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钻越施工方案

2024-05-08

送电线路钻越施工方案(通用6篇)

篇1:送电线路钻越施工方案

阳原化稍营—高墙35KV线路工程

电 缆 钻 越 直 埋 施 工 方 案

张家口亿通电器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05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4

三、施工准备……………………………………………………………………….………5

四、施工工序………………………………………………………………………….……6

五、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及检测方法……………………………..10

六、质量与安全…………………………………………………………………….…….11

七、电缆成品保护…………………………………………………………..…………..12

电缆直埋钻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化稍营-高墙35kV线路工程。位于河北张家口西南部张家口地区的阳原县境内,距离张家口市120km,距离阳原县城45Km.N5-N6电缆钻越大秦铁路涵洞施工。

2、施工注意事项:本工程采用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进行作业施工,沟槽开挖作业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作业,挖掘机内配备对讲机,如遇作业有安全隐患情况,对讲机可以进行及时制止。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其有关的技术资料。2.本公司施工安全措施及电缆敷设技术交底

3.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图集: 《电缆敷设》D10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三、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要求

(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2.施工前准备

(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2)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防护盖板贮备充足,电缆敷设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4)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5)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6)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3.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相应施工图集、规范、规程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并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

(3)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4.材料准备

(1)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2)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应与施工图设计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5.劳动力准备

电缆敷设前,提前做好人员的准备工作,保证敷设电缆时人员满足施 工要求,同时对进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其中设安全员1人;技术员2人;吊车司机1人;吊车指挥1人;工人10人。6.机具准备

(1)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机具需用量。(2)组织施工机具设备的落实,保证按期进场。(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的配备如下。

小型挖掘机1台;自卸车1台;铲车1台;大绳2根(每根20米);放线架2套;安全帽20个;电缆标牌等若干。

四、施工程序

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电缆沟开挖--铺砂--电缆敷设--隐蔽验收--覆砂盖砖--回填土--埋设标桩。

2、工艺流程细则 2.1准备工作

(1)冬季气温低,浸渍纸绝缘电缆内部油的粘度增大,润滑性降低,使电缆变硬,塑料电缆在低温下也将变硬。这种变硬的电缆不易弯曲,敷设时,电缆的纸绝缘或塑料绝缘易损坏,因此冬季施工,如果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低于表2-1规定的数值时,应采取措施将电缆预热升温后才能敷设。

(2)电缆预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高周围空气温度的方法,即将电缆放在有暖气的室内(或装有防火电炉的帐蓬里),使室内 温度提高以加热电缆。这种方法需要时间较长,室内温度为5~10℃时,需要72h,室内温度为25℃时,需要24~36h。另一种方法是电流加热法,用电流通过电缆导线来加热。加热电流不能大于电缆的额定电流。

(3)电流加热法所用设备一般是小容量的三相低压变压器,或交流电焊机,高压侧额定电压为380V,低压侧能提供加热电缆所需的电流。

(4)加热时,将电缆一端三相导电线芯短接,另一端接至变压器低压侧。电源部分应有可以调节电压的装置和适当的保险设备,以防电缆过载而损伤。加热过程中,电缆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3kV及以下的电缆

40℃

6~10kV的电缆

35℃

20~35kV的电缆

25℃

加热后电缆表面的温度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来决定,但不得低于5℃。电缆加热后应尽快敷设,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h。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5)电缆线路所需敷设的电缆保护管应加工好并放置现场。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② 口应无毛剌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②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电缆管的弯 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③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

(6)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2.2电缆沟开挖及铺砂

(1)根据设计要求放好开挖灰线。(2)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3)开挖时,槽外堆土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4)沟槽底遇到树根、块石等杂物应清除干净;开挖完毕,注意做好排水以及防范雨水灌槽。

(5)沿电缆路径开挖时如遇到特殊地物,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避让(如电缆需要加长,控制在5%范围内)。

(6)开挖完毕,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土进行铺底,保证铺砂后使电缆在砂层上的受力均匀,避免电缆在基础不均匀下沉时让电缆受到集中应力。2.3电缆敷设

(1)本工程采用直埋敷设于地下电缆沟中,同沟并行敷设时,电缆与电缆相互净距不小于250mm。电缆与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0mm,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电缆或光缆距离沟壁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0mm。

(2)电缆敷设采用机械牵引,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控电缆的牵引力,防止电缆的牵引力超过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电缆的允许牵引力 由厂家提供。

