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送电线路

2024-05-22

电力送电线路(精选十篇)

电力送电线路 篇1

1 常见的绝缘子种类分析

当前电网系统中, 按照绝缘子形状的不同可以将绝缘子分为盘型以及棒型绝缘子, 而按照绝缘子制作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瓷绝缘子、钢化玻璃绝缘子、合成绝缘子等几种。

1.1 瓷绝缘子优缺点分析

瓷绝缘子是在电网系统中应用时间最悠久、范围最广泛的绝缘子, 在输电工业刚刚起步时就出现了瓷绝缘子。通常情况下瓷绝缘子可以分为盘型瓷绝缘子以及棒型瓷绝缘子。

第一, 盘型瓷绝缘子又是瓷绝缘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由于盘型绝缘子的绝缘性好、耐热性强, 同时盘型绝缘子又不易受到气候变化而出现故障, 因此在我国电网建设过程中, 盘绝缘子得到广泛应用。然而, 盘型绝缘子又属于一种易击穿的绝缘子, 因此对过电线路的绝缘保护效果不好, 从而增加了输电线路的安全隐患。

第二, 棒型瓷绝缘子虽不如瓷绝缘子应用广泛, 但是其凭借着制作技术工艺先进, 性能较好的特点正逐渐被更多的应用。与盘型绝缘子相比, 棒型绝缘子不易被击穿, 并且其结构设计合理有较高的抗弯以及抗拉强度, 使用寿命较长。另外, 棒型绝缘子的耐电弧性、耐雷击性都比盘型绝缘子要好。

然而, 棒型绝缘子囿于形状的限制使得输电线路很难被设计成伞裙型, 同时磁棒同心度无法得到保证以及国内应用经验较少等都制约了棒型瓷绝缘子的推广。

1.2 钢化玻璃绝缘子优缺点分析

钢化玻璃绝缘子, 顾名思义该绝缘子由钢化玻璃制成的, 因此与瓷绝缘子相比其抗拉性、抗弯性都有很大提高。并且该绝缘子除了在耐击穿、耐雷击、耐电弧性等方面都优于瓷绝缘子外, 而且还具有自我暴露性, 因此在采用该绝缘子之前不需要对其进行绝缘测试。

但是, 结合相关使用实践来看, 钢化玻璃绝缘子的自爆率较高, 同时深槽型的绝缘子槽内积污问题十分严重, 因此该绝缘子并不适合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使用。

1.3 合成绝缘子优缺点分析

相比于以上两种, 合成绝缘子是一种出现较晚的绝缘子, 然而它的研究设计完全是针对以上两种绝缘子的缺点进行的, 因此该绝缘子一经推出就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并且在国外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合成绝缘子除了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绝缘子强度高、不易击穿、便于安装以及较高抗污性等优点外, 还具备很好的电气性能, 可以有效减少无线电对输电线路的干扰。但是, 合成绝缘子在解决以上两种绝缘子问题的前提下, 其本身又出现了机械强度下降、老化加快等问题。

总之, 电力企业要根据输电线路设置的具体技术要求以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绝缘子。

2 绝缘子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绝缘子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会受到输电线路过电压的影响, 而且还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 因此绝缘子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当前, 输电线路绝缘子故障问题主要有闪络、老化以及强度下降等。

2.1 绝缘子出现闪络问题

闪络是绝缘子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不但会直接击穿绝缘子, 而且还会影响输电线路的送电安全, 所以分析造成绝缘子闪络问题的原因十分必要。

第一, 因雷击而造成的闪络故障。据统计, 雷击是造成绝缘子闪络故障的主要原因。在我国, 合成绝缘子每出现100次闪络故障, 其中有55次左右是因为雷击故障引起的。对合成绝缘子来说, 之所以其耐雷效果下降是因为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在设计复合绝缘子时, 设计人员为了确保绝缘子的电场能够均匀分布而在两端设置了均压环, 并且均压环大都向绝缘子干弧的内侧伸展, 从而导致干弧距离减少而减弱了绝缘子的耐雷击性能。针对这一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复合绝缘子时要尽量优化环的尺寸, 同时适当增加绝缘子长度, 从而提高绝缘子的耐雷击水平。

第二, 因积污问题而造成的闪络故障。绝缘子积污而造成的闪络故障又被称为污闪故障。造成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绝缘子长时间在高污染的环境中工作, 且电网维护人员对绝缘子清扫不及时, 从而造成绝缘子积污严重出现闪络故障。另外, 连续遇到大雾、干旱等恶劣天气也会造成绝缘子污闪。对此, 输电线路维护人员要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清扫, 避免绝缘子过度积污。

第三, 因鸟害而造成的闪络故障。输电线路绝缘子正上方的横担上经常有鸟类栖立, 因此鸟粪很容易落在绝缘子上, 导致绝缘子局部外表面的绝缘性能下降。此时, 绝缘子在过电压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击穿, 从而造成闪络故障。针对这一问题, 电力企业在安装输电线路时可以在横担上安装鸟刺, 从而防止鸟类栖立, 避免因鸟粪问题而造成的闪络故障。

2.2 绝缘子老化问题

老化问题多出现在有复合绝缘子中, 这是因为复合绝缘子大都采用了有机材料, 而有机材料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出现老化, 导致绝缘子的防污效果以及憎水性下降, 从而使绝缘子出现闪络故障。

2.3绝缘子机械强度下降问题

绝缘子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电缆的拉扯, 由于电缆大多长度长且重量大, 因此绝缘子的拉力负荷很大。同时, 随着绝缘子运行时间的增加, 其机械强度会逐渐下降, 表现出绝缘子芯棒滑移、脱出甚至是断裂, 从而影响到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对此, 电力企业要定期对运行中的绝缘子机械强度进行测试, 掌握绝缘子强度下降规律, 从而提前更换存在问题的绝缘子, 避免因绝缘子失效而引起的停电事故。

3结论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 对确保输电线路正常运行与送电安全有十分重要意义。出于提高绝缘子运行性能的考虑, 本文率先对绝缘子种类以及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 然后对绝缘子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仔细探究, 为电力送电线路绝缘子的日常维护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沈岳文.110kV线路合成绝缘子雷击闪络故障的分析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6) .

[2]杨涛.合成绝缘子的优缺点[J].农村电气化, 2002 (3) .

浅析送电线路初步设计 篇2

关键词:送电线路;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8-0128-01

初步设计是送电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的依据。一些重要问题,如设计原则的确定;不同线路路径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最佳路径的选择及有关协议的取得,导线和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正确性的充分论证和各种电气距离的确定;杆塔和基础型式的选择;通信保护的合理设计;严重污染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的专题调查研究;针对工程特点及设计实际情况的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各项设计的优选等都要在这一阶段解决。

1设计概述

①设计依据。列出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文号、经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设计文件、上级机关或下达设计任务单位对工程设计的有关指示性文件等,以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②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是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说明线路的电压等级,输送电力容量及导线截面,线路起讫点、长度、回路数,中间落点及连接方式;设计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通信保护设计,工程概算和预算,对运行维护设计考虑的附属设备等。还应该说明线路是否包括降压运行的设计,进出两端变电所临时线的设计及检修站、巡线站的建筑设计等。③建筑单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设计任务要求及设计单位安排,明确施工时间及建成投产时间。④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主要包括全线总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每公里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说明每公里耗用的导线、避雷线,导线和避雷线用的绝缘子、金具、接地材料、杆塔、基础、水泥、木材等的数量。

2电力线路设计

2.1路径设计

①变电所进出线。说明两端及中间变电所(发电厂)进出线的位置和方向,还要表示出现有和拟建线路出线的关系,合理布置进出线方案。②路径方案的选择。按照已掌握的线路路径资料,对全线选出各有特点的两、三个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选出不同的小方案参加比较。各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条件,沿线路地形、地势、水文、地质情况,特殊气象区,污秽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跨越河流,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拐角及线路曲折系数等情况,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劣。除了从技术上比较各路径方案外,还要从线路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2.2气象条件

