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高一语文期末作文

2024-04-16

诸暨市高一语文期末作文(精选7篇)

篇1:诸暨市高一语文期末作文

总希望有一个人能搀扶我们一把,帮我们拍去身上的尘土,对我们说:“加油孩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而这个堪称我们一生中的引导者的人,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仅仅是一颗露珠,但却充满了我们心灵的那片海洋。

转眼间,高中三年的时光马上便要走到尽头,回头望望,竟有些许不舍。往年送高三学哥学姐的我们俨然已经变成了低年级学生的学哥学姐,听着广播站放的那首《一帆风顺》乐曲,竟也有了一丝丝伤感。

还记得高一刚刚报到的那一天,看着领队的老师,我还在想,学校怎么派了这么老的老师当领队,能整明白吗?可后来我了解了,这个老师不但能整明白,而且一切都很明白,她,就是我的班任俄秀珍老师。

年过半百是她的真实年龄,但从她顽强的性格和做事强硬的作风上一点看不出来。

高一陪着军训,冬天陪着跑操,积极鼓励班里的每一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她身体力行,向班里所有学生诠释了着什么是努力,什么是拼!

记得一年的冬天,学校办大绳比赛,因为人数的问题,俄老师也决定参加,但因为冬天地滑,加上她常年的骨刺,在一次跃起之后,落地时没有站稳,单膝重重地跪在地上,那一瞬间,我们生怕出什么意外,但俄老师却笑了笑,拍拍灰尘,又接着跳,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似的。但我们清楚,怎样的疼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俄老师一直用不服输的精神诠释着她的人生。

包括我在内,班里总有一些不法份子,每次犯一些低级的错误,都使俄老师很生气,但气过之后又用温暖的话语教导我们,其实她每次生气时,心脏都难受的要命,但听不到她向我们抱怨的声音,即使有也掘指可数。她就是这么一个要强的女人!

用她自己的话说:在教我们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地丰盈自己。她会不断地向学生学习,但更多地是向我们传授着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施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便是对俄老师最好的评语。

篇2:诸暨市高一语文期末作文

高一思想政治

注:考试时间90分钟,请考生将试题答案统一做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共69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2.党的十九大代表是各级人大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3.小张作为人大代表,应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4.开展援藏援疆工作有利于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5.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这是主权国家行使独立权的表现。6.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总是取决于价值观念。

7.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

8.让戏曲走进中小学课堂,主要是基于教育具有传递传统文化、培养戏剧人才的功能与作用。9.近日,国家责令“今日头条”网站永久关停“内涵段子”等低俗试听产品,表明了国家依法取缔落后和腐朽文化的重要决心。

10.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以其自然流露的主旋律情怀,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内心,彰显了新时代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选择题1(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2.2018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这一规定表明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C.国家切实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B.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受到限制

D.公民应正确行使网络监督权

13.某地从立村规民约开始,“大家理,大家立,谁也不搞特殊”,管村治村有了新道道,良好民风逐渐养成,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此举 A.有助于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C.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B.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D.提升了基层行政机关的自治能力

十九大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我国的政治架构将由“一府两院”变为“一府一委两院”。据此回答14~15题。

高一思政试题

第1页(共6页)

14.国家各级监察委的组建

A.属于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C.完善了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拥有最高决定权、监督权 A.①②

B.①③

②民主集中制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C.②④

D.③④ ③党的主张要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16.针对右图漫画中的这种现象,政府应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 A.①②

C.②③

②进一步简政放权 B.③④

③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D.①④

B.与其他国家机关形成了相互制衡 D.扩大了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

15.为贯彻十九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7.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形成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②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大是党的执行机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两会”,即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下列关于“两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会”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载体

②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 ③“两会”都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9.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就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民族政策 ③支持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信仰宗教

④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近年来,浙江省佛教道教界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友好交流活动,就如何保护宗教传统文化、发挥宗教社团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这说明我国

①积极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相适应 ③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相互交往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抵御境外宗教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高一思政试题

第2页(共6页)

21.2017年,美国依次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美国“退群”

A.说明为了国家利益采取的任何方式都是可取的 B.显示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依然制约着世界和平进程 C.是国际事务中的不负责任行为,给全球治理带来挑战

