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4-04-22

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用8篇)

篇1: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现状

1.国际保险业发展状况

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国际上的任何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经济泡沫和股市动荡都会影响保险业的发展。2001年是国际保险业艰难的一年,保险业既面临着高风险,也承担着高赔付。触目惊心的“9·11”事件给保险业造成大约40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和国际的非寿险公司以及国际再保险公司承担了世界贸易中心恐怖袭击事件所造成的绝大部分损失;安然公司的破产事件和其他公司会计丑闻的披露动摇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许多发达国家正处在新经济泡沫破灭、经济衰退的时期。该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严重减少,众多保险公司采用非常的冲销手段,大量释放隐藏准备金,使得他们的股本资本和投资回报都明显降低,国际保险业如履薄冰。但近年来,国际保险业已经摆脱了各种不利因素中分体现风险经营者的专业风范,也实现了保险业自身的稳步发展。在世界经济复苏和经营环境的好转的状况下,保险公司稳定发展,投资减值趋势得到控制,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以及巨额亏损事件给保险业造成的创伤也逐渐痊愈,保费收入又开始增加。

2.国内保险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通车。无论是保险市场规模还是保险市场主体,都获得了前所惟有的发展。保险监管体系与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趋于完善。与国外相比较,国内保险业发展历史短暂,我国保险市场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饭放,从垄断走向竞争的保险市场。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随着保险业门户的全面开放,保险业改革步伐也日益加快。2001年,我国加入WTO,意味着保险业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意味着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行列,参与并加入了包括保险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全球性的流动及其市场整合。它促使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了中资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是我国保险业的命运与世界包县业的命脉连接在一起。2003年,国有保险公司古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完成,并且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

由于国外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他们的进入势必使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其次国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技术、发展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这也会刺激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

二. 我国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如:

1.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方面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

2.在市场开拓思路上,业务领域狭窄,产品创新力度小,销售渠道管理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保险公司的业务领域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大企业、大项目仍然是各公司竞相争夺的焦点,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的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和地域广阔的农村保险市场几乎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从各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看,部分市场需求接近饱和的传统产品仍然是基层公司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产品结构雷同、单一,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基层公司对新产品开发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工作力度太小,新兴保险市场领域亟待加强开发。在销售渠道上,虽然扩大了营销业务和专、兼职代理业务,但在管理上没有建立落实相应的制度,比较混乱。

3.在市场竞争方法上,近年来,部分专、兼职代理机构和个人代理人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违反保险监管部门的规定抬高手续费;部分基层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计成本地采取高返还、高手续费、高佣金、降低费率等违规手段招揽业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保险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造成大量保源流失,不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4.在服务水平上,技术含量较低,仍然存在过分依赖关系和人情的现象。基层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关系网”拉业务,或者是通过大量招聘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开拓市场,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误导消费,坑害被保险人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业务人员忽视消费者心理状态而采取死缠滥打的推销方式。基层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和“关系业务”的过度膨胀,使国民对保险的作用产生误解,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和厌恶心理,不利于培育国民的保险意识,损害了保险业的社会声誉和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另外,基层公司在理赔服务过程中,有的为了稳固与大客户的关系不讲原则地进行人情赔付或通融赔付,有的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进行人情赔付和搞假赔款,而对一些非关系客户另眼相待,服务态度和质量差,违背保险经营的损失补偿原则和最大诚信原则。

5.在保险队伍建设上,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减弱,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团队协作精神不强。基层公司领导班子为了各自一时的政绩和小集体的利益,短期行为突出,当公司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和职位,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发展的意识。在对员工管理方面,忽视了对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考核。对公司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忽视对员工的经营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下,基层公司业务人员和营销人员过分地注重自身的经济收入,没有把从事保险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缺乏主人翁意识,缺乏爱司爱岗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解决方案

针对我国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现有以下解决方案:

1.转变经营观念,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已经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基层保险公司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苦练内功,以增强盈利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为中心,实现公司业务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不断发展壮大。在业务发展战略上,要深入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认真分析市场变化,不断研究市场动态,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市场潜力,以先进的经营理念、灵活的展业方式、丰富的保险产品、优质的保险服务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业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发展的后劲。基层保险公司领导班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避免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坚持依法依规经营,加强公司各项管理和基础建设,为公司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2.加快创新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高竞争实力的客观要求。要加快产品创新,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不断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彻底摆脱业务发展依赖于传统险种的束缚。基层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战略上,对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能老是把眼光局限于一些国有大企业上,应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经济和广大农村市场的潜力,充分利用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机构资源,培养一批忠诚于公司、职业道德素质高的营销队伍,完善落实好营销员管理制度、代理人管理制度、经纪人管理制度,开辟新的业务发展渠道。要加快服务创新,创新服务的内涵和形式。基层保险公司要突破保险服务仅限于承保和理赔的局限,强化对客户的延伸服务,倡导增值服务和跟踪服务。加强对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和承保后的风险管理,对客户提出全面合理的风险防范建议,既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3.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基层保险公司要提高对加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内控管理自觉性,树立起管理是企业发展生命的观念。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加强电子化建设,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具体讲,业务上要重点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核保管理和单证控制管理;理赔上要重点加

强查勘定损管理和报价核赔管理;财务上要重点加强收付费系统管理;人员上要重点加强职业行为管理和考核机制管理。上级公司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管理工作的监控和指导,确保统一法人制度的顺利执行和政令的畅通,同时建立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基层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约束。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公司市场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培育有利于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4.加强保险队伍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解决好人的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配备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班子,是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组织保证和重要基础。基层保险公司领导班子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保险公司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符合现代保险公司发展要求的员工队伍。加强基层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倡导团队协作,倡导激励,宣扬先进,并通过分配结构和分配机制的改进,稳定员工队伍,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

篇2: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发表时间:2012-08-08 21:36作者:佚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2

摘 要: 最近十年,我国各航空公司虽然加强了成本管理,但成本管理缺陷仍是制约其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航空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期能有效降低航空公司成本,增强我国航空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航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 解决途径