(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4)电缆在转弯处敷设时,必须满足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一般为电缆直径的15倍,如果电缆生产厂家有明确要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地电缆的转弯半径)。

(5)电缆埋设深度:电缆外皮至地下基础不得小于0.3m,电缆外皮至地面距离,不小于1.5米,当位于车行道时,不小于2米,(6)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毫米的软土或砂层。(7)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防止电缆在运行中受到损坏,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盖板。(8)电缆与电缆交叉时,相互间距不小于0.5米。

(9)电缆交叉穿越道路时应穿电缆1.5倍钢管,电缆交叉穿越沼泽时应穿电缆1.5倍玻璃钢管。

(10)直埋敷设的电缆接头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②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净距不宜小于0.5m。

③斜坡地形处的电缆接头的安置,应呈水平状。

④电缆头处,在其两侧1米开始的局部段,敷设的电缆长度要留有备用量。

(11)电缆敷设应设置联络指挥系统,宜以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12)冬季敷设电缆,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2.4隐蔽验收 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作隐蔽工程验收,作好记录、签字。2.5回填土

(1)回填土的土质要对电缆外护套无腐蚀性。(2)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3)回填土应及时并分层夯实。2.6埋标桩

沿电缆路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电缆接头处设明显的电缆标志桩。当电缆线路敷设在道路两侧时电缆桩埋在靠近路侧、间隔距离为20m。

2.7塔上架线紧线

紧线采用绞磨方式紧线,缓慢匀速牵引,并加装二道防线,以有效的控制在紧线和挂线的过程中导地线跑线。

五、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及检测方法

1、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

(1)直埋电缆的电压等级、型号规格及路径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本体质量是合格的。

(2)电缆的埋置深度应符合列要下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且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3)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险的地段,均应依据规范 要求采取保护措施。(1)检测仪表、检测方法(1)检测绝缘电阻:ZC型兆欧表(2)耐压及泄漏试验:高压试验设备

六、质量与安全

(1)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自终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在施工验收中认真执行有关安装验收规范。

(2)坚持做到自检与检查相结合,对材料、半成品必须检查方可使用。(3)焊接必须对钢材钢号进行鉴试,具有合格证的焊工上岗。(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火期内,施焊应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野外冬季施工要采取防滑防寒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符合高空作业条件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地面人员要戴安全帽,加强上下班前的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6)施工用的一切工具必须经常检查,禁止使用不合格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进行施工。

(7)电缆沟开挖直到回填土完工,应尽可能地均衡、连续施工,缩短工期;在有行人的场所内施工,电缆沟开挖后应有警示牌,夜间有警示红灯。

(8)坚持按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搞好上下工序交接,每一工序完工后,经厂方施工代表共同检验合格,作好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七、电缆的成品保护(1)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贮存。(2)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

(3)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处。(4)固定电缆时要垫好橡皮或铅皮。

篇2:送电线路钻越施工方案

施 工 总 结

施工单位:甘肃省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影响区屏山县35kV以上电网复建工程施工(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部分)施工总结

屏山县35kV及以上电网复建工程施工(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部分)送电线路工程,其中包括:屏山县城郊—书楼坝35kV送电线路工程;屏山县城郊—龙华35kV送电线路工程;屏山县真溪—石盘35kV送电线路工程;35kV新中、新金、新雪线路改线工程。工程于2010年10月15日工程开工,至2012年07月10日工程初步峻工。整个工程总结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工程总概况:

本工程建设单位:四川省水利集团屏山电力有限公司 本工程设计单位:成都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本工程施工单位:甘肃省 及以上电网复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4、该项目勘测设计合同; 2.5、招标合同书;

2.6、屏山县35kV及以上电网复建工程(屏山县城郊—书楼坝35kV送电线路工程;屏山县城郊—龙华35kV送电线路工程;屏山县真溪—石盘35kV送电线路工程;35kV新中、新金、新雪线路改线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相关批复文件;

三、施工概况与施工范围:

3.1 施工工程名称: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影响区屏山县35KV以上电

网复建工程

3.2施工地点:屏山县境内。3.3施工规模:

(1)屏山县城郊-书楼坝35KV送电线路工程,35KV线路约18.3km,导线采用LGJ-95;

(2)屏山县真溪—石盘35KV送电线路工程(含光缆),35KV线路约2.4km,导线采用LGJ-185;

(3)屏山县城郊一龙华35KV送电线路工程,建设长度约8.3km,导线采用LGJ-70;

