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

2024-05-06

少年维特之烦恼(精选14篇)

篇1: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所描写的是18世后半叶的德国社会。当时的德国处于封建分裂,经济落后的时代,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濒临瓦解的前夕,封建贵族专横跋扈,穷奢极侈,教会人士虚伪腐朽,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男女青年婚姻不自由,整个社会如一谭死水。期间,德国的一些诚市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曾结成社团,奋笔疾书,抨击时事,他们崇尚自然,鼓吹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就是德国历史上“狂飙突进运动”,但失败后德国又陷入了一谭死水的境地。

这就是维特所处的那个社会的现实情况,到处弥漫着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环境里,维特的悲剧,应是必然的结果。维特的烦恼,即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内心的痛苦。

这个平民出身的具有“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知识青年思维特征的维特,在只重视出身,权势,地位和等级的社会里,尽管有出众的才能,高尚的情操,奔放的热情,远大的抱负,仍不能避免处处碰壁,头破血流,他爱自然,爱人生,同情孤苦无依的贫苦人民,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却动辄遭人白眼,受人非难。他追求爱情的幸福,寻找志趣相投的伴侣,可惜和他情投意合的绿蒂已经属于他人,他所追求的只能是个美丽的泡影。他失恋了,也失望了。

可他在社会上的遭遇,却让他对社会的现实更加厌恶,对社会更加绝望。他刚到使馆工作,就遇到一个既无能又顽固的公使,公使是个按部就班、拘泥细节的人,不满意维特傲慢无礼,处处挑剔,动辄训斥。社会本就与他的理想相差太远,原本就伤痕累累的维特,在面临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之后,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对事业彻底失望,进而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被迫在黑暗的现实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且,在那时,德国青年的生活和精神都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想要摆脱封建桎梏,却又没有力量,对社会都存在着普遍的消极萎靡情绪。所以维特的死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苦恼社会现实和当时没有反抗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维特的自杀也可以说是他不能认清自己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爱情的失败恰巧成了他绝望的一个导火索。他作为一个德国觉醒中的知识青年,有着同时代一起前进的精神,有着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所追求的就是享受幸福,享受青春,享受爱情,享受现世生活的一切幸福。但是这些他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却被封建道德和封建制度所扼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在当时的德国社会,是被统治阶级所压抑的。维特对绿蒂的恋情自由而奔放,执拗而强烈,像飞蛾扑火一样义无反顾。因此,维特用他单薄的力量与此抗争着,到了最后的遍体凌伤,最终绝望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中,使维特的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具有了现实意义,这种狂飙突进式的理想与德国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导致了维特的自杀悲剧,也正是这种纯真美好的理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尽管维特以自杀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让人无法认同,但维特的人生故事仍然能够以真情打动人,这也正显示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不朽名著的永恒魅力。而且,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社会也是与我们思想有着冲突的,我们也会有和维特相似的烦恼,这时的我们,又是否有着和维特一样的勇气呢?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评说维特的死是对是错,但有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让我们提起自己的勇气,用我们最美好的心灵与行动,让我们的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有一点的不同。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10级硕勋励志班

李翠

篇2: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内容简介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俩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伯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学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大,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杀死了一个农夫,维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春风呵,你为何将我唤醒?你轻轻抚摩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以天上的甘霖!‟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吹打得我枝叶飘零!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却见不着我的踪影……””摘录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艺术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它所采用的书信体体裁,非常适于表现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深刻性、复杂性和细致性。维特的每一封书简,犹如作者假手维特写出了自身的心灵感受,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贴切而又动人。在手法上,作者始终牢牢把握“有感而发”的原则,不无病呻吟,而是把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维特在恋爱中的欢乐、悲哀与失望,全是通过叙述他与绿蒂间的结识与交往的过程来表达的,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维特在贵族宴会上受辱的过程,也描述得十分细致,随着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维特羞忿难熬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特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被人们称为“抒情的散文诗式的小说”。作者还把写景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当维特在恋爱中屡遇挫折,心绪抑郁时,作者描述了他与绿蒂的一次月下“幽会”,特别突出地描绘了当时月色之朦胧幽暗和深邃,借此映衬维特的心烦意乱,他那无可名状的隐痛和悲哀,以及他前途的晦暗莫测。真情实感,强烈的时代精神,高度民主的艺术性,三者结合起来,赋予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一个人只有在又回到时原地时,才会痛心地承认自己的是真的迷路了。我辛辛苦苦地在生的原野上奔走,我以为我走的很远,我以为不久我将抵达,然而现实却把我摔回了原地。风从四面吹来,我却不知该往那哪儿走。

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许我们都曾有。深深地爱着一个永远不可能得到时的人而无法自拔,这实在是人世间莫大的悲哀,值得人们同情。不幸的是,维特又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偏激的人,一旦爱上一个人便把整个世界给忘记了。他的心智为爱而生,也为爱而灭。在他预感又确认这份爱永远要这样痛苦下去时,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最后他平静地选择了死亡。我惊讶世间竟有些强烈地爱。爱一个人竟可以达到如些是程度。但可怜的维特,是多么值得我们同情啊!