①气象资料的分析及取值。对沿线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送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运行经验及自然灾害资料进行分桥说明。如果送电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择气象区。气象资料的取值包括:最大风速的取值、电线覆冰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雷电日数的取值。②将已选取的各种气象条件,分别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安装、年乎均气温、外过电压、内过电压等情况所对应的气温、风速、覆冰的气象条件组合数值,以全国典型气象区划分的表格形式汇总列表表示。

2.3机电部分

①导线。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电力系统设计,决定导线截面和分裂根数,论证导线型式、规格、分裂方式、分裂间距等,并说明导线的主要机械和电气特性。通过污秽区时,应说明是否采用防腐导线。此外,应提出导线的防振措施,确定是否需要换位,说明两端和中间变电所(发电厂)的相序排列情况,按换位或换相情况绘出换位或换相布置图,按设计规程和有关规定确定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的距离。②避雷线。按照设计规程规定,经分析比较,确定避雷线的型式、规格并列出其性能情况,确定避雷线的绝缘方式,绝缘子串型式,绝缘子型式及片数,绝缘间隙距离及换位方式和防振措施等。③防雷接地及其他。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话动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来确定避雷线根数、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按照地质、地貌情况,说明采用接地装置的主要型式和要求的接地电阻值。按照送电线路设计情况,计算雷电预期跳闸率和耐雷水平,以满足过电压保护规程的要求。按导线荷载条件和防电晕性能要求,选择线路各种金具型式。如采用分裂导线,应选择间隔棒型式,并确定间隔棒在档距内的安装距离。按无线电干扰标准设计,提出防干扰措施。

2.4杆塔和基础

①杆塔设计。按照全线地形,交通情况,线路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国家材料供应及施工、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杆塔型式。设计时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的成熟杆塔型式并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对新型杆塔的设计要充分研究设计理由,经科学试验后再选用。同时要说明所采用的各种杆塔型式的特点、适用地区、使用钢材量和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最大使用档距、线间距离、标准杆塔高度和分段高度、杆塔允许转角度数、杆塔重量等)及杆塔设计的主要原则。②基础设计。依据基础设计应遵循的有关规定和原则,按照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来确定基础的型式,并说明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地点、地质、水文条件,每基耗用材料量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对一些特殊基础(如沼泽地基础、强腐蚀地区基础、大孔性土基础、特殊不良地质基础)的设计问题,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提出处理措施。

2.5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一般指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海峡等的设计,其档距在800 m以上或杆塔高度在80 m以上,且发生事故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故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对线路跨越较大的山谷,是作为大档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只对导线及特殊的气象条件进行处理。

①跨越地点及气象条件。说明各跨越地点的杆塔位处的地形、地势、水文、地质、主河道变迁、通航、跨越档距的大小等情况,选出几个跨越方案。并选择最大风速、电线覆冰和气温等。②导线和避雷线选择。按照导线和避雷线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跨越挡距的大小、杆塔高度、导线和避雷线的间距及荷载条件,选择导线和避雷线。此外针对大跨越比一般线路振动严重的特点,说明采用的防振措施。③绝缘子串及金具。除按照对一般线路考虑的条件外,还应按线路荷载大和杆塔高,需增加绝缘子片数的情况,选择或新设计绝缘子串及金具。④跨越方案的优化。将各跨越设计方案的杆塔型式、高度和基础型式,采用单、双回路跨越和路径长度,以及采用导线和避雷线,绝缘子和金具,施工和运行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对各跨越方案进行全面论证,推荐出大跨越的最佳方案。

3结 语

送电线路的初步设计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此项工作要求设计人员既懂专业知识,又必须有现场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现场踏勘阶段,设计人员需不辞劳苦、反复踏勘,收集各种现场资料,比较各种方案以选出一种既经济又切合实际的方案。经过辛勤工作设计出的线路即使不是最好也是较为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余国清.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J].云南电力技术,

2002,(4).

[2] 陈琳.湖广永-连110kV输电工程杆塔基础的处理及设计

优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6).

电力送电线路 篇3

关键词:送电线路,继电保护,措施

1 送电线路概述

目前采用的送电线路有两种一种是电力电缆它采用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电缆线, 埋没干地下或敷设在电缆隧道中;另一种是最常见的架空线路, 它一般使用无绝缘的裸导线, 通过立于地面的杆塔作为支持物, 将导线用绝缘子悬架于杆塔上。由于电缆价格较贵, 目前大部分配电线路、绝大部分高压输电线路和全部超高压及特高压精电线路都采用架空线路。

送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及箱送距离均与电压有关, 线路电压越高输送距离越远。线路及系统的电压需根据其翰送的距离和容量来确定。

在相同的送电电压下, 送电容量越小, 可输送的距离越长, 反之, 容量越大, 则送电距离越短。另外, 输送容量和距离还取决于其他技术条件和是否采用补偿措施。

电力电缆一般由导线、绝缘层和保护层组成, 有单芯、双芯和三芯电缆, 高压架空线路一般由导线、绝缘子、金具、杆-所示塔及其基础、避雷线、接地装置和防振锤等构成。

高压架空线路具有一定的宽度, 线路以下的地面面积再向两侧延伸一定的距离所占有的范围称为线路走廊。走廊内不允许有高大建筑及高大植物出现。在国外, 占有线路走廊要付出相当可观的费用, 如美国线路走廊的占地费用要占线路建设总投资的12%。

我国的线路走廊虽然并非如此昂贵, 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如何节省占地, 提高线路走廊的利用率, 则是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减少高压架空线路的走廊主要有两种办法: (1) 多回路同杆塔并架线路, 即在同一杆塔架设多回线路; (2) 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

同杆并架线路。多回路同杆并架是在同一线路走廊架设多回线路, 提高了输送容量, 从而减少了线路走廊用地, 但多回线路相线的排列和继电保护的配置要仔细考虑, 使线路遭雷击时不同时断开, 以保证多回线路输电的可靠性与单杆单回线相同。

紧凑型架空输电线。它与常规箱电线不同的基本特点是: (1) 相导线采用多分裂结构, 并加大子导线间距; (2) 缩小相间距离, 为避免风吹导线振动造成相间短路, 相间采用间隔棒固定相间距离; (3) 采用相间无构架的杆塔结构形式。

通过紧凑型的这种结构, 可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减少输电回路数从而减少线路走廊用地。其基本原理如下:通过增大相分裂导线子导线) 之间的距离优化导线布置, 压缩相间距离, 使电荷在各导线表面分布均匀, 从而表面场强均匀导线导电面积得到充分利用;相间距离明显缩小使线路的正序电容上升正序电感下降线路的波组抗 (Z) 与电容 (C) 平方根成反比与电感 (L) 平方根成正比。紧凑型输电可显著提高输电能力。一般可提高30-70。我国分别在华北和湖北省建成的20k V紧凑型输电试验线路段已投入运行。

2 送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2.1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义

当电力系统某元件发生异常或故障时, 能迅速有选择地把异常和故障元件从系统中断开, 保证其他良好设备继续正常运行的装置统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如:电流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高频保护等。

2.2 继电保护在送电线路中的作用

运行中的送电线路, 由于大风、冰雪、雷击、外力破坏、绝缘损坏, 及外绝缘污闪等原因, 引起线路故障时, 继电保护装置能快速并有选择性的动作使故障线路断路器 (开关) 跳闸。若故障是非永久性的, 当瞬时性故障消失后则开关重合成功, 恢复线路的安全供电, 若故障是永久性的, 则开关重合不成功, 快速切除故障线路, 保证其他正常运行的线路供电。

2.3 电流保护装置

利用故障线路的电流显著增大的特点所构成的保护装置称为电流保护装置。当线路故障电流达到保护整定值 (起动电流) 时, 电流保护装置立即动作。达到时间整定值时, 使线路断路器跳闸。电流保护一般分有: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和方向电流保护等。

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其优点是装置简单、可靠、动作迅速, 但只能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指带有一个较短动作时限的保护装置, 不单可以保护本线路的全部长度, 还可以延伸至下一级线路的速断保护相配合。过电流保护:是指其起动电流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一种保护装置。它不仅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 也能保护下一级线路的全长。可作为本线路的后备保护。方向电流保护:即在过流保护的基础上加一个功率方向判别元件, 当短路功率方向由母线流向线路时, 该元件动作, 反之则不动作, 从而保护在反方向故障时不致误动。