D.反映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综合国力的竞争

22.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习主席在贺信中两度提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这些主张体现了 A.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B.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C.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两千多款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消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以下分别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运动会会徽的设计主要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 C.文化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25.2018平昌冬奥会除了有赛场上的竞争外,还有体育媒体的比拼。虽然电视媒体仍占据首选位置,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风头正劲,PC、手机、PAD、IPTV等各类终端以其及时性、便捷性争夺受众的眼球,成为主流。据此可知 ①大众传媒在传承文化上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播 ④新媒体渐成主流,意味着电视传统媒体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 ④

高一思政试题

第3页(共6页)

2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可见,信仰文化

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硬实力 ②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一经形成,永恒不变 ④给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2018年以来,浙江常山县在开展“一户多宅”集中整治的过程中,分外注重对有乡愁记忆和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保护。这有利于 ①传承乡土文化,提高村民思想道德修养 ②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保护区域文化,展现文化的民族性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历史文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中国的春节已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2018年春节期间,在英国伦敦、美国拉斯维加斯、加拿大安大略、澳大利亚悉尼、法国巴黎、毛里求斯、秘鲁利马……丰富多彩的“欢乐春节”活动火热上演,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华侨华人和外国游客。这表明 A.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已经消失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29.2018新年伊始,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制作团队从诗词选择、歌曲创作、艺人邀请,到舞美布局、灯光大屏、内容策划……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带给观众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又一成功范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古代诗词总能给人以丰厚滋养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创新能使经典作品在新时期焕发活力

D.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需求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30.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②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1.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芒,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句话着重告诉我们

①文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表现为文艺的力量 ③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④要勇于创新,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的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标准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发展状况而编制。对学生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基于

A.培育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B.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C.培育核心素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高一思政试题

第4页(共6页)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一要求的依据在于

①基层民主制度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③完善基层民主是制约监督权力的关键所在 A.②④

②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④保证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助于保障人民民主

D.①④

B.②③

C.①②

34.2018年,W村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民主协商理事会,采用七步议事法,即通过收集议题、筛选议题、拟定方案、组织协商、集体表决、项目落实、张榜公示等七个步骤,研究讨论村民提出的涉及本村重要事项的突出问题,为村级管理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村理事会的建立

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

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A.①②

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2018年3月,因担心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美方挑起了一场贸易战。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指出:“如果美方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这体现了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维护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行使管辖权是我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6.近年来,各地在“送戏下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安徽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筹使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观看 1 场戏曲演出;山东省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并将在 2018 年实现全省农村全覆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样做有利于 ①引领农村社会思潮,消除各种文化差异

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①③ 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推动文化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37.2017年12月3日,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惊艳亮相,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强势结盟,通过综艺节目的方式由明星将27件顶级国宝的故事演绎出来,让观众像看电视剧一样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国家宝藏》整体观感大气恢弘、美轮美奂,从创意到形式再到效果都备受好评。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①在传承中发展,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表达方式 ②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当代人审美需求 ③坚持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满足了现代观众的需求 ④承袭和回归传统,根除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高一思政试题

第5页(共6页)

D.①③

非选择题部分

(共31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分)

38.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

材料一:网络强国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打造网络强国,就犹如一条新的长征之路,我们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应当秉承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

材料二: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响应网络强国建设,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紧紧抓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商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打造网络强国为什么要秉承长征精神?(3分)(2)运用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知识,说明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是如何影响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4分)

39.2018年新年伊始,战争片《红海行动》在春节档中拔得头筹。这部体现中国当代军人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精神气度的影片,刷新了主旋律影片票房纪录。

《红海行动》以“真”动人:真实的故事、真枪实弹的场面、真拼命真热血的演绎让其收获了各界好评。“一个中国人都不许伤害”“一个中国侨民都不能少”大国尊严、大国责任、大国气魄贯穿影片始终。故事展开过程中,并未回避战争的残酷,从而更加彰显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和公民海外权益的意志和能力,让世人感受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守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使观众们倍感亲切。

(1)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角度,说明影片《红海行动》为什么会让观众们倍感亲切?(4分)

(2)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说明影片《红海行动》以“真”动人的积极意义。(8分)