一个人可能在爱时变得才智超人,也可能变成世上最笨的人。《少年维特之烦恼》对人与人关系和情谊进行思考。维特对纯洁爱情的渴慕与膜拜,是他的精神上的支柱。小说鲜活地描写了青年的激动的心理和小鹿在跳的爱情体验“日月星辰尽可以安安静静地升起又落下,我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周围的整个世界全给抛到了脑后。”“她是圣洁的,一切欲念在她面前都会沉默无言。”维特渴慕的绿蒂善解人意,给人以安慰温暖。所以在困惑失败时常常回忆绿蒂而寻找寄托。辞去公职后,在与侯爵交往中又是那么苦闷,侯爵只注重他的办事能力,但维特看重心灵“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有。”于是他来到绿蒂那里寻求安宁,他把生命的依托赋予了绿蒂,却依然忧郁而彷徨。渐渐开始自杀的计划时,但是他发现“可是,你要是这会儿走了,从他们的圈子里消失了,他们又将多久会感到失去你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缺陷呢?在对自己的存在最有把握的地方,在留下了他存在的唯一真实印记的地方,在他亲爱的记忆中,在他们的心坎里,也注定了要熄灭,要消失,而且如此的快!”用他的话“人对人竟如此地缺少价值。”,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结论。他认清的事实是“攫取是人类最自然的欲望。婴儿不总是伸出小手抓他们喜爱的一切么?”对人与人的思考的结论其实不应是人对人竟如此地缺少价值,但是在18世纪的德国,一个反抗的青年,他用这样的结论,在他的反抗的道路上断去自己对生的留恋,做出义无反顾斗争。

篇3:少年维特之烦恼

1.维特眼中的自然

维特认为, 只有自然才是丰富无穷的, 才能成就最伟大的艺术家。 除此之外, 成规定律会破坏我们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和自然的真实表现。 维特能诗善画, 可以说是一个才子, 但他却选择离开相对富裕的生活, 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在这里, 一切都如天堂般美好, 他逐渐忘掉了所有烦恼, 忘掉了命运的不幸。 为什么会觉得不幸呢? 再联想当时的社会环境, 18世纪的德国,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 产生了博爱、平等和自由的思想, 这与封建等级观念和腐朽的封建制度相违背。 维特在这样的背景下, 勇敢选择了与之相对抗。 他追寻自由而自然的生活环境, 渴望打破那些限制创造与探索的桎梏, 解放内心, 表达最真实的自己。 这就是人性的本真, 就是自然。 无需社会的雕琢, 随心而已。

2.维特心中的快乐

第一, 在维特的内心中, 那些像孩子似的人们是最幸福的。 孩子们拥有天真却又平和的心态, 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例如, 在维特见到绿蒂的时候, 她正在和弟弟妹妹们玩耍。其实, 在维特的心里, 绿蒂就和那些孩子一样, 纯洁, 快乐, 总会给人向上的力量。 绿蒂不同于他所见过的为琐事和功名所累的大人一样。 第二, 不奢求功名浮华。 会因为看到别人的幸福就想装扮自己的生活, 即使看到不幸的人艰难前行, 却依旧渴求光芒的人也是快乐的。 因为, 维特认为, 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只不过是主观的意愿而已。 有些人深处乱世, 无欲无求, 但是总有人将他们浊化, 以为他们也被不正风气吞噬了, 然而他们却永远无法了解这些人内心的宁静。 只要他们愿意, 他们就可以随时逃离牢笼。 除此之外, 这些人是充满信念与希望的存在。 社会总会有曲折坎坷, 阻碍我们的前进道路。 但是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而产生悲观情绪。 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 第三, 世间所有的礼物和关注都比不上我们失去的, 被残忍毁掉的快乐。 当时, 很多人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 他们认为物质上的满足会给他们带去无尽的欢乐。 确实, 人活在人世间应该有自己的追求。 我们没有权利评判别人的选择, 但是, 当一个人被物质主义侵蚀了心智, 就会变成可悲的人。 因为, 除了那些物质的东西外, 他们的内心早已空虚, 被物质的蝼蚁啃食得丝毫不剩。 与之相比, 维特追求精神自由、人性解放的思想可谓是特立独行。 他其实是在追求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3.维特的悲剧爱情

维特在乡下举办的一次舞会上与绿蒂结缘。 但是, 在和绿蒂见面之前, 维特就受到警告, 绿蒂已经有未婚夫了。 然而, 这并没有阻止他对绿蒂深入骨髓的爱慕。 他渴望着与绿蒂的接触, 连在梦里都是绿蒂的身影。 每一天维特都活在对绿蒂的一厢情愿的幻想中。 在维特的认知里, 绿蒂同样对他产生爱意。从爱情心理学的分析来看, 维特将爱情给予绿蒂, 比向她索取爱情, 自己更感欢欣, 并以她的幸福为满足, 即要有无私精神。另外, 维特寻找和珍惜绿蒂心理上的共鸣。 他认为美满的爱情在于精神上的和谐, 心灵上的沟通。 所以, 即使他知道未婚夫阿尔伯特的存在, 甚至在阿尔伯特回归后, 依旧粘在绿蒂身边。 最终, 他忍受不了心爱的绿蒂在其未婚夫面前的体贴, 选择离开了绿蒂。 兜兜转转, 维特回来了。 可是, 迫于社会压力等因素, 绿蒂最终果断拒绝了维特, 直接导致维特的崩溃、死亡。绿蒂在得知维特的死讯时, 哭得快要昏倒了。 可是没有谁可以肯定地说, 这是绿蒂对维特的爱的体现。 绿蒂对未婚夫阿尔伯特十分体贴。 她是一个既开放却又传统的女孩子。 虽与维特心灵契合, 却始终无法做到像维特一般“离经叛道”。 在文章中, 维特的收信人好友, 曾经劝告过他, 如果维特一意孤行, 就会被毁掉。 其实维特“即使仍然对结果看得十分清楚, 可是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就算是死亡, 维特也是开心的。 因为, 枪是绿蒂———他心爱的人亲手交给他的。 他已经无法自拔了, 陷入对绿蒂的痴迷, 陷入对自由快乐的追寻中去了。 这注定是一个悲剧。 德国社会环境压迫人性、爱情, 而维特则赞美爱情、渴求解放, 试想, 当一个社会都在反对你的时候, 你还有什么压倒性优势让你出奇制胜? 维特的力量太过渺小, 这也决定他的失败爱情。

