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2024-04-17

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精选8篇)

篇1: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日常性体现在语言表达的矛盾性上,即语词虽表面上有意义,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语词的自我摆设活动中.自我摆设活动所形成的个个事件因而带有语言游戏性质.这种游戏性质在此后的.日常语言哲学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克服.奥斯汀、赖尔都是典型的代表.

作 者:陈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320(1)分类号:B561.299关键词:日常性 矛盾性 自我摆设 游戏性质 克服

篇2: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是他后期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后期较前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说明到描述;从肯定本质结构到批判本质结构;从逻辑分析到语法研究.

作 者:齐菁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2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10)分类号:B08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后期哲学观 变化

篇3: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一、对“语言游戏”的解读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 说。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反映世界,是对世界的募画。语言的局限,就意味我的世界的局限。而语言游戏则说,语言首先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织在一起的活动。所谓 “语言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把语言比作游戏的比喻。既然是游戏,如打扑克、下棋、拳击等等,就意味着遵守规则。有的以娱乐为目的,有的具有对抗性因而也就有输有赢,有的为了公正。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和不统一性也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形式的多样性。维特根斯坦说,在不同的游戏中是如此的不同,我们不可因相似性抹杀差异性。

二、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侧重于从语言角度考察形形色色的生活形式如何成为语言游戏的基础。语言活动与“生活形式”紧密相关,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主要内容,但不是“生活形式” 的全部内容,“生活形式”是一个比语言活动覆盖面更为宽广的概念,它既包括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也包括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因为在他看来,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反映各个不同生活形式共性的概念。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他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发现:“生活形式”就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通行的、以特定的、历史地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等为基础的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或局部。

通过对“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这两个概念的阐述,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的生活形式多种多样。

三、语言、行为和规则

维特根斯坦认为,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织在一起的活动。用语言说话是某种行为举止的一部分,语言游戏是在生活形式的背景下得以展开。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语言只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在语言的使用中学习语言。我们使用的语词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在理解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时, 情境(contexts)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不同,这个词语的意思随着变化。

四、参与和相互理解

在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之中,他(一位科学家)运用并发展了与他的特殊研究领域有关的那些概念。“影响”这种运用及修正的,既有科学家运用这些概念所加以描述的现象本身,而且还有科学家的工作伙伴(这些伙伴也共同运用了这些概念)。但这是两种不同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正是在科学家对于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这是在实验中进行的),他才发展出了他的概念——其实,只有在与他的科学家伙伴共同参与一种既定的活动形式的情况下,他才能做到这一点。当我在这儿说“参与”的时候,我指的不一定就是任何一种直接的实在联系,甚至也不是指在参与伙伴之间的任何直接交流。

五、启示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反映世界”,使我们联想到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佐良有句肺腑之言: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的确,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遵照正确的语法规则这是勿容置疑的,我们还可以遵照一定的风格的原则,创造并发展自己的风格。

事实上,没有什么传统的行为方式、传统的习惯、传统的技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社会在进步和发展,社会在变革,有时甚至是较大的变革。人们在遵守游戏的规则行事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游戏规则。人们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关键是如何尽力把传统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以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方式继续应用到新挑战。影响不是单向是相互的,只要个体的存在就对周围构成影响,即使你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摘要:“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s)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活形式”(form of life)一起构成他后期哲学的灵魂。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论述较多,后人研究也不少,但在不少研究者看来,语言游戏这一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

篇4:试论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神秘性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神秘主义 意义 缺陷

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维特根斯坦是特别独特的一位,他的人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其哲学观点别出心裁。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对以往的大多数哲学家不屑一顾,但声称从圣·奥古斯丁、叔本华、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巴斯卡尔等人那里获得思想来源。他性格怪异,生性多疑,导致理解他思想的困难。

一、“思想的界限”和“可说与不可说”

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在反形而上学的旗帜下开展的,受他的老师罗素的影响,他把哲学看做是逻辑分析活动,他和罗素共同创立了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原子主义认为逻辑分析才是哲学研究中最根本问题,而不是形而上学,“逻辑是哲学的本质”。一切科學知识和命题都可以最终分析为逻辑上原子的、不可再分析的东西。这些原则在维特根斯坦的早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有显著的体现,他在该书序言便开宗明义:“这部书所讲的全部道理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默。”[1]“图像论”是他这部著作的核心观点,阐释了命题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其主旨是“一个命题就是一幅事实的图式”,命题是描述事实的图像,图像与它所描述的对象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这种逻辑形式不仅是原子事实的存在方式,而且构成逻辑图像的本质。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在拒斥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导向下,重新制定哲学的目的和意义,即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但逻辑本身并不是他的着眼点,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世界概念,逻辑只是构造事实的命题图像的脚手架。“世界”概念在他看来不仅仅是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包含一切逻辑上的可能世界,即可以用逻辑命题表达的、符合命题逻辑形式的世界,而现实世界只是所有这些可能世界中的一种而已。研究逻辑形式的最终目的是为衡量和判断日常语言中的命题提供标准,并由此确立语言表达的界限。他说:“本书想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了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因为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我们必须能够想到这界限的两边(这样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那不能想的东西)。因此,这界限只能在语言中来划分,而处在界限那一边的东西就纯粹是无意义的东西。”[2]他认为存在一个不可说的领域,对这个领域的东西只能显示而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他明确宣称,这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因此他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凡是不可以说的,对它就必须沉默。”

二、“语言游戏说”和“不要想而要看”

由于对自己的理论不甚满意,维特根斯坦自1929年春重返剑桥后,对哲学的性质和任务、语言的性质和作用等提出全新的看法,这一时期思想被称为他的后期哲学。其与前期哲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抛弃用逻辑分析的手段建构世界和命题的逻辑结构的理想,对命题意义的静态的逻辑分析转向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

“语言游戏说”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核心理论。其主旨有:一是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的现实活动,是和人的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整体,这种行为就像儿童或人们常玩的各种游戏一样,每一种游戏都遵循一定的规则。二是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逻辑本质,而只有“家族的相似”,也就是说否认语言活动有共同的规则,语言中并不存在一般性和本质的东西。三是那种认为可以科学地表达实在的理想人工语言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没有适用于一切语言的共同的东西,只能从不同的具体的语言游戏中掌握语言的不同用法。最后,认为传统哲学的谬误在于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误解和不正确的使用,因此哲学的任务应该变更为对这种理智上的疾病予以揭示和治疗,并最终使哲学消逝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之中。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理论虽然在语言的看法上与前期哲学有根本的差别,但纵观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还是有其始终贯穿的要旨,那就是把哲学看做是一种活动,把哲学问题的出现都看做是思想混乱和理智疾病的产物,认为只有通过考察语言的正确用法,才能正确地谈论哲学,消除形而上学、治愈理智的疾病。他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不要想而要看”,可以看出在对待哲学性质的态度上他是始终一致的。