40.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己经转化的科学论断,建设美丽中国,向往美好生活,成为人们新的追求,对此,推进“厕所革命”是一个重要举措:

材料一:小厕所,大民生。习近平主席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所以,各级政府不但对于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材料二:G省“厕所革命”在全国走在前列,2017年11月曾获得“厕所革命突出成果奖”,以下是G省某县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的一些做法:

♦对于厕所建设,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充分听取民意;聘请专家对厕所的建设进行论证与设计,使新建厕所变得更加节约环保。

♦着力解决厕所数量不足问题,加强婴儿护理台、带扶手的洗手台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能生态公厕;加大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如厕的习惯等。(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怎样的工作态度?(2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府“职能”与“决策”的知识分析G省某县政府是如何推进“厕所革命”的。(10分)

高一思政试题

第6页(共6页)

诸暨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F

2.F

3.T

4.F

5.T

6.F

7.T

8.T

9.F

10.T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1.D 12.A 13.A

14.C

15.D

16.D

17.C

18.A

19.A

20.C

21.C

22.B

23.A

24.A

25.B

26.C

27.D

28.D

29.C

30.B

31.A

32.D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3.A

34.C

35.B

36.B 37.D

四、综合题(共3小题,共31分)38.(7分)

(1)(3分)

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1分)是支撑网络强国发展的精神支柱,(1分)能够为打造网络强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1分)(2)(4分)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浙江省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给浙江文化产业带来深刻变革,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发展。(2分)

39.(12分)

(1)(4分)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红海行动》的创作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和场景,回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对大国责任的期盼,使观众们倍感亲切。(2分)

(2)(8分)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分)《红海行动》以“真”动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守护世界和平的决心,(1分)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弘扬主旋律,(1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1分)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1分)《红海行动》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1分)着力于故事精神内核的发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军人气魄和大国形象,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1分),使观众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1分)40.(12分)

(1)(2分)

为人民服务(2分)

(2)(10分)

①该县政府积极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加强厕所基础设施建设;(2分)②该县政府积极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推广节能生态公厕;(2分)

③该县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加强对市民“厕所革命”的宣传与教育;(2分)

④该县政府坚持民主决策,在公厕建设中充分听取民意;(2分)

⑤该县政府坚持科学决策,在公厕建设中聘请专家进行论证与设计。(2分)

高一思政试题

篇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liào)铐

(fèn)

(zhuó)有成效

纵横(bǎi)阖

B.(jǐ)予

(jiān)

言简意(gāi)

余勇可(gǔ)

C.(dòng)吓

(cì)候

命途多(chuǎn)

诗味(jùn)永

D.(qí)角

(hōng)笑

方兴未(ài)

时乖命(jiǎn)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他(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_____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他们承诺给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_____。

(3)即便是遭了笞刑,卡西莫多也没有认识到副主教克洛德表面上_____,内心却自私阴险。

A.而且权力文质彬彬

B.而且权利道貌岸然

C.但权利道貌岸然

D.但权力文质彬彬

3. 下列对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世称为“亚圣”,主张君王应施仁政。《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她以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为依据创作,自成一家,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因词作风格相似,与辛弃疾并称“二安”。

C.唐初,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他记述盛会的序文,是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

D.《秋声赋》是欧阳修的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典范。该篇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立意新颖。

4. 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具有可辩性,不超过10字。(6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外一面墙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瞬间,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

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1)甲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乙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5.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在送水一幕中,爱斯梅拉达并没有说话,请你以爱斯梅拉达的身份对卡西莫多说一句话,字数在10~20之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巴尔扎克葬词(节选)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 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中。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6. 作者说“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天才”一词在演讲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揣摩下面的不同译文,任选一句,说说哪种译法更好及理由。(3分)

(1)A. 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B. 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人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句好,理由:

(2)A.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B.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肉搏。

句好,理由:

9. 仿照文中画线语句的结构形式,另写一句话。(3分)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雷雨》的多种阐释(节选)

钱理群

曹禺正是在提醒读者、观众要注意他的《雷雨》的诗性特征:他的主体生命的投入,情感、情绪以及对宇宙间、人的命运中一些不可理解的东西,人的生存困境的形而上的思考与探寻……于是,人们穿透过戏剧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注意到了曹禺的意象与观念。

