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学经济

2024-04-14

读故事学经济(精选6篇)

篇1:读故事学经济

读故事学经济

屈指一算,“故事里的经济学”已经有五年的历史了。说来惭愧,连我自己都很少来了。当我电脑里的藏书逐渐多起来的时候,突然又想上传上来。我自己尝过搜索的苦楚,如果这些文献可以方便大家的话,善莫大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人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本站文献只用来传播思想,而无它用。这些文献本来就来自网络,我只是把它们集中起来了而已,如果有著作者觉得这种方式侵权,请来信告知。这些文献的上传让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误以为我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我要为这种错觉负责。所有这些并不代表我读过这些书,事实上,我只看过很少的一部分,正如我的同学批评我的那样,我只是一个喜好买书和藏书者。文献的内容可能庞杂,有人批评说不知道我到底是干什么的,我需要指出,我只是一个学习并喜欢了经济学六年且在其上一事无成的学生,但我认为经济学决不应该拒绝来自其他学科的养分,大家按所需而取吧。这些文献放在文献搜集当中,可能与原来的上传有重复,我将来会删并。由于网页限制只能上传一兆以内的文件,所以我只能按照这个标准上传,但是许多文献都在一兆以上,而我又没有精力一一制作,所以只能抱歉了。如果有经济实力,到书店买吧,油墨的香味的确会让人陶醉。

“学习经济学,似乎不需要什么高度特有的天资。从智力上来看,跟哲学或纯科学的一些学科比起来,不是很容易吗?这门学科看起来容易,但是能学得出人头地的却很少!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似乎是在于,作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种种才能的结合,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精通的是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他必须善于运用思考力,从一般原则推断出个别现象,在思想奔放中,既要触及抽象的方面,又要触及具体的方面。他必须根据过去,研究现在,推测未来。对人类性格及其风俗习惯的任何方面,他都不应当完全置之度外。他同时必须保持着既不是无所为而为之,又不是不偏不倚的态度,像个艺术家那样地头脑冷静和孤芳自赏,然而有时也必须像个政治家那样地接近尘世环境。”——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又聪明又“愚蠢”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并不知道他所谈论的,但是,他让你觉得这是你的错误。”这句话,很难判断人们是觉得经济学家聪明还是愚蠢。

杜鲁门也曾经被经济学家的含糊其辞折磨过。杜鲁门总统曾经恨恨地说:“我希望找到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因为经济学家在提出经济建议时总是说,一方面„„另一方面。”

在对经济学家的幽默中,也有旗帜鲜明地称赞经济学家的智慧的。有3个经济学家和3个数学家一同外出旅游。去的时候,3个数学家买了3张票,而3个经济学家只买了1张票,数学家心想:“这下经济学家要被罚款。”但是,当过来查票时,3个经济学家一起躲进洗手间。看到有人进了洗手间,查票的就紧紧跟到洗手间门口敲敲门,躲在里面的经济学家递出一张票,查票员看看就算了。数学家们觉得这是一个节省开支的好办法,于是,在回来时,3个数学家只买了1张票,准备如法炮制。奇怪的是,3个经济学家连一张票也没买。上车后,数学家一看到查票员就躲到洗手间,当数学家听到敲门声就把买的一张车票递出来,但票并

没有还给他们。为什么?因为经济学家敲后把票拿走,并躲到另外一个洗手间去了。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旗帜鲜明地发表关于经济学家“愚蠢”的观点。在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一本著作中了一个故事:一个印度的经济学家向他的学生解释他个人领会的转世再生理论:“如果你是一个尽职尽责、高尚的经济学家,你将转世为一个物理学家;如果你是一个邪恶的、水平低下的经济学家,那你就将转世为一个社会学家。”

加尔布雷斯似乎对经济预测比较反感。他说:“有两类经济预测专家:一类是并不知道经济状况的;另一类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与此有曲异同工之妙的幽默是比特所说的:“经济学家是这样一种专家,他明天就会知道,为什么他昨天预言的事情在今天没有发生。” 经济学家追求的是经世济民,因而政策主张总是希望能够被采纳。但是,Alan S.Blinder的“墨菲经济政策定律”给了当头一棒:“经济学家们在他们最为了解、也是最易达成一致的领域,对政策的影响越小;而在他们最不了解、分歧最大的领域,对政策的影响最大。”

篇2:读故事学经济

学生好读故事精选大全1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你会发现,人人都有苦衷,很多时候除了学会自愈,别人帮不到你分毫。

认识一个单亲妈妈,她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半夜三更还要多次起床给孩子换尿布、兑奶粉、盖被子……

刚开始的时候,她特别不适应这样超负荷的生活,总是逢人就倒苦水,也总是指责前夫不负责任,甚至一提到自己捉襟见肘的生活,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后来,她渐渐找到了平衡的方法:累的时候就少说闲话、少想杂事,节省体力和精力;困的时候就见缝插针地闭目养神;心里感觉苦了,就给嘴里放块糖,不断给自己打气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如今的她,心态越来越好,情绪越来越稳定,脸上也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学生好读故事精选大全2

一个富翁酷爱打猎。

这天,狩猎完毕,一身狩猎行头的富翁带着猎犬到山脚下一家餐馆去用餐。

富翁先推开门进了餐馆,服务生微笑地边打招呼边关门,结果,一下子撞疼了富翁身后那只正准备进门的猎犬。

听到爱犬的叫声,富翁满脸不悦地出了餐厅,带着猎犬去了另一家餐馆。

富翁离开后,前一家餐馆的老板向后一家餐馆打听,不由追悔莫及,万分痛恨自己的服务生。

原来,富翁向来出手阔绰,他本人的消费是普通人的5倍,而那只猎犬的消费又是他本人的2倍。

只看到猎人是机会,却没有预见他身后还有一条也是机会的猎犬。

前一家餐馆的那个老板和他的服务生想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训。

可惜的是,现实生活中,类似这个服务生的人比比皆是。

同样可惜的是,这类人并不仅仅存在于服务业中。

学生好读故事精选大全3

从前有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儿子。

儿子长大以后,一天出去打猎迷了路。他到处乱走,出了树林到了另一个王国。他在一个小屋前下马,看见屋里住着一个老人,雪白的头发拖到地上,胡于垂到腰间。年轻的王子向前施礼道:

“您好,老爷爷!”

“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老人回答,”你怎么到这儿来的?”

“我打猎迷了路,就走到这里来了。”王子说。

“你愿意留下做我的仆人吗?”老人又问。

“愿意。”王子回答。

“那好,”老人说,“你要在这里干三年,如果你能干完三年,我给你找个媳妇成家。”年轻的王子就留下来了。

第一天早上,老人给他一个鞭子,让他绕着湖去打响鞭;并说这就是他的工作。晚上王子回到小屋里,老人问他:

“你是不是真地干了一天?”

“是的。”王子回答。

“你看见什么了没有?”

“没有。”

“那好。”老人说。

他们吃了晚饭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老人又给他那个鞭子,让他到湖边去。王子顺着湖边走,不时地甩着鞭子。中午时分,一群天鹅飞来落在湖上,脱下雪白的外衣,洗了个澡,穿上外衣又飞走了。

晚上王子回到小屋里,老人问他:

“你是不是真的干了一天?”

“是的。”

“你在湖上看见什么了没有?”

“我看见一群天鹅。”

“还 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她们在湖滩上脱下白外衣,到湖里去洗澡,洗完澡又穿上白外衣飞走了。”

“那好。”老人说。他们坐下来吃晚饭,以后就去睡觉了。

两年过去了。一天,老人又让王子去湖边,告诉他。

“今天是你工作第三年的最后一天。你仍旧去湖边巡视。天鹅来洗澡的时候,你趁她们不防,把她们的外衣拿来。做事细心点,如果你想获得幸福的话。”

年轻的王子拿起鞭子,又到湖边甩起来。

中午时分,白天鹅又飞来了,脱下外衣,跳到水里去游泳。看她们游得远了,王子悄悄走过去,抱起她们的外衣,跑回老人的小屋去。过了一会儿,呵!天鹅变成了一群美丽的少女来求老人要衣服。老人一件一件还给她们,只剩下一个最漂亮的姑娘没有给,老人让她留在小屋里。别的姑娘穿起外衣,变做天鹅飞走了,老人把王子领到屋后说:

“这个天鹅姑娘是你的妻子,这是她的外衣,这袋里的金首饰和宝石是她的嫁妆。一定小心把这件衣服藏好,如果让她找到,她穿起来就飞跑了,你再也找不到她了。”

王子谢过老人,叠起白天鹅的小外衣,藏在自己怀里,把珍宝袋子往肩上一背,扯着姑娘的手就走了。老人把他们送出树林,指明王子家的方向,他们很快就到了家。

皇帝和皇后都以为自己的儿子死了,现在看见他回来高兴极了。王子告诉他们如何给老人做了仆人,怎样得到了天鹅姑娘。王子把天鹅的小外衣给了妈妈,让妈妈藏起来,并告诉她千万不要让姑娘见着,姑娘一旦拿到手,穿起来变成天鹅就飞走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年轻的王子和天鹅姑娘一起开始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王子出去打猎,妻子留在家里陪着妈妈,天鹅姑娘恳求说:

“妈,看在上帝面上,还 给我的白外衣吧,我向你保证不飞走,只想穿起来试试。”妈妈没有给她。

过了几天,王子又出去打猎,天鹅姑娘又来求妈妈:

“妈,看在上帝面上,还 我的外衣吧,我发誓不再飞走,只想再穿一下,穿起来我会更漂亮。”妈妈还 是不答应。

王子第三次出去打猎,天鹅姑娘又来求:

“好妈妈,看在你独生儿子的面上,还 我的外衣吧,我一步也不离开皇宫,穿起来我会更漂亮,你儿子看了更喜欢。”

这回妈妈相信了她,打开箱子拿出了白外衣。姑娘穿起白外衣,立刻变成白天鹅,说了声“再见了,妈妈,到玻璃山去找我。”就飞走了。

晚上王子打猎回来,妈妈告诉他天鹅姑娘如何求她骗她,骗走了外衣飞到玻璃山去了。王子听了难过得要死,立刻跨上马,穿过树林,去找那白胡子老头。他来到小屋前,不告诉老人他是谁,只说:

“您好,老爷爷!”