三、结语

我们可以发现维特根斯坦前后两个时期的哲学并不存在本质的矛盾和冲突,它们有贯穿始终的基本气质,那就是对传统哲学主题的批判和消解,对哲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语言进行划界,从而弄清楚思想的界限。这一点很像康德做过的努力——为人类理性的能力进行划界。正如康德实现哲学的“哥白尼革命”一样,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对前期哲学的反思和超越,也体现哲学家不懈的进取和执著的求索,是哲学和人类理性进步的表现。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本身就是属于哲学和哲学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哲学问题本身之难,在于问题的不可说明或不能说明,在于人的语言和思维机制或者说人类的理性力所不及。这是哲学的宿命和挑战所在,也是哲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所在。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上的难题在于只说自己知道的东西”,对于那个不可说或说不明的“神秘的东西”,我们除了对它沉默外,还能做出何种行为呢?但大家不必为此结论而悲哀,正如维特根斯坦的老师罗素在《逻辑哲学论》的导论中写到的那样:“归根到底维特根斯坦先生还是在设法说出一大堆不能说的东西。”(罗素,1996:18)借用孔子的一句名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许这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篇5: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始终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坚持通过语言分析解决哲学问题.他后期的.语言观直接导致了日常语言学派的产生.日常语言学派从人们的行为对语言的影响的角度研究语言,把语言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言语行为,在言语行为中寻求语言的意义.维氏后期的某些哲学思想成为当代一些新兴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

作 者:曲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2001“”(3)分类号:B089 H0-05关键词:语言哲学 剑桥日常语言学派 牛津日常语言学派 语用学 跨文化交际学 语言行为理论

篇6: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反驳哲学怀疑论的新视角--论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反驳怀疑论之论证的反驳

追求确定性的知识是人类理性的一种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哲学史上始终面临着怀疑论的挑战.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存在着这两种思想的纷争.但是,围绕怀疑论者所提出的问题的争论大都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层面展开的,这样的争论因为与人们的`信念相关往往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试图从分析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反驳怀疑论之论证的反驳入手,提出驳斥哲学怀疑论的一个新视角.

作 者:方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播系,安徽,合肥,230026刊 名:学术界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S IN CHINA年,卷(期):2005“”(5)分类号:B089关键词:怀疑论 维特根斯坦 摩尔 语言游戏

篇7: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 而非事物的总和。” (《名理论: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著, 张申府译本, P19, 以下同) 具体事物都是生灭不定的, 物质构成世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过分诉诸抽象的物质概念必然导致超越经验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 我们谈论世界, 并不是谈论某个具体或抽象物的总和, 而是谈论各种各样与事物相关的事实或事情, 或者毋宁说, 谈论本身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

事物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因此不可能通过辨认一个个的事物来认识世界。事物都是处在各种各样的关联中, 而事物的各种各样的关联就构成一个个具体的事实。但是, 事物的各种各样关联并不是说所有的事实都要发生, 所谓逻辑空间里的事实只能是事实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比如说我们不能说一个单独的“杯子”存在, 但是我们却可以说, 杯子碎了, 杯子被生产出来, 我送给某某一个杯子, 等等。这就是可能性。但是, 我们不能说杯子会飞, 杯子变成老虎, 等等。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任何事项都可能是发生的事情或未发生的事情, 而其余一些事项则依然不变” (P19) “发生的”和“未发生的”都是可能性, 依然不变的也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对于世界的看法, 归结为一个个事件的可能性。我们谈论世界, 正是在谈论这些可能, 其他的则是不可说的东西。至于维特根斯坦所讲的可说的东西, 下面还有很多话要说, 比如说, 什么是发生的事情?什么是可能性?怎么去说事情?等等。

本节主要反映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即世界由事实组成, 而不是由事物组成。能够谈论的只能是一个一个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情, 事物本身不能绝对孤立地存在。

二、发生的事情, 即事实, 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一) 前定

发生的事情, 就是世界存在的诸事态 (或事体) 。事体是对象的一种结合, 对象即物象、事物等。事物的本质就在于构成事体的一个成分, 一个事物能够构成事体, 即表示可以述说, 可以述说就是因为述说的东西“已前定于该事物中”。

从一个事物可以推出与之相关的所有事体的可能性, 这就是与该事物相关的逻辑可能性, 所谓逻辑事实就是对象结合的诸多可能。

(二) 对象结合

“任何对象, 离开其与别的对象结合的可能性, 人不能思想之。” (P20) 也就是说, 世界存在于诸事体当中, 世界不可能由一个个互不联系的对象组成, 我们谈论对象, 就是在谈论对象结合的诸多可能性, 对象是在诸事体的谈论中才被赋予意义。离开事体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思想时间、空间里的对象。如果要谈论存在, 只能是事体或事实的存在, 不可能是独立对象的存在。

对一个对象的了解来自于对象出现于其中的事体的一切可能性的了解。比如说我们要了解杯子这个对象, 我们主要通过杯子出现的所有可能场合了解它, 否则, 我们不可能了解杯子的本性, 杯子的本性蕴涵了杯子出现的事体的所有可能性。

(三) 空间点

可能事体的无限空间给予对象存在的空间点。比如某某是红的, 某某是硬的, 某某就是空间点, 空间的对象就坐落在一个个这样的空间点中。空间点不必是某个具体的某某, 但一定是某个可能的某某。就这个事例而言, 对象的形式可以是:“……是红的”“……是硬的”等等。

(四) 对象和本体

“对象是简单的。” (P21) 简单的对象可以构成复合体。凡对于复合体的陈述, 都可以分析成对于其构成成分的陈述, 这些经过分析的陈述, 就是把该复合体“完全摹状了的命题”。

对象就是世界的本体 (或实体) 。从构成世界本体的意义层面来说, 本体是独立于发生的事情而存在的东西。

本体的本性就是其形式, 而不是任何具体的属性。具体的属性只能由命题来表现, 即由对象的配置而形成。作为本体的“对象是持存的, 固定的;配置是变动不居的”。

配置的变动不居一方面说明对象组合成事体的诸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说明逻辑事实的诸多可能性 (可能事势) 。

对象是对所有具体物象和事物的抽象, 所以, 对象是无色的。

(五) 世界与实在

“事体的存在与不存在即是实在。”“事体的存在, 叫正事实, 其不存在, 叫负事实。” (P22) 存在的事体的总和构成现实世界, 负事实以假命题的方式也存在实在世界之中。全体实在即是实在世界。

(六) 事实与图象

人要认识实在世界, 于是“人给自己造出事实的图象” (P22) , 图象是人造出来的, 但是却是实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讲, 图象是一种事实, 图象与逻辑空间里的事势相对应;图象元素与逻辑空间里的物象、事物 (对象) 相对应, 对象以一定的方式相关联, 那么图象元素也以相同的方式相关联。图象元素关联的可能性叫做图象的表象形式。

(七) 图象的表象形式、逻辑形式

图象是人造出来的图象, 而事实则是客观存在, 即所象。图象与所象共有表象形式, 表象形式位于图象和所象之中。

图象表象实在, 而实在的形式也就是逻辑形式。因此, 表象形式就是逻辑形式。所以, 图象也可以叫做逻辑图象。“逻辑图象可以表象世界”。

(八) 图象意义与真假

“图象与实在或符合或不符合, 于是或对或错, 或真或假。” (P24)

