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考作文

2024-04-29

盐城市中考作文(通用8篇)

篇1:盐城市中考作文

那特别的“芬芳”改变了我“阿姨,一碗面!麻烦快点儿!”我兴冲冲地找到一张桌子坐下。今天中考,一定要填饱肚子上考场。

面很快就被放在桌子上。

这时,耳边响起了带浓浓兵房口音的话:“小姑娘,麻烦你往那儿坐坐。”我抬头望了望,一个农民工形象映入眼帘,白色的汗衫都发了黄,皮肤黝黑黝黑的,脸上一丝酣酣的笑。

我不情愿地挪了挪身子,埋下头,吃我的面条。

什么味道?我刚刚要吃,一阵汗臭味又扑鼻而来。显然,这肯定是那个“黑子”身上的。我不满地抬起头。没想到,他也正不好意思地望着我。也许看出了我的不满,正咧着嘴不好意思的冲我笑。哼!谁要你的笑?知道不好意思,还不坐到别的桌上去?我白了他一眼,埋头开才吃。

“小姑娘,真是对不起。我在这附近工地上做工,刚刚下了晚班,没来得及换衣服,这吃饭的人又多,只好„„”

我向四周望了望,无话可说。

“你上初三?”那个“黑子”又开口了。“恩。”我不抬头,继续吃面。“我的女儿也上初三,今天中考。初三的孩子真是苦,起早贪黑的,我„„”有完没完,我抬头望望他。

他停了一阵,却又说起来:“你什么时候上学?我们家娃儿这时候应该去了,你有没有晚啊?”我突然一惊,惨了。我付了钱,马上开路。在路上,我正暗暗感激那个“黑子”,突然,仿佛听见有人在大声吆喝:“包!包!”我原路返回,只见“黑子”拎着我的包向我跑来,还是原来酣酣的笑„„

此刻,考场中寂静无声,那股“汗臭”却在鼻子前洋溢。我要感谢那股“汗臭”,它让我品味到农民工特别的芬芳!

十一、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满分作文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让我们看看春季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正当赤道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球南北,显示出一种公正。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篇2:盐城市中考作文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广阔的知识海洋,写满了我对过去的回忆。铭刻了的我对未来的遐思,是它让我成长,是它令我微笑。你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感恩,你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做人。千言万语道一声:“知识博士,谢谢您。”

生活中总会有烦恼,总会有微笑。回忆过去的青春年华,我颇感万分,记得小时候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总喜欢与别人逗,开开玩笑啊等等。但是有一次我开玩笑的时令同班的一位同学哭了。当时我心里特不舒服,但并没有感到羞耻,并没感到恐慌,而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接着我又去玩去了,晚上坐在房间里,窗外格外的黑暗,静谧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的脑海像奔腾的波浪时而翻滚,时而激昂。此时回忆起了今天上午发生的一件事,我弄哭了一位我的好朋友,为何我不向他道歉呢?唉!这时的我不禁感叹起来,我正在看着一本书,但现在记不太清了,可书上写的一句话却让我记忆深刻:“朋友是你一生中最甜蜜的知心好友。”就这微不足延的十几个字,让我勾勒起了对朋友真挚的流恋。从今往后,我变得真诚了,直率了。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就凭这短短的十几个字,就会改变你吗?我想我自己也不会。但随着日积月累,我的知识也逐渐多了起来。从每一本书中记下的每一句话语,字里行间传递的真情,都会让我为知深触。的确,知识的天空是无边无际的,摸不透也看不着,但它时刻跟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映入我的脑海中。它伴随着我成长的足迹,编着了一篇篇高亢的凯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快炙人口的诗歌寄予诗人对故乡朋友亲人深刻的怀念。然而,我却要感谢知识带给我的情感升华,它改变了我,使我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是靠自己如何去把握。或许人生中每一次细微的动作,都在改变着你,注视着你。

有人说,十五岁的天空稚嫩而娇艳。知识博士不单纯带给我的是潜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我新的理念,带给了我新的人生准则。它为我谱写了人生又一曲青春的乐章,它为我打开智慧的心灵窗户。它永远激励着我,改变着我……我真的太感谢它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九年的义务教育即将结束,然而我们的知识求却依旧不会停止。“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次生活的体会,每一次生活的感言,都将在知识的笔记本中编织细画,也许我不是知识的强人,但我是广袤知识海洋中的一分子,我会凭借着我的进取,我的奋斗,划出一片崭新的天空!

篇3:2008年盐城市中考作文评析

请以“温暖的时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注意:1.说真话, 抒真情, 忌抄袭。2.字迹清楚, 书写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二、试题解说

1. 写出真情实感。

“温暖的时刻”口子开得小, 题目的外延能和初中生有限的生活经历相吻合, 看到这道作文题,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便会自然地泛上心头。我们最好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哪怕是一个瞬间, 把它捕捉下来, 重在表现自身的情感体验。

2. 描写典型细节。

对“时刻”的描述与对事件的描述不同, 如果能准确刻画、传神描绘, 前者往往更具有细节的魅力。不需要面面俱到, 只要把某一个细节写到位, 写感人, 文章就可以出彩。细节的描写能传递出一种细腻的温暖, 比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双抚慰的大手、一句温馨的话语……这就要求考生准确捕捉生活中最平凡却最动人的一瞬。

3. 构思要别出心裁。

这篇作文拿个四平八稳的分数比较容易, 但要脱颖而出也是有难度的。想要拿高分, 立意的选择很重要。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考场作文, 人云亦云的东西不要写, 稍一思考就能想到的尽量不写。”因此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 要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想到的角度, 这样才能更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

三、佳作评析

例文一

温暖的时刻

2008年伊始, 片片雪花飘落江南, 揭开了新年的序幕。

正当南方的人们在为这早已从脑海里消失了的字眼———雪而尽情欢呼时, 一场30年未遇的灾难也随之而来, 老天爷似乎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让我们又一次领教了大自然的力量。

“瑞雪兆丰年”, 而今却再也没有人为之欢呼。说来也是一种讽刺, 好不容易盼来的雪却是如此:打开电视, 南国不再是青山绿水, 而是雪, 雪, 雪———“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竟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南方人的面前, 简直不敢相信, 树枝被折断, 庄稼被覆盖, 屋顶被压塌……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 我们一同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他来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忙碌一天后紧急赶往南方视察雪灾情况, 指示抢修遭受损坏的输电设备, 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加快公路除冰除障进度, 尽快恢复铁路输送, 保证南北交通畅通;解决煤源供应和运输问题, 保持社会正常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

于是, 阴云被阵阵暖风吹散了。

他们来了。

电力工人们跋山涉水不分昼夜地抢险除冰、抢修受损电力设施, 用生命捍卫灾区人民的电力供应。袁家村高山上, 三顶黄色的安全帽嵌在雪地中, 那是电力英雄在诉说。一路洒下的热血之花开在雪地里, 点燃了三湘大地的万家灯火。

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 哪里出现险情, 他们立即赶赴。电网除冰, 公路破冰, 人背肩扛地往深山运输除冰设备工具, 最辛苦最危险之处皆有他们的身影。路断、车阻、人滞, 停电、停水、缺粮, 在皑皑白雪中, 舞动的迷彩勾画出今春最动人的图画。

于是人们心上的阴霾散了。

大家都来了。

工人拿起铁铲走上街头铲雪除冰, 农民将饭菜、开水和棉被送到战斗在除冰保电一线上的电网工人、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手中, 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员工出资出力, 为因冰雪被困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旅客送去食品、饮用水和御寒衣物;医院医护人员自发组成医疗小分队, 免费为抢险救灾和因灾被困的人们服务……大地上萌发出片片新绿。

在最寒冷时刻, 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绽放了, 它释放热量, 这来自心底的热足以使冰雪消融, 温暖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这个寒冷的冬天, 我们很温暖!