“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老人回答,“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来,”王子说,“是想问您一件事情,您知道不知道玻璃山在哪儿?”

“我的孩子,我是三十二路风的皇帝,”老人回答,“如果世界上有一个玻璃山的话,我的风一定知道,一定可以把你带到那儿。”

傍晚,一路风呼叫着回来,向老人说。

“晚上好,我的陛下!”

“晚上好,我的仆人!你看见没看见一座玻璃山?”

“没看见,但是我听说是有那么一座山。”

过了一会,北风怒吼着回来了,在老人面前的地上打了三个滚,说:

“晚上好,我的陛下!”

“晚上好,”老人回答,“我的仆人,你看见没看见一座玻璃山?”

“看见了,我刚从那儿来。”

“那么明天你带这个年轻人到玻璃山去。”

第二天早上,北风起得很早,背起年轻人就走。王子睡得死死的,把他带到了玻璃山脚下他还不知道呢!王子醒来以后就开始爬山。他非常艰难地爬到半山腰,一不小心滑下来了。他又重新往上爬,爬到比刚才高一些的地方,又滑下来了。他又一点一点往上爬,费了好大力气才爬到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个老太婆。王子走上前去说:

“您好,老奶奶!”

“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什么运气把你带到这里来了?”

“老奶奶,是命运把我带到这里来了,”王子说,“我在找天鹅姑娘,听说她就在这玻璃山上,您能告诉我她在哪儿吗?她是我的妻子。”

“啊,我的孩子,你算找到地方了。但是我这儿有三百个天鹅姑娘,她们都长得一样。我把她们都带来,如果你能认出你的妻子你就带走,但如果认错了你就被杀掉。”

年轻的王子一点也不怕,他是那样爱夭鹅姑娘,他想或者找到她或者为她献出生命。

老太婆吹起号角,一大群天鹅飞来了,天空中处处是翅膀拍击的声音。

她们落在地上都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围着三子。老太婆带着王子走到姑娘面前挨个儿问:

“这是你的妻子吗?”

“不是。”

“这个呢?”

“不是。”

“那个?”

“也不是。”

后来走到一个最漂亮的姑娘面前,老太婆问:“是不是这个姑娘?”那姑娘轻轻笑了一下,趁老大婆不注意,偷愉向他眨眨眼。

“是,她就是我的妻子。”

“是吗?”

“是。”

“是不是?”

“是!”

老太婆向其他姑娘一挥手,她们都变成天鹅飞走了。只剩下王子的妻子,她悄声对他说:

“谁给你送饭都不要吃,等着吃我亲自送去的饭。”

老太婆对王子说:

“你虽然认出来了,但现在还 不属于你,你要给我做完三件事情,才能带她走。现在你去那边那座山上,天黑以前把它搬到玻璃山这边来。”

年轻的王子拿着锹和镐,走到那座山下开始挖起来。但是他一个人一天怎能搬完一座山呢?他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看着。中午时分,一个小男孩来给他送午饭,王子说:

“我不吃。”把孩子打发走了。

不一会他的妻子送来了午饭,看见他那样痛苦绝望,告诉他:

“不要愁,亲爱的。吃饭吧,吃了饭睡一觉。晚上回去老太婆要问你山搬完了没有,你就怒气冲冲地告诉她:‘搬完了,快给我做饭吃,我饿得简直要把你吃掉!’”

王子吃了午饭躺在草地上睡了。天鹅姑娘偷偷叫来她的三百个姐妹,她们又把三十二路风请来,一会儿就把那座山搬到玻璃山旁边。太陽快落的时候,王子醒来了,一看山已经搬走了,拿起锹镐去见老太婆。走到小屋旁边,他就叫起来:

“老太婆,晚饭做好了没有?”

“山搬完了吗?”老太婆问。

“搬完了!”王子吼叫着:“快拿晚饭来,饿死我了,再不拿饭来我把你吃掉!”

老太婆很奇怪,赶快去摆晚饭。

第二天早上,老太婆对他说:

“今天你去另一座山上,把所有的树都砍倒,锯成段,整齐地垛起来。”

我们的王子扛起斧头往树林里走去。砍呀砍呀砍呀——到中午连三棵树还没砍倒呢。他坐在树干上望着树林,发起愁来,怎么能在天黑以前把这些树都砍倒呢?中午时分,那个男孩子又来送饭了。王子说:

“我不吃。”又把他打发走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妻送来了午饭,看他愁得丢了魂似的,就说:

“不要发愁,亲爱的。吃饭吧,吃了饭睡一觉。到了晚上,还 像昨天一样去找老太婆。”

年轻的王子吃了饭,躺下就睡了。这时他的妻子秘密叫来所有的天鹅,她们又把各路风请来,风一下子把树全吹倒了,天鹅姑娘把树锯成段,整齐地垛起来。太陽落山的时候,王子醒来了,一看树已全部砍倒垛起来,扛起斧头去见老太婆,走到小屋旁边,他就发怒地叫起来:

“老太婆,晚饭做好了没有?”

“活干完了吗?”老太婆问。

“干完了!”王子吼叫着:“快拿晚饭来,再不拿饭来我就把你吃掉,饿死我了!”老太婆很吃惊,赶快去摆晚饭。

第三天,老太婆命令王子说:

“今天你到田里去,把麦子割下来,脱了粒,磨成面,我好给你们做面包打发你们上路。”

王子拿起镰刀到田里去割麦子,割到中午,那个男孩子又来送饭,王子没有吃。接着他的妻子送饭来,王子吃了饭又去睡觉。妻子叫来所有的天鹅姑娘,一会儿把麦子割完了,运到打麦场上,请风来脱粒。风使劲地把麦粒从麦穗上吹下来,又把粮食吹到风磨上磨成面粉。太陽落山的时候,王子醒来走回小屋去。

“老太婆!”他怒吼着:“第三件事也干完了,快让你的姑娘们去抬面粉,好给我做面包。”

老太婆非常害怕,她吹起号角,把天鹅姑娘叫来,让她们去抬面粉做面包。

王子的妻子招手让王子过来,告诉他:

“今天夜里老太婆要把你关在马厩里,那里头有马有牛也有男人。它们会围攻你,但是不要怕。你大胆和它们战斗,斥退它们。”晚饭以后,老太婆对王子说:

“还 有一件事,今天夜里你要给我照顾牲口。如果明天少一头我就要你的脑袋。如果一头也不少,明天给你面包,还 给你一匹马,你可以带着新娘子回家。”

王子走进马厩。到了半夜,牛、马和男人一起向他进攻,牛眸马嘶人叫,但王子叱咤的声音比它们还 高。它们进攻了好一阵,挨了一顿打,就安静下来。

第二天大早,年轻的王子就来到小屋旁吼叫着砸老太婆的门。老太婆吓得不得了,她想:

唉呀!这小伙子真壮,比我还 凶!快打发他走吧,要不他会杀掉我!

老太婆一开门,王子就叫道,“面包烤好了没有?”