2.4 距离保护装置

能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距离 (阻抗) 的一种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被广泛用在电压较高的环网线路上, 目前广泛采用三段式距离保护, 即称为距离Ⅰ、Ⅱ、Ⅲ段。

距离Ⅰ段:瞬时动作。保护本线路全长80%~85%

距离Ⅱ段:保护本线路全长及下一段线路Ⅰ段。

距离Ⅲ段:保护本线路全长及下一段线路全长, 作为Ⅰ、Ⅱ段的后备保护。

2.5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 (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 中, 发生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 将出现较大的零序电流。利用零序电流来构成接地短路的保护装置称为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常采用三段式。

零序Ⅰ段:瞬时零序电流速断, 保护本线路全长70%~80%

零序Ⅱ段:带时限零序电流速断, 保护本线路全长及下一段线路一部分。

零序Ⅲ段:零序过流保护, 保护本线路全长及下一段线路的后备保护。

2.6 高频保护装置

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 (或功率方向) 转化为高频信号, 由高频通道将此信号传送到对端, 比较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种保护装置。

高频保护不反应被保护线路范围以外的故障, 在定值设定上也不需和下一段线路相配合, 是不带时限, 快速切除被保护线路任何一点的故障。高频保护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高频闭锁保护 (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的功率方向) 和高频相差保护 (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 两大类。

2.7 自动重合闸装置

线路断路器动作跳闸后, 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装置, 称为自动重合闸装置。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跳闸时, 当瞬时性故障消失后, 自动重合闸装置能在极短的时限内重新合上线路断路器, 恢复线路的正常供电。若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 则自动重合闸不成功, 故障线路再次跳闸, 迅速切除故障线路, 保证其他运行线路的供电。

2.8 线路故障录波器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维护探究 篇4

关键词:送电线路;状态检修;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094-02

1 概 述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通常是采用定期检修和故障检修两种模式,定期检修是将时间作为检修周期,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维护,这种模式是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和电力设备出现异常状况统计分析进而制定的检修周期,这种检修维护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依据。然而随着电力设备的持续更新换代,设备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技术参数和运行条件、外界环境、不同材料的绝缘配置等,极易导致最终出现“有病不治、无病也治”的尴尬局面。基于此,必须对定期检修模式进行转变,将其转变为能根据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修的状态检修维护模式,确保架空送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

2 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

2.1 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基本流程

要确保在线状态检修的效果,必须按照下述流程进行:

第一,对电力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收集;

第二,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价;

第三,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四,根据评估的风险制定检修策略;

第五,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

第六,开始对架空送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

第七,对状态检修结果进行评估。

2.2 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要求

2.2.1 故障分类

根据以往实践经验可知,架空送电线路容易出现的故障通常包括下述几类:

第一,本体缺陷,如架空送电线路的杆塔、导地线、绝缘子等缺陷;

第二,附属设备缺点,如标志牌、技术监测设备缺陷等;

第三,外部安全隐患,如修路、取土等外部环境对送电线路造成的安全隐患。

2.2.2 检修检查注意事项

在上述缺陷中,有些缺陷巡视人员可以直接看到,而有些缺陷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仪器进行检测。据此,对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检修主要检查如下几项:

①盐密观测点监测。

盐密观测点的布置与检测对架空送电线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架空送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根据多年实践可知,盐密观测点要布置在架空送电线路污染最为严重的位置,尤其是以前发生污闪事故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架空送电线路每5~20 km可设置一个,每年对这些观测点的积污速率及盐密检测3~4次,每次检测都要选择不同直线杆上的绝缘子。

②监控线路的选择。

架空送电线路在进行状态检修时,检测线路的选择不能随意选择,选择的监控线路必须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的可靠性及检测成效的推广。首先,监控线路必须设备完好,对于投运不足一年的线路不适合作为监控线路;其次,监控线路所在位置的交通必须便捷,以便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监控线路最好选择那些出现故障跳闸后对整个输电网影响较小的线路。

③绝缘子劣化的状态监测及瓷绝缘子测零。

加强对架空送电线路绝缘子劣化状态的检测,要考虑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环境、年限、劣化趋势等,通常情况下,耐张串受到机械力相对较大,与直线串相比仍然具有较高的劣化率,但整体劣化率仍然不高,因此要合理安排绝缘子的检测周期。根据相关规定,每两年对绝缘子进行一次测零测试,但是若绝缘子劣化率较高,就必须缩短瓷绝缘子的测零周期或者对其进行更换。

④红外热像检测。

在每年用电负荷高峰期,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架空送电线路附件的温度,如送电导线的连续管、并沟线夹及引流板等,一旦温度超过某个预测值时,要及时根据时间温度安排对架空送电线路继续跟踪测量,或进行检修处理等。

⑤接地电阻检测。

对架空送电线路来说,雷击是造成电力故障的重要原间受到雨水冲刷,要根据杆塔实际情况设计混凝土护坡。

2.3 加固损坏的混凝土电杆

架空送电线路主要采用混凝土电杆,这种电杆强度极易受到破坏,如腐蚀、钢筋锈蚀膨胀、碰撞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杆进行加固。

对损坏程度不严重的混凝土电杆,可采用涂刷环氧树脂水泥浆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钢筋的锈蚀,延长使用年限。

对窄宽不同的裂缝,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于宽超过 5 mm,长超过1 mm建议使用泥沙浆修补;裂缝较小的可采用膨胀水泥进行修补,再在上面涂抹一层沥青油膏用于防水。

对裂缝多、仍然能使用的混凝土电杆可进行抱箍加固处理,抱箍类型可根据混凝土电杆裂缝长短选择,如裂缝较短,就可选择单付抱箍,若裂缝较长就可选择多付抱箍。

2.4 杆塔倾斜、挠曲调整

架空送电线路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导线张力、避雷线等极易出现杆塔倾斜、挠曲倾斜。2.4.1 对新架杆塔来说

由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底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沉及拉线松弛等,因此通常在新架设的杆塔使用第一年内,要定期对拉线进行调整,确保杆塔底基平稳。

2.4.2 对转角电杆来说

由于受力相对较大,很容易出现倾斜或挠曲,可在停电及带电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若停电调整,可解开杆塔的避雷针、导线等对杆塔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再将其固定好;若带电调整,可根据杆塔的具体情况装设杆塔拉线,提高电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注意的是,带电调整时必须考虑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在严格规程下进行操作,同时要有专人进行监护。2.4.3 对塌陷区杆塔来说

由于地下施工增多,地面稳定性越来越差,架空送电线路杆塔出现倾斜状况也日益增加,杆塔倾斜后会使绝缘子串悬垂线夹等出现倾斜,对这种情况可做下述调整:停电后将避雷线、导线等从杆塔上解开,对杆塔、护线条、防震锤等进行调整,完成后重新安好避雷线。

3 结 语

综上所述,架空送电线路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出现各种故障是避免不了的,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考慮影响架空送电线路的各种因素,及时对架空送电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确保人民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琳琳.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安全体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

[2] 李自强,刘岩.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

关于送电线路接地分析 篇5

在整个的送电线路的工程装置中, 接地装置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个项目, 接地装置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的线路的安全, 对于电网中重大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及电气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1 送电线路接地装置合理设计的必要性

就目前我国的架空送电线路来说一般都是采用防雷的设施, 是通过在高空架设一些避雷线来防止在雷电天气线路受到雷电的击打, 进而避免线路跳闸以及线路的绝缘层受到破坏等情况。当导线遭到雷击的时候可能还会使雷电冲击波沿着线路进入到附近的一些高压线路中, 使得其他的变电设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在高空中架设一些线路来将设备接触到的一些雷电电流引入到地下, 进而对整个的电路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以说合理设计送电线路的接地装置在对于电路的保护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其接地设计也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2 根据不同土壤电阻率确定接地方式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来说, 其土壤的电阻率是不同的, 这给送电线路的接地装置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导致接地装置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目前我国现行的规定中就有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以及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指出, 在水平的地面铺设接地装置时既可以采用圆钢也可以采用扁钢, 但是其接地体的截面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要求, 比如说热稳定和均压方面, 超过110KV的军绥线在铺设水平的接地体的时候, 选用的材料厚度就不能小于4平方毫米, 如果是选用扁钢, 其截面也不能小于48平方毫米[1]。如果是对于一些杆塔的接地设备来说, 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跟其本身相关额自然接地体, 比如说钢筋混凝土埋在地下的一些杆段或是底盘, 还有就是铁塔的基础设施, 如果这些自然的设施都不能满足电路设施的要求, 这时候就需要考虑采用一系诶人工的接地设施材料。