(4)屏山县新县城变—金石化工(精铸厂)35KV送电线路工程,建设线路长度约4.6km,导线采用LGJ-95;

(5)屏山县新中、新金、新雪线路改造工程,建设线路长度共计约6.418km,导线分别采用LGJ-120、LGJ-70、LGJ-95,该工程为企业自建项目;

四、施工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 施工安全负责人: 施工技术负责人: 施工质检负责人: 施工财务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施工材料负责人:

五、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1、成立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部分工程项目部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公司成立了以石福国同志为项目经理的屏山县35kV及以上电网复建工程施工(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部分)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项目部面临现场,组织、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难题。监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问题,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并确保施工服务质量的承诺。

2、制定质量目标

公司提出本工程建设质量目标:“按GB/T19002-200标准的质量体系要求,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竣工投产的工程达到优良级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为实现工程建设的既定质量目标,工程项目部依据公司的质量计划、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及国网公司“输变电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对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验收规范、达标投产要求施工,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即定目标。

3、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度

为了实现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建立了以工程项目部为核心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从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技术专业师、质量专业师到各级人员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作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之形成一个严密、协调的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整体。

4、施工技术文件

为了指导施工,使施工全过程“有章可依”,工程项目部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工艺标准。本工程分别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作业指导书》《立塔作业指导书》《架线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等施工技术文件.5、原材料及器材的质量检验

本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均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程和规范、产品标准进行采购:对本工程所需的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等物资军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合格分供方,工地材料站收货时严格开箱检查。根据《进货检验计划 》的要求,对本工程事业的水泥、钢筋、钢材、铁

六、以工序管理为手段的质量控制

线路工程施工的工序包括基础开开挖、扎筋组模、基础浇制、杆塔组立、导、地线展放、紧线、导地线压接、附件安装、接地装置等主要工序。

施工过程的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这种质量控制方法,动员了全体职工参加,提高了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克服了仅依靠少数专业技术人员以质量检查为手段的质量控制的弊端,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1、严格实行把关卡制度

严格执行关键工序的把关卡制度,加强上下道工序之间的检验交接工作,上道工序应保证不留质量、安全隐患到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应保证不接受留有隐患的上道工序。做到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准确地填写关键工序把关卡,把检验记录填写在检验卡上。

2、分部工程实行申检及检查签证制

对于基础工程和接地工程的施工,实行申检制。即班组在完成基坑开挖工序转入扎筋组模工序、由扎筋组模工序转入浇制工序等,均应向工程处申检,工程处质检验员和监理人员到现场检查合格,并做好记录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同样接地埋设前应由工程处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检查合格方可埋设.基础和接地的隐蔽工程在施工完成后,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在回填或埋土前应向监理部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申请后,组织人员到现场验收,检查合格后及时签证.导地线连接与补修,经监理人

员、项目部质检人员的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牵张紧线施工。未经监理检查、验收,自行回填、埋设或展放线,则不给予认可,并做违规处理。本工程现场监理师及项目部质检员在基础浇制前、浇制中、拆模后以及导地线压接、接地回填等隐蔽工程均进行了人证检查、把关,取的了很好的效果,确保了工程质量。

3、严格执行三级质检制度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工程合格率100%,工程按《送电工程施工检验计划》(QSD-10.003)程序性文件,对每个验收项目进行三级验收,既班组对完成的验收项目按100%进行自检,项目部在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70%进行二级复检,在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且检查记录及检验报告齐全的情况下,由公司工程部组织有关人员按《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对验收项目进行抽检,公司安全质量部依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分批对分部工程进行了三级验收。在完成三级验收,并在处理完缺陷的基础上,向监理申报转序报告,经监理复查合格同意后方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确保屏山县35kV及以上电网复建工程施工(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部分)送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实现项目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目标,屏山县35kV及以上电网复建工程施工(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部分)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及各施工队将始终把安全施工,特别是确保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为使项目工程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在认真执行有关法律

法规、规定和公司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时,严格执行了本项目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1、项目工程建设安全工作思路

严格贯彻落实“安全 3)、建立了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签订内部安全生产责任状,重奖重罚。无安全事故者,给予加倍奖励,否则没收抵押金并加倍处罚。

4)、制定了适合本项目工程建设情况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以及施工队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严格考核,奖罚分明,使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5)、狠抓安全文明施工,大力开展工程创优活动,力求创建电网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一流现场的目标。严格按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自觉按照标准,规范每个作业程序环节,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高效、优质、低成本推进。同时,强化现场监督管理,加大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制止不文明施工行为。