一、引言

最近十年,随着国际航空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各航空公司在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本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比如,有的航空公司通过购进低劣的航材,减少维修成本支出,结果维修费用有所下降了,但是因为航材质量问题导致飞机发生故障,甚至停场而支付的航班延误费却增长了不少;再比如,为提高飞机日利用率,有的航空公司不科学地安排航班,致使过夜航班机组费用比以前大幅度增长。因此,详细分析航空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对加强我国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提高其盈利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航空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航空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顾此失彼”的现象举不胜举

自我国民航业第一次出现大面积亏损以来,我国各航空公司虽对成本管理有所重视,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各种降低成本的途径,但目前仍有不少航空公司的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片面地认为控制成本,就是要节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支出,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减少支出,成本就能够得到控制。实际上这种“节约”成本的做法,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如为减少人力成本支出,有的航空公司裁员减薪,结果人力成本降低了,但因业务熟练优秀员工的离职而新招员工,花费了大笔的培训费;又如有的航空公司为降低成本,不合理地增加飞机客舱座位,结果单位固定成本降低了,但因旅客满意度下降而损失了大量的旅客,收入减少了。

(二)2.只重视成本发生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视决策前成本控制

有不少航空公司在成本管理中片面的认为只要运行成本支出减少,成本就会降低,所以一味地强调业务运营过程中如何去杜绝各种“跑冒滴漏”,却很少对决策成本进行关注,忽视了决策前成本控制。如东方航空公司租用费用高的停机位,造成高投入高成本。过高的成本费用压力导致东方航空公司巨额亏损,其不得不降低成本,使得公司总体服务质量下降,再加上飞机、拖车等大量固定资产闲置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造成成本居高不少,在2009年东方航空公司的亏损额达到了创记录的140亿元。如果东方航空公司在决策前,对租用费用高的停机坪将会对公司收益所产生影响进行多个方案的分析比较论证的话,可能不

会出现这种结局。前几年,不少航空公司到全国各地建营业部和飞行基地,无不以亏损而告终的,这也是忽视决策前成本控制的最好例子。

(三)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1)成本指数未得到充分利用

成本指数是一种综合考虑航空燃油成本和直接运行成本,使运行总成本达到最低的一种方法。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对成本指数的研究并运用于航空公司的成本管理。而我国各航空公司几乎都使用飞机公司推荐的成本指数使用值,该数值并非专门对我国各航空公司进行成本计算后得到的成本指数值,我国各航空公司使用它,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能充分发挥其降低燃油成本的作用。

(2)成本分析体系不够完善

事后分析多,事前、事中分析少;生产成本分析多,预测分析少;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多,成本效益分析少;显形成本分析多,隐形成本分析少。由此造成对成本的因素分析不够全面,从而限制了各种潜在的、可能成本的降低。

(3)信息管理系统共享程度低

我国航空公司一直以来比较重视信息化建设,最近几年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集中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但目前这些系统无法与合作伙伴进行共享,限制了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四)4.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最近十年来,我国航空公司虽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成本管理中依然存在“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现象。至今,有相当部分的高层对成本管理依然不够重视,有不少人一谈到成本控制仍认为是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而由于成本管理体系中考核制度不完善,奖惩措施力度不大,广大职工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依然淡化,控制成本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当航班上足额配备的饮料、食品等有剩余时,机组成员将其拿走,自己使用;飞机维修人员在飞机大修时从飞机上拆下的零件可以重新使用的,却没有被回收。

三、改善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缺陷是制约其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航空公司要有效降低成本,使其利润得以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其对策措施主要有:

(一)1.改变落后的成本管理观念,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成本管理,强调节省和节约,把目光过多地集中于降低成本,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这种成本管理观念没有很好地将航空公司的成本管理与长期生存发展联系起来,其结果将使航空公司失去竞争力。因此航空公司应当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在成本管理中要做到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成本的长久降低,还要做到“不惜”增加短期内的投入支出。如航空公司在扩大直销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客票销售网站、电话销售中心等,这必将投入大笔的费用。如航空公司为控制燃油成本,给飞机加装翼梢小翼,需要投入较高安装费用。像这样的支出,航空公司千万不能为了降低成本支出而不投入,因为这种类型的投入将会给航空公司的成本降低带来持续长久的作用,将会提升航空公司的竞争力。据航空公司统计,网站、电话直销的成本为传统销售成本的1/6,采用直销方式可以节约80%的销售成本。据南航运行控制中心统计,南航在B737-800飞机上安装翼梢小翼后,与未安装该装置的同类型飞机比,每飞行1小时节约燃油5080公斤。千睿论文网

(二)2.重视决策成本,加强事前控制

一个正确的决策对航空公司控制成本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错误的决策往往会使航空公司陷入困境。1999年,厦航曾萌发引进B767的设想。当时厦航有关部门在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财务分析测算后,发现B767虽然具有航程长、货舱大、客舱舒适等优势,但B767与厦航的航线网络结构不匹配,其优势在厦航的航线网络中无法发挥,且其固定成本及保本载运率较B737、B757高得多、盈利能力较差。经过反复的评估和论证,厦航最终放弃引进计划。事实证明厦航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像这样做好事前决策控制的事例在厦航的运营中还有很多。厦航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中连续保持20多年的盈利,这与厦航一直以来重视决策成本,做好事前成本控制是分不开的。对航空公司来说,机队规划、开辟航线和航线布局、建立飞行基地等决策,表面看起来与航空公司的成本控制没有什么关联,而实际上其失误所造成的巨大浪费,“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因此航空公司应重视决策成本的控制,加强事前决策控制,从源头上把成本控制住,否则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3.借助各种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成本管理