4.维特对命运及自杀的理解

维特和阿尔伯特就一个女子的自杀事件, 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维特认为, 把自杀的人称为懦夫是十分荒唐的。 当大自然也无法从迷津中逃脱, 力量已经穷尽, 无法满足的时候, 可怜的人唯有一死。 维特一直把自己看做可怜的人, 人类的命运也是可悲的, 自杀其实是维特在反抗社会现状的表面下的绝望, 最后, 他选择与这种社会决裂。 维特一直在打破传统束缚, 一直在抗争, 但有时现实太过残酷。 当我们所期盼得到的最后也不会成为我们的, 反而背叛了我们, 就算是意志力强大的人也不一定躲得开现实的压榨和理想破灭的绝望。 从开始到自杀, 是维特对人性不断探索的过程。 这本书是自传性相当强的歌德的作品, 所以也是作者的经历和作者的探索。 当然, 作者从一定程度表达了对自杀的赞美。 因此, 维特对自杀的理解也是与世人格格不入的。

5.结语

对于维特性格思维的评论众说纷纭,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他对命运、 爱情的理解, 是对18世纪德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勇敢反抗, 体现了一些德国进步青年对人性解放、思想自由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篇4:少年“维特”之烦恼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如果学渣听到学霸对自己这样唱道的话,一定会特别想痛殴对方一顿。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身处在一个应该积极向上的情境,却依然迷茫不已。

这是高中的最后一个冬天了。对于在考试中受挫的高三少年们来说,不管是在时间维度还是心情维度上,都已然进入了“维特(winter)”阶段。这些同学好像随便拿出一种烦恼,就能像拿着冰凌一样戳破自己内心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少年开始动摇:既然高考这条路已被大雪封住,何不另寻他路?人们一边质疑着,一边徘徊着。

当烦恼阻碍了我们踏雪前进的脚步,我想我们得和自己好好谈谈。

求学采访

初见到小孟时,她正拿着本单词书背个不停,那双大大的眼睛随着书本的开合而张闭,完全看不出她的内心有那么多的烦恼。

但就是这么一个连空余时间都拿来背单词的孩子,却在高三的关键时刻陷入了困惑中。面对小编的采访,她这样说道:“我身边有一些同学已经放弃高考了,他们说反正自己的成绩那么差,也考不上大学,高考又不是唯一的出路,还不如开开心心地度过最后的高中生活。我想想也觉得挺对的,按我这样的家庭条件和成绩,如果考上好的大學也就算了,要是考上‘烂大学,不仅要花高额的学费,大学毕业后还要挤破头去找工作,前途仍旧渺茫,干脆早点出去赚钱算了。”

篇5: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启发

《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位有才华、爱自然的青年维特,他独自人到了个小山村谷,他沉溺于在梦幻般的自然风光钟,感到无比惬意。不久后,维特在次聚会上遇到了位名叫绿蒂的漂亮姑娘,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

但是,没有人想到绿蒂已经订婚了,她的忠诚阻止了她接受维特的爱。这无疑是对陷入热恋中的维特的沉重击,连串的麻烦也接踵而至,他不得不向她告别,依依不舍地离去。

歌德描述了维特的感情起伏,利用抒情和讨论生动、详细介绍了维持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揭露和批评了封建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保守,热情地歌颂了个性解放和自由。

读完这本书后,我很同情维特,也理解他为什么这么难过。但同时,我也明白个真理:在生活中,我们无论什么烦恼,什么挫折,不能像维特那样选择逃避,生活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不可能直鸟语花香,我们不能说没有办法走下去,然后放弃。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挫折中坚持,永不放弃,直到战胜挫折。

篇6: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无论读什么书,我们应该写出一些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或长或短,这样可以让我们对所读之书进行再一次整理回顾,认识更加深刻,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如果读了而不留任何的痕迹,那么简直是白读,任凭你的记忆力再好,也不能对全书始终有个整体全面深刻的把握。尤其对于人人奉为经典的书籍,更应该读后细细思索与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人生启示,指导人生道路走得更加明白更加辉煌。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有一个青年刚踏出大学校门不久,就出版了一部轰动欧洲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著作。这部著作与作者的名字始终相提并论,直到他的另一部著名长篇小说《浮士德》问世。歌德青年时代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震撼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和曾经年轻过的人们,他们在这部日记式的小说里,感悟到一个人可以像维特那般纯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爱自己所爱,说自己所说,做自己所做,哪怕与世俗格格不入,献出自己的生命。说明这部作品的魅力的绝好事实就是小说问世不久,很多感同身受者模仿维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人在少年时曾囫囵吞枣地了解了维特的烦恼,时过多年,她已步入中年,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世界里曾有一个

叫维特的少年。无意中,她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一种久违的莫名奇妙的情感涌上心头。她禁不住又逐页阅读,从编者的介绍和作者的前言,到维特点点滴滴的对生活的真切记录,直到他走上不归路,所有的所有给予她不再是曾经的浮光掠影,而是将心比心的伤怀,无休无止的惋惜,及主观总结出来的人生启示。