6)、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以确定本项目工程的不可承受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或措施,控制和降低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危害风险,同时,通过风险预测、辨识及评价,项目部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最终目的。

7)、各专业工序开工前,组织参加施工活动的全体人员学习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规程、规定、制度的学习和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8)、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并在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签字认可。无措施和未交底,严禁施工。

9)、加强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建立机械设备

和工器具的管理台帐,工程中使用的工器具,使用前经过检查和试验,未经检查、试验的工器具,工程中使用。

10)、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检查;施工队每月进行二次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检查;施工班组实行每日巡查。

11)、每月召开一次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按照“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的要求,研究、协调解决与布置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每月组织项目部安全教育学习。

12)、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法规、标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环境污染。以先进的技术方案保障安全,按技术交底制度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时严格按方案实施。

13)、随时接受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对安全和环境工作的监督检查,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要求改进安全和环境工作。

14)、当发生各类事故时,在保护好现场、组织施救的同时,按有关的规定,即时报告。同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15)、配备齐全的安全用具定期检验;各种安全和环境管理帐表册卡及应保存的资料齐全、有效,归档查阅简捷。

16)、做好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配置组织准备,建立相应的管理台帐。

为此,项目部全体员工,将铭记“我就是福建电力”的工作信条,大力弘扬“安全 保护环境;遵法守纪,创新发展”的公司方针,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全面优质、安全地完成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

八、工程综述

1、本工程从开工以来,由于施工进度情况、地方清赔工作的影响,导致我施工进度进展缓慢,实际工期受到严重的拖延。根据本线路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合理组织施工力量,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克服了清赔难。整体工程于2012年07月10日全部完工,屏山县城郊—书楼坝35kV送电线路工程、屏山县城郊—龙华35kV送电线路工程、35kV新中、新金、新雪线路改线工程分别于2011年01月10日、2011年04月10日和2011年06月30日经试验、24小时试运行后顺利投产运行,工程检查合格率100%.2、由于各因素限制,各分项工程即基础、立塔、架线工程等穿插于整个工程流序,施工总体上秩序井然。漳州电业局、武汉中超监理等单位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在此我单位特表示诚挚的感谢。

篇3:浅谈送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

1.1 在开挖前还要认真熟悉工程有关图纸, 了解整个线路工程的情况;

熟悉线路基础的型式及尺寸要求, 检查所开挖基础处的土壤特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1.2 杆塔基础的坑深就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

拉线基础的坑深, 在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 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1.3 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 -50mm, 坑底应平

整, 同其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岩石基础坑深不少于设计值;

1.4 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以上, 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 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 混凝土电杆基础, 铁塔预制基础, 铁塔金属基础等, 其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值在+100~+300mm时, 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 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 按铺石灌浆处理。当坑深超过规定值在+300mm以上时, 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 土石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1) 根据土质情况放坡; (2) 坑上、坑下人员应相互配合, 以防石块回落伤人; (3) 随时鉴别不同深层的土质状况, 防止上层土方塌坍造成事故; (4) 坑挖至一定的深度时, 深度要用梯子上下; (5) 严禁任何人在坑下休息; (6) 坑口周围1.2m以内, 不准堆土或其他重物; (7) 坑内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3 模板、钢筋、地脚螺丝安装

3.1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

(1) 钢模板厚度采用2.3~2.5mm, 模板接缝应严密, 表面应平整, 四角交缝垂直,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 应将一层废机油加柴油混合而成的隔离剂; (2) 钢筋与模板之间应有一定的保护层距离; (3) 用对角或井字水平桩, 在此桩上拉线并用钢尺量出基础坑的中心, 吊上线垂, 使每个模的中心与此线垂点重合, 然后从底盘开始分层用支撑固定于坑壁上, 支撑间距离取1m左右, 防止浇制时走动; (4) 要求对角线重合, 模板底模面水平, 模板标高和离中心总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并于主盒上操平出四个腿的施工标高做好标记, 模板安装后的误差不得小于设计尺寸, 也不大于设计尺寸的5cm, 在施工过程中, 不得发生位移或漏浆现象。

3.2 钢筋的安装 (1) 钢筋表面应清洁, 对铁锈、油垢等杂物应消除干净, 钢号应符合图纸要求;