航空公司要有效降低成本,必须借助以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1)正确使用成本指数。使用正确的成本指数将会节约成本,节约成本的多少取决于使用的成本指数与真实的成本指数的差别大小,这个差别越多,使用正确的成本指数飞行节约的成本就越多。2007年南航在我国航空公司中首次对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固定成本指数进行调整,实施动态飞行成本指数飞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剔除额外增加的机组成本,飞机维修等费用,南航平均每月可以多节约1000多吨燃油。(2)运用先进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进行成本分析,建立完善成本分析体系。在这方面,厦航的做法值得其他航空公司借鉴。厦航要求财务部门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不定期地提出各种分析报告,这些分析报告一年发布100余期,及时主动地将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反馈给公司领导和生产部门,为决策者提供各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消息。厦航财务部利用边际理论测算每种机型、每条航线的变动成本,定期编制航线变动成本一览表,日利用率及保本客坐率关系图以及分机型分航段保本点,保本点速查表供生产部门决策前使用;定期对每条航线的边际贡献,经济效益及运价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厦航财务部的测算,厦航销售部门调整了B757、B737的日利用率结构,在B737运力剩余的情况下,首先选用B737执行客源不足的B757航班,这项措施使厦航不到两年时间节支变动成本达2,296万元。(3)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起集合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在内的连锁供应信息系统,实现与合作伙伴的资源共享。如在航材管理中,通过与供应商共享信息系统,可有效控制航材的采购,寻找到最佳的购货渠道和送修厂家,实现最经济的采购和维修,从而降低飞机维修成本。

(四)4.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是航空公司的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只依靠领导和财务人员,也不可能只控制某些环节就能够把成本降低下来,它需要航空公司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航空公司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必须做到:(1)对全体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将成本意识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教育,消除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的各种片面认识,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员工都与公司发生的成本有关,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成本才能得到控制,才能实现航空公司的成本管理目标。(2)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丰富、有经验的员工往往能在生产中找出控制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不断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如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是保障飞行安全和控制维修成本的很好办法。(3)把降低成本的方法运用到对飞机的选型、航线的开发、航班的安排、器材物资供应和储备、业务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中,把成本控制实施方案落实到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

(4)完善成本考核制度。航空公司要把成本目标分解、细化,最后定成制度和程序。对机务、航材等经营管理部门和各生产单位、机组等各个生产环节,下达成本控制指标,责任到人,进行成本控制并根据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把员工的工作成果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调动起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航空公司只有从传统落后的成本观念解放出来,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加强决策前成本控制,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并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3: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现金流量的内涵与作用

(一) 现金流量的含义与构成

现金流是指投资项目在项目计算期内因为资金循环, 从而导致现金流入以及现今流出的数量产生了增加。现金流量在社会当中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笔者在本文中所谈到的现金流是狭义的, 也就通常我们所指的货币资金。然而现金流在企业当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 现金流出量, 即公司中的现金支出额度增加;其二, 现金流入量, 即公司现金流入的额度增加;其三, 现金净流量, 即公司中现金的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两者之间的差额。

(二) 现金流量的作用

现金流量的计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原则进行, 针对公司中的财务状况其能够有效的给予改善, 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得力帮手, 公司本身所积累的现金净流量, 不仅可以有力的将其偿债水平得以降低, 有效的将利息给予减轻, 将公司所面对的负担得以有效的减缓, 并且还能够将其有力的转换成为利用资源, 在公司当中能够有效的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现金流量在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

公司主要是以盈利作为主要的目的, 这也是其本质属性, 公司在社会当中的发展现金流量在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重要, 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 在公司发展过程当中, 现金流能够有效的衡量其可持续经营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金流所体现出来的重要作用。然而公司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在社会市场中进行销售的过程当中, 能够有效的促使销售量进行稳步的提升, 在经济市场当中有力的提高竞争力。进行产品销售时, 针对购货方将会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 将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利用赊销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出售, 这样在其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 将会形成大量的应收款, 对于公司的财务方面将会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二) 对公司存货量的控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产品在市场进行销售的过程当中, 在公司内部必定存在一定数量的存货, 那么存货在公司财务中的流动资产将会占有很大比例, 而且其在及时变现能力方面则又体现的较差, 大公司当中如果存货量得到增加, 那么针对现金流的流出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社会企业内部在科学合理的计算和预测方面通常显得比较缺乏, 在物资导购的过程当中将会出现存货过多以及存货不足的情况。在公司中如果存货量较多, 将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例如仓库产生折旧费, 而且还有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等, 诸多储存成本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

(三) 对筹资缺乏科学预测

对于资金成本以及筹资风险的认识相对而言显得认识不足, 这样就直接导致公司内部不能够有效的选择更好的筹资方式组合。由于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 针对长期和短期债务结构从流出到回收期间的时间长短关系, 没有给以必要的重视或者重视的程度不够, 那么就导致公司需要利用更多的资金参与, 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资金能够进行顺利的周转, 在生产经营中所支出的资金量越大, 那么企业所面对的偿债能力以及支付能力都将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现金流量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应收账款回收的及时性

首先, 进行应收账款的专项监管。应收款是现金流的重要部分, 针对此情况公司应成立专门部门, 对其进行专项监管。根据每个客户的以往信用状况, 为其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并对应收账款回收进行实时监控。同时, 应善于利用现金折扣方式来吸引客户早日还款, 减少现金的时间价值的无形流失, 也可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

其次, 谨慎选择投资对象。对投资对象现金流量规模与结构的关注, 可判断投资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支付能力、盈利能力、并能够客观评价投资对象的经济实力。在对外投资时, 管理者应充分运用现金流量对该投资对象进行分析, 从而做出更为可靠的投资决策, 以避开公司高管人员的虚假利润信息陷阱。

(二) 对存货内部控制不健全的对策

首先, 企业要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使工作有制度可依, 在此基础上, 划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使各部门的工作可以相互监督, 相互制约;其次,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最后, 企业还应该规范采购行为, 增加采购的透明度;同时对大宗原材料等实行招标采购, 增加采购的透明度, 杜绝了暗箱操作和采购黑洞。这样, 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 从而可以改变目前企业存货采购制度的缺陷。

(三) 合理安排现金流量在各方面所占的比重

首先, 合理配置现金流量。公司的现金流量按照其构成可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当公司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后仍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时, 可用于进行投资活动, 防止现金流无形时间价值的减少。

其次, 控制各项现金流量的不必要损耗。公司资金不足问题, 首先为其补充的资金实行“有偿使用”, 达到分割财务费用目的。其次, 充分意识成本费用指标在降低资金消耗方面的积极作用, 注意进行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

最后, 公司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公司人员等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 确保公司有限资金的科学合理利用。

总结

综上所述, 在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的过程当中, 现金流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具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 公司企业在后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当中, 应当有效的结合现代社会新时期的新形势, 进行总结性分析, 找出公司管理中的不足处以及现金流使用的缺, 进一步更好的进行全面有力管理, 使得公司能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崔晓岩, 王健男.当量利润对加强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意义[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4 (6) .