首先是“郁热”。这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雷雨》是一出“夏天的戏剧”。同时,这也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于是,人们发现,《雷雨》里,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情热”——欲望与追求之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追求绝对理想的精神幻梦。繁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尤其是作者倾心刻画的繁漪,她更有一点原始的野性,更充分地发展了人的魔性。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_____________但所有人物的所有这一切“情热”(欲望与追求),人在剧中又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的力量压抑着,几乎每一个人出场时都嚷着“闷”,繁漪更是高喊“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这象征着生命的“热”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二者的撞击,就造成了人的巨大的精神痛苦。由此而引发出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近乎疯狂的,白热,短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这是一种自我毁灭。

于是又有了“挣扎”与“残酷”的发现。

在整个第三幕里,四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这是颇耐寻味的: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解救——周冲把四凤看做“引路人”,想仰仗她的帮助,一起走到理想地,因而也是现实中永远得不到的“我们的真世界”里去;鲁妈恳求四凤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使自己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重唤起的噩梦;而周萍,他是把四凤作为能够“把他从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的“心内的太阳”的,他要借助于流动在四凤身上的青春的热血,灌注于自己的生命的空壳内,使之有力量打开“狭的笼”,离开“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在这里,无论是周冲,还是鲁妈,周萍,都表现出一种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然而不但他们自身没有自我挣扎、自我解救的力量,而且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也没有发现任何足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外在力量。于是,他们就只有心造出一个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这就是四凤。而这一切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一个没有文化,多少有些虚荣心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前述所有的人的挣扎的努力,在四凤的感觉中都成了一种威逼:周冲逼她一起飞,鲁妈逼她对天发誓,周萍逼她幽会,这都隐含着一种残忍,而且令人恐惧——舞台上那一声声的雷响,正加深着这种恐惧感。这不仅在生理上会造成可怕的后果,而且精神上的压力也已超过了这些善良的男女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于是,他们终于走到了最后——最有理由活着,对于死亡最没有思想准备的四凤与周冲死了,而经历了这一切,最不愿意活着的侍萍与繁漪却偏偏活了下来——这结局是残忍并且令人恐惧的。这样,我们终于把握住了在曲折的情节背后蕴含着的曹禺式的观念:“挣扎”与“残酷”。这在《雷雨•序》里,已有过明确的表述。

这“挣扎”与“残酷”,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悲凉”与“恐惧”,都是曹禺对生命,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审美形态的独特发现。

10. 第一段“曹禺的意象与观念”是指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发“郁热”的?(4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教材,仿照第三段中对“情热”的几个例释,在横线处填上鲁侍萍或周朴园的“情热”表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颇耐寻味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季氏将有于颛臾

百忧感其心,万劳其形

B.无乃尔是

是寡人之

C.陈力就,不能者止

不欲与廉颇争

D.则将焉用彼

萍水逢,尽是他乡之客

15.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① 危不持,颠而不扶

② 襟三江带五湖

B.之:① 吾恐季孙

② 乃其一气余烈

C.于:① 而谋动干戈邦内

②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以:① 何伐为

② 因为长句,歌赠之

16. 孔子不赞成“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些?请分条概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文句任选两条加以评点。(4分)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评点:季氏借发兵讨伐颛臾以削弱鲁君实力的“醉翁之意”,一语道破;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任意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选择一个造句。(4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翻译下面的文句。(6分)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秋 声 无 形 也 却 写 得 形 色 宛 然 读 之 使 人 悄 然 而 悲 肃 然 而 恐 真 可 谓 绘 风 乎 矣(钟惺《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修庐陵全集》卷一引)

五、(16分)

2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第二联“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描绘了景物的特点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曾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名句填空。(8分,任选8题)

(1)蜀道之难,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4)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

(6)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

(8)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六、(60分)

23. 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著作《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自己全力以赴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A[B.离间(jiàn)C.隽(juàn)永 D.犄 ( jī )角]

2. C(“但”表转折;“而且”表并列、递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道貌岸然”形容形态庄严,现多讥讽意;“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朴实或文雅有礼貌)

3.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多婉约;辛弃疾,字幼安,词多豪放,为两派代表人物。并称“二安”,是因号与字,而非风格)

4.(6分)(1)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2)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