点评

本文通过再现国人在灾难面前的团结, 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讴歌了危难时刻感动人心的温暖。

文章小中见大, 巧妙运用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的叙事手法, 既有典型性, 又有普遍性。

例文二

温暖的时刻

教室里, 格外压抑, 没有了往日琅琅的读书声, 也没了平时面红耳赤的争论声, 大家都觉得非常难过, 小强的妈妈昨天去世了。

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再过98天就要中考了, 正是一个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 妈妈却过早地离开了他, 这叫小强怎么办呢!

小强从门外走了进来, 臂上戴着黑纱, 两眼红肿, 拖着沉重的步子, 一步一步挪进教室, 大家都抬起头看着他, 目送他坐到座位上。一个上午, 全班都格外沉重。

吃过午饭, 大家不约而同地围聚在小强周围, 有的用安慰的目光望着他, 有的欲言又止, 还有的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强站起身, 走到教室门口, 回头看了大家一眼, 笑了一下, 走了出去。这不是普通的笑, 这是一个孩子在失去母爱时, 强装出来的笑, 为的是安慰大家, 怕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这一笑, 表示他能够挺过去。我们坚信, 他一定能挺过去。

大家围坐在一起, 沉默了好一会儿, 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给小强捐钱吧!”大家齐声回答:“对!我们大家一定供他到毕业。”一毛, 两毛, 五毛, 一元……一张张纸币放进了小强的铅笔盒。小强回来后, 看到铅笔盒里的钱, 又看了看大家, 同学们都在向他微笑。

下午第一节课, 又有不少人把钱放在小强的桌上, 还有一个笔记本。小强打开本子, 里面是同学们珍贵的赠言,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不是快乐的晚宴, 而是奋斗, 磨难;再奋斗, 再磨难。”小强看了, 眼里噙着泪水, 提笔在本子最后写道:“我是初三 (1) 班的一个成员, 我的心将和53颗心融合在一起……”

这一刻, 我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那就是爱, 当小强受到挫折时, 全班同学用金子般的心去温暖他那颗已经冰冷的心。我看到的不是54个同学, 而是54颗金子般的心, 紧紧地, 紧紧地靠在一起……

那一刻, 好温暖!

点评

篇4:2014年盐城市中考作文述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

以“我与________再见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透视]

盐城中考语文试卷历经六年的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心灵的脚步”“书香作伴”“歌声”“眉头舒展了”“放慢脚步”后,2014年以“导语+半命题”的形式华丽转身,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从命题内容上看,这道作文题依旧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讲、有真情抒,积极引导他们跳出书斋、关注社会、拥抱自然、思考生活、品味生活,进而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情感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

就命题的呈现形式而言,“导语+文题”的形式需要考生在审题时既要读懂导语,又要能够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

这道题,考生首先要借助导语理解这里的“再见”是“再次相见”的意思,而不可理解为临别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的礼貌语言。其次,不能忽视题目中的关键字“我”,一定要写“我”“再见”某人或某物时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陷入偏题、离题的泥淖。当然,“时”字也不可小觑,它强调作文所写的内容必须是正在进行的,即使是事后的回忆,也要重点写当时的情景。

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补好文题,一个新颖、独特的题目会闪现第一道亮光,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补题时,不要匆忙下手,而应想一想:自己所补的题目别人也会写吗?所补的题目独特吗?力争做到“人无我有”,新颖独特。并且,最好不要限于导语中提及的词语,以免撞车。

这道题补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好“我”与什么“再见”,因为补全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和写作重点。这要进行发散思维,不要局限于写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而要把思维的触角投向社会上的普通人、自然中的平凡物甚至一些抽象的情、理,或是某些精神品质,努力从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立意和选材。在此基础上,披文入情,写出“我”与之“再见”前后的跌宕起伏,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从文体选择上看,这道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因为“我与_______再见时”要求考生重点写出“我”“再见”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主观色彩较浓。就表达方式而言,比较适合重点叙述,辅以适当的抒情、议论。

[评卷扫描]

尽管命题者在半命题前提供了一段导语,用以阐释文题,为考生选材、立意指明方向,但考生仍然出现了不少共性的问题。

1. 审题不慎,偏题离题令人叹息。

少数考生忽略了导语中的提示,把“再见”错误地理解为了“告别”,这就明显偏题了。也有部分考生或是出于标新立异的考虑,或是行文时没能准确驾驭,以致文章没有写出“我”的见闻感受,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叙述某一个人在“再见”前后的变化,这样的作文也是偏题之作。还有部分考生审题时忽略了“时”,比如,有一位考生重点描绘童年时故乡的美丽,在结尾处才指出“再见”时故乡的变化之大,这样的文章重点不明,也属于偏题之作。

2. 视野狭窄,选材立意频频撞车。

不少考生的写作范围相对狭窄,选取的材料大多局限于学校、家庭,补充的内容大多是老师、朋友,而朋友中又大多写的是同学,缺少创新。有些考生选取的题材是很好的,比如,有一位考生写《我与小河再见时》,却是从“环保”这一较为常见的角度立意,同样缺乏新意。

3. 描写不细,欠缺必要的写作技巧。

部分考生的作文欠缺必要的写作技巧,语言逊色。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懂得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不会点题,喜欢长篇大论、平铺直叙,找不到揭示中心的话,像记流水账一样一叙到底,尤其是细节描写和真实的心理描写缺失,使得文章的可读性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得分。比如,有一位考生写《我与小巷再见时》,文章重点描绘的是小巷变化之大,但叙述的内容太多、太杂。如果他能够细致地描绘出小巷中的景、物、人、情的变化,灵活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效果肯定会更好。

[迷津指点]

一、 慎选材,在既定框架内力求题材新颖。

这道作文题提示语中的“儿时的那个玩伴”“昔日的那条小径”“书”“山”“老屋”等词句既提醒我们可以从校园、家乡、自然山水、书中天地等题材入手进行写作,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从大自然中获得人生启迪,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现自我的快乐心境。比如写《我与秋天再见时》,可以描写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象,抒发自己恬适愉悦的心情,揭示辛勤劳作后必有丰厚的回报这一人生感悟。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家庭生活,感受亲情的温馨、关爱的温暖。现在,留守儿童很多,有的同学可能一年难得与爸爸妈妈见几次面,如果写与爸爸妈妈再见时能突出父母劳作的艰辛,还是容易写出动人之作的。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去感受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学校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精神领域,感受人间的真、善、美。比如,可以“我与小巷再见时”为题,描绘人们平凡、悠然、闲适的生活景象,感受人间平凡生活的美好,表达自己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美好愿望。如果写与“宽容”“困难”“信心”等“再见”时,也一定要能展现一道道人性的风景。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自我成长的领域,感受成长的艰辛与快乐,抒发对成长的种种感悟,表达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比如写《我与仙人掌再见时》,就可以借助仙人掌写出自己由懦弱变得坚强的成长过程。

同学们也可以把目光投向社会,发现社会中的亮点,如世态人情、风俗习惯等。例如写《我与古树再见时》,可以介绍家乡的民俗,揭示民俗中所展现的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表达保护、传承家乡民俗传统的美好愿望。

同学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茫茫书海,展现自己的阅读历程,抒发对书籍的痴迷之情,表达书籍伴“我”成长之意。比如写《我与〈唐诗三百首〉再见时》,就可以叙述自己沉迷于唐诗的情形,抒发对唐诗的赞美之情。如果唐诗积累较为丰富,理解较为透彻,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文学底蕴丰厚的散文,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当然,我们更可以把目光投向想象的世界,可以描绘穿越时空所看到的奇妙景象,从中得到某种启迪,但一定要灵活处理,不可生搬硬套。

二、 抒真情,在前后对比中展现人生百态。

文题中的“再见”一词已从情节上或是情感变化上做了暗示。有“再见”必有“初见”,那“初见”之时、“再见”之后,有一段怎样的生活、成长的历程呢?而在“再见”的那个时候,“我”的内心又会翻涌起怎样的激动、欣悦、感怀与觉悟呢?只有把这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或是心路历程呈现出来,才有可能步入一类文的行列。