图象的意义即图象所表现者, “图象由表象形式或逻辑形式以表现其所表现者”。也就是说, 图象因为包含其所表现的事实的可能性而具有意义。

所以“图象的真假在于其意义与实在的符合与否”。“由图象自身是看不出其真假来的。”在这里, 实在指的就是经验世界的现实。

本节谈论的是实在世界和表象世界 (图象世界) , 它们共有逻辑形式, 又由于图象和所象具有一致性, 所以它们之间的内容也是统一的。空洞地谈论实在世界必然导致不可知论, 因此, 引入图象的概念也就是坚持了经验世界的可知性。

三、事实的逻辑图象是思想

(一) 从可知到可思再到可说 (从表象到语言)

世界由事实构成, 而事实又是可知的、可表象的, 可知的东西也就是可以思想的事实。“思想包含其所思想的事势的可能性, 可以思想的, 也就是可能的。” (P24) 事势的可能性也就是逻辑可能性, 因此, 人可以思想逻辑的东西, 因而也就不能“非逻辑地去思想”。

思想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而, 人在语言里也不能表现任何违反逻辑的东西。可思的东西也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 可思的即可说的。

(二) 先天思想

“一个先天地对的思想应是其可能性即其为真之条件的思想。”也就是说, 先天思想不需要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 而是就其可能性而言就真的思想。

这里的先天思想指的应该是数学真理之类。因为只有数学命题是在一切可能世界都为真, 而事实命题则要诉诸经验世界才有所谓的真假, 即与实在比较符合与否。维氏说, 只有由思想自身, 而无须有与之比较的对象, 即可知其为真的思想, 才是先天地为真的思想, 即先天思想。

(三) 命题记号和射影

“在命题中, 思想得到了可由感官感知的表达。” (P25) “人用命题之可由感官感知的符号 (说的或写的符号等) 为可能的事势之射影。”

可以思想的东西, 必定是实在的东西, 实在的东西, 是赋予思想有意义的东西。人所借以表达有意义的思想的符号, 叫做命题记号。

“命题记号之为命题记号在于其元素 (语词) 在其中以一定的方式相关联。” (从构成事实的对象元素, 到图象元素, 再到命题记号中的元素, 他们存在内在的统一性。)

被投射者的可能性属于命题, “命题含有其意义的形式, 而非其意义的内容”。命题代表的是事实的可能性 (可能事势) , 而命题的内容则是有意义的命题的内容, 而赋予一个命题意义的内容属于经验世界的实在。

命题形式是图象、语词的结构形式, 当然也是实在世界对象结合的形式;命题内容是赋予命题意义的东西, 即事实, 它们属于经验世界, 所以, “在命题中, 包含的不是它的意义, 而是表达其意义之可能性”。 (P25)

(四) 命题记号和语言符号

命题记号是一种事实, 因为只有事实能表达一种命题意义;普通语言符号因为其表面形式掩盖了其内在的有意义的命题形式。

命题记号如果不是被想成书写符号 (或语言符号) , 而是被想成空间对象, 比如桌、椅、书等组合而成, 那么, 命题记号的本质就立马显现。

命题记号和普通符号有一定的关联。“符号是记号中感官可感的东西”, 两个不同的记号可以共有一个符号, 但是这两个记号是以不同的方式标示实在的。在日常言语中, 常常同一个语言符号代表着几个不同的记号, 于是产生了“最根本的混淆”, 因为不同的记号标示不同的事势的可能性 (即不同的实在形式) 。

比如英文“IS”这个词, 既作为系词, 又作为相等符, 又作为存在的表达式;这三种不同的“作为”代表三个不同的记号。维氏说, 全部哲学充满了这种混淆。

(五) 语言批判和形式语言、语言的逻辑

形式语言的产生基于这样的理念:即不用相同的符号于不同的记号, 日常语言充满了歧义、晦涩, 是混淆事实的根源, “必须使用一种排除这种错误的符号语言”, 即形式语言。 (P30) 在这一点上, 维特根斯坦对弗雷格、罗素取得的成就表示了认可, 他说, 弗雷格和罗素的表意文字即是这样的一种语言。

维氏还说, 全部哲学即是语言批判, 罗素的功劳在于指出了命题的表面的逻辑形式不必是其真正的逻辑形式。罗素对于摹状词的分析理论尤其证明了这一点。

总的来说, 日常语言符号遮饰思想 (即有意义的命题) , 因而不能从语言衣裳的外在形式, 推出其所掩盖的内在的逻辑结构 (思想形式) , 语言的逻辑的真正本质在于揭示语言符号的不同记号功能、命题意义、可能事势等;历来哲学家的大多数问题与命题, 都是因为“不懂得自己的语言的逻辑而产生的”。 (P33)

(六) 奥康的剃刀

要在符号上看出记号, 必须观察语言符号有意义的用法, 即有没有反映可能事势之射影, 即有没有逻辑可能性。

记号加上形式逻辑句法的应用一起规定一种逻辑形式。

一个记号如果是无用的, 那便是没有意谓的, 这就是奥康原则的含义。 (P30)

(七) 罗素的类型论及批评

1902年罗素提出集合论悖论, 其通俗版本如理发师悖论, 说谎者悖论等等。

罗素针对解决集合论悖论以及一般悖论的所提出的方案称作“类型论”, 即提出一个记号不能自指的解决方案。也就是维氏所总结的:“没有命题能对自己陈述什么, 因为命题记号不能含于自身之中。这就是 (罗素, 笔者注) 全部‘类型论’。”

但维氏还说, “在逻辑句法中, 一个记号的意谓绝不应起任何作用, 这种句法无须提及一个记号的意谓, 而它只要假定了表达式是可能事势的摹状, 就可以成立。” (P30)

维氏还说, “罗素的错误, 即在于其设立记号规则时必须提及记号的意谓。” (P30)

在维氏看来, 在逻辑句法中, 记号的意谓是不应起作用的, 即记号不仅不用于自指, 也不用于指称其他具体对象或事实, 而只要假定就可以成立。既然逻辑真理在一切可能世界都成立, 那么就不需要具体的某个世界来解释其符号的意谓, 而只是必须假定其意谓。

(八) 命题的本质特性和偶然特性

命题的偶然特性指的是选择命题记号的随意性, 以及某记号标示特殊对象、特殊事体等而得的各种特性。

而命题的本质特性指的是命题记号的共同特征, 也就是记号标示事体的可能性。

维氏说:“一种特殊的标示法, 可能不重要。但它是一种可能的标示法, 则永远是重要的。在哲学中一般是这种情况:个别的东西虽反复表明是不重要的, 但每一个别东西的可能性, 对于世界的本质则均有所揭示。” (P31)

(九) 命题的本质特性——定义和替换的规则

定义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所应遵守的规则。也就是说, 只要我们能够从语言符号中看出记号, 我们就能用某一个记号系统来替换所有能看出记号的语言符号。但是这样的一种特定记号系统还不能说就是命题的本质, 而只有这样的一种特定记号系统的可能性才揭示了命题记号的一般本质。