5.(3分)提示: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以及场合。

6.(4分)① 高度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② 照应本段开头一句话。

7.(4分)① “天才”一词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是对巴尔扎克最好的评价。 ② 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

8.(3分,选出好得1分,理由2分)(1)A句,理由:反复强调巴尔扎克是受国家、人民尊重的天才,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2)A句,理由:“奔向”强调过程,而“奔到”强调结果;B是病句。

9.(句式1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语句通顺1分)示例:(1)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2)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10.(6分)① “郁热”(或:欲望与追求); ② “挣扎”与“残酷”; ③ “悲凉”与“恐惧”。

11.(4分)① 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 ② 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12.(2分)(即使是侍萍,周朴园)对充满痛苦的初恋的极其复杂的感情反应,正表明了对曾经有过的情爱的难以摆脱。(周、鲁两人任选其一即可,答案必须包含矛盾、复杂的感情反应以及难以摆脱之煎熬两方面1分,另语句衔接通顺1分)

13.(4分)① 他们都表现出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但自身却没有自我挣扎、解救的力量,也没有发现任何外在力量。 ② 四凤是他们心造的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而这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这是一种“残酷”。(答案必须包括“挣扎”和“残酷”两方面,意对即可)

14. C(职位、位次。A.古代战争、祭祀为军国大事;事物。 B.指责,责备;过错。D.辅助的人;指代对方)

15. B(助词,的。A.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C.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D.介词,“因为,凭”皆可解;连词,表目的,来)

16. ① 先王封国,不可伐; ② 邦域之中,不必伐; ③ 社稷之臣,不当伐。

17.(4分)(1)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将责任推给季氏。(2)孔子抓住了要害,用比喻指出是管理者、辅佐者的过失,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3)一针见血,指出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18.(4分)“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造句略。

19.(6分,每条2分)(1)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整文德教化来使他们臣服。(2)认真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3)关山路远,行步艰难,有谁来可怜走投无路之人?

20. 秋声/无形也/却写得形色宛然/读之使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真可谓绘风乎矣

21.(1)(2分)“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与江流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寥廓高远的境界;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2)(2分)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3)以下两说均可。① 古人说法不正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侧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构思巧妙,言有尽而情无穷。 ② 古人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这首诗并不是什么赠别朋友,而是诗人自己在远离故土之际向家乡告别。(4分,意对即可)

22.(8分,任选8题)(1)难于上青天(2)不尽长江滚滚来(3)同是天涯沦落人(4)此情可待成追忆(5)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6)杨柳岸晓风残月(7)怎一个愁字了得(8)秋水共长天一色(9)望尽天涯路

篇4:高一语文期末作文

——题记

飞扬的青春,张扬的个性,我们“00后”主宰世界,搭上了“00后”的末班车,却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悔恨。00后,我们叛逆,我们拉风,我们是父母眼中的“不孝子”,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是社会眼中的“不良少年”,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太过追求个性。

00后,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不想重复别人的人生,只是想要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活出自己的精彩罢了。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那个敏感的年龄却只有我们00后在孤单奋战。

15岁,花一样的年纪,我们却开始慢慢走向成熟,不再偏离世界的轨道,跟着世界漫步前行。成熟的我们学会了拒绝,也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冷漠,亦学会了无情。

站在路旁,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00后”的他们,忽然意识到我们也曾经年轻过,也曾疯狂过,那个年轻的模样在脑海中渐渐映现,具感疲惫。是的,我们老了,在花一样的年纪老了,对事实的置若罔闻已宣告那个冲动的年龄过去了,我们曾是那样的潇洒,可是,那也只能是曾经。

踏入高中的那一刻,忽然觉得,无理取闹的年龄该过了,我们该长大了。于是,一夜间从不羁少年的模样变成了乖巧懂事的面孔,没有人肯相信,这是曾经“无恶不作”的00后,是的,因为我们无恶不作,所以,上帝让我们尽快长大,尽早成熟,上帝没有给我们花季,15岁那年上帝直接赐给我闷雨季。

那些年,我们相约在音乐之路;那些年,我们相约在赛车之旅,最终,却没有搏过命运的安排,我们还是相逢在文化之行。抬头仰望星空,回想我们的曾经,忽感惆怅,就这样,我们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梦。00后,曾是世界的奇迹,如今却依旧是学习的奴隶。