不过,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分清主次,应尽量把主要的笔墨放在“再见”时。比如,初见某人或某物,或许心生反感甚至厌恶之情,但这些内容必须略写,而应重点去写“再见”时他(她、它)怎样的动作行为是如何让“我”产生敬佩、感激、赞美之情的,这样,才能把人生百态生动地呈现出来。

三、 绘细节,在细腻描写中展现人性之美。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写实写活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逼真传神的描绘。细节描写运用得恰如其分,写人则能让人如见其人,写景则能让人如临其境,写感受则能让人感同身受,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中考作文中,传神的细节描写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能炫亮阅卷教师的眼睛。因此写作时,同学们要重点写出“再见”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场面、心理等方面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体,使自己后面的感悟水到渠成。

当然,如果我们把视角切换到一些不良的现象上,刻画出细节,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一位考生写《我与银杏树再见时》,通过对银杏树下燃烛焚香者的描绘,写出了对时代在进步,而少数人的思想却在退步这一现象的关注与担忧,就显得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四、 显个性,在表达上争取有个人特色。

考场作文要想高人一筹,就必须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可以在表述形式上有所突破,如书信体作文、日记体作文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更易为自己赢得理想的分数,比如,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写出再次见面时的言行举止,一定会从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因此,同学们应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地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材料积累起来,以使自己的文章变得丰满。只要同学们敞开心扉、关注生活、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将作文与自己的理想、心理、生活联系在一起,用“我”手写“我”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就一定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

[例文点评]

一类文:

我与乡村再见时

我把我的童年献给了乡村;

我把我的少年留在了城镇;

当我再回首,想要找寻些什么时,才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

——题记

我回乡的那天挑了个好日子,天是被洗刷过的蓝,空气很干净,阳光很澄澈。

大巴颠簸了一路,到乡的时候已近中午。村里有种异样的安静,刺眼的阳光打在黄褐色的土地上,透着一股生疏与焦灼。

已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若是早些年,爷爷奶奶早已在五更就下田割稻了。家家户户也肯定都张罗起来,下田的下田,送饭的送饭。我们这帮小孩子,为了防止给大人添乱,总是被赶到别处玩耍。

秋天的乡村有种别样的美丽,各种植物疯长着,盖过我们的头顶。我仰起头,甚至可以闻见发间青草的气息。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间一阵疯跑,白色的棉布裙子飘飞得像一只只小小的白蝴蝶。偶尔从田里跑出一两只田鼠,也不能阻止我们的脚步。(回忆儿时乡村的美好景象,与下文现实中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比,语言生动,描写细腻)

今年似乎没人种稻了。一块块田地荒废着、裸露着,被割裂成了一块块的九宫格。太阳无情地蒸干每一丝水分,连蚯蚓都躲到很深的地里去了。它们害怕了吗?

一扇扇敞开的大门就像一张张漆黑的大嘴。门前的杂草疯长着,没过我的小腿。门梁上不再有燕子窝,只有破旧的桌子椅子杂乱地填塞着每一个房间,仿佛想要填塞住时间所带来的空虚。(用词精练,且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比如像“漆黑的大嘴”的门,再如“填塞”一词,那种“害怕”“担忧”之情,蕴藏其中)

不知不觉走到了爷爷奶奶家门口。朱红的门被上了厚重的锁。仍记得童年的夏夜,爷爷奶奶总是把门板拆下来搭成架子,我卧在门板上听爷爷讲故事,借着月色看到爷爷眼里一闪一闪的光亮。

墙上杂乱地贴着各种宣传画报,上面写着“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做城市人,求发展路”……我转过了脸,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着记忆交织成一张稠密的蛛网,一种说不清是委屈还是被触动的情绪从脚底迅速爬上来,瞬间融化了每一个关节。(比喻、比拟的修辞运用灵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迷惑、害怕的复杂感情)原来人都进城了,我说怎么没看见人呢。这里终将是要变成我所熟知的城市吗?

这是我与乡村的再一次相见,或许也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乡村。下次来时,这里应该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城镇了吧?(结尾点题,自然贴切)

总评:作文的素材往往就躲藏在我们身边,只是被我们忽略了,而这篇文章就捡拾了掉落在乡村的记忆,重点描绘了一次回乡的见闻感受,颇有鲁迅《故乡》的韵味,那份对记忆中美的追念,令人动情,更让人深思。这样的文章既是小作者关注生活的结果,亦是其思考生活的结果。

很多同学在写乡土题材的文章时,往往局限于对先前那种原生态美的怀念和对环境恶化的憎恨,而小作者却以一种独特的眼光写出了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时,自己面对新事物终究代替旧事物的必然规律所表现出的那种期待、怀念、忧虑交织的复杂情感。其实,不仅人总是在矛盾中前行的,一个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类文:

我与油菜花再见时

人生的最终意义,大概就是像油菜花一样——燃烧自己。

最初见到油菜花,还是年少懵懂时。出门踏青扫墓,入目便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只是当时空气里弥漫着纸钱燃烧的味道,耳边传来竹竿被烧断的“噼噼啪啪”声。大人们的表情都好似凝固了一般,妈妈牵着我,我却不知所措。油菜花在我的记忆里是一片黑色。

后来,长大了些,才越发清晰了它原本的颜色——灿烂的金黄,就好像要将自己燃烧起来。

那天,天气并不好,阴沉沉的。姐姐约我去看油菜花。其实,我在心里对油菜花还是有所抵触的,却拗不过姐姐,最后还是答应了。刚下过雨,乡间小路上虽铺满了细细碎碎的石子,踏在上面却还是有惊险之感。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大概又是陌生人穿过了谁家的门廊吧?除了簌簌的脚步声,其余就是一片安静。姐姐拉着我,也不说话,她急促的脚步声似乎在催促我再快些。

终于,我踏入了一片新天地。那是大片的油菜花田,农人将它们安置好后,就容它们肆意生长,不久,便开出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来,满眼都是,煞是可爱。(此处应具体描写,这样,下文的震撼与感悟才更为自然、贴切)

我顿时被这景象震撼了,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微风吹来,花朵层层攒动,它们机灵地点着头,似要将身体里最大的能量都释放出来。连天的花海形成巨大的花浪,不断翻滚,直至天边。

我不顾田间的泥泞,要去感受这最鲜活的生命。我在这片花海里尽情地奔跑着,眉间都染上了活力,一改原先的颓唐。

油菜花一生似乎都在燃烧。生时,燃出灿烂的火;死后,油菜花籽磨出油,努力在菜品中增添一份活力。

我与油菜花再见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此处最好把道理点出来,比如“要将自己尽情燃烧,即便陨落,也曾灿烂过”,有了这样的语句放在最后,就能画龙点睛了)

总评:与油菜花再见,可能生活在城市里的考生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而小作者却能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围绕“油菜花”这一话题展开联想,由此及彼地想到了小时候初见油菜花时的感受,再写自己最近再见油菜花时的感悟,层层推进地挖掘出欣赏油菜花与体味人生的关系,抒发了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文章卒章显志,既耐人寻味,又给人以启迪。

如果小作者再注意一些细节的描绘,效果就会不同了。

[新题预测]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行色匆匆。努力拼搏之余,我们常会感到疲惫、失落、孤独、苦闷……因此,我们需要偶尔停一下,去休息,去放松,去调整,去总结……停一下再上路,我们会发现人生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请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今,“中国梦”已成为大家熟悉的话题。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们曾梦想唱好一首歌,画好一幅画;梦想成为舞台上的焦点,领奖台上的明星……为了实现梦想,我们自信昂扬、执着前行;我们用汗水浇灌,用智慧耕耘……

请以“________让梦想开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自信”“执着”等,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篇5:盐城市中考作文

一考生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

——朴树《生如夏花》

我们会在周末偷偷溜进校园,平时乏味的教室俨然一个硕大的游乐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是别样的欣喜。我们踩着操场上的阳光,把秋千荡出各种花样,望着蓝天,唱着属于我们的歌;微笑,纯得没有一点杂质。