3 人工接地体的材料

在一些自然设施无法满足接地设施要求的情况下, 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让人工的接地体材料进入到接地装置的建设中, 在水平铺设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一些圆钢以及扁钢, 而如果接地装置是垂直铺设的话, 那就还可以采用钢管、角钢还有圆钢等。而在这里我们需要考虑到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 其中还包括接地体以及接地引下线。在一些腐蚀性较强的土地区域铺设接地装置的时候就还需要考虑土地对于装置的腐蚀伤害来采取一些热镀锡或是热镀锌等防腐的措施, 或是在接地装置的人工材料选择上尽量地加大其横截面积。在实际的线路安置工作中, 一般工作人员为了加强接地装置的抗腐蚀性, 一般会采用热镀锌圆钢来作为接地体, 这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接地装置的寿命。

4 送电线路接地装置的类型

送电线路接地装置有很多种类型, 在一些潮湿的地区, 土壤的电阻率ρ≤100Ω·m, 这些地方的自然接地装置如杆塔等的电阻都应该严格的控制, 如果说可以利用一些铁塔或是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装置的话, 其中包括铁塔的基础设施, 还有就是钢筋混凝土杆的埋在地下的杆段、底盘以及拉线盘等等, 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再另外设立人工的接地装置了。但是上述的情况中不能包括发电厂以及变电所的进线部位, 这些特殊的电路还是需要人工的接地装置来对其进行控制, 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厂的用电安全。而在居民区内, 由于不会涉及到一些高压的电路, 所以说如果有自然的接地装置也是可以不用再另外加设人工的接地装置的。而在100<ρ≤300Ω·m的地区, 除了利用一些自然的铁塔还有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的装置之外, 可以根据实际的土壤情况来设计一些人工的接地装置, 但是这里对于接地体埋设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 不能小于0.6m。在300<ρ≤2000Ω·m的地区, 就需要采用人工的接地体, 一般是采用水平的铺设方法, 其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也不应该小于0.6m。而在ρ>2000Ω·m的地区, 可以采用7根左右的放射形接地体, 需要注意的是总长度不应该超过500m, 当然也可以采取一些人工手段连续伸长接地体。在采取放射形接地体的时候可以采用长和短相结合的方式,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其埋设的深度也是要小于0.6m的[2]。对于居民区还有水田中的接地装置来说, 在这里还包括一些临时的接地装置, 电路工作人员就可以采取闭合环形的接地装置, 就是在围绕杆塔等设施的基础上铺设的, 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设施的铺设成本, 其电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5 接地模块在送电线路中的应用

引起送电线路跳闸的原因有很多, 而其中超过一半的原因是因为雷击。为了降低输电线路遭到雷击而跳闸, 相关工作人员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降低线路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尤其是在像我国的东北等地区, 其土壤的电阻率非常的高, 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接地装置很难满足杆塔遭受雷击的时候接地电阻的满足要求。根据输电线相关的管理规范就指出要降低送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除了要适当地加强线路的绝缘性, 更重要的是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这就涉及到接地模块, 其主要是由石墨粉和少量的金属氧化物组成, 石墨对于环境的敏感度非常低, 其电阻值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使用接地模块来降低接地电阻已经成为最近几年送电线路安置工程中常用的办法, 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地电阻, 保证接地体的稳定。

6 结语

在设计送电线路的接地装置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采用有效的接地方式, 并充分考虑相关运行部门的意见, 尽量降低接地体土壤周围的电阻率。

摘要:在对于送电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进行安置的过程中, 其安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对于线路的经济的波动还有就是技术指标的制定, 对于线路运行的条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送电线路的接地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线路的安置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保证经济又安全的情况下, 来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以及一系列的规范来满足送电电路对于接地的要求, 本文就送电线路接地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送电线路,接地分析,防护

参考文献

[1]王玉增, 顾英妮.送电线路测绘综合处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测绘科学, 2013 (04) :112.

高压送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篇6

1高压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因素

高压送电线路反击

当杆塔顶部或者是避雷线被雷电击中, 通过接地与塔体, 就会将雷电流导入到周边的大地环境内。另外, 塔体内部的电压会瞬间出现增高趋势, 导致同一导线中出现感应电流, 一旦感应电流值超出了规范标准, 就会存在闪络现象, 这一现象又被称之为反击闪络, 可能出现线路跳闸。

绕击成因

高压送电线路中, 雷电绕击率会受到地形地貌、导线保护角、导线杆塔高度等方面的影响。在对高压送电线路进行设计时, 山区遭受雷电灾害的几率要高出平地雷电灾害几率的3到4倍, 其缘由在于山区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无法避免大跨度线路、高低差距大线路。因此, 在防御高压送电线路雷电灾害中, 山区线路是最关键, 也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2高压送电线路防雷设计原则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基础工作, 目前, 国内雷电防护技术依然依赖于传统技术, 只要将技术运用得当, 就可以保证线路的可靠运行。对于已经投入运营的高压送电线路, 应该结合地形、地质以及线路周边的环境因素给出合理的评价, 找准线路最容易遭受雷击、最薄弱之处, 因地制宜地采取雷电灾害防范措施。

3高压送电线路设计与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架设避雷线

保护高压送电线路, 架设避雷线是最基础的措施。避雷线除开拥有防范雷电直击导线作用外, 还拥有:第一, 分流作用, 减少流过铁塔内部的雷电流, 有利于降低塔顶电位。第二, 屏蔽导线, 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第三, 通过耦合作用, 减少线路绝缘子本身的电压。

一般来说, 送电线路电压越高, 其避雷效果越好, 并且在线路造价中, 避雷线一般只占据总线路造价的10%左右。按照架设规范而言, 无论是66k V线路, 还是220k V及以上线路, 都应该进行全线避雷线的架设。为了提升避雷线的屏蔽效果, 确保雷电不会直接命中导线, 避雷线的对边导线保护角应当尽可能设置小一些, 一般在20°到30°之间。

如果线路是220k V、330k V的双避雷线线路, 应该将保护角控制在20°左右的范围之内, 如果属超高压线路 (500k V以上) , 其保护角不能超过15°。

为了满足避雷线的保护作用, 在每一基铁塔处都应该做好接地处理。如果高压送电线路属于双避雷线, 在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这一损耗值过大, 同时, 让避雷线兼顾保护继电与通讯的通道, 还可以通过小间隙, 做好铁塔的绝缘。当发生雷电灾害时, 间隙被击穿, 就会让避雷线接地。

降低高压送电线路等级, 其绝缘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避雷线所起到的防护效果也越来越弱, 如果是20k V以下的线路, 就会失去意义。所以, 一般只有高压送电线路才会设置避雷线。

铁塔接地电阻降低的有效方法

利用降阻剂

使用降阻剂主要是在接地极的周边进行降阻剂的敷设, 以此来达到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 避免升高与周边大地介质接触时电阻升高。所以, 降阻剂的使用有利于接地电阻的控制与降低。如果是在小面积接地网或者是小型接地网, 降阻剂使用效果最为明显。

降阻剂本身是拥有良好导电性的水分和强电介质。通过网状胶体包围, 可以避免因雨水或者是地下水造成降阻剂流失, 确保其导电作用始终保持。这是当前最新的, 并且推广最积极的一种铁塔接地电阻降低的方式。

采用爆破接地技术

爆破接地技术是最近几年出现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有效措施。通过压力机, 将低电阻率的材料送入到爆破的裂隙当中, 就能够改善土壤的导电性能, 也就相当于对土壤进行大范围的改性处理。

