库边)工作,这些都是导致风湿腰痛的直接原因。风湿之邪或袭于人体肌表,或常著于腰间,从而导致腰痛,并常伴有寒热。有时风湿阻于肾经,不仅疼痛加重,而且因腰背拘急,人体难以活动。治疗风湿腰痛可用独活寄生汤。

预防外邪侵袭导致的腰痛,必须根据四季气候特征,合理安排衣食住行:冬春季须防风寒,注意保暖,尤其须防“春寒”和“倒春寒”天气;夏秋季应注意饮食,不贪凉喜冷,冒雨涉水或劳作出汗后,应立即擦身换衣,最好能服用生姜红糖茶,以便发散风寒湿气。发生腰痛后,要及时就诊,根据腰痛类型,对症下药。

腹痛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涉及人体的胃、肠、胆、胰腺、膀胱和妇女盆腔、卵巢等许多部位。传统中医认为,腹痛的病机分为外感内伤和虫积食滞,但病人体质以及天气、气候对腹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热气留于小肠,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在众多腹痛中,以胃脘痛(包括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的比例最高。临床实践表明,胃脘痛的发作和加重,以寒冷季节频率较大,寒冷季节中又以冷、暖锋过境时机率最高,显然,温度及其变化幅度是影响胃脘痛的主要气象因子。因而在预防胃脘痛时,就要注意天气情况(冬季尤其要注意寒潮天气),当天气骤变时,就要及时更换衣被。

最近,国内医疗和气象专家合作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病具有随着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秋、冬季为高发期,冬季高发过程与气压极大值和气温极高值有关;秋季高发过程与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幅度有关。根据这一结论,患者可以根据气象预报提前进行预防,从而减轻痛苦,减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肠、胆、胰腺疾病中,由饮食不洁、不节所致的比例较大。夏季长时间的高温高湿,食物最易不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最适宜在37度左右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人在暑湿熏蒸下,倘食入腐败变质之物,即发生腹痛、呕吐、高热等症;胆囊炎、胰腺炎的发作,常常发生在暴饮暴食之后,但湿热、寒冷也是诱发因素。

医疗气象专家研究还发现,一些强烈的腹痛常与天气状况有关:阑尾炎在锋面过境、空气垂直对流强烈、低气压的天气下容易发作;胆结石绞痛也容易发作于湿度高、低气压的天气;而膀胱绞痛在冬天云层较厚、夏季雷雨之时发作频率最高。

许多妇科病都表现为腹痛,许多妇科病也都是“气象病”。例如,妇女在经期、产褥期内,逢寒冷气候,衣着不著;逢湿热雨季,冒雨涉水,寒邪都会趁机入侵,从而可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病,腹痛也就在所难免。

篇5:与有关励志的谚语有哪些

1.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 只要路子对,不要怕摔跤。

3.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4. 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

5. 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

6. 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7. 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8. 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 。

9. 路是走熟的,事是做顺的。

10.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1. 水浸千年松,日晒万年樟。

12.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3. 寒天饮冷水,点点记心头。

14.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5. 人穷可致富,志高能成事。

16. 马瘦腿不软,人穷志不短。

17.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18.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19.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20. 心如磐石固,志比松柏坚。

21. 不顶千里浪,哪来万斤鱼。

22.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23. 路是人开的,树是人栽的。

24. 与其流眼泪,不如攥拳头。

25. 学不尽的知识,走不完的道路。

26. 见先进就学习,见后进就帮助。

27. 不怕不懂道理,就怕懒于学习。

28. 出游要看天气,学习全靠自己。

29.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30.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31.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32. 只向良言低头,不向刀枪弯腰。

33. 鸟凭翅膀高飞,人凭志气成事。

34. 知事必须虚心,成事须有恒心。

35. 万夫之勇不足,一夫之智有余。

36. 志大才疏事难成,志坚勤学虎添翼。

37. 道是人走出来的,辙是车轧出来的。

38. 车无轮子路难行,依赖他人事难成。

39. 骏马扬蹄嫌路短,雄鹰展翅恨天低。

40.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41. 没有土打不成墙,没有苗长不出粮。

42. 一个师傅一路拳,各人身体各人练。

43.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

44. 富贵不忘贫贱友,身荣休弃糟糠妻。

45.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46.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何苦来。