老太婆吓得直发抖:“烤好了,烤好了。”

“快给我,我要走了!”王子更加狂怒地叫道。

老太婆进屋拿面包的时候,妻子走来告诉王子:

“老太婆会带来许多高大的骏马和瘦小的丑马让你挑选,你一定挑两匹最小最丑的马。”

老太婆拿着面包走出来,又让人把马牵出来,在王子面前排好队。

“来吧,”老太婆说,“你随意挑两匹马,一匹给你自己,一匹给你妻子。”

年轻的王子挑了两匹最瘦小的马;当他们跨上马背的时候,两只巨大的翅膀从马的身上长出来,带着王子和他的妻子回皇宫去了,以后,他们在自己的王国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学生好读故事精选大全4

5.一位录事的变化

那个守夜人,我们一定还没有忘记掉;他忽然记起了自己曾经看到、并且送进医院里去的那双套鞋。他现在来要把它们取走。不过,那位中尉既不接收它们,而街上也没有任何人认领。所以他只好把它们送到警察署去。

“这倒很像我的一双套鞋,”一位录事先生看到这双无人认领的东西时说。于是他把它们放在他自己的一双套鞋旁边。

“恐怕只有比鞋匠还锐利的眼睛才能把这两双套鞋区别开来。”

“录事先生,”一个听差的说,手中拿着几张文件。

录事掉过身来,跟这人说了几句话。他说完了以后,又掉过身来再看看这双套鞋。这时他就认不清究竟左手的一双是他的呢,还是右手的一双是他的。

“那打湿了的一双一定是我的,”他想。但是他的想法错了,因为这是“幸运的套鞋”。难道警察就不会把东西弄错吗?他把套鞋穿上,在衣袋里塞了几份文件,在胁下也夹了几份文件——因为他要带回家去读,以便摘出其中的要点。但是今天是星期天的早晨,而且天气很好。他想,到佛列得里克斯堡公园去散散步,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因此他就去了。

你在什么地方也找不出这样一个安静和勤快的年轻人。我们很愿意叫他去散散步。他坐的时间太长,散散步对他是有好处的。起初他只是迈着步子,什么东西也不想,所以这双套鞋就没有机会来施展它的魔力了。

他在路上遇见一个熟人——一个年轻的诗人。这诗人告诉他说,他明天就要开始一个夏季旅行。

“咳,你又要走了吗?”录事说。“你是一个多么幸福和自由的人啊!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去。像我们这样的人脚上都拖着链子。”

“而这链子是系在面包树上的!”诗人回答说。“但是你不须为将来担忧。等你老了,你就可以领到养老金呀!”

“比较起来,还是你痛快,”录事说。“坐下来写诗一定是极愉快的事情。大家都恭维你,同时你也是你自己的主人。啊,天天坐着背些法院里的琐碎文件,你试试看!”

诗人摇了摇头;录事也摇了摇头;每个人都保留着自己的意见。他们就这样分手了。

“诗人们都是一批怪人!”录事说。“我倒也希望进入到他们的境界里——自己也做一个诗人!我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光写些发牢骚的诗。对于一个诗人说来,今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春天日子啊!空气是意外地新鲜,云彩是那么美丽,花木发出多么香的气息!是的,几年来我没有过像现在这一忽儿的感觉。”

我们已经知道,他成了一个诗人。这个改变的过程并不是很突然的;如果人们以为诗人跟别的人不同,那是很愚蠢的想法。在普通人当中,有许多人的气质比那些公认的诗人还更富有诗意呢。他们的差别是,诗人有更强的理智记忆力:他能牢牢地保持住感情和思想,直到它们清楚明白地形成字句为止,一般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过从一个平常的气质转变为一个天才,无论如何要算得是一个转变过程。录事现在就在经历这个过程。

“多么醉人的香气呵!”他说。“这真叫我想起洛拉姑姑家的紫罗兰来!是的,那是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闻到的!天啦,我好久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善良的老小姐!她住在交易所后面。不管冬天的气候是怎样寒冷,她总是在水里培养一根枝条和几根绿芽。当我把一个热铜板贴在结了冰花窗的玻璃上来融化出一个视孔的时候,看见她的紫罗兰盛开了。这是一个可爱的景象。外面的运河上,船只都冻结在冰里,船员们都离去了;只有一只尖叫的乌鸦是唯一留下的生物。后来,当春风吹起的时候,一切又活跃起来了。人们在欢呼和喊声中把冰层打开了;船也上了油,桅杆也配上了索具,于是它们便向海外的国家开去。但是我仍然留在这儿,而且永远留在这儿,坐在警察署里,让别人好领取护照到外国去旅行。这就是我的命运。啊,这就是生活!”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是他忽然又停住了,“我的天老爷!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思想和感觉!这一定是春天的气息在作怪!它既使人激动,又使人感到愉快!”

他把手伸到衣袋里掏出文件。“这些东西现在可以分分我的心,”他说,同时让自己的眼睛在第一页上溜。“西格卜丽思夫人——五幕悲剧,”他念着。“这是怎么一回事?这还是我亲手写的字呢。难道我写了这部悲剧吗?散步场上的阴谋;或者,忏悔的日子——歌舞喜剧。我从什么地方弄到这些东西呢?一定是别人放进我的衣袋里的。现在又有一封信!”

是的,这是剧院的经理写来的。剧本被拒绝了,而且信里的字眼也很不客气。

“哼!哼!”录事说,同时在一个凳子上坐下来。他的思想是那么活跃,他的心是那么温柔。他不自觉地扯下长在近旁的一朵花。这是一朵很普通的小雏菊。一个植物学家要花几堂课才能对我们讲得清楚的东西,这朵花只须一分钟就解释清楚了。它讲出它出生的经过,它讲出太阳光的力量——太阳光使它细巧的叶儿展开,发出香气。于是他想起了生活的斗争;这斗争也同样唤醒我们胸中的情感。阳光和空气都是花儿的爱人,不过阳光是更被爱的一位。它把面孔掉向阳光,只有当阳光消逝了的时候,花儿才卷起叶子,在空气的拥抱中睡过去。

“只有阳光才使我显得漂亮!”花儿说。

“但是空气使你呼吸!”诗人的声音低语着。

他身旁站着一个小孩子,用一根棍子在一条泥沟里敲打,弄得几滴泥水溅到树枝上去了。于是录事就想到,水滴里几百万看不见的微生物也必定被溅到空中去了。依照它们体积的比例,它们的情形也正像我们人类被扔到高空中的云块里去一样。当录事想到这一点,以及他的思想中所起的整个变化的时候,他就微笑了。

“我是在睡觉,同时也是在做梦!一个人很自然地做起梦来,而同时又知道这是一场梦——这该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啊!我希望明天醒来以后,还能把这一切记得清清楚楚。我有一种稀有的愉快的感觉。我现在什么东西都看得清楚!我觉得自己的头脑非常清醒!不过,我知道,明天如果我能记得某些情景的话,我一定会觉得这是幻想;但是我已经亲身体验过,一切聪明和美丽的东西,正如妖精藏在地底下的钱一样,人们只能在梦中听到和谈到。当一个人得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是豪华和富贵的;不过在阳光下检查一下,它们就只是石头和干枯的叶子罢了。啊!”

他叹了一口气,颇有点牢骚的情绪。他把在树枝间跳跃着的、唱着歌的几只小鸟儿凝望了一阵,说:

“它们比我幸福得多。飞翔是一种愉快的艺术。那些生而就能飞的动物真是幸运!是的,如果我会变成任何东西的话,我就希望变成这样一只百灵鸟!”

不一会儿他的上衣后裾和袖子就联到一起,变成一双翅膀了。他的衣服变成了羽毛,套鞋变成了雀爪。他亲眼看到这变化的过程,他内心里不禁大笑起来。“唔,我现在知道了,我是在做梦,不过以前我从来没有梦得这么荒唐。”于是他飞到那些绿枝间去,唱起歌来。但是他的歌声中没有诗,因为他诗人的气质现在已经没有了。这双套鞋,像一个办事彻底的人一样,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只做一件事情。他希望做一个诗人,他就成了一个诗人了。现在他希望做一只小鸟;但是既然成了一只鸟,他以前的特点就完全消失了。

“这也真够滑稽!”他说。“白天我坐在警察署的枯燥乏味的公文堆里,夜间我就梦见自己在飞来飞去,成了佛列得里克斯堡公园里的一只百灵鸟。一个人倒真可以把这故事写成一部通俗的喜剧呢。”

现在他飞到草地上来了。他把头掉向四边望,同时用嘴啄着一根柔软的草梗。草梗与他的身体相比,似乎和北非洲棕榈树枝的长短差不多。

这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他的四周马上又变成了漆黑的夜。他似乎觉得有一件巨大的物体落到头上来——这是水手住宅区的一个孩子向这只百灵鸟头上抛过来的一顶大帽子。一只手伸进帽子里来了,把录事的背和翅膀抓住,弄得他不得不唧唧喳喳地叫起来。他感到一阵惊恐的时候,大声地叫道:

“你这个无礼的混蛋!我是警察署的书记呀!”