(2) 钢筋在交叉点处应扎结牢固, 箍筋末端应面向基础内部, 其箍筋弯钩送合处应位于柱角主筋处, 且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为了防止主筋扦入泥内, 下面应垫石块, 或将主筋吊在模板上。

3.3 地脚螺丝安装 (1) 固定地脚下螺丝的螺丝板可用5×10cm方木或用槽钢做成, 地脚螺丝的根开应符合设计规定尺寸;

(2) 地脚下螺丝在运输中或上下车工作中, 使其变形, 在放入地脚螺丝之前, 应检查其尺寸及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否则应调整; (3) 检查模板组装完后的位置和四角是否正交, 顶面是否水平, 检查模板各部位置正确后, 再放入地脚螺丝; (4) 固定时, 首先以一个腿为准, 量好本腿螺丝相互之间的根开尺寸, 然后以此为准, 根据相邻两个腿根开尺寸, 依次固定各个腿上的地脚螺丝; (5) 固定后, 校对根开和对角线尺寸, 用水平桩操平地脚螺丝 (以最低的一个脚为准) , 以保持设计规定外露长度。若为转角塔, 设计规定偏时, 内角二个腿的螺丝应高出外角二个腿, 高出的数字等于设计规定偏数字; (6) 浇制前应保护螺丝外露丝扣, 用水泥纸包住丝扣。在浇制中应经常用钢尺量螺丝, 有无移动或倾斜, 以便及时改正;

4 混凝土浇制

4.1 水泥、砂、石、水的选用 (1) 水泥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保存

期不应超过规定期限, 如果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需按样检验, 以确定水泥的实际标号, 受潮、结块水泥不得用于工程中, 不同品种、标号、批号的不得同一个基础腿中混合使用。 (2) 砂的平均粒径不宜小于0.25mm, 含杂物、泥量一般不得超过砂重的5%, 砂的单位质量不得低于1400kg/m3, 尽可能选用较粗的砂,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3) 石应坚硬, 不应有化学浸蚀及风化现象, 一般用岩石, 含杂物, 泥量不得超过石重的2%, 其粒径一般为20~40mm。

4.2 混凝土人工拌合将砂倒在拌板上, 滩成长条形, 再倒水泥

于砂上, 往返拌合不得少于3次, 拌好后仍滩开成长条形倒石子在上面, 并加适当的水, 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如果加水过多, 水被蒸发后, 混凝土留下了许多小孔, 过多的小孔, 混凝土就自然不坚实, 降低了硬度, 但水过小, 混凝土不易成型, 难于就操作易发生麻面、蜂窝, 同样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在拌合混凝土中, 要严格掌握用量, 不允许随便加水。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能过量, 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水泥用量过多会使混凝土在更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引起水泥过量收缩, 造成混凝土开裂, 露筋等缺陷。反复进行拌合, 一般不得少于3次, 要求拌到色泽一致稠度均匀为止。严格控制加水量以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的稠度, 每个基础必须做坍落度试验2~3次。配合比每日, 每基至少检查两次, 其误差不得大于施工技术规定。

4.3 浇注时应注意事项 (1) 混凝土浇注前必须按设计图纸检查模板和钢筋的各部尺寸, 如转角塔, 应严格检查角和方向是否正确。

(2) 浇注时, 应防止模板漏浆, 若发现模板、支撑变形或弯曲时, 应立即停止浇注, 趁泥凝未凝固前将模板操平找正, 然后再进行浇注。 (3) 浇注顺序, 应以基底模一边或二边同时进行向四周延伸, 按下面捣固人员指定的位置下混凝土, 以避免捣固工作人员来回在坑内串动, 混凝土下落时应尽量避免撞在模板上, 以防砂浆和石头的分离。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 就应使用溜筒或滑槽避免混凝土中的砂石分离, 浇注层厚度一般不得大于20cm, 做到分层浇捣, 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度和牢固结合。主柱部分, 在浇捣过程中, 砂浆往往会从底模交接处流出, 拆模后出现蜂窝、狗洞, 为了减少这种砂浆和石头的分离现象, 底盒留4~5cm不浇, 然后转向主盒向下浇, 让混凝土慢慢填平底盒平面, 捣固时不得用力过猛, 防止砂浆跑出。距主盒1m左右, 混凝土应减少拌合用水, 捣固不得用力过猛, 防止石头下沉, 砂浆上翻造成砂石分离现象, 影响主柱上部的混凝土质量。 (4) 基础浇注时, 应连续进行, 不得间断, 必须一次浇定一个塔腿。在浇制中的间断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如间断时间超过2小时, 要待所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kg/cm2, 将表面打毛, 并用水清洗, 然后浇一层与原混凝土同样成分的砂浆, 再继续浇制。 (5) 转角、耐张、终端塔每基试块取一组, 直线每5基或不满五基取一组, 单基或连续浇筑100m3以上取一组。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本人十余年的送电线路施工经验, 重点介绍了送电线路施工工程中的杆塔施工部分, 详细阐述了基础施工的难点, 论述了基础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关键词:送电线路,基础,分坑,施工

参考文献

[1]孙敬贤.浅谈山区高压送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环保处理[J].广东科技.2007, (10) :100-101.