47.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48. 富贵迟早君须待,为人何必苦贪财。

49. 我今饱暖体安康,坐卧无拘多感戴。

篇6:与帮助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1、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

7、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8、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9、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10、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11、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

12、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13、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

14、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15、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16、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17、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8、雪中送碳。

19、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20、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1、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2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3、财富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朋友却是真正的财富。

24、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25、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26、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27、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8、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29、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30、行船靠舵,赶车靠鞭。

31、经常帮助别人,但是不能让被帮的人觉得理所当然。

32、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令自己感到快乐。

33、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34、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35、我帮别人的人,能得别人的帮助。

3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7、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38、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39、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0、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41、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42、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43、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44、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45、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46、为朋友两肋插刀。

4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48、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49、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50、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2、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53、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54、给予是快乐的。

5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6、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57、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58、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59、幸福就是用我的爱让每一个人感到温暖。

篇7:与毅力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只船。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虎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

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岗。

鸟往明处走,人往高处去。

竹子是一节一节长起来的,功夫是一天一天练出来的。

水不怕小,只要水长流。

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劲草能抗疾风卷,松柏可耐霜雪寒。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滴水可以穿石,犁头可以磨针。

意趣要乐,心志要坚。

要想学到惊人艺,专心虚心加恒心。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知疲倦的人,迎接他的是胜利。

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吃人恩赐饭,不如饿肚皮。

如果追赶两只兔子,一只也捉不到。

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三天不提笔,秀才手也生。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一手提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欢乐的顶峰有泪泉,悲哀的深渊有圣光。

不到黄河心不死。

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

一只脚踏两条船,结果一事无成。

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易。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虎不怕山高,雨不怕水深。

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树老根不老,人老心不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好汉不吃讨来食。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给个枕头偏不靠。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没有爬不上的高山,没有过不去的河流。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干活要有头尾,裁衣要有尺寸。

虎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不怕铁硬,只怕心坚。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恒心是达到目的的最近的路。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

打断筋,打不断心。

宁死不背理,宁穷不堕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人有恒心,石山要崩。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坚定的人,不随风摇摆。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骆驼不停蹿,千里沙滩不在乎。

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

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没有意义的青春,好像河畔的青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风吹浪打不动摇,海枯石烂不变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树要一张皮,人争一口气。

鸟往明处走,人往高处去。

世上无难事,只怕不立志。

有毅力的人,能从石堆里找出宝来。

只要人有恒,万事都能成。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三天不提笔,秀才手也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风吹不动泰山,雨打不弯青检松。

竹子是一节一节长起来的,功夫是一天一天练出来的。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篇8:日语中与服装有关的谚语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英语)

◇Gato escaldado,del agua fría huye(西班牙语)

◇Насвоеммолокеобжегся,начужуюводудует(俄语)

◇蛇に噛まれて朽縄に怖じる(日语)

这也有力证明了谚语起源于民间,兼具广泛社会共识性和生动表达方式的这一显著文化特征。

另一方面,正如广大日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所熟知的那样,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悠久绵长。在语言表述方面我们也总能发现两国语言或许“同根同源”这一猜想的蛛丝马迹。例如,在汉语中,我们通常用“衣食住行”这一成语来泛指人们在生活方面的种种需要,而日语当中也用“衣食住(いしょくじゅう)”这一词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更巧的是,中日两种表述中都将“衣”置于语首,而非满足了人们生存最基本需要的“食”,大有“衣”凌驾于“食”之上的一番意味。

而说起与服装有关的谚语,特别是与和服有关的谚语,其在日语中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这里所说的和服,是指广义上的和服,即指日式传统服装,而并非仅仅指代“着物”。文章就从这些与和服相关的谚语着手,试着透过语言的表现去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日本文化内涵。