可是这声音在孩子的耳中听来只不过是一阵“唧唧!喳喳!”罢了。他在鸟儿的嘴上敲了两下,带着他走了。

在一个小巷里小孩碰见另外两个孩子。这两个人,就出身说,是属于受过教养的那个阶级的;可是就能力讲,他们是属于学校中最劣的一等。他们花了八个银毫把这只小鸟买走了。因此这位录事就被带回到哥本哈根,住进哥得街上的一个人家里去。

“幸好我是在做梦,”录事说,“否则我就真要生气了。起先我是一个诗人,现在我却成了一只百灵鸟!是的,这一定是诗人的气质使我转变成为这只小动物的。这也真算是倒霉之至,尤其当一个人落到小孩子手中去了的时候。我倒希望知道这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呢。”

孩子把他带到一个非常漂亮的房间里去。一个微笑着的胖太太向他们走来。她把这只百灵鸟叫做一只普通的田野小鸟,不过当她看到他们把它带来的时候,她并不感到太高兴。她只让这小鸟在这儿待一天,而且他们还得把它关进窗子旁的那只空笼子里去。

“也许它能逗得波贝高兴一下吧,”她继续说,望着一只大绿鹦鹉笑了一下。这鹦鹉站在一个漂亮铜笼子里的环子上,洋洋得意地荡来荡去。

“今天是波贝的生日,”她天真地说,“因此应该有一个普通的田野小鸟来祝贺他。”

波贝一句话也不回答;他只是骄傲地荡来荡去。不过一只美丽的金丝鸟——他是去年夏天从他温暖芬芳的祖国被带到这儿来的——开始高声地唱起来。

“多嘴的!”太太说,马上把一条白手帕蒙在笼子上。

“唧唧!吱吱!”雀子叹了一口气,“她又在大发雷霆。”叹了这口气以后,他就不再做声了。

录事——或者引用太太的话,一只田野的小鸟——是关在靠近金丝鸟的一个雀笼里,离鹦鹉也不远。波贝所会说的唯一的人话——而且这话听起来也很滑稽——是:“来吧,让我们像一个人吧。”他所讲的其他的话语,正如金丝鸟的歌声一样,谁也听不懂。只有变成了一只小鸟的这位录事,才能完全听懂他的朋友的话语。

“我在青翠的棕榈树下飞,我在盛开的杏树下飞!”金丝鸟唱着。“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在美丽的花朵上飞,在风平浪静的海上飞——那儿有植物在海的深处波动。我也看见许多可爱的鹦鹉,他们讲出许多那么长、那么有趣的故事。”

“这都是一些野鸟,”鹦鹉回答说。“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来吧,让我们像一个人吧——为什么不笑呢?如果太太和所有的客人们都能发笑,你也应该能发笑呀。对于幽默的事情不能领会,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来吧,让我们像一个人吧。”

“你记得那些美丽的少女在花树下的帐篷里跳舞吗?你记得那些野生植物的甜果子和清凉的果汁吗?”

“啊,对了!”鹦鹉说,“不过我在这儿要快乐得多。我吃得很好,得到亲热的友情。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头脑,我再也不需要什么别的东西了。让我们像一个人吧!你是人们所谓的一个富有诗意的人,但是我有高深的学问和幽默感。你有天才,可是没有理智。你唱着你那一套自发的高调,弄得人头昏脑涨,难怪人家要打你。人家却不能这样对待我,因为他们付出了更高的代价才得到我呀。我可以用我的尖嘴引起他们的重视,唱出一个‘味兹!味兹!味兹!’的调子!来吧,现在让我们像一个人吧!”

“呵,我温暖的、多花的祖国呵!”金丝鸟唱着。“我歌颂你的青翠的树林,我歌颂你的安静的海湾——那儿的树枝吻着平滑如镜的水面。我歌颂我的一些光彩的兄弟和姊妹的欢乐——他们所在的地方长着‘沙漠的泉水’①!”

①指“仙人掌”。

“请你不要再唱这套倒霉的调子吧!”鹦鹉说。“唱一点能够叫人发笑的东西呀!笑声是智力发达的最高表现。你看看一只狗或一匹马会不会笑!不,它们只会哭;只有人才会笑。哈!哈!哈!”波贝笑起来,同时又说了一句老话:“让我们像一个人吧。”

“你这只灰色的丹麦小雀子,”金丝鸟说,“你也成了一个俘虏!你的森林固然是很寒冷的,但那里面究竟还有自由呀。快飞走吧!他们刚好忘记关你的笼子;上面的窗子还是开着的呀。飞走吧!飞走吧!”

录事就这样办了,他马上飞出笼子。在这同时,隔壁房间半掩着的门嘎吱地响了一下,一只家猫目光闪闪地偷偷走了进来,在他后面追赶。金丝鸟在笼里激动地跳着,鹦鹉拍着翅膀,同时叫着:“让我们像一个人吧。”录事吓得要死,赶快从窗子飞出去,飞过一些屋子和许多街道。最后他不得不休息一会儿。

对面的一幢房子他似乎很面熟。它有一个窗子是开着的,所以他就飞进去了。这正是他自己的房间,便在桌子上栖息下来。

“让我们像一个人吧!”他不知不觉地仿着鹦鹉的口气这样说了。在这同时,他恢复到他录事的原形。不过他是坐在桌子上的。

“我的天老爷!”他叫了一声,“我怎么到这儿来了,睡得这么糊涂?我做的这场梦也真够混乱。这全部经过真是荒唐透顶!”

学生好读故事精选大全5

从前有个女孩,非常懒惰,怎么着都不愿意纺纱。

终于有一天,母亲感到忍无可忍,就打了她一顿,她于是嚎啕大哭起来。正巧这时王后乘车从门前经过,听见了哭声,吩咐把车停下来,进屋问那位母亲为什么打女儿。做母亲的怎好意思说自己的女儿如何如何的懒惰,于是就回答说:“我叫她不要再纺了,可她就是不听,在纺车上仍然纺个不停。

我穷啊,哪买得起那么多的亚麻呀。”

王后听了说道:“我最爱纺纱。让你的女儿随我进宫去吧,我有的是亚麻,她愿意纺多少就纺多少。”

母亲听了这话,打心眼儿里高兴,满口答应下来,王后便带着女孩走了。

她们到了王宫之后,王后领着女孩上了楼,把三间库房指给她看,只见库房里装满了最好的亚麻。“喏,你就为我纺这些亚麻吧,”王后说道,“你什么时候纺完了,就嫁给我的长子。”

女孩听了心里一阵惊恐——即使她每天从早纺到晚,纺到她三百岁的时候,也休想把那么多的亚麻纺完。剩下女孩独自一人时,她就哭了起来。她就这样哭哭啼啼地坐着,一晃儿三天过去了,还没动手纺纱呢。第三天,女孩不知如何是好,忧心忡忡地来到窗前。恰在这时她看见有三个女人走了过来:第一个女人的一个脚板又宽又平;第二个的下嘴唇很长,耷拉到下巴上;而第三个的一只大拇指非常宽大。这三个女人走到窗下停住了脚,问女孩为什么忧心忡忡,她就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只要你不嫌我们丢人,”他们对女孩说道,“请我们参加你的婚礼,说我们是你的表姐,并且让我们与你同桌喝喜酒,我们就帮你把这些亚麻纺完。”

“我非常乐意。”女孩回答说。

说罢,女孩就让这三个长相奇特的女人进屋来。她们进来后刚一坐下就开始纺纱。每次王后来,女孩生怕王后发现,便把那三个纺纱女藏起来,而让王后看已经纺好的纱。王后看了之后,对她赞不绝口。

库房里所有的亚麻都纺完了,这三个纺织女便跟女孩告别,临行前对她说道:“你可千万不要忘记了对我们许下的诺言,这关系到你自己的幸福啊。”

女孩领着王后看了三间空荡荡的库房和堆得像小山似的纱线,王后于是就安排了婚礼。

“我有三位表姐,”女孩说,“她们待我非常好。在我自己幸福如意的时候,怎么也不愿意冷漠了她们。请允许我邀请她们来参加婚礼,并且让她们在婚宴上和我们坐在一起。”

王后和王子欣然同意。婚礼那天,三个纺纱女果然来了。她们打扮得怪模怪样的,很令人发笑。新娘马上迎上去说:

“欢迎你们,亲爱的表姐们。”

“你的几个表姐怎么长得这么丑?”王子问道。随后,他转身走到那个大脚板女人身边,问道:“您的一只脚怎么会这样大呢?”

“踏纺车踏的呗。”她回答道。

新郎又走到第二个女人身旁,问道:“您的嘴唇怎么会耷拉着呢?”

“舔麻线舔的呗。”她回答说。

然后他问第三个女人:“您的大拇指怎么会这样宽呢?”