维特是个才华横溢、激情洋溢的前途远大的青年,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周围的每个人。在一个美丽的人情味很浓的村庄他生活得很幸福,然不久偶然参加一个舞会,结识了人见人爱的夏绿蒂小姐,对她一见倾心。然绿蒂已与别人订婚,维特只能深藏自己的爱恋,咀嚼着伤痛。但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闸门,在绿蒂面前表露无遗。封建道德不允许我们的维特为所欲为,为了躲开自己的绝望爱情,维特离开了原地,到城市里谋求职位,希望能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倾轧,面对社会对有才华之人的不公,维特的本性显露无疑,他不屈从,不伪装,始终维持着自己高贵的风度。这样的人注定会被人群排斥在外,维特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排挤,不得不离开城市生活,返回乡村,希望能在爱人的身上得到些许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爱人已与别人成婚,而且很幸福,她不能冲破婚姻伦理的束缚,接受维特的炽热爱情,反而有意躲避他,规劝他,让他迷途知返。维特在爱情与事业不顺的双重打击下逐渐变

得悲观厌世,最终用借来的手枪结束了本该多彩多姿的年轻生命。维特是个孤独的少年,他没有真正的知己,他见解独到,却常常被别人误解成偏激;他同情心强,却常常被别人狠狠指责;他才华横溢,却始终得不到承认。他的悲惨命运是必然的,必然离开不容他的世界,到天堂里找寻安宁。

少年时读维特,大概会随着维特或悲或喜,沉浸在他的悲苦里不能自拔,加之联想到自己亦真亦幻的人生,可能会效仿维特的做人做事方式,随心所欲,处处碰壁后,选择永远地离开,留给世人一个凄惨怜惜的背影。少年时的激情与心灵悸动,很容易不可救药地使自己陷入经典著作的反向影响里,还要振振有词,遗世独立。所以那些后维特自杀的少年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可爱的。年轻时的我们是相似的,超越了时代的,都拥有共同的梦想,希冀爱情与事业一片坦途,当不遂心时,很容易就会愤怒、消沉,甚至轻生。正在年轻的和曾经年轻过的我们应当理解维特的自闭,他处在狭小的个人世界里,是身不由己的。还有,我们应把这本小说首先放在年轻时代品评,在我们年轻时,它代表了我们不为人知的心声,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年纪贬低它的价值。一部作品不能因为一个年龄阶段的人的排斥,而失去它的时代意义。手握这本薄薄的书,我们应该异口同声的说:“是的,我们与维特一样年轻过,激荡过,迷茫过,失望过,离开过!维特永远是我们当中的一员,尽管他离开了我们,丝毫不能

减少我们对他的怀念与赞誉,更不能减少我们对他激情澎湃的模仿。

度过维特的年代再读维特,好似多了许多的清醒与客观,当然也消减了许多的激情。以过来人看,维特死得不值,一个有才华的人就这样被命运打败,让人扼腕叹息。如果他换个角度思索问题,而不仅仅因为周围没有理解他的人们,或许维特不会到天堂聆听上帝的教诲。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每个人遭遇不幸,就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那么世界上的人将所剩无几。如果每个人都甘愿做生活的弱者,那么社会如何发展,人来如何进步。如果贝多芬因失聪而放弃音乐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不会欣赏到他的经典作品,更不会看到一个强者如何以他的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精神引领我们战胜种种不幸。如果司马迁引遭受为别人所不齿的屈辱,而选择自暴自弃,中国文学上就不会诞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宝贵的客观史学著作《史记》了。遭受严重不幸的人们都曾绝望过,但都凭着个人的忍耐力挺了过来,从而凤凰涅槃,走上更绚烂的人生之路,有的还流芳千古,至今让我们无尽缅怀。这番见解谁人都能领悟,但对于年轻时的毫无阅历的维特来说,或许真的很难付诸于实践。这番深度理解又深情规劝的,矛盾言语,只是想给予维特似的一小部分青年人一些启示,同时也给予自己一些启示——无论何时,请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即使你正遭遇天大的不幸;无论何时,请保持微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前方还是一片光明。

篇7: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心得

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 维特出身市民家庭,他思想敏锐、感情丰富、才识过人,是一代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资产阶级关于“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平等、博爱”等的思想意识,无不渗透进他的言行举止之中,而具体化为对于“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奉。他热情讴歌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视自然神性之所在,以“自然的儿子、朋友和情人”自居,甚至渴望成为“无所不在的上帝的一面镜子”,这里的上帝正是他崇尚的大自然。他对自己的心负责:“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灾难的源泉。” “我所知道的,谁都能够知道。——只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 维特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他热爱自然风光秀丽的小村子——瓦尔海姆,“在这里感到很惬意。在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剂治心灵的良药,而这韶华时节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温暖着我常常寒颤的心。”他甚至“想变作金甲虫,遨游于芳香馥郁的海洋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因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他将自己的艺术也抛到了一边:“我是多么幸福啊,我的挚友,我完全沉浸在宁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搁置在一边。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

也画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大的画家。——每当后来我眼前暮色朦胧,我周围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个都憩息在我心灵中时,我往往便会生出憧憬,并思忖:啊,你要是能把这一切重现,是能将你心中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如你的心灵是博大无垠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 只有和处于自然纯真状态的人在一起,他才觉得快活。 “当地的下层老百姓”“很喜欢”他,“尤其是孩子。”而每当他们“只能一起走一小段路”,他“就感到难过。”他还仰慕来自民间的人荷马和莪相,向往荷马史诗和《圣经》中所描述的朴素自然的先民生活与平等和睦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维特第一次在绿蒂家的前厅里与绿蒂相遇时,他就被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吸引了。他眼中的绿蒂“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简直像块无瑕美玉似的保持了一个少女全部可爱的自然本性,难怪维特称她是“一位天使”,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而他对绿蒂的感情也不只是“喜欢”,更不是“想占有”。