这就是我们,会在枯燥乏味中找乐的我们,哪怕一点点快乐与希望,都能点燃整颗心的光亮。

我喜欢和朋友们抽空去画室。我是学素描的,而我的朋友们有的学水粉,有的学国画。

老师会抚着我们的头说,好好学,然后去教小弟弟小妹妹。于是,我们穿梭在被教与教之间。我们被寄予希望,然后,又传播希望,就像初升的太阳,被寄予新一天的希望,也让别人看到希望。

希望,对于我们这群孩子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是一群爱文学的孩子。捧读余光中的《满亭星月》,感受虞姬的爱恨情愁,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幻想屈原的悲怆与无奈,看他纵身一跃,沉到江底,那悲切与决然,竟沉沉地落到我们心底。

夜凉如浸,虫吟如泣。我们不断地合上又打开一本又一本的书,我衷心地想说那就叫传承。文学,是一种精神,虽然我们在浩瀚的文学面前,还是不知所措,但那份渴望与执著,就是希望。

我们,还有我的朋友们,是那绚烂的夏花,像那初升的太阳,我们为小小的快乐而感到幸福。我们会在知识面前吃惊地张大嘴巴,我们会在看看历史、望望未来中茁壮成长。

看见太阳了吗?那个充满希望,又给你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啊!

【点评】

作者用散文的笔法演绎文题,从朴树的歌《生如夏花》中迸发灵感,沟通文题与主题的联系。行文中,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周末校园的欢乐、画室的精彩、捧读文学作品的陶醉等画面进行精心剪辑与组合,构成一幅如初升的太阳般灿烂的画面。文章构思奇,立意深,语言美,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2011中考满分作文:那令我感动目光

作文题目:《____的目光》

满分作文:那令我感动目光

一考生

阳光掠过时间的长河,在记忆的贝壳上刻下道道印痕;波浪翻滚冲刷,真金慢慢沉下,阳光在长河里最终映照出一道道令人感动的目光。

专注的目光

“刘翔„„刘翔„„”赛场上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站在起跑线上的刘翔似乎并没有听到,他边凝神边做着准备工作。一位政府要员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了些什么,刘翔竟毫无反应,更没有抬头看别人一眼。见此,电视机前的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难道刘翔今天的状态不好?”

发令枪响了,刘翔似离弦的箭一般冲出去,奋力跨越一道道栏杆,眼神似鹰一般专注。最终,“12秒88”,刘翔打破了世界纪录!

赛后,记者采访了刘翔:“你跨栏时知不知道有人就快要赶超上你了?”刘翔微笑:“比赛时,我只看到终点。”

锁定目标,专注于此,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击败敌人。飞人刘翔的精神令我钦佩,他专注的眼神更令我感动。

坚定的目光

“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是个相貌普通、衣着平凡的青年。在他还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的时候,命运就让他失去温暖的家庭,一个稚气的孩子竟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可他没有泄气,咬紧牙关,微笑面对,他用稚嫩的双手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用坚定的目光告诉世人,好日子就在前头。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中嬉笑时,男子汉的气节已在他心间发芽。

类似的故事也许还有很多,或许更加令人感动,可是,洪战辉的眼神告诉所有的人,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的。这样执著的信念,如此坚定的目光,感到了中国所有的人。

避让的目光

萨科齐先生选法国总统后,曾来中国纺问,并来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与那里的学子亲切交谈。会上,萨科齐温文尔雅的气质与谦逊的态度让人难忘,尤其是他的睿智更让我想起了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那睿智的避让。

竞选法国总统时,萨科齐面临的关键环节就是与另一位候选人罗琳女士进行电视辩论,这将最终决定两人的胜负。

开始时,萨科齐一改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是一味避让,让罗琳的高雅形象尽失,于是,他获得了更多的选票。可以说,是他那睿智的避让,使其成功。

他的目光让我感动,因为避让的目光背后,隐蔽的是智慧。

思绪飞回,眼前家人的目光同样令我感动。当我有病时,有母亲温柔的目光;当我茫然时,有父亲鼓励的目光;当我无助时,有外公慈爱的目光„„

我知道,不论何时,这些令人感动的目光都会伴我成长,让我的人生常存感动。

【点评】

这是一篇从立意到结构、从语言到内容都能够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及实力的文章,其特点如下:

1.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全文抓住标题中的重点词语“那目光”,选取了生活中的名人和感到中国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突出的特点,从“目光”的角度入手,写了刘翔那“专注的目光”,洪战辉那“坚定的目光”,萨科齐那“避让的目光”,以及使自己感动的原因。扣题紧凑,主题鲜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的小标题的形式,叙事、说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体现出理性的广度与深度。

篇6: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书香作伴3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题记

蔚蓝的天空下飘过朵朵白云,雪白的云朵下鸟儿在歌唱,草儿在舞蹈,花儿在微笑……多美的画卷啊!这美丽的画卷里,还有一对幸福的母女,女儿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手里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

女儿瞪着好奇的大眼睛,问道“妈妈,白雪公主长得漂亮吗?”

“当然漂亮。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她的头发像墨一样黑,她的眼眸像溪水一样清澈……”妈妈一边用她那温暖的手抚摸着女儿那可爱的小脑袋瓜,一边说。

“妈妈,白雪公主最终找到幸福了吗?”

“当然找到了呀!”

“为什么呢?”

“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和执着的追求,最终找到了幸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个女孩就是我,这便是我对书最初的接触。

童年因书香而快乐!童年因书香而精彩!

开启书的扉页,缕缕墨香如醇醇杨柳风,蒙蒙杏花雨,在心田上萦绕,让心花悄然开放,散发出无数感悟的诗行!在油墨芳香中,踏着历史的足迹,我来到了大汉王朝。在这里,我认识了司马迁。司马迁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由于直言进谏,触怒了汉武大帝,被处以宫刑。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奋发苦读,犹如一朵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一条鱼儿在涸澈中抗争,终于完成了一部流芳千古的巨着——《史记》。连鲁迅先生也由衷地赞叹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司马迁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时时激励着我。在我一开始接触写作时,我的作文总是一塌糊涂。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时,我的心就会忐忑不安起来。“流水账”也许是老师对我的作文的最高评价了。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对写作绝望了。但当我读了司马迁的故事后,我被他的坚持深深地折服了。从那一刻起,我便决定,开始努力了。于是,作文课上,我积极参与;阅读课上,我博采众长。并随时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有时也有过放弃的念头,想想司马迁,我又会产生无穷的动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品在宣酒杯“2008我的梦想”中小学征文大赛中,获得了县“二等奖”!读书,让我学会了顽强,更让我懂得了坚持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少年因书香而快乐!少年因书香而精彩!

篇7:盐城市中考作文

1、上学前的准备

教学内容:上学前的准备 主题:克服上学无准备的心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要有条理。

2、培养学生在做任何事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本能力。教学难点:自己是否独立完成。教学过程:



一、[档案馆](4-6分钟)出示课件:《快开学了„„》

快开学了,苗苗同学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检查自己的暑假作业,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正打算写一份暑假报告。开学前一天,他去学校报到,向老师询问了开学要做哪些准备,并用笔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苗苗开始了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二、[咨询台](8-10分钟)

1.教师:暑假快结束了,苗苗同学在做什么?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上学前,你是怎么准备的?出示投影。2.即将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临近开学你的生活中政治家下列事项,请在括号内打上“!”。A快开学了,还和父母在外地旅游。()

B晚上看电视看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不了床。()C暑假作业还有一大半没做完。()

D不清楚开学时间,也懒得打电话问同学。()E希望暑假继续延长,继续玩下去。()F妈妈要你写新学期的打算,你觉得没必要。()J时间过得太快了,暑假里好像什么也没做。()H明天就要形式学了,书包、学具都没准备。()学生对应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我判断。

3.教师总结:如果你有上面的情况,请赶快改正。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一起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学期吧!