逻辑学家可以采取不同的特定的记号系统来翻译现有语言符号, 但是只有逻辑学家能够这样做的可能性才是命题的本质特性。

(十) 逻辑位置

一个命题的意义是由诸成分的存在、有意义的命题的存在来保证的。命题记号 (可能性) , 再加上命题的意义保证 (维氏称其为“逻辑坐标”) , 就是逻辑位置。

逻辑位置和几何位置的一致性, 就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一个命题虽然只是规定逻辑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但是一切位置 (即整个逻辑空间) 必已由它给出。

例如给定命题“p”, 就必定给定了“~p”, “p→q”, 等等, 即整个逻辑空间。

(十一) 专名和复合物

维氏说:“在命题中, 思想可以表达得使命题符号的元素与思想的对象相应。” (P26) 命题符号中的这种元素叫作“简单记号”或“名称”, 含有简单记号的命题叫作“完全分析了的命题”。

关于复合物的命题与关于其成分的命题有某种内在关系。

关于复合物只能通过对它的摹状或描述所举述。这种描述可以是正确的, 也可以是错误的;如果这个复合物不存在, 那么说到该复合物的命题不是无意义的, 而是假的。

(十二) 分析

全称记号总是包含一种原型。例如全称命题, 它的唯一的分析为“对于任何个体而言, 如果该个体……, 那么该个体……”。

将一个复合物的记号概括为简单记号, 可以用定义来表达。而名称不可以用定义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对命题有且只有一个完全的分析。

本节主要讨论事实与思想、命题的关系和命题记号的一般特性。同时区分了符号与记号的不同 (第四节也有相关论述) 。事实与思想、命题存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 最后阐述了命题记号的一般本质保证了整个逻辑空间的存在。

四、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一) 可以思想的也就是可以说的

可以思想的必定是命题性质的, 命题性质的必定是有意义的, 所以,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可以用语言来表示、来说, 因此, 可思的就是可说的, 即“命题的总和即是语言”。

人具有构造语言的能力, 可以借语言表达一切意义, 而不需要去知道各个语词具体如何意谓以及意谓什么。而那些与命题意义无关的表达, 只能是胡说或没有意义。

(二) 命题与实在 (命题的实在本质)

维氏说:“命题是实在的一幅图象。命题是如人所想像那样的实在的一具模型。”因此, 要了解命题的本质, 必须知道命题所描述的基本事实。基本事实或命题所表现的事势即命题的意义。命题只是“显示其意义”, 而不需要以任何的方式去“解释其意义”。 (P34)

也就是说, 命题图象是描述性的事实, 而不是人对事实所做出的任意解释。

实在必须为命题所完全地摹状, 所以, 实在必须由命题的“是”与“否”而定之。

真命题代表已发生的事情或什么事情发生, 假命题代表实在的可能事势;真命题和假命题都代表事势的诸多可能。

命题与事势相关联, 所以不同的命题传达不同的意义。所以维氏说:“命题可以传达一种新的意义于人, 这就是命题的本质。” (P35)

(三) 比喻、图示的本质

留声机唱片、音乐构思、乐谱、声波, 彼此之间均具有语言和世界间的图示关系, 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

一切比喻, 一切表达方式的图象性, 其可能性都基于图示的逻辑。

图象的本质就是比喻的本质, 它们都基于表达式的逻辑。

不管是字母文字, 还是象形文字, 都具有图示其所描述的事实的本质。

(四) 简单记号和命题

简单记号也就是词 (包括专名) 的意谓, 必须加以解释, 我们才能理解它们。

但是却只有借命题, 人才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命题基于与情况的内在关联即逻辑可能性, 才能传达事态或情况, 所以, 命题是情况的逻辑图象。

这个名称代表这个事物, 那个名称代表那个事物, 且彼此是互相结合着, 于是全体就像一幅活的图象表现逻辑空间的所有可能事态。

(五) 逻辑的多样性

“命题必与其所表现的事势具有恰好一般多要区别的部分。” (P36) 相互区别的部分于是构成逻辑的 (数学的) 多样性。

逻辑的多样性指的是全称命题, 存在命题, 否定命题, 蕴涵命题等逻辑样式。诸如想把 (X) ·F (X) 表示成“全F (X) ”, 或者F (X全) , 等等, 则是不行的。

也就是说, 逻辑的样式是固定不变的并且是恰好一般多的, 这与其能表现的可能的事势相应。

(六) “p”与“~p”

“p”与“~p”是两命题, 意义相反, 但与之相应的是同一实在。

(七) 表现 (或表述) 和显示

“命题能够表现全部实在, 但是不能表现其为表现实在必须与实在共有的东西——逻辑形式。” (P39) “命题不能表现逻辑形式, 逻辑形式反映于命题之中, 反映在语言中的东西, 语言不能表现。” (P39)

也就是说, 在语言中表述的东西, 必然是实在, 这是语言的有意义的根由;但是就语言与实在共有的逻辑形式而言, 语言只能显示它, 不可表述它。表述的是内容, 显示的是形式。维氏说:“可显示者, 不可说。” (P40)

维氏说,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谈对象与事体的形式性质, 或事实的结构性质, 在同一意义上亦可以谈形式关系与结构关系, 但是决不可把那种内在关系和真正的意义关系相混淆。这种内在的关系和性质的存在, 不能“以命题断定”, 而是“显示于表现那项事体、论及那个对象的命题中”。 (P40)

(八) 变名和命题变量

名称标示对象, 变名标示一切可能对象。

“表达式以一变量而表现, 变量之值是包含此表达式的命题。这种变量, 我叫做‘命题变量’。” (P28)

“命题变量标示形式概念, 其值标示隶属此概念下的对象。” (P42)

“形式概念的表达式, 即是一个只以此特征为常量的命题变量。” (P42)

总之, 命题的形式性质是命题的内在性质, 形式的概念由命题变量来标示;变名亦然, 即凡“对象”一词用得对的地方, 在概念符号中, 都以变名来表达。

例如, 我们要在概念记号系统中表达一般命题“b是a的一个后继”, 就需要一个这样的形式系列表达式:

诸如这样的表达式, 只能以命题变量表达, 因为这样的表达式的概念即是一个形式概念。

(九) 原初命题

原初命题的表达形式可以用字母p, q, r来表示。

也可以“将原初命题写为关于名称的函量”, 诸如“f (x) ”, “f (x, y) ”等形式。

名称标示对象, 事态 (或事体) 即对象结合之可能事势。每个事实必有对象与事态。

因此, 对命题的分析必达到由名字的直接结合而成的原初命题。

(十) a=b和定义

维氏说, 当我用两个记号表达同一意谓 (或指称) , 我就在两个记号之间加上“=”这个符号来表达。

维氏还说, 如果我想引进一个新的记号b, 规定它可以用来替换已有的记号a, 那么, 我便可以像罗素那样把这个等式写成“a=b Def.” (Def.即Definition, 定义的缩写) 。“定义乃是一种符号规则”。 (P44)

a和b有同一意谓, 说明两者是同义词, 于是就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之间 (例如汉语和英语) 互相翻译。

但是, 像“a=a”这样的表达式, 或由此演绎出的表达式, 既非原初命题, 也不是其他有意义的符号。原初命题有所陈述, “a=a”什么也没有说;原初命题没有真假, “a=a”永真。