[2]曾爱民, 傅元略, 魏志华.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和企业融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 2011 (10) .

[3]齐亚芬, 陈昌洪.强化现金流量管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 (2) .

篇4: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眼下经济呈全球化发展,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问题越发显现,一旦管理不善就会降低企业生产效益,导致公司出现亏损,对此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不容忽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认真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财务管理缺乏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财务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的发展核心,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相关工作却是很难落实到位。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只注重工作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严重忽略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财务部门所处境地十分尴尬。

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相对于其他公司,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虽然完善许多,但是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企业会利用特殊的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存在的这些缺陷,普通人很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严重阻碍到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

缺乏风险意识。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可置疑的是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必然的。这时就需要企业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意识,有效规避风险并尽快的将风险消灭于萌之中,减少安全隐患。但实际上,大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都很薄弱,对风险的认识度很低,即便是有些企业有规定制度,但是依然只是走表面形式,做做样子,毫无实际上的作用,这给上市公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资金使用效率低。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有点多线长、资金流动频繁、资金分散使用等特点,这种情况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占用量逐渐增大,对其调配和筹集以及使用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企业根本不会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在制定相关使用计划时也从不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现金支出比较盲目,导致企业内部一度出现资金无法运转的现象。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财务管理是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全面性。要想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层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重视度。要想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层要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首先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保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岗位都能团结协作,熟练掌握新相关知识,并认清时下形势,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影响不容忽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社会环境下,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做出长远打算,根据实际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改善管理环境。具体如下:

眼下互联技术发展迅速,企业可以将其利用在财务管理中,去粗取精,保留老旧方法的精髓之处,并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融人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实时动态,分析行业市场行情,放大自身的特色与优点。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企业必须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理论,合理利用临界调节功能,保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差异率,使其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同时也要避免拖账欠账现象发生,一经发现要严格对其控制,尽可能减少资金的流失。

对于现金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具体要注意几下几点,同步使用现金;使用现金负流量;提高收款速度;推迟应付款时间。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风险意识。要想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同时提高专业水平,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员工对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保证一定的预见性,以便可以尽早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做好资金预算工作,保证编制计划的合理性,实现合理投资。优化收支管理,明细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并做好严格登记,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固定资产一定要做好管理,不能过分闲置,避免其因闲置过久导致贬值。与此同时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保证其用之有道,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还可以有效活络企业资金。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要想使其得到有效解决,必须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不断积累经验,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从而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5: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LPG钢瓶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燃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洁净的.燃料,逐步被广大用户接受,成为城市能源消费中一股新生的力量,发展前景广阔.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管好用好可以造福人民,反之则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安全管理是燃气行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作 者:吴云昌 Wu Yunchang 作者单位:青岛市燃气管理处,266071刊 名:城市燃气英文刊名:URBAN GAS年,卷(期):“”(8)分类号:F2关键词:

篇6: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探析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以JS电气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

郭 珏 学 号 *** 指导教师 蔡 娱 专 业 会 计 年 级 200909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目 录

一、JS电气及现金管理的制度........................................................................(一)JS电气简介................................................................................................(二)企业现金管理的制度.................................................................................二、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现金管理意识薄弱.....................................................................................(二)开户银行现金管理弱化.............................................................................(三)企业现金管理混乱.....................................................................................(四)现金管理法律法规滞后.............................................................................三、加强现金管理的建议.................................................................................(一)要全方位和全过程加强企业现金管理.....................................................(二)强化银行现金管理,促进银企合作.........................................................(三)加强现金管理

推行会计电算化.............................................................(四)完善现金管理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参考文献...................................................................................................................“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和银行结算制度,公司有关财务制度办理现金、银行收支业务。”这个制度每个公司都有,在JS电气公司是作为现金管理的制度。作为一个小公司,资金流是一个主要的流程操作,没有资金的支持将无法进行经营操作。

“公司业务收入现金、银行支票要即时存入银行所开设的帐户,不得座支现金。库存现金不得超过三天的日常报销限额,超过限额的部分要及时存入银行。”这两条制度就对于现金保管管理作出了规定。公司收到的现金、银行支票不能直接付出,要即时存入银行。对于库存现金金额不超过三天的日常报销额,多余的存入银行,以便于盘点时没有差错。

现在许多公司因为资金不够,常常开出白条抵充现金或者签发空头支票,这让公司的资金保管有所欠缺,更甚影响企业的形象及运作。而JS电气针对于这一点制定了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要做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不得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更不得挪用现金。不准擅自租借银行帐号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业务,不得签发空头支票。”这对现金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现金、银行日记帐每月与总帐、银行对帐单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一现金管理制度的存在可以让银行与企业之间发生的未达账一目了然,便于查找。

二、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金管理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通胀、减少金融犯罪和违规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人民银行不断加大对现金管理的力度,各金融机构管理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现金管理工作也日趋规范。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致使现金管理职能得不到发挥,企业现金管理长期停滞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中。当前,JS电气在现金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及环境本身有着问题:

(一)现金管理意识薄弱

JS电气公司在管理方面做的不够,领导对于现金流的掌握度不够。管理意识不到位,经常出现资金闲置,财务人员对现金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履行应负的职责,对领导的违规行为,没有及时提出意见及阻止,一味地以领导意志办事。现金的随意使用,造成企业现金闲置,或因管理不善,需要资金时却因缺乏周转资金而陷入困境,更严重的是使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领导者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小作坊”、“夫妻店”起家的民营企业,其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不重视。而且,不少民营企业的领导者痴迷于自己的经验,错误地认为企业效益是靠营业额做出来的,而不是由财务管理管出来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民营企业的领导者认为现金管理可有可无。现金管理意识的淡漠,造成了现金管理制度的缺位。较典型的是一些民营企业由老板娘任出纳,掌握财政大权,只聘一个记账员记记账。

(二)开户银行现金管理弱化

商业银行作为现金管理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把好现金管理的

(四)现金管理法律法规滞后

目前,我国现金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是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人民银行相应制定的《实施细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现金管理的目的和方式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条例》中规定的库存限额、现金使用范围、结算起点等一些条款适应性不强,商业银行履行起来已经变得矛盾重重和力不从心。特别是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条例》没有作出原则规定,如通过信用卡异地提取大额现金问题,以及开户单位通过存款转账进入储蓄账户提现问题等。

三、加强现金管理的建议

现金管理的混乱,扰乱了国家的现金流通秩序。企业的随意大额提现,使得社会现金流通量增大,削弱了国家对现金流通调控的效果。同时,现金支付的随意性又使财经纪律得不到执行,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为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不断加强现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全方位和全过程加强企业现金管理

1、统管资金,统一调配使用资金,加强对企业分公司现金的管理

为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许多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现金管理的措施。可以借鉴的现金管理制度包括:对自己的分公司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对各部门实行备用金制;严格分公司开立银行帐户的管理:“收支两条线”,所有收入都统一上缴企业总部统一划拨,分公司所需资金,则由企业总部统一审核和安排等。

2、加强对往来款项和存货的管理,加速资金的周转 企业应下列措施,减少现金的流出,增加现金的流入,减少资金占压时间: ①加强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的管理; ②加强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管理; ③加强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的管理; ④加强存货的管理;

⑤严格企业收款责任制,加快现金的回流,减少和控制坏帐的比例;同时尽可能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利用客户的资金.3、适当利用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进行融资,增大企业的可支配现金量

当企业的现金并不充裕时,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通过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减少对外采购中现金的支付;或者通过进行短期融资和中长期融资等方式,调节企业可支配现金流量。由于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不需银行动用现金,手续简便,近年来愈来愈为银行和大多数企业接受,成为企业进行现金管理,弥补日常经营用现金不足的重要手段。

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需要以企业之间的购销合同做基础,企业一般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办理,根据企业实力、信誉和与银行关系的不同,保证金的比例一般在10%~50%之间,期限一般在6个月以内。

意逃避银行监督,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更应引起关注,规范其账户使用,对公款私存现金予以清退,从源头上堵住漏洞,为现金管理创造良好的账户环境。

3.提高储蓄账户大额取现的使用成本。对储蓄账户大额现金支取实行收费制度,提高我国大额现金使用成本。规定大额取现收费标准,取现量越大收费越高,从而积极引导企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转账结算,减少大额现金的需求量,降低金融机构一线人员的工作量,使金融机构人员的精力转移到规范现金支付上来。

4.调整结算起点现金限额,限制以备用金用途取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结算起点现金限额为1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1000元的取现金额已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目前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个体户之间的贸易交易,多采用现金支付。而开户单位以备用金名义取现,掩盖了现金的真正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月统计表的真实性,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金融分析。

(三)加强现金管理 推行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对现金流量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获取现金信息,对下属单位,进行随时有效的监控和指导,特别有利于跨地区、流动分散单位的远程数据交换,是财务核算、中央控制管理的最好手段,将收入、支出、库存、现金流向、应收账款、项目投资等信息列入程序,自动生成汇总,让人一目了然。对获取的财务数据,要进行对比性分析,从数据处理分析中,找出财务管理的得与失。如果对财务数据和信息不加工处理,数据和信息就处在原始状态,问题就会被数据和信息掩盖。只有经过处理分析后的信息,才能对企业管理提供参考和帮助,所以,开发利用会计电算化,对管理理念的延伸、管理方法的创新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完善现金管理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现行的会计法律规范,没有专门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很多财务法规本身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对民营企业会计行为而言,缺少针对性强的、统一的法律依据,导致民营企业会计行为随意性大。立法机关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基础上,通过修订《统计法》、《审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财务法规,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出台专门适用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统一会计行为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民营企业法人会计资料不实、不合法所对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减少会计行为的随意性。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对我国社会现金流转的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清理和完善相关制度,其中核心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财经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

现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容小视,要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用法规、制度、程序取代随意性,盲目性;用原则、公正、公开取代领导情、同事情、朋友情,以企业利益为重,管好用活现金,积累资金,壮大企业抵御风险的实力。

参考文献

篇7: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产险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近几年来,产险公司在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方面力度不断加强,但公司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系统不完善,仍然存在核算混乱,财务管理弱化等问题,很有改进的必要。

一、产险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管理松散。大量的现金流转是保险公司的一大特色,因此,现金管理是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现金管理规定。超过一定数额的现金开支,应采用转账结算。而目前产险公司现金的实际流通量远远超过现金管理规定。支付赔款、手续费及购置各种办公用品等大量使用现金,甚至一些基层单位每月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等也不去银行提现,而直接从现收保费中坐支,从而逃避了银行等有关部门对现金的有效监督。有的基层公司也没有做到对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从而无法对现金库存量实行有效控制,给经营管理带来很多漏洞。现金的收付实务手续不规范,转讫、现讫混为一谈。思想上懈怠,认为反正钱已入了保险公司账户,管它是现金还是转账,造成在账面上很难精确地反映业务的真实情况,也造成会计上的某些数据不实。财务印章故意模糊不清,以便日后偷懒合并记账,造成财务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符。还有的付款时。先付款后盖章,而收款时,先盖章后收款,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要求收款人亲自签章,对外来原始凭证不问不看,审查不严,只要领导签字,一路绿灯放行,造成会计的监督职能失去效用。