三、[活动区](16-18分钟)1.学生分小组交流暑假里的收获,教师用微笑给予鼓励与肯定。2.教师出示“拾贝园”的纸板。

3.学生把自己在暑假获得的成果用各种形式展现在纸板上。 4.学生畅谈新学期的计划(教师应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5.教师摄像,同学播放。6.对每个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同时要求其他学生督查他们今后的言任是否一致。

7.教师总结:为了明天更好地学习,请做好上学前的准备。

四、[实践园](6-8分钟)

1.学生自行设计课堂剧的角色。2.学生自秆设计课堂剧的情节。3.出示课堂剧简介投影。4.学生自荐表演。

5.教师扮演新学期姐姐与学生招手、握手,热情欢迎学生投入新学年的怀抱。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心理准备的一种生活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有准备,这样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但这也是老师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因为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有的家庭教育良好,什么时候孩子都能随时做好事情的准备工作,然而,有的孩子由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原因的影响,却常常做不到每件事情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老师,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做到具体解决。

2、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内容:请让我来帮助你 主题:克服依赖心理

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二,看小品,明事理。

(一)看小品:

1、出示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

2、出示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星。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

四、表扬与奖励

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从一件件小事当中受到了启迪,从心理上明白了今后遇到一些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小事时应如何对待,只要每位同学有一颗宽容之心,时时想着我怎样去帮助他(她),那每件事都会办得很好。只怕有的同学做不到这一点,还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

3、我是小学生

教学内容:我是小学生

主题:关于小学生的角色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幼儿园的小朋友相比、同爸爸妈妈相比、同其他成年人相比,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形式:看录像,小组讨论 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2、难点: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从你背上崭新的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的那一天起,你已经长大了。你们从此离开那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天地。一开始,你也许会感到不习惯,但你会慢慢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二、活动与训练(全班以4人为一组排列就坐)

1、播放录像

(一)内容: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严格的遵守校纪校规,有着良好的规范的行为,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如:学生很有秩序的进校;升国旗时的庄重神情;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认真做好值日生等。

2、小组讨论

a、录像里的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干什么? b、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好在哪里?

c、我们和他们相比,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教师小结

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严格的遵守校纪校规,这是他们进入小学以后多年训练的结果,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播放录像

(二)内容介绍:

⑴一组各行各业的人们辛勤工作的镜头。⑵访问班里的一个小朋友父母的情况。⒌小组讨论:

⑴先放前半段录像。每天,当我们在学校里上课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工作。当然,这中间也有我们的父母。

⑵播放后半段录像。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的父母的工作是否也非常辛苦。家长对这位小朋友有什么希望?

⑶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有什么希望?爸爸妈妈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一样每天都在为祖国忘我地工作。他们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们应该做听话的好孩子,在老师、父母的教育培养下努力学习,健康地成长。

三、总结

今天我们作了三个比较,同幼儿园的小朋友相比,我们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已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各门知识。同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们相比,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遵守各项制度和行为规范,争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同父母和成年人相比,我们还不能直接参加祖国建设,我们要靠父母、靠劳动人民的哺育、培养。这说明我们应当对父母、对人民负责,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教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使刚入校的一年级小同学从心理上清楚并明白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如何遵守小学生规则,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很直观地教他们在上课时应保持怎样的坐姿、怎样听课、怎样举手发言等要求,孩子们个个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4、小花鼓

教学内容:小花鼓

主题:把语文教学融入心理教学当中 教学目标 :

1、能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画、虎、哭、歌。会描摹“画”和 “哭”两个字。

2、会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

3、正确朗读儿歌。

4、在书写指导时渗透心理学目标: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和感知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具准备 :

生字卡片 拼音卡片 音节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拼音

2、揭示课题:小花鼓

3、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出示儿歌,听一遍课文的录音。

2、跟老师读一遍儿歌。

3、学习生字:

4、(1)出示生字:画 虎 哭 哥

(2)师:请你在儿歌中把这几个字圈出来。

(3)请会读以上生字的同学带读生字,老师帮助正音。(4)师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5、复习生字。

6、练读儿歌(1)自由读

(2)指名每人读一句(3)齐读

三、学习拼音 :拼读音节

四、游戏巩固

五、书写练习

1.出示生字“画、电”

2.要求学生手眼配合,仔细观察字形,然后书空练习。培养学生感知协调能力。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感知协调、动作能力等有重要的帮助。而这也正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3.自己在书桌上练习。同桌互相检查字的笔顺。4.请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说说字的笔画名称。“画”的笔画很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临摹,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能力。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发现字迹不符合要求的重写,或手把手地临写。] 老师在平时的书写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其形成一丝不苟、服从规则和坚忍不拔、不怕困难、耐心细致的优良心理素质。

6.讲评作业,让学生体验到书写成功后的快乐。

老师选字迹端正,结构匀称的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自己来评评,说说你最欣赏哪个字?说说自己的理由。让学生在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主动追求美的愿望。7.请字写的好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写字的? 8.奖励小红星,体验认真学习的快乐。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把语文教学活动融入与心理教学活动中来,充分的体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综合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全面性,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身心的成长,离不开教学的每一部分。像今天这样语文童心里的有机教学,不但充分地让学生进行了写字练习,更重要的还让学生从写字中增长了自信,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细致品质、自信心品质、磨炼了意志品质等,从而使学生的优良心理素质不断加强。

5、我也愿当班干部

教学内容:我也愿当班干部

主题: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集体意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班干部的选举,让学生明白班级中的小干部是热心为办集体服务的人。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要让学生从心里明白党校干部是为集体服务的。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3~5分钟)教师讲故事《我选我》,激起学生的回忆,启发思考:为什么王宁会选自己

二、[咨询台](10~`12分钟)

1.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能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呢? 2.班上的小干部是热心为班集体服务的人,你想想,他们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通过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干部是为大家、为班级服务的,是需要奉献精神的。

3.如果你当班干部,你还会做到哪些呢?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责任感,教师可让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

4.教师总结:你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啊!

(三)[活动区](18~20分钟)

1.先想一想书上的问题,作好发言的准备。2.将学生分成4-5人小组,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发表竞选演说2。3.推选4名同学参加班上的竞选。

4.班级竞选(每人上台发表竞选演说,每人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

(四)[实践园](3-4分钟)1.班主任在班上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一天的班干部。2.请你先想一想,你觉得你愿做些什么工作?请大家认真填写课内表格。教后反思:







6、爸妈,我能行!

教学内容:爸妈,我能行!

主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爸妈包办、代替。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生活独立性。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事情自己干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自理。教学过程:



(一)[档案馆](6-8分钟)1.读一读《小丽的故事》。2.看图引导归纳:

A. 小丽为什么会自卑? B. 小丽为什么会高兴? 

(二)[咨询台](8-10分钟)

1.了解小丽的故事后,你想对小丽说些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既有长处,也有不足,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2.从小丽的故事中,结合自身实际,你又想到了什么?/ A. 同桌讨论。B. 全班共同交流。



(三)[活动区](8-10分钟)1.指导学生完成[活动区]的调查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空白处填写自己在家里最行一方面。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谈一谈自己在家里做得最好的一方面。

(四)[实践园](10-12分钟)1.记者采访

面对全班同学进行采访。根据记者的提问,你会说些什么?同时又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2.读儿歌

教师总结: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现在侈认识到自己还是个不错的人吧,大胆地说声:“爸妈,我能行!” 教学反思: 



7、我能帮助他

教学内容:我能帮助他

主题:从小树立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教学难点:学会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教学过程:



(一)[档案馆](4-6分钟)1.放录音故事《雪山遇险》,学生看插图。2.介绍故事中的大概内容。

两名登山运动员正在攀登陡峭的雪山,突然发生了意外,其中一名运动员快要掉下山去了,另一名运动员为了救这名运动员,冒着生命危险,将受伤运动员拴在自己身上,奋力向上攀登。在这句运动员的帮助下,他俩终于成功地登上了雪山项。