(十一) 真值可能性和原初命题

一个原初命题, 其真值可能性只有两种, 即真和假。原初命题的真值可能性意谓事体 (或事态) 的存在与不存在。

对于n个原初命题, 其真值可能性由事体的组合而定。例如, 2个原初命题的组合有4种, 三个原初命题的组合有8种, n个原初命题的组合有2n种。如图式 (P46页) :略。

“举述一切真的原初命题, 就把世界完全摹状了。世界是由举述一切原初命题并指明其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而被完全摹状的。” (P45)

“同原初命题的真值可能性符合与不符合的表达式表达命题的真值条件。”也就是说, “命题是其真值条件的表达式。” (P47) 从这个意义上说, 命题可真可假。

(十二) 重言式和矛盾式

“在各组可能的真值条件中, 有两种极端的情形。一种情形是, 命题对于原初命题的全部真值可能性都是真的, 我们说, 真值条件是同语反复的。第二种情形是, 命题对于原初命题的全部真值可能性都是假的, 真值条件是矛盾的。” (P48)

命题在第一种情形叫做重言式, 在第二种情形叫做矛盾式。一般命题显示“其所说”, 也就是有所说, 但是重言式和矛盾式显示其“无所说”。重言式因为没有真值条件, 所以无条件地为真, 矛盾式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是真的。

重言式和矛盾式不是没有意义, 但是却“不是实在的图象”, 它们“不表现任何可能的事势”。 (P49) 这是因为前者“容许一切可能的事势”, 而后者“不容许任何可能的事势”。

所以, 重言式“与世界相符合的条件——表现关系——互相勾销, 以致于对于实在没有任何的表现关系”。因为重言式与世界没有任何的表现关系, 即表述关系, 所以“无所说”。

对于一切事势都真的命题决不能是记号的结合, 因为如果们是记号的结合, 就一定有实在世界对象的确定结合与之相应;当然, 你也可以这样说, 在重言式和矛盾式中也有记号结合, 但是这种记号结合是无意谓的, 对于记号无关紧要。

(十三) 意义和意谓

综上, 有意谓一定有意义。

但是, 有意义却并不一定有意谓, 有意义但没有意谓的命题或者什么也没有说, 如重言式和矛盾式, 或者本身就是假的, 如关于虚构的对象和复合物的命题, 例如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等等。

以上说明, 凡可说者一定可以清楚地说:包括有所说, 无所说, 及所说为假。除此以外, 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十四) 命题的普遍形式

“命题的普遍形式是:事情是如此如此。”

命题的普遍形式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第一, 它是任何一种符号语言的命题的一种摹状;第二, 每一可能的意义都能用这种摹状的记号来表达;第三, 名称的意谓已适当选定;第四, 它是所有命题本质特性的摹状, 所以任何命题形式都可以依它的形式构造出来。

在一定的意义上, 一切命题都是原初命题的概括, 因为命题就是从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而得出的一切。

本节主要讨论命题的一般特性:即命题与实在的表现关系 (表述关系) 。重言式和矛盾式的基本特征。从而划定出有所说的命题与无所说的命题之间的界限。

五、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一) 命题与原初命题

原初命题是命题的真值函目, 命题是原初命题的真值函项。

一定数目的基本命题 (例如2个原初命题) 的真值函项, 可以图式如下 (P51) :略。

因为两个原初命题p, q的真值可能性组合是4种, 所以相关的命题形式可以分为2²2即16种, 重言式1种, 一假三真式4种, 二假二真式 (6种) , 三假一真式4种, 矛盾式1种。

对于n个原初命题, 其可能的真值函项有

使一命题为真的那些真值函目的真值可能性, 我想叫作该命题的真值根据。例如命题“~ (p·q) ”, 当p假q真, p真q假, p假q假等三种情形的时候, 命题“~ (p·q) ”为真;前者即为后者的真值根据。

(二)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包括像由p·q推得p, 由p或q, 并且~p推得q, 等等这样的推理。这样的演绎推理都是“先天而成的”。

由此也可知, 从一个原初命题推演不出别的原初命题来, 没有哪种演绎推理能从一个事势的存在, 推出另一个完全与之不同的事势的存在。

将来的事情不能从现在的事情必然地推出, 因此, 相信因果联系乃是一种迷信。只有当因果联系像逻辑推理的必然性一样, 人们才能知道自己将来的行动。

所谓自明性, 指的是一个命题由其自身而推出它是真的。否则自明性便不是相信该命题为真的保证。

“重言式从一切命题而得, 乃无所说。”

“矛盾式是不为任何命题与别的命题所共有的那种命题的共性。”可以这么说, 矛盾式“消灭于一切命题之外”, 重言式“则消灭于一切命题之内”。 (P54) 矛盾式是命题的外限, 重言式是命题的无实质的中心。

(三) 概率

两个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真值函目的命题, 叫作相互独立的命题。两个原初命题互相给以概率1/2;如果p从q而得, 即“p←q”, 则命题“q”给命题“p”以概率1。

演绎推理的必然性, “是概率的一个极限情形”。可应用于重言式和矛盾式。

一个命题就其自身而说既不是概然的, 也不是非概然的, 一件事情或出现, 或不出现, 中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 所谓概率必然是命题之间的相互给与;一个命题自身即使“一件事情或出现, 或不出现”, 但并不能用概率来计算。 (P55)

(四) 真值运算

维氏说:“一切命题都是对原初命题作真值运算的结果。”“真值运算即是从原初命题以产生真值函项的方法。”“一切真值函项都是有穷数目的真值运算施于原初命题的结果。”

由以上三句话可知, 真值运算的性质是演绎推理, 它是从一定的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证明过程, 真值运算必须是在一个有穷的步骤内完成的。

所以, 给定一个命题, 便已与之一起而给定了一切以它为基础的真值运算的结果。

真值运算的普遍公式为: (–––真) (§, ……) 。 (可参阅P63, P51, P48相关内容)

(五) 逻辑常项

维氏说, 哪儿有逻辑公式, 哪儿便有函目和函项;哪儿有函目与函项, 便已有一切逻辑常项。

所以, 逻辑常量包括函目 (命题变元) , 函项 (否定符号, 蕴涵符号, 等) , 也包括逻辑运算的记号即标点符号。

(六) “苏格拉底是同一的”

维氏说, “苏格拉底是同一的”, 该命题所以没有意义, 乃是因为“同一的”一词“用为形容词, 没有给以意谓”, 没有一种叫作“同一的”性质。

这大概是说, 没有一种可能的事势与“苏格拉底是同一的”相应, “同一的”不是一个可能的性质词, 所以“同一的”没有意谓, “苏格拉底是同一的”无意义。

(七) 记号的同一和命题的同一

如果不把“同一的”理解为某种个体的性质, 而理解为为某个新记号下定义, 即为了引进新记号b, 我们给b下定义:“a=b Def.”, 那么也就确立了a和b相互替换的标准。

或者把“同一的”理解为命题的同一, 即“p从q而得且q从p而得, 则它们是同一个命题”。 (P54)