篇8: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写作手法

歌德在这本小说里面,应用了大量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以此来反应“我”的内心活动以及内心情感。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些心理描写来描写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在文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者在小说中主要应用两种心理描写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心理描写法,如主人公维特直接倾述、梦境幻觉、“编者”的叙述等都属于该种描述方法,第二种就是间接心理描写,如神态描写、细节表现、描写景物等。作者通过这些心理描写,表达出了维特的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更容易直击读者的内心。

二、《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心理描写法

(一)直接倾述法表达情感

在小说中,作者用直接倾述法来描写维特的情感经历,直接倾述法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人物的真实情感,这种手法在小说中是十分常见的,采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可以帮助读者直接窥探出维特内心的情感和秘密,这样就很好的与读者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直接与作品中的主人公沟通,了解他,感受他的世界。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有这样的描述“你可能想象不到,我现在有多幸福,这幸福缘自我结识的一位姑娘……”,就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当中,就让我们读者深深的体会到主人公维特邂逅绿蒂这位美丽的姑娘时的幸福,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但是这种幸福、快乐的感觉又必须找到人分享才可以,所以就与自己的知己倾述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像这样的直接倾述,就直接将维特的内心曝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感受到维特最真实、最本真的内心情感。因为维特是一个情感至上的人,当他有开心的事情时,他往往会第一时间与他人分享,他非常乐于直接倾述自己的情感。作者在生活中也是将“真实表现与真实感受”视为有生命的艺术,认为自然、真实的东西才是文学创作所需要的。

(二)“编者”的叙述方式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作者从第三者的角度来描绘出主人公维特内心的痛苦。作者将“编者致读者”穿插到小说当中,通过这种叙述方式用第三者的视角来写主人公自杀前后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生活的变化,尤其是他的挣扎与矛盾。作者在描写维特内心活动时还加上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深入、直接的感受到维特内心的痛苦与矛盾。“愤慈与忧郁交织在维特的心中,他的精神几乎被摧毁。”从这段话当中可以看出给维特的一些心理改变,还能够看到改变给他带来的影响。失败的爱情让他失落、愧疚,他认为自己是个罪人,是破坏阿尔伯特与绿蒂关系的罪人。

(三)间接的心理描写方式

利用细节描写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作品中主人翁的心理,歌德无疑深谙这一点,应用了大量的间接心理描写法。在小说中有这样的场景,绿蒂告诉维特礼拜四晚上是圣诞夜,想要邀请他来,但是在圣诞夜前的这段日子,她要安静,希望不要来打扰她。在这个时候,“维特征了怔,面色变得苍白,继而烦躁地在房里来回疾走。”歌德在文章中用细节描写深刻表现出维特内心的复杂。他是渴望见到绿蒂的,虽然他感到绿蒂是喜欢他的,但是话从绿蒂的口中说出,维特还是觉得有一点不敢相信,所以他先“怔怔”,接着,他感觉到非常的难过和气愤,所以才会表现出脸色苍白,并且在屋子里烦躁的走动着,像这种细节描写,可以更加细致直白地表达出主人公维特在受到打击时所无措的、悲愤的内心情感。

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小说仅仅是一种消遣,但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却让人有着连续再看的欲望,这部作品的主要媒体在于其强大的心理描写,歌德用刻骨铭心的经历来宣泄着内心的情感,结局看起了结,实际上却并没有结束。结束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而没有结束的是小说带给读者的心结。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形式,拉近了主人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少年维特可以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倾诉自己的内心。少年维特将自己的快乐、忧伤写入日记中,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作品与维特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绝望。作为读者,一旦我们进入维特的感情世界,很容易与书中人物发生认同感,忘记自己,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主人公。

三、结束语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这篇小说中歌德使用大量的心理活动来描写主人公维特的一生,采用这种写作手法来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通过这种心理描写法,读者可以直接与维特来交流,也使读者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意义重大,这种表达方式是值得我们进行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何湘君.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2]黄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3]欧蕾.从文学活动视角谈《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审美意义[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篇9:《少年维特之烦恼》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里,维特是个能诗善画、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青年,依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771年大地回春之际,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久,他在一次乡间舞会上认识了年轻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养的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如故,维特与她频繁往来,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美好日子。但绿蒂已和阿尔伯特订婚了。不久阿尔伯特旅行归来,并在侯爵府任职,与维特也很快成了好朋友。但他那种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强烈的事业心则与感情奔放的维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维特自感追求绿蒂已毫无希望,心灵上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深爱着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

第二部分是维特生命中比较痛苦并且饱受侮辱的一年,维特在任职期间遭到贵族乡绅的奚落,受到迂腐公使的百般挑剔。维特忍无可忍辞掉工作,返回原来的小山村,心爱的女孩已成了别人的妻子。爱情上的绝望,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这一切使维特再也无法忍受,产生了告别尘世以求永生解脱的念头。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他又一次来到绿蒂住所,情不自禁地拥抱和亲吻了绿蒂。两天后,维特在给绿蒂写完不忍卒读的遗书之后,于午夜时分,用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经典名句:

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她的出现,她的命运,她对我的命运的关注,从我干涸的眼睛里挤出了最后几滴泪水。

点评:

篇10: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而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少年维特之烦恼》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全书以主人翁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连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 维特出身市民家庭,他思想敏锐、感情丰富、才识过人,是一代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资产阶级关于“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平等、博爱”等的思想意识,无不渗透进他的言行举止之中,而具体化为对于“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奉。他热情讴歌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视自然神性之所在,以“自然的儿子、朋友和情人”自居,甚至渴望成为“无所不在的上帝的一面镜子”,这里的上帝正是他崇尚的大自然。他对自己的心负责:“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灾难的源泉。” “我所知道的,谁都能够知道。——只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 维特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他热爱自然风光秀丽的小村子——瓦尔海姆,“在这里感到很惬意。在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剂治心灵的良药,而这韶华时节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温暖着我常常寒颤的心。”他甚至“想变作金甲虫,遨游于芳香馥郁的海洋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因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他将自己的艺术也抛到了一边:“我是多么幸福啊,我的挚友,我完全沉浸在宁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搁置在一边。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

也画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大的画家。——每当后来我眼前暮色朦胧,我周围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个都憩息在我心灵中时,我往往便会生出憧憬,并思忖:啊,你要是能把这一切重现,是能将你心中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如你的心灵是博大无垠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 只有和处于自然纯真状态的人在一起,他才觉得快活。“当地的下层老百姓”“很喜欢”他,“尤其是孩子。”而每当他们“只能一起走一小段路”,他“就感到难过。”他还仰慕来自民间的人荷马和莪相,向往荷马史诗和《圣经》中所描述的朴素自然的先民生活与平等和睦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维特第一次在绿蒂家的前厅里与绿蒂相遇时,他就被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吸引了。他眼中的绿蒂“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简直像块无瑕美玉似的保持了一个少女全部可爱的自然本性,难怪维特称她是“一位天使”,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而他对绿蒂的感情也不只是“喜欢”,更不是“想占有”。

篇11: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素材来自歌德的一段恋情。一次,歌德在表姨母举办的舞会上,遇见了一个叫夏绿蒂的女子,并一见钟情。但夏绿蒂已经有未婚夫,歌德得知后仍不放弃,努力追求,可是夏绿蒂是一个实际的女子,她最终选择了和未婚夫结婚。失恋的歌德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部作品。

这年冬天,歌德的好朋友耶路撒冷自杀,这给歌德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不久,歌德又陷入一场和自己表妹的爱情中,但也因表妹有未婚夫,两人没能在一起。歌德想到了自杀,就在此时,歌德的灵魂已经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四个星期后,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爱情小说就诞生了。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欧洲,痴情的读者捧着《少年维特之烦恼》哭泣,维特和绿蒂的服饰成了最时髦的打扮,成百上千的失恋青年男女自杀殉情。

《少年维特之烦恼》将主人公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于社会大背景中,揭露了封建等级偏见和个人守旧思想,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

篇12: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很多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都觉得维特是个疯子,无论是对生活、对爱情,还是对死亡。然而我,爱维特,崇拜他的人格和情操,还有他诗一样的气质。越是爱他,越是痛心!就是这样,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着地去追忆往昔的不幸,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得多,维特也不会死。人们往往因为执着而苦恼,最令人苦恼的是得不到又放不下的爱情。

维特是那么的充满艺术气质,他热爱大自然,只有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他才会觉得他的灵魂充满奇妙的欢乐,感到温馨和幸福。他也爱书籍,可是远比不上他对自然的爱。他觉得惟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的,惟有自然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他爱孩子,在孩子身上他能感受到天真无邪,似乎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只有在自然中,在与孩子一起时,他才是快乐的,我感受得到他的快乐,并渴望他永远快乐下去。

篇13: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作者与作品——写作缘由

作品的内容都与作者的个人情感经验密切相关。《维特》是歌德带有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同样, 《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本人大量的生活元素的沉淀。

1772年歌德参加乡村舞会时认识了夏绿蒂, 对她一见钟情。但绿蒂已订婚, 歌德为此绝望。不久, 同学威廉?耶路撒冷因单恋友人之妻而自杀, 刺激了歌德, 使他“找到了《维特》的情节”。于是歌德用文字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悲痛。谈到《维特》的创作, 歌德说, 像鹈鹕一样, 是用自己的心血把那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 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

1917年, 也就是一战时期, 菲茨杰拉德在军营受训期间认识了南方名门淑女姬尔达?赛尔, 二人坠入爱河。但当姬尔达认识到菲茨杰拉德无力让自己过上舒适奢华的生活时就拒绝了他的求爱。此事刺激到了菲茨杰拉德, 他发誓要挣大钱, 后来终于以一部小说名利双收, 成功娶到姬尔达。婚后与姬尔达过上了放荡不羁、狂欢纵乐的日子。由于他的前两部作品尚好但评价不高, 1922年菲茨杰拉德决心写一部内涵深刻, 影响深远的作品。在写给编辑马克斯威尔?信帕金斯的信中, 他写道:“我这一次要写出新的东西来——不同凡响的, 优美的, 质朴的, 加之布局精细缜密。”他还认为, 他身上有一股巨大地力量, 正在写的那本书将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作品。

正是由于两位作家的个人体验和饱满才情, 才有了这两部作品。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他们两位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故事内容时, 并没有完全照搬自己的生活经历, 而是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 将这些素材演绎成小说, 赋予了作品时代精神。

二、男主人公——“受难”的“第三者”

两部作品都在讲述“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的故事, 文中男主人公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且均以死亡结束, 属于情感的“受难者”。