一、日语中与服装有关的谚语

基于三省堂出版的《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笔者进行了不完全统计,书中所列举的与服装有关的日语谚语不下百余条,日语中与服装相关谚语数量之多可见一斑。通过这些谚语的表达形式,我们不难对当时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进行简单的解读。下面仅列举出一部分常用谚语供大家参考:

1. 馬子にも衣裳(比喻身份卑微的人,好好打扮一番也能光彩照人)

2. 袖振り合うも他生の縁(借指因果循环,事出有因)

3. 人の振り見て我が振り直せ(看到他人的善恶言行后反省自身的所作所为并加以改正,“引以为戒”)

4. 帯に短したすきに長し(比喻高不成低不就或做事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5. 袖から火事(比喻很小的隐患就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6. 着たきりすずめ(只有身上一身衣服,比喻条件差、不富裕)

7. 辻褄が合わない(“驴唇不对马嘴”)

8. 濡れ衣を着る(比喻背负上没有根据的罪名、被冤枉)

9. 浮き世は衣装七分(指代在社会中人们多根据外表去判断人的好坏)

1 0. 無い袖は振れぬ(比喻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1 1. 紺屋の白袴(相当于“卖油娘子水梳头”,形容难以面面俱到或无暇自顾)

1 2. 衣食住足りて礼節を知る(“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1 3. 歯に衣をきせぬ(形容心直口快、直言不讳)

1 4. 伊達の薄着(“时髦人不穿厚衣服”,比喻爱慕虚荣)

1 5. 親は木綿着る、子は錦着る(比喻不珍惜财物、铺张浪费)

16.背縫いの糸を継いではいけない(“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比喻好景不长、难以为继)

17.坊主憎ければ袈裟までも(因为讨厌和尚,连这个和尚的袈裟也一并讨厌,“恶其余胥”)

18.真綿で首をしめる(软刀子杀人,比喻一点点地责难、一步步地逼迫)

19.衣ばかりで和尚はできない(比喻装腔作势而没有实际内涵,无法起到实际作用)

20.京の着倒れ大阪の食倒れ(京都人为穿衣倾家荡产,大阪人为吃饭倾家荡产)

21.箔の小袖に縄の帯する(在金丝银线缝制的衣服上用麻绳当腰带,比喻搭配不当或暴殄天物)

22.着物が人を作る(人靠衣服马靠鞍)

23.衣を染めんより心を染めよ(比喻不能一味重视外表而忽视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24.ぼろの下にも王侯の心あることあり(外表寒酸而内心高贵,比喻不能只根据外表看人)

25.聖人は褐を被て玉を懐く(比喻圣人即使衣着寒酸也会因知晓真理而被人敬重)

上面这些谚语,“馬子にも衣裳”中的“馬子(まご)”是马车夫的意思,是身份卑微的平民大众的典型代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马车夫穿上华丽的衣服也会变得光彩照人,用这种即使在太平盛世也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作比喻,除了想说明“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个道理外,谚语中也隐含了人们渴望远离战火、过上衣食富足生活的愿望和其背后的无奈。

此外,在与和服有关的日语谚语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袖子作比来进行说明的,例如上面的第2、5、10、21条等。和中国一样,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无论农田耕作还是商品制造都需要依靠手工作业的古代日本,袖子无疑是衣服上离双手最近的部位。人们习惯将金钱等贵重的东西放在贴身的袖管内,因为这样做既便于携带又取用方便,更重要的是还很安全;而对那些不用每天耕织劳作就能过上富足生活的名门望族、官宦千金来说,袖子更是他们华丽服装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可以说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久而久之,相对于衣服上的其他部分,人们对袖子的关注及使用变得更加频繁紧密,这种生活习惯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化领域中,很多谚语用袖子作比进行说明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服装相关谚语的文化内涵