(二)应收保费长期挂账或不入账。有些公司以发展业务为借口,或为了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指标,承保原欠费业务,为此而承担保险责任,导致日后发生保险纠纷,因已签发保险合同而使保险公司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某些公司保单发出去后,已收回多少保费,还有多少是应收保费,应收保费能否如期缴纳,即期、逾期应收保费各有多少。对此财务、业务相互推诿,谁也说不清,搞不明。还有的基层公司应收保费不入账,不反映,以逃避上级公司对应收保费的考核,获得上级公司奖励,给保险公司日后带来隐患,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收缴的保费长时间不入账,等查到了才上交,查不到就自己花了或饱入私囊,也有的形成了单位“ 小金库”。对一些长期欠交保费又出险的保户,以赔款抵还应收保费,公司为此垫付了费用,增加了赔付率,而且滋长了保户拖欠保费的心理,造成应收保费难以收回的恶性循环。(三)代理手续费支付混乱。按照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代理手续费支付总额最高不得突破实收保费的#$。而有的公司为了招揽业务,蓄意提高手续费标准;有的公司内部业务人员收来的保费也按%$提取手续费,一方面作为职工的奖金;一方面作为业务招待费;有的公司打擦球,自展业务和代办业务都提手续费,只是计提手续费的自展业务控制在总业务量的“ 灵活”比例之内;也有的公司业务人员与营销员相互串通,以营销员名义计提手续费,损害公司利益;还有的经营单位将应付给代理人或代理单位的手续费截留,供自己单位使用。(四)上假保费、假赔款。随着考核力度的加大,一些基层公司为了追逐指标、任务的完成,不惜以各种方式虚增保费,比如以借款、集资方式投保、以实物抵交保费、以赔款和提取手续费方式提取资金后转入保费账户、虚构保险标的进行虚假承保,采取寅吃卯粮的办法将次年保费转入当年,完成任务后在次年又冲回;有些公司为了达到逃避税收、形成小金库、账外账或支付非法的保险费回扣等目的,人为减记保费收入,比如通过撕单、埋单、制作鸳鸯单形成体外循环,应收保费不入账或少入账,将当年的保费收入递延至次年反映,通过批单或者账务处理进行退费,采取两套保费收据系统与两套业务处理系统;还有些公司为了追求费用,虚列费用较高险种的保费收入,导致险种之间保费收入不真实。赔款水份大。很多公司出于不同的动机通

过制造假赔案或压赔案、将当年赔款支出调节到未达账项等诸多方式增加或减少赔款;理赔时缺乏控制手段,造假骗

赔、损小报大,非保险责任通融赔付、人情赔款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在赔案中扩大赔款金额,利用保户提供的已加盖投保人公章的空白《赔款通知书》,在客户联和记账联填写不同的赔付金额,再

分别开出支票纳入自己的小金库,在财务上形成巨大的漏洞。蕴藏着经营风险。

(五)退保程序不规范。有些公司返还保户退费时,没有及时收回保险单正本,退费业务批单也没有及时交业务部门,以至于保户将未收回的保险单向业务部门骗赔,造成重复退费。

(六)单证管理不严。有些公司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不严,管理不善。利用这些遗失单证进行保险欺诈时,才发现疏漏。倘若这时某一环节马虎大意,就会让不法分子得逞,给公司造成损失。

(七)费用超支、成本不实。有的公司钱已经花了,但当时没有费用指标就采用压发票、不入账等方式,待上级部门批准费用指标,再入账反映。各项费用串户使用,逃避相关财务指标的约束。比如,将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转为会议费,职工福利费转入劳动保护费;甚至在赔案中以查勘费的名义大量列支经营费用。有的赔案仅数百元,而所列的查勘费却高达几千元。在费用支出中不乏有假发票,如有些费用支出以假发票在防预费、修理费中列支。还有些公司利用“ 其他应收款”账户进行费用挂账,以待摊、预提名义调节费用支出;将本期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转入“ 长期待摊费用”。成本反映不实,该计提的不提,该折旧的不折,该计入成本的不计,而计入其它项目,不真实地反映成本,使保险的效益指标失真。

二、加强产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领导认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弱化,会计风险的产生,其行为主体是人,它包括公司领导和会计经办人员。根据新《会计法》,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因此,各公司领导对此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得干预、阻挠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化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另外,会计人员也要加强思想和业务培训教育,加强法规法纪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公司可每年制定学习轮训计划,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举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岗位技能竞赛,减少会计处理的技术错误,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二)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制度办事。收到的现金及时送存银行,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分别核算。严禁坐支现金,如遇特殊情况需坐支的报经开户行批准。对现金日记账要做到日清月结,出纳应登记手工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做到日清月结。登记出纳账%含手工账和电脑&收款要注明某月某日收某某单位或个人某某款项,应逐笔登记,严禁汇总登记。发现差错要认真核对,找出原因,以达到账实,账账相符。严格按实务规范要求操作收付工作。印鉴要清晰明了,印、证、押要三分管,账款%物&要分管并换人复核;该现收就记现收,该转账就记转账。对于外来原始凭证要认真审核,对重要单证要仔细询问,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对应收保费的控制。应收保费应严格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入账,并按时计提坏账准备。在实务中收到分期保费时可将分期付款协议书,保单复印件一并入账,以明确应收保费的金额。对于即期应收保费要派人及时催收,必要时诉诸于法律或债务重组方式尽量降低坏账风险;对于逾期的应收保费决不能放弃,不能破罐子破摔,一甩了之,听之任之。而应采取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尽量减少坏账损失。