《维特》中的男主人公维特对绿蒂的情感是真挚而感人的。维特质问自己, “我竟到了如此的境地, 对她的感情吞噬了一切;我竟到了如此的境地, 没她我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盖茨比》中盖茨比对黛西的感情是深沉中夹杂虚幻的。他在西埃格购买豪宅, 只是为了可以看到对岸黛西家的绿灯。夜晚, 他可以“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朝幽暗的海面伸出双臂”, 仿佛恋人在怀。

绿蒂是自然的化身, 维特对她的爱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归。黛西是物欲的化身, 盖茨比的爱只是一种金钱追逐。此外, 维特与当时的时代风气是格格不入的, 对当时社会的世俗压迫持一种反抗的态度。盖茨比属于“迷惘的一代”, 顺应了“美国梦”, 追逐金钱与享乐。维特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品格, 如崇尚自由, 热爱自然, 追求真挚爱情等, 乃至他为爱情而“殉葬”展现了情感的崇高与不可亵渎, 这些使得维特具备了一定的美学品格。盖茨比身上展现出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 美学品格有待考量。

三、时代悲剧——人物的精神轨迹

两部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作品主人公情感的汹涌与执著, 人物的悲剧命运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映照。但通过具体分析男主人公的追求与女主人公拒绝的原因, 可以发现作品产生年代的精神特质导致人物追求的不同。

《维特》中男主人公维特追求的是绿蒂的爱, 是比较纯粹的, 属于“情感”的范畴。这是当时青年追求情感自由、个性解放的一种反映。而且, 维特的爱恋不是单恋, 因为他与绿蒂“志同道合、情意相通”, 如在他们一起读诗篇《春天庆典》时, 情感的触动都是强烈的。而且, 绿蒂有时会无意识流露对维特的感情, 如在维特读诗时, 她向维特俯下身来。维特的书信内容和最后的自杀体现了感伤主义的影响。《盖茨比》中男主人公盖茨比对黛西的爱局限于幻想, 带有功利色彩。黛西是“美国梦”的化身, 是盖茨比追求名利的动力, 不是“精神伴侣”。虽然黛西对他有过一丝情意, 但过于浅薄。盖茨的死, 代表了“美国梦”的破碎。

《维特》中女主人公绿蒂虽然没有离开丈夫同维特结合, 并不代表她不爱维特, 因为她在考虑自己的处境时, “一再回到维特身上”。她拒绝维特时, 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她拒绝的理由是迫于社会的压力, 迫于对家庭的责任, 迫于丈夫对自己的关爱, 这些使得她无力转身追随维特。她的拒绝是出于“道义”层面的。《盖茨比》中黛西拒绝盖茨比, 是因为她是居住在东埃格的“旧贵”, 而盖茨比是居住在西埃格的“新富”, 她用带有阶级歧视的眼光看待盖茨比。在她眼里, 盖茨比是一个下等阶级的“暴发户”, 一个有钱的卑贱者。旧贵族的优越心理和享乐主义观点让她无法真正爱上盖茨比。她与盖茨比的短暂交往, 只是在寻求意识的物欲刺激, 享受追捧的快乐。

男主人公的命运都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但成因是不同的, 维特的悲剧是“狂飙突进”运动时青年一代精神的张扬, 浸染了感伤主义的痕迹。盖茨比的悲剧是“美国梦”破灭的悲剧。

18世纪70年代, 德国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 以歌德等为代表的狂飙突进作家以“个性解放”、“情感自由”等为口号反对封建束缚, 讴歌自然。青年一代身上存在着偏激、敏感、冲动的心理特质, 虽不反对理性, 但更注重情感, 在创作中突出感觉与感情。感伤主义流行于18世纪50—70年代。当时年轻人争取自由的精神日益发扬, 想改变受束缚的状况, 但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 行动上无力, 情感上病态, 便“把人生当做是可厌恶的负担”。简言之, 《维特》体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 同时还带有感伤主义色彩。

《盖茨比》中舞会狂欢的场景既是“爵士时代”的真实写照, 也是作家本人生活的再现。文中人们对金钱的向往与追逐, 体现了“美国梦”这一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的毒害作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喧嚣的, 一战造就了美国新一代的青年, 他们“去欧洲参战, 大开了眼界, 特别欣赏法国人的潇洒而浪漫的情调”。“美国进入了一个追求物质, 容易挣钱的新时代。”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个狂饮狂欢的享乐时代, 即“爵士时代”。且当时“股票交易畸形发展, 一个穷光蛋一夜之间可以变成百万富翁”, 人人沉醉在“美国梦”中不能自拔, 呈现出一种异化的颓废和自我迷醉的狂欢。《盖茨比》中盖茨比的追求的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幻影。

作品最后, 无论是维特的自杀还是盖茨比的被杀, 虽然造成悲剧的动因存在差异, 但都属时代的悲剧, 展现了各自时代的精神状态。

摘要:《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在24岁所著, 引发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了不起的盖茨比》已被公认为美国现代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作者菲茨杰拉也被冠之为“桂冠诗人”等。本文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对照两部作品, 挖掘二者的同与异, 观照主人公悲剧命运背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写作缘由,男主人公,时代悲剧

参考文献

[1] (丹麦) 勃兰兑斯著, 张道真等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0.

[2] (德) 歌德著, 刘思慕译.歌德自传——诗与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621.617.

[3] (德) 爱克曼辑录, 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17.