这两种同一则是维氏所肯定的。

(八) 正命题必须假定负命题的存在

“正命题必须假定负命题的存在, 反之亦然。” (P65) 也就是说, 肯定命题必须假定否定命题的存在, 反之, 否定命题必须假定肯定命题的存在。

这是因为, p和q自己就已假定了“或者”, “并且”, 和“非”等等也是命题。

(九) 信念主体和灵魂主体

表面上看, “甲信p是实情”, 或“甲想p”, 等, 好像命题p对于对象甲有一种关系。其实, 这并不是一个事实与一个对象的相关, 而只涉及借助于其对象相关的诸事实的相关。这就决定了维氏不可能把信念主体的活动当作一个事实来看待。对于这一点, 我是持保留意见的, 因为从常识上讲, 即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可以有类似的表述, “真正的事实是我已经不相信你了”, “思念你使我辗转难眠”等, 我的看法是, 主体的信念、感觉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是一种事实。

维氏进一步指出, 如今日肤浅的心理学所设想的灵魂主体乃是一个没有的东西。既然没有灵魂主体, 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上帝或人的灵魂。因此, 关于上帝和人的灵魂的论断, 乃是没有意义或者是假的。

(十)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

语言是人类自己的构造, 目的是表述经验世界一切发生的事情或一切可能的事势, 而经验世界一切发生的事情或可能的事势正是由逻辑可能性规定的。因此, 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 也即是我的认识的 (能够用语言构造的) 界限。

我们能够思维的, 能说的是经验世界的内容。“而能思维能表象的主体则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 我们能够用语言表述世界的可能事势, 但是我们不能够对自己对我有所说, “主体不属于世界, 乃是世界的一个界限”。 (P72)

(十一) 经验实在和捍卫某种常识

人的经验没有任何部分与先天有联系。人所看见的一切, 往往因人而异。就这种意义上来说, “人所能描述的一切, 都可能又是别的样子”。所以, 我们所说的命题的可真可假, 在某种极端意义上讲, 就是命题既没有真也没有假。这样就似乎必然地引向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P72)

我们知道, 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之所以从人的经验出发, 最终走向不可知论, 那是不断地强化“自我”的结果。维氏说, “唯我论的我缩成一个无广延的点, 而那与之同格的实在则保持不变。”也就是说, 除了我是不能被认识的, 但是与我相关的实在则是可以经验到的事实。

维氏还说, 哲学的自我并不是人, 并不是人的身体或心理学所论的人的灵魂, 而是玄学的主体, 它是世界的界限而非世界的一部分。

维氏一方面强调经验实在的可知性, 另一方面强调主体自身的不可知, 而诉诸“玄学的主体”, 从而走向了经验论的神秘主义。

其实, 强调普遍经验的实在, 正是强调人类 (非单个的人) 对经验世界的认识, 也就是强调某种关于普遍经验的常识, 人类自身也当是可以认识的, 只是不和世界的经验事实处在同一层面 (如图P72) , 就像人不能一边看世界, 同时一边又看自己的眼睛, 这样来处理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比诉诸最后的所谓“玄学的主体”, 我认为明显要科学一些。

本节主要讨论原初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演绎推理的性质和命题演算 (真值运算) , 以及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六、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р, ε, N (ε) ]

(一) [р, ε, N (ε) ]

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р, ε, N (ε) ]

在这个形式中, p指的是原初命题 (也叫基本命题) , ε指的是公式集 (命题集) , N (ε) 指的是从原初命题到命题集的运算公式。

例如, 整数的一般形式是[0, ε, ε+1]

连续应用运算公式ε+1, 可得如下定义系列:

0+1=1 Def;0+1+1=2 Def;0+1+1+1=3 Def; (等等。) (P73)

这样, 就可以得到整个整数的集合。

(二) 逻辑命题

维氏说:“逻辑命题都是同语反复。”这里的逻辑命题, 指的是逻辑真理。逻辑命题都是重言式, 所以逻辑的命题都无所说。这就是维氏说的“必然在一切命题中”给逻辑命题的“一种独特的地位”。 (P74)

“逻辑命题的特征是:仅在记号上, 即能看出其为真。这一事实本身便包括了全部逻辑哲学。因此, 非逻辑命题的真假不能单从命题上看出, 也是最重要的事实之一。” (P74)

从第一个事实出发, 就可以看出语言和世界的形式的逻辑的性质, 也就是逻辑形式的真理性质。

从第二个事实出发, 除了命题的逻辑形式不可辩驳地存在以外, 命题自身都是没有真假的, 必须与实在世界对应 (符合与不符合) 之后才有真有假。

逻辑命题和逻辑形式的必然性说明了语言和世界的逻辑主义特征。

(三) 一些命题的直观表示和逻辑真理的特性

首先, 我们以“真p假”“真q假”“真r假”等来代替“p”“q”“r”等, 可得到如下真值组合图示 (P75) :略。

其次, 我们就可以将p→q, ~A, A∧B依次图示如下 (P75, P76) :略。

如果我们以“p”代“q”, 那么“p→q”就变成“p→p”, 图示如下:

由上图 (右图) 可知, 逻辑命题“p→p”的真是与其函目p的一切真值组合即不管p真还是p假, 都是相配合的;其假则与真值组合即不管p真还是p假, 无一配合。

“逻辑真理既不能以经验确证之, 也不能以经验反驳之。” (P77) 只要人能够设立一种适当的记法, 人就能够设立逻辑真理。

(四) 逻辑真理的特性

“逻辑命题假定名字有意谓, 原初命题有意义, 而这就是其与世界的联系” (P78) ;但是, 逻辑命题本身却对世界无所说。因为, 逻辑命题本身无须涉及意义与意谓, 只据符号规则, 就可以从一切命题构成逻辑命题。

所以, “在逻辑里绝不会有令人惊异的东西”;“在逻辑里, 程序与结果是相等的”;“在逻辑里, 证明只是一种使同语反复在复杂的情形中容易被认出的一种机械的方法”。 (P79)

“对逻辑永远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命题都是其自己的证明。”这是同语反复的另一种表述, “每个同语反复都自己显示其是一个同语反复”。

逻辑命题本质上并没有“初始命题与派生命题之别”, “一切逻辑命题都是同等的”。

在逻辑演算中, 初始公理的“数目是随意的”。 (P80)

(五) 逻辑和数学

“逻辑是先验的”, “数学是一种逻辑方法”。

“逻辑命题在同语反复中所显示的世界的逻辑, 在数学中以方程来显示。” (P80)

(六) 归纳律和科学命题

维氏说, “所谓归纳律无论如何也不能是一个逻辑律”, 因为归纳命题“显然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 而逻辑命题则是无意义的, 即无所说。在这里, 逻辑律就是维氏说的逻辑命题或逻辑真理或逻辑重言式。

“归纳过程就是采取那可使之与人的经验和谐一致的最简单的规律”, “不过这种过程并无逻辑的基础, 只有一种心理的基础”。 (P84)

维氏还说, 所有这类命题, 诸如充足理由律、自然联系律、自然最小耗费律等, 都是对于科学命题的可能形式的先天洞见。人并非先天地相信有科学定律, 而是先天地晓得一种逻辑形式的可能性。 (P82)

“物理规律借助全部逻辑工具所谈的仍然是世界中的图象。” (P83)