(二)[咨询台](5-7分钟)1.设问

A在一名运动员遇到危险时,是谁帮助了他?结果怎样? B如果这名运动员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结果又会怎样? 2.移情训练

让学生想像以前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的情景,体会运动员当时的心情。

3.学“老师寄语”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使他走出困境,助人为乐,这是一种美德。

(三)[活动区](15-17分钟)1.学生分组,高矮个搭配为一组。2.讲比赛规则。

小猴子肚子饿了一定要吃桃子才行。但是,他们俩是不是都能摘到桃子呢?大家可帮他想办法(高帮矮),其他同学喝彩。3.学生做游戏。



(四)[实践园](8-10分钟)1.看图回答。

2.如有时间可选其中个别情境表演。教学反思: 



8、我的座位

教学内容:我的座位

主题:我们共在一个集体中生活,要互相帮助。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要做到互相宽容、互相爱护,和同学和睦相处,同学们才能喜欢你。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自私心理,学会宽容别人。教学过程:



一、[档案馆](6-8分钟)

1.教师可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学生分组讲座以理解图画的内容。

故事大意:小雨碰到了困难,不知该怎么办,由于小雨平时和大家相处得很好,大家都来帮她想办法,安慰她。小雨看到这么多人帮助她,高兴地笑了。

2.分组讨论:小雨为什么笑了?

3.教师总结:是邻座的友好让小雨感到了身处集体的快乐。

二、[咨询台](6-8分钟)1.让学生在教室平面图上找到自己的邻座(前后左右)的位子。2.请学生讲述自己和邻座的友谊及相关的快乐故事,重新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



三、[活动区](8-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小组讨论故事的内容。

2. 全班讨论想像第1-3幅图中主人公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

3. 全班讨论:为什么主人翁坐在这么多同学中间却没有人愿意理他?为什么他不受大家欢迎?

4. 教师总结:集体生活中,与邻座的交往要遵守一定的纪律规范。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由而影响别人的学习和生活,否则会成不受欢迎的人。



四、[实践园](12-14分钟)

1.全班共同讨论,订立邻座之间的交往规则,如谦让友爱、不妨碍别的同学的学习、不招他人、不欺侮弱小的同学等。

2.全班表决,所有的学生表决通过后,将有关的规则记录在课本上。

3.教师提醒每位学生都应自觉遵守共同制订的规则。教学反思:

9、认识别人的脸

教学内容:认识别人的脸

主题:学会观察身边变化的事和人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误会心理,学会宽容和理解别人。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2-4分钟)

中午上学时,小丽被一个骑车的人撞了一下,那个人不但没有赔礼道歉,反倒说小丽没长眼睛,这下,小丽正坐在教室里生着气呢。

小刚哼着歌进了教室,他拿出书本和铅笔准备写作业,没料到铅笔断了。于是他找坐在旁边的小丽借铅笔。小丽没理他。小刚继续向小丽借笔。小丽火了,大声对小刚说:“讨厌!你没见我正生气呀!”

小刚愣了一下也生气了,冲着小丽说:“小气鬼!”

二、[咨询台](5-8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小刚为什么没借到铅笔,是小丽小气吗?

教师总结:我们如果会从别人脸上的表情,知道别人当时的心情,那么大家在一起时就能减少许多的误会。你们会识别别人脸上的表情吗?

三、[活动区](10-12分钟)

教师先出示一些画有人物表情的面具,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后,说出自己已能够识别的人物表情。教师再让学生在书上给人物的表情找出相对应的情绪,并连线。

四、[实践园](13-15分钟)1.做一做

学生对着小镜子子学做不同的面部表情,小组成员互评,看谁模仿得最像。学生用所模仿的表情说一句配合这种表情的话,学习感知别人的情绪。2.说一说

课件分别展示4个情景画面。学生通过观察图中人物处在当时情景中的表情神态,猜测人物当时的情绪。

学生做出猜测后,如果理解是正确的,教师奖励学生一枚“知心小天使”的徽标。教学反思:

10、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学习的乐趣 主题:学会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难点:从小学会自觉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8-10分钟)

1.先请出班上各科学习都很好的一名同学,其他同学可以自由地问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如:你为什么学习那么好?你有什么方法呢?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过苦恼吗?等等。被请出的同学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看看书中的小林同学学习成功的主要秘决: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并且始终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学得很好。

(二)[咨询台](8-10分钟)

回忆一下,我们现在学习了哪些方面秘决:把学习当人选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是否体会到了学习后的乐趣呢?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填写在咨询台中。

(三)[活动区](8-10分钟)

1.请学生自已读题,并简单说说题目的意思。

2.让学生明确教师要大家读题的目的:通过学习语文,掌握了很多的生字,并且还能自己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这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的首要条件。

3.让学生将眼睛观察到结果写下来,然后请学生讨论:你们对自己的答案能确定吗? 4.运用数学学到的知识,用直尺量一下,这样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让学生比较:和你原来的答案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5.通过解答这样一个题目,有没有什么新的收获?解答问题后的心情又是如何?

6.只要自己用心去学,就会体会到学习成功后的乐趣。

(四)[实践园](8-10分钟)

1.请学生做3件玩具的摆法,共有6种。

2.再请学生做4件玩具的摆法,教师给予一些提示:按兔、虎各摆第一个位置有次序地排放,这样就不容易漏掉其中的法,共有24种。3.请学生说一说摆完后的感想(摆的很有趣,但时间花的特别长,还容易摆漏出错。)4.激发学生求知欲:不要小看这摆玩具,其实它是一道趣味数学题。如果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几秒种就能又快又准地算出答案,让学生明白:学习可以更好地解决难题。

5.让学生为自己定下学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一定要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来做,这样,自己也会乐在其中,取得进步了。6.教师总结: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学习将伴随着我们健康地成长。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不再把学习看做烦恼,而是用心去体会学习的乐趣,把难题一个一个勇敢地消灭掉,你就会发现你真的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快乐了。好,祝每一个同学学习都获得成功!教学反思:

11、说说烦心事儿

教学内容:说说烦心事儿 主题:学会倾诉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倾吐烦恼,来缓解烦恼,从而大家共同解决烦恼。

2、培养解决烦恼的一些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如何解决烦恼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与同学的戒备心理,学会关心别人。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4-6分钟)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听教师讲故事《丁丁的烦恼》。

故事大意:丁丁这一天遇到的烦心事儿可够多的。早上高高兴兴地上学,谁料到,一脚踩上的香蕉皮,摔了个四脚朝天,课堂上,丁丁的同桌讲话,可老师却以为是丁丁,狠狠地批评了他,丁丁委屈极了;中午,丁丁发现自己的铅笔盒不知被谁碰到了地上,笔芯全摔断了;下午放学后,丁丁做完作业想看会儿电视,可妈妈偏要他弹钢琴,丁丁心里可真不愿意。

想一想:丁丁为什么悉眉苦脸,他有些什么烦心事儿? 2.讨论以上问题,感受主人公的烦恼,引发学生谈感受。

二、[咨询台](8-10分钟)

1.教师:在学习或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烦心事儿吗?愿意在小组里和同学们说一说吗?让大家一起分担你的烦恼,说出来后,你的心情可能会好一些。当然,如果你没有烦心事或实在不愿意跟别人说,也可以不说,希望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随意地批评,更不能嘲笑。2.分小组交流各自的烦心事儿。

此过程,教师要巡视,留心观察小组内没有发言的同学,看看是属于哪种原因。3.说了自己的烦心事儿,又听了同学们的烦恼,大家有想法和感受? 4.教师总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儿,向别人倾诉可以减轻我们的烦恼。

三、[活动区](16-18分钟)

1.除了向别人倾诉可以缓解或消除我们的烦恼外,还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忘掉烦恼呢?