采取伸长水平接地体

结合实例分析:增大水平接地体长度, 会提升电感的影响程度, 增大冲击系数。当接地体达到标准长度后, 再增加长度, 也无法降低冲击接地电阻。根据土壤电阻率, 在表2中确定了接地体的有效长度。

安装线路避雷器

就算整个高压送电线路都架设避雷线, 也无法做到过电压完全的排除。线路避雷器安装主要是在线路过电压超过一定值时, 给予雷电流一个低阻抗通道, 使其顺利流入大地之中, 避免电压升高, 确保设备与线路的安全性。当铁塔受到雷击后, 雷电流会流入相邻的铁塔或者是传入大地, 而铁塔的本身会呈现出暂态电阻的性质, 可以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示。一旦高压送电线路受到雷击灾害, 会提升塔顶电位, 其表达式:

在公示中:i表示的雷电流;Rd表示的冲击接地电阻;L×di/dt表示的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值与导线感应电位值的差高出绝缘子串放电电压的50%, 就会出现闪络现象。如果考虑到线路的公平电压幅值Um存在的影响, 那么耐雷水平就会受到雷电流强度、塔体接地电阻以及绝缘子放电电压的影响。如果不进行避雷器架设操作, 提高送电线路耐雷水平就需要降低塔体接地电阻, 但是线路本身的放电电压是固定的, 而雷电流的强度同地理位置、大气实际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避雷器架设后, 一旦受到雷击灾害, 就会改变雷电流的分流情况。通过避雷线, 雷电流会传入大地或者是相邻的铁塔。当雷电流超出一定值, 就会出现分流。绝大部分的雷电流都会传入相邻的铁塔之中。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 当雷电流经过导线与避雷线时, 会有耦合作用的产生。由于避雷器雷电流分流要远远高过避雷线分流雷电流, 所以, 耦合作用会导致导线电位提高, 让绝缘子不会再出现闪络的现象。所以, 避雷器就起到了钳电位的作用, 这也是避雷器最明显的特点。在避雷器工作时, 导线电位和塔顶电位的波形变化图如图1所示。

4结语

浅谈送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 篇7

1.1 在开挖前还要认真熟悉工程有关图纸, 了解整个线路工程的情况;

熟悉线路基础的型式及尺寸要求, 检查所开挖基础处的土壤特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1.2 杆塔基础的坑深就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

拉线基础的坑深, 在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 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1.3 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 -50mm, 坑底应平

整, 同其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岩石基础坑深不少于设计值;

1.4 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以上, 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 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 混凝土电杆基础, 铁塔预制基础, 铁塔金属基础等, 其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值在+100~+300mm时, 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 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 按铺石灌浆处理。当坑深超过规定值在+300mm以上时, 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 土石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1) 根据土质情况放坡; (2) 坑上、坑下人员应相互配合, 以防石块回落伤人; (3) 随时鉴别不同深层的土质状况, 防止上层土方塌坍造成事故; (4) 坑挖至一定的深度时, 深度要用梯子上下; (5) 严禁任何人在坑下休息; (6) 坑口周围1.2m以内, 不准堆土或其他重物; (7) 坑内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3 模板、钢筋、地脚螺丝安装

3.1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

(1) 钢模板厚度采用2.3~2.5mm, 模板接缝应严密, 表面应平整, 四角交缝垂直,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 应将一层废机油加柴油混合而成的隔离剂; (2) 钢筋与模板之间应有一定的保护层距离; (3) 用对角或井字水平桩, 在此桩上拉线并用钢尺量出基础坑的中心, 吊上线垂, 使每个模的中心与此线垂点重合, 然后从底盘开始分层用支撑固定于坑壁上, 支撑间距离取1m左右, 防止浇制时走动; (4) 要求对角线重合, 模板底模面水平, 模板标高和离中心总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并于主盒上操平出四个腿的施工标高做好标记, 模板安装后的误差不得小于设计尺寸, 也不大于设计尺寸的5cm, 在施工过程中, 不得发生位移或漏浆现象。

3.2 钢筋的安装 (1) 钢筋表面应清洁, 对铁锈、油垢等杂物应消除干净, 钢号应符合图纸要求;

(2) 钢筋在交叉点处应扎结牢固, 箍筋末端应面向基础内部, 其箍筋弯钩送合处应位于柱角主筋处, 且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为了防止主筋扦入泥内, 下面应垫石块, 或将主筋吊在模板上。

3.3 地脚螺丝安装 (1) 固定地脚下螺丝的螺丝板可用5×10cm方木或用槽钢做成, 地脚螺丝的根开应符合设计规定尺寸;

(2) 地脚下螺丝在运输中或上下车工作中, 使其变形, 在放入地脚螺丝之前, 应检查其尺寸及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否则应调整; (3) 检查模板组装完后的位置和四角是否正交, 顶面是否水平, 检查模板各部位置正确后, 再放入地脚螺丝; (4) 固定时, 首先以一个腿为准, 量好本腿螺丝相互之间的根开尺寸, 然后以此为准, 根据相邻两个腿根开尺寸, 依次固定各个腿上的地脚螺丝; (5) 固定后, 校对根开和对角线尺寸, 用水平桩操平地脚螺丝 (以最低的一个脚为准) , 以保持设计规定外露长度。若为转角塔, 设计规定偏时, 内角二个腿的螺丝应高出外角二个腿, 高出的数字等于设计规定偏数字; (6) 浇制前应保护螺丝外露丝扣, 用水泥纸包住丝扣。在浇制中应经常用钢尺量螺丝, 有无移动或倾斜, 以便及时改正;

4 混凝土浇制

4.1 水泥、砂、石、水的选用 (1) 水泥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保存

期不应超过规定期限, 如果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需按样检验, 以确定水泥的实际标号, 受潮、结块水泥不得用于工程中, 不同品种、标号、批号的不得同一个基础腿中混合使用。 (2) 砂的平均粒径不宜小于0.25mm, 含杂物、泥量一般不得超过砂重的5%, 砂的单位质量不得低于1400kg/m3, 尽可能选用较粗的砂,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3) 石应坚硬, 不应有化学浸蚀及风化现象, 一般用岩石, 含杂物, 泥量不得超过石重的2%, 其粒径一般为20~40mm。

4.2 混凝土人工拌合将砂倒在拌板上, 滩成长条形, 再倒水泥

于砂上, 往返拌合不得少于3次, 拌好后仍滩开成长条形倒石子在上面, 并加适当的水, 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如果加水过多, 水被蒸发后, 混凝土留下了许多小孔, 过多的小孔, 混凝土就自然不坚实, 降低了硬度, 但水过小, 混凝土不易成型, 难于就操作易发生麻面、蜂窝, 同样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在拌合混凝土中, 要严格掌握用量, 不允许随便加水。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能过量, 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水泥用量过多会使混凝土在更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引起水泥过量收缩, 造成混凝土开裂, 露筋等缺陷。反复进行拌合, 一般不得少于3次, 要求拌到色泽一致稠度均匀为止。严格控制加水量以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的稠度, 每个基础必须做坍落度试验2~3次。配合比每日, 每基至少检查两次, 其误差不得大于施工技术规定。

4.3 浇注时应注意事项 (1) 混凝土浇注前必须按设计图纸检查模板和钢筋的各部尺寸, 如转角塔, 应严格检查角和方向是否正确。

(2) 浇注时, 应防止模板漏浆, 若发现模板、支撑变形或弯曲时, 应立即停止浇注, 趁泥凝未凝固前将模板操平找正, 然后再进行浇注。 (3) 浇注顺序, 应以基底模一边或二边同时进行向四周延伸, 按下面捣固人员指定的位置下混凝土, 以避免捣固工作人员来回在坑内串动, 混凝土下落时应尽量避免撞在模板上, 以防砂浆和石头的分离。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 就应使用溜筒或滑槽避免混凝土中的砂石分离, 浇注层厚度一般不得大于20cm, 做到分层浇捣, 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度和牢固结合。主柱部分, 在浇捣过程中, 砂浆往往会从底模交接处流出, 拆模后出现蜂窝、狗洞, 为了减少这种砂浆和石头的分离现象, 底盒留4~5cm不浇, 然后转向主盒向下浇, 让混凝土慢慢填平底盒平面, 捣固时不得用力过猛, 防止砂浆跑出。距主盒1m左右, 混凝土应减少拌合用水, 捣固不得用力过猛, 防止石头下沉, 砂浆上翻造成砂石分离现象, 影响主柱上部的混凝土质量。 (4) 基础浇注时, 应连续进行, 不得间断, 必须一次浇定一个塔腿。在浇制中的间断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如间断时间超过2小时, 要待所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kg/cm2, 将表面打毛, 并用水清洗, 然后浇一层与原混凝土同样成分的砂浆, 再继续浇制。 (5) 转角、耐张、终端塔每基试块取一组, 直线每5基或不满五基取一组, 单基或连续浇筑100m3以上取一组。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本人十余年的送电线路施工经验, 重点介绍了送电线路施工工程中的杆塔施工部分, 详细阐述了基础施工的难点, 论述了基础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关键词:送电线路,基础,分坑,施工

参考文献

[1]孙敬贤.浅谈山区高压送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环保处理[J].广东科技.2007, (10) :100-101.