(七) 世界的意义必伏于世界之外

“世界的意义必伏于世界之外”。世界之内, 一切如其所是, 是没有价值的;“假如有价值, 则价值便会是没有价值的”。

维氏所说的世界之内指的是无所说的必然世界, 也就是逻辑命题空间, 以及经验世界的可能事势, 即逻辑可能性空间;但是前一个空间无所说, 而后一个空间所说的东西即意义内容则都在空间之外。

(八) 伦理学和美学、超世界

而伦理命题和美学命题则既不属于世界之内, 也不属于世界之外。它们是超越世界的东西。而“命题不能表达更高的东西”。 (P86)

超世界的东西是“不可以言传的”, “是超越的”。 (P86)

意志是伦理的担负者, 不能说。“善恶的意志如改变世界, 只能改变世界的界限, 而不能改变事实, 不能改变可为语言所表达的东西”。 (P86) 也就是说, 人类的善恶意志可以使经验世界的配置有所变化, 从而改变经验“世界的界限”;但是作为事实本身, 即可以为语言所表达的东西, 则永远属于事实, 而不属于意志。世界可以作为整体而消长, 幸福人的世界和不幸人的世界相互区别;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九) 神和感觉

神在世界之上, 是比世界更高的东西;而世界“对于更高的东西是完全不相干的”。所以, “神并不显现于世界中”。

世界作为一个整体, 是一个“有限的整体”;但是“对世界之为一有限的整体的感觉乃是神秘的东西”。

神秘的东西“不可言传”, 但是“它们显示自己”。 (P88)

(十) 批驳怀疑论

怀疑论的错误在于“其要在无可疑问之处置疑”, 显然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 怀疑论者往往没有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

“一个问题可以提出, 也就可以解答。”也就是说, 怀疑论者如真的提出了合适的问题, 那么也就意味着解答也“存在于有某种东西可以说的地方”。 (P88)

所以, 真正的怀疑论是没有的。

(十一) 人生问题及其解答

维氏说, “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得到了回答, 人生的问题仍然毫未触及。”

科学问题跟人生问题是不同的。科学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科学的方法得到回答, 但是人生的问题却只能从非科学领域得到启示。

每一个人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 也就是说, 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正因为这样, 人生问题的解决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抉择, 所以, 与其说我们人生有问题, 不如说每个人的问题本身就是解答。所以维氏也说, “人生问题的解决即在这个问题的消失中”。

(十二) 可说的和不可说的

维氏说, “哲学的正当方法固应如此:除可说者外, 即除自然科学的命题外——亦即除与哲学无关的东西外——不说什么。”

玄学主体是不可说的, 因为关于玄学命题中的某些符号, 没有意谓。诸如关于神、关于感觉的命题, 神和感觉本身并无意谓。

伦理学和美学命题因为超越世界, 所以也不可说。

人生问题因为可以随便说, 即因人而异, 所以问题消失在解决中;不属于可以清晰地说的范围。

逻辑命题只能显示自己, 但什么也没有说。

虚构的事物不是没有意义, 而是没有意谓, 所以是假的, 说了也白说。

只有自然科学的命题, 日常生活世界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情可以说。

本节除了讨论命题函项的一般形式外, 还讨论了逻辑命题的特性, 以及划定了可说世界与不可说世界的界限, 或者勿宁说, 在划定了可说的界限的同时也给不可说划出了界限。

七、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不可说的东西, 要么是超越世界的伦理和美学的东西, 要么是神秘主体;对于这个领域, 多多少少解答了某种关于人生的问题。

在客观实在世界保持沉默的东西, 在主体世界, 即属人世界则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英) 维特根斯坦 (著) , 张申府 (译) .名理论:逻辑哲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2] (英) 维特根斯坦 (著) , 陈嘉映 (译) .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3]Wittgenstein, L., G.E.M.Anscombe (trans.) .Philosophical Investig ations (3rded.) .Oxford:Basil Blackwell, 2001.

[4]Wittgenstein, L..Philosophische Bemrkungen.Basil Blackwell, 1957.

篇8:《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读后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一八八九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青年时对工程技术感兴趣,一九○八年寄居英国学习航空学,由于对数学和数理哲学的爱好,做了罗素的学生。一九二一年出版了他的著名的《逻辑哲学论》,认为哲学“问题基本上已经最后解决了”,从此就放弃了哲学研究,隐蔽在奥地利一个乡村做小学教员。过后几年,他对哲学的兴趣复活了,一九二九年重返剑桥,最初当研究生,以后很快当上了哲学讲师,一九四一年继摩尔为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去伦敦一所医院当看门人,后来又回到剑桥授课,一九四七年辞去教授职务,旅居爱尔兰,一九五一年因患癌症死于英国。两年后他后半生的有名著作《哲学研究》问世。

在西方哲学界,维特根斯坦被描绘成神话般的英雄人物。他的《逻辑哲学论》,从问世时起,就被捧为现代哲学的,经典”,普遍认为它在颇大的程度上,至少在它的早期,树立了维也纳学派所仿效的典范,而《哲学研究》虽然是对他自己《逻辑哲学论》里的观点的批判和否定,却形成所谓分析运动或语言哲学运动,有时称为剑桥学派。这个运动支配了今日的英国哲学,并且传遍到盎格鲁一萨克森世界和盎格鲁一萨克森势力强大的诸国。象这样同一个人在一生中写下了两部观点彼此迥异的哲学著作,而这两部著作却又在相当的范围内对时代的哲学发生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了现代分析哲学里两个主要流派——逻辑经验论和日常语言哲学,在哲学史上实属于罕有的现象。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他在西方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究竟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他的哲学基本立场?《述评》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一个系统的回答。这无疑是一项艰苦的开拓工作,也必然会在我国哲学界引起很大的兴趣。

按照西方普遍的看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述评》一书就是试图通过具体分析、解释和批判这两部代表著作,使读者对维特根斯坦的根本哲学思想有一完整的理解和评价。

在对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总评中,《述评》指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本质特点是公开露骨的唯我主义和逻辑神秘主义。按照作者的意见,维特根斯坦的命题图式说实际上是说,命题所表达的是我的经验中的事实,或者说描绘我的经验中的实在。我只有依靠我自己的经验构造关于事实的命题,只有我经验到的实在才能为我所描述,因此,命题图式说贯串唯我主义的精神,只是这种唯我主义被维特根斯坦说成是不可说的东西,并把它归之于“神秘的东西”,这样,《述评》便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实质上是属于贝克莱-休谟路线,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最终归宿也就是贝克莱哲学的归宿。

在分析和批判后期维特根斯坦代表著作《哲学研究》之前,《述评》首先考察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转变过程,按照他的意见,维特根斯坦前后期转变的时间是在一九二九年,而引起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前期语言理论里有根本不可克服的困难。作者列举了图式说六大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是,逻辑形式不能用命题来描述,图式说迫使维特根斯坦把逻辑形式放在语言的界限之外,迫使他去划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因此由图式说必定通向神秘主义王国。所以《逻辑哲学论》中语言理论的严重困难迫使它的作者去重新解释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在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观时,《述评》很有见识地抓住了维特根斯坦本人论述并不太多的“生活形式”这一概念,认为“生活形式”这一概念与“语言游戏”概念同为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两大支柱。按照《述评》的意见,维特根斯坦谈到生活形式,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活动,大体上说来,涉及到人们共同的兴趣、感觉以及反应的型式,涉及到幽默感、满足感等心理感受,涉及到指责、宽恕等活动,涉及到命令式语调和要求式口气等等,语言作为一种游戏、一种活动,必与生活形式分不开,语言游戏同生活形式的结合,就表示要在语言的活动中和语言的使用中来理解语言。