篇14: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维特 悲剧 性格 爱情 事业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现是在1774年,当时欧洲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社会黑暗,封建制度横行,资产阶级的时代逐渐降临。在经济方面,资产阶级拥有了超越贵族阶级的力量。通过启蒙运动,他们的阶级观念开始加强,其中思想最为活跃、情感最为激荡的就是青年一代,他们对制约和压迫他们的封建制度感到厌恶,希望能够转变现在不合理的状况。

1 性格的悲剧

在18世纪70年代,维特是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拥有聪明的才智,感情丰富,心思细腻,对自然景物具有美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喜爱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中的植物、篱笆、峡谷,甚至雾霭,他都对其充满了热爱和向往。温暖的太阳、鲜艳的花朵都让维特感到生机勃勃。在书中的前几页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意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景,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朋友······”他酣畅淋漓的表述着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不喜爱喧嚣的城市环境,而是喜爱安静闲适的乡村田园生活,他经常想象自己能够生活在美丽和谐的田园山色中,游玩于山水之中,能够和单纯质朴的乡民进行沟通,体会其中温暖纯真的民风。他还喜欢和天真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在纯真稚拙的童趣中感受到生命的純净和美妙,感受生命的趣味。维特向往个性解放和人类自由。个性解放是他的主要目标。所以,他的内心是独立的,不受到社会功利的熏陶和干扰,他也不伪装自己的爱好和厌恶。他认为主张“我的心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唯一的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他对封建社会制度采取蔑视的态度,他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公平公正。他主张乐施行善,讨厌阿谀奉承。他对保守腐败的官场和浮华虚假的贵族以及恶俗的小市民抱有厌恶之情。他提倡艺术应该顺应自然,对民间的诗人荷马的诗特别关注,他认为大自然的感受和展现是艺术生命的源泉,他认为自然具有无穷的力量,自然可以创造伟大的艺术家。维特崇尚自然,厌恶封建专制,反对社会黑暗。维特希望人的自然本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发展,这就是他认为的“自然人道主义。”

2 爱情的悲剧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维特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演技一下维特的爱情。虽然维特悲剧不单是因为爱情的失败,但是爱情确实维特悲剧命运的引子,对维特悲剧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人类长久发展的主题。

维特的爱情不单单是对歌德真实生活的反映,更是对这爱情悲剧之后封建社会制度残酷性的批判和控诉。维特的死亡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其中却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以此S先生句型的乡村误会中,维特结识了一位魅力的小姐,她叫夏绿蒂,她拥有美丽的外貌,在舞会中翩翩起舞,还有一颗慈善的心。维特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在维特眼中,绿蒂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十分天真;她不但坚强,而且善解人意;她不但勤奋,而且十分温和;她的观点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又不媚俗。维特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她没有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和恶俗小市民生活中的各种陋习,双方在内心产生了情感的呼应。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致,经常一起去品读荷马的诗。维特在绿蒂的身上感受到了光明。但是,维特内心的爱情之火正在熊熊燃烧的时候,充满了力量和活力的时候,绿蒂却不能勇敢的突破封建制度的制约,重新成为了阿尔伯的贤妻。维特美好的爱情化为虚无,变成悲剧。

当然,腐朽的封建礼法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是维特案情悲剧的主导因素。第一,绿蒂已经在事先由自己的母亲把其许配给了阿尔伯特,而维特爱上绿蒂的时候,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维特属于爱情的第三者。第二,在绿蒂的情感中,她因为实际生活的需求,单纯的认为工作稳固的阿尔伯特比和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维特要更加安全。而且,封建礼术限制了人们的天性发展,绿蒂的勇敢受到了制约。在那改封建礼教的时代、压抑人性的时代,绿蒂不敢改变现状,维特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下场。维特案情在破灭的时候,对单纯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开始瓦解,从而促使的他死亡的步伐。

3 事业的悲剧

青年人维特,如果只是爱情造成挫折,怎么会轻易想到自杀。维特悲剧的本质还是来源于维特事业的失败,维特具有满腹才华、具有远大理想。虽然自己的出身比较低下,但是他不愿向命运低头,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他在公使馆中做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社会的环境不能改变,封建礼俗还是存在,很多人都墨守陈规,守旧呆板、阿谀奉承。在这样的环境中维特也不愿意违背自己对于人性自由的追求,不愿和社会一起堕落。所以他烦恼、痛苦、迷茫、悲痛。他似乎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维特在公使馆中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主张,使得公使馆馆长十分恼火。维特还认为公使馆缺少个人精神,空洞无趣、阴险狡诈,所以他离开了公使馆,因为他的思想潮流和这份工作不能融合。有一次他在C伯爵府上吃饭,他受到了他人的轻视,甚至是冯小姐的姑妈,一个已经沦落的贵族老太太也可以鄙视他,和他一同的市民也讥讽他。这些嘲笑和轻视,使得维特喘不过来气。在他的事业上也没有成绩。爱情失败、才华不能发挥、肮脏的环境使得他内心充满烦闷,从而逐渐侵占到他的全部身心。原来的单纯坦诚、敏感孤傲的在现实中得到瓦解。他也在彷徨中不断挣扎,他寻求爱情、他努力工作,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能去获得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和世界的不相容,使得世界逐渐把他淹没,最后只有内心的孤单和精神的倦怠,他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爱情、对这个社会失去了希望,最后在痛苦的泥潭里反复挣扎,最终走向绝望,在现实世界中,用一颗子弹完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贺婧怡.《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人物心理描写作用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9):226-226

[2]罗汝霖.“死得其所”--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自杀情节的解读[J].金田,2015,(5):45-45,17

上一篇:建设农村社区促进和谐发展下一篇:安全保卫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