“捻麻线捻的呗。”她回答说。

王子听罢三人的回答,大惊失色,于是就说:“我美丽的新娘今后绝不再碰纺车一下。”

就这样,女孩从此再也用不着干纺纱这个讨厌的活儿了。

篇3:读故事学经济

约翰·希克斯早年主要致力于新古典比较静态分析的典范创建, 涉足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周期理论、市场理论、核算理论、创新理论等领域。然而, 这位经济学大师并不满足于静态的经济分析方法。在他看来, 经济学本身就是带有强烈历史感的学科。这种历史感既有传统的继承性, 也有不断创新发展的变动性。然而, 新古典经济学却日益陷入追求完美的数学逻辑推演和模型建构的公式化世界中, 与现实的世界渐行渐远, 本质上就是缺乏历史感。希克斯认为再完美的纯粹逻辑建构, 如果脱离现实世界的考量, 于经济学而言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而且是十分危险的。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觉, 他从李嘉图开创的逻辑世界中重拾始祖斯密开创的历史传统, 在比较静态体系中加入时间矢, 进而发展出动态分析法, 从而实现平面化向立体化的转变。动态分析理论的反思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基于此, 希克斯创作了《经济史理论》。

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与其他历史的区别在于它是用经济学的立场、信念、理论和方法指导史料的整理和呈现, 进而试图获得有体系化的关于经济的历史。这里有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理论”和“经济史”。“理论”代表某种价值取向, 试问以此作为指导史料选择的标准, 是否能够获得真实的“经济史”。历史包揽了过去时间范畴内的一切客观实在, 马克思·韦伯称之为“无边的实在”。史料则是史家及其他人对“无边的实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记述, 在记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 (如当时信息获得技术水平、时代的局限性、个人知识结构、个人价值取向等等) 的影响, 因此即使是第一手史料也是不全面的, 而是客观与主观参半的, 甚至是有意歪曲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以“如实直书”为毕身治学宗旨的史学大师兰克也无法“在历史著述中超然物外、消灭自我”。试想作为书写历史主体的人, 如果要得到纯粹客观的历史, 首先必须要消灭自我的主观意识, 而意识是人区别其他生物的特征, 失去了意识无异于自杀或谋杀。假若所有人都如此, 将意味着人类的灭亡, 而历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 人的灭亡即是历史的终结, 又何来编史一说。可以说主观性是史学的内在属性, “纯粹的真实”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其次考虑史料的流传, 受诸多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存在“断流”, 因此流传至今的“无边的实在”又减少一部分。而现今的学者所能到手的流传, 其史料至今也是有限的。最后是现今史家对史料选择治史的过程, 同样受其自身的价值观、理论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又一次远离了“无边的实在”。这样分析来看, 现今的经济史已在多个层面上“失真”了。

上述的史学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两个启发:一是“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无法企及的, 相反, “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经济史”也一样。二是与现代史学方法论相关, 即史料总是有限的, 仅仅靠史料做不出真正的历史研究, 而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史料, 对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和阐释。这与经济史学方法论是一致的, 即采用经济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经济理论模式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阐释。希克斯清楚地知道历史认识的这一局限性, “在我看来, 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历史———可以互相对话的一个论坛。”在他的经济史学范式中, 以“经济人”为经济假设前提, 采用经济学的某些范畴和体系, 更多是经济理论模型, 特别是动态的分析思想, 并用“统计一致性”规范运用理论的史料范围, 以商业专门化为线索, 试图呈现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动态化市场的历史模型。希克斯认为“统计一致性”能使“理论”和“经济史”的结合成为可能。他认为“把能够根据“统计上一致性”这个概念进行有益讨论的历史问题与不能那么做的历史问题区分开来”即是把“一般现象”和“个别历史事实”相分离, 关注史料中的“一般现象”, 但允许特例的存在, 这是与理论的运用要求相统一的。而19世纪史学大师兰克则不同, 他采用“外证”与“内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辨伪, 提倡“史料即史学”, 可见其对“个别历史事实”是十分重视的。兰克的史料批判法是建立在对“人性中的可能”的假设之上的, 相对于经济学“人性不变”的假设, 理应更客观、更有历史感, 但有趣的是, 这里两者都不缺乏历史感。希克斯虽然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出发研究经济史, 却绝非要刻意回归这个假设而反推出一个符合经济理论的经济史。他清楚地知道“他的模式中的‘行动者’ (如果这些模式实际上是有用的) 至少应该具有现实人的一种特征……但是当我们发现与模型相异时, 模型将启示我们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它是一个好模型, 这个‘为什么?’ (至少有时) 会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在坚持“理性人”为出发点的同时最终并未放弃“人性中的可能”, 希克斯认为在这一点上自己与马克思是一致的, 实际上R.M.索洛的经济与他也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 希克斯试图在一个自己划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使经济学理论模型普遍化 (非泛化) , 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有赖于对经济史的类型化。从某种意义上讲, 近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将其研究对象类型化并使之不断改进的过程。在方法论上, 类型化具有双重意义, 它即是理论形成前资料整理的必经阶段, 又是以“理想类型”或“规范”的形式表达为某一理论思维过程的最终成果。在马克思·韦伯那里, “理想类型”是个人的“思想图像”, 是经过“类型化”了的一种思想表达。希克斯首先将他的“经济史”类型化为“动态的市场化过程”的“理想类型”。在建构了“大类型”后又具体细分为几个包含于“一个单一的过程———具有一个可以认识的趋势 (至少到目前为止) 的过程”之中的“小类型” (见图1) 。

这些“类型”是高度抽象且相对独立、分散和静止的, 希克斯把“商人、商业、市场专门化”和“自由放任与集中干涉的相互作用”贯穿其中, 在“类型”之间的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类型”变得相互关联, 连成一个整体, 实现一个“动态的市场化”的“图像”。希克斯十分重视动态的历史分析, 特别体现在“类型”转化的过程, 他认为:“商人和商业的专门化”和“公共品的保护”在前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发挥作用;“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促进城邦经济向贸易中心经济的转变;“市场渗透”使贸易中心经济最终走向现代市场经济 (见图2) 。

类型化的动态市场的逻辑在此已清楚显现。可以看出, 简洁的类型化分析造就了较高的形式化程度, 增强了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这或许就是经济史与其他历史的不同之处:经济史为经济学提供理论检验的平台。然而, 应该看到, 越是纯粹、概括和完美的类型化范式, 就越缺乏历史感, 这对于经济史同样是危险的———它变得和经济学一样了。希克斯显然看到了这一点, 他认为“我们正在寻找的是一种正常的发展, 所以不必适用于全部事实;我们应当乐于承认例外, 不过应当设法说明这些例外。”而“这些例外”包括“有些社会在成为交换经济之后倒退回去, 而在倒退以后又将这同一的故事从头经历一次。有一些欠发展的国家只是在最近期间才经历了转变, 有一些至今也没有完成这一转变。”当然这并非完全不可调和, “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在于把“理想类型”外化到实际的历史过程中, 找回复杂而生动的风采。所以当希克斯努力寻找并留下经济史与政治学、宗教、科学以及工艺等其他社会领域的线索时 (尽管未深入) , 类型化的世界又将重拾部分失去的历史感。

历史哲学家对历史大致呈现两种观点:“解释论”和“理解论”。这个争论至迟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解释论”者认为, 人类社会历史是可以用类似自然科学的理性方法去把握的, 历史学的科学化是学术发展的必然归途, 显然“类型化”的思想属于这一类。而“理解论”者更强调一种“人文关怀”, 强调今人对古人的“移情理解”, 很明显“历史感”的说法更倾向于这一类。其实这两类论调都是理想化的判断, 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势必要找到平衡,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论。希克斯的做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权衡。然而一种更为强烈的声音来自于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关于“当代性”与“历史记忆”的极具内在和谐性的复杂的动态关系———人们的“历史记忆”受到其对“当代”理解的影响, 而其对“当代”的理解, 又受制于“历史记忆”。两者相通的两个基点在于:历史是用可理解的凭证叙述的;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治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两个推论:我们只能发现我们预期发现的凭证;一切兴趣都是当代的。从这个意义上看, “解释论”和“理解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只是发现他自己预期发现的兴趣所在的历史, 只是方法和手段的不同, 才会有“类型化”和“历史感”的分歧。希克斯自己也认为, 因为相距历史太远, 今天的经济理论和观念, 在历史的某一时期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而他的历史演进的叙述, 首先是服从于他的经济理论需要, 与此关系不大的则被舍弃掉。可以说, 任何历史都只是书史者认为是历史的体系化的故事, 差异只在于故事的风格是偏重“类型化”还是“历史感”。在这个意义上, 希克斯的这本书也只是关于动态市场化的故事。

摘要: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史的独特性是十分有趣的。文章以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为窗口, 试图捕捉历史感与类型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寻找二者之间的权衡统一, 借此予以反思。

关键词:历史感,经济史理论,类型化,故事

参考文献

[1]、约翰·R·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商务印书局, 1995.

[2]、王志伟.希克斯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J].经济学家, 1998 (5) .

[4]、罗卫东, 陈春良.市场经济体制的兴起与演进:一个经济史的理想类型——读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J].财经论丛, 2004 (6) .

篇4:读故事 学数学

一、乌鸦喝水的故事

例1你一定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如图1),瓶中水面的高度随石子的增多而上升,乌鸦喝到了水,但是还没有解渴,瓶中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乌鸦只好再去衔些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又上升,乌鸦终于喝足了水,哇哇地飞走了.如果设衔入瓶中石子的体积为,瓶中水面高度为,下面能大致表示上面故事情节的图象是( ).(2006年湖北省潜江市)

解析:本题借助故事情节,旨在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事实上,结合图象不难发现,A图反映原瓶中无水,这与题意不符;乌鸦加小石子喝到水后,在没有继续加小石子时,水面下降后的高度不能比原瓶中水面的高度低,所以C图不正确;乌鸦在开始加小石子的过程中,水面应上升而不是下降,所以D图不正确;故只有B图能真实地反映出乌鸦喝水的全过程. 答案选B.