怎样看待和评价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观点呢?《述评》以维特根斯坦后期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在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通过命题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在后期,却认为实在并不在语言的结构中反映出来。语言游戏的规则的随意性与否定语言和实在的联系相关,词的意义并不来自实在对象,《逻辑哲学论》主张单一反映实在结构的“理想语言”观念,而《哲学研究》表明这种观念缺乏根据,却又走到一个极端:完全否认在语言的命题系统中反映现实。了解命题也就是了解语言,而不意味着了解现实的事态,因此作者最后认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虽然与前期哲学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正如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本质上属于贝克莱-休谟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路线一样,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改变,也没有摆脱掉这条路线的束缚,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实际情形是:两种哲学,一条路线。”

和以前我国一些简单粗暴地批判现代外国哲学家的著作比较起来,《述评》一书无疑在客观评述方面是一个进步。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占有了所论述哲学家的基本原始著作以及大量第二手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判。虽然论述的内容没有超出国外研究的范围,但详细取舍则不尽相同,作者能在各种不同的解释中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并把它同所论述对象的基本思想联系起来,以系统的方式揭示该哲学家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实是作者多年苦心研究的结果,正如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的,这书是他在六十年代那艰苦岁月里挣扎着诞生出来的。

当然,就研究的深度或更高的要求来看,《述评》一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维特根斯坦著作中一些费解的难处,作者轻易地回避了,而且有些章节的内容和概念解释写得模棱两可,尤其在后半部里,有时看了半天,读者还摸不着头脑,光靠比喻是不能代替论证的。特别是对于象维特根斯坦这样思想复杂的人物,采取单线条的描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和考虑。对他的哲学实质简单地作出结论,是不会令人满意的。为此,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些问题与作者以及其他一些从事研究现代外国哲学的同志商讨。

维特根斯坦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现象在西方已存在有半个多世纪了,它所直接影响和推动的两个分析哲学学派——逻辑实证论和日常,语言哲学——在风行一时之后,至今似乎已失去了前进的势头,不再象以前那样吸引人们的注意,可是维特根斯坦却并未因此而被人遗忘,反而越来越在国外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是现代西方少数几个享有国际专门学会荣誉的哲学家之一。近年来有关他的哲学思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专题讨论会相当活跃,这是一种什么原因呢?我们是否有必要把维特根斯坦哲学本身的内容、性质和意义与逻辑实证论、日常语言哲学所理解和所接受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内容、性质和意义区分出来呢?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真正内容与当时维也纳学派所理解的内容是不同的,这一点不论是维特根斯坦本人还是现代一些逻辑经验论者都是共同承认的,过去普遍太强调了维特根斯坦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现在看来是一种误解。从国外最近一些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倾向,就是想摆脱维也纳学派所赋予维特根斯坦的意义而对维特根斯坦本人进行重新解释。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逻辑实证论无疑在它的早期深受《逻辑哲学论》的巨大影响,石里克声称维特根斯坦是把现代哲学“推进到决定性转折的第一人”,维也纳学派的一些共同见解,如全部真命题都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逻辑真理是同语反复,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在逻辑上澄清思想的一种活动,无疑是得自《逻辑哲学论》的启发。但维也纳学派与《逻辑哲学论》毕竟仍有许多不同之处,正如维特根斯坦本人从来就不是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一样,维也纳学派并未接受维特根斯坦的图式理论,维也纳学派是继承经验主义传统,一切真命题都可以还原为指称直接经验的基本命题(记录陈述或观察陈述),这种观点的必然推论就是“陈述的意义在于它的证实方法”,而这种观点,维特根斯坦本人是没有的,在《逻辑哲学论》中是没有“证实”这一概念的,虽然他说到“要理解一个命题,意思就是要知道如果命题是真的话,它是怎么一回事”(4.024),但他并未清楚说到“证实”,他接下来只是说“如果理解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理解它”(同上),意思就是说,先理解词,然后才能理解句子。这里难道我们能得出维特根斯坦的命题图式说就是一种意义的经验主义理论吗?事实上维特根斯坦认为词所代表的简单东西是不在经验中给予的,他说“我们是先天知道的,作为逻辑必然性,简单对象是存在的”(《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笔记》),因此要理解一个句子,就是要知道构成该句子的词的所指,如果你理解一个句子就知道实在是如何构成的,而不管你是否知道如何证实它。因此我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本身并不是意义的证实理论,维特根斯坦哲学不能简单地认为属于经验主义这一传统,当然这是就维特根斯坦本人哲学思想来分析的,如果就维特根斯坦与早期逻辑实证论的关系来说,我们可以从经验主义这一条线来分析他,如我过去写的一篇文章《<逻辑哲学论>与逻辑实证主义》,就是从逻辑实证论所理解所接受的观点来分析《逻辑哲学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逻辑哲学论》本身的分析。

另一点是对于形而上学的态度。《述评》认为,《逻辑哲学论》全书充满了反“形而上学”的火药味。维也纳学派开创的逻辑实证论最鲜明的旗帜是反对“形而上学”,但维特根斯坦本人是否反对形而上学呢?我认为不论在《逻辑哲学论》还是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否定形而上学。《逻辑哲学论》虽然一度被广泛地认为其纲领是反形而上学的,然而它本身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著作,他说:“世界的意思必定是在世界之外”(6.41),“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6.44),“确实有不能说的东西,这是自己显示出来的,这就是神秘的东西”(6.522),就是最明显的证明。与其说他否定形而上学,毋宁说他否定陈述形而上学东西的可能性(“说出形而上学东西的人,他不能对他的句子赋以意义”)。维也纳学派认为形而上学只具有情感的意义,而没有实在的洞见,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形而上学可能对于实在提供最深刻的洞见,只是它不能说出来。

至于《哲学研究》中讲到句子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这用法主要是指讲或学这个句子的环境或语境,有人误解为指日常语言的用法,从而认为维特根斯坦是日常语言哲学家,这看来也得加以研究。

最后,关于维特根斯坦前期和后期的划分和关系问题,国外大体上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前期和后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其中不存在有任何连续的线索,另一种认为后期哲学乃是前期哲学的补充和发展,第三种认为既要看到前后期明显的不同处,又要看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连续性,不同处在于方法,基本立场始终未变,看来似乎第三种解释较为符合维特根斯坦实际的情况,因此我们在论述整个维特根斯坦哲学时,既要注意区分他前后期之间的差别,更要注意他哲学思想的根本一贯的观点,这样才有可能对维特根斯坦整个哲学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上述意见很可能不妥,望同志们指正。

愿我国哲学界今后有更多更好的研究专著问世1

上一篇:销售转正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理想与信念对人生的意义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