(四)建立健全核保核赔制度,严格核保核赔权限。各级公司要加强核保工作,凡通过保险合同收取的保费必须真

实’不得收取有价证券抵交,不得以代保管存单、空转、调账、重复计算来虚增保费收入;保费收据填写要规范,保费收入企财、家财、货运险要注明收某某保户多少保费,机动车险要在摘要中注明车号或新车,分期交费的在摘要中注明是第几次交款。保费收据后面要附保险单副本或复印件,预约统保的货运险要附统保协议,分期收款的每次交款都要有保单复印件。对收取的保费资金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核查和监督。检查保费收入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和足额,有无随意降低费率和和扩大保险责任。对本单位使用的保险单证和保费收据要定期与业务部门进行核对,看编号是否相符,金额是否一致,对使用完的保费收据要及时收回销号。加强核赔工作,严禁不按条款规定提前支付赔款,严禁人情赔款严禁无赔款退费。对越权核赔、一案多结、人情赔款、多赔、骗赔、假赔和未

经上级公司批准的通融赔付,各计财部门加强监督,有权拒绝支付赔偿资金,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知情不报者负有连带责任。预付赔款只限于责任明确,损失基本查清的财产险、运工险、货运险赔付案,且预付金额不超过全案估损金额的$"(。预付赔款前由保户提出申请,支公司核实,报分公司审批后方可支付,否则财会部门有权拒绝。预付赔款原则上不

得跨年度使用,确需跨年度的,应在年度决算报告中说明。赔款收据要填写规范,行政、企事业单位赔款收据必须加盖公

章,个人赔款要注明身份证或其他证件号码。赔款支出企财、家财、货运险要注明赔付某某保户多少赔款,机动车险要注明赔付车辆牌照号码。不能以种种借口推诿搪塞,不执行核赔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发现越权违规者应严肃处理。

(五)代理手续费的支付要严格管理。支付手续费必须由业务部门按规定的比例计算,经有关人员签章审批后才能支付,公司直销保险业务不得支付代理手续费。严禁公司内部业务人员计提手续费,不能搞花样,加强内审监控。不得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代办手续费标准,也不得扩大支付代办手续费范围。除个人代理外,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手续费。代理手续费必须据实列支,年终有支付对象的才能计提应付手续费,严禁超范围计提手续费和乱支乱用手续费。手续费支出应附列明代理险种、保单号码、保费收入、手续费率、手续费支出额、代扣个人所得税以及代理签名等项目的清单。此外,财政部应尽快出台有关代理手续费支付标准的规定,制定合理有差别的保险代理人手续费比例。手续费支付混乱,究其原因在于)(的手续费比例偏低,难以支撑一个保险代理公司的存续,特别是对专业代理来说可以说养不活。从本质上讲,手续费支付是一种企业行为,市场行为,具体比例手续费比例应由公司自行确定,财政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都无权干预。新《保险法》将保险费率的确定权交给了公司,这无疑向保险

市场化迈开了一步,再将手续费比例的确定权交给公司,可以说是治理保险市场次序的又一重大举措。

(六)退费退保要严格按实务流程操作。退保户储金、退保费要严格进行退费

批单审核,保户必须将保费收据、保险单正本退回。如保户已入账的,其财务部门必须出具入账证明,并注明其会计凭证年月、号码,如遗失一种或两种凭证的必须有村级以上单位开具的证明,并申明原收据保单作废。付款时对方应开具收据或收条,严禁以业务批单代收据。退费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将盖有财务印章的业务留存联及时送交业务部门,并粘附于保单后面,以防日后遗忘。收回保单正本要求保户写出书面证明,以示其已收到退费,并

对该退保保单,不再有效予以确认。

(七)强化单证管理。为了规范单证的使用手续,提高单证的利用率,应按照单证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实行归口管理,财务处理中心负责有价单证及财务部门其他单证的管理;业务发展中心负责承保收费业务所需各种普通单证的管理;业务处理中心负责定理赔业务所需普通单证的管理。各归口部门和支公司要指定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单证的保管和发放,并将单证名单报分公司计财部备案。单证必须专库%柜&保管存放,从上级公司购回的单证应及时清点入库%柜&,登记入账,并按 单证的不同规格、类别、架号存放有序。对有价单证严禁在未入库和登记入账前领用,避免单证遗失。单证管理人员对库存单证特别是有价单证要经常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单证的安全和完整。各级公司均要建立单证入库、领用、发出、销号制度,设置备查账,完备领发、收回、销号签字手续,以明确责任。作废单证要加盖“ 作废”印章,全套留存妥善保管,不得私自保留、遗弃或自行销毁。对保费收据的领用,实行“ 当年有效、跨年作废、年末回收、统一销号”的管理办法。各支公司领用保费收据时,由财务处理中心在保费收据上加盖“ ** 年度有效”的章戳,年末不论领用的收据是否用完,一律上交财务处理中心回收销号,统一作废处理。

(八)加大对成本、费用支出的监控,严格权限管理。费用支出计划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建立比较完善的经营授权制度,每笔业务都应有一系列内部相互联系的授权批准程序,如大额支票的签发、大额现金和费用的支付,都要明确各级审批的权限;决策层应有一定的透明度,对重大项

目的决策不能搞“ 一把手”、“ 一支笔”,要实行“ 事前联签”制度,以防止出现重大疏漏;对由“ 一把手”经手或涉及其本人的消费性开支,实行“ 事后合签”制度,防止出现关键控制点的失控。特殊

篇8: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现金流量的内涵与作用

(一) 现金流量的含义与构成

1. 现金流量, 是指投资项目在项目计算期内因资金循环而引起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增加的数量。

现金流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文中谈到的是狭义的现金流量, 即指货币资金。

2. 现金流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方面。

现金流出量就是公司现金支出的增加额, 现金流入量是指公司现金流入的增加额, 现金净流量是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

(二) 现金流量的作用

现金流量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来计量的, 它是改善公司财务状况的帮手, 来自公司自身积累的现金净流量, 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偿债水平, 减轻利息负担, 还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资源, 增强公司的获利能力。

二、现金流量在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

1. 误把利润的增加视为现金流量的流入

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获取利润是其本质属性。现金流量关乎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衡量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现金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在销售过程中为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提高市场竞争力, 公司会常常给购货方提供一定的信用额度, 部分产品以赊销的方式售出, 因而形成公司大量的应收账款。