日语中与服装相关的谚语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族性格中暧昧、婉曲的突出特点。

环境和气候特征的影响投影到日常生活之中,使日本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也都表露出暧昧、婉曲、矜持的性格特点,而在语言表达上这种性格特点多是通过比喻、借代、象征等修辞方法来体现的。例如,“帯に短したすきに長し”“濡れ衣を着る”“真綿で首をしめる”这三句谚语,第一句中“帯”指束腰的带子,“たすき(襷)”指束衣袖的带子,束腰的带子短而束衣袖的带子长,用这样一种比喻的方式来说明“高不成低不就”这种抽象的意思可以说是再生动形象不过了;第二句用“濡れ衣”来比喻“莫须有的罪名”;第三句中“真綿(まわた)”是指丝棉,将“不直接说明而拐弯抹角指责、挑剔”的引申含义通过“用既柔软又坚韧的丝棉将人慢慢扼杀”这样的字面含义巧妙地表现出来,日本人骨子中委婉含蓄的暧昧特点可见一斑。

2.“幽玄”的美学意识。

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与美学意识中,“物哀”与“幽玄”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两个概念。日本著名学者大西克礼先生认为“幽玄”之美的一大特点是“与露骨、直接、尖锐的感情表现相反,具有优美、安详、深远、柔和性”。这种独特的美学意识虽然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但其实它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紺屋の白袴”和“伊達の薄着”这两条与服装有关的谚语为例,前者是用“染坊匠人的白裤裙”来做比,虽然言简意赅,我们却可以想象出染匠们工作时忙碌纷繁、无暇自顾的尴尬样子;而后者则仿佛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数九寒天,身怀爱美之心的“潮男潮女”们宁可冻得瑟瑟发抖也要“光彩照人”的生动场面。

3. 广泛而深厚的佛教信仰。

日本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尤以信奉佛教和神道教为盛。而在与服装有关的谚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更多与佛教有关的表现方式,例如,“袖振り合うも他生の縁”“浮き世は衣装七分”“坊主憎ければ袈裟までも”“衣ばかりで和尚はできない”等等。佛教和神道教同属多神信仰,但不同的是神道教信仰并没有严格而精深的教条体系,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八个字,世间万物顺从自然和谐发展,精神制约力相对较弱;而佛教则有相对严格的教条体系,其戒律的训诫效果与谚语的特点十分契合,因此谚语中常见与佛教有关的表现方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4. 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

在“馬子にも衣裳”“公家にもつづれ”和“君飾ざらざれば臣敬わず”三条谚语中,分别出现了身份卑微的马车夫、身居要职的朝臣、上下等级最为鲜明的君臣关系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封建等级角色和关系来说明服装对于人的重要程度,类似的谚语还有“乞食にも身繕い”“錦着ての奉公よりぼろ着ての我が世”“男は腰のもの女は衣装”等多条。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日本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正在慢慢消失,但上面这些谚语却很好地为我们还原了上百年前日本社会的原初风貌。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汉字文化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两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着数不清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虽然两国的语言环境不同,但在表述形式上,尤其是在谚语的表述形式上,两国有许多完全相同或极其类似的说法。通过对日语中有关服装谚语的解读,有效地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日本人在民族性格、美学意识、宗教信仰和等级观念上所体现出的一些文化内涵,这对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丰富日本文化积淀和促进学术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摘要:在语言运用中,谚语是一种既生动形象又充满智慧魅力的“神来之笔”,它或是包含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宝贵经验,或是包含了极具教育、讽刺意味的人情事理。日语中有许多与服装,尤其是与“和服”有关的谚语。在日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这些与服装有关的谚语分析,去探求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是很有其理论必要性的。

关键词:和服,谚语,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三省堂修編所.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M].东京:三省堂,2001.

[2]岩田純子.生活上での和服とことわざの関わり方[J].和歌山信爱女子大学信爱纪要,1992,(32).

[3]熨斗秀夫.衣に関わりのあることわざについて[J].纤维制品消费科学,1983,(24).

上一篇:岸为话题作文下一篇:闪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