[2]吴义锋.输电线路杆塔中心位移的计算方法[J].陕西电力.2006, (01) .

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 篇8

1 输送电线路的状态检修

1.1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现状

现在很多地方的输电线路检修执行的是以时间为基础的周期性检修。这是在设备较少、科技水平较低、对供电可靠率要求不高的背景下产生的, 缺乏科学性的同时, 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由于分布区域广, 线路长, 任务重, 运行条件恶劣, 生产领导安排工作顾此失彼, 检修人员疲于应付, 工作质量不高, 违章现象不断, 安全局面不稳。且计划检修日的执行以致供电可靠率长期在低水平下徘徊。

输电线路通常一年安排一次停电检修, 然而缺陷或异常运行状态的出现时间, 是不能预料的。很多应该修的设备不能够及时检修, 而导致缺陷性质恶化, 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下降。

1.2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图

状态检修要本着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状态检修过程的步骤如图1所示。

1.3输电线路检修模式

线路状态检修对输电线路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技术、设备, 维护检修手段, 管理方法要求较高, 运行资料的掌握要求很细。要积极, 也要稳妥, 不能以牺牲设备故障率为代价, 来赚取经验的积累。

1.3.1选线

(1) 必须是完好设备。三类、四类设备及投运不到一年的新线路不宜选取; (2) 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 便于取得经验后推广的线路。尽可能选交通便利, 便于就近监测的线路; (3) 选择故障跳闸后, 对系统运行方式影响不大的线路。

1.3.2绝缘子检测

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 (零值) 检测。应积极探索在线遥测新方法和合成绝缘子的监测方法。

1.3.3跨越物监测

所有被跨越物都要有监测资料记录。根据巡视反映的情况, 及时补测更正。

1.3.4雷电监测

依据雷电定位系统, 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掌握地区雷电参数。认真调查分析雷击故障现象, 正确判断直击、反击和绕击类型, 了解故障点地形、风向等特点。

1.3.5导地线和金具监测

包括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的红外线测温;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间隔棒探伤。

1.3.6杆塔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

1.3.7各类树种的季节性生长规律分析

通道内未砍伐树木, 应有树种、数量、对导线距离记录。分析季节性生长规律, 确定砍伐时间。

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中还有许多监测工作要做。作为输电工作者要学习和利用先进科技, 不断完善监测技术。

2 输电线路防污、防雷的措施

2.1线路防污措施

2.1.1积污特点

(1)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部, 属亚热带季风区沿海城市气候。受海水盐分污染, 亦可从本地区的铁塔生锈速度直观地判定盐污水平。

(2) 环境污染影响日益严重, 广东是全国酸雨最多的省份, 其酸雨面积高达70%, 且茂名受来自水泥厂和炼油厂等废气污染影响也逐年增大。2004年共有21次酸雨, 酸雨发生系数29.2%, 而且不包括酸雾的占有量 (下同) 。2005年酸雨发生率达33.1%, 到2008年酸雨发生率则高达50.7%, p H值3.84~5.78之间, 2007年酸雨发生率高达67.5%, 同时珠三角产业转移到茂名, 茂名市正在开发工业用地, 挖山填土等尘土飞扬污染严重, 众多因素加在一起造成积污速度惊人。

2.1.2线路防污解决方案

(1) 提高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水平。将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到所在污区上限的绝缘水平, 受设备的限制可将设备更换成复合绝缘子或喷涂RTV或带电水冲洗,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 污区和主网骨干线路。对于已建线路建议采用复合绝缘子。对于新建线路, 按污耐压法进行绝缘配置, 对于500 k V输电线路若采用盘径255 mm, 结构高度155 mm, 爬电距离300 mm的悬垂串, I级污区 (0.03 mg/em Z) 使用绝缘子片数应为32片, 也可采用“V”型、“∧”型双绝缘子串, 对于悬垂串每串绝缘子片数相比应少些, 也可采用复合绝缘子。

(3) 复合绝缘子力度要加大使用。我国复合绝缘子的劣化性能、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满足运行对其要求, 其综合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践证明, 复合绝缘子是遏制我国电网发生大面积污闪的有效措施, 尤其是对解决Ⅲ、Ⅳ级污区的污闪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国情, 无论是已建还是新建线路和变电站, 应加大力度使用复合绝缘子。

(4) 重视绝缘子选型。仅从污秽绝缘考虑, 绝缘子选型应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1) 采用大爬电距离绝缘子;2) 采用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率高的绝缘子;3) 采用积污特性和自洁性能优良的绝缘子;4) 在同一结构高度工况下, 优先采用单片污耐压值高的绝缘子;5) 采用劣化率低的绝缘子。

(5) 清扫在防污闪工作中的地位。通常我国运行输变电设备的污秽绝缘设计是建立在清扫周期的原则上。所以对已运行的输变电设备不能够取消清扫周期。对于不具备“用盐密指导清扫”条件的线路均应坚持“一年一清扫”。

2.2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1) 线路绝缘相对很弱, 装避雷线的效果不大, 一般不在全线架设避雷线。但当雷直击于变电站附近的导线时, 沿导线传入变电站的侵入波可能会危及到变电站内设备的绝缘。所以农村输电线, 必须在靠近变电站的一段进线 (1~2 m) 上加装避雷线, 以减少绕击和反击的概率。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 减小绕击率, 避雷线对外侧导线的保护角应小一些, 一般采用20°~30°。

(2) 由于线路绝缘具有自恢复性能, 大多数雷击造成的绝缘闪络在线路跳闸后能够自行消除, 因此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对降低农村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这样就尽量减少了雷击跳闸后线路停电的概率。据统计, 35 k V及以下线路重合闸成功率约为50%~80%。

(3) 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这样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可以自动消除, 使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 防止建弧, 从而也就不会跳闸, 提高了耐雷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 输电的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 接地电阻不受限制, 但多雷区不宜超过30Ω。

(4) 输电线路中个别的跨越大区域输电线路, 落雷机会会增多。可采用瓷横担等冲击闪络电压较高的绝缘子或增加绝缘子的片数来抑制工频电弧的建立, 从而降低雷击跳闸率。

(5) 除了在防雷技术上多加研究外, 在实际中输电线路的管理和检修也要加强, 如增加巡视力度, 清理线路旁的树枝, 检查防雷设备的接地等等, 消除安全隐患, 以防一些不必要的因素造成雷击跳闸停电。其次, 加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 要从防止雷击永久性故障和降低雷击跳闸率入手, 对以前频繁遭受雷击的输电线路, 通过加强线路自身绝缘, 在加强技术方面改造的同时要注意实际线路的管理和检修, 如清理线路周围的缘、加装线路避雷器、加强杆塔接地电阻监测等措施, 以降低雷电天气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3结语

总的来说, 在进行输送电线路设计时要全面考虑, 综合分析每一条线路的具体情况, 通过安全、经济、质量的比较, 选取有针对性的线路状态检修模式和保护措施, 以达到提高供电安全可靠的目的。