例2小明受乌鸦喝水故事的启发,利用量桶和体积相同的小球进行了如下操作:

请你根据图2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放入一个小球,量桶中水面升高______cm;

(2)求放入小球后量桶中水面的高度(cm)与小球个数(个)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量桶中至少放入几个小球时有水溢出?(2006年吉林省)

解析:本题利用故事中的有关情境,很自然地搭起了数学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周围的事物,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1)由图2可知,放入3个小球后,量桶中的水面由30cm上涨到36cm,所以放入一个小球后,量桶中水面升高2cm;

(2)设水面的高度(cm)与小球个数(个)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则由题意可知,= 0时,水面的高度= 30cm; = 3时,水面的高度 = 36cm.分别代入到函数关系式中,可求出 = 2; = 30.

∴ = 2 + 30.

(3)由题意可知,量桶中若有水溢出,则

>49,即2 + 30>49,解之得>9.5.

∴量桶中至少放入10个小球时有水溢出.

二、《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

例3 《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解析:本题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考查放到《一千零一夜》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下,易于启发同学们的思维.若设树上有只鸽子,树下有只鸽子,按照题意,得

解之得

∴树上有7只鸽子,树下有5只鸽子.

三、田忌赛马的故事

例4田忌赛马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传说在战国时期,齐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有一天,齐王要与田忌赛马,双方约定:比赛三局,每局各出一匹马,每匹马赛一次,赢得两局者为胜.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胜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谋士了解到主人的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中、下等马要强……

(1)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比赛,那么田忌的马如何出阵,田忌才能取胜?

(2)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而田忌的马随机出阵比赛,田忌获胜的概率是多少?(要求写出双方对阵的所有情况)

(2006年安徽省)

解析:本题借助田忌赛马的故事,着重考查了同学们对概率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2)中求田忌获胜的概率,只需列出田忌的马出阵的所有情况,然后进行比较,即可求出答案.

(1)由于田忌的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强,当齐王的马按上、中、下顺序出阵时,田忌的马只有按下、上、中的顺序出阵,田忌才能取胜.

(2)当田忌的马随机出阵时,双方马的对阵情况如下表:

齐王的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上中下上中下 上中下

田忌的马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 中下上下上中 下中上

在对阵中,只在一种情况下田忌能赢,所以田忌获胜的概率P = .

篇5:学生好读故事精选

儿子长大以后,一天出去打猎迷了路。他到处乱走,出了树林到了另一个王国。他在一个小屋前下马,看见屋里住着一个老人,雪白的头发拖到地上,胡于垂到腰间。年轻的王子向前施礼道:

“您好,老爷爷!”

“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老人回答,”你怎么到这儿来的?”

“我打猎迷了路,就走到这里来了。”王子说。

“你愿意留下做我的仆人吗?”老人又问。

“愿意。”王子回答。

“那好,”老人说,“你要在这里干三年,如果你能干完三年,我给你找个媳妇成家。”年轻的王子就留下来了。

第一天早上,老人给他一个鞭子,让他绕着湖去打响鞭;并说这就是他的工作。晚上王子回到小屋里,老人问他:

“你是不是真地干了一天?”

“是的。”王子回答。

“你看见什么了没有?”

“没有。”

“那好。”老人说。

他们吃了晚饭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老人又给他那个鞭子,让他到湖边去。王子顺着湖边走,不时地甩着鞭子。中午时分,一群天鹅飞来落在湖上,脱下雪白的外衣,洗了个澡,穿上外衣又飞走了。

晚上王子回到小屋里,老人问他:

“你是不是真的干了一天?”

“是的。”

“你在湖上看见什么了没有?”

“我看见一群天鹅。”

“还 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她们在湖滩上脱下白外衣,到湖里去洗澡,洗完澡又穿上白外衣飞走了。”

“那好。”老人说。他们坐下来吃晚饭,以后就去睡觉了。

两年过去了。一天,老人又让王子去湖边,告诉他。

“今天是你工作第三年的最后一天。你仍旧去湖边巡视。天鹅来洗澡的时候,你趁她们不防,把她们的外衣拿来。做事细心点,如果你想获得幸福的话。”

年轻的王子拿起鞭子,又到湖边甩起来。

中午时分,白天鹅又飞来了,脱下外衣,跳到水里去游泳。看她们游得远了,王子悄悄走过去,抱起她们的外衣,跑回老人的小屋去。过了一会儿,呵!天鹅变成了一群美丽的少女来求老人要衣服。老人一件一件还 给她们,只剩下一个最漂亮的姑娘没有给,老人让她留在小屋里。别的姑娘穿起外衣,变做天鹅飞走了,老人把王子领到屋后说:

“这个天鹅姑娘是你的妻子,这是她的外衣,这袋里的金首饰和宝石是她的嫁妆。一定小心把这件衣服藏好,如果让她找到,她穿起来就飞跑了,你再也找不到她了。”

王子谢过老人,叠起白天鹅的小外衣,藏在自己怀里,把珍宝袋子往肩上一背,扯着姑娘的手就走了。老人把他们送出树林,指明王子家的方向,他们很快就到了家。

皇帝和皇后都以为自己的儿子死了,现在看见他回来高兴极了。王子告诉他们如何给老人做了仆人,怎样得到了天鹅姑娘。王子把天鹅的小外衣给了妈妈,让妈妈藏起来,并告诉她千万不要让姑娘见着,姑娘一旦拿到手,穿起来变成天鹅就飞走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年轻的王子和天鹅姑娘一起开始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王子出去打猎,妻子留在家里陪着妈妈,天鹅姑娘恳求说:

“妈,看在上帝面上,还 给我的白外衣吧,我向你保证不飞走,只想穿起来试试。”妈妈没有给她。

过了几天,王子又出去打猎,天鹅姑娘又来求妈妈:

“妈,看在上帝面上,还 我的外衣吧,我发誓不再飞走,只想再穿一下,穿起来我会更漂亮。”妈妈还 是不答应。

王子第三次出去打猎,天鹅姑娘又来求:

“好妈妈,看在你独生儿子的面上,还 我的外衣吧,我一步也不离开皇宫,穿起来我会更漂亮,你儿子看了更喜欢。”

这回妈妈相信了她,打开箱子拿出了白外衣。姑娘穿起白外衣,立刻变成白天鹅,说了声“再见了,妈妈,到玻璃山去找我。”就飞走了。

晚上王子打猎回来,妈妈告诉他天鹅姑娘如何求她骗她,骗走了外衣飞到玻璃山去了。王子听了难过得要死,立刻跨上马,穿过树林,去找那白胡子老头。他来到小屋前,不告诉老人他是谁,只说:

“您好,老爷爷!”

“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老人回答,“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来,”王子说,“是想问您一件事情,您知道不知道玻璃山在哪儿?”

“我的孩子,我是三十二路风的皇帝,”老人回答,“如果世界上有一个玻璃山的话,我的风一定知道,一定可以把你带到那儿。”

傍晚,一路风呼叫着回来,向老人说。

“晚上好,我的陛下!”

“晚上好,我的仆人!你看见没看见一座玻璃山?”

“没看见,但是我听说是有那么一座山。”

过了一会,北风怒吼着回来了,在老人面前的地上打了三个滚,说:

“晚上好,我的陛下!”

“晚上好,”老人回答,“我的仆人,你看见没看见一座玻璃山?”

“看见了,我刚从那儿来。”

“那么明天你带这个年轻人到玻璃山去。”

第二天早上,北风起得很早,背起年轻人就走。王子睡得死死的,把他带到了玻璃山脚下他还 不知道呢!王子醒来以后就开始爬山。他非常艰难地爬到半山腰,一不小心滑下来了。他又重新往上爬,爬到比刚才高一些的地方,又滑下来了。他又一点一点往上爬,费了好大力气才爬到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个老太婆。王子走上前去说:

“您好,老奶奶!”

“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什么运气把你带到这里来了?”

“老奶奶,是命运把我带到这里来了,”王子说,“我在找天鹅姑娘,听说她就在这玻璃山上,您能告诉我她在哪儿吗?她是我的妻子。”

“啊,我的孩子,你算找到地方了。但是我这儿有三百个天鹅姑娘,她们都长得一样。我把她们都带来,如果你能认出你的妻子你就带走,但如果认错了你就被杀掉。”

年轻的王子一点也不怕,他是那样爱夭鹅姑娘,他想或者找到她或者为她献出生命。

老太婆吹起号角,一大群天鹅飞来了,天空中处处是翅膀拍击的声音。

她们落在地上都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围着三子。老太婆带着王子走到姑娘面前挨个儿问:

“这是你的妻子吗?”

“不是。”

“这个呢?”

“不是。”

“那个?”

“也不是。”

后来走到一个最漂亮的姑娘面前,老太婆问:“是不是这个姑娘?”那姑娘轻轻笑了一下,趁老大婆不注意,偷愉向他眨眨眼。

“是,她就是我的妻子。”

“是吗?”

“是。”

“是不是?”

“是!”

老太婆向其他姑娘一挥手,她们都变成天鹅飞走了。只剩下王子的妻子,她悄声对他说:

“谁给你送饭都不要吃,等着吃我亲自送去的饭。”

老太婆对王子说:

“你虽然认出来了,但现在还 不属于你,你要给我做完三件事情,才能带她走。现在你去那边那座山上,天黑以前把它搬到玻璃山这边来。”

年轻的王子拿着锹和镐,走到那座山下开始挖起来。但是他一个人一天怎能搬完一座山呢?他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看着。中午时分,一个小男孩来给他送午饭,王子说:

“我不吃。”把孩子打发走了。

不一会他的妻子送来了午饭,看见他那样痛苦绝望,告诉他:

“不要愁,亲爱的。吃饭吧,吃了饭睡一觉。晚上回去老太婆要问你山搬完了没有,你就怒气冲冲地告诉她:‘搬完了,快给我做饭吃,我饿得简直要把你吃掉!’”