看着00后拉风的模样,还是不由自主的笑了,好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坚持自己的梦想,越过命运的束缚。

那些年错过的风景,却只能是回忆。我们回忆着回忆,却发现一切都已成记忆。

篇5:高一期末语文作文

《阿Q正传》是一带鲁迅一针见血讽刺的文笔,里面继续着阿Q生平的实际,表面是人物的刻画及事件描写,实质讽刺地揭露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

《阿Q正传》的阿Q已经死了,可如今中国社会之上,我还能嗅到阿Q那腐烂不息的气味一直溢满四周!正如鲁迅笔下的阿Q不仅仅单指一个人,而是深远地指明了当代或许现代或许后代都会存在的“阿Q”,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

读《阿Q正传》,有些人会不明所以,认为阿Q那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不可理喻、是一种不正常的变态行为。然而,人们却没有发现人最丑陋的本质正如人们所称的“变态行为”。不仅仅指旧社会,还有当今社会,一些“变态行为”并不会被消除,反而代代繁衍,人不少突然无意识而暴行的生物,恰恰相反,一边谩骂他人的人也有着应当的社会责任,只有在丑陋的社会当中,才有所谓丑陋的人。阿Q不少一个人丑陋的象征,而是一个社会原本真实的面貌!

读《阿Q正传》,读鲁迅,读当代,读社会,读一本好的书,要用上更多的时间去研思,有些触人所发或影响深远的东西是需要用心挖掘。如韩寒说:好的作家,不骗读者;好的读者,不以作家之名而读书。《阿Q正传》不是四大名著之一,但它是一本不会老化的书,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这是正于面对现实,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读《阿Q正传》,有太多的感触,这并不是叛逆,这仅仅是客观看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倘若人类依然存在过于黑暗丑陋之心,倘若人类高傲自大加以存在等级关系,倘若社会依然无时无刻存在污浊虚伪的物象……而这些,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因此,才有了长生不死的阿Q。

篇6:高一期末语文作文

时间如流水,哗啦啦的来,静悄悄地走,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四年了,眨眼,已经四年了,爸爸,你已经离开我们,离开我们的国家四年了。你出国工作是否一切顺利,身体是否健康,是否会因思念家乡,思念故土而整夜难以入睡今天,你的女儿长大了,坐在窗前,望着窗外一片片秋叶翩翩起舞般落下,不禁钩起了往昔你在我身边的种种回忆,有的开心,有的伤心,有的害怕,有的欣然。正是因为这些,才是我的生命丰富多彩。

爸爸,你还记得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你工作忙,无暇顾及我,我要开家长会了,告诉爷爷和奶奶,让他们去,可他们却一致让你去,一通电话让他们老人家心凉了半截。繁忙的工作让你拒绝了参加我的家长会,家长会那一天,我看见了同学们都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教师,我低下了头,沉默了家长会开到了一半,教师的门开了,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我躲在墙角突然哭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老师也惊住了。原来爸爸在接通电话后,立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连夜坐车赶了回来。爸爸迟到的惊喜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爸爸,你还记得吗?你打了我,让我疼了好几天。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因为我上初中,即将面临中考,繁重的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导致我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糟了,动不动就会无缘无故发起火来。一天,我放学回家,爸爸和妈妈正在为我做饭,一到家,就急急忙忙的窜到了我的书房,打开了电脑,寻找一篇语文老师让查的作文,并抄下来,我记得我对你们打了招呼。你们做好饭,左等右等,认为我还没有放学,差点要打班主任的电话了,忽然,你们听到我的房间里有动静,打开门一看我已经放学了,妈妈气不打一处来,过来就对我批评,我脾气本来也不好。就和妈妈“干”上了,你在旁边一声

不吭,在妈妈的呵斥下,你打了我,两只大红的手印在我的屁股上久久不能退去,我哭了

爸,你还记得这些事吗?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实你的你一巴掌也打在了你的心里。

篇7: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 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 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 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昨天皇马与巴塞罗那欧冠之战所引发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晨双方都向欧足联提出投诉,欧足联也宣布要调查皇马主帅穆里尼奥的赛后言论,并将于5月6日召开听证会。