摘要:通过分析供电局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设想, 并提出了一些输电线路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线路检修,防污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洁, 路永玲.农村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09 (7)

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 篇9

关键词:架空线路;送电线路;路径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15-02

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下文主要从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多种情况考虑论述。

1选线步骤

选线的目的是在线路起讫点间选出一个技术上、经济上较合理的线路路径。分为室内图上选线和现场选线两步进行。

1.1室内图上选线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包括取得各种所需资料并在地形图上设计线路方案。过去一般需要现场测得地形图,如今各测绘单位就有各种比例的航测图。图上选线在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进行。必要时也可选用比例尺比五万分之一更大的地形图。地形图最好要较新版本的,比例要切合实际,观看此比例的图纸既可把握全局又可兼顾局部。

先在图上标出线路起讫点、必经点。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有关城乡规划、工矿发展现划、水利设施规划、军事设施、线路和重要管道等),避开一些设施和影响范围,同时考虑地形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线路路径最短的原则,绘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保留两至三个较好的方案。

根据系统远景规划,计算短路电流,校验对重要电信线路的影响,提出对路径的修正方案或防护措施。向邻近或交叉路越设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征求对线路路径的意见,并签订有关协议。签订协议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有关规程的规定,应本着统筹兼顾、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进行。然后应进行现场勘察,验证图上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有无图上未标明的障碍物,与图上不符的地形、地物及沿线交通情况),了解特殊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有时可不沿全线路勘,而仅对重点地段如重要跨越、拥挤地段、不良地质地段进行重点踏勘。对协议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大跨越地段、地下采空区、建筑物密集预留走廊地段等用仪器初测取得必要的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室内选线还可结合各类卫星图片软件同步进行参考(文章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为Google地球)。该类软件对大部分城市均有较清晰图片,在先期选线过程中可尽量避开现有地表设施,将线路路径合理化、准确化。选定后的路径在该软件中均可查出任一点经纬度坐标,对下一步的现场选线具有指导性作用。

经过上述各项工作后,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1.2现场选线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为定线、定位工作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设立必要的线路走向的临时目标(转角桩、为线路前后通视用的方向桩等),定出线路中心线的走向。在现场选线过程中,还应顾及到塔位特别是一些特殊塔位(如转角、跨越点、大跨越等)是否能够成立。对于超高压送电线路,还应考虑沿线每6~8 km有一设置牵引机或张力机的场地及设备运达场地的条件。

现场选线的工具早期多为经纬仪及全站仪。现GPS测量(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较为普遍,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既快捷、精准度又较高,且可大量减少在选线过程中的林木砍伐量,将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线路路径在Google地球中查出的经纬度坐标,可在现场较为快速准确地将路径选定。若要将其绘于地形图上,只需将经纬度坐标换算为地形图对应坐标系数据即可。

2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交通条件及地质地形情况考虑。沿线交通便利,便于施工、运行,但不要因此使线路长度增加较多。若条件允许,最好将路径选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现在的施工及运输一般都由较大型的机械来承担,若交通不便,势必影响施工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路径长度最短、转角少、角度小、特殊路越少、水文地质条件好、投资少、省材料、施工方便、运行方便、安全可靠。

地质方面一般应观察记录沿线地质地貌现象,对土、石、水等做必要的物理与化学分析,如土壤种类、湿度、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程度等。除按上述常规经验选择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开采空区,以免地面塌陷而危及线路安全。如一些采掘业发展史较长的省份,采空区相当多,再加上部分小矿私挖滥采,造成了许多地区地面塌陷而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另外,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防护林带、公园等,必须穿越时也应选择最窄处通过,尽量减少砍伐树木。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免拆迁,减少拆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线路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减少基础施工量。应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应避免和同一河流或工程设施多次交叉。

3选线的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①线路与建筑物平行交叉,线路与特殊管道交叉或接近,线路与各种工程设施交叉相接近时,应符合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②线路应避开沼泽地、水草地、易积水及盐碱地。线路通过黄土地区时,应尽量避开冲沟、陷穴及受地表水作用后产生强烈湿陷性地带。③线路应尽量避开地震烈度为六度以上的地区,并应避开构造断裂带或采用直交、斜交方式通过断裂带。④线路应避开污染地区,或在污染源的上风向通过。

3.2对选择转角点的要求

线路转角点宜选在平地,或山麓缓坡上。转角点应选在地势较低,不能利用直线杆塔(因上拔和间隙不足等)或原拟用耐张杆塔的处所,即转角点选择应尽量和耐张段长度结合在一起考虑。转角点应有较好的施工紧线场地并便于施工机械到达。转角点应考虑前后两杆塔位置的合理性,避免造成相邻两档档距过大、过小使杆塔塔位不合理或使用高杆塔。

3.3对选择跨河点的要求

①应尽量选在河道狭窄、河床平直、河岸稳定、不受洪水淹没的地段。对于跨越塔位应注意地层稳定、河岸无严重冲刷现象。塔位土质均匀无软弱地层存在(淤泥、湖沼泥滩、易产生液化的饱和砂土等),避开地下水位较深地段。②不宜在码头、泊船的地方跨越河流。避免在支流入口处、河道弯曲处跨越河流。避免在旧河道、排洪道处跨越。③必须利用江心岛、河漫滩及河床架设杆塔时,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水文调查和断面测量。

3.4对选择山区路径的要求

①尽可能避开陡坡、悬崖、滑坡、崩塌、不稳定岩堆、泥石流、卡斯特溶洞等不良地质地段。②线路和山脊交叉时,应从山鞍经过。线路沿山麓经过时,注意山洪排水沟位置,尽量一档路过。线路不宜沿山坡走向,以免增加杆高或杆位。③应避免沿山区干河沟架线。必要时,杆位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不受冲刷的地方。④特别注意交通问题、施工和运行维护条件。

3.5矿区选线的要求

线路进入矿区时应尽量避开矿区,或少压矿带。当线路必须在矿区(如煤田)上架设时,应考虑在煤田境界线或断线上架设,以便共用安全煤柱。当无境界线或断层线可利用时,应尽量垂直煤田走向架设,缩短通过煤田线段的长度。

在矿区煤田范围内架设的送电线路时,尽量使两回线路分开架设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同时遭受塌陷的影响。

3.6线路经过多气象区选线的要求

由于大部分输电线路位于山地,地形复杂、植被繁茂。云南又属高海拔地区,所以一条线路途经多气象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使线路节省投资且安全可靠,在路径选择时应尽量避免反复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气象条件较好区域的等高线沿地势走线,确需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的,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同时应尽量缩短穿越长度。

同时,对于线路途经河谷、湖泊、沼泽、山谷受风面等微气象区域时也应尽量避开。

3.7严重覆冰地区选线的要求

①要调查清楚已有线路、植物等的覆冰情况(冰厚、突变范围)、季节风向、覆冰类型、雪崩地带。避免在覆冰严重地段通过。

②避免靠近湖泊且在结冰季节的下风向侧经过,以免出现严重结冰现象。

③避免出现大档距,避免线路在山峰附近迎风面侧通过。

④注意交通运输情况,尽量创造维护抢修的便利条件。

4结 语

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一条线路很难通过一次勘测就可以完全通过,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线路走向。选择路径过程除文中提到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但不论过程如何,路径选择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将路径合理化、经济化、安全化。以上是本人在线路设计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以求改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荆林国,张韶晶.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电气化,2006,(11).

[2] 张俊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小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3] 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5,(10).

[4] 林健.城市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2).

[5] 王璋奇.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电力建设,2002,(1).