王子吃了午饭躺在草地上睡了。天鹅姑娘偷偷叫来她的三百个姐妹,她们又把三十二路风请来,一会儿就把那座山搬到玻璃山旁边。太陽快落的时候,王子醒来了,一看山已经搬走了,拿起锹镐去见老太婆。走到小屋旁边,他就叫起来:

“老太婆,晚饭做好了没有?”

“山搬完了吗?”老太婆问。

“搬完了!”王子吼叫着:“快拿晚饭来,饿死我了,再不拿饭来我把你吃掉!”

老太婆很奇怪,赶快去摆晚饭。

第二天早上,老太婆对他说:

“今天你去另一座山上,把所有的树都砍倒,锯成段,整齐地垛起来。”

我们的王子扛起斧头往树林里走去。砍呀砍呀砍呀——到中午连三棵树还 没砍倒呢。他坐在树干上望着树林,发起愁来,怎么能在天黑以前把这些树都砍倒呢?中午时分,那个男孩子又来送饭了。王子说:

“我不吃。”又把他打发走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妻送来了午饭,看他愁得丢了魂似的,就说:

“不要发愁,亲爱的。吃饭吧,吃了饭睡一觉。到了晚上,还 像昨天一样去找老太婆。”

年轻的王子吃了饭,躺下就睡了。这时他的妻子秘密叫来所有的天鹅,她们又把各路风请来,风一下子把树全吹倒了,天鹅姑娘把树锯成段,整齐地垛起来。太陽落山的时候,王子醒来了,一看树已全部砍倒垛起来,扛起斧头去见老太婆,走到小屋旁边,他就发怒地叫起来:

“老太婆,晚饭做好了没有?”

“活干完了吗?”老太婆问。

“干完了!”王子吼叫着:“快拿晚饭来,再不拿饭来我就把你吃掉,饿死我了!”老太婆很吃惊,赶快去摆晚饭。

第三天,老太婆命令王子说:

“今天你到田里去,把麦子割下来,脱了粒,磨成面,我好给你们做面包打发你们上路。”

王子拿起镰刀到田里去割麦子,割到中午,那个男孩子又来送饭,王子没有吃。接着他的妻子送饭来,王子吃了饭又去睡觉。妻子叫来所有的天鹅姑娘,一会儿把麦子割完了,运到打麦场上,请风来脱粒。风使劲地把麦粒从麦穗上吹下来,又把粮食吹到风磨上磨成面粉。太陽落山的时候,王子醒来走回小屋去。

“老太婆!”他怒吼着:“第三件事也干完了,快让你的姑娘们去抬面粉,好给我做面包。”

老太婆非常害怕,她吹起号角,把天鹅姑娘叫来,让她们去抬面粉做面包。

王子的妻子招手让王子过来,告诉他:

“今天夜里老太婆要把你关在马厩里,那里头有马有牛也有男人。它们会围攻你,但是不要怕。你大胆和它们战斗,斥退它们。”晚饭以后,老太婆对王子说:

“还 有一件事,今天夜里你要给我照顾牲口。如果明天少一头我就要你的脑袋。如果一头也不少,明天给你面包,还 给你一匹马,你可以带着新娘子回家。”

王子走进马厩。到了半夜,牛、马和男人一起向他进攻,牛眸马嘶人叫,但王子叱咤的声音比它们还 高。它们进攻了好一阵,挨了一顿打,就安静下来。

第二天大早,年轻的王子就来到小屋旁吼叫着砸老太婆的门。老太婆吓得不得了,她想:

唉呀!这小伙子真壮,比我还 凶!快打发他走吧,要不他会杀掉我!

老太婆一开门,王子就叫道,“面包烤好了没有?”

老太婆吓得直发抖:“烤好了,烤好了。”

“快给我,我要走了!”王子更加狂怒地叫道。

老太婆进屋拿面包的时候,妻子走来告诉王子:

“老太婆会带来许多高大的骏马和瘦小的丑马让你挑选,你一定挑两匹最小最丑的马。”

老太婆拿着面包走出来,又让人把马牵出来,在王子面前排好队。

“来吧,”老太婆说,“你随意挑两匹马,一匹给你自己,一匹给你妻子。”

篇6:读三国故事,学管理智慧

读《三国》学管理

一个企业不能仅依靠企业领导人的威信、人格魅力去管理干部员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管理基础不应该是随时、随地、随意由领导人临机处置,无章可循。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大大降低个人因素影响企业的管理,依靠科学合理的授权、约束和控制,以及对制度适时的调整,使整个企业有效、健康地发展。

现今有各种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理论,很多知名企业也有自己富于特色的管理模式,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其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也会有所不同,企业在制定本单位管理制度时可以参考、借鉴。管理制度的编制原则是:服从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简明化原则、系统化原则、锁链化原则、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重在遵守执行

凡有企业必有管理制度,篇幅不一,多者万言,少者仅有几页,但是它们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笔者也见过有企业请专业公司花数十万元代价制定出数十万字的管理制度,然后因推行不利将其束之高阁。

企业管理制度出台后遵守执行才是关键,否则就形同虚设,企业员工就会逐渐挑战它的权威性。在保障企业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尽量科学、严谨、全面,以便减少修改次数。每次修改都需要一定的执行磨合期,给企业管理带来暂时混乱。对于新业务应先制定试行制度。

2、大规模修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将给企业带来动荡,并使企业付出较高成本。

3、无论事务性制度、业务性制度或待遇制度的修改均须先充分听取相关方意见,减少阻力,做到平稳对接。避免制度刚一出台就遭到抵制,难以实行。

4、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5、企业高层是管理制度最常见的破坏者,越级指挥、不遵守财务制度是通病。遵守管理制度应从高层做起。

6、某些管理制度应有适当的弹性(即便是国家法律在制定上也有一定弹性,如最低处以多少倍罚金,最高不超过多少倍之类的),保证顺利实施。

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的。因此在制度的管理上,对特殊个案需要适当的弹性处理,这一点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是要有心理准备的。我们从《三国》看几个实例。

一、曹操割发代首

《三国》第十七回,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为安抚民心,便谕村人父老及沿途官吏,曹军“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巧的是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田中惊起一鸠,曹操坐骑蹿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这时谋士郭嘉引用《春秋》为其开脱,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以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

此实例应关注两点,第一,在制定制度时缺乏弹性,刑罚过重,应视不同情况处以数倍罚款赔给老百姓,然后从肇事者军饷(或俸禄)中扣除;第二,由于在制度上缺乏适当弹性,往往给执行造成难度,不得不增加制度的管理弹性。本例“割发代首”就是制度的变通执行。

二、义释曹操与失街亭的两张军令状

关羽在赤壁之战时奉命把守华容道是立了军令状的,承诺如放了曹操“愿依军法”。刘备对关羽能否守纪是有疑问的:“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而诸葛亮的安排是故意叫关羽放掉曹操的,似乎将军法视为儿戏,刘备、诸葛亮一开始就没准备把那个“军令状”看得有多重。关羽放掉曹操后,只得了个“权记过,容将功折罪”的处理结果。

无独有偶,马谡把守街亭也是立了军令状的,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却说:“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军律何以服众?”,挥泪将马谡杀掉。同样是立了军令状,与关羽的处理结果相比,马谡何其冤也!

三、同样的妄奏不同的结果

诸葛亮在六出祁山时,接连两次有人妄奏,两次的错误形式几乎一模一样,但诸葛亮也采取了对当事人不同的处理。再一次体现了某些时候制度不得不需要弹性管理。

第一次被召回是在《三国》第一百回,司马懿指使蜀国叛将苟安散布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心,早晚欲称为帝”,结果“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诸葛亮被后主召回后,“孔明将妄奏宦官诛戮”。

第二次被召回是在《三国》第一百零一回,原因是“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发书取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诸葛亮“欲斩之”,因李严是“先帝托孤之臣”,只好奏请后主,将李严“谪为庶人”,罢官了事。

两次妄奏,其实李严过失比宦官严重的多,宦官不过是受了苟安的蒙蔽;而李严是故意所为,性质有本质上的差别,处理之轻,显然弹性过大。

四、宽恕孙韶的无奈

在家族式企业中,往往有投资人的亲属在企业中担任部门经理,为管理增加了难度。这些亲属如果出现违纪现象,经常不得不在执行制度上给与一定的弹性。《三国》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三国》第八十六回,徐盛受孙权之命迎战曹丕时,有孙权侄孙扬威将军孙韶请战,徐盛不从。“韶坚执要去,盛只是不肯,韶再三要行”,徐盛大怒曰:“汝如此不听号令,吾安能制众将乎”,命武士将孙韶推出斩首。孙权得到消息后赶来说情,徐盛虽然说:“法非臣所立,亦非大王所立,乃国家之典型也。若以亲而免之,何以令众乎?”,禁不住孙权强调孙韶的特殊身份,最后又不得不“且看大王之面,寄下死罪”,这种管理上的弹性,实出于一种无奈。