B. 高烧不退的通胀预期下,央行今年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一次,央行严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C. 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如缕,国家药监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该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D.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通缉要犯名单上的本·拉登加上“死亡”注记,不过官方对为捉拿本·拉登而悬赏的2500万美元赏金要如何处理一事却讳莫如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从用瘦肉精喂猪、用硫磺熏制漂白食品到在奶制品中加入“皮革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B.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人家庭的保障工作。

C.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D.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加大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2分)

(2) 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4分)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

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魃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

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刺:名片

B. 华无不应声屈滞屈滞:迟钝

C. 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 披:打开

D.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延:邀请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乃遣人伐华表/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7.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明狐妖才识渊博,心高气傲的一组是(3分)()

A. 子之妙解,无为不可/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B.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天下岂有此年少

C. 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

D. 披风、雅之绝旨/老狐不智,不听我言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斑狐因为年深日久而能幻化为人形,不听华表木的劝告坚持要去拜谒张华,结果被张华用燃烧千年枯木的方式识破真身,落得被煮的可悲下场。

B. 斑狐幻化的书生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举止从容,顾盼生姿,在张华面前纵谈阔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引来张华的嫉妒,便怀疑他不是人是妖。

C. 华表木预言,张华才智气度非凡,难以控制,前去拜谒定会遭受屈辱,还有可能有去无回,跟后面斑狐不但惹火烧身,还殃及华表木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D. 千年妖狐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隐藏,行事随心所欲的个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3分)

答: ②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3分)

答: ③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4分)

答: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 这首词首尾写现实情,中间写昔日景,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3分)

答: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登滕王阁序》)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节)

12. “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 结合全文,由物及人,简要概括作者要赞美人间的什么品格?(6分)

答: 14. 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6分)

答: 15.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7分)

答: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向文化奴隶致敬(节选)

吴静男

印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王安忆有一个发现:中国文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小体积的,我们的感情总是那种一触即发状态的,是即兴的,像我们感情那样细碎,有一些小结构的体裁,就足够对付了。比如,中国古代诗词,讲的是“深哀浅貌,语短情长”,即所谓“空灵”,这种意境具有高级的心智和机巧,使我们认同了这种审美理想,专注于此。然而,这种趣味使那些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并且享受化了。如果米开朗基罗也有中国文人“空灵”的趣味,他的《创世纪》就不必画得那么扎实,减下来的笔触也许让他四个月就能完成创作。他的感觉一定更温和。

逃离或者说背叛,有时又有另一种表达:改变或者说革新,是我们消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专注或者说坚持,是我们消费时间的另一种方式。但巨大的制作却要求从始至终对所创作的对象保持“慎终如初”的状态。这是一种很不温和的人生,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很容易让人想起强迫状态下的奴隶。如果不是受到某种强迫,谁都不愿接触这样的人生战斗,也没有信心和技术赢得这样的战争。

所以,像运河、长城、金字塔那样的鸿篇巨制,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大批奴隶的作品,因为它们也意味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灵的冲突,丝毫没有中国文人式的婉约与温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也只是强迫下的结果而非自由意志的表达。我们这样晦暗地去揣测那些伟大工程的制作者,实际上是我们的经历与之截然相反,这样就可以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享受,它是多么光明正大!

然而,那些堪称奇迹的鸿篇巨制是多么地震撼人心,那是一篇篇恒定的专注对转瞬的背叛的胜利宣言,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仰视它们吧。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支持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数年如一日去创世纪的,不是一种相同的激情么?在“耐心”逐渐放逐于当代文化词典的今天,还能够像米氏那样消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让从众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摘自《文汇报》)

1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照王安忆的观点,中国文人的感情体积过小,过于即兴,过于细碎,不足以支付对鸿篇巨制的创作所要的感情。

B. 作者认为,人们把运河、长城、金字塔看作是大批奴隶的作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光明正大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创作态度。

C.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对“文化奴隶”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强迫和奴役”的话题,接着对比论述其难能可贵,在阐析其“震撼人心”过程中表达出对文化奴隶的敬意。

17. 谈谈你对“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8.作者向“文化奴隶”致敬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七、 作文题(70分)

19. 请以“复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7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赵小和)