2. 投资决策不合理

对外投资时, 往往只会关注公司的利润水平, 而忽视公司现金流量问题。根据会计准则, 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 对有关会计事项选择不同的入帐方法予以记录。入账方法的不同则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大小。因此, 会计利润的准确度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的执业水平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现金流量与利润相比受此因素的影响较小, 较真实客观。引入现金流, 可以规避账面利润对投资者的误导。因此, 投资者应充分运用现金流量对该类公司进行分析, 从而做出更为可靠的投资决策, 以避开公司高管人员的虚假利润信息陷阱。

(二) 现金流量分配比例失衡

由于流动资金内部各项目之间分配不合理, 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 使资金积压与资金短缺并存。再加之盲目投资、扩张, 增加了经营风险, 造成大部分公司资金分配比例失衡, 把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 不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润, 致使流动资金补偿不足。

(三) 对公司存货量的控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由于存货在公司的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 其及时变现能力又较差, 存货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公司现金流的流出量。一些情况下, 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计算和预测, 致使采购存货过多或存货不足。存货量过多造成如仓库折旧费、仓库员工的固定工资、存货残损和变质损失、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保险费等存储成本的增加。存货量不足造成如材料供应中断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短缺造成延迟发货的信誉损失等成本增加。

(四) 招聘渠道的不合理导致现金流量支出的增加

公司往往通过广播、报纸、电视、介绍机构等招聘渠道发布用人消息。公司没有根据招聘具体对象的性质而选择适合的渠道, 造成有些渠道对公司的招聘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或因作用不大而造成不必要的现金流量的支出。针对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招聘来说, 选择职业介绍机构来推荐不是理想的招聘渠道方式。因为这些机构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机构, 所以它们的收费往往很高。这些私营介绍机构中以推荐中高层管理者的“猎头公司”收费最为昂贵。公司通过“猎头公司”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 显然要付出很多的现金量。

(五) 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现金流量支出的增加

公司组织结构设计中也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造成公司从开始就不得不多支出一部分开销。由于职能制结构设计是按照基本活动的相似性或技能的相似性不同来设计的, 各部门独立性很强, 甚至有独立的核算部门。这些部门的核算最终都由公司的会计部门统一汇总核算, 这样就造成了机构重叠, 进而管理费用大量增加, 而这些管理费用多以现金的形式支出的。

(六) 对筹资缺乏科学预测

公司在筹集资金中由于对资金成本及筹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导致不能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组合。由于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长、短期债务结构从流出到回收的时间较长时, 公司就必然需要用更多的资金参与资金循环来保证资金的顺利周转, 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占用量就越来越大, 企业的偿债能力, 支付能力等就会受影响。

对于股份制企业, 普通股股利来自于税后净利润, 但净利润不能全部用于发放股利, 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公司章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 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 才能向优先股股东支付股息。在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后, 才能向普通股股东发放股利。

三、解决现金流量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应收账款回收的及时性

1. 进行应收账款的专项监管

应收款是现金流的重要部分, 针对此情况公司应成立专门部门, 对其进行专项监管。根据每个客户的以往信用状况, 为其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并对应收账款回收进行实时监控。信用政策的制定应保证公司持续的现金流为前提, 对于有无法收回可能性的应收账款, 公司应派专人加强催收。同时, 应善于利用现金折扣方式来吸引客户早日还款, 减少现金的时间价值的无形流失, 也可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

2. 谨慎选择投资对象

对投资对象现金流量规模与结构的关注, 可判断投资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支付能力、盈利能力、并能够客观评价投资对象的经济实力。这不仅优化经营战略决策和投资战略决策, 更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公司的整体战略的科学性、长远性、全局性的制定。在对外投资时, 管理者应充分运用现金流量对该投资对象进行分析, 从而做出更为可靠的投资决策, 以避开公司高管人员的虚假利润信息陷阱。

(二) 合理安排现金流量在各方面所占的比重

1. 合理配置现金流量

公司的现金流量按照其构成可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其中, 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最基础的部分, 应先得到满足。保持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充沛, 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 获得成本竞争优势, 增强公司获利能力;当公司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后仍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时, 可用于进行投资活动, 防止现金流无形时间价值的减少;当公司发生资金短缺时, 则需要利用筹资产生的现金流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2. 控制各项现金流量的不必要损耗

公司应建立为控制财务风险、避免资金分散浪费、资金收支统一管理的结算制度。对公司资金不足问题, 首先为其补充的资金实行“有偿使用”, 达到分割财务费用目的。对此要制定科学的成本费用定额, 使公司编制的资金支出预算对成本费用的考核和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决策都要有依据, 不允许出现资金预算支出高估冒算, 资金占用过多和因市场营销中的重大决策失误, 造成巨大资金浪费的现象。其次, 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成本费用指标在降低资金消耗方面的积极作用, 注意进行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最后, 公司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培养公司人员的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严禁生产材料的浪费和高能耗, 确保公司有限资金的科学合理利用, 保障公司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三) 选择合理的筹资渠道

1. 增强对筹资风险的认识, 选择科学的筹资方式

资金短缺问题是公司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扩大公司筹资渠道, 灵活运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公司应优化资金筹措结构, 科学预测资金需要量, 拓宽筹资渠道, 合理选择筹资方式。无论选择哪种筹资渠道, 都应讲诚信, 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样就会减少在筹措资金时的困难。

2. 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

首先, 公司要合理安排现金, 充分运用财务管理和财务调控手段, 提高公司资金的运作效率, 减少资金占用, 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其次, 要合理调度货币资金, 妥善安排货币资金的收支活动, 防止过多的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投资;最后, 应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 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本公司的扩大再生产和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方面。除此之外, 还应认真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防止资产流失浪费, 保证资本金的保值与增值, 分散偿还时间, 切实缓解公司资金短缺压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四川大学留学日本预科班下一篇:等式的性质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