三国管理人物的“十诫”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三国演义》中不少有作为的人,因自身的不足而失利,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分析他们的缺点,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借鉴,故列出“三国人物”的“十戒”,供参考。

一戒事必躬亲——诸葛亮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时,派人到魏营下战书。司马懿问下战书的蜀使:“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信使说:“丞相起得早,睡得晚。处罚20棍以上的事都亲自处理,说得多,吃得少。”司马听说后大笑说:“诸葛亮食少事多,哪能活多久?”蜀将回报诸葛亮,诸葛亮感叹说:“司马深知我也!”不久,诸葛亮谢世。

一个企业家,如果凡事躬亲,部下必然无主动性和创造性。某公司生产部经理非常出色,后被提拔为总经理。自从他出任总经理后,公司里的大小事务皆要过问,甚至亲自操作,生怕出纰漏,因而食之无味,夜不能寐。他对一个朋友说:“我太累了!还不如当一个生产部经理。”不久,他辞职了。

二戒疑人误事——曹操

曹操胸怀大志,机智过人,但是因多疑而误事。曹操患头疼病,请神医华佗为其诊治。华佗说,要根除病患,需在头部开刀。曹操怀疑华佗要杀他,故将一代名医囚于狱中。一个企业管理者,疑心太重必会束缚下属手脚,甚至可能搞得人人自危。办事人员有时为了示人“清白”而不得不降低办事效率,更谈不上创新,如此怎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戒办事繁琐——董曾

董曾因办事繁琐,700余人死于曹操刀下。

管理企业要提高效率就需精简程序。有家公司业务发展很快,董事长为了稳步发展,提拔了一个做事精细的人当会计,这位会计把科目从76种一下子增加到200多种,大家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没多久公司的业绩日趋低落,原来大家一天到晚忙的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数据和报表。

四戒骄傲草率——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皆因骄傲草率。瞧不起东吴后起之秀陆逊,最终被杀。很多企业家在创业初谦逊谨慎,一旦有了成就便自吹自擂,结果失败。企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做“百年老店”。

五戒贪图虚荣——刘表

刘表虽踞荆州天险,自称“江夏八俊”,但胸无大志,不思进取,一事无成。

过去,很多国营企业的人瞧不起私营企业,认为国营单位有优越感,而今下岗、失业的多是“国营老大哥”。

六戒感情用事——刘备

关羽死后,刘备报仇心切,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毁连营700里。有两兄弟在一个场镇经营电器,虽是同根生但关系不好。老二见老大冰箱生意特别好,心生嫉妒。一天,听说老大进了一批冰箱,数量较多,于是老二也进了一批同样的冰箱,低于进价销售,结果造成老大冰箱积压,老二因此也使其它品种的冰箱滞销,旺季一过,两兄弟都亏损了数万元。

七戒机密外泄——全纪

全纪是东吴的一个将领,因把机密泄露给父亲全尚,全尚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其妻而招来杀身之祸。

当代企业家必须有极强的保密意识。否则你的智慧、技术等就会被他人利用。

一个捡垃圾的人专门到各大公司周围捡废纸,并将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卖给该大公司的竞争对手,从中牟利。很多公司因此而招致对手的打击,却不知其中的原因。

八戒不听劝阻——马谡

失街亭斩马谡的故事人人皆知。因马谡不听王平劝阻,自以为自幼熟读兵书,将兵士屯于山上,后被司马懿用火攻。失了街亭,掉了脑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推出一种“品脱”汽车,当时有人指出其不足,但福特主要负责人不听忠言。第一年虽然卖出40万辆,但顾客使用一段时间,发现了该车的毛病,并有好几辆车出事,福特公司卷入上百件诉讼案件中,后来,公司不得不把150万辆“品脱”车收回。

九戒一蹶不振——徐庶

徐庶之才不在诸葛亮之下,然而因母亲自缢,悲愤万分,从此一生庸庸碌碌。

有个部门经理被总经理在早训的时候批评了几句,就灰心丧气,认为自己没有前途,终日酗酒,一事无成。与此相反的案例是史玉柱,尽管当初事业失利让他负债上亿,但他仍东山再起,不但还清所有欠债,还建造了今天的脑白金王国。

十戒心胸狭窄——周瑜

周瑜很能干,但心胸狭窄,诸葛亮三次用计,便把他气死了。日本井观公司一直使用一家公司的沙子。一次,由于井观公司与供应沙子的公司闹了一点小磨擦,井观公司主管决定禁止使用该公司的沙子,由此,导致井观公司质量下降,用户不满。井观公司后来领导班子总结说:“因领导人心胸狭隘,我们走了十年弯路。”

本以为《水煮三国》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恶搞古典名著类, 仔细读来,却属经济“管理学”范畴,虽对经济管理隔行如隔山,然却不忍释卷,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作者巧妙地借三国人物为载体,把曹操、孙权、刘备写成三位总裁:曹操——得天独厚、实力强劲、产品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大公司的总裁;孙权——子继父业、依据特色、固守一块市场伺机扩张的中小型公司的总裁;刘备——艰苦创业、白手起家、迅速崛起的新兴企业的总裁。经戏谑、调侃的文笔,作者将一系列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营销学的理论观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谈笑之中引出至理名言,使本来枯燥单调的“管理学”变得妙趣横生,而在开怀一笑中我也受到很多启迪,获益颇多。在此我就把这个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的现代职场谋略学之“必杀技”介绍给大家一起学习。

“能攻心即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概括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谋略家们的智慧精华。而我觉得用它来说明《水煮三国》在谋略学上的创举也颇为贴切。纵观《水煮三国》中阐述的市场谋略学,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二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三是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四是料敌制胜的营销谋略。而这四大类中又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以智制胜”的方针。

“管理的全部作用在于,它能帮助你建立起一种让顾客满意的企业机制”,“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过程管理”,类似这样的观点、表达在书中层出不穷,例如开篇在 “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中,作者即通过“刘备”由备战高考到进入国际知名学府四年深造的心路历程,生动地诠释了人的心态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提出“态度决定了成功的最大概率,决定了成功的全部学问”这一生存谋略的铁律。

“把梳子卖给和尚”,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精明的管理者看到的却是一契机,虽然这是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营销故事,但作者对此却作了颠覆性的批判,他认为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鼓励一种商业欺诈,与真正的营销谋略风马牛不相及。市场竞争成功必需的首要条件,是恪守高尚的创业信条。在坚持诚信的基础上,作者极力推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攻心”谋略。他以“诸葛亮”之口罗列了女人和顾客的21个类比,形象风趣地说:“做生意和追女人的诀窍,其实都只有四个字:攻心为上。”为了达此目的,他进一步列举了市场营销中需要关注的顾客的12个动情点,提出了应对商场变化的上中下三策,从而圆满地回答了“蚂蚁能否绊倒大象”这个需要以谋制胜的营销难题。

通读全书,我觉得最具有启发意义的是:本书将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加以引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据此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那么作为“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新形势下的电力工作者,面对日新月异变化的市场,我们又该如何箍好一只木桶,如何科学地创建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呢?我认为书中所说的创建高绩效团队的五大要决,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

首先是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管理层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包括:倡导成员多为集体考虑问题,留下足够多的时间供大家交流,以及对成员取得成绩的能力表示信心。这些支持性的做法帮助组织向团队合作迈出了必要的一步,因为这些步骤促进了更深一步的协调、信任和彼此之间的欣赏。管理层需要为此架构一种良好的沟通平台。

其次是团队成员的自豪感。公司的每位成员都希望拥有一支光荣的团队,而一支光荣的团队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成员的自豪感,正是成员们愿意为团队奉现的精神动力。

第三,让每一位成员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让他去做最适合的工作,这样各项工作就会都出色。

第四,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管理层的职责是激励整个团队向总体目标努力,而不是强调个人的工作量。如果做得好,一个劳动模范也许会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然而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打击团队的合作。正确的做法是,为团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鼓励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如果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时刻想着自己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的话,工作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勤奋。

最后还要进行正确的绩效评估。一个卓有成效的绩效评估体系通常包括两种评估形式:正式评估和日常管理中的及时评估。这样公司才能知晓每个成员是否称职,从而切实保证他们与职位的匹配、报酬、培训等工作的科学性,能够找出员工的绩效不好的真正原因,激发员工的潜能。

如今是个讲求人性化管理与竞争并重的时代,面对竞争带来的沉重压力,作者体现出殷殷的人性关怀,教给读者消除心理重负的谋略:采用前瞻性的时间管理,避免无谓的事务性干扰;保持忙碌,分散心理压力;及时采取行动,着手解决困难,变难为易;专心于工作,可以忘却许多莫名的烦恼;细数生活中值得感动的事,可以直接改变自己的心态。

上一篇:怡和新城F区安居工程周推进会纪要下一篇:bft考试写作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