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笔_作文

2024-04-18

“救命”之笔_作文(通用2篇)

篇1:“救命”之笔_作文

未来之笔-想象作文550字

一打开我的笔袋里面躺着各种各样的笔,铅笔、钢笔、签字笔、画笔,并且为了方便自己,还配备了削笔刀,修正液……每次笔袋都被塞得鼓鼓嚷嚷的,时不时还要换根笔芯、吸个墨,多麻烦啊!如果未来科技允许,我要发明一种未来之笔。

这种未来之笔在笔帽处有一个小巧的LED灯,它以软白光为主。拉开笔帽,在顶部则设有一个圆形的扫描与投影一体的装置,笔的内部装了一些功能芯片,外观看起来比我们现在的笔小巧精致了些,握上去更舒适,但它的.功能却十分强大。

当我们开小差的时候,LED灯会闪起,更能提醒我们在课堂上要专注认真;当使用者粗心马虎写错字时,它会自动“断墨”,督促你及时改正;当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只需用扫描仪扫描题目便可通过投影仪投出屏幕观看名师讲解呢!这支笔还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切换五彩的颜色,这样就省去带一堆彩笔上美术课,也方便做笔记的同学标注得更清晰。

除了跟学习相关的功能外,它还可以在闲暇时当MP3播放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在感应光线不足时LED灯会及时亮灯加强光源,避免视力受损。这支笔还可以防身,当遇到歹徒或身出现危险时,按动笔上的带电开关,瞬间就变成小“电棍”可阻挡坏人的靠近。这支笔还具备冬暖夏凉的温度调控功能,调控开关开启时,夏天可以将周围5平米内的空气循环降温,握着它就像握着个小空调;冬天里更像抱着个暖手炉。它的功能真的很强大呀!

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真希望我的梦想有一天可以成真,让每位小学生都拥有一支未来之笔。

篇2:“救命”之笔_作文

第一, 避免作文教学的模式化, 摒弃定性化的评价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作为一项教学原则, 己被人们所共识。但要把它贯彻到实际的写作教学之中, 还真需要一个观念的转变, 要由师生双方对话的失衡, 转为对话的平等;要把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关系。如果不能坚持这一原则,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真正确立, 他们就会缺乏写作的兴趣, 更别说敞开自己的心扉, 作出富有个性的心灵表述。而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

⒈要给学生的写作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 从选题到取材, 从内容到表达, 都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 让开放的内容充实学生的大脑, 锻炼学生的思维, 训练学生的表达,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这样, 学生就会把写作视为丰富人格素质, 提高思想品位的重要方式, 就能体会到作为写作主体进行创造性生产时的乐趣。

曾在杂志上见过这样一篇文章《开放作文“超市”的一次尝试》:作文课上, 教师设计了七道开放型的作文题目, 供学生选择, 这一反常态的作文形式令学生兴奋不已:教师趁势打铁, 倾情“推销”, 七个题目的“卖点”均十分看好, 有的同学竟同时选择了好几道题目。而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 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 进行具体的指导。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自由、宽松的写作空间, 教师一改过去当场交卷或统一收卷的方法,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 灵活规定交卷时间, 让同学们走出课堂, 继续“采购”。这一开放型作文的尝试,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的个性、才华、心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讲究作文批语的艺术, 少指责、多鼓励, 尽量使用商量, 勉励的语气。如“为什么不在说理的同时列举一些典型事例呢?那样的话, 你的文章会更具说服力。”“你很努力, 相信下次你会写得更好”。……这样, 学生就会觉得你是关心他, 信任他的, 下次绝不能再让你失望了。另外, 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意向、兴趣、爱好等, 教师也应该在批语中给予回应,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探讨, 努力营造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活, 创新便成为一种可能。

第二, 教会学生感悟生活, 养成善于观察, 勤于写作的好习惯

教会学生感悟生活, 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事物, 告诉他们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 而是仔细地审视, 要边观察边思考, 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动人心”。细心观察, 认真思考, 勤于写作, 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材料库, 这样, 就能杜绝那些大话、空话、假话,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感”, 即“感知”, 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悟”, 即“领悟”, 就是要边观察, 边思考, 并且及时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养成勤于写作的好习惯。面对马路上的人流、车流, 田野里的歌声、吆喝声, 你如果什么都不想, 什么感受都没有, 那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为了写好作文, 必须学会感悟。要感悟生活, 就得积极投入生活,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从重大事件到生活中的细节, 都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要学会感悟, 就得独立思考。读别人文章, 了解各种各样的感受, 是完全必要的, 例如“母亲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清洁工是城市的美容师”“失足者是青年人的一面镜子”……这些感受表达得十分精辟, 对我们颇有启迪作用, 但我们不能一味靠别人的话来包装自己的文章, 对生活的感悟, 是不能向别人借贷的, 看到观察的对象, 要习惯于由此及彼, 由古及今, 由物及人, 推己及人, 要善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形象来创造新的形象, 以至展开合情合理的奇思异想。经常由痛苦想到高兴, 由失败想到成功, 由损失想到收获, 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 由花鸟草虫想到人, 由沧海桑田想到人生, 由风云变幻想到人类社会……就能逐步增强自己的感受能力。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写作题材, 但不是什么样的生活素材都可入文, 要写出好文章, 就要善于领悟能表现生活真谛的生活素材。

第三, 注重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 推动着进步。”想象是根据头脑中已有表象, 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也是人在头脑中构建新形象的思维方法, 想象在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 不论是吴承恩还是曹雪芹, 不论是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还是现代武侠小学家金庸, 他们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塑造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都得益于他们那极为丰富的想象。想象的过程正是创造的过程, 也是将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日常观察与生活积累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过程。虽然人人都有想象的能力, 但是不必讳言, 今天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 似乎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上还少了一点, 学生作文雷同, 写得不生动, 缺少创意, 都与我们不注意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有关。所以, 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作文只有插上想象的金色翅膀, 才能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

第四,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在作文形式方面, 尽可能地避免千篇一律, 在内容方面, 不要人云亦云, 要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 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做到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巧妙, 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见解新颖, 就是对材料进行客观的、多角度的分析, 与众不同而又顺理成章, 合理透彻而又能自圆其说;材料新颖, 新是要力避陈旧、俗气的材料, 选用能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时代感的材料;构思巧妙, 就是结构不落俗套, 以巧取胜, 观点正确而独到;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就是既要自然可信, 又要出奇制胜;有个性特征, 就是以“我”手写“我”口, 以“我”手写“我”心。

具体而言, 作文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对材料进行辩证的分析。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2) 面对现实, 联系生活实际, 以物喻人, 讽喻时弊, 以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3) 在形式上创新, 用小小说、寓言故事、戏剧等形式, 来陈述观点、表情达意。

(4) 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自己的个性。写作时, 注意选取自己熟悉、爱好的内容, 如音乐、绘画、书法、体育等。

(5) 善于联想、想象、幻想。联想历史与现实, 展望未来, 对未来寄予希望。

上一篇:第12届英语节闭幕词下一篇:XX镇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