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造价分析 篇10

伴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电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 电网工程的造价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收集分析了山西省网公司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竣工投产的500 kV架空线路工程样本3项。分析单位长度造价、分项费用单位长度造价、费用构成, 得出的分析结果见表1。

对选取的线路工程, 分析单位长度材料耗量、材料平均价格, 得出的分析结果见表2。

对选取的线路工程, 分析路径长度、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单位长度建场费、单位塔基征地补偿费、单位长度线路走廊施工补偿费用, 得出的分析结果见表3。

1 典型线路工程案例分析

1.1 工程概况

忻州变-轩岗电厂500 kV线路工程, 全线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总长33.75 km, 全线共使用铁塔83基, 其中直线塔64基, 转角、终端塔19基。导线采用4×LGJ-400/35钢芯铝绞线, 地线采用OPGW复合光缆。绝缘子采用复合绝缘子 (悬垂) 、玻璃绝缘子及瓷绝缘子 (耐张) 。全线地形为:平地18.4%, 丘陵4.4%, 山地45.4%, 高山地31.8%。

1.2 工程造价水平分析

采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造价:500 kV输电线路分册》 (2006年版) 5E模块, 该工程概算、决算及通用造价费用对比见表4。

分析可知, 决 (结) 算本体费用为316.15万元/km, 较通用造价本体费用264.89万元/km高51.24万元/km, 其差异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 本体费用。转角塔22.89%, 高出通用造价的17%约5.89%, 导致混凝土费用高出通用方案16.85 m3/km, 基础工程比通用方案约增加4万元/km。

线路跨越林区13 km, 跨越林区铁塔高度增加, 沿线跨越的电力线及公路等较多以及转角比例高, 导致塔材费用高出通用方案17.095 t/km, 杆塔工程比通用方案约增加17万元/km。

由于耐张比例高于通用造价, 使用金具及绝缘子数量增加, 增加费用约2万元/km。

材料招标价格高于通用造价, 如导线招标价为18 200元/t, 塔材招标价为10 900元/t, 远高于通用造价计算的材料价格, 此项目较通用造价约增加30万元/km。

(2) 其他费用高于通用方案造价约4.93万元/km, 主要是由于本体费用增加后的取费增加。

(3) 建设场地准备费高于通用造价约1.11万元/km, 与通用造价水平基本相当。

(4) 决 (结) 算费用中基本预备费未支出。

(5) 决 (结) 算中建贷利息按概算计支。

因此, 实际决 (结) 算静态投资高于通用方案造价约66.23万元/km, 是比较合理的。

与通用造价5E模块的主要材料消耗量对比分析见图1。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实际工程的塔材费用、混凝土费用高于通用造价, 是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土方工程由于采用了较多的岩石掏挖、岩石锚杆基础等减少土方的基础形式, 直线塔采用了合成绝缘子等降低投资的方式, 是工程造价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建场费方面, 由于概算中计列的几处大型采石场费用较高, 因此在施工图设计时采用了海洛瓦航飞辅助选线优化路径, 成功避开了几处大型采石场。这样, 建场费较概算节余较多, 与通用造价中的建场费水平基本一致。

1.3 工程特点

本着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 该工程采用海洛瓦等先进的选线技术辅助设计, 并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基础与全方位高低腿塔进行配置, 同时大量采用掏挖、嵌固、锚杆等土石方量小的基础形式, 减少了工程量。该工程途经13 km林区, 为了尽量减少树木砍伐, 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一方面要减少开方量, 另一方面要减少材料运输和导线展放时的砍伐, 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工作中的成熟经验

2.1 推广应用电网建设新技术

通过采用变压器容量逐渐增大、导线截面增大、耐热及超耐热导线, 提高单位容量长度;采用电网建设新技术, 节省土地资源;采用航测、卫星照片、新的定位系统, 优化线路路径, 合理选择站址, 减少了线路走廊宽度和拆迁量。

2.2 优化招投标程序

实施两级招标, 对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材料等进行集中招标, 其集约化和规模效益化效果明显, 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投资, 保证了设备质量。

2.3 制定并完善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办法

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省网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控制造价的管理办法。合理安排资金计划, 尽量提前还贷, 减少建设期贷款利息;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控制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络单数量, 以减少变更费用;强化工程结算管理, 制定了《山西省输变电工程结算管理细则 (试行) 》, 加快了工程结算进度等。

2.4 积极推行“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

通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及标准化工艺的推广实施, 使工程造价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优化设计, 节约了建设用地;全方位使用高低腿、林区采用高跨铁塔, 减少了土方开挖与植被破坏;索道、动力伞等施工技术的运用, 使环境与植被得到了保护, 从而节约了社会资源, 提高了投资效益, 也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2.5 加强初步设计评审工作,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根据山西输变电工程的特点, 在工程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 严格执行初步设计评审管理办法, 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例如针对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多方案比较, 严格控制工程量, 做到技术方案最优、安全可靠, 投资最经济;针对煤矿采空区和林区跨越, 不断进行线路路径优化,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尽可能躲避采空区和树林, 达到经济与技术的最佳结合。

2.6 深化基建标准化成果应用

加强基建标准化成果的推广、应用, 做好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规范业主项目部成员及参建各方的造价管理行为, 将造价管理贯穿于可研估算、初设概算、施工标底、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决算等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 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2.7 加强沟通协调, 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2009年5月份, 我公司分别与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交通厅、林业厅等5个政府部门积极沟通, 就进一步支持和加快山西省电网建设中的相关事宜, 签署了6个工作备忘录, 统一了标准, 明确了措施和具体要求。

3 当前造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政策落实中存在一些困难

电网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尽管省网公司与地方政府部门就有关电网建设签署了相关文件, 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同时, 在土地征用、拆迁赔偿中, 政府部门出台的青赔标准文件、赔偿单价在实际操作中无法真正落实、执行, 由此产生的村民阻拦施工、地材强买强卖现象时有发生。在工程所在地, 部分村民 (居民) 甚至借机漫天要价, 致使工程青赔、占地等建场费用逐年急剧上升, 远远超出概算批复限额。

3.2 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存在矛盾

近年来, 随着网架规模的扩大, 生产技术部门对电网安全、可靠性等的要求不断提高, 新的“反措” (反事故措施) 、技改要求也不断出台。已批复的工程在实施阶段, 某些设备、技术往往已不符合新的“反措”要求, 为保证工程按期验收投产, 必须进行变更,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相应费用的增加。

3.3 工程造价的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 不能人为地进行分割。当前,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还存在着设计阶段与建设阶段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 要在工程建设的可研阶段就树立起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 并积极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 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4 人员素质存在差距

部分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工作认识不足, 工作节奏跟不上需要;部分设计单位前期阶段留给技经人员的工作时间不足, 设计人员存在着经济观念不强、设计思想保守的问题, 设计与实际、与施工脱节, 尤其是设计中计列的工程量与实际有较大出入;部分技经人员了解工程实际相对较少, 往往单纯地从理论或制度规定的角度计算、审核费用, 因而难以有效地控制总体工程造价, 技术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此外, 随着基建标准化体系建设, ERP和基建管控模块的上线, 对技经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存在着人员配置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 不能满足当前繁重的建设任务。

3.5 设计单位主动优化设计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 随着工程管理的不断加强, 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及成本消耗不断增加。同时, 随着通用造价在设计各个阶段的推广应用, 技经人员需要与通用造价进行多层次的比较分析, 基本设计费与预算费的比例已经不符合技经人员的工作强度, 重新核定技经专业的产值比例已是当务之急, 否则会挫伤技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对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应加快对指标、定额更新的速度, 及时吸收新技术、新经验, 扩大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的覆盖面。

(2) 利用自身优势, 加大外部协调与沟通, 统一赔偿标准, 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用好、用足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电网建设的政策, 千方百计营造和谐的建设环境, 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 下大力气克服建设中的矛盾。努力做好建设场地准备工作, 对于诸如送电线路涉及面广的工程, 进一步加大与政府部门、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农民群众的协调力度, 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3) 加强技经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增加技经人员编制。加强技经人员的跨区域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促进技经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大对技经人员的培训力度, 开展多方面的培训和经验交流, 拓宽技经人员的知识面, 提高技经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技经人员与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学习, 争做复合型人才, 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4) 加强青赔管理, 完善赔偿机制, 严格控制赔偿费用。积极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 探索由地方部门承担青苗赔偿工作的可行性。同时, 要加强对可研、初设的审查, 一方面要求设计单位选择路径时尽量避开林区、经济作物及青赔重灾区;另一方面, 加大设计深度, 在可研中估足价格, 在初设阶段将费用基本落实, 列足、列细。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变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报告 (2009) [R].太原:山西省电力公司, 2009.

上一篇:定性性质下一篇:高速高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