[2]吴义锋.输电线路杆塔中心位移的计算方法[J].陕西电力.2006, (01) .

篇4:送电线路施工与颠覆性创新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 颠覆性创新 推广 共享

1 送电路施工和颠覆性创新

送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是送电线路运行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各种原因送电线路的许多施工方法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关于送电线路施工可参考的资料有限,根据80年代到现在出版的送电线路施工方面的资料,也只介绍了特种导线和架空复合光缆等新型材料,常规的施工方法仍没变,生产一线人员在传统施工方法的基础上也尝试着渐进性性改进,但并没有质的提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送电线路不仅需要渐进性创新而且更需要颠覆性创新的思想理念。我们将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理念定义为: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和传统方法不同的原理、方法创新出了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对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成功的创新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传播、共享和交流,不断的将创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

2 颠覆性创新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2.1 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实践和基层

送电线路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施工现场与单位距离远,一些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由于自身的工作繁忙在加上因为送电线路施工条件差、环境恶劣、从单位到工地还要抽出专门时间,因为不了解存在问题的细节他们很难把一些需要改革创新的问题和实际生产结合到一起,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习惯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创新出来的新方法和传统的方法相比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单位的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也都来源于基层,故送电线路的颠覆性创新大多都来自实践和基层。

2.2 送电线路需要一个很好的实验基地

送电线路的各种创新需要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以便不断完善和验证创新方法的效果,送电线路的施工现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基地,作为生产一线的职工他们更有条件进行各种创新和对这些创新方法的实验。

2.3 大多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是靠基础知识和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来完成的

2.3.1 创新来源于对创新的兴趣和与众不同的想法

送电线路施工的一线工人,文化水平一般不高,但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创新工作方法方面,一线工人来说更有创新的条件和经验,很多关于送电线路的新方法大多来源于一线工人的工作实践,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学习比学历重要,态度比基础重要,新方法和新思路一般都源于兴趣和与众不同的想法,一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很可能就能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3.2 知识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颠覆性创新理念

高深的知识确实对创新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创新理念来讲却有一定的局限性。颠覆性创新必须有与传统理论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理念,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实践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送电线路的一线工人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利用颠覆性的创新理念,结合从实践工作,总结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新方法便于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4 大多颠覆性的创新来源于的一个偶然的发现

有的颠覆性的创新就来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这种偶然的发现稍纵即逝,熟悉送电线路的施工流程的一线员工容易抓住这些灵感,结合工作实践创新施工方法。例如线路视距、高差的测量,按照传统视距法测量,工作程序烦琐,效率也较低,远距离的测量读数还需要估读,测量精確度差,甚至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测量,这个问题对线路施工带来了困扰。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竟然是通过在在公交车上学生在谈论三角高程方面的致使来解决的。

2.5 颠覆性创新需要开放的创新环境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送电施工的一线工人一般长期集体居住在外地,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在安全生产中,出具备一定的质量意外,还应该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在山区施工,山路上行车、停车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一线职工通过创新施工方法来减少山区行车和停车的次数,以达到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2.6 颠覆性创新不仅要求颠覆传统还需要颠覆自己

输电线路创新应把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相结合,在颠覆传统的同时还要求颠覆自己,颠覆传统。颠覆传统是在超越别人,颠覆自己是在完善自己,提升自我,在不断颠覆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体现出追求细节的企业文化

3 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

3.1 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员工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掌握了熟练的业务技能、也作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在各种科技期刊中刊登和各种学术交流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没有发表以前,在我们输电公司已使用多年和正在使用,一些技术的应用一直处在行业的领先地步,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经验、使一些好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总结,甚至存在着保守思想使自己的技术改新和研究成果没有在公司和电力系统中得到共享。