先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体验。2.“摘苹果”活动

教师:找到一种方法,就用简单的话写在苹果边的横线上,看看谁的好办法多,谁摘的苹果多。

3.交流各自的方法,学生都认为是好方法的,可以得到教师准备的一个“苹果”。

四、[实践园](6-8分钟)

1.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这些烦心事儿,你会怎样做?选择你认为自己有效的方法,写下来。

学生看图自主选择后,同座交流。2.将你成功地运用适宜的方法缓解或消除烦恼的一件事用一两句话写在课后的横线上。

3.教师总结。今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让你烦恼的事儿,只要我们能以快乐积极的心态对待它,就能让我们不再烦恼。希望每一个同学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教学反思:

12、如果我是他

教学内容:如果我是他 主题:教会学生换位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做事时要先想想别人,在想自己。

2、学会将心比心这个道理,从思想上实实在在的理解别人。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8-10分钟)

1.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你试着想过他人的心情吗? 2教师叙述故事,学生看图。

故事一:一天上课时,刘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丁丁想了想,举起了手。当刘老师请他回答时,丁丁却一时紧张起来。丁丁低下了头,脸涨红了,结结巴巴说了半天,可还没讲清楚。有几个同学见他答不上来,就在一旁嘲笑他。丁丁难过极了,又不知怎么回答,忍不住哭了起来。

故事二:豆豆的妈妈胃病犯了,住进了医院,豆豆看见妈妈痛苦的表情,坐在妈妈的病床前哭了。

故事三:数学单元测验卷限下来了,点点一蹦三尺高,因为她考了99分。她一边拿着试卷,一边欢快地跳起舞来。

二、[咨询台](8-10分钟)

1.学生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填空。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想: 如果你是豆豆,你会想: 如果你是点点,你会想:

2.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你通站在他人的角度多想一想,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朋友。

3.学生讨论:当你明白了丁丁、豆豆、点点的想法后,你准备对他们说些什么?

三、[活动区](13-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后进行表演,表演《爸爸和我》的故事。提示:学生上台前,先问问学生:“如果你是爸爸,在批评儿子时,你会怎么想?当儿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时,你又会怎么想?” 2.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站在他人一方想过吗?

篇8:2015年盐城市中考作文述评

有的人, 无论远近, 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 不管大小, 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 真挚浓烈, 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 意味深长, 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 (它们) 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透视

近几年的盐城市中考作文题一直以命题作文为主, 只有2014年以“提示语+半命题+要求”的形式出现, 2015年仍旧回归命题作文, 只是形式上有了突破, 不再是直接出现作文题, 而是以“提示语+命题+要求”的形式呈现出来。

就命题内容来看, 这道作文题仍旧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 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 有真话讲, 有真情抒, 积极引导他们跳出自我的小天地, 关注社会, 拥抱自然, 思考生活, 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就命题形式而言, “提示语+命题+要求”的形式便于考生立意、选材, 但从阅卷现场反馈的信息看, 仍有不少考生因审题不慎而吃了亏。 这道题的题眼是修饰语“从未”, 就是“从来没有”的意思, 这样就可以从时空角度把文题理解为“从来没有走远”, 而且提示语中的“总在”“始终”“时时”“常常”等词, 也证实了这一点。 但只能写“一直都在身边”吗? 仔细琢磨提示语中的“仿佛总在身边”“始终浮现眼前”“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等短语, 就不难发现只是“仿佛”在身边, 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在身边;只是“浮现”在眼前, 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眼前……可见, 这道题还应该抓住关键词“远”, 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 即 “叙述的对象虽然已走远, 但其影响仍留存心底, 并没有走远”, 所谓“天涯若比邻”便是如此。 这里的“远”应是指时间消逝的久远、空间距离的长短, 当然, 也可以指心灵的隔阂或思想的偏离等。

审题时, 考生应认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办) ”这三个问题。 是什么从未走远? 这可以从提示语中找到答案, 那就是“人”“事”“情”“理”, 后面的省略号还提醒考生, 除此之外, 还可以写别的, 比如写某种动物或植物未曾走远, 也符合要求。 接着思考为什么感觉他 (她、它) 从未走远。 最后还要思考如何发现他 (她、它) 从未走远, 也就是要写出发现的过程, 是通过哪几件事获得的感悟, 是如何觉得他 (她、它) 似乎走远了而最终发现其就在身边的。

此外, 写作这道题还要注意再现情境、再现画面, 把那些让人感到他 (她、它) 从未走远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腻地描绘出来。

评卷扫描

1. 审题草率, 选材单一。

准确审题是考场作文得以成功的关键。 这道作文题的提示语部分提示考生可以从人、事、情、理方面寻找素材, 而且后面还附加了一个省略号, 也就是说, 考生如果写那些从未远去的“物”等, 也是合乎要求的。 但从阅卷情况看, 写“人”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 而其中又以表达亲情、师生情的为主, 结果导致题材“撞车”现象严重。

2. 无“我”意识, 堆砌史实。

“从未走远”这一命题作文其实就是个半命题作文, 因为考生不仅要补充“谁 (什么) ”从未远去, 还要写出从未离开“谁”, 而后面这个“谁”, 最好就写“我”。 遗憾的是, 不少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一点, 直接去写某个历史人物从未远去, 却没有写出“我”是如何感受到的, 这就有“掉书袋”之嫌了。

3. 感情不真, 脱离实际。

这道作文题, 不少考生没有感情投入, 没有独特的思想表达, 而是花大量的篇幅去写某种情感已经远去, 然后加上蜻蜓点水似的几句交代, 就发觉其从未远去。 这明显不符合生活的真实, 是一种矫情, 不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自然也无法打动阅卷教师。

4. 主题浅显, 挖掘不深。

大凡成功之作, 大多能用世界的、长远的、人文的目光审视生命、审视社会、审视人生, 能用个性的思考去感悟世界。 但是, 本次作文中, 不少考生的文章还停留在叙述某人或某物看似走远了, 仔细一看或一想, 发现那人或那物并未走远的层面上, 至于为什么觉得他 (她、它) 没有走远, 却并未做深刻的思考, 结果导致文章假、大、空。

迷津指点

1. 拓宽选材空间。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选取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同学“从未走远”的故事固然不错, 但是, 同学们绝不能将选材的视角仅仅局限于此。 如果你们放眼自然, 一定会发现从未远去的还有乡村的宁静、小河的从容、秋虫的呢喃等;如果你们关注社会, 就会发现普通人的淳朴、邻居的互助、小人物的善良等也从未远去;如果回望历史, 你们会发现更多可写的材料。 因此, 同学们一定要放开眼界, 拓宽选材空间。

2. 倾注丰富情感。

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 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同学们在写作中, 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 可以是物, 可以是景, 可以是事;要用心描绘出动情的细节, 在铺垫到位的基础上抒发情感, 坚决摒弃那些空洞的、夸大的、矫情的语言。

3. 提高文化含量。

写作时, 同学们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 恰当地引用一些古诗文, 以此展示自己丰厚的积淀, 这样的文章易于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具体到这道作文题, 如果同学们能在文章中写某个历史人物的某种情或理从未远去, 不仅会提高文章的文化含量, 而且会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4. 优化文章结构。

面对众多的材料和丰富的联想, 同学们往往必须关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是做好文章的谋篇布局工作。 要想优化文章结构, 同学们可以选取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或采用中心句产生回环反复的效果, 或以问答的形式架构文章, 或运用过渡段、过渡句勾连上下文等, 这些方法都很有效。

5. 深化文章主旨。

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文章立意的深刻化, 我们以这道作文题为例具体解说。 一是正反对比。 同学们可以将感觉已经走远的他 (她、它) 和后来发现他 (她、它) 其实从未走远形成对比, 从而提供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是逐层求问, 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思考, 深挖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这会给人以更多的启示。 三是逆向解读。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对于某些看似走远的情、理, 如果撇开常规的视角和观点, 提出全新的看法, 也是可行之举。

例文点评

一类文:

从未走远

仿佛一夜之间, 镇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现刻瓦片”的小摊, 摊旁挤满了喧闹吵嚷讨价还价的游人, 摊后站立着油嘴滑舌却又分心刻瓦的摊主。我站在街头, 脚下依旧是那条石板路, 却感到很多东西似乎都走远了。 (点面结合, 描写小镇的环境, 为下文陶二爷的出现做铺垫。同时暗扣标题, 一种宁静的生活似乎已经走远)

一抬头, 镇口的石门上是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 “田”中藏“寿”, “口”中藏“禄”, “喜”依“示”边, 透着团团喜气, 却又因瓦的灰色而显得肃穆起来。“福”下是喜鹊登梅、貔貅招财、麒麟送子、三阳开泰四幅吉祥图案, 极为传神。穿过石门, 沿着石板路走, 两侧的屋顶上青瓦粼粼, 古朴素雅, 沉稳宁静, 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 淳朴可爱。 (细腻地描写陶二爷的作品, 可谓未见其人, 先睹其艺, 为陶二爷的出场蓄足了势)

十多年前, 小镇尚未被开发成景区, 尚未被冠以古镇之名。幼年的我热衷于陶二爷的雕瓦技艺。他描样时线条飘逸圆润, 下刀时力道匀适, 打磨时凹凸有致, 上药后浑然天成, 一抬腕, 是丹凤朝阳, 一低头, 是鱼跃龙门, 凿削铲旋, 如写书法, 抑扬顿挫间光影流动。陶家一排“福”字瓦简单而各异, 掩映着后院的小叶黄杨密密匝匝的叶子, 衬托出时光静好。 (巧用插叙, 补充交代了古镇被开发成景区的背景以及陶二爷技艺的精湛, 烘托出昔日的古镇祥和、宁静的气氛)

可现在, 那些生意红火的摊主并不描样, 遑论上药———现刻嘛, 当然效率第一。彼时的认真与虔诚呢?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呢?难道都随着这十余载光阴渐行渐远了吗?我听着耳边高高的鞋跟叩击着石板路的声音, 望着尖尖的伞顶划过起伏的墙垣, 心中充满了迷惘。 (今昔对比, 暗点文题:昔日的认真与虔诚、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 似乎都已走远。小作者心中流露出“迷惘”之情, 为下文的顿悟做了铺垫)

我七拐八弯地走进深巷:熟悉的木门, 斑驳的低槛———陶二爷竟一直没有搬家。推开半掩的门, 一声旧旧的“吱呀”声让人感到似乎回到了从前。陶二爷正在刻一条鱼, 他只寥寥几笔, 一条极生动的灰鲫就“诞生”了, 顿觉满瓦江湖, 烟波无尽。他抬头见是我, 先是一怔, 旋即爽朗一笑:“丫头还记得我这老头子啊?我可是处江湖之远啦!”复又低头。有细密的雨丝飘舞, 屋瓦上浮漾着湿湿的流光。 (陶二爷只寥寥几笔, 便又如往昔般雕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灰鲫;而小作者也仅用寥寥数笔, 便勾勒出昔年昔时景。细雨纷飞中, 那份静谧与美好如在眼前)

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 我恍然意识到, 那些我以为走远的, 其实都在这儿, 从未走远。就像深巷里的陶二爷, 他怀着对雕刻的信仰, 刀刀笔笔, 岁岁年年。 (简洁点题, 并以“恍然意识”照应上文的“迷惑”, 水到渠成地点明了中心)

总评:文章通过古镇的今昔对比, 以及古镇上生意红火的摊主与精雕细刻的陶二爷的对比, 刻画出了一个执着地走在传统文化艺术之路上的普通老人形象。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幼年的“我”欣赏陶二爷雕刻时的动作;再次相见时, 老人家的“一怔”“一笑”和一“低头”。这些描写, 均简练传神。尽管陶二爷只是一个普通的以雕刻为生的老人, 但他的执着与坚守, 正是一道从未走远的风景。小作者在积累了许多来自生活的感性体验之后,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显露出对成长的自省和理性思辨, 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而科技进步和文明传承这些社会性问题便也在这些细节中得到了凸显。

二类文:

从未走远

“嘟———嘟———” (以声音开头, 别具一格, 只是这声音与下文中列车开行的声音不相吻合)

我挥挥手, 告别这辆开往新疆的列车, 也告别了前往新疆打工的父母。我揉了揉有些湿润的眼睛, 慢慢地往回走, 要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我自语道:“呵, 我又成留守少年了!”虽然迎着晨曦, 可我却觉得天边是残阳。 (叙述父母远赴新疆打工, 暗示父爱、母爱正随着列车渐行渐远)

一步一步地, 我向家的方向走去, 走走停停。 路上的人影渐渐多起来, 汽车的鸣笛也多了起来, 似乎一片生气勃勃, 可我却感到自己就像一只流浪狗, 只愿回到自己的窝, 用舌头舔舐心中的伤疤…… (以环境描写反衬内心的感伤, 比喻生动形象)

近年来, 家中的景况一年不如一年, 从奶奶中风到爷爷病重, 只有不到一年时间, 仅靠家中几亩农田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家用。 (叙述父母迫不得已外出打工的原因) 父母商量后, 托亲戚联系到新疆的一家工厂, 去那里打工赚钱, 这既意味着我要和大病初愈的爷爷一起生活 (奶奶呢?) , 也意味着从小庇护我的大树离我而去。 父母离开之后, 我内心的彷徨不安、不知所措全都表现了出来。 (“彷徨不安”“不知所措”直接描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再次强调父母外出打工让“我”倍感爱的远去)

原来, 我是如此脆弱;原来, 父母为了这个家可以离我而去;原来, 生活中有太多的残酷与无奈…… (连用三个“原来”, 进一步渲染自己内心的伤感、失落、恐惧与无奈)

一滴温热的泪由脸庞滑落, 我停下脚步, 伸手将其擦去, 可脸上还是湿湿的 (“一滴泪”, 且已伸手擦去, 可还是“湿湿的”, 不符合生活的真实) , 心中有几分颤抖, 我对自己能否一边照顾好爷爷一边上学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中风的奶奶”不要照顾么?要交代清楚)

口袋中的手机响起, 我按下接听键。“辉啊, 钱放在家里的柜子里, 你拿着用。还有, 洗衣服尽量用洗衣机, 不要想着省电啊———哎, 你这人怎么朝我这边挤, 讲不讲礼貌啊, 那是我们的行李。你———嘟———”嘈杂的声音, 极快的语速, 以前父亲从没有跟我这么讲话。我听出了其中的关切和无奈。接下来的十分钟内, 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 母亲打了两次。 (写父母反复拨打电话, 突出他们的爱从未走远) 终于, 我忍不住了:“怎么老打电话啊!话费不是钱啊!” (这样的回应突出了“我”的不理解和反感) 我挺直了腰杆, 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 我应该是一个男子汉了, 要迈开坚定的脚步前行…… (“我”的变化不够自然, 由“反感”一下子变得如此“坚定”, 缺少必要的交代)

我知道, 父母的远行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 他们不再庇护我, 却也给了我一片蓝天, 希望我可以变得更加坚强。他们给我的满满的爱, 一直都在, 从未走远。 (看似平淡的叙述, 却令人回味, 耐人咀嚼)

爱, 从未走远。 为了这份爱, 我要更坚强地走下去。

总评:小作者首先叙述了父母因爷爷、奶奶生病, 家庭经济拮据而外出打工一事, 极力渲染“我”由此产生的伤感, 然后再写父母在列车上反复打电话关心“我”, “我”进而感悟到父爱、母爱从未远去。这样的素材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小作者能层层渲染, 前后对照, 并由此生发出独到的感悟, 难能可贵。如果描写能再细腻一些, 尤其是对父母打电话的情节详加描绘, 同时注意对文中一些细节部分的交代, 那么, 这篇文章就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让阳光进来”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 (或暗示) 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故事, 看到一些风景, 听到一些声音……

上一篇:1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情况总体说明下一篇:羽毛球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