参考答案

1. B(B项,ào/niù bào/pù zhà/chà;A项,lǚ/lóudú qūn/quān;C项,jī/qǐ jǔ jìnɡ;D项,yà/zhá yù/xū chóu)

2. 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来越恶化。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 B (A项,“防止”与“态势”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D项,成分残缺,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后面加“服务”)

4. (1) 雨果 巴黎圣母院(2分)(2)示例: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跛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丽善良,他用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4分,句式不要求一致)

5. C (“披”在此处解为“揭示”)

6. B(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因为。 B项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前一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后一个“其”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才)

7. C(A项,后一句是张华的感叹;B项,是张华对他杰出才华的赞赏;D项,是华表木的无奈)

8. B(张华并无对斑狐幻化书生的嫉妒)

9. ①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此处指他年纪轻,1分。“容止”:动静举止,威仪,1分;“雅”:副词,很,1分)

② 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贤”、“善”词类活用,1分;“不能”:古今异义,1分; “矜”:嘉奖,1分)

③ 把华表木点燃了来照书生,竟是一只花狐狸。张华说:“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碰上我,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被发现。”于是他就把狐狸煮了。(“以”:表目的连词,“来”,1分;“乃”表判断,译为“是”,1分;“值”:遇到,逢着,2分)

10. (1)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2分)另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2)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水云寒与正清秋。(1个要点1分)(3)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2分)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2分)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2分)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1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如今有谁堪摘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 洛阳的牡丹在天寒情况下未按时绽放。

13. ①不畏强权 ②矢志不移 ③壮烈高贵(意思接近即可)

14. 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 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15. 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16. A

解析:A项中王的观点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条件是国人专注“空灵”意境。属于片面判断。

17. 米氏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便没有《创世纪》的问世。(2分)我们如果不能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就出不了鸿篇巨制,也不可能创出自己的世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为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语,我们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多义性。要多角度理解“毅力”和“创世纪”。毅力包含“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创世纪”既是特指米氏作品,也是泛指。作答时易忽略泛指。

18. 要点一,文化奴隶的工作态度是专注和“慎终如初”,让人尊敬。要点二, 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中,被艺术强迫浪费时间已经是一奇迹,让人仰视。(要点各2分,结合文章阐述1分)

解析:要求答出文化奴隶致敬的根据,我们只要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论证方面,选出文化奴隶的积极因素,然后整理要点得出答案。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花狐狸,因为年深日久而能使自己变化莫测,于是便变成了一个读书人,想去拜访张华。它去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能相貌,可以去见张司空吗?”华表说:“您善于辩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可的。只是张公的才智气度,恐怕难以控制,你去一定会遭受屈辱,可能还会回不来。不但会丢了您修炼千年的体质,也会让我深受其害。”狐狸不听华表的劝告,就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拜见张华。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于是他就论列起文章的优劣成败,分别评判各个作家的名声和实际,张华还从未听见过这样的评论。等到他再商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三部史书,探求诸子百家的精微义理,畅谈《老子》、《庄子》的玄妙之处,揭示《诗经》中《风》、《雅》的非凡意旨,张华无不应对迟钝、甘拜下风。张华于是叹息说:“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年轻人!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于是就打扫了床榻挽留他,并留下人防范他。这书生便说:“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住了门,书生没能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张华说:“您门口部署了士卒挡道,该是对我有怀疑了吧。我真担心天下的人,将会卷起舌头不再和您说话,足智多谋的贤士,望着您的家门而不敢进来。我深深为您感到可惜。”张华没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严密了。

这时候丰城县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广闻博见的人,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如果你怀疑它是鬼魅或狐狸,为什么不呼猎犬来试探一下呢?”张华就呼猎犬来试探,那老狐狸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生来就有这样的才智,你反把我当成妖怪,用狗来试探我,尽管你千方百计来试探我,难道能伤害我呢?”张华听见后更加恼火了,说:“这书生一定是真的妖怪了。听说鬼怪怕狗,但狗能识别的只是修炼了几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炼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不能再识别了。只有搞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显出来。”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在什么地方能搞到呢?”张华说:“人们传说燕昭王坟前的华表木,已经经历一千年了。”于是张华就派人去砍华表。

上一篇:大班六一主题活动方案下一篇: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