3.2 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的必备条件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公司领导对把科技创新成果的收集整理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生产会上作了布置,要求大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论文写作方面每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创新选题都得到公司领导班子的支持,在撰写初稿阶段,公司领导对于大多数有实用价值的选题内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修改定稿阶段公司总工对论文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调整,并要求对论文所涉及的数据在实践中进行了重新的实验,通过周密细致的实验得出正确可信的结论,并在实验中有了新的发现。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构思文章并转换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并以相应的形式公诸于世,使研究创新成果在本公司和系统内得到共享,使自己的成果通过作品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为提高安全生产,促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以前的重创新不重推广,到边创新边收集资料,科技论文的写作和专利的申报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多篇论文发表、有多项专利申报成功,其中一次性成功受理发明专利13项,科技论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有13篇论文被收录,其中一篇论文经过权威专家的评审被指定为大会宣读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进行论文答辩,有九篇在大会上进行分组交流,在省级学术会议上有1篇荣获科技论文1等奖,1篇荣获2等奖,6篇荣获3等奖,在市级学术会议上一篇荣获2等奖,一篇荣获3等奖。有多篇在《河南电力》、《供用电》等期刊发表。

4 结语

通过分析送电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根据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颠覆性创新经验,结合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创新体会总结出送电线路颠覆性创新所需要的条件是: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基层,颠覆性创新需要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颠覆性创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颠覆性创新不仅需要颠覆传统而且要颠覆自己。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是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的必备条件。

篇5:送电线路钻越施工方案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严禁坐安全帽或将安全帽另做它用。

2进入现场人员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背心、短裤及裙装。严禁在现场内赤脚露背。

3进入现场人员必须穿统一制作且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着装整齐统一,佩带胸卡上岗。

4进入高处作业区域人员必须人手一条安全带,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悬挂位置必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要求,不得低挂高用。禁止不系安全带登高作业。5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不得打领带,不宜戴戒指、手链等饰物。

6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不得长发披肩,长发、长辫应塞在安全帽内。7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电焊机及接触化学危险品必须戴防护镜。

8遵守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禁止无机械设备操作证人员操作机械设备,保证设备、设施不损坏和不发生人身伤害。

9严禁施工人员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10严禁在送电线路施工现场随地大小便。

11严禁在河流、水库、池塘游泳和洗浴。

12结合施工季节特点制定夏季安全施工措施和冬季安全施工措施,在措施中结合作业现场的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的措施,增加安全文明施工的设备、设施。13严禁施工人员在险要地形下方或在基坑内休息,以防土石方坍塌造成伤害。14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部位、场所、设备、环境、管理、工器具、作业人员动用可能引发的危险点,应制定预防措施。

篇6:送电线路施工管理安全预控措施

一、送电线路工程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步骤

(一) 送电钱路施工危险点分析

工程开工前, 首先在充分了解操作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基础上, 对涉及危险作业的项目、岗位和特殊作业人员, 依据《作业条件危险评价参数表》见表1, 列出工程施工项目的危险点清单, 并计算出危险等级, 为下一步的危险点分析做准备。

再如表2所示表仅以土石方及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工序为例进行分析, 在送电线路施工中进行危险点分析就是发动全体职工, 按每道工序的发展趋势对工序中的各个要素即人、工器具或施工机械设备、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施工方法或措施、施工作业环境等进行分析, 找出潜在危险和可能造成伤害的作业点或要素, 再根据其特点确定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由表2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 在同一道工序中有可能存在多个危险点, 这些危险点有已存在的也有潜在的, 在制定处理方式时应加以区别对待, 对已有的危险点应在开工前消灭, 对潜在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编制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落实来达到预防危险发生和消灭危险的目的。

(二) 危险点分类

危险点一般可分成大类静态危险点和动态危险点。

1. 静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设计不完善、施工衔接点遗留问题即上道工序遗留问题、机械设备本身缺陷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的危险点明显直观, 不整改无法消除, 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如塔位基面放坡系数不够, 地锚埋设深度不够, 滑车转动不灵活, 停电作业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 牵张设备制动装置失灵等。

2. 动态危险点

一般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一般不明显, 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如在施工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 致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失去防护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工作人员身体不适或由于种种原因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 已不适合当前工作预防性试验或定期检验中发现的对人身或设备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

(三) 划分危险点等级

划分危险点等级的目的是量化危险点的危险程度, 从而可以根据危险点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将危险点等级划分为5类, 如表3所示。

(四) 绘制危险性曲线波动图

在施工前根据“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小组调查列出的危险点清单对每个危险点进行评价, 并计算出每个危险点的危险等级, 然后以每个工序的各危险等级分值的和作为纵坐标, 以施工工序划分为横坐标, 把各工序对应危险等级点连结成一曲线, 绘制成波动图, 如图1所示。把曲线波动图上墙, 每天施工前对照曲线波动图可以使当天的施工任务“危险性”程度一目了然。

(五) 处理方式

1. 对静态危险点的预测控制方法

一般静态危险点是固有的、长期存在, 不采取彻底的更改措施是无法消除的, 对作业人员的威胁是永久性的。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点, 同时兼顾现实可能性和经济性, 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 彻底根除危险点。如在土石方施工中基面放坡不够及施工基面附近有危石等, 宜进行及时修缮、清理消除危险严格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前检验试验, 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严禁机械设备、工器具带病作业、和无证操作对存在如设备接地不良、刹车失灵等缺陷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应停止使用, 并经过维修、恢复原有性能后再投人使用。

2) 将危险点隔离。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危险点, 可采用设置现场警告牌、加装围栏等, 将危险点隔离。如在爆破现场、铁塔组立现场划定隔离区, 并设监护哨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等。

3) 强化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隔离的危险点, 可从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着手加以解决。如进人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场所工作时, 除了增加必要的通风设施外, 工作人员都应戴防毒面具和呼吸器对登高作业要求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带、穿软底鞋出线作业为防止感应电伤人应事先做好临时接地等。

4) 采取更可靠的安全措施使危险点在施工时不存在危险性。对于一些从技术上难以改造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改造的危险点, 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如线路停电作业, 对同杆塔架设和交叉跨越的带电线路, 可采取停电跨越施工并对被跨越线路进行可靠的短路接地等防止触电的可靠措施等。

2. 对动态危险点的预测控制方法

由于动态危险点往往带有隐蔽性和随机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变化才出现, 因此在开工前应深入分析和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安全因素, 有针对性地对施工人员进行预防教育、培训。在每道工序开始时对可能发生危险的作业进行预测, 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防止危险点的产生。一般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加以预测控制。

1) 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即以工地项目部行政正职为第一安全责任人, 建立一个由工地项目部专职安全员, 施工队班组专责安全员和施工作业面点安全负责人组成3级安全管理网络。

2) 利用开工前交底、施工中的班前安全讲话、班组安全活动等多种形式, 对各级施工人员进行逐级教育。

3) 通过填写安全工序把关卡, 对各道工序进行安全交接检查验收, 以确保上道工序的问题不带人下道工序。

4) 结合贯彻安全工作票制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防止由于人员分配不当, 在施工中产生危险点。如对于技术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由能胜任的人员担任, 对出现过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应加强监护对有危险的工作, 除了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外, 还必须由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和监护, 严禁临时工参与此类工作对体质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员, 适当安排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或暂停其工作等。

5) 针对现场危险点制定保证、防范措施和奖惩条例, 结合召开现场会、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活动日等活动, 检验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查出的问题以“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责任部门、个人, 并督促限期整改,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切忌以罚代管。

二、危险点预测控制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危险点预测控制应与严格贯彻规程制度相区别

规程制度是作业人员的工作准则, 每个人必须严格遵守。虽然现场规程中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绝大部分规定都与安全有关, 但结合各个工程、各个时期的人员素质、安全意识和设备状况等, 可能引发事故的与规程制度有关的危险点不会很多。

(二) 危险点预测控制应与加强规范管理相区别

危险点预测控制是根据施工和操作中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提出的, 方向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与技术管理中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同, 前者是点上的工作, 后者是面上的工作, 应区别对待。例如停电线路进行三相短路接地安装和拆除操作步骤是管理规范,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但不能把它作为普遍危险点来对待。否则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心理负担过大, 反而容易引起误操作。面面俱到的预测控制反而削弱了危险点预测控制的作用。

(三) 危险点预防控制只是消灭事故的一种措施

危险点预测控制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在进行危险点预测控制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它安全管理工作, 要做到以点带面同步进行。

三、结语

安全预控管理紧紧抓住了“人”这个关键因素, 是一种由过去的管结果转变成管因素、管过程的超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企业有效地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 把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管理的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 消灭在其形成之前, 充分地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摘要:所谓送电线路施工管理是指对送电线路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 并制定防范对策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本文从施工企业角度出发, 对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安全预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上一篇:如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下一篇:关